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基礎知識-名詞解釋 1.風、雅、頌詩經(jīng)六義之三, 詩經(jīng)也就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其本質上一種音樂的分類,由音樂而得名?!帮L”的意思是 “樂調”, 詩經(jīng)中“風”包括十五“國風”。即: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這十五個地方音樂演奏 樂歌。有詩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現(xiàn)王朝正統(tǒng)內 容的樂歌,分為“大雅”“小雅”。大雅多頌美,小雅多怨刺。有詩一百零五首;“頌”是用于 宗廟祭祀得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有詩四十篇。 2.左傳原名左氏春秋 ,作者不詳,司馬遷認為是魯人左丘明。其成書約在戰(zhàn)國初年,是一部編年
2、體史書。 左傳記事起于 魯隱公元年(前 722 年),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記載了 255 年的歷史。此外還附錄魯?shù)抗哪曛潦哪觏n、魏、趙三家滅智氏的史實。 左傳詳細記載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諸方面的活動,真實描寫了當時從天子衰微、諸侯爭霸到諸侯衰落、大夫專權 的重大歷史變遷,再現(xiàn)了重大歷史事件及有關的諸侯、卿大夫等各類人物的活動。 3.戰(zhàn)國策一部戰(zhàn)國時期史料匯編,其作者并非一人。西漢后期劉向整理得文三十三篇,按國別分為十二國策,定其名為戰(zhàn)國 策 。記載了自戰(zhàn)國初年至秦滅六國前二百四十年間的部分歷史。書中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的言行,映現(xiàn)著當時政治,外交上重
3、大 事件和紛紜復雜的歷史。其思想內容主要是重士尚利,重權借。此書在文學上有較高成就:善于運用寓言和比喻說理,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 的人物形象,敘事說理氣勢奔放、語言流暢,對后世散文、辭賦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前人稱其為“辨麗橫肆,亦文辭之最。” 4.諸子散文戰(zhàn)國諸子百家的散文。戰(zhàn)國時期,由于周天子權威不復存在,多個政治中心并存使得不同學說得以自由發(fā)展。于是,出 現(xiàn)了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眾多學派,形成了諸子百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大膽發(fā)表 各自的觀點,個性鮮明,針貶時弊,推動了各國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 、 、 ,墨家的墨子 ,
4、道家的 老子莊子 、 ,法家的韓非子以及縱橫家的戰(zhàn)國策等。其中以莊子的文學性最高。而荀子 韓非子在體式和技巧上則 達到了成熟。諸子散文的整個發(fā)展過程是由語錄體,如論語逐漸演變?yōu)橄耥n非子一類的論說文。由集體記錄發(fā)展為個人記錄,體式 與手法都日益完善。 5.百家爭鳴春秋末期,由于士的階層的興起,這些人致力于各種理論學說的創(chuàng)造,產生了具有不同思想、學術傾向的諸子百家,由 于戰(zhàn)國時期,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使得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大膽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形成了百家爭鳴。其代表人物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 6.浩然之氣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yǎng)主張“吾養(yǎng)吾浩然之氣”。所謂浩
5、然之氣,通過“義”的積累而成,“至大至剛”“充塞于天地之間”。表現(xiàn) 為崇高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狀態(tài)。 5.逍遙游莊子里的第一篇文章,“逍遙游”指不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束縛的遨游。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乘 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無所待而游于無窮”的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認為人在世間生活,受到社會的各種束縛,自身的限制等諸多因素,為 了實現(xiàn)人生自由,就必須使自己從世俗的價值標準、外在功利和一己小我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精神上和宇宙和諧交融,達到天地共生,萬 物和一的境界。逍遙游是心靈的遨游,但并非隨心所欲的主觀冥想,是獨具特色的體道方式。后世也把它作為人生的一種境界。 6.楚辭戰(zhàn)
6、國后期,楚國屈原等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一種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 的作品,定名為楚辭 。從此,“楚辭”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楚辭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詩歌多用“兮”字詠嘆。 7.九歌本是古代的一首樂歌名,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是夏啟從天上偷來的。屈原的九歌是他在流放江南時創(chuàng)作,沿用了古九 歌的名稱,在楚國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創(chuàng)造而成的祭歌。包括東太皇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 、 、 、 、 、 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等十一篇作品。詩歌形式上,保持著原始歌、舞、樂三者合一的痕跡。內容充滿了濃厚的巫文 、 、 、 、 化色彩和原始的、大膽開放的愛情因
7、素。借助于人于神或神與神的愛情故事展開抒情,間接表現(xiàn)了屈原的理想和要求。 8.散體大賦漢代辭賦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從戰(zhàn)國時期縱橫學說發(fā)展而來,其文風與先秦諸子有很大聯(lián)系。大多數(shù)是空有諷刺之名, 而似貶實褒、似諷實勸的為統(tǒng)治者揚威頌圣的文字。不僅在形式上篇幅巨大,文字鋪排堆砌,而且都是假設三、兩人,讓他們互相攻駁辨難, 最后讓代表天子立場的一方獲勝。其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七發(fā)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 ,揚雄的長楊賦羽獵賦 、 ,班固的兩 都賦 ,張衡的兩京賦 。 9.互見法史記中描寫人物的一種方法,為了不傷害人物的統(tǒng)一性,而同時又能忠實于史實,司馬遷把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 安排到別的篇章中,
8、使得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征更加鮮明。這就是所謂的“互見法”。(05 年已考) 10.古詩十九首東漢末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最早見于昭明文選 ,南朝蕭統(tǒng)編這部書時,將東漢末年一些無名氏作家的作品 十九首選編在一起,稱為古詩十九首 。這些詩篇反映了當時下層文人彷徨失意、感時傷世的苦悶,充斥著一股憂郁感傷的情調。 古詩十 九首藝術成就很高,敘事、寫景、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標志著古代詩歌發(fā)展的新階段。(01 年已考) 11.建安風骨建安詩歌的獨特風格?!敖ò病笔菨h獻帝的年號。建安時期,正處于漢魏易代之際,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 子”和女詩人蔡琰。他們掀起了文人五言詩的創(chuàng)造高潮。其作品直承漢
9、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真實而廣泛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苦 難,展示了廣闊的時代生活畫面;抒發(fā)了作家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壯志和積極進去的精神;同時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情緒。 特點是意境宏大,筆調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于是,后人把這種獨特風格稱之為“建安風 骨”鐘嶸詩品“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故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04 年已考) 12.永明體齊梁時期,一種新體詩的名稱。源于齊武帝永明年間聲律學說的發(fā)展,周颙總結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即“四聲”。 同時,沈約提出了八種必須避免的聲病。確立了以“四聲”“八病”為核心的聲律說。
10、詩人們把聲律說自覺運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面目一新的 新詩體就是“永明體”。其代表作家有謝眺、沈約、王融等 13.宮體詩(徐庾體)“宮體”之名始于梁簡文蕭綱。宮體詩以描繪女性體態(tài)、生活為主要內容,風格雕飾綺艷。由于統(tǒng)治者和文人附和,宮 體詩成為梁陳時期詩歌主流,代表人物主要有:梁代蕭綱、蕭繹、徐摛和徐陵父子、庾肩吾和庾信父子,陳代有陳后主以及“狎客”江總、孔 范等人。因為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寫艷體詩著稱,又把這種形式講究的艷體詩風稱為“徐庾體”。宮體詩雖為詩歌史上一 種不良傾向,但它進一步發(fā)展了永明體,推動了詩歌由自由表現(xiàn)的古體詩向法度森嚴的格律詩轉變。 14.上官體初唐上官儀的
11、詩歌十之八九是奉和應詔之作,綺錯婉媚,時謂“上官體”。 15.沉郁頓挫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沉郁頓挫都是指感情而言?!俺劣簟庇猩顡础⒊列?、郁結、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濃度、 深度,側重于“意”、“思想”?!邦D挫”有抑揚頓挫、句斷意連、波瀾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達的層次、節(jié)奏,側重于“法”“表現(xiàn)”。沉郁頓挫之 間有緊密聯(lián)系,是指感情特別充沛深厚而又無法一下傾吐出來,仿佛有東西梗塞其間,幾經(jīng)反復終于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了。(05 年已考論 述。04 已考) 16.大歷十才子指唐大歷年間的十位詩人。其出處最早見于姚合極玄集所載,計:李端、盧綸、錢起等十人。但后來一些文獻記 載都有所不同,因此,大歷
12、十才子又成為一個不確定的概念。大歷詩人的詩風清麗空靜,省凈纖巧,但內容貧乏。其中成就最高者當推盧綸、 錢起。(司空曙“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16.氣盛言宜韓愈主張的散文創(chuàng)作理論。在孟子“養(yǎng)氣說”和梁肅“文氣說”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一條為文的原則?!皻馐ⅲ瑒t言之短長與 聲之高下者皆宜。”認為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yǎng)及文章的情感力量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氣”是修養(yǎng)的結果,其中不僅有道德因素,還源于個性稟 賦和社會實踐的精神氣質,情感力量。當“氣”極度噴盈而出時,文章就會寫得好有動人力量。 17.行卷、溫卷唐代科舉考試時士子“行卷”“溫卷”之風盛行。士子在應試之前,常把先以所作詩文投獻名公巨卿,以求榮譽
13、,稱為“行 卷”。見云麓漫鈔“文備眾體,可見史才、詩筆、議論,故常用作行卷.”唐代士人行卷,逾日又投,謂之溫卷“?!毙芯怼啊睖鼐怼爸L盛行 對唐傳奇的繁榮產生了一定影響。 18.變文寺院僧侶向聽眾作宣傳的一種說唱體長篇敘事通俗文學。主要指唐代敦煌變文。內容包括講唱佛經(jīng)故事和世俗故事兩類。講 唱佛經(jīng)故事主要宣傳禪門佛理和封建迷信如大目乾連冥間救母降魔變文等;講唱世俗故事變文富有生活氣息和現(xiàn)實意義如孟姜女 、 變文董永變文伍子胥變文等。 、 、 19.花間詞派得名于詞集花間集 。五代時期,趙崇祚把晚唐五代詞風相近詞人溫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共五百首,編成了我國最 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 。因為這些
14、文人都奉溫庭筠為祖進行詞創(chuàng)作,詞風大體相近,“花間詞派”由此而得。花間詞是供歌妓伶工演唱 的曲子詞選本,是齊梁宮體與晚唐五代倡風相結合的產物。內容大多是冶游宴樂,男女私情,風格也都難逃辭艷情柔得窠臼。(03 年已考) 20.詞是一種文體,它的特定含義是依照燕樂府樂曲所定的樂段樂句和音節(jié)聲調而填寫的歌詞。詞有各種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 一個名稱,謂之詞牌,如菩薩蠻蘇幕遮憶江南念奴嬌等。每首詞,可以無題目,但絕不可無詞牌。詞是依曲填寫的,所以 、 、 、 每個詞牌都有固定的樂譜,這就決定了每個詞牌的句數(shù),每句的音節(jié),也就決定了詞本身的句數(shù)、字數(shù)、用韻的位置及平仄關系,也就是說, 每個詞牌都有固定
15、的格式,即所謂“調有定格,字有定聲”。詞是供演唱用的,一支樂曲演奏一遍叫一闕,所以一段歌詞也叫一闕,或稱一片。 一般的樂曲演唱時要重復一遍,所以詞一般也就分為上下兩闕。只有一段歌詞的詞稱單調,當然后世也有一首詞有三闕或四闕的。詞又根據(jù) 篇幅的大小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長調又稱慢詞 1.詩經(jīng)的語言特色? 詩經(jīng)的語言特色? 答:詩經(jīng)在語言上的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點: 一、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體詩。有一些詩中也摻雜二至八言的句子。句型富有參差變化,表達上活潑自然,有錯落有致的形式 美。例如“兼葭蒼蒼,白露為霜?!?二、在章法上,保存著濃郁的民歌特色,普遍采用重章疊唱的詠嘆方法,強化抒情。如:“
16、兼葭蒼蒼,白露為霜兼葭凄凄,白露未睎?!?反復詠嘆抒發(fā)感情,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語言準確、生動、豐富多彩,表現(xiàn)出高度的藝術性。運用疊字、雙聲、疊韻等詞語來描繪感情和自然景色,造成詩歌音律節(jié)奏和諧 優(yōu)美。如“凄凄,蒼蒼,參差、輾轉”。 四、用韻純任天真,自然和諧。對后世詩歌影響很深。如句句押韻,隔句換韻 詩經(jīng)中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使其具有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2.什么是賦、比、興?詩經(jīng)是如何運用賦、比、興的? 什么是賦、 什么是賦 ?詩經(jīng)是如何運用賦、 詩經(jīng) 興的? 答:詩經(jīng)在藝術上對后代文學影響最大的是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所謂賦、比、興就是:“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 以彼
17、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賦是詩經(jīng)中運用最多的表現(xiàn)手法。賦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詩經(jīng)中使用賦法較多的是“雅”、“頌”, 而“國風”里也不乏用賦法寫出的優(yōu)秀篇章,例如:靜女、七月。 比,即比喻。使被說明生動形象具體,給人深刻印象。例如:氓用桑樹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風華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婦 間愛情的變化。 興即起頭、開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詠的對象和所抒發(fā)的感情,詩經(jīng)中大多借句起興,借“外物”起興,所“借”之物和內容沒很大聯(lián) 系,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例如:關雎用“雎鳩”的鳴叫起興,引出詩人即景生情的聯(lián)想 3.左傳的藝術特色(05 年已考其辭令
18、特點) 左傳的藝術特色( 年已考其辭令特點) 答:左傳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敘事特點精彩細密。在敘述歷史事件時,具體細微地展現(xiàn)其發(fā)展過程。通過鋪墊、插敘等寫作手法,把相關的事實巧妙安排在一 起,形成完整嚴謹?shù)钠?。例如:晉楚城濮之站在戰(zhàn)爭描寫時,不僅描寫出生動逼真的戰(zhàn)爭場面,展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場面,還具體揭 示了戰(zhàn)爭的背景和勝負原因的交代,注重描寫與戰(zhàn)爭相關的政治、外交活動。例如:城濮之戰(zhàn)。 二、人物個性鮮明。左傳特別注重人物的描寫,采取隨事寫人的方法,將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隨著敘事的展開,通過 細節(jié)、場面、對話展現(xiàn)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例如:對晉文公重耳的描寫左傳筆墨簡
19、省,故事性強。對于次要人物,通過幾個富有 特征的細節(jié),展現(xiàn)出人物的鮮明性格。 三、辭令的委婉巧妙,典雅從容。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他的教育主張有: 有教無類 b 提倡學而不厭, a 誨人不卷 c 提出很多對教育的精辟見解“溫故知新”“學 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多問闕疑”“不恥下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d 重視詩、樂對人的熏陶作用。主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e 強調美與善、文與質的統(tǒng)一,提倡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5.孟子的論辨藝術 孟子的論辨藝術 答:孟子的文章表現(xiàn)出高超的論辨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善于抓住對方心理,因勢
20、利導,誘其就范。如:齊桓晉文之事孟子以巧妙的方式把話題引到王道仁政上。 采用迂回戰(zhàn)術,先設好圈套,讓對方鉆入,然后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如在齊桓晉文之事中,他批評齊宣王未治理好國家的時候, 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引出兩問兩答,讓齊宣王無法回答 通過設問,使對方暴力其理論弱點,然后找到突破口,發(fā)動反擊。 其正面議論,都能圍繞中心,嚴謹細密地展開論述。例如:天時不如地利一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層次分析 6. 莊子的藝術成就(莊子寓言的特點) 莊子的藝術成就(莊子寓言的特點 (莊子 答:莊子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哲理與詩意的交融。表現(xiàn)于莊子的理想本身就帶有詩意,這些理想境界構成了詩意昂然
21、的藝術境界。如:逍遙游中描 寫了翱翔于天地間得大鵬與渺小的斥鴳,由此指出真正的“逍遙游”。造出一個詩意盎然的藝術境界。莊子以藝術的態(tài)度體味人生,善于從 生活中發(fā)現(xiàn)詩意。例如:齊物論中莊生夢蝶。莊子產生了不知究竟是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的奇想。莊子具有強 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間跳蕩著強烈的激情。流露莊子的苦悶悲憤之情。后人稱其為“蒙叟之哭泣”。例如大宗師。莊子表達了對生活 的理性認識,也包含了深厚的情感體驗,達到了哲理與詩意的和諧交融。 二。異彩紛呈的寓言故事。把深奧的哲理形象化。用寓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莊子寓言獨具寓真實于詭誕的浪漫主義特色。 如:涸轍之鮒能夠“忿然作色”。莊子寓言能
22、超乎言意之表。莊子主張“得意忘言”莊子寓言注意細節(jié)刻畫和夸張渲染。如“懸水三 十仞,流沫四十里” 三。意出塵外的想象。莊子的作品充滿了奇幻而豐富的想象,這與他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有關,他主張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的束縛。 克服成見成心達到絕對的自由,生活范圍的狹隘,限制了人們的眼界,把有限的存在放到無限的宇宙中去考察,才能極大地擴展人的精神 視野。他主張用多種尺度對同一事物作多側面、多角度的透視,而不要拘執(zhí)于一成不變的眼光。莊子善于逆反型思維。 四、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文章結構富于跳躍性,跌宕開闔,曲折有致,起伏變化,他的語言奇峭富麗,精彩傳神。 7.屈原作品中進步的政治思想 屈原作品中進步的政治
23、思想 答: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國走向富強。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想。 首先,政治上,主張“美政”,重德政又重法制。在離騷中,他以堯、舜和桀、紂的例子,希望楚王接受桀、紂覆亡的教訓,象耿介 的堯、舜一樣尋找治國的正確道路。 其次,屈原提出了“舉賢授能”的政治改革主張。希望國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如:離騷中“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再次,屈原提出要修明法度,打破世襲貴族的特權。在離騷中,描述了楚國貴族集團當權,使得賢人疏斥,小人得志。及各種黑暗 的政治現(xiàn)象。 8.司馬相如賦的藝術特點 司馬相如賦的藝術特點 答:司馬相如賦的藝術特點有: 一、結構宏偉,富麗堂皇。表現(xiàn)在講究場面的開闊,講究層次分明多層次的描
24、寫,由外及里,由上及下,由近及遠空間的轉移, 時間的流動司馬相如主張“賦家之心要包括宇宙,總攬人物?!惫蚀?,他的賦形成了多種生活,多種場面,多種氣氛構成的廣闊復雜而又及 其統(tǒng)一和諧的藝術畫面。 二、講究繪聲繪色,有聲有色。聲音、色彩的種類極多,變化大,窮盡極相,驚心動魄。但總體氣氛富麗、歡愉、熱烈、莊嚴。 三、極大程度的利用了漢字字形構造的特點,在字形排列上給閱讀者強烈視覺刺激。幾十個山字頭、魚字旁,草字頭等等的連用,增強 文章視覺上的氣勢 9.董仲書散文的藝術特點 董仲書散文的藝術特點 答:董仲書散文方面的特點是: 首先,一變賈誼、司馬相如豪邁雄放、氣勢磅礴的特點,轉為溫文爾雅、侃侃論道。
25、其次,引經(jīng)據(jù)典、深奧宏博、有條不紊、從容不迫,給人以醇厚典雅之感。 唐代裴度“董仲書、劉向之文。通儒之文也?!?10.漢書與史記的比較 漢書 史記 答:漢書和史記都是正史上著名的紀傳體史書。漢書以史家之筆,記錄西漢一代的歷史,對漢代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殘暴, 對上層社會的炎涼冷暖,對社會危機和民生疾苦,對有功于社會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較客觀真實的反映,其中也寄寓著作者的愛憎和批判。 此是漢書與史記的相似之處。但因為班固生在專制壓迫、經(jīng)學統(tǒng)治嚴重的時代,又因為班固家世傳統(tǒng)的影響和他自身性格的軟弱, 漢書的史學見解和史學精神,又不如史記。漢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于史記。它與史記相比的特點有: 一、漢書寫人
26、敘事不以夸張見長,在娓娓而談中以簡練的筆調勾畫人物,把人物的神情心理展現(xiàn)出來。而史記則是注重于繪聲 繪色渲染氣氛,描寫情節(jié)。例如蘇武傳。 二、漢書語言簡潔規(guī)范,韻味悠遠。史記則是感情濃烈,氣勢雄放。例如漢書里的公孫賀傳。 三、漢書中部分篇目直接來源于史記,進行加工。其生動性較史記弱,但語言的簡明規(guī)范卻多有提高。例如魏其武安侯 列傳。 四、漢書材料周全,扎實穩(wěn)妥,看法全面。糾正了司馬遷的一些偏頗之見,對歷史人物評價更加公允。例如:賈誼。史記則是 思想解放,見解卓絕,批判性較強 ,其相比之下,各有千秋。 11.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05 已考) 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 已考) 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
27、 答: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 (1)生動的故事性。樂府大都是敘事詩,漢代樂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動性、注意情節(jié)場面的描寫。 (2)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了刻畫人物,樂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如陌上桑中作者夸張地描寫了各種人見到羅敷的不 同情態(tài),以客觀效果來突出羅敷的美,極為精彩。還有的作品,語言個性化的程度很高。 (3)句式自由,變化多樣。漢代樂府在形式上貢獻最大的是五言體。漢代樂府開創(chuàng)并完成了五言體詩歌的形式,推動了文人五言詩的發(fā) 展,為建安時期五言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4)語言樸實凝練,善于敘事言情,基本上都是口語,樸素自然,沒有什么人為的雕飾。如江南。 12.古詩十九首
28、的藝術特點 古詩十九首 答:古詩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藝術性,鐘嶸評價說:“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逼浔憩F(xiàn)在: 一、抒情、議論和敘事、寫景的高度融合。如迢迢牽牛星、西北有高樓。 二、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動、典型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兩句,在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上精彩極了。 三、語言的淺近凝練,韻律和諧。讀起來完全感覺不到有任何人工造作的痕跡,而又讓人感到無一處不生動,無一處不妥貼。大批判家 劉勰說:“婉轉附物,惆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13.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前后期變化 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前后期變化 答:曹植的詩歌創(chuàng)作明顯地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詩歌的重要內
29、容之一是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懷抱。 白馬篇是他前期詩歌的代表作。詩中那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的游俠兒, 顯然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融注了詩人的理想和愿望。在其前期詩中,也有不少描寫宴飲游樂的詩歌,均為他鄴下時期生活和情趣的真實反 映。 曹植后期的詩歌在內容和風格方面與前期大不相同。后期詩更多地表現(xiàn)了壯志不得施展的苦悶、備受迫害的無限壓抑和悲憤。其代表作 贈白馬王彪是他“憤而成篇”的傳誦千古的贈別詩。此詩集中抒發(fā)了詩人對曹丕迫害同胞兄弟的滿腔悲憤;痛斥了監(jiān)國使者一類小人離間 他們兄弟關系的丑惡行徑;對曹彰的含冤而死表示的沉痛的哀悼;表達了自己在岌岌可危處境中的憂生嗟嘆;對白馬王曹彪表示了深情的
30、寬 慰和勸勉。 14.阮籍詠懷詩的主要內容 阮籍詠懷詩的主要內容 答:阮籍詩文兼長,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為其代表作。這組詩真實地反映了詩人一生極度復雜的思想感情。主要內容有: (1)抒寫了詩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寂寞的處境和抑郁苦悶的情懷。如“胸中懷湯火”,“終身履薄冰”深刻揭示了作者的無限焦慮與憂懼心 態(tài)。 (2)詠懷詩中,也諷刺時政及某些丑惡現(xiàn)象,如“小人計其功,君子道其?!鼻鄣亟衣读怂抉R氏操縱大權、為所欲為的重大歷史事 實。 (3)詠懷詩中也有少量自述平生經(jīng)歷和建功立業(yè)理想的篇章。例如“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zhàn)場”所刻畫 的臨難赴危,誓死報國的英雄形象。 (4)詠懷詩
31、中也有一些游仙之作。都是詩人為解脫苦惱,追求遺世高蹈情懷的流露,對黑暗現(xiàn)實對立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鐘嶸詩 品說他“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頗多感慨之辭,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15.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04 年已考)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年已考)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答:陶詩的內容多樣,所以詩風也不盡相同。主要是以平淡為主,還具有多樣性的特點。(1)陶淵明的詩歌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 淡自然、親切淳真。陶詩的平淡主要是其內容貼近生活;陶詩的淳真主要是富于真情實感。 (2)渾融完整,意境高遠,但并不重自然實景的工筆描繪,不拘于眼前實有,只取與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詩,既有客觀實景,又有意中
32、之景,而重在寫意中之景,使自然景物都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陶詩 中的理趣往往與具體的景物和詩人的真摯感情有機結合在一起,且以情景為主,把人們引向一種更加高遠而深沉的境界。這種情、景、理的 高度融合,即詩與哲理的結合,更使陶詩意境高遠,清新拔俗。 (3)精工而本色的語言,是陶詩的又一特色。陶詩語言樸素、真率,毫無斧鑿之痕。 (4)風格多樣。陶淵明的詩歌除沖淡自然外,也有詠荊柯那種豪放之作 16.謝靈運山水詩歌的特點 謝靈運山水詩歌的特點 答:謝靈運山水詩歌的特點: 一、對山水景物精細刻畫,善于營造畫境。如“白云抱幽石,綠筱媚青漣?!?/p>
33、 二、工于字句錘煉,不重視情感的抒發(fā)。 三、他的山水詩真正以自然山水為獨立、客觀的審美對象。謝靈運詩山水詩派的開山作家,對扭轉玄言詩風有重要作用。鐘嶸稱其為“元 嘉之雄”。 17.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05 已考) 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已考) 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答: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他繼承和發(fā)揚了漢魏樂府和建安風骨的傳統(tǒng)精神,用詩歌來反映現(xiàn)實。 (2)他對詩體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七言詩的發(fā)展樹立了樣板。此外,鮑照學習南朝民歌所寫的五言四句小詩,對后來五言絕句的 形成頗有影響。 (3)鮑照對古代詩歌的題材也有新的開拓,特別表現(xiàn)在邊塞詩方面,對后世邊
34、塞詩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8.高適和岑參的邊塞詩歌比較 高適和岑參的邊塞詩歌比較 答:高適和岑參都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內容都是描寫了從軍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及對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的描寫。但二 者從內容和表現(xiàn)手法上又有所不同: 表現(xiàn)內容上的不同: 一。高適反映現(xiàn)實問題要超過岑參。他的詩歌在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方面超過同時許多詩人,應時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氣,與冷峻 直面現(xiàn)實的悲慨相雜糅,使其詩歌創(chuàng)作頗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渾厚,有一種感慨悲壯的美。 二。描寫邊塞風光,民域風情上,岑參超過高適。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詩人印象中的軍旅生活、邊塞風物、民域風情,全 都變得神奇瑰麗起
35、來,并熱情地加以歌頌,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tǒng)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 容范圍。 藝術上的不同: 藝術上的不同: 一。高適將自己的個人邊塞見聞,觀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為遺一體,蒼涼悲慨中帶有理智的冷靜,但基調是慷慨昂揚的。 二。岑參的詩歌中帶有感性的色彩,講究感覺印象,浪漫的想象,飄逸的描寫,寓情于景。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雪夜風吼、 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huán)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zhèn)ッ馈?三。高適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駢語,但并不繁于文采華麗,而是以縱橫頓宕,氣質深雄和渾厚的骨力取勝。岑參七言歌行
36、縱橫頓宕、舒 卷自如體勢十分靈活 19.李賀詩歌浪漫主義的特點(04 年已考論述) 李賀詩歌浪漫主義的特點( 年已考論述) 李賀詩歌浪漫主義的特點 答:由于有高度的藝術才華,醉心于浪漫主義,而心理又極度壓抑;由于刻意的苦吟而追求創(chuàng)新,李賀的詩也以奇著稱。但他的詩 不但是怪奇、奇麗,而且是詭奇以至怪誕,為浪漫主義又增加了新色彩。其具體表現(xiàn)有三: 一、構思奇特,想象奇特,往往超出常人的智力和自然時空的局限,充滿神秘色彩。如:“小白長紅越女腮” 二、意象奇特,選材奇特,往往不取常情常景,而取光怪陸離以至荒誕不經(jīng)的意象。如“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鳳凰叫” 已很奇特,再配之以“昆山玉碎”
37、則奇上加奇,接著又以“芙蓉泣露香蘭笑”來形容不同的聲音效果更是出人意外。李賀在選擇意象時還經(jīng)常擷 取陰森幽怖、鬼氣拂拂的畫面。因而詩中常出現(xiàn)怨鬼愁吟、山魅食祭、螢丘荒冢等形象。 三、語言修辭奇特,經(jīng)常選擇感情強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使用比較特殊的修辭方法,如通感。如喜用“啼”、“泣”、“腥”、“酸”、“冷”、 “鬼”、“死”、“血”等字,使詩歌充滿幽冷哀傷的色彩??傊钯R的詩詭譎怪奇,堪稱“騷之苗裔”,被后人稱為“長吉體”。 20.白居易的新樂府理論(05 年已考) 白居易的新樂府理論( 年已考) 白居易的新樂府理論 答:首先,他提出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必須負起“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政治使命
38、。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的口號,即針對現(xiàn)實來進行創(chuàng)作。 其次文學不僅具有反映社會的價值,而且也具有能動地改造社會、干預政治、直接影響人的思想意識的巨大功能。他認為文學應植根現(xiàn) 實生活,以現(xiàn)實生活為本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材進行藝術表現(xiàn),特別提倡周朝的采詩制度“啟秦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 時闕,而難以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于上”要“感于事”“動于情”。 最后,他也論及到文學的特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提出了“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情和義是內容,言和聲是形式,要求內容和形 式統(tǒng)一到根情實義上。他認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
39、他主張,形式要為內容服務,系于意,不系于文。 在詩歌的語言方面,要求語言通俗平易,章節(jié)和諧婉轉??傊@些觀點,繼承發(fā)揚了詩經(jīng)以來重道的傳統(tǒng),將儒家傳統(tǒng)的文道觀成功地 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 21.中唐古文運動的背景 中唐古文運動的背景 答:唐代古文的發(fā)展,興起于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陳子昂為其先驅;發(fā)展于安史之亂前后,蕭穎士、李華、獨孤及、元結等作出了重 要努力;繁榮于貞元、元和年間,韓愈、柳宗元為其領袖;衰微于晚唐,杜牧、孫樵、羅隱等為其余響。 (1)安史之亂以后,出現(xiàn)了唐德宗貞元至唐憲宗元和年間的所謂“小中興”時期。但社會矛盾并未真正緩和。一部分中小地主知識分子, 深刻感受到社會的矛盾與危機,有強烈的憂
40、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迫切要求社會改革,要求文學為政治改革服務。 (2)以韓愈為代表的儒家復古思潮成為古文運動的推動力量和指導思想。 (3)從古文自身發(fā)展的情況看,古今文體之爭從駢文鼎盛的齊、梁時代已經(jīng)開始,后經(jīng)“初唐四杰”和陳子昂,力主恢復風雅比興傳統(tǒng)和 漢魏風骨。安史之亂前后,又涌現(xiàn)出一大批倡導古文的作家,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和更高級的層次上推動了古文的發(fā)展。 (4)形成了教化中心說和完整的道統(tǒng)文學理論。元結等人又特別強調文學的諷時刺世功能,蕭穎士、柳冕等強調人文成化,元結等強調 褒貶諷諫,這對韓柳古文運動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22.韓愈文的藝術成就 韓愈文的藝術成就 答:韓愈從事古文運動,其文
41、章成就很高,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韓愈文兼眾體。韓愈之前的散文家,大多都只寫過一種或幾種文體,而韓愈對于各種文體都敢于嘗試和突破。他的作品有碑志、祭 文、贈序、傳記、辭賦、小說、寓言等等。 二、韓文理直氣壯,感情真摯。韓愈主張“氣盛言宜”,因此他的文章多重氣勢,再有韓愈是個自信的人物,故其文多理直氣壯。如祭 十二郎文不僅氣盛而且感情真摯。 三、韓文深于立意,巧于構思。多以習見之題材,但往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韓文長于描繪,形象生動。如送李愿歸盤谷序 五、(重點)韓文的語言準確精練、新奇自然。A 韓愈的文章均為散體,以質樸的散句為主,但也并不排斥對偶句。文句駢散相間。B 在力求文從字順的同時
42、,重視語言錘煉,力求準確精練,言簡意多。如“傳道、授業(yè)、解惑”C 力求新穎獨到,大量運用比喻和比擬,善于活 用詞類,有意錯綜詞序,大量運用虛詞和感嘆詞,善于用對話形式和對比句、反詰句,使文章句法靈活,節(jié)奏多變,氣勢雄壯,搖曳多姿。 23.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點(02 年已考) 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點( 年已考) 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點 答: 柳宗元繼承了歷代山水散文的特點并加以改造完善,開創(chuàng)了具有獨立意義的山水游記,并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獨特的成就。主要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柳宗元的山水游記以“永州八記”為最佳。這些作品形神畢肖地再現(xiàn)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如小石潭記等一系列游記,非常善 于抓住景物的
43、主要特征來進行細膩的工筆描繪,篇篇不雷同,自然景物充滿著勃勃生機,畫廊式地展現(xiàn)了永州的山水景色。 其次,柳宗元寫景,但不客觀的模山范水,而是寫自己主觀感受中的景物。如 “枕席而臥,則清冷之狀與目謀,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 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笨陀^之景與主觀之景完全融二為一。在情景交融之外他還善于以山水景色自喻,例如小石城山記以小石 城自喻等。用山水景物的特點和遭遇來表現(xiàn)自己性格特點和思想狀況。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寫法是柳宗元對山水游記文學的一個發(fā)展。 再次,在情景交融、以山水自喻還不足以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時,柳宗元還善于加之以形象化的議論。小石城山記中關于造物者之有無 的議論,都大大開拓了讀者
44、的思路,深化了作品的主題。這種從描繪的景物形象出發(fā),展開生動活潑、極富啟發(fā)性的議論,是柳宗元為游記 文學的發(fā)展又開辟一新的途徑。 最后,精煉而不雕琢的、優(yōu)美而不華糜的語言。是柳宗元游記的又一特色。其語言字凝句煉,簡潔明快,善用短語,駢散相兼,有強烈 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例如小石潭記等,都堪稱這方面的典范。使他的山水游記既象一幅色彩迷人的風景畫,又像一首真摯深沉的抒情詩, 充滿詩情畫意。形成了清峻自然的獨特風格,把山水游記推向了一個高峰。 24.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點 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點 答: (1)構思縝密,情致深蘊。他的詩無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同時又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如其名作錦瑟、
45、夜 雨寄北。 (2)長于用典、精工貼切。李商隱是唐代詩人中用典最多的一個,也是運用得極為精彩的一個。如其安定城樓一詩,八句中連用四 個典故,多而切合事情,精妙絕倫。 (3)錘煉字詞,工于造語。如“集鳥翻魚艇,殘虹拂馬鞍”,一個“翻”,一個“拂”,寫盡了水禽飛舞嬉戲、殘虹行空如彩的景象。此外, 如其“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钡?,大量傳世名句精美典雅,曲盡唱嘆之妙。 (深清綿邈,典麗精工) 25 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答:唐傳奇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開始對社會生活進行精細的描繪,具有很高藝術成就 一、唐傳奇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虛構來塑造人物形象。唐
46、傳奇中出現(xiàn)了各個階層。各種類型的人物形象。如李娃傳 二、自覺地追求情節(jié)結構安排,構思新穎巧妙,情節(jié)曲折生動,結構完整嚴謹。如柳毅傳 三、文辭華美,活潑流暢。 唐傳奇標志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發(fā)展進入了成熟階段。 論述 1.(結合離騷)論述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05 年已考其藝術成就) (結合離騷)論述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 年已考其藝術成就) )論述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 答:屈原的作品充滿著濃郁的浪漫色彩。在離騷中詩人把現(xiàn)實和幻想結合起來,用幻想的形式表達生活的波濤在內心所激起的 復雜的思想感情。在現(xiàn)實中遭到失敗后,他乘坐以美玉、象牙鑲嵌的寶車,由飛龍駕駛,騰空而逝,辭國遠游:朝發(fā)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
47、 西極,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侍,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顯示出詩人豐富而奇 特的想像力。 一是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一是奇異的比興和象征。聯(lián)想和想象幾乎貫穿全文,作者借助自然和社會中的一系列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如扈 江離與辟芷、紉秩蘭為佩表明自己的志行高潔;以朝搴欄,夕攬宿莽比喻勤勤懇懇地培養(yǎng)才德。比興和象征的運用也是俯拾即是。文章大量 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復雜的現(xiàn)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 2.(結合項羽本紀)論述史記的藝術成就 (結合項羽本紀)論述史記 )論述 答:史記是我國古代的偉大文學著作,是一部史學和文學上的巨著,其藝術
48、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史記善于描寫人物,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細致入微。史記是我國寫人藝術的開創(chuàng)者,全書有一百一十二篇人物傳記。這 些人物都有一種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豪情壯志。給人予無限的鼓舞和欽敬。比如項羽本紀里項羽這個人物形象的 塑造,從其開始“學萬人敵”一直到烏江自刎時的“無言見江東父老”。處處都體現(xiàn)了司馬遷對人物性格的把握。 1)。注意細節(jié)刻畫,極力描摹人物的神情口吻。在描寫項羽時,首先寫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而學劍又是半途而廢。說書劍不足以 學,后學兵法,又只是略知其意。而在觀秦始皇出游時卻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就此短短的兩個細節(jié)就把項羽這個豪放不羈,胸懷大志
49、的形 象展現(xiàn)出來。 2)。善于通過矛盾沖突集中,尖銳的場面來表現(xiàn)人物。鴻門宴通過緊張、復雜的情節(jié)描寫,揭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當曹無傷 派人將劉邦“欲王關中”的野心告訴給項羽時,項羽大怒,準備“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笨墒窃邙欓T宴上,劉邦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席溫 順言語對項羽講過之后,他不但不殺劉邦,而且竟然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碧煺妗⒂字?、輕信,缺乏最起碼的 政治斗爭的意識,是個莽撞漢。而劉邦,當?shù)弥椨鹨獊砉ゴ驎r,虛心聽取了張良的建議,利用項伯度過難關。精細老練、會利用人,表現(xiàn) 出劉邦機智權變的性格。劉邦鴻門宴脫險后,立即誅殺了內部的叛徒曹無傷;可是,項羽對項伯
50、的通風報信、吃里爬外的做法不聞不問。通 過這個戲劇性的情節(jié),成功地展示了項羽和劉邦兩個歷史人物的個性:一個豪爽、無謀和輕敵;一個機智、老練和精細。 3)。善于通過渲染氣氛來烘托人物,增強故事感染力。項羽被困于垓下之時,兵敗被圍,四面楚歌,已經(jīng)是處境悲凄了??墒亲髡哌€加 入了項羽的慷慨悲歌,“美人和之”使悲憤之氣更盛。 其次,史記的人物帶有濃厚悲劇性色彩。史記描寫的人物中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悲劇人物。就項羽來說,本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 英雄人物,他勇武過人,所向無敵,為人率直磊落,不善于也不屑于使用計謀,加上他剛愎自用,殘酷暴烈,因而最終遭到了失敗。作者是 將他作為一個失敗的英雄來描寫和歌頌的,對于這樣一個叱咤風云、不可一世,而又在短短的時間里驟然覆滅的人物悲劇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智能與醫(yī)學的融合創(chuàng)新
- 手術室恢復室護理
- 禹城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 用藥法律法規(guī)試題及答案
- 銀行運管條線面試題目及答案
- 銀行崗位筆試題庫及答案
- 醫(yī)院安全消防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蘇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典型題)(六)
- 煙臺歷年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 學校消防測試題及答案
- 初中數(shù)學90學時培訓總結三篇
- 2024年南京市鼓樓區(qū)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18年年歷表(農歷節(jié)日A4打印版)
- 2024年度管理評審會
- 2024ABB ConVac真空接觸器安裝說明書
- 衛(wèi)星通信與移動通信技術融合與應用
- 醫(yī)院死亡證明培訓課件
- 第一套太極功夫扇扇譜
- 毒蛇咬傷完整版本
- 展位評估報告
- 家庭分家協(xié)議書1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