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_第1頁
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_第2頁
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_第3頁
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有效途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意識,直接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系到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能否后繼有人。而民族團結意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后天教育培養(yǎng)的結果。在中小學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讓青少年從小就在心靈中塑造我國各民族大統(tǒng)一的國家意識和民族精神,對于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維護各民族團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早在 1994 年,我國就開始在天津部分中小學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試點工作, 2000 年,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擴展到了全國范圍。在多年的民族團結教育實踐中,我國中小

2、學對民族團結教育的實施途徑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課堂教學: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主要渠道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要真正取得實效,必須有相應的教學內容作保障。課堂教學是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的主渠道,中小學應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設置專門民族團結教育課程,同時發(fā)揮各學科優(yōu)勢,扎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一)開設專門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由教育部和國家民委組織有關專家統(tǒng)一編寫,該課程在引導青少年準確掌握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牢固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各地中小學要按照課程標準和 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 要求在小學三

3、、四年級開設中華大家庭課程,在小學五、六年級開設民族常識課程,在初中一、二年級開設民族政策常識課程,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級開設民族理論常識課程。小學和初中階段每學年應保證 1012 個課時教學活動時間, 普通高中每學年應保證810 個課時教學活動時間。為保證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專題教學取得好的效果,各級教育部門還必須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學校的評估內容中,要按照教育部統(tǒng)一要求,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納入小學階段考查和中考、 高考范圍,且試題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數的 15%。同時,中小學也要把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冊或學生成長記錄冊。為優(yōu)化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專題課程教學效果,授課教

4、師應努力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貫徹“以教材為主、突出常識、聯(lián)系實際、生動有趣” 教學原則,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 (講解法、演示法、放錄像、講故事、參觀訪問等)進行教學。(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在中小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各學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實踐證明,通過與學科教學相結合,也能大大增強民族團結教育效果。1. 語文學科在民族團結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表現民族大團結的課文。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一些課文表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少數民族群眾的關懷以及各民族情同手足的親密關系。 如,難忘的潑水節(jié)、菩薩兵、親人。一些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少數民族地區(qū)

5、的風土人情和各民族團結互助的關系。如,草原中的蒙古包、奶茶、手抓羊肉和舉杯敬酒、套馬、摔跤等表現了蒙古族濃郁的民族風情。中學語文課本,如向沙漠進軍、給烏蘭諾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等也包含著豐富的民族團結教育內容。語文教師只要勇于探索,深挖教材,準確把握住語文知識與民族團結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就能使學生于“潤物細無聲”處接受民族團結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2. 利用政治課實施民族團結教育。 小學品德與社會、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相關單元的教學內容直接與民族團結教育相關。教師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把民族團結教育內容有機整合在政治課教學中。在民族地區(qū)中小學,政治課教師還可

6、結合本校的創(chuàng)辦歷史,說明黨和政府重視少數民族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中去體會和認識。3. 歷史學科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個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庫,教材中隨處可見關于民族精神的生動材料。在歷史課堂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們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講述各民族英雄人物對民族團結作出重大貢獻人物的故事。例如,張騫通西域、昭君出塞、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土爾扈特回歸祖國等。此外,還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講述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這樣既讓學生們收獲了知識,又激發(fā)了他們對各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興趣。4. 通過地理學科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透過地理教學可加強學

7、生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拓寬民族團結教育的新領域和新思路,搞好愛國主義教育。在地理課中介紹我國 56 個民族的地理位置、地域分布及居住特點、人口數量、人口分布以及語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點和風俗習慣等內容,讓學生真正理解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涵,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的民族風情、資源分布、人文景觀等,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5. 通過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滲透民族團結教育。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簡單易學,這些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既有競技性,又有健身性、娛樂性和趣味性。有條件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可從每周 3 節(jié)體育課中拿出 1 節(jié)課

8、專門開設民族體育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生活方式和民族習俗,開展不同的傳統(tǒng)民族體育項目。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可根據各地實際創(chuàng)編具有濃郁少數民族風格的民族健身操。還可創(chuàng)編將民族藝術與民族體育融為一體的民族舞。此外,還可根據各族學生實際,將武術、 太極拳、摔跤、空竹、拔河、蹴球、跳竹竿、拋繡球、陀螺、滾鐵環(huán)、跳皮筋、踢毽子等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納入教學內容。有條件的地區(qū)每學期還可舉行全校性民族體育運動會。事實證明,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既增強了學生體質,充實豐富了體育教學資源,又弘揚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6. 音樂課充分利用民族音樂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說:“學校的音樂應

9、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泵褡逡魳芳畜w現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風土人情和審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實踐證明,在中小學開展民族音樂教育是強化學生民族意識、振奮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我國有56 個民族,擁有數以萬計風格獨特的民歌,還有各種民間舞蹈、民族器樂、曲藝及戲曲,這些都是珍貴的藝術寶藏。在音樂課上,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動聽的民族歌曲、民族樂器,學習優(yōu)美的民族舞蹈,能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從而達到強化民族團結意識的目的。7. 在美術、勞技學科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在美術、勞技課上可以開展與民俗關系密切的剪紙、泥塑、刺繡、雕刻、蠟染、編織、木偶、皮

10、影、繪畫等少數民族傳統(tǒng)工藝制作活動,通過學生興趣盎然地創(chuàng)作作品并進行展示,加深了學生對各民族的了解,增進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傊瑢W科教學是中小學進行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手段,各學科相互補充、相互銜接,能使學生受到全過程、多學科、多角度、多層面的民族團結教育。二、實踐活動:中小學實施民族團結教育重要手段民族團結教育要有效開展,既要充分發(fā)揮理論教育的指引作用,更要突出實踐體驗的育人作用,二者不可或缺。長期以來,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存在 “知識性灌輸多, 體驗性活動少; 臨時性教育多,持續(xù)性教育少”的特點。因此,要提高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效果,除了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外,還要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

11、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踐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一)利用主題班(隊、團)會活動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教育活動是學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不斷提升民族團結素養(yǎng)的有效形式。中小學應充分利用各種時機開展相應的主題班(隊、團)會,使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開展到每一個班級,覆蓋到每一個學生。每學期各班可召開“風俗情、團結風、民族魂”、“知我中華、愛我中華”、“各族同胞手拉手”等主題教育活動;學校還可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節(jié)日,組織學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活動。實踐證明,主題教育的開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各民族學生創(chuàng)造了交流機會和平臺,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活動的趣味性,

12、從而使學生在整個活動中領悟到民族團結的深刻內涵。(二)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滲透民族團結教育1. 營造濃郁民族文化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 。校園環(huán)境既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也是校園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優(yōu)美高尚的學校文化環(huán)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能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因此,要想深化民族團結教育效果,中小學還需注意校園環(huán)境等隱性課程資源的挖掘,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富有民族團結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立體化的民族團結教育網絡, 做到時時、處處有滲透,教育滲透途徑自然、合理、得體。這樣,學生一進入校園,就能感受到民族風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團結教

13、育。(1)充分利用校園每一個角落,營造民族團結良好氛圍,使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能起到教育引導和熏陶作用。充分利用墻報、黑板報、展板、櫥窗、走廊、墻壁、雕塑、園地、建筑物等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工作。(2)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校園網絡等文化載體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工作,大力營造民族團結教育濃厚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小學可利用校報??麄髅褡逯R,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民族團結歌曲,利用校園電視臺播放民族團結宣傳片,利用“民族團結教育”校園網介紹各民族的地域分布、風土人情、語言特點、文化藝術等知識。(3)有條件的中小學可設置“民族陳列館” (或陳列室),有效配置文本資源(如圖書、報

14、紙、雜志、照片、地圖、圖表等)和音像資源(如電影、電視節(jié)目、錄像、vcd、磁帶和各類教育軟件) ,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媒體等多種形式向學生介紹我國 56 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人文景觀、國家的民族政策等內容。2.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情感,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學應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的德育載體功能,把民族團結教育融于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中。(1)中小學每周星期一在舉行升國旗儀式時,全體師生可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通過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同時,在每周升旗儀式時可舉行“以弘揚民族精

15、神”為主題的國旗下演講活動。(2)各校結合每年“中小學弘揚民族精神活動月”廣泛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匯演活動。 通過民歌傳唱、 經典誦讀、民樂合奏、中華武術、中華民樂、健美健身、雙語才能展示等,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凸顯各民族文化元素融合。(3)圍繞“ 12 個一”,廣泛開展民族文化活動。中小學可根據學校實際,選擇性地在學生中開展讀一本民族團結題材的好書,學唱一首民族歌曲,學跳一個民族舞蹈,學畫一幅民族特色的畫,看一部以民族團結為內容的影片,制作一件有民族氣息的工藝品,聽一次民族團結教育報告會,講一個民族英雄故事,開一次民族團結教育座談會或討論會,寫一篇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文章,辦一期民族團結教育板報

16、,舉辦一次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比賽(如詩朗誦、手抄報、黑板報、演講、歌詠、繪畫、手工制作、征文比賽等) 。(4)組織中小學生觀看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觀看形勢教育大課堂、共和國成長的故事等專題系列片,并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討論。(5)有條件的中小學可在校園舉辦民族服飾、民族建筑、民族書法、民族風俗等主題展覽活動,通過實物、文字、圖片、視頻等媒介開展互動式學習交流。少數民族中小學可結合各民族地區(qū)特有的風俗和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回族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蒙古族那達慕節(jié)、傣族潑水節(jié)等)開展節(jié)日慶?;顒樱W生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6)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中小學日常生活中。 列寧曾經呼吁 “鏟除民族之間的種種隔膜,使

17、各民族的兒童在共同的學校里打成一片”。為了消除民族隔膜,促進民族團結,民漢學生混合的中小學可積極推進民漢學生合班、合住,并鼓勵漢族學生與少數民族學生一起過少數民族節(jié)日。漢族地區(qū)中小學師生與少數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師生可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也可舉行民漢師生聯(lián)歡、民漢學生互學語言等活動。通過開展這類活動,有利于增進校際之間和各民族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團結。(7)中小學還可以聘請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做校外輔導員;有條件的地區(qū)可從當地民族博物館邀請研究員為學生舉辦 民族歷史、少數民族發(fā)展史 等專題講座;聘請有關專家到中小學做形勢報告,讓青少年深刻了解國際社會中的民族矛盾、民族沖突的

18、實質和危害以及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踐證明,在中小學積極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或藝術活動,一方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團結和友愛。(三)通過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民族團結教育除了充分利用學校主陣地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外,中小學還應因地制宜,積極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各種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1. 城市中小學應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少數民族地區(qū)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或到偏遠的鄉(xiāng)村學校體驗生活,或對貧困地區(qū)少數民族失學兒童進行“獻愛心”活動;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可組織學生走出去調查采訪,了解當地民風、

19、民俗等專題實踐活動。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可成立民族團結教育宣傳隊,讓學生結合實際,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到社區(qū)、公園、少數民族企業(y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等地向群眾作宣傳,讓他們了解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團結的知識和重要意義,共同感受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巨大成就,增強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感。2. 組織學生到博物館、民俗館、紀念館、展覽館等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增強學生對民族團結教育的實際感受。組織師生開展與民族學校、民族學生互訪、結對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各民族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3. 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態(tài)過程中受到了教育,加深了學生對少數民族歷史的了解,強化了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