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大同與小康禮記禮運1禮記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或小戴記。禮記中的 “禮”,指的是儀禮(即禮或士禮);“記”是指對經(jīng)文所作的解釋、說明或補充。它主要記載和論述先秦的漢民族禮制、禮儀,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禮記的主要思想內(nèi)容:(一)闡述儒家的政治理想及以禮治世的政治主張 (二)恪守中庸的人生哲學與修身治國的政治抱負 (三)尊師重教的教育理論及以樂教化的文藝思想 (四)禮的精神與禮儀的意義2禮運禮運是禮記中的篇名。記五帝、三
2、王禮制之相變易和陰陽轉(zhuǎn)移之道,故以“運” 為名。禮運是一篇儒家學者記述孔子與學生子游討論禮之運轉(zhuǎn)的文章。篇中通過孔子之口十分詳細地論述了禮的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禮的起源、作用和精神實質(zhì),可以視為一篇儒家禮治主義思想的大綱。其中禮運一篇提出了“小康世”和“大同世”的理想,對后世影響深遠。3昔者仲尼與于蠟(zh)賓,事畢,出游于觀(gun)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cè)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蠟(zh):古代國君或諸侯的年終祭祀儀式。賓:陪祭的人。言偃:字子游,孔子弟子。大道:這里指儒家理想的大公無私的堯、舜時代。三代之英:指夏禹、商
3、湯與周之文王、武王。未之逮:沒趕上好時代。逮,及。4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u)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a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fn),女有歸。注釋:與:通舉,推舉。 矜(guan):同“鰥”,鰥夫,無妻者。 分:職分,職業(yè)。 歸:出嫁有家。譯文: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屬于公眾的。選拔道德高尚的人,推舉有才能的人。講求信用,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使它達到和睦。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終,青壯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兒童有使他們成長的條件和措施。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
4、少而無父者、老而無子者,殘障者及患疾病者都有供養(yǎng)他們的措施。男人都有正當?shù)穆殬I(yè),女人都有好夫家。5原文: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注釋: 貨:財物。 謀閉而不興:陰謀閉藏之事而不使其發(fā)生。 興,起。 大同:這里指平等和諧的理想世界。譯文:財物,人們厭惡它被扔在地上(即厭惡隨便拋棄財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氣,人們恨它不從自己身上使出來(即都想出力氣),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奸詐之心都閉塞而不產(chǎn)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會出現(xiàn),因此不必從外面把門關(guān)上。是高度太平、團結(jié)的局面。6原文:今大道既隱,天下
5、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zh),以功為己。注釋: 隱:消逝。 大人:這里指國君。世:父子相傳。及:兄弟相傳。 郭:外城。溝池:護城河。 紀:秩序綱紀。 以正君臣:規(guī)范端正君臣上下的關(guān)系。 篤:淳厚。 田里:田地和住宅。立:規(guī)范。 以賢勇知:以勇敢和有智慧的人為賢。知:通“智”。 功:成就功業(yè)。譯文:如今大道已經(jīng)消失不見,天下成為私家的。人們只敬愛自己的父母,只疼愛自己的子女,對待財務(wù)和出力都是為了自己:天子諸侯把父子相傳、兄弟相傳作為禮制。城外護城河作為防守設(shè)施。禮義作
6、為準則:用禮義擺正君臣的關(guān)系,使父子關(guān)系純厚,使兄弟關(guān)系和睦,使夫妻關(guān)系和諧,用禮義來建立制度,來建立戶籍,按照禮義把有勇有謀的人當作賢者(因為當時盜賊并起),把為自己者看作有功。7原文: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注釋: 謀:陰謀。用是:因此。作:起。 兵:這里指戰(zhàn)爭。 由此其選也:指被歷史選中脫穎而出。 著:彰顯。 義:指合乎禮義的事情。 考:考察。 著有過:揭露過失。 刑:通“型”,典型。 禮:禮讓。 在勢者去:統(tǒng)治者被廢黜。譯文:
7、因此奸詐之心由此產(chǎn)生,戰(zhàn)亂也由此興起。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在他們的時代脫穎而出。這六位杰出人物,在禮義上沒有不認真對待的。以禮義表彰他們(民眾)做對了事,以禮義成全他們講信用的事,揭露他們有過錯的事,把仁愛定為法式,提倡禮讓,以禮義指示人們要遵循固定的規(guī)范。如果有不遵循禮義的人,在位的就會被罷免,老百姓把這(不按“禮”行事)當作禍害。這可以稱為小小的安定。8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 特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出現(xiàn)時代 五帝 三王 政治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 五帝:黃帝、顓頊(zhun x)、帝嚳(k)
8、、堯、舜(大戴禮記、史記)9 清人陳皓在為“夭下為公”作注時說:“天下為公,言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孫,而與天下之賢圣共之.如堯授舜,舜授禹.但有賢能可選,即授之矣。”即天下是夭下人之天下,故應(yīng)選賢者舉能者來管理。 這一思想在論語中得到充分論述。在子路篇孔子回答季民宰仲弓問政時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痹跒檎f:“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痹陬仠Y篇他又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边@就是說:用賢則民服、還會給不賢者樹立榜樣.使其改邪歸正;不用賢則民不服。拓展部分10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 人倫社會 1.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2.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
9、有所長3.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4.男有分,女有歸 1.各親其親,各子其子2.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 ,以功為己 11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 經(jīng)濟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貨力為己 12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 所描摹的社會藍圖 對堯、舜時代史前文明社會的美化 對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所處的文明社會初期的描繪優(yōu)缺點 作為禮運烏托邦思想中的最高理想,雖然盡善盡美、維妙維肖,但由于時代的久遠,使人有種疏離感 作為次一級的理想、烏托邦的亞態(tài),雖然不十分完美,但卻使人感
10、到親切、現(xiàn)實 13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 從文化功能上看 能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安頓人們的終極關(guān)懷 遷就于現(xiàn)實,滿足人們現(xiàn)實的、世俗的關(guān)懷 總結(jié) “大同”與“小康” 雖然在思想特征上截然相反,但卻在功能上互為補充 14“大同思想”對后世中國的影響禮運中提出的“大同思想” 對中國后世的思想家產(chǎn)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像康有為(著大同書)、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 )等人身上,都明顯帶有上述思想影響的烙印。151243仁愛的社會倫理選賢舉能思想公天下的社會理想平等的觀念大同思想之影響161、選賢舉能思想 選賢舉能,亦即任人唯賢。賢與德相通,能與才相通。選舉人才,孔子是主張重德輕才的
11、,孔子的再傳弟子孟子和漢代的董仲舒亦持此見。北宋的司馬光則沿此理論走向極端,發(fā)展為舍才取德論,認為才德兼是圣人,才德俱無是愚人,德勝才是君子,才勝德是小人。 因有其片面性,于是南宋的朱熹繼其后批評該理論,提出了才德相資論.認為一個人的才德可以互為資用。不同人的才德也可以互為資用。與此相類,北宋大文學家、思想家歐陽修提出了“才德殊用論”,認為:“用人之法各有所宜,軍旅之士先材能,朝廷之士先名節(jié)。”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又提出了德體才用論,認為德制約才;有德而后有才,提倡正德以利才,用才以修德。以上德才論的五種觀點是儒家人才觀的要點概括,時至今日,仍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著重大的影響。172、仁愛的社
12、會倫理 關(guān)于以仁愛為中心的倫理文化傳統(tǒng)。孟子將孔子“仁者愛人”的學說發(fā)展為仁政學說,設(shè)想了一個仁愛的理想國家,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睘榱耸谷巳讼嘤H睦,他開始尋求做到愛人的自身修養(yǎng)之術(shù)。 孟子以人性論作為仁愛的出發(fā)點.提出性善論他認為人都有“側(cè)隱之心”人人都相同的。之所以有不善的人,關(guān)鍵在于受到外界的影響.于是孟子又提出了“存其心,養(yǎng)其性”的任務(wù)。他說:“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這被程朱理學發(fā)展為“天理人欲說”.他們推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口號.其做法就是修養(yǎng)。修養(yǎng)的辦法就是居敬和窮理,居敬即集中注意力.使心不受外界的物質(zhì)引誘,在處事上要合乎義;窮理即探索事物總結(jié)規(guī)律。
13、 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不贊成天理人欲說,他認為“天下無心外之物,無心外之理,心即良知?!蓖跏厝手鲝垺爸铝贾币簿褪怯蒙鳘殹⑹〔?、克己等手段把人所固有的善良道德發(fā)揮出來,后人總結(jié)為良心發(fā)現(xiàn)??鬃拥娜蕫鬯枷?、孟子的盡心養(yǎng)性、朱熹的存夭理滅人欲、王守仁的致良知對中國社會影響極大。孫中山先生便曾說:“社會主義之博愛,廣義之博愛也”,“余之革命思想乃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德而來,乃為愛人而革命,非為恨人而革命。” 183、平等的觀念 平等是人們的愿望.大同思想中有之,孔子也在論語中講“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的話,提出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思想,孟子從人性善出發(fā),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等,這
14、些平等觀為后人所發(fā)揮。 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和啟蒙思想家多從人性平等出發(fā),論權(quán)利平等,講殺富濟貧。我們熟悉的有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說過的:“王候?qū)⑾鄬幱蟹N乎?”,以及太平天國運動時公開講的“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天下皆男人,皆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辈⑶翌C布了天朝田畝制度,使人人有田,這就從人人生而平等過渡到男女平等、經(jīng)濟平等了。 譚嗣同講“君臣朋友也,父子朋友也.夫婦朋友也”;有為寫大同書,提出去九界以通大同社會的道路.去九界即“去國界、去級界、去種界、去形界、去家界、去產(chǎn)界、去亂界、去類界、去苦界”,也就是消滅國家、階級、私有制、家庭,以實現(xiàn)眾生平等的大同世界,這是一種高層次
15、的平等觀。孫孫中山結(jié)合現(xiàn)實,提出了以三民主義改造中國的思想,其民族主義主張國內(nèi)民族一律平等,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其民主主義主張節(jié)制資本、平均地權(quán),使耕者有其田,這又是民族平等和經(jīng)濟平等。孫中山及其以前的革命者們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但卻使人性平等、政治平等、民族平等、經(jīng)濟平等等觀念深入人心。194、公天下的社會理想 大同社會公天下的理想一直為許多改天換地者所推崇。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經(jīng)典之一是太平經(jīng),太平經(jīng)中所論述的太平社會理想就是一個財產(chǎn)公有、無階級、無冤獄、無刑罰、無盜賊、無戰(zhàn)爭的理想國。 宋末元初的鄧牧在其著作伯牙琴中也設(shè)想了一個君主無特權(quán),君臣皆賢才,與人民同呼吸,民人皆勞動,互相尊重的無剝削無壓迫的社會.他把這個社會叫“至德之世”。時至 明末清初,李贅、黃宗羲又從不同角度對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抨擊,從而對天平天國和康有為都產(chǎn)生了很深的影響。太平天國頒布夭朝田畝制度,宣布土地國有,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想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柳州工學院《新媒體概論(藝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現(xiàn)代服務(w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第四紀地質(zhì)與地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杜照{(diào)綜合課程設(shè)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材料制備科學(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職業(yè)大學《GS二次開發(fā)與應(yīng)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彩泥粽子手工課件
- 2024年貴金屬靶材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第17講 人類遺傳病-高考生物一輪復(fù)習精講課件
- 高中化學2023北京通州高三(上)期中化學(教師版)
- 新生兒臍部護理
- 廣東省廣州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 2025租房合同范本:租賃協(xié)議模板
- 法律文化-形考作業(yè)1-國開(ZJ)-參考資料
- 醫(yī)院感染管理筆試題及答案
- 10.1 認識民法典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 海南旅游演藝融合發(fā)展問題探討
- 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課件
- 房地產(chǎn)公司2025年度項目開發(fā)計劃
- 物業(yè)保盤計劃制作與實施指導(dǎo)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