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_第1頁
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_第2頁
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_第3頁
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_第4頁
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天府新論 !""#年第 $期(總 $!$期妻妾制度與寶黛愛情 對紅樓夢愛情描寫的文化學(xué)透視李慶信摘要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和歷史時代,有不同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而 一定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一旦成為社會有形無形的文化強制,它便會以難以抗拒的力 量,規(guī)范、制約著社會成員的性愛、婚姻關(guān)系,并潛移默化深層次地影響到他(她們的愛 情觀念、愛情意識和愛情心態(tài)。長期存在于中國封建社會的妻妾制度,在紅樓夢有關(guān)性 愛、婚姻和家庭關(guān)系的描寫中,得到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真實反映;尤其是這一不 合理的婚姻制度作為一種看不見的文化強制,對被稱為封建叛逆的寶黛二人愛情的制約和影 響,更加

2、發(fā)人深思 這種制約和影響表現(xiàn)為:在愛情的排他性和專一性方面,與現(xiàn)代愛情 形態(tài)相比,寶黛愛情都各自先天性地存在某種病態(tài)或缺失。關(guān)鍵詞妻妾制度;寶黛愛情;文化強制;愛情的排他性;愛情的專一性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 "$ $+!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迄今不知有多少讀者被寶黛愛情深深吸引以至如癡如迷(有的竟癡迷致死 ,不知 有多少讀者為寶黛愛情悲劇痛心疾首,扼腕奮臂,文人 圈里“復(fù)有人不滿”于其悲劇結(jié)局,“奮起而補訂圓滿之” 。 $寶黛愛情及其悲劇,其所以能超越時空

3、,對不同時代讀者具有如此震撼人心、移人心性的永恒魅力,正 在于它高度真實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人類性愛中某些 共有的或相通的感情,揭示了某種普遍的人性人情之真 和美,并表現(xiàn)了這種真和美的被壓抑、摧殘和毀滅。但是,寶黛愛情畢竟不是什么抽象的或純粹自然的 男女性愛,而是中國封建末世一對貴族青年男女之間的 愛情,因而不能不烙上那個時代的深刻印記。從 !" 世紀 #"年代以來,紅學(xué)界大都從社會學(xué)的角度充分肯定、高 度贊美寶黛愛情的積極意義或進步意義,而對寶黛愛情 由時代局限造成的病態(tài)的一面,一般較少觸及,或只是 輕描淡寫,一筆帶過。據(jù)我所知,解放后紅學(xué)界較早對 寶黛愛情作出一分為二認

4、真分析的,當(dāng)是何其芳的論 紅樓夢 。在這篇著名論文中,作者一方面充分肯定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已經(jīng)包含了一個現(xiàn)代的戀愛的原 則” ,即“必須建立在互相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礎(chǔ)上這樣 一個愛情的原則” ,同時又指出, “這并不是說他們的戀 愛就已經(jīng)和現(xiàn)代的戀愛一樣。 在曹雪芹的時代,是 還不曾出現(xiàn)近代的或現(xiàn)代的那樣的戀愛的。因此,賈寶玉和林黛玉 的 戀 愛 又 有 一 個 非 常 觸 目 的 特 點,就 是 他 (它仍然帶有強烈的封建社會的戀愛的色彩。這種特點特別表現(xiàn)在他們的曲折的痛苦的表達愛情的方式上” ! 。何其芳的這一論斷,至今看來也還是頗有見地的,但似 又有言未盡意之處。如果說寶黛愛情“仍

5、然帶有封建社 會的戀愛色彩” ,那么。我以為, “這種特點”就不只是 “表現(xiàn)在他們的曲折的痛苦的表達愛情的方式上” ,更重 要更深刻的還表現(xiàn)在他們的愛情的基本形態(tài)上,而這一 愛情形態(tài)又與當(dāng)時的婚姻制度密切相關(guān)。質(zhì)言之,寶黛 愛情就其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或思想傾向而言,雖“包含了 一個現(xiàn)代的戀愛的原則” ,并具有封建叛逆性的一面,但 就愛情的基本形態(tài)看,它卻迥然不同于以男女性愛權(quán)利 平等的一夫一妻制為前提的現(xiàn)代愛情形態(tài),而是以男女 雙方均認同的、反映男子性特權(quán)的妻妾制度(一夫多妻 制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的合法性為前提的封建社會的 一種病態(tài)的愛情形態(tài)。本文擬從性愛的文化學(xué)角度,并以紅樓夢本文 為依據(jù),對妻

6、妾制度與寶黛愛情的關(guān)系作一番透視。(一美國現(xiàn)代文化人類學(xué)家本尼 迪克特認為, “人的行 為的大部分是受文化條件制約的,在任何一種文化中的 人的行為都是所有可能采取的形式中選擇被限定的,使!+$!收稿日期!""( "# !" 作者簡介李慶信,四川省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四川成都*$""&$萬方數(shù)據(jù)其得以發(fā)揮和受到重視,而其他部分則受到壓抑。 ” ! 在 人類文明社會 ,對于每個社會成員來說,文化不僅是一 種“被限定的” “選擇” ,往往還是一種難以抗拒的強制, “它存在于個體之外,而又對個人施加著強大的強制力 量。我們并不老

7、是感到文化強制的力量,這是因為我們 通??偸桥c文化所要求的行為思想模式保持著一致。然 而,當(dāng)我們真的試圖反抗文化強制時,它的力量就會明 顯地體現(xiàn)出來了。 ” " 人類性愛自從與一定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聯(lián)系起來 以后,就不再只是出自自然本能的個人行為,而同時也 是受一定文化制約的社會行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不同歷 史階段、歷史時代,有不同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而 一定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一旦成為某種文化強制(包 括法律的、道德的、輿論的、心理的強制 ,便會以有形 或無形的力量,規(guī)范、制約著社會成員的性愛和婚姻關(guān) 系,并潛移默化深層次影響到他(她們的愛情觀念、 愛情意識和愛情心態(tài)。如果說妻妾制

8、度在紅樓夢有 關(guān)性愛和婚姻家庭關(guān)系的描寫中得到了多方面、多角度、 多層次的真實反映,那么,這一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為 一種看不見的文化強制,對被稱為封建叛逆的寶黛二人 愛情的制約和影響則尤為深刻,更發(fā)人深思。一夫多妻制與一夫一妻制,雖是兩種不同以至對立 的婚姻制度,但它們的歷史同樣古老;在漫長的人類歷 史長河中,兩者常常結(jié)伴而行,互為補充。在中國,一 夫多妻制往往是以一夫一妻多妾制或曰妻妾制度的形式 表現(xiàn)出來的。妻妾制度不僅是封建男權(quán)社會等級制度的 產(chǎn)物,反映了男子對女子的性特權(quán)或性奴役,而且妻妾 之間關(guān)系也帶有強烈的封建等級色彩。根據(jù)紅樓夢 的描寫,賈府主子層的成年男子,大多是一妻多妾,妾 的

9、地位都在正妻之下,本身又分三等,不同等級的妾與 夫主和正 妻 的 關(guān) 系 也 不 盡 相 同。等 級 最 高 的 妾 是“二 房” ,即相當(dāng)于所謂“小妻” “側(cè)室”或“偏房” ,同夫主 算是次一等的婚配關(guān)系,與正妻雖也尊卑有序,但尚非 主奴關(guān)系,可相互以姐妹相稱,下人也要稱呼她為“二 房奶奶”或“新奶奶” 。但是,按賈府“規(guī)矩” ,沒有特 殊情況或特殊借口,老少爺們一般并不娶“二房” ;賈璉 偷娶尤二姐為“二房” ,似算例外,但那是先斬后奏,偷 娶公開后才被正式承認,且以正妻王熙鳳“總不生育, 原是為子嗣起見”作借口。等級最低的妾是“姑娘” ,又 稱“屋里人”或“房里人”即“通房丫頭” 。 “

10、通房”丫 頭仍是丫頭,她同一般丫頭的 ! 區(qū)別只在于同男主多一 層被合法化了的性奴役關(guān)系,但這種性奴役關(guān)系既不被 視為正式婚配關(guān)系,她與男主和正妻之間,仍保持了嚴 格的主奴之分,并仍要服侍男主和正妻的生活起居。如 平兒作為鳳姐的“陪房”丫頭,后被賈璉“收了屋里” , 但同賈璉、鳳姐始終是主奴關(guān)系;據(jù)高續(xù)后四十回所寫,是在賈 府 被 抄、鳳 姐 夭 亡 之 后,賈 璉 才 準 備 將 她“扶 正 ” 。 “通房”丫頭身份既然是奴才,因而即使“通房 “之后,仍可以轉(zhuǎn)賣他人,就跟轉(zhuǎn)賣牲口一樣。如薛蟠 的”通 房 丫 頭“香 菱,原 來 是 被 強 買 來 的,后 因 薛 蟠 “得新棄舊” ,動輒打罵

11、,鬧得家里不“太平” ,薛姨媽曾 有意將她轉(zhuǎn)賣給“人牙子”(后因?qū)氣O持異議才作罷 。 至于姨娘,本屬“通房”丫頭,只不過輩分較高,資歷 (如果當(dāng)“通房”丫頭也可算一種資歷的話較深,在禮 儀上與一般“通房”丫頭略有差別(如稱呼一般“通房” 丫頭為“姑娘” ,而對她們稱“姨娘” ;晚輩主子則對她 們也要有起身讓坐之禮 。除了這點禮儀性差別外,姨娘 與一般“通房”丫頭并無什么本質(zhì)上的不同(連“月錢” 都一樣 。如趙姨娘,其身份仍然是奴才,只不過是“資 深”奴才,她同夫主賈政、正妻王夫人始終保持著主奴 關(guān)系,連對屬于主子層的親生兒子賈環(huán)也沒有合法的管 教權(quán)利,其親生女兒探春自恃主子身份,竟恥于公開提

12、及同她的母女關(guān)系,只認王夫人為嫡母。在紅樓夢中,妻妾制度不僅造成了畸形的婚姻 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以及夫妻之間、妻妾之間、嫡庶之間種 種矛盾紛爭,并釀成了王熙鳳逼死尤二姐、夏金桂害人 “自焚身”之類的慘劇,同時,它還作為一種看不見的 “文化強制” ,潛移默化、渾不自知地深深制約影響著包 括賈寶玉、林黛玉在內(nèi)的賈府未婚少男少女們的愛情觀 念、愛情意識和愛情心態(tài),從而使他們純真的愛情也不 可避免地帶有病態(tài)的一面 這病態(tài)的一面,與現(xiàn)代健 全的愛情形態(tài)恰成鮮明對照。(二現(xiàn)代健全的愛情不僅都是“建立在一夫一妻制家庭 基礎(chǔ)上的” ,而且, “它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 ,并在 性愛權(quán)利方面“婦女處于同男子平等的

13、地位” 這與 舊時代那種基于“只是對婦女,而不是對男子的一夫一 妻制”的情愛形態(tài)迥然不同。 #現(xiàn)代愛情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排他性, 二是專一性 而這兩個基本特點都是寶黛愛情所未健 全具備的,都各有某種欠缺。以下我們試略加比較分析。 愛情的排他性,是指相愛的男女雙方均排斥他人之 愛或第三者之愛的介入。性愛的這種排他性,是由相愛 男女雙方彼此的占有欲決定的,所以恩格斯說, “性愛按 其本 性 來 說”是“排 他 的” ,只 不 過 基 于“單 純 的 性 欲” $ 的原始性愛的排他性僅僅表現(xiàn)為直接的性的占有 欲,而現(xiàn)代性愛的排他性,則不限于直接的性的占有欲, 更深化到情感上的占有欲。只要

14、男女雙方真正相愛、平 等相愛,勢必要求相互在感情上完全占有,不容他人分 享,不容任何第三者插足 即使在三角戀以至多角戀 等非常態(tài)戀愛中,這種排他性也同樣存在,甚至更為突! ! %!本文所引紅樓夢原文皆出自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年版。 萬方數(shù)據(jù)出,形成三角或多角之間各自為獨占戀愛對象而力圖排 除他者介入的激烈競爭。而寶黛愛情如果說存在某種排他性的話,那么,其 排斥對象是有條件的,其條件不在性愛本身,更涉及人 的等級身份和等級關(guān)系。質(zhì)言之,寶黛愛情的這種有條 件的排他性,集中反映在黛玉愛情心態(tài)的排主不排奴上, 即只排斥主子層中與她旗鼓相當(dāng)?shù)那閿郴驖撛谇閿?而 不排斥奴婢

15、層中與寶玉關(guān)系親昵、以至有性愛或戀情關(guān) 系的人。在寶黛愛情發(fā)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尚未成熟的早期 階段,黛玉愛情心態(tài)上的排他性不僅存在,而且十分強 烈,這種排他性只限于對待被她視為愛情競爭對手的主 子層中人物 這首先主要表現(xiàn)在對寶釵的嫉妒上。大 觀園的異姓姐妹中,寶釵的才貌與黛玉在伯仲之間,其 皇商家世甚為顯赫,其為人、舉止在賈府上下又深得人 心;寶釵與寶玉的關(guān)系,較之黛玉與寶玉的關(guān)系,雖有 相對親疏之分,但寶釵對寶玉并非一味冷若冰霜、毫不 動情,寶玉在釵黛之間也曾一度“見了姐姐 ,就把 妹妹忘了” ;兼之, “金玉良緣”說的輿論影響,這一 切,使黛玉在一段時間內(nèi)把寶釵視為主要情敵,從而產(chǎn) 生排他

16、性的嫉妒心理。除寶釵外,黛玉對湘云也產(chǎn)生過 猜疑和嫉妒,那是因知寶玉與湘云均有金麒麟引起的。 她忖度“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 小巧玩物上撮合“而遂終身” ,便恐因麒麟寶玉“同史湘 云也做出那些風(fēng)流佳事來” 。黛玉對湘云的一時猜嫉,雖 屬神經(jīng)過敏,但由此可見她對寶玉愛的何等深沉、何等 癡情、何等痛苦,從而對被她視為情敵或潛在情敵的女 性,她的排他性或嫉妒心又何等強烈??僧惡鯇こ5氖?黛玉在愛情上的這種強烈的排他 性或嫉妒心,其對象僅限于主子層的個別女性,而毫不 涉及與寶玉“親昵邪褻”的眾多丫鬟、尤其是與寶玉有 著某種較特殊的性愛或戀情關(guān)系的襲人和晴雯。作為寶玉的頭號貼身丫鬟,襲

17、人和寶玉朝夕相伴、 形影不離,日夜侍侯寶玉的飲食起居、穿戴洗漱,并與 寶玉早就發(fā)生過性關(guān)系,其后“凡背人之處,或夜晚之 間” ,也常“與寶玉狎昵” ,長期保持著曖昧的性愛關(guān)系, 直至后來因得到王夫人格外賞識,被明確地內(nèi)定為寶玉 的“房里人”即“通房丫頭”或侍妾。而深深癡情于寶 玉并一貫敏感心細的黛玉,對于襲人與寶玉間親昵中有 “邪褻”的曖昧關(guān)系,既從不在意,從不生疑,從不嫉 妒,襲人 被 內(nèi) 定 為 寶 玉“房 里 人”后,她 還 欣 然 前 往 “道喜” ,并毫無惡意地戲稱襲人為“好嫂子” ,這種一反 常態(tài)的表現(xiàn)或心理,僅從性愛“本性”角度是不好理解 的。至于晴雯,她和寶玉雖無茍且之事,但在

18、寶玉心目 中卻是“第一等的人” ,其價值或份量比襲人更勝一籌, 寶玉感情上對她的親昵和愛戀程度后來也超過了他對襲 人的感情。寶玉與晴雯間的感情,與其說是什么超越了主奴關(guān)系的友情,不如說是多情公子與癡情丫鬟間的朦 朧戀情;而晴雯死后,寶玉在芙蓉女兒誄中,則更 是借典明志,以漢高祖與戚夫人、唐玄宗與楊貴妃、汝 南王與愛妾碧玉、石崇與寵妾綠珠之間的情愛關(guān)系來比 喻自己與晴雯間的感情關(guān)系,公然把晴雯當(dāng)作自己的愛 妾來祭悼。然而,對于寶晴主奴之間的這種特殊戀情, 黛玉卻始終毫無芥蒂,且“素日”待晴雯“甚厚” ,還曾 讓她給寶玉傳遞情詩;對于寶玉把晴雯當(dāng)作愛妾來祭悼 的芙蓉女兒誄 ,她不僅毫無醋意或反感,

19、反而稱贊是 “好新奇的祭文” ,并 與 寶 玉 一 起 斟 酌 反 復(fù) 修 改 誄 文 中 “紅綃帳里,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兩句。按 健全的愛情形態(tài)的排他性特點,黛玉對晴雯及其與寶玉 間戀情的毫無芥蒂、毫無醋意的寬容態(tài)度,也是不可思 議的。黛玉在愛情上嫉主不嫉奴或曰排主不排奴的心態(tài)或 行為,僅從性愛“本性”顯然難以完全解釋,還必須從 影響、制約著性愛的特定婚姻制度 即當(dāng)時貴族和富 人中流行的妻妾制度 找原因。盡管婚姻不是愛情先 驗的出發(fā)點,但無疑卻是一切真正愛情發(fā)展的自然結(jié)果 或必然歸宿。寶黛愛情發(fā)展過程中,不僅一度有寶釵這 個第三者感情上的介入,而且在這個特殊的古典式的三 角戀中,

20、恰恰始終貫穿著所謂“木石姻緣”與“金玉姻 緣 ”間的婚姻糾葛。 “木石姻緣”與“金玉姻緣”之爭, 撇開其深刻的象征性寓意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沖突,僅從 婚姻角度看,實質(zhì)上就是有關(guān)寶玉正妻人選之爭。黛玉 之所以在愛情心態(tài)、行為上嫉主不嫉奴或曰排主不排奴, 即只嫉妒或排斥主子層的寶釵以至湘云,而不嫉妒或排 斥奴婢層的襲人、晴雯等,正反映了她思想意識上深受 妻妾制度的制約或影響,因而把男子 哪怕是自己十 分鐘情、生死以之的男子一妻多妾視為天經(jīng)地義、完全 正常的現(xiàn)象,即使這位男子“未娶親之先”放一兩個 “房里人”服侍也無足輕重、不必介意,因為收“房里 人”原本不算“娶親” , “房里人”原本不是她未來婚姻

21、 上的競爭對手。當(dāng)黛玉戲稱襲人為“好嫂子” ,襲人頗為 尷尬地回答:“我們一個丫頭,姑娘只是混說”時,她雖 然善意地解釋“你說你是個丫頭,我只拿你當(dāng)嫂子待” 。 不管她主觀動機如何,她戲稱襲人為“嫂子”的確是 “混說” ,她毫不介意欣然向被內(nèi)定為寶玉“房里人”的 襲人“道喜”一事本身正好說明,她意識深處并不看重 襲人的“房里 人”身 份 這 里,善 意 的“道 喜”中, 恰恰下意識地流露出一個高貴者對一個卑賤者漫不經(jīng)心、 不以為然的寬容。與黛玉在愛情上嫉主不嫉奴相映成趣的是,寶玉的 貼身丫鬟、尤其是襲人與晴雯之間,則存在著尖刻的嫉 妒 這種嫉妒雖也反映了奴婢中不同思想、不同人格 的矛盾和沖突,

22、但無疑包含有為親近寶玉、爭得寶玉寵 愛、以至掙上寶玉“房里人”位置而彼此爭風(fēng)吃醋因素。 丫鬟間、尤其是襲晴間這種爭風(fēng)吃醋的嫉妒,比之小姐! " #萬方數(shù)據(jù)間、主要是黛釵間的嫉妒,表現(xiàn)的更直露、更粗野,也 應(yīng)看作是另一層次情愛上排他性的表現(xiàn)。于是,圍繞同 一貴族公子寶玉,便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意義上的情 愛關(guān)系和感情糾葛,并出現(xiàn)了“小姐妒小姐、丫鬟妒丫 鬟” ! 的奇特景觀。性愛就其“本性”來講所具有的排他 性,在這里也因等級而分,打上了強烈的等級色彩,這 不僅因為小姐與丫鬟身份上有主奴之分,同時也與婚姻 上的妻妾制度的制約或影響密切相關(guān)。(三現(xiàn)代愛情的第二個特點專一性,即指相愛的男女

23、雙 方愛情上的相互專注和忠誠 只要雙方愛的對象沒有 發(fā)生變異或轉(zhuǎn)移,愛情上的這種專注和忠誠便不會改變。 現(xiàn)代愛情的這種專一性,既與愛情的排他性相關(guān),又與 現(xiàn)代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因為“既然性愛 就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那末,以性愛為基礎(chǔ)的婚 姻,按其本性來說就是個體婚姻” " 即一夫一妻婚姻?,F(xiàn) 代愛情的專一性,與現(xiàn)代婚姻的專一性互為因果,互相 制約,而這種專一性同時適用于男女雙方,作為一種社 會普遍認同的文化觀念或文化強制,對男女雙方均具有 同等的制約力或影響力。然而,寶黛愛情的專一性在男女雙方卻有顯著差異, 即表現(xiàn)為女專男不專,或者說男不如女專。黛玉一生, 除寶玉外,從未

24、單獨接觸過其他任何青年男性,更談不 上對其他男性哪怕有一瞬即逝的任何好感;寶玉不僅是 她一生中唯一的知己和情人,同時,她之癡情于寶玉已 達到“忘其有身,忘其有病” # 的程度,她愛情上的專一 性自是不言而喻。而反觀寶玉在愛情上的表現(xiàn),情況就 不盡一樣了。二知道人說:“寶玉,人皆笑其癡,吾獨愛其專一 寶玉之鐘情黛玉,相依十載,其心不渝,情固是其 真癡,癡即出于本性。 ” $% 這話有對的一面,但又只見其 一不見其二。就嚴格意義上的愛情而言,寶玉對黛玉自 然是情有獨鐘,生死不渝,這種愛是其他任何愛都無與 倫比,無可取代,也無法填補的(如果一旦失去的話 。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寶玉對黛玉的愛是專

25、一的。 但問題在于:這種愛的專一性只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即 他對黛玉的愛并沒達到像黛玉對他的愛那種專一到唯一 的程度。換句話說,他對黛玉這種相對意義上的專愛, 并不排斥他同時對其他女性的帶有某種性愛色彩的泛愛 或“兼愛” 。我們承認,即使在一夫一妻婚姻形式或婚姻制度下, 一些人也可能產(chǎn)生“單婚而多戀的傾向” ,即“就基本與 中心的情愛說” ,他或她“傾向于單婚” ,而對“其他異 性的人,多少總可以發(fā)生一些有性愛色彩的情感” 。 $ 但 是,他或她這種婚外或“中心的情愛”之外的“多戀傾 向” ,一般都不會為其配偶或“中心的情愛”對象所甘愿 容忍以至樂于接受的,因而他或她只要不想傷害對方的感情、影響

26、雙方的關(guān)系,總會對自己的“多戀的傾向” 有所克制和壓抑,以至盡量加以排除。要之,這種“中 心的情愛”之外的“多戀傾向”要么只是一閃即逝的瞬 間意念,要么只可能形成秘而不宣而又無關(guān)緊要、無傷 大雅的暗戀情結(jié)。盡管寶黛這對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但在二人戀愛 過程中,寶玉既對黛玉情有獨鐘,又“愛博而心勞” $& , 泛愛或“兼愛”其他眾多年輕貌美的女性,這也可以說 是在“基本的與中心的情愛”之外有“多戀的傾向” 。不 過,與上述一夫一妻婚姻形式或婚姻制度下的“單婚而 多戀的傾向”相比,寶玉的“多戀”或泛愛傾向及其與 寶黛間“中心的情愛”的關(guān)系既有相通之處,更有特殊 之處。話石主人在談及從人物視

27、點描寫其他人物“性情言 貌”或“服飾儀容”時,曾提出了“寶玉兼愛”和“釵 黛同情”之說。 $ 所謂“兼愛” ,是指寶玉“兼 愛”釵 黛;所謂“同情” ,是指釵黛同時有情于寶玉。此說雖失 之籠統(tǒng),不 甚 確 切,倒 也 有 點 道 理。如 果 可 以 說 寶 玉 “兼愛”黛釵,那么,這種“兼愛”自非半斤八兩,而是 有主有次、有深有淺。瓦西列夫在情愛論一書中指 出:“一個男子同時愛兩個女子” , “這種情況下,對兩個 人的愛情的強烈程度通常是不相等的。感情上一分為二 的那個人在多數(shù)場合中對其中一個的感情較深,但又沒 有力量不在一定程度上回報另一個人” 。 $( 寶玉對黛釵的 “兼愛” ,情況與此有

28、些近似。從與黛釵初見之日起,寶 玉感情天平雖然明顯地向黛玉一邊傾斜,但對寶釵又不 無愛慕之意,尤其是寶釵形容體態(tài)上的“鮮艷嫵媚” ,較 之黛玉形容體態(tài)上的“風(fēng)流裊娜” ,對他往往別具一種難 以抗拒的誘惑力,以至使他感情在黛釵之間時有搖擺。 第二十八回,當(dāng)寶釵有意避開、低頭路過時,寶玉卻纏 住要瞧她戴的紅麝串子,這里有一段意味深長的描寫:寶釵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寶玉 在旁看著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意,暗暗 想到:“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 摸,偏生長在她身上。 ” 正是恨沒福得摸,忽然想起 “金玉”一事,再看看寶釵形容,只見臉若銀盆, 眼 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

29、翠,比林黛玉另具 一種嫵媚風(fēng)流,不覺就呆了,寶釵褪了串子來遞與 他也忘了接。這是一段微妙的性意識、性心態(tài)描寫。由這段描寫, 可以看出寶玉雖然心里有黛玉,但又對寶釵“雪白一段 酥 臂” “動了羨慕之心” ,并萌生了“摸一摸”的欲念 這肌膚之親的欲念,同婚姻關(guān)系聯(lián)系起來,他既首 先想到“木石姻緣” ,以至恨寶釵的“酥臂”沒“長在林 妹妹身上” ,因而自己“沒福得摸” (即不能占有 ;一方 面他又忽然想起“金玉姻緣”之說,從而更禁不住眼前 $萬方數(shù)據(jù)別一種“嫵媚風(fēng)流”的誘惑,以至神不守舍,如癡如呆。 牟宗三先生說,寶玉對寶釵的愛“是感覺的、表面的, 因而也就是一條線的” , “對象一離開,他的愛也便

30、可以漸漸消散” 。 !" 這就是說,寶玉對寶釵的愛是側(cè)重在外在美方面,側(cè)重在性愛的感覺或感官層面,不像他同黛玉 的愛那樣,側(cè)重在愛的精神或心靈層面,含有心靈的貼 近、精神的溝通和思想的一致。寶玉對釵黛的“兼愛” ,既有主次之分,深淺之別, 而在他潛意識深處確又隱伏著二美兼得的欲望,這種欲 望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實現(xiàn),而只能在夢中得到滿足(太虛 幻境中那個兼有釵黛之美的“兼美”形象,作為一個 “復(fù)合人”幻影,便是他二美兼得的欲望在夢中得以滿足 的象征 因為在現(xiàn)實婚姻關(guān)系中,作為未來的寶二 奶奶(寶玉正妻只能有一個,這樣,他就必須在黛釵 之間或“木石姻緣”與“金玉姻緣”之間作出取舍和選 擇。正

31、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人總是舍魚而取熊掌一 樣,在黛釵二美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就他本人的意向和 選擇(而非家長的意志和選擇而言,他當(dāng)然寧可舍釵 取黛,即舍“金玉姻緣”取“木石姻緣” (以寶黛“訴肺 腑”為顯著標志 。但是,即使寶玉本人在婚姻考慮上作 出取舍之后,他潛意識深處仍多少存在“兼愛”黛釵的 情結(jié),對寶釵仍不時流露出某種愛戀或艷羨之情(如第 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對前來探視的寶釵便流露出欣喜 忘痛的愛戀之情;第三十五回在同鶯 兒 閑 談 中,則 對 “明兒”能“有福” “消受”寶釵主奴的人艷羨不已 。而寶玉對襲人、晴雯的“親昵邪褻” ,作為主奴間日 夜相伴、密切接觸中產(chǎn)生的帶“性愛色彩的情感

32、” ,在情 感深度、情感層面及其表達方式上均有別于他對黛玉、 寶釵的“兼愛” ,往往顯得更隨意、更質(zhì)樸以至更恣縱 這反映作為一個情癡情種和公子哥兒性愛感情的另 一側(cè)面或?qū)用?同時,他對襲人、晴雯的這種帶“性愛 色彩的情感” ,與他對黛玉深沉摯著的愛似乎是可以并行 不悖的,也不存在他對黛釵“兼愛”而不可兼得的那種 矛盾以及由此帶來的某種壓抑或苦悶。我們試以寶玉對 襲人的性愛感情及其與寶黛愛情的關(guān)系為例略加說明。盡管自黛玉初進賈府,寶黛就一見傾心, “二人之親 密友愛處,亦較別個不同” ,但這種兩小無猜的純潔初 戀,并不妨礙他在性的覺醒之初(其標志便是他的第一 次夢遺便“強襲人同領(lǐng)警幻所訓(xùn)云雨之事

33、” 。一純情與 一縱情,看似十分矛盾,但在他來說,這卻是自然而然, 兩不相悖的。因為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社會,作為一 個貴族公子,對黛玉這樣的宦門小姐當(dāng)然絕不容許有任 何越“禮”之舉;但是,這種一般封建禮教之“禮”并 不適用于奴婢。在男性主子與其日夜相伴的貼身丫鬟之 間,本無所謂“男女之大防”可言,更何況襲人與晴雯均是賈母“與了寶玉”的(含有作寶玉未來侍妾人選之 意 ,所以寶玉與之偷試云雨“亦不為越禮” (奴婢妾媵 制度之“禮” ??梢?雖同名為“禮” ,但此“禮”非彼 “禮” ,即一般封建禮教之“禮”并不同于奴婢妾媵制度 之“禮” 。寶玉其所以在對黛玉始終保持純情之愛的同 時,縱情地與襲人“

34、初試云雨”并長相“狎昵” ,不只是 出于青春發(fā)育期的本能沖動,也因為這種放縱行為雖不 合于一般封建禮教之“禮” ,卻并沒越出于奴婢妾媵制度 之“禮” 。第十九回,襲人試探寶玉感情的情節(jié),同寶玉與黛 玉談情說愛的情節(jié)緊相連接,也是頗有趣味并引人深思 的。襲人借“贖身之論” “用騙詞”試探寶玉感情,并對 其 “淘氣憨頑” “放蕩弛縱”痛下“箴規(guī)” ,寶玉信以為 真,心里又急又氣,為留住襲人,對她提出“要改的” “兩三件事”一一滿口答應(yīng),至此,兩人有一段對話 襲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轎也 抬不出我去了。 ”寶玉笑道:“你在這里長遠了,不 怕沒八人轎你坐。 ” 襲人冷笑道:“這我可不希罕的。

35、 有那個福氣,沒有那個道理??v坐了,也沒甚趣。 ” “坐八人轎”是明媒正取的嫡妻(即正妻才可能享 有的婚嫁禮儀規(guī)格,襲人若不贖身外嫁,以奴婢身份長 留賈府,她即使想成為“坐八人轎”的寶二奶奶,也是 “沒那個福氣” ,更“沒那個道理” ,她的最好歸宿也就是被“收”為寶玉“房里人”! (這正是她所向往所追求的 目標 。襲人說“不希罕” 、 “縱坐了,也沒甚趣”是假話 和氣話,說“有那個福氣,沒有那個道理”倒也說對了。 寶玉所說“不怕沒八人轎你坐”的話,本是接過襲人話 頭順口而出,修辭上應(yīng)是一種移就或粘連,絕不能照字 面理解其含義;在我看來,寶玉對襲人所說的話,與其說是“等于給她開了一個娶自己嫡妻的

36、支票 ” !#,不如說是寶玉借“坐八 人 轎”的 說 法 向 她 作 了 一 個 將 來 “收”她為“房里人”的許諾。正因為如此,寶玉對襲人 的這一“收房”許諾,才與他的“木石姻緣”之心愿毫 不矛盾;正因為如此,他對襲人這種情切切的依依眷戀, 也才可以同緊接著他與黛玉意綿綿的軟語溫言以及其后 對黛玉掏心見肺的愛情表白兩不相犯。可見,寶黛愛情就寶玉一方而言,其專一性只是相 對的,即專一中又有不專的一面。寶玉這種專愛而“多 戀”的傾向及其獨特表現(xiàn),不只是出于他“天分中生成 一段癡情” (警幻之語 ,更與因一定環(huán)境和婚姻制度的 制約或影響而形成的愛情觀念、婚姻觀念密切相關(guān),或 者可以說,如果沒有錦衣

37、玉食、珠圍翠繞的生活環(huán)境以 及把男子對女子的性特權(quán)、性奴役合法化的妻妾制度,#$! ! 據(jù)高續(xù)后四十回,賈璉、薛蟠在家敗妻亡后分別擬將侍妾平兒、香菱“扶正” ,這是特殊的例外,同時, “扶正”也只是遞補 正妻空缺,與當(dāng)年賈、薛兩家家勢尚盛時期明媒正娶少奶奶之事絕不可同日而語。萬方數(shù)據(jù)他“天 分”中 那 種 泛 愛 或“多 戀”的“癡 情”未 必 有 “生成”的條件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 綜上所述,寶黛愛情盡管真摯純潔并具有人類性愛 的普遍共性和超越時代的永恒魅力,甚至“包含了一個 現(xiàn)代的戀愛的原則” ,然而,它畢竟不可能完全超越當(dāng)時 的時代,超越當(dāng)時在一定范圍內(nèi)流行的婚姻制度即妻妾 制度;由于妻妾制度

38、以及由此形成的愛情觀念、婚姻觀 念的制約和影響(這也就是當(dāng)時社會對個人的一種難以 抗拒的文化強制) ,無論就愛情的排他性,還是就愛情的 專一性而言,寶黛愛情均深深烙上了特定時代的印記, 有別于現(xiàn)代健全的愛情形態(tài),表現(xiàn)出病態(tài)的一面。 【參考文獻】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妻 妾制度,但也不像某些艷羨于一夫“九美” “十美”之類 的小說作者那樣贊美妻妾制度,在有關(guān)性愛和婚姻家庭 !" 關(guān)系的描寫中,堅持了“如實描寫,并無諱飾” 的客 觀性、真實性原則;這些客觀真實的描寫,不僅向讀者 提供了有關(guān)妻妾制度各種具體形式、具體表現(xiàn)的豐富生 動信息(這方面,它遠遠超過了一切歷史記載

39、) ,同時, 實際上對妻妾制度所直接間接造成的畸形婚姻家庭關(guān)系 及其種種慘劇,對由妻妾制度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或文 化強制對少男少女純潔感情尤其是寶黛愛情的制約 和影響,客觀上起到了有力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作用。 ! !#魯迅 $ 中國小說史略% $ 魯迅全集:第 & 卷 $ 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何其芳選集:第 # 卷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轉(zhuǎn)引自日綾部恒雄 $ 文化人類學(xué)的十五種理論 $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美卡 恩伯,梅 恩伯,文化的變異現(xiàn)代文化人類學(xué)通論 $

40、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 * (恩格斯 $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 !.二知道人 $ 紅樓夢說夢% $ 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紅樓夢卷(以下簡稱紅樓夢卷)第 ! 冊 / $ 北京: 中華書局,!&($&,&!$ &戚蓼生 $ 戚序本石頭記第三十五回回后批語% $ 紅樓夢脂評校錄0 $ 濟南:齊魯書社,!&(*$+$ !藹理士原著,潘光旦譯注 $ 性心理學(xué) $ 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

41、 !話石主人 $ 紅樓夢精義% $ 紅樓夢卷第 ! 冊 $ 北京:中華書局,!&($!"*$ !+瓦西列夫 $ 情愛論 $ 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 - (.$ !,牟宗三 $ 紅樓夢悲劇之演成% $ 紅樓夢研究參考資料選輯第 緝 $ 北京:中華書局,!&"*$#.#$ !*啟功 $ 漫話紅樓夢的語言藝術(shù)% $ 紅樓夢研究集刊第 + 緝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魯迅 $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 魯迅全集:第 & 卷 $ 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上接 ! 頁) 其結(jié)局便是: “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 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 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 蔡東 門 逐 狡 兔, 豈 可 得 乎? 遂 父 子 相 哭, 而 夷 三 ! 族。 李斯臨死之前倒是悟了,只是太遲了些,而且代 ” 乎?( ” 莊子 列御寇 )兩人最后一句話何其相似,只是 莊子乃事前見幾,李斯卻是事后哀嘆罷了。 就像莊子一樣,無數(shù)道家隱士正是因為深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