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孝道采訪提綱_第1頁
16年孝道采訪提綱_第2頁
16年孝道采訪提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福建日報與東南網(wǎng)報網(wǎng)互動欄目網(wǎng)絡正能量替同學盡孝16年 超越血緣的愛 背景介紹:十六年前,宜賓市民李彭川、李德玲夫婦的獨子李鞅在車禍中不幸身亡。 得知摯友去世之后,李鞅的5位同學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兩位老人的義務,16年 來,一直陪伴在他們夫婦身旁,填補他們內心的創(chuàng)傷,帶給他們兒孫滿堂的幸福。李鞅的5位同學都把二老當父母,在生活中盡量兩位老人,在精神上也盡 著作為子女的責任。2008年,這幾位同學看到二老的房子的墻體開始脫皮,槽 板也爛得不成樣子,干兒子便張羅著幫他們翻新起這間老房子來,希望讓他們住 得舒服些;為了充實他們的生活,十女兒還搬來電腦,讓老兩口有空就上上網(wǎng), 打發(fā)時間。李鞅的同學賴紅介

2、紹,大家都把二老當父母,有啥人生大事也要跟二 老說。這五位同學盡孝16年的舉動感動了許多網(wǎng)友,有網(wǎng)友評價說,做一件好 事不難,難的是16年來堅持做好事,這是一種愛的延續(xù)、愛的傳遞,16年的 盡孝在詮釋人間孝愛有真情。我們國家已經(jīng)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如何敬老、養(yǎng)老 成為網(wǎng)友們熱議的話題。2012年6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首次提 交全國人大常委來審議,修訂草案中新增一條常回家看看,引起社會巨大關 注和爭論。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稱,新“24孝行動標準與舊“24孝形 成對比,就是想告訴大家,時代的腳步在不斷向前邁進,對孝文化的理解,既 要傳承又要有創(chuàng)新。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國幾千年來傳承的美德,

3、今天網(wǎng)絡正能量,我們連 線了報道這篇新聞的宜賓日報記者陳戎,與現(xiàn)場演播廳的三位嘉賓一起談談這五 位同學堅持了 16年的孝道給網(wǎng)友們帶來的感動,以及現(xiàn)代人該如何盡孝,探討 這五位同學的行動為我們養(yǎng)老盡孝帶來的啟示。一、議題1、這五位同學盡孝十六年給我們帶來的感動。2、因為忙碌的事業(yè),以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少年輕人工作、生活繁忙,無 奈離父母越來越遠,面對留守在家的父母,遠游的年輕人如何盡孝?3、老齡化社會,如何正確認識失獨家庭的問題,這五位同學16年的盡孝精 神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4、網(wǎng)友互動二、本期嘉賓簡介(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誤差請指正諒解)陳戎:宜賓日報見習記者,兒子車禍亡五同學照顧其父母10余

4、年報道主筆。 陶火生: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顧志萍:金秋老人院院長金,副軍職離休干部。羅志強:網(wǎng)友代表,福建工程學院文化傳播系大四學生。三:議題1、了解這五位學生如何盡孝。問記者陳戎:1、當初是如何了解到這個線索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報道后引起了怎 么樣的反響。2、這五位同學是如何盡孝的?能否舉例說明?(比如:房子的墻體開 始脫皮,孩子們便張羅著幫著翻新起這間老房子、重要的節(jié)假日都會和兩位老人 團聚等。)3、采訪過程中,兩位老人家對“多出”的這五個孩子是一種怎樣的 情感?(比如哪些細節(jié)或者話語中看出來)4、采訪過程中是否有了解到,兩位老人的“五位孩子”這十六年來是如 何堅持下來的?他們本

5、人對這種行為是怎么看的?中間是否遇到過一些問題?問網(wǎng)友代表:網(wǎng)友們對這“五個兒女”十六年的孝行有哪些評價?你最欣 賞哪位網(wǎng)友的話?問教授和顧院長:您如何評價這“五個兒女”十六年的孝行?他們最讓您 感動的是什么?2、因為忙碌的事業(yè),因為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少年輕人工作、生活繁忙,無 奈離父母越來越遠,面對空巢老人,遠游的年輕人如何盡孝?【近日,網(wǎng)友“張志軍”一篇“我為母親買棉衣”的帖子,迅速在網(wǎng)絡上 躥紅,帖子主人公“張志軍”介紹,天氣冷了,他把母親接到家里,并給母親買 了一件棉襖。帖子說:是啊,怎么樣才算孝敬老人,說在嘴皮上不算,得付諸行 動。什么樣的母親才算幸福?那就是老人不受凍,吃得飽,心里過

6、得舒坦。網(wǎng)友 們都被樓主為老母親買棉衣的舉動感動。網(wǎng)友“情空自趙”稱:花錢雖小,孝心 真在,值得學習。有的網(wǎng)友表示讀完帖子不自覺間已然淚奔?!繂査奈患钨e:為什么這個帖子會打動這么多的網(wǎng)友?問教授: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國幾千年來傳承的美德,然而隨著老齡 化社會的來臨,尤其是第一代獨生子女紛紛步入而立之年,既要忙于事業(yè),又要 養(yǎng)育下一代,分身無術。于是出現(xiàn)了一個新名詞,“空巢老人”。對于我們國家空 巢老人的現(xiàn)狀,您能不能幫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并分析一下原因?問顧院長:對于教授的觀點,您是否有補充?問四位嘉賓:“父母在不遠行”這句話在現(xiàn)在社會是否還適用?現(xiàn)代人該 如何盡孝,才能讓父母感受兒女之愛?3、

7、老齡化社會,如何正確認識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的問題,這五位同學16 年的盡孝精神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此前,全國老齡辦等單位推出了一個新二十四孝標準,如果能做到或許能 讓老人體會到幸福體會到兒女的愛。1.經(jīng)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2.節(jié)假日盡量 與父母共度;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4.親自給父母做飯;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 話;6.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學會上網(wǎng);10.經(jīng)常為父母拍照;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 12.打開父 母的心結;13.支持父母的業(yè)余愛好;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帶父母做 體檢;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1

8、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 出席重要的活動;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 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繂査奈患钨e:從資料中選出三項您覺得最能讓老人體會到幸福的行為,并說明理由。(結合自身的例子,自己有哪些沒做好,有哪些觸動?)【近期,一段名為活著的中國失獨老人調查視頻,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得了 數(shù)以百萬計的點擊率。在活著中,一位年過70的老人指出,自己想要去 養(yǎng)老院,但卻因為沒有子女,而導致院方根本不敢收。對方回復,一旦他有 個三長兩短,醫(yī)院沒有能力和責任去處理?!繂査奈?/p>

9、嘉賓:據(jù)您的了解,我們國家的失獨老人,他們在生活中不得不面 對的問題或者困難有哪些?對于無法入住養(yǎng)老院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呢?問四位嘉賓:南方周末的一篇報道,按常規(guī)死亡率計算,19752010年間, 有超過1000萬獨生子女在25歲之前死亡。這意味著有2000萬名父親和母親, 在中老年時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為孤立無助的失獨老人。面對眾多的失獨家庭,我們的社會應該從政策上和精神上進行幫扶?這五 位同學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答:(心理、精神撫慰、專業(yè)針對失獨老人的機構、社區(qū))(教授作答時參考:我省今年也出臺了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救助方案即福 建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救助行動方案,方案規(guī)定失獨母親年滿49歲,每年 可獲得救助金4800元。)(顧院長可結合養(yǎng)老院的例子進行解讀,記者可結合采訪報道中兩位老 人遇到的具體困難解析如何進行幫扶,網(wǎng)友結合網(w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