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生物學實驗3微生物學部分課后思考題_第1頁
基礎生物學實驗3微生物學部分課后思考題_第2頁
基礎生物學實驗3微生物學部分課后思考題_第3頁
基礎生物學實驗3微生物學部分課后思考題_第4頁
基礎生物學實驗3微生物學部分課后思考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生物學實驗 3(微生物學部分)思考題:實驗 1:1.使用顯微鏡油鏡時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答:在使用顯微鏡油鏡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不要因上抬載物臺時速度過快,以至眼睛捕捉不到一閃而過的物像;調焦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損壞鏡頭及載玻片;觀察結束時用擦鏡紙滴加少許二甲苯擦拭油鏡鏡頭上的油跡,以免因二甲苯的殘留影響油鏡鏡頭的清晰度;2.什么是答:氏染色法?其原理是什么?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上最常用的鑒別染色法,可將所有細菌區(qū)分為氏和氏陽性兩大類。該法之所以能將細菌分為菌的細胞壁結構和成分的不同所決定的氏氏菌和氏陽性菌兩大類,是由這兩類菌的細胞壁中含有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類脂質,而且肽聚糖層較薄、

2、交聯(lián)度低,故用乙醇脫色時溶解了類脂質,增加了細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結晶紫和碘復合物易于滲出,結果細菌就被脫色,再經沙黃復染后就成紅色。氏陽性菌中肽聚糖層厚、交聯(lián)度高,類脂質含量少,經脫色處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層的孔徑縮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細菌仍保留初染時的紫色。3.以下是顯微鏡在使用時的兩種類型示意圖,請對 A、B 兩個圖加以對比和說明。答:A 為非油鏡,B 為油鏡。圖 A 中當顯微鏡下光源透過載玻片,穿過空氣時向外折射較多,進入接物鏡的光線較少,圖 B 中當顯微鏡下光源透過載玻片,穿過香柏油時向內折射較多,進入接物鏡的光線就較多。4.為什么觀察細菌形態(tài)時需要用油鏡?答:觀察細菌形態(tài)時需要用油鏡

3、的原因:由于細菌形態(tài)微小,而放大率高的電子顯微鏡普及率較低,故只能用光學顯微鏡,而光學顯微鏡使用時非油鏡的放大倍數(shù)遠低于油鏡,因此觀察細菌形態(tài)時只能用油鏡。5涂片在染色前為什么要先進行固定?答:涂片在染色前先進行固定是由于染色后往往需要沖洗,為了不讓細菌被沖走,因此需要將細菌固定在載玻片上。實驗 2:1.進行酵母菌、霉菌觀察分別可用什么染色液?答:進行酵母菌、霉菌觀察分別可用呂氏美蘭和棉蘭染色液。2.在酵母菌觀察實驗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答:1)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接種環(huán)使用前后都必須灼燒滅菌,且不能接觸其它物品;2)制片時挑菌不能太多,否則會影響觀察;3)染色液不宜過多或過少,否則影響觀察。3.

4、填圖題.答:4.霉菌的無性孢子有哪幾種?根霉、青霉、的無性孢子分別是什么?答:霉菌的無性孢子有包囊孢子、分生孢子、節(jié)孢子、游動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擲孢子。根霉、青霉、的無性孢子分別是包囊孢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5.填圖答:實驗 3 :1.配置培養(yǎng)基的原則和配置主要程序有哪些?答:配置培養(yǎng)基的原則:目的明確、營養(yǎng)協(xié)調、理化適宜、經濟節(jié)約;主要程序:稱量、融化、調節(jié) PH、定容、分裝、包扎、滅菌、擺斜面。2.配置培養(yǎng)基的主要步驟有哪些?答:稱量加熱溶解定容調節(jié) H分裝包扎滅菌擺斜面3.LB 培養(yǎng)基是用來培養(yǎng)什么菌的?配制時 PH 應該調在何范圍?答:LB 培養(yǎng)基是用來培養(yǎng)細菌的,配制時 H

5、應該調在 7.2-7.4.4.馬丁培養(yǎng)基是用來培養(yǎng)什么菌的?其中用來抑制它種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是什么?答:馬丁培養(yǎng)基是用來培養(yǎng)真菌的,其中用來抑制它種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是孟加拉紅和鏈霉素。5.培養(yǎng)基滅菌用什么儀器?所需條件是什么?答:用高壓蒸汽滅菌鍋,條件是:溫度 121.3 攝氏度,1.05 千克/cm,20min。實驗 4:1. 用于土壤微生物分離實驗的土壤,在取土壤時有什么要求?答:選有植被的土壤,去掉表面浮土,最好為土表下 3-8CM 處的土壤。2. 從實驗角度出發(fā)說明為什么土壤中細菌含量很高?答:從實驗結果看土壤中細菌含量很高,因為土壤的各條件適合細菌生長,如土壤中營養(yǎng)、溫度、含氧量都豐

6、富,適合細菌的生長。3.土壤中的細菌和真菌含量一般在什么數(shù)量級?答:土壤中的細菌含量一般為 108,土壤中的真菌含量一般為 106.4. 土壤微生物分離實驗中的土壤為什么要做成土壤懸液并進行稀釋?答: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巨大,而且土壤常成團粒結構,其中微生物分布極不均勻,做成土壤懸液可使其中微生物均勻分散,稀釋是為了讓培養(yǎng)出來的微生物菌落分散,便于計數(shù)統(tǒng)計結果。5.為什么細菌培養(yǎng)基中長出的都是細菌?而真菌培養(yǎng)基中長出的都是真菌?答:一方面是由于細菌、真菌培養(yǎng)基是根劇各自營養(yǎng)需求配制,同時,細菌培養(yǎng)基的微堿性PH 可以抑制真菌生長,而真菌培養(yǎng)基中的孟加拉紅和鏈霉素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實驗 5:1化學

7、藥劑對微生物所形成的抑菌圈內未長菌部分能否說明微生物細胞已被殺死?答:化學藥劑對微生物所形成的抑菌圈內未長菌部分不能說明微生物細胞已被殺死,微生物細胞已被殺死只是一種可能,但也有可能只是生長被抑制。2.藥物敏感實驗中不同抗生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大小有差異說明了什么?答:藥物敏感實驗中不同抗生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大小有差異,說明同一種菌對不同藥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或者說由于不同藥物對細菌作用機理等的不同而導致藥物敏感實驗中不同抗生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大小有差異。3.請比較以下溫度中大腸桿菌的生長狀況:4、20、37.答:4.請用圖示的方法呈現(xiàn)紫外線對大腸桿菌生長的抑制作用,并說明之。答:

8、上圖中圓形代表培養(yǎng)皿,中間方形部分代表有大腸桿菌生長,方形部分代表無菌生長。在紫外線照射實驗中,當培養(yǎng)皿中菌涂布后,用方形的紙板遮蓋了中間部分,然后進行紫外線照射,由于紫外線的穿透能力弱,中間有紙板遮蓋部分的菌未受紫外線影響,仍能正常生長。5. 在紫外線對大腸桿菌生長的抑制作用實驗中使用紙片的作用原理?答:由于紫外線的弱穿透能力,在該實驗中利用紙片阻隔紫外線的作用,使得紙片遮蓋部分和非遮蓋部分菌的生長具有明顯差異,從而說明紫外線對大腸桿菌生長的抑制作用。溫度42037菌生長狀況+實驗 6:1.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為什么要用不同轉速的檢測方法來檢測?答: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實驗中,應用不同轉速可

9、以使得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量產生差異,轉速越快溶氧越多,相對的轉速越慢溶氧越少,因此可用不同轉速的檢測方法來檢測不同轉速下即不同溶氧條件下,微生物的生長,以此說明微生物與氧的關系。2. 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為什么要用不同裝瓶量的檢測方法來檢測?答: 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實驗中,應用不同裝瓶量可以使得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量產生差異,裝瓶量越多溶氧越少,相對的裝瓶量越少溶氧越多,因此可用不同裝瓶量的檢測方法來檢測不同裝瓶量下即不同溶氧條件下,微生物的生長,以此說明微生物與氧的關系。3. 用不同轉速的檢測方法能用來檢測微生物生長與氧的關系嗎?為什么?答: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實驗中,應用不同轉速可以使得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量產生差異,轉速越快溶氧越多,相對的轉速越慢溶氧越少,因此可用不同轉速的檢測方法來檢測不同轉速下即不同溶氧條件下,微生物的生長,以此說明微生物與氧的關系。4. 用不同裝瓶量的檢測方法能用來檢測微生物生長與氧的關系嗎?為什么?答: 微生物與氧關系的檢測實驗中,應用不同裝瓶量可以使得培養(yǎng)液中的溶解氧量產生差異,裝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