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五章血液課件(92頁PPT)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1.gif)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五章血液課件(92頁PPT)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2.gif)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五章血液課件(92頁PPT)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3.gif)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五章血液課件(92頁PPT)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4.gif)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五章血液課件(92頁PPT)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cc180e70f9aae87325074b833b1cce3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92頁。一、概述 一)體液 1、體液:人體細胞內(nèi)外含有大量液體,總稱為體液。約占體重60。 2、體液組成 (1)細胞內(nèi)液: 約2/3,約占體重40。 (2)細胞外液: 約1/3,約占體重20。 組織液:約3/4,約占體重15。 血 漿:約1/4,約占體重5。 淋巴液:少量 其他液體第2頁,共92頁。二)內(nèi)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內(nèi)環(huán)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指細胞外液,既是細胞的直接生存環(huán)境,又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zhì)能量交換的媒介,是細胞賴以生存的體內(nèi)環(huán)境,簡稱內(nèi)環(huán)境。 穩(wěn) 態(tài):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功能狀態(tài)。 穩(wěn)態(tài)的意義:維持細胞、器官、系統(tǒng)乃至整體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動的必
2、要條件。若破壞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機體將發(fā)生疾病。第3頁,共92頁。三)血液在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中的作用 1、血液是機體細胞外液中最活躍的部分,它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流動,與其他細胞外液都保持相通。 2、血液能夠?qū)⒔M織細胞代謝產(chǎn)物運輸?shù)较鄳钠鞴倥懦鲶w外。第4頁,共92頁。四)血量 1.血量 人體內(nèi)血液的總量稱為血量,正常人的血量相當于體重的78。男性的血量為 5.0-6.0L,女性為 4.5-5.5L。 。 2.循環(huán)血量 在安定狀態(tài)下,人體絕大部分血液是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動,這部分血量稱為循環(huán)血量. 3.儲存血量 體內(nèi)還有一小部分血液滯留于肝、脾和小靜脈等處, 稱為儲存血量。 4、血量穩(wěn)定的意義第5頁,
3、共92頁。第一節(jié) 血液的組成和特性一、血液的組成及功能(一)、血液組成 1、組成:血 漿(液體成分55)呈淡黃色的液體 血細胞(有形成分45)紅細胞、白細胞和血 小板 2、紅細胞比容: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為4050,女性為3748 變 化: 血漿量與紅細胞數(shù)量發(fā)生改變時,都可使紅 細胞比容改變。 例: 嚴重腹瀉或大面積燒傷時血漿量紅細胞比容 貧血紅細胞紅細胞比容第6頁,共92頁。第7頁,共92頁。4、血漿:從正常人體內(nèi)抽出的血液,放入抗凝劑的試管中混勻后,經(jīng)離心沉降管內(nèi)血液分為兩層,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是血漿,下層是血細胞。5、血清:如果把從血管內(nèi)抽出的血液放入部加抗凝
4、劑的試管中,幾分鐘后就會凝固成血漿塊、血漿塊收縮析出淡黃色透明的液體為血清。6、血清與血漿的區(qū)別:在于血清缺乏纖維蛋白原和少量參與血凝的其它血漿蛋白質(zhì),但又增加了少量血凝時由血小板釋放出來的物質(zhì)。第8頁,共92頁。(二)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為 1.0501.060血漿的比重約為1.0251.0302、血液的比重1、血液的顏色 血液是一種不透明,粘稠液體。血液的顏色取決于所攜帶O2的多少。動脈血:鮮紅色;靜脈血:暗紅色。第9頁,共92頁。 粘滯性是指液體流動阻力的大小。血液的粘滯性與血細胞的數(shù)量有關,通常是在體外測定血液或血漿與水相比的相對粘滯性,這時血液的相對粘滯性為4-5,血漿為1.6-
5、2.4。4、血液的粘滯性 紅細胞在一小時內(nèi)下沉的距離表示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稱為紅細胞沉降率。 正常男性的紅細胞沉降率第一小時不超過3mm,女性不超過10mm。3、紅細胞的懸浮穩(wěn)定性第10頁,共92頁。附:全血的粘滯性和血漿的粘滯性1.全血的粘滯性 主要決定于所含紅細胞數(shù)。2.血漿的粘滯性 主要決定于血漿蛋白質(zhì)和脂類的含量。 血液在血流速度很快時(如在動脈內(nèi))其粘滯性也不隨流速而變化。但當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時,則粘滯性與流速成反比關系。(由于紅細胞疊連)第11頁,共92頁。(三)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1. 運輸功能 2. 防御功能 3. 止血功能 4. 維持穩(wěn)態(tài)第12頁,共92頁。二、血漿的化學
6、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一)血漿的化學成分 1、血漿蛋白的分類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1、2、四種球蛋白 纖維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2、血漿蛋白的功能: (1)形成膠體滲透壓 (2)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 (3)運輸作用 (4)止血作用 (5)緩沖作用 (6)營養(yǎng)作用第13頁,共92頁。(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 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膽紅素等。(三)不含氮有機物 血漿中所含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簡稱為血糖;血漿中所含脂肪類物質(zhì),統(tǒng)稱血脂,包括磷脂、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等。 (四)無機鹽 血漿中的無機鹽,絕大部分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陽離子中的Na濃
7、度最高,還有K+、Ca2和Mg2等,陰離子中以Cl-最多,HCO3-次之,還有HPO42-和SO42-等。各種離子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第14頁,共92頁。(三)血漿的理化特性 1、血漿滲透壓 (1) 正常值: 5330 mmHg,相當于7個大氣壓,或708.9kPa (2) 血漿晶體滲透壓 血漿中小分子的晶體物質(zhì)(主要是NaCl,其次為NaHCO3和葡萄糖)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血漿晶體滲透壓 主要功能 血漿晶體滲透壓對于保持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及血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和功能十分重要。 (3)血漿膠體滲透壓 血漿中大分子物質(zhì)(主要是白蛋白,其次球蛋白)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血漿膠體滲透壓。 主要功能 血漿膠體滲透
8、壓對于血管內(nèi)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第15頁,共92頁。與血漿滲透壓相關的概念: 等滲溶液 在臨床或生理實驗使用的各種溶液中,其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的稱為等滲溶液。如 0.9 NaCl溶液和5% 葡萄糖溶液 。 高滲溶液 低滲溶液 等張溶液 在臨床上,將能使懸浮于其中的細胞保持正常體積和形狀的(鹽)溶液稱為等張溶液。 第16頁,共92頁。2、血漿的pH值 (1) 正常值:約7.357.45,較穩(wěn)定 (2) 來 源:血液中的緩沖對: NaHCO3/H2CO3 為主 Na2HPO4/NaH2PO4 蛋白質(zhì)鈉鹽/蛋白質(zhì) pH相對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pH超過一定范圍會影響各種酶活性從而引起組織細胞代謝紊亂
9、,其生理功能和興奮性都會異常。第17頁,共92頁。第二節(jié) 血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 第18頁,共92頁。一、紅細胞 1. 紅細胞的形態(tài)和數(shù)量 正常紅細胞無核,呈雙凹圓盤形,周邊較厚具有彈性和可塑性,仍具有代謝功能。紅細胞含血紅蛋白因而血液呈紅色。其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2。 成年男性 450550萬個/mm3 成年女性 380460萬個/mm3 新 生 兒 600萬個以上/mm3第19頁,共92頁。血 細 胞第20頁,共92頁。血細胞掃描電鏡像(E紅細胞 G粒細胞 L淋巴細胞 M單核細胞 P血小板)第21頁,共92頁。第22頁,共92頁。2. 紅細胞的生理功能 (1)運輸氧氣和二氧化
10、碳 (2)在酸堿平衡中起一定的緩沖作用。 第23頁,共92頁。3. 紅細胞生理特性 (1)紅細胞滲透脆性 紅細胞滲透脆性 紅細胞在低滲鹽溶液中發(fā)生膨脹破裂的特性稱為紅細胞滲透脆性(簡稱脆性) 紅細胞溶血 如將紅細胞置于低滲的NaCl溶液中,水進入紅細胞,細胞膨脹為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入溶液中稱為溶血。第24頁,共92頁。第25頁,共92頁。(2)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 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 是指紅細胞在血漿中保持懸浮狀態(tài)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將與抗凝劑混勻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靜置,經(jīng)一定時間以后紅細胞由于比重大將逐漸下沉。 血沉 單位時間內(nèi)紅細胞沉降的距離稱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血沉的快慢主要與
11、血漿蛋白的種類及含量有關。 第26頁,共92頁。疊連 許多紅細胞能較快地相互以凹面相貼,形成一疊紅細胞,這種情況稱為紅細胞疊連。紅細胞疊連起來,其外表面積與容積之比減少,血沉加快。第27頁,共92頁。4、紅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與破壞(了解) 血細胞的生成: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血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每天都有一部分衰老的血細胞被破壞同時又有一部分新生的血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 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顆粒白細胞和血小板壽命更短,生存期限不超過10天。淋巴細胞的生存期長短不等,從幾個小時直到幾年。血細胞的生成與破壞這兩個過程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 成人的造血器官主要是紅骨髓。此外還有脾臟和淋巴結(jié)等器官。嬰兒時期紅骨
12、髓廣泛分布于各類骨髓腔內(nèi)。到了成人則局限在長骨的骨骺端,以及不規(guī)則骨和扁骨的骨松質(zhì)內(nèi)。紅骨髓是各種血細胞的共同祖先多能造血干細胞所在地,在不同的微環(huán)境下它分化成為各種單能干細胞。 各系血細胞的增殖發(fā)育大體上經(jīng)歷三個階段:原始階段、幼稚階段(分早、中、晚三期)和成熟階段。第28頁,共92頁。第29頁,共92頁。(1)紅細胞的生成過程 人體所有的紅細胞都是在造血器官內(nèi)產(chǎn)生并發(fā)育成熟的。成人的造血器官是紅骨髓,此外還有脾和淋巴結(jié)等器官,嬰兒時期紅骨髓廣泛分布于各類骨髓腔內(nèi),到了成人則局限在長骨的骨骺端,以及不規(guī)則和扁骨的骨松質(zhì)內(nèi)。 紅骨髓是各種細胞的共同祖先多能造血干細胞所在地。第30頁,共92頁。
13、(2)紅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 組織缺 O2 是促進紅細胞生成的有效刺激。缺 O2 能促進腎臟產(chǎn)生一種紅細胞生成酶,此酶作用于血漿中促紅細胞生成素原,使它轉(zhuǎn)化為促紅細胞生成素(激素),這種激素由血液運送至骨髓,作用于原紅細胞膜上的受體,促使這些細胞加速增殖分化發(fā)育為成熟的紅細胞。此外雄性激素不但能直接刺激骨髓(成)造血組織,加速紅細胞生成,而且還能作用于腎臟使紅細胞生成酶的活性提高從而使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量增多。第31頁,共92頁。PO2 RBCHb成纖維細胞 內(nèi)皮細胞(主)肝細胞(次)雄激素 T3生長素第32頁,共92頁。 (3)紅細胞的破壞 衰老的紅脆性增加,衰老的紅細胞主要在血液流經(jīng)脾和肝臟時被吞噬
14、細胞吞噬或被巨噬細胞所吞噬. (4)紅細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 合成 DNA 必需有 VB12 和葉酸作為輔酶(5)影響紅細胞成熟的因素 VB12、葉酸、內(nèi)因子與DNA合成有關,內(nèi)因子作用在于保護VB12的吸收。第33頁,共92頁。紅細胞異常病變: 1、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數(shù)高達600萬/mL以上時,稱之為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增多可使血液粘滯度增加,使微血管易于阻塞,循環(huán)阻力加大,心臟負擔加重。第34頁,共92頁。2、貧血:外周血液中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計數(shù)低于正常值均稱為貧血。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反映紅細胞容量。一般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qū),成年男性 Hb120 g/L,女性 Hb110
15、 g/L,孕婦 Hb100 g/L,即為貧血。造成原因:(1)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2)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3)失血性貧血(4)缺鐵性貧血(5)巨幼細胞貧血(6)再生障礙性貧血 第35頁,共92頁。第36頁,共92頁。二、白 細 胞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有細胞核,體積比紅細胞大,直徑在 720 m 之間。 1、數(shù) 目:正常人白細胞計數(shù)在400010000個/mm3 ,平均7000個/mm3 2、分 類 (1)根據(jù)形態(tài)差異,細胞內(nèi)有無特殊的顆粒 中性粒細胞 5070 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 35 吞噬細胞 嗜堿性粒細胞 0.51 單核細胞 2530 無粒細胞 淋巴細胞 7 免疫細胞 (2)從免疫功
16、能特點分 第37頁,共92頁。第38頁,共92頁。第39頁,共92頁。第40頁,共92頁。第41頁,共92頁。第42頁,共92頁。第43頁,共92頁。第44頁,共92頁。第45頁,共92頁。 3、白細胞的主要功能 (1)吞噬作用: 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吞噬能力很強,一般認為白細胞能向異物聚集,并將其吞噬。一個白細胞處理525個細菌后本身也就死亡,其過程包括三個主要步驟: a 首先吞噬細胞聚集于入侵異物的所在部位 b 吞噬細胞識別異物與“自身物質(zhì)”并粘著異物 c 吞入和消滅異物 第46頁,共92頁。(2)特異性免疫功能 淋巴細胞也稱免疫細胞,血液中淋巴細胞按其發(fā)生和功能差異分為: T 淋巴細胞
17、 (占淋巴細胞 70-80):在骨髓中產(chǎn)生的淋巴系血細胞,在胸腺中發(fā)育成熟稱為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 B 淋巴細胞 (占淋巴細胞 15% ):可能在骨髓或腸道淋巴組織中發(fā)育成熟稱為非胸腺性依賴性淋巴細胞。 裸細胞 在血液還要另一類淋巴細胞。根據(jù)其細胞表面的標志,稱為裸細胞,約占5-10。這類細胞又分為殺傷細胞(K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第47頁,共92頁。 T淋巴細胞與細胞免疫: 通過具有特異性的免疫細胞( T 淋巴細胞)與某一種特異抗原(異物)之間的直接互相作用而實現(xiàn)的免疫功能稱為細胞免疫,T 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變成致敏細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a. 直接接觸并攻擊具有
18、特異抗原性的異物如腫瘤細胞、異體移植細胞. b. 分泌多種淋巴因子,破壞含有病原體的細胞或抑制病毒繁殖。 c. B 細胞與 T 細胞起協(xié)同作用,互相加強來殺滅病原微生物。第48頁,共92頁。 B淋巴細胞與體液免疫 依靠免疫細胞生成和分泌特異性抗體(即各種免疫球蛋白)以對抗某一種異物稱為體液免疫。體液免疫主要是對付細胞外的抗原物質(zhì)。體液免疫主要是通過 B 細胞來實現(xiàn)的,當 B 細胞受到抗原刺激變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漿細胞后產(chǎn)生并分泌各種抗體即免疫球蛋白,以針對不同的抗原。第49頁,共92頁。與免疫有關的概念:非特異性免疫:吞噬細胞主要是靠吞噬來處理異物,并參與變態(tài)反應,由于這些功能不具有針對某一類異
19、物的特殊性,常稱為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淋巴細胞受到某入侵異物的作用而激活后產(chǎn)生的抗體或局部細胞反應都具有針對某一類特異性抗原的特征,所以稱為特異性免疫。抗 原:就是指能激活淋巴細胞,使之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入侵異物稱為抗原。如:細菌,異體蛋白等。第50頁,共92頁。(3)嗜堿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的功能 這兩種細胞在血液中停留時間不長,主要在組織中發(fā)生作用。 嗜堿性粒細胞 這類細胞的顆粒內(nèi)含有組織胺、肝素和過敏性慢反應物等。嗜堿性細胞在結(jié)締組織和粘膜上皮內(nèi)時稱為肥大細胞,其結(jié)構和功能與嗜堿性細胞相似。 嗜酸性細胞 含有溶酶體和較小的特殊顆粒。這類細胞平時只占白細胞細胞總數(shù)的3,但在患有過
20、敏反應及寄生蟲病時其數(shù)量明顯增加。第51頁,共92頁。4、白細胞的生成與破壞(了解)(1)白細胞的生成 各種白細胞都是在骨髓中由多潛能干細胞產(chǎn)生的。各系血細胞基本上經(jīng)過兩個階段而發(fā)育成熟。(2)白細胞的破壞 一般地說白細胞壽命比較短,但其確切時間較難測定。單核細胞壽命較長可為數(shù)星期,進入組織內(nèi)轉(zhuǎn)變?yōu)榫奘杉毎笃鋲勖蛇_數(shù)月。粒細胞一般在骨髓內(nèi)約需 8-12 天發(fā)育成熟,進入血液僅在血液中逗留 6-12 小時,就穿過毛細血管進入組織,進入組織的粒細胞生存 1-2 天,在組織中衰老死亡。 B 淋巴細胞壽命較短,生存數(shù)日至數(shù)月。 T 淋巴細胞壽命較長,生存數(shù)月至數(shù)年。第52頁,共92頁。白細胞的生成
21、與破壞示意圖 干 細 胞 白系祖細胞 定向白系祖細胞 可識別白系前體細胞 成熟白細胞骨 髓IL-1、內(nèi)毒素、Ca壞死因子 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 成纖維細胞、內(nèi)皮細胞等 (生成、釋放)-集落刺激因子(CFS) 乳鐵蛋白抑制因子 轉(zhuǎn)化生長因子-)(直接抑制或抑制CFS釋放)第53頁,共92頁。 白血病是人體血液中白細胞的惡性病變。得了這種病的病人,他們的血液里、骨髓里以及各組織器官里都存在著大量形態(tài)異常的白血病細胞,這種細胞不斷增生,病人就可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因為白細胞類型的不一樣,臨床表現(xiàn)亦有所不同。按白細胞發(fā)育成熟的程度區(qū)分,可將白血病分為急性、慢性兩種。白血病 第54頁,共92頁。 白血?。?/p>
22、Leukemia)是造血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 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結(jié)等造血系統(tǒng)中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成分發(fā)生惡性腫瘤,并浸潤體內(nèi)各臟器組織,導致正常造血細胞受抑制,產(chǎn)生各種癥狀。白血病臨床上常以發(fā)熱、出血、貧血,肝、脾、淋巴結(jié)腫大為特點。 白血病一般按自然病程和細胞幼稚程度分為急性和慢性,按細胞類型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類型,臨床表現(xiàn)各有異同之處??山?jīng)中藥及化療,大部分可達緩解,也可骨髓移植治療,一部分可長期存活甚至治愈。白血病是常見腫瘤之一,占腫瘤發(fā)病率的第六位,約為34/10萬人,其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者占70%以上,其中急粒占首位,急淋、急單次之。慢性白血病在我國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多見
23、。第55頁,共92頁。 三 血小板 1、血小板的形態(tài)、結(jié)構和數(shù)目 a.形 態(tài) :體積很小呈圓盤狀,但有時可伸出偽足,無核但有完整細胞膜。是巨核細胞脫離下來的小塊細胞胞質(zhì),不具有完整結(jié)構的細胞。血小板又稱血栓細胞。 b.結(jié) 構:血小板細胞質(zhì)內(nèi)含有多種細胞器:線粒體、致密體、類溶酶體和各種分泌小泡。血小板膜含有豐富的脂蛋白及磷脂化合物,磷脂化合物即血小板因子,參與凝血過程。 c.數(shù) 量: 正常人:10-30 萬個/mm3 平 均:15.6 萬個/mm3 第56頁,共92頁。 2、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a.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 止血是指血管破損出血得到制止。凝血是指血液凝固成塊。 b.血小板的營養(yǎng)和支持作
24、用 血小板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第57頁,共92頁。4、血小板生成與調(diào)節(jié)及破壞 (了解) (1)生 成:血小板是由骨髓中巨核血細胞發(fā)育而成的。 (2)調(diào) 節(jié):巨核細胞受調(diào)節(jié)的情況類似于紅細胞系生成的調(diào)節(jié),也是受至少兩種調(diào)節(jié)因子分別在兩個分化階段進行調(diào)節(jié)。這兩個調(diào)節(jié)因子是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TPO)。 (3)破 壞:平時壽命只有7-14天。一方面在參與止血凝血過程和修補毛細血管時被消耗。另一方面衰老的血小板絕大部分流經(jīng)脾、肝和骨髓時被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吞噬和破壞。第58頁,共92頁。第三節(jié) 血液凝固和止血 凝血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過程。 血液凝固是使溶膠狀態(tài)的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成凝
25、膠狀態(tài)的纖維蛋白,網(wǎng)住血細胞形成血塊的過程。第59頁,共92頁。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血漿與組織中直接參與凝血的物質(zhì)。 按國際命名法,將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凝血因子按發(fā)現(xiàn)時間的先后次序的羅馬數(shù)字統(tǒng)一命名,作為國際上通用的名稱從因子到I(1-13),其中因子(6)是因子V(5)的激活物,不是一個獨立的凝血因子,已被取消。故目前凝血因子實際只有12個,其中除因子(4)為Ca+外,其余都是蛋白質(zhì)。因子由組織細胞產(chǎn)生,存在于細胞組織中,故也稱為組織因子。其余因子均在于血漿中。它們大多數(shù)是在肝臟中合成的。 此外研究又發(fā)現(xiàn):前激肽釋放酶、高分子激肽原以及來自血小板的磷脂等也直接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第60頁
26、,共92頁。第61頁,共92頁。1、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 是指血液由流動的液體狀態(tài)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tài)的過程稱為血液凝固或血凝。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的結(jié)果,其最終結(jié)果是血漿中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yōu)椴蝗苄缘睦w維蛋白分子多聚體,即形成血纖維。 第62頁,共92頁。 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示意圖1(10)Xa,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a,凝血酶原轉(zhuǎn)變成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原)a,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Ca2(VCa2)第63頁,共92頁。(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根據(jù)反應起點的凝血因子和復合物形成的途徑不同,可分為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和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 a.內(nèi)源性
27、凝血系統(tǒng): 完全依靠血漿中的凝血因子形成。 b.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 當組織受外傷時,釋放出因子 ,其所發(fā)動的凝血過程稱為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 由于外傷或其它原因,組織釋放出的組織凝血致活素()混入血液,在Ca2+的參與下,與因子 形成復合物。此復合物可催化因子 成 a。 第64頁,共92頁。第65頁,共92頁。(2)凝血酶原轉(zhuǎn)變成凝血酶 凝血酶原無活性,在Ca2+與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使其轉(zhuǎn)變?yōu)槟?。?)血漿纖維蛋白生成階段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被切除四個小肽然后兩個分子纖維蛋白便聯(lián)結(jié)成二聚體后在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13因子,不是 8)和Ca2+的參與下逐漸形成牢固的纖維蛋白多聚體,即不
28、溶于水的血纖維。第66頁,共92頁。第67頁,共92頁。三、抗凝系統(tǒng)作用 正常血液中含有各種凝血因子與血小板,而為什么血管內(nèi)不發(fā)生凝血呢?1、抗凝血酶 血液中的抗凝血酶以抗凝血酶(AT-)最重要,它幾乎占血中整個抗凝血酶活性的50左右。它能與凝血酶以 1:1 形成等分子復合物,從而使凝血酶(a)喪失活性。2、肝 素 是一種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細胞產(chǎn)生,幾乎存在于所有組織中,尤以血漿、肺和肝中含量最多。肝素與AT-結(jié)合可使后者與凝血酶的親合力增加約100倍,并使兩者結(jié)合得更快、更穩(wěn),從而使凝血酶失去活性。此外肝素尚能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所以肝素是高效能的抗凝物質(zhì)。3、其 它 血液中尚含有a2-
29、巨球蛋白和蛋白C等各種抗凝物質(zhì)。(P140,蛋白質(zhì)C:近年來頗受重視)第68頁,共92頁。四、體外延緩或防止凝血過程 1、物理因素 如果把血液置于極為光滑的容器內(nèi)或放在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里(5-10C)前者可以減少血小板的破壞和因子 的激活;后者可以減慢反應的速度達到延緩凝血過程的目的。 2、化學因素 常用來作為體內(nèi)外抗凝的化學物質(zhì)被稱為抗凝劑。最常用的方法是除去血漿中的Ca2+。如檸檬酸鈉與血漿中Ca2+結(jié)合成為不易解離的可溶性的檸檬酸鈉鈣。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后,血液即不再凝固。另一種抗凝劑是草酸銨和草酸鈉等。 第69頁,共92頁。五、促進或加速凝血過程 當機體有內(nèi)外出血時,或在手術過程中,需加
30、速凝血有利于止血。手術中常用紗布、明膠海綿按壓傷口,使血漿中因子 與粗糙面接觸而成為 a。繼而發(fā)生一系列的凝血連鎖反應,形成小血塊,堵塞小血管創(chuàng)傷而止血。適當?shù)丶訙匾材芗铀俜磻俣?,加速凝血過程。有些中草藥也具有止血或加速凝血作用,如云南白藥、三七、仙鶴草等。第70頁,共92頁。第四節(jié) 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血液凝固過程中形成的纖維蛋白,被分解液化的過程叫纖維蛋白溶解(簡稱纖溶),它和血凝過程一樣,也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應,對體內(nèi)血液經(jīng)常保持液體狀態(tài)與血管暢通起著重要作用。 纖維蛋白溶解酶(簡稱纖溶酶)纖溶系統(tǒng)包括: 纖溶酶激活物 纖溶酶抑制物第71頁,共92頁。一、纖維蛋白溶解的基本過程 纖
31、維蛋白溶解的基本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纖溶酶原的激活與纖維蛋白的降解。 纖維蛋白溶解是纖維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血漿中的纖維蛋白溶解酶原在激活物作用下轉(zhuǎn)變?yōu)橛谢钚缘睦w維蛋白溶解酶,它能促進整個纖維蛋白分子分割成很多的可溶性小肽,小肽不再凝固的一個基本過程。 第72頁,共92頁。 基本過程示意圖 _激 活 物血管激活物組織激活物依賴因子激活物抑 制 物抗活化素抗纖溶酶纖 溶 酶纖溶酶原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_+第73頁,共92頁。1、纖溶酶原的特性 纖溶酶原是一個單鏈球蛋白,分子量約為8-9萬,它在肝、骨髓、嗜酸性粒細胞和腎中合成然后進入血液。2、纖溶酶原的激活 纖溶酶原的激活物質(zhì)存在
32、于血液、各種組織和組織液中,也可以由微生物產(chǎn)生,主要有三類: (1)血管激活物: (2)組織激活物: (3)尿激活物: (4)其它第74頁,共92頁。3、纖維蛋白的降解 纖溶酶是血漿中活性最強的蛋白酶,但其特異性較差,它可以水解肽鏈上各個賴氨酸-精氨酸相連的部位,從而逐步將整個纖維蛋白或纖維蛋白原分子分割成很多可溶性的小肽,這些小肽統(tǒng)稱為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此降解產(chǎn)物一般不再凝固。血管內(nèi)出現(xiàn)血栓時,纖溶作用主要局限于血栓發(fā)生部位,從不擴展到周圍血液。第75頁,共92頁。4、纖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血漿中抑制纖維蛋白溶解的物質(zhì)統(tǒng)稱為纖溶抑制物,它們存在于血漿組織及各種體液中。根據(jù)作用分為二類:一是抑制
33、纖溶酶原激活稱為抗活化素;另一是抑制纖溶酶的作用叫抗纖溶酶。 纖溶的激活物和抑制物及纖溶的一系列酶促反應,總稱為纖溶系統(tǒng)。在正常的情況下,血液中的抗纖溶酶的含量高于纖溶酶的含量,因而纖溶酶的作用不易發(fā)揮。但在血管受損發(fā)生血凝塊或血栓后由于纖維蛋白能吸附纖溶酶原和激活物而不吸附抑制物,因而纖溶酶大量形成和發(fā)揮作用,使血凝塊或血栓發(fā)生溶解液化。第76頁,共92頁。 二、纖維蛋白溶解與血凝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 正常情況時,體內(nèi)形成少量纖維蛋白后,由于纖溶系統(tǒng)的作用,纖維蛋白隨即溶解。從而使血液保持流動通暢。如果血管受損首先發(fā)生血凝塊或血栓以達到止血,后來由于纖溶系統(tǒng)的作用,則血凝塊或血栓可以溶解、液化、使
34、血管再通暢。這樣兩方面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 如果平衡遭破壞,則出現(xiàn)病理現(xiàn)象。如果纖溶過弱,就可能出現(xiàn)血栓形成和纖維蛋白沉積過多現(xiàn)象。出現(xiàn)廣泛小血管形成微血栓。有人認為心肌梗塞和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發(fā)生,可能與纖維蛋白沉積過多也有一定關系。因此可以試用提高纖溶作用的藥物來防止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如果纖溶過強,或血液凝固過程有障礙都會影響止血功能。 第77頁,共92頁。機體出現(xiàn)出血和滲血現(xiàn)象的原因: 由于纖溶酶水解一些凝血因子,而使凝血因子不足所致。 由于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增多,也增強了抗凝血作用。 在血管受損處凝血塊溶解過早,這也是纖溶亢進時創(chuàng)面容易滲血的原因之一。第78頁,共92頁。第五節(jié) 血型和輸血(
35、自學) 目前已知紅細胞血型有 15 種,其中包括ABO、Rh、P等,在臨床實踐中意義最大的是ABO 血型系統(tǒng),其次為 Rh 血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的血型,就是紅細胞膜上特異抗原的類型。第79頁,共92頁。1、ABO血型(1) 血型凝集原(抗原) ABO血型是根據(jù)紅細細胞所含的凝集原而劃分的,有 A 和 B兩種凝集原,凝集原都是在基礎抗原 H 的基礎上形成的。(2) 血型凝集素(抗體) 在人血漿中含有兩種不同的凝集素:抗 A、抗 B 它們屬于天然抗體: 凡紅細胞表面含“A”凝集原的為A型血,血漿中含B凝集素。 凡紅細胞表面含“B”凝集原的為B型血,血漿中含A凝集素。 凡紅細胞表面含“AB
36、”凝集原的為AB型血,血漿中無凝集素。 凡紅細胞表面無“A”也無“B”凝集原的為O型血,血漿中含A、B凝集素。第80頁,共92頁。ABO 血型系統(tǒng) O none A ABB A, B AB抗-A, 抗-B 抗-B 抗-A 無凝集素 凝集原 血型第81頁,共92頁。(3) 紅細胞凝集反應和輸血 當含有凝集原 A 的紅細胞與含有 A 凝集素的血清相混合時,或含有凝集原 B 的紅細胞和含有 B 凝集素的血清相混合時紅細胞即凝集成團,即凝集反應。凝集:抗原抗體的一種免疫反應。 根據(jù)血型原理,輸血最好輸同型血,在緊急情況下,又無同型血時,可以把少量O型血輸給其它血型受血者,因為O型血的紅細胞不含AB兩種抗原。所以不論遇到A和B兩種凝集素都不會發(fā)生凝集反應。同理由于AB型血清中不含任何凝集素,所以它不會引起輸入的任何類型的細胞凝集。 O型血曾被認為可供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AB型血則可接受任何血型者的供血。第82頁,共92頁。結(jié)論: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漿所凝集為原則。直接配血(主側(cè)) RBC + 血清 - - + +間接配血(次側(cè)) 血清 + RBC - + - +輸血原則可 慎少 不 不供血者 受血者 結(jié) 果輸血原則第83頁,共92頁。第84頁,共92頁。第85頁,共92頁。 四、血型鑒定的結(jié)果觀察Type AType BType O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TBS-Corey-lactone-aldehyde-生命科學試劑-MCE-2452
- Anti-Mouse-CD3E-Antibody-1E11-D-生命科學試劑-MCE-1878
- 8-Amino-7-oxononanoic-acid-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9983
- 3-O-Methylguanosine-5-O-triphosphate-sodium-3-O-Methyl-GTP-sodium-生命科學試劑-MCE-9300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顧問聘請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游樂園場地租賃與兒童游樂設施安全標準制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貸款房屋買賣合同范本(含家具)
- 施工現(xiàn)場管理制度化
- 施工方案對籃球場材料的要求與選擇
- 高凈值人群海外稅務籌劃與財富保護策略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課件)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2023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原卷版)
- 雨棚鋼結(jié)構施工組織設計正式版
- 醫(yī)院重點監(jiān)控藥品管理制度
- 2024尼爾森IQ中國本土快消企業(yè)調(diào)研報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業(yè)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報告
- 骨科醫(yī)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中藥的臨床合理應用
- 鑄鋁焊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