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考全國卷1詩歌鑒賞教師用_第1頁
文高考全國卷1詩歌鑒賞教師用_第2頁
文高考全國卷1詩歌鑒賞教師用_第3頁
文高考全國卷1詩歌鑒賞教師用_第4頁
文高考全國卷1詩歌鑒賞教師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5年至2010年全國高考語文卷1詩歌鑒賞匯集2005年.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做答(8分)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1)三四句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具體說明。(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自詩。【答案】(1)修辭方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痉治觥康?2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第(1)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辨認。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范圍一般是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八種。解答本題必須注意后面的“具體說明”的要求。對

2、照“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兩句。(2)【答案】這首詩寫了作考“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者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痉治觥康冢?)題考查對詩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答本題時,一定要具體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兩者是怎樣交融在一起的。2006年.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題竹石牧牛(并引)黃庭堅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坡前牧兒騎牛,甚有意態(tài),戲詠。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3、。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注釋:1伯時,畫家李公麟的字。2野次:郊野。3棰:鞭子。(1)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3分)參考答案:分為兩個層次。前兩聯(lián)為第一個層次,復述圖畫內容。后兩聯(lián)為第二層次,贊美蘇軾和李公麟的竹、石、牛畫得好。(2)叢竹、怪石在中國畫中都是有特定意義的圖畫符號,古人往往借竹之有節(jié)、石之頑堅自礪。蘇軾也不例外。李公麟在蘇軾的叢竹怪石圖上添畫“阿童牧?!笔呛斡靡猓浚?分)有人認為黃庭堅在詩中“厚于竹而薄于石,更薄于?!?,你如何理解?(3分)參考答案:調和原畫中礪志自勉的嚴肅和冷峻,賦予其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芭5Z角猶可,牛斗殘我竹”看起來是“厚于竹而薄于

4、石”,然而,考慮到石頭頑固不易殘的特性,也就可以知道“牛礪角猶可”的原因是不會“殘我石”。所以,整理要表達的是“石吾甚愛之,竹吾甚愛之;礪角石尚在,牛斗竹必殘”。同時,對礪角、斗牛的擔憂還側面贊美了李公麟將“牛”畫活了,也就自然地表達了黃庭堅對畫中“?!钡南矚g。2007年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望江南超然臺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注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jié)不舉火,節(jié)后舉火稱新火。(1)從詞中的“咨嗟”

5、、“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整理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解析】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蘇軾當時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上任,其時,當地“比歲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超然臺記)。經過他一年盡心竭力的治理,局面趨于安定。為了調節(jié)“濟世”與“歸隱”的矛盾心境,他于熙寧八年底修葺園北田臺而成超然亭,由其弟弟蘇轍命名,點出其超然物外,優(yōu)游自樂的情性。這首詞便是次年春登超然亭而作。詞題一作“暮春”。詞調望江南即憶江南,本為單詞,宋人將其重復一遍,成為一種雙調新格體。詞的上片,寫密州春景。前兩句寫登臺前所見“春未老”,以

6、擬人的手法寫仲春的生機蓬勃,含意親切;“風細柳斜斜”,似一特寫鏡頭,細膩地描繪出季節(jié)的特征?!靶毙薄眱勺?,形象地表現了柳條絲絲下垂、隨風搖蕩的綽約風姿。后三句再寫登亭后眺望的景色,詞人為眼前的春色所觸動,意興盎然地登上超然亭去欣賞全城的春景,只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昂尽?,指護城河,碧綠的春水環(huán)城繞墻,滿城嬌紅的鮮花相映綻放,好一幅艷麗奪目的春光圖!“煙雨暗千家”,進一步勾畫出千家萬戶籠罩在煙雨迷蒙之中的朦朧景象,既緊扣了春天特有的景象,又暗含著深沉的意蘊,為下片抒情作好鋪墊。下片,抒鄉(xiāng)思之情。詞人登高望遠,觸景生情,眼前花紅柳綠滿全城、輕煙細雨暗千家的景象,寒食、清明時節(jié)的傳統(tǒng)風

7、俗,勾起了詞人思鄉(xiāng)的情思,強化了欲歸不得歸的感慨和嘆息。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一天。相傳春秋時,晉文公為哀悼不愿出山而被燒死的介子推,下令舉國禁火三日,故稱寒食節(jié)。古人寒食、清明,又有掃墓的傳統(tǒng)風俗。寒食節(jié)后,重新生火,謂之“新火”。“咨嗟”,嘆息。酒醒后,詞人為羈旅他鄉(xiāng),不能歸鄉(xiāng)省親、掃墓而嘆息;為仕途失意、抱負未展卻又不得歸隱山林而嘆。但蘇軾畢竟是一位豁達超然的人物,此時未泯滅“致君堯舜”的宏愿,故而結尾三句筆鋒一轉,抒發(fā)了特有的隨緣自適、自我解慰的曠達胸懷。面對著來自家鄉(xiāng)的“故人”,詞人說,讓我避而不談思念家鄉(xiāng)的愁腸,而悠然自得地生起新火煎烹新焙制的茶,邀客人一道美美地品嘗吧,趁著自己年富力強

8、的美好時光,賦詩飲酒、享受人生、超然物外、忘卻世間一切愁思苦悶吧!全詞寫登超然亭所見的春景及由此牽動的羈留異鄉(xiāng)的鄉(xiāng)愁,又以“超然”的情懷貫穿其中,情景相融,天衣無縫。寫景抓住時節(jié)特征,詩意盎然,為抒情制造氣氛,抒情出自肺腑,情真詞顯,又緊扣季節(jié)景物,上下呼應。其謀篇布局,章法韻格,乃天設地造,無懈可擊,顯示了蘇軾按譜填詞的過人技巧,堪稱雙調望江南的典范之作?!緟⒖即鸢浮浚?)體現的是一種整理始終無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整理把他的細膩難以察覺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與動作的描寫中,使全詞勾勒的畫面都隱隱浮現,這種淡淡卻無法排遣的情感;“

9、景”的角度:細風、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景物無不與本詞所表現的感情所契合,體現了整理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2008年1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注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l)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從全詩看,整理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拳”和“退”

10、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整理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詩的前兩聯(lián),整理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詩的后兩聯(lián),整理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了解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解析】本題第(1)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第(2)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整理及注釋內容理解。詩句

11、中的動詞往往是最富表現力的。詩歌從懷古開始,如今隨蘇軾同游古代英雄爭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聯(lián)翩。再回到現實,眼前實景,著實可愛。而今只羨慕垂釣者(隱者)。2009年12閱讀下面這詩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咀ⅰ渴耗纤卧娙朔冻纱螅?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1)這首詩描繪了一副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

12、述。 (2) 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窘馕觥糠冻纱髸鹊脑饕沿?,姜夔這首次韻卻留下了石湖悠然意遠的風致。淳熙十四年(1187)的夏天,姜夔從湖州赴蘇州謁見范成大。范的生日是六月初四,姜夔創(chuàng)作歌曲石湖仙為他祝壽:“須信石湖仙,似鴟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愛、紅香綠舞?!边@首書扇次韻,與詞意相關,蓋即一時所作。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僅描繪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圖卷,而且傳達出筆畫難以表現的情韻。雖然范成大晚年營建的石湖別墅,經過七八百年的桑田滄海,早已化為劫灰,但石湖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環(huán)洞橋依然存在,詩中的

13、意境多少還可得到點印證??梢韵胂?,姜夔當年造訪石湖,是坐船來的,“橋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景色,同時也自遠漸近,顯現出范氏別墅的方位。湖上煙波浩渺,湖岸林蔭繁密,憑什么來認得“水通村”呢?“岸閣浮萍綠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邊滯留著綠色的痕跡,便是村中平靜的池塘里流出來的浮萍。這正像武陵漁人發(fā)現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尋到桃花源一樣?!皠e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這自然是說范成大別墅的遠絕煩囂,實亦對范品格的稱頌。范成大以郎廟之才,歸隱江湖之上。他在朝時,希望能為恢復中原而竭智盡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挾私憾攻擊,于是他落職而退隱石湖。他視富

14、貴如浮云,唯恐緇塵再染素衣,所以“家住石湖人不到”。這“人”,應該是指那些趨炎附勢,抗塵走俗的人。能夠做到“人不到”,足見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隱居中怡然自樂,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三四句,寫景實即寫人,寫人的品格、胸襟、情趣。值得注意的是,范成大自己以石湖景物為題的詩中,寫到的花木不少,并沒有像姜夔這樣突出地寫荷花。被楊萬里譽為“山水之勝,東南絕境”的石湖,也不以荷花擅勝。姜夔把荷花從石湖景物中特地拈出,就使這首詩呈現出詩人很有個性的感情色彩。從他的詩詞中看出,除了梅花,他對荷花傾注了深情,有獨特的賞好。他可使“冷香飛上詩句”,形成一種空靈、幽遠的意境,這首詩便是很好的例證之一?!緟?/p>

15、考答案】(1)答: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解析分析詩歌“意境”, 答題步驟: 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整理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 雄奇優(yōu)美 生機勃勃,富麗堂皇 ,肅殺荒寒 瑰麗雄壯,虛幻飄渺 凄寒蕭條 繁華熱鬧等。(2) 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答: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此詩贊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贊頌?!叭恕笔侵竸堇?/p>

16、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后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整理終生不仕的人生態(tài)度相契合。觀點一:這種說法不確切。此詩描繪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的是整理對石湖主人歸隱田園的贊賞?!叭恕敝皇欠褐?,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后的世態(tài)炎涼。解析:分析“思想感情”和整理“觀點態(tài)度” ,答題步驟:第一步,調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確表述。2010年.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

17、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 ()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參考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素蝶隨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襯日光騰起,順著風勢返回;在花叢中時出時沒,于樹葉間上下翻飛。是通過素蝶和周圍事物的關系、對不同情況的反應來描寫的。 (2)這首詩通過對素蝶活動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悲歡、沉浮,最后兩句突出了整理對美好事物的依戀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賞析】 這首詠素蝶詩是南朝齊梁之際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譽的劉孝綽所作。此詩今天作為詩歌鑒賞題的材料出現在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國卷的語文試題中。 此詩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寫蝴蝶在風中、花中的飛舞的情況,同時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及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將蝴蝶飛舞的姿態(tài)描寫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詩人僅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態(tài)、情感表現出來,讓人如于風和日麗之時,見蝴蝶隨著蜂兒轉于綠蕙叢中,時而避雀隱,時而浴日舞,令人嘆為觀止。 了解劉孝綽雖然自負才華自視甚高,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