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科學生活化研究_第1頁
小學教育科學生活化研究_第2頁
小學教育科學生活化研究_第3頁
小學教育科學生活化研究_第4頁
小學教育科學生活化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遼 東 學 院 本 科 畢 業(yè) 論 文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研究The Research On Life-Stylize Of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 學 生 姓 名: 姜 龍 學 院: 師范學院 專 業(yè): 小學教育 班 級: B0703 學 號: 1321070303 指 導 教 師: 鄔 冰 審 閱 教 師: 完 成 日 期: 2011年 月 日 遼 東 學 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獨創(chuàng)性說明作者鄭重聲明:本畢業(yè)論文(設計)是我個人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盡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畢業(yè)論文(設

2、計)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遼東學院或其他單位的學位或證書所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做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了謝意。作者簽名:_ 日期:_ _ 大連理工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格式規(guī)范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研究- PAGE II - PAGE I -摘 要科學教育源于生活,生活蘊涵科學??茖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注重小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需要,強調(diào)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課程貼近小學生生活” 新課程改革使得科學教學走進了生活化、活動化、情感化的道路,它使科學教育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充滿生活的活力。小學科學

3、教育中科學教育應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注重學生對周圍世界與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diào)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產(chǎn)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形成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真正理解。本論文通過五個方面對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進行研究,分別從科學教育生活化的背景與意義、科學教育生活化的內(nèi)涵、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的現(xiàn)狀、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解決對策,本論文重點是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難點是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的解決對策。關鍵詞:小學階段;科學教育;生活化

4、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研究- PAGE IV -The Research On Life-Stylize Of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AbstractScience education comes from life, life implies science.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clearly state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round the inherent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world need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a

5、g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the way students learn science, to promote 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 living close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kes science teaching into the life, activity-oriented, emotional way, it makes science education really close to nature, life, life is full of vitality

6、.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should be to explore the core, focusing on studen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scientific inquiry, focusing on both the students and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to explore interests and need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

7、ent with the way students learn science, to promote science close to the students life.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is full of intense curiosity and desire to explore, generate interest in scientific inquiry, 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science, the good habit of using science to enable students to form

8、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this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hrough the five aspects educational life of the study were from the scienc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daily life, the meaning of life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status of daily life, primary science ed

9、ucation into daily life problems in daily life and science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the Papers focus on primary science education into daily lif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life science education at the primary measures of the solution.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Daily Life目 錄 T

10、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4081807 摘 要 PAGEREF _Toc294081807 h I HYPERLINK l _Toc294081808 Abstract PAGEREF _Toc294081808 h II HYPERLINK l _Toc294081809 一、引言 PAGEREF _Toc294081809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0 (一)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294081810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1 1.國際背景 PAGEREF _Toc29408

11、1811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2 2.國內(nèi)背景 PAGEREF _Toc294081812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3 (二)研究意義 PAGEREF _Toc294081813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4 1.理論意義 PAGEREF _Toc294081814 h 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5 2.現(xiàn)實意義 PAGEREF _Toc294081815 h 2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6 二、科學教育生活化內(nèi)涵 PAGEREF _Toc2940

12、81816 h 3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7 (一)概念界定 PAGEREF _Toc294081817 h 3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8 (二)本質(zhì)特征 PAGEREF _Toc294081818 h 3 HYPERLINK l _Toc294081819 1.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教育 PAGEREF _Toc294081819 h 3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0 2.關注未來生活的科學教育 PAGEREF _Toc294081820 h 4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1 三、丹東市小學科學教育生

13、活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 PAGEREF _Toc294081821 h 5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2 (一)科學教育生活化方式調(diào)查 PAGEREF _Toc294081822 h 5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3 (二)科學教學生活化內(nèi)容調(diào)查 PAGEREF _Toc294081823 h 6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4 四、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PAGEREF _Toc294081824 h 7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5 (一)重知識傳授,輕結(jié)合生活 PAGEREF _Toc294081825 h

14、 7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6 (二)重統(tǒng)一標準,輕學生創(chuàng)新 PAGEREF _Toc294081826 h 7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7 (三)重應試教育,輕真實體驗 PAGEREF _Toc294081827 h 7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8 (四)重課堂教學,輕課外資源 PAGEREF _Toc294081828 h 8 HYPERLINK l _Toc294081829 五、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的解決策略 PAGEREF _Toc294081829 h 9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0 (

15、一)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 PAGEREF _Toc294081830 h 9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1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 PAGEREF _Toc294081831 h 9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2 (三)教學方法生活化 PAGEREF _Toc294081832 h 10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3 (四)教學資源生活化 PAGEREF _Toc294081833 h 1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4 1.從日常生活中開發(fā)科學資源 PAGEREF _Toc294081834 h 11 HYPER

16、LINK l _Toc294081835 2.從本地特色開發(fā)科學資源 PAGEREF _Toc294081835 h 1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6 3.從科技、社會熱點開發(fā)科學資源 PAGEREF _Toc294081836 h 1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7 4.從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中獲得科學資源 PAGEREF _Toc294081837 h 11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8 結(jié) 論 PAGEREF _Toc294081838 h 12 HYPERLINK l _Toc294081839 參考文獻 PAGEREF _T

17、oc294081839 h 13 HYPERLINK l _Toc294081840 附錄A :丹東市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問卷調(diào)查報告 PAGEREF _Toc294081840 h 14 HYPERLINK l _Toc294081841 致 謝 PAGEREF _Toc294081841 h 16大連理工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格式規(guī)范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研究 PAGE 2 PAGE 16一、引言(一)研究背景1.國際背景早在18世紀法國許多教育家就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教學目的,其核心就是讓兒童回歸自然教育,讓教育必須順應人的本性,讓科學教育生活化。反對教給兒童一些空洞的書本知識,有些知識和成人生

18、活相隔已如此之遠和兒童的生活就相隔更遠了,這種脫離人生實際的文字知識是違背自然主義教育的。理想的學習應該放在實際經(jīng)驗和實際生活上,學生要通過實際生活接觸事物,在觀察、探索之中受到啟發(fā)和誘導,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德國教育家福祿倍爾1就曾指出:“讓學生有機會從事物中收集經(jīng)驗,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并且學會從自己的實驗中,從事物和事物間的關系中,從人類世界的真正生活中去認識知識?!泵绹磐?強調(diào):“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教育即生活?!睆?0世紀70年代的“學會生存”到90年代的“學會關心”,再到21世紀的“學會共同生活”,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戰(zhàn)后相繼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其中,“學會共同生活”被聯(lián)合國

19、教科文組織視為21世紀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國內(nèi)背景 我國科學教育生活化已成為科學教育改革的潮流與趨勢,教育的內(nèi)容一定要充分考慮科學發(fā)展的進程中人類活動的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科學與教科書上科學的聯(lián)系,使生活與科學融為一體。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只關注書本知識,教育教學內(nèi)容傳遞基本是從書本到課堂,缺乏對教材靜態(tài)情景的動態(tài)拓展,這種告訴式的教學全然不顧學生的不同體驗,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精神就在這種機械的、統(tǒng)一的模式化分析中被忽視,甚至被扼殺。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教育現(xiàn)在缺乏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學生成為書本知識的奴隸,乏味單調(diào)的理性生活成為教學活動的主旋律,不能滿足學生精神生活

20、的需要。(二)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是一種開放性、動態(tài)性、生成性的教學手段,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對學校、教師、教學條件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述的,是通過學校教師運用先有的教學條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生活,從生活中得到的,科學教育生活化有利于督促教師更加專注社會生活,研究教材和學生,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和對學科教材的把握程度,科學教育生活化同時也改變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讓學校的辦學理念去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從生活中去學習知識。2.現(xiàn)實意義目前,我國的教育只重視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不重視科學的探索,學生一味的“機器化”的去接受知識,缺乏對知

21、識的感悟,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科學教育本應該源于生活,同時生活也應該蘊含科學,生活需要通過行動去感知和探索,沒有多感官的參與,沒有深入的探索,就無法真正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探究科學教育生活化就是將細心的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教育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進而讓小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二、科學教育生活化內(nèi)涵(一)概念界定教育生活化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用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3??茖W教育生活化是

22、從生活中去探索和學習科學的知識。孫彥琦4認為:科學教育生活化是科學活動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造生動的生活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應把科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銜接起來,讓科學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江道告5認為:科學教育生活化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敏銳機警的視角去,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學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充分的去認識知識。史國棟6則認為:科學教育應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注重學生對周圍世界與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diào)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貼近學生的生活??茖W教育使得小學科學課程

23、走上了生活化道路,它讓科學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jīng)驗、貼近生活,充滿生活的活力。小學科學教育提倡關注小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課程貼近小學生的生活。(二)本質(zhì)特征1.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生活化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以敏銳機警的視角去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科學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充分的去認識知識,科學教育生活化就是本著“知識與品行分不開,思想與行為分不開,課內(nèi)與課外分不開”的生活教育主旨加以施行,打破科學教育與生活的隔絕,打破科學教育與學生的疏離,復歸、貼近、切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遵循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邏輯關系,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現(xiàn)實

24、生活中的科學做起,將科學世界融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變成學生在生活世界中去學習科學教育。同時科學教育生活化是給學生以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學習科學,隨著學生年齡的逐步增長,學生在生活中逐步有了各自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正理解、同時也產(chǎn)生了對社會的認知和判斷。兒童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探究,兒童學習如何提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如何用科學教育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如何來表達他們在現(xiàn)實中的發(fā)現(xiàn),科學教育應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注重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diào)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去學習科學。2.關注未來生活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生活化破除了用學生

25、生活代替科學教育、使生活科學教育停留在感性經(jīng)驗層次的弊端,學生學習的科學應是生活中的科學,是學生“自己的科學”教科書只是教育學的工具,絕不是唯一的資源,科學教育就是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實現(xiàn)“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的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轉(zhuǎn)變。學生是科學教育的對象,不僅意味著“現(xiàn)實的學生”是其對象,而且意味著“可能的學生”也是其對象。因而,科學教育生活化必需關注現(xiàn)實中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關心他們的生活方式,關懷學生未來應該怎樣活著,關懷其理想的可能生存狀態(tài)、生活方式??茖W教育生活化作用于學生的未來生活,并不意味著要從某種功利的角度來關注學生,恰恰要從學生的整個人生價值實

26、現(xiàn)的角度來考慮。作用于學生的可能生活,體現(xiàn)了科學教育生活化對學生的發(fā)展性目標;作用于學生的可能生活,體現(xiàn)了科學教育生活化對學生人生價值及其實現(xiàn)的建構(gòu)意義。三、丹東市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2011年3月,對丹東市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的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范圍:丹東市實驗小學、六緯路小學、金湯小學、新安小學、富民小學、站前小學、濱江小學、中富小學、二緯路小學、蛤蟆塘中心小學。調(diào)查對象:小學36年級學生調(diào)查內(nèi)容:評價方式、學生參與、活動方式、知識層面、學習方式 調(diào)查形式:以抽樣問卷調(diào)查為主(問卷見附錄A),隨機發(fā)放學生問卷300份,每個學校發(fā)放問卷3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發(fā)給小學34年級學

27、生問卷占45%,56年級學生問卷占55%。調(diào)查目的:從學生層面了解丹東市小學科學教育的方式(分析見表3.1)(一)科學教育生活化方式調(diào)查表3.1小學科學教育的方式調(diào)查目標序號選項比例(%)ABC科學評價方生參與方式4791291085871978211科學學習方式33554115663216375677554059672211113554111227667科學活動方式87761718781210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丹東地區(qū)許多小學已經(jīng)開始開展科學步入生活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生活化已被丹東市小學所重視,通過對這些學??茖W評價方式調(diào)查86%的學生都非常喜歡上科學課,78%的學生

28、對科學課的內(nèi)容非常感興趣,78%85%的學生在科學課上表現(xiàn)的非常積極,在科學學習方式上67%的學生有經(jīng)常記錄的好習慣,66%的學生喜歡在科學課上自己動手去探索真理。同時也有55%的學生認為書本上的知識都是對的,太過于依賴書本知識;還有35%的同學只是一味的去聽老師講課,不喜歡去探索, 在科學活動方式上78%的學生喜歡參加老師組織的課外活動,同時調(diào)查顯示76%的學生偶爾拆裝一些小物品,遇到反對就立即停止了。有的學校只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不重視科學知識的探索,教師免不了一味的灌輸,教學統(tǒng)一標準束縛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小學素質(zhì)教育太注重統(tǒng)一沒有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此后家長還要給與輔導,讓他們做各種練習冊。尤其

29、是丹東市六緯路小學、金湯小學孩子一到星期六、星期日,家長還要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志,送孩子參加作文班、書法班、美術班。也不管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興趣,根本不讓孩子獨自的在生活中去學。(二)科學教學生活化內(nèi)容調(diào)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丹東市十所學校的科學生活化教育主要體現(xiàn)在勞動技術、信息技術、天文科學、動手操作和社區(qū)服務五類內(nèi)容。表3.2科學教學內(nèi)容現(xiàn)狀科學教學內(nèi)容序號選項比例ABC勞動技術類1562299信息技術類1761318天文科學類1412844學生動手操作類1673235社區(qū)服務類1383125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丹東市許多小學在科學教學內(nèi)容方面多以任課教師在課堂內(nèi)組織教學居多,而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劃卻很少,科學教學內(nèi)

30、容在授課方面主要涉及社會服務類、勞動與技術類、信息與技術類、天文科學類、學生動手操作類,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83%的同學經(jīng)常去參加一些社區(qū)服務,63%的學生經(jīng)常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公益勞動,84%的學生對天文科學類知識掌握的比較好,73%的學生在科學課上經(jīng)常自己動手來探索實驗的結(jié)果,通過對17題的提問39%的學生不知道克隆屬于生物類科學。目前我國小學科學課主要以收集資料為主,授課方式主要以教師教為主,師生共同合作為輔,學生自主學習相對比較少,科學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的領域表明,許多天文科學知識大家還是把握的很對,但是有一些信息技術類的問題學生不是很清楚,社區(qū)服務和勞動技術類學生參與的也不是很好,在科學主題

31、選擇方面多數(shù)是以學校選擇為主。 四、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一)重知識傳授,輕結(jié)合生活科學教學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這種探究精神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滲透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在我國小學教育的課堂上只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學習與探究,有的科學知識與當?shù)氐囊恍l件也不相符,在中國傳統(tǒng)課堂的教育中要求學生把書本上的科學知識學會就可以,由于我國中小學的科學教育內(nèi)容以知識為主,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方法上是以傳授、灌輸為主,教與學的質(zhì)量評價上,是以學生掌握和積累知識的多少為標準的現(xiàn)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被要求牢記科學概念、術語、公式與定律,卻不知道這些理論都是

32、可置疑的,它們并非終極真理,有待進一步完善。沉重的記憶負擔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他們很容易陷入滿腹數(shù)理化知識卻缺乏情感及價值判斷、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狀況。(二)重統(tǒng)一標準,輕學生創(chuàng)新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太注重統(tǒng)一標準了,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自己的想法都被老師給剝奪了,過分追求統(tǒng)一,例如答案的統(tǒng)一、想法的統(tǒng)一,這是扼殺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個主要因素,學生在生活中有自己的想法才可能去進行各種嘗試,其結(jié)果往往能發(fā)現(xiàn)與別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而如果教師對他們的新異方法不加鼓勵,使他們的方法得不到肯定和認同、他們的創(chuàng)新行為得不到積極的強化,那么他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熱情自然就會逐漸削減,最終放棄自己的種種

33、探索和嘗試。當希望對小學生能夠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可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一些所謂的標準在無意中扼殺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茖W教育的繁榮和發(fā)展若在對學生統(tǒng)一標準執(zhí)著追求中則科學教育已經(jīng)不科學了。(三)重應試教育,輕真實體驗近些年來,科學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科學管理中的“素質(zhì)教育”口號一直都在高喊著,但“應試教育”的路還在踏踏實實地走著,科學本是一門充滿無窮魅力的學科,教學更是充滿了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皯嚱逃逼仁钩踔械慕逃虒W只能是對學生的“看”,很少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機會,考試要考什么,教師便研究什么,然后就要看著學生做題。這樣的學生在教師長期的“看”的作用下,失去了自主學

34、習的能力,失去了生活中的生存能力,家庭同樣管理也是非常嚴格,什么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根本不讓他們接觸生活,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探索活動大部分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害怕孩子受傷等。(四)重課堂教學,輕課外資源沒有課外資源可以利用是目前小學科學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這主要在于科學教師對生活中的信息利用率低,甚至有些農(nóng)村科學教師利用率幾乎為零所造成的,他們對課程資源的內(nèi)涵與種類缺乏全面的了解。他們把課程資源局限于學科、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學校、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書面材料的認識與做法使很多可資利用的資源不能進入自己的視野,不能成為有教育意義的資源載體其次,他們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的意識比

35、較淡薄,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個教案一本書”,他們不會利用生活中出現(xiàn)的信息,同時也有一些課程資源的價值未得到充分的挖掘。比如,有些科學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僅僅是為了在開課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此目的后就將課件丟棄在一旁了。還有些課程資源在被利用過一次后就被閑置或銷毀了。很多數(shù)學教師往往只是在要上課時,才考慮設計、重新開發(fā)某些課程資源,而很少考慮將以前使用過的資源重復使用。此外,有些科學教師精心設計的一些卡片、立體模型等資源,在課程結(jié)束時全送給了學生。五、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的解決策略(一)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的生活化對當前教材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F(xiàn)有的小學科學教材是科

36、學的、嚴謹?shù)?,教師應該相信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應該用好教材,但不能只教教材。教材的編寫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原因,難以使教學內(nèi)容符合不同地方的生活實際。這種地域不同產(chǎn)生的風俗差異、生活差異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使之更具生活化。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狀況對教材進行大膽地“刪”,刪去教材中有些不符合學生現(xiàn)實生活狀況的內(nèi)容,也可以對教材進行適度地“增”,增加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同時在文本學習時做到三突出,來保證文本學習質(zhì)量。突出精要,緊緊圍繞學習重點,問題設計緊密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觸動學生心靈;突出

37、層次,問題應層層推進,適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將對教材的理解轉(zhuǎn)入到對生活的感悟中;突出關聯(lián),抓準教材的生活聯(lián)系點、在生活中了解科學,探索科學、注意情景創(chuàng)設,更有效地發(fā)揮教材的核心輻射作用,強化學以致用的意識。例如,在教學光的反射這一課時,學生特別喜歡玩的游戲,用鏡子反射太陽光。因此,在教學時可以讓他們盡情地玩,讓他們把太陽光照到不同的地方,把鏡子換成別的材料來反射,他們在玩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點奧妙,老師加以總結(jié)點撥,學生就會恍然大悟7。(二)教學情境生活化探究是科學教學的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老師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通過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激

38、發(fā)他們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課堂如同在實際生活中一樣,讓課堂的情景生活化。因為科學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能很好的掌握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第一個實驗,在教學五年級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8一課時,教師提前布置學生回家種植綠豆種子,每天在固定時間進行觀察,并做好記錄。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在種植過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時,由于學生已有了真實體驗的基礎,因此提出了許多相關問題,主要集中在為什么有的種子不發(fā)芽、為什么同時種下的種子會長得不一樣大不、怎樣才能讓種子長得更快等問題上。針對這些問題,老師就可以把教室轉(zhuǎn)變成日常生活中的討論區(qū),讓學生自由討論。因為學生的問題都是他們

39、用現(xiàn)有的知識與觀點無法說明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就會感到知識的不滿足,從而有了想弄明白的欲望。這種學習欲望就是學習的動力,能激發(fā)積極的部分。因此必須在學習之初為學生創(chuàng)設難以解釋的情境,而生活化的情境是他們充分接觸了具體事物以后產(chǎn)生的。再如第二個實驗,在怎樣加快溶解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這樣提問老師平時很喜歡喝冰糖水,可是冰糖要完全溶解需要很長時間。你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個好辦法,讓我快一點喝到糖水呢?”沖糖水對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一聽到能夠為老師獻計獻策更是來勁了,學生馬上就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出主意,用筷子不停的攪拌能使冰糖快一點溶解在水里,用熱水來泡溶解起來也很快的,

40、把冰糖砸碎再放進水里,會快一些從這樣的生活情境出發(fā)然后再引入到新課的教學中,學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導,不但沒有感到科學是那么深不可測反而覺得與他們非常的親近,對設計實驗也就非常感興趣了。(三)教學方法生活化科學教學方法要讓學生成為探究者,親身經(jīng)歷科學的探究過程,使學生能將科學的學習方法遷移到自己的學習中,最終遷移到生活中,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把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活動方法都“拿來”。教師不要以教材為本,應該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探究,從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真正的知識。在小學科學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探討,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培

41、養(yǎng)學生善于想象,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在這種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去學習,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處理、整合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自主有效的學習,同時情感、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茖W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如教學研究紙一課,紙是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對于研究各種紙的特點,學生們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但學生們真正感興趣的是“紙是怎樣造出來的”。故當我在他們研究完紙的性質(zhì)時提議“讓我來造一張紙”時,學生們興奮了但也猶豫了:“造紙術是四大發(fā)明之一,我能行嗎?”我用期待、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們,先請他們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猜測紙的生產(chǎn)過程,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求知欲,激勵學

42、生的膽氣,然后組織學生制定計劃,進行實地操作,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給他們留下經(jīng)歷。當學生們看到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出一張紙時,激動地大叫起來。這次小小的拓展活動,卻激勵學生自覺向前人那樣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積極動腦,勇于動手,開拓創(chuàng)新。在科學教學中,讓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去動手實踐,可以給學生撐起一片想象的空間。當然生活化的科學教學方法還很多,如嘗一嘗、畫一畫、賽一賽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喜愛操作的形式。(四)教學資源生活化教學資源生活化是一種開放性、動態(tài)性、生成性的教學,它要求課堂教學不能再忠實地傳遞教材內(nèi)容,而應是教材內(nèi)容的持續(xù)性生成與轉(zhuǎn)化、不斷建構(gòu)與提升??梢詮囊幌滤膫€方面開發(fā)教學資源,

43、是教學資源生活化。1.從日常生活中開發(fā)科學資源學生對自己身邊的各種事物最為熟悉和最感興趣,同時也最容易激起學生科學的探究欲望。盡可能發(fā)掘?qū)W生、教師、班級、學校周圍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擴展課程資源的范圍,這是最便捷、開發(fā)上最經(jīng)濟、效果上最突出的課程資源。這些在學生身邊隨處可見的簡單材料或活動經(jīng)過精心整合后,就成為具有結(jié)構(gòu)性的科學教學資源。借助學生身邊的事物、環(huán)境設計出問題讓學生體驗,這樣的教學資源既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體驗科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又進行了德育教育。2.從本地特色開發(fā)科學資源所在地區(qū)由于自然位置、地理條件等不同,形成了歷史、氣候、動植物、農(nóng)作物、水資源等方面的差異。這就是人們

44、習慣上所說的地方特色資源。從科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角度看,這些個性資源具有更多樣和更生動的實用價值。新課程也就越來越需要具有開發(fā)本土化、鄉(xiāng)土化、校本化的課程的能力。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與參與意識,改變以往學科本位論的觀念和消極被動執(zhí)行的做法。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chuàng)造的選擇、設計教學內(nèi)容。3.從科技、社會熱點開發(fā)科學資源科技熱點會預示著世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方向,小學學生當然有必要了解當今科技發(fā)展形勢,開發(fā)這樣的教學資源,可以拓展科學知識在現(xiàn)代科技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讓學生知道科學技術并不高深莫測,小學生也能夠認識和

45、學習的??梢栽诳茖W教學中實現(xiàn)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的統(tǒng)一。4.從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中獲得科學資源教師雖然在教學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但是永遠無法替代學生在教學資源開發(fā)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問題、合理地安排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在實際開發(fā)過程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放手讓學生編題,即提供一定的生活素材或限定編題的條件讓學生結(jié)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編題;二是促進學生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即采用任務驅(qū)動方式,給學生一個課外問題促使學生查閱相關資源、文獻并進行相應的收集與處理。結(jié) 論世界各國小學科學教育生活以風起云涌,科學教育走向生活化已成為各個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早在18世紀法

46、國教育家就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教學目的,“學生學會共同生活”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視為21世紀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F(xiàn)在我國科學教育生活化已成為科學教育改革的潮流與趨勢,教育的內(nèi)容一定要充分考慮科學發(fā)展的進程中人類活動的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小學科學教育生活化是一種開放性、動態(tài)性、生成性的教學手段,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太注重統(tǒng)一了,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自己的想法被老師給剝奪了,過分追求統(tǒng)一,同時沒有資源可以利用是目前小學科學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老師把課程資源局限于學科、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學校、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書面材料的認識與做法使很多可資利用的資源不能進入自己的視野,同時小學科學課主要以收集資

47、料為主,授課方式主要以教師教為主,師生共同合作為輔,學生自主學習相對比較少,科學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的領域表明,許多天文科學知識大家還是把握的很對,但是有一些信息技術類的問題學生不是很清楚,社區(qū)服務和勞動技術類學生參與的也不是很好,在科學主題選擇方面多數(shù)是以學校選擇為主??茖W教育生活化以探究為核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強調(diào)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科學教育生活化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以敏銳機警的視角去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科學資源,使科學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以及教學資源生活化,使學生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充分的去認識知識,讓學生對周

48、圍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產(chǎn)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形成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參考文獻1福祿倍爾.臺灣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西洋教育史(上)M.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司,1979.469.2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59.3劉汝君.淺談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J.科技資訊,2007(3):84.4孫彥琦.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育生活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1):1675江道告.讓生活化走進小學科學教育J.教育教學,2009(3):84.6史國棟.讓科學扎根于生活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3):57.7 滕吉榮.小學科學教育生

49、活化初探J.教研探索,2009(8):374.8柳春梅.談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J.科技信息,2008(10):164.9陳會忠.生活科學教育在小學的實施路徑J.教育探索,2008(10):39.10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12.11青媛.試論如何讓科學教學生活化J.讀與寫雜志,2010(6):168.12孫曉兵.初中數(shù)學教育生活化之實踐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9.5.13史國棟.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淺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6):57.14江道告.讓生活化走進小學科學教育J.教育教學,2009(3):85.15殷淑平.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J.學科教學,2008(3):80.16黃晗.大學“應試教育”的透析與思考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08(10):234.17張靜.論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體制下的高校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J.西部高校壇,2010(6):218.18史國棟.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淺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6):57.19劉汝君.淺談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J.科技資訊,2007(3):84.20史國棟.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淺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6):57.21林森竹.教無定法貴在得法J.廈門廣播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