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2頁)_第1頁
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2頁)_第2頁
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2頁)_第3頁
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2頁)_第4頁
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2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高層住宅測量專項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8028987 編制: PAGEREF _Toc238028987 h 1 HYPERLINK l _Toc238028988 1.編制依據(jù) PAGEREF _Toc238028988 h 4 HYPERLINK l _Toc238028989 2.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238028989 h 4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0 3.施工準備 PAGEREF _Toc238028990 h 4 HYPERLINK l _Toc238028

2、991 4.定位依據(jù)點的檢查 PAGEREF _Toc238028991 h 5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2 4.1 平面依據(jù)點的檢查 PAGEREF _Toc238028992 h 5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3 4.2 高程依據(jù)點的檢查 PAGEREF _Toc238028993 h 5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4 5.控制網的建立 PAGEREF _Toc238028994 h 5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5 5.1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PAGEREF _Toc238028995 h 5 HYPE

3、RLINK l _Toc238028996 5.2高程控制網的建立 PAGEREF _Toc238028996 h 8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7 5.3 主軸線控制網復測 PAGEREF _Toc238028997 h 9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8 6.基坑土方、樁基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8998 h 9 HYPERLINK l _Toc238028999 6.1 基坑開挖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8999 h 9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0 6.2 工程樁的測量控制 PAGER

4、EF _Toc238029000 h 1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1 7.0.000以下結構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1 h 1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2 7.1軸線控制點的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2 h 1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3 7.2高程施工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3 h 1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4 8.0、000以上結構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4 h 12 HYPERLIN

5、K l _Toc238029005 8.1內控點的建立 PAGEREF _Toc238029005 h 12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6 8.2軸線的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6 h 14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7 8.3高程的測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07 h 16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8 9.裝飾與設備安裝測量 PAGEREF _Toc238029008 h 18 HYPERLINK l _Toc238029009 9.1軸線投測 PAGEREF _Toc238029

6、009 h 18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0 9.2標高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10 h 18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1 10.基坑監(jiān)測 PAGEREF _Toc238029011 h 18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2 10.1監(jiān)測目的 PAGEREF _Toc238029012 h 18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3 10.2監(jiān)測內容 PAGEREF _Toc238029013 h 19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4 10.3監(jiān)測周期及頻率 PAGEREF

7、 _Toc238029014 h 19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5 11.人員組織及設備配置 PAGEREF _Toc238029015 h 2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6 11.1人員組織 PAGEREF _Toc238029016 h 2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7 11.2設備配置 PAGEREF _Toc238029017 h 20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8 11.3測量放線準則 PAGEREF _Toc238029018 h 2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19

8、12.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19 h 2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20 12.1執(zhí)行規(guī)范 PAGEREF _Toc238029020 h 2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21 12.2資料匯編 PAGEREF _Toc238029021 h 2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22 12.3評定標準 PAGEREF _Toc238029022 h 21 HYPERLINK l _Toc238029023 12.4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238029023 h 221.編制依據(jù)1.1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9、50026-93);1.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1.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程(DBJ 01-21-95);1.4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DBJ 01-51-2003);1.5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程(DBJ 01-41-2002);1.6設計圖紙。根據(jù)以上規(guī)范、規(guī)程關于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測量精度的有關要求,本著“技術先進,確保質量”的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2.工程概況*住宅樓工程位于河北省*市*路商業(yè)街東側,包括住宅、商業(yè)、商住兩用樓,6#、8#、10#樓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為筏形基礎,地上11.5層,地下2

10、層,10樓地面以上總建筑高度為37.2m,總長度48.86m,總寬度13.360m,總建筑面積8833.92m2。8樓地面以上總建筑高度為37m,總長度35.36m,總寬度13.36m,總建筑面積5981.58m2。6樓地面以上總建筑高度為38.05m,總長度48.86m,總寬度13.360m,總建筑面積8833.92m2。地下車庫建筑高度為3.8m,總長度153.98m,總寬度52.24m,總建筑面積8836.68m2。3.施工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jù)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shù)據(jù)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

11、;3.1、檢查各專業(yè)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及時解決。3.2、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合理調配,并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3.3、上崗人員必須持有合格的崗位證書,并登記備案。3.4、根據(jù)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控制網形式。4.定位依據(jù)點的檢查4.1 平面依據(jù)點的檢查本工程定位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G1、G2,具體方法如下:首先用BTD-2經緯儀校測G1、G2導線點的幾何差,檢查時測定其邊長及夾角,實側結果與計算結果相比較,其差值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校測合格后,測量一條閉合線路到本工地施工現(xiàn)場,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以及總平

12、面圖,測設現(xiàn)場控制點。4.2 高程依據(jù)點的檢查本工程高程控制是依據(jù)業(yè)主提供的G1、G2,具體方法如下:首先用AL332-1水準儀校測G1、G2導線點的高程差,校測允許閉合差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合格后,測量一條附合水準線路,將高程引測到施工現(xiàn)場,測設現(xiàn)場高程控制點。G1、G2平面位置見附圖(G1為001:X:.135 Y:581202.246H:53.780 G2: 為002:X: Y:580850.956 H:46.647)5.控制網的建立5.1平面控制網的建立5.1.1控制網的布網原則: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布設平面控制網形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

13、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3)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基坑邊的主控軸線必須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5.1.2平面控制網的建立1)校核定位依據(jù)點G1、G2的角度、距離及幾何尺寸,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向現(xiàn)場引測一條閉合導線,角度測量采用測回法測角,邊長 采用兩測回測邊,經計算導線合格后,導線成果可用,再檢查主控軸 線交點坐標與理論較差,若滿足規(guī)范要求,則根據(jù)導線定出主控軸線位置。6、10樓工程將2、33、A、E軸(偏1m線);8樓工程將2、24、A、G軸(偏1m線)作為主控軸線(結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在硬化地面彈上墨線并用紅油漆三角做好標識)示意圖見下圖。地下車庫:施工控制線均

14、為內返1000.軸線控制網的精度等級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軸線控制網的精度指標等 級測角中誤差( )邊長相對中誤差一級91/240002)主控軸線網布設完成后,將依據(jù)該工程總平面圖及基礎平面圖上有關柱、梁、梁柱節(jié)點的位置關系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6、10樓工程將2、33、A、E軸(偏1m線);8樓工程將2、24、A、G軸(偏1m線)作為主控軸線,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需要適時進行軸線控制加密,作為基礎土方開挖、結構、二次結構施工依據(jù)。為滿足控制網的精度要求,測量儀器采用BTD-2經緯儀,一測回測角,二測回測邊。測量時,嚴格按測量規(guī)程中水平角觀測、光電測距的技術要求進行。5

15、.2高程控制網的建立5.2.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依據(jù)業(yè)主提供的G1、G2引測到現(xiàn)場。采用0.3mm級精度的AL332-1水準儀測設一條水準附合線路,根據(jù)該工程總平面圖及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現(xiàn)場圍墻上測設2個高程控制點GC1、GC2、組成的高程控制網(用紅油漆做好三角標識并標明高程),作為該工程標高引測依據(jù)。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水準點的間距應小于1公里。高程控制網見下圖。2)高程控制網的布設按三等附合(閉合)水準測量,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 線長 度(km)儀器型號水準

16、尺與已知點聯(lián)測次數(shù)附合或環(huán)線次數(shù)平地閉合差(mm)三等2 50AL332雙面往返各一 次往返各一次6 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3)水準測量的內業(yè)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和環(huán)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L 相應線路長度: 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huán)的個數(shù)。(2)、內業(yè)計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準精確至0.1mm,三等精確至1mm。5.3 主軸線控制網復測主控軸線控制網在施工測量過程中,要求每月復測一次;如有變動及時恢復,作好檢查記錄,記錄填寫真實,簽字齊全,具有可追訴性。6.

17、基坑土方、樁基測量控制6.1 基坑開挖測量控制6.1.1場地平整后,根據(jù)主控軸線控制網測放出基坑開挖邊線。6.1.2基坑開挖過程中,及時測放出基坑內土方不同標高平臺上、下口邊線,并進行復核。6.1.3基坑開挖的同時,及時把軸線投測到基坑內,對坑邊進行檢查,防止因誤差而造成的基坑變形。并定時對基坑邊坡進行變形觀測,作好觀測記錄。6.2 工程樁的測量控制6.2.1待開挖至工程樁施工作業(yè)面時,將主控軸線投測至施工作業(yè)面并進行校核,同時作角度、距離的幾何尺寸校核,根據(jù)主控軸線測放出樁位中心線。6.2.2根據(jù)所投測已校正好的軸線,依次測放出工程樁的準確位置,提供給施工方進行工程樁的施工。6.2.3施工過

18、程中,應隨時對樁位進行軸線、標高的檢查,以確保樁位準確。如有丟失或不明確的,及時恢復。7.0.000以下結構測量控制7.1軸線控制點的測量控制7.1.1 軸線投測方法1)0.000以下結構施工采用外控法來傳遞軸線、引測投點誤差不應超過3mm,軸線間誤差不應超過2mm。2) 待墊層、底板砼澆筑完成后,根據(jù)基坑邊上的主控軸線,將TDJ-2經緯儀架設在主控軸線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作業(yè)層面上,作角度、距離的幾何尺寸校核。3)經校核無誤后,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并彈墨線作為鋼筋綁扎、模板支設的依據(jù)。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

19、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3mm。7.1.2 測量控制精度要求施工放線精度要求如下表:長度L、寬度B的尺寸(m)允許誤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7.2高程施工測量控制7.2.1高程傳遞1)土方施工時,用“懸掛鋼尺法”把標高控制點精確傳遞至槽底,在槽底不易被破壞的地方作好標識,組成閉合的地下高程控制網,作為地下部分土建結構施工標高抄測依據(jù),允許偏差為2mm,土方施工時隨時實測土方作業(yè)面高程,確保完成之前預留人工清槽量。2)地下層豎向結構砼施工完畢后,將結構+1.000m引測至混凝土面(上下層貫通部位如樓梯間、外陽臺、電梯井),閉合取中后彈上墨線并用

20、紅漆標識,注明標高值,以上各層施工時沿此部位逐層向上傳遞。3)當傳遞至0.000時,閉合現(xiàn)場高程控制網,比對樓體沉降對標高的影響,若較差值表明標高傳遞未受其影響,則作平差調整,組成地上部分準確的高程控制網;反之,閉合傳遞上來的標高點位,以形成水準控網向上傳遞而減少誤差。基坑投測示意圖如下:7.2.2作業(yè)層標高抄平1)首先校測傳遞至作業(yè)層的標高點位,平差取中后方可進行精確抄平,允許誤差1mm。2)架水準儀在穩(wěn)固并通視的地方,后視工作層的水準點,測放結構+1.000m線到混凝土墻體立面上,彈上墨線并用紅油漆標識。抄測完成后應閉合初始后視點,允許誤差為3mm。8.0、000以上結構測量控制結構施工到

21、0.000以后,原有軸線控制點被遮擋,無法通視,為方便施工,本工程擬采用內控法進行0.000以上部位的施工。8.1內控點的建立8.1.1平面內控點的布設,根據(jù)施工組織設計流水段的劃分,每一流水段布設4個點(組成閉合圖形),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控制點。在軸線借1m線交點位置預埋100100的鋼板,以原軸線控制網為準,仔細放出首層主控軸線的借1m線,經檢查驗收后,埋設100100的鋼板作為豎向主控軸線投測的基準點。本工程五層做一次點,內控點布置圖見下圖。 在0.000m標高砼澆筑完畢后,將基坑邊原有主控軸線投測到0.000m標高砼面上,經角度、距離校核后在砼面上彈上墨線。然后用經緯儀一測回測角、兩測

22、回測邊復核0.000m標高各主控軸線內控點借1m線的角度、距離是否符合軸線控制網精度指標要求,滿足要求后用鋼釘刻出內控點標記并加以保護。8.1.2將建筑物外部控制點轉移至內部時,內控點的投點允許誤差為1.5mm,內控點布設須與施工流水段劃分相一致。在內控點上層相對的位置逐層預留150150的洞口,要求必須逐層通視,用以以后樓層放線投射激光。8.2軸線的測量控制8.2.1 軸線的豎向投測1)豎向投測前,應對鋼板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2)軸線豎向控制點的投測,采用瑞士徠卡儀器公司的Leica ZL型激光鉛直儀,該儀器精度高,投點精度1/

23、200000(投測示意見下圖)。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應組成閉合圖形,且間距不得大于所用鋼尺長度。8.2.2施工層測量放線待首層控制網點投測到樓層平面以后,應先校核投測的軸線,閉合后再測放細部軸線,并以其為準,放出墻、柱、梁、門窗洞口的位置線及控制線。每一區(qū)域所有軸線,細部線測放完畢后,需進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報監(jiān)理單位驗收。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外廓主軸線長度(L) L30m530mL60m1060mL90m15 90mL20細 部 軸 線2承 重 墻、梁、柱 邊 線3非 承 重 墻 邊 線3門 窗 洞 口 線38.3高程的測量控制8.3.1高程傳遞:依據(jù)現(xiàn)場圍墻上測

24、設1個高程控制點GC1、GC2組成的高程控制網(具體位置詳見平面圖),測定樓體沉降對標高影響值,為確保整體標高施測精度,結合地下部分傳遞上來標高點位,平差取中,在首層柱角、電梯井墻面測設+1.000m結構水平控制點,作為地上部分標高控制基準,點位誤差不大于2mm;以上各層施工時首先采用AL332-1水準儀將標高基準線引測到便于向上傳遞處,然后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向上豎直量測,測設高程控制點。鋼尺量測時須加溫差、拉力、尺長改正。沿立面向上垂直丈量傳遞至施工層,并在施工層至少作三個基準點位,水準儀閉合取中后對施工層進行精確抄平。 8.3.2作業(yè)層抄平:首先校測傳遞至作業(yè)層的標高點位,平差取中后進行精確

25、抄平,抄測完成后應閉合初始后視點,允許誤差為3mm。8.3.3以上工作完成后,組織放線人員、質量員等相關人員進行檢查評定,并提請監(jiān)理單位驗線,合格后交下道工序施工。 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 : 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總高(H) H30m530mH60m1060mH90m15 90mH20為了控制樓板砼澆筑的平整度及澆筑高度,應在每層樓板澆筑前,在豎向鋼筋上抄測結構+0.500m水平線,用紅色油漆作標記。該標高可以保證窗間砼澆注高度的正確。抄測示意如下圖:9.裝飾與設備安裝測量9.1軸線投測將結構施工期間投測的軸線引測到便于保存的地方,用紅油漆標出軸線號并作好標記,作為裝修階段軸線引測基

26、準。根據(jù)軸線在各房間或部位的地面、頂棚及四面墻上,放出十字形。9.2標高控制在結構施工期間,豎向結構拆模后將結構+1.000m線抄測到便于保存的地方,用紅油漆標出標高數(shù)值并作好標記,作為裝修階段標高引測基準。根據(jù)結構+1.000m線在各房間四面墻上測放出裝修用標高控制線作為裝修標高控制依據(jù)。10.基坑監(jiān)測 10.1監(jiān)測目的由于地質條件、載荷條件、材料性質、施工條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復雜影響,很難單純從理論上預測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理論預測值還不能全面而準確的反映工程的各種變化。所以,理論分析指導下有計劃的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測十分必要。通過監(jiān)測工作,達到以下目的:為隱蔽工程的工程質量、施工期間及運

27、行初期的工程安全提供必要的評估資料;作為設計和施工的重要補充手段;作為優(yōu)化施工方案的依據(jù);為驗證理論提供比對數(shù)據(jù);為工程訴訟提供依據(jù);掌握區(qū)域性施工特征。10.2監(jiān)測內容通過監(jiān)測項目的合理設置,基礎工程施工階段進行信息化施工,確保周圍地下管線及基礎工程本身的安全。根據(jù)招標文件內的技術要求,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間對以下內容進行監(jiān)測:圍護樁壓頂水平、垂直位移監(jiān)測圍護墻體測斜10.3監(jiān)測周期及頻率依據(jù)施工工況,監(jiān)測頻次按下表進行。監(jiān)測頻度設置一覽表施工階段監(jiān)測內容監(jiān)測頻率挖土至砼底板澆筑結束全部監(jiān)測項目每2天1次地下施工至0.000全部監(jiān)測項目每3天1次10.4 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

28、2沉降觀測點設在建筑物首層的角部、荷載集中四支點柱上等處,能夠反映建筑物、構筑物變形特征和變形明顯的部位。標志應穩(wěn)固、明顯、結構合理,不影響建筑物、構筑物的美觀和使用。點位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和長期保存。3利用工程施工時使用的水準點作為觀測用水準點,或在建筑物周圍選擇安全地點設置水準點,距觀測點不超過100m。4觀測點采用直徑20mm的鋼筋,一端彎成90度角,一端埋設在結構柱上。5施工期間,建筑物沉降觀測的周期每增加層應觀測次。6沉降觀測精度: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高差測定的容差為1mm。7成果整理:每次觀測結束后,要檢查記錄計算是否正確,精度是否合格,并進行誤差分配,整理成果,繪制曲線。11.人員組織及設備配置 11.1人員組織根據(jù)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本工程擬安排:測量負責人1名,負責工作安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