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_第1頁
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_第2頁
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_第3頁
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_第4頁
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wd. .wd. .wd.安全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煤礦沖擊地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及時、妥善地處理好工程部井下施工范圍內發(fā)生沖擊地壓安全事故,做好應急救援和搶險的組織工作,建設完善可靠的應急體系,增強本工程部應對突發(fā)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員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減少事故損失。1.2編制依據 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那么?、?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guī)定?、?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山東省煤礦沖擊地壓防治規(guī)定?等國家行業(yè)標準及?舒蘭市安

2、全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寶源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等上級文件精神。2.工程概況根據煤礦2012年礦井建設工程施工方案安排,主要施工+90M標高水平的繞道、甲、乙水倉、機電硐室、管子道、吸水井;+120M飆高水平4號煤層的采區(qū)運輸道、回風道、切割上山。采區(qū)揭露煤層后由拱形斷面改為矩形斷面,沿煤層頂板掘進,支護型式矩形、支護材料26#工字鋼,背幫、背頂鐵網。3、 4號煤層段的物理性、瓦斯及地溫情況3.1 4號煤層的物理性、瓦斯情況煤的物理性質特征表六層號顏色光澤構造構造硬度脆度斷口條痕4-4褐黑色暗淡光澤層狀條帶狀質硬性脆平坦狀褐色4褐黑色暗淡光澤瀝青光澤層狀塊狀條帶狀局部透鏡狀質硬性脆平坦狀貝

3、殼狀褐色5褐黑色暗淡光澤層狀條帶狀質硬性脆平坦狀貝殼狀褐色 由于本區(qū)面積約1.39平方公里,所以,無論從縱向和橫向均無大的變化,本區(qū)的煤巖類型,以暗淡型為主,半暗型次之。煤巖組份以暗煤為主。有時也見到鏡煤、亮煤小透鏡體,并且多以條帶狀和透鏡狀夾于暗煤之中,容量1.20-1.67,平均1.44.比重1.55-1.94,平均1.76。3.2 化學性質和工藝性能3.2.1化學性質 三個可采煤層 4 -4 、4 . 5 號的各項煤質指標見表 7 - 1、7 2、7 - 3、7 - 4、7 - 5。請將五份表補上 煤質牌號:精煤可燃基揮發(fā)份40、04-40、42、平均45.26,透光30-55。褐煤0.

4、53-2.66,平均1.12。精煤揮發(fā)份大于40,透光率小于66。因此,該區(qū)煤質牌號為輕變質褐煤。3.2.2有害雜質 3.2.2.1、灰分Ag,原煤枯燥基灰份10.94-49.60。平均36.99。其中4-4號煤平均31.31,4號煤平均38.89,5號煤平均40.70。精煤枯燥基灰份3.56-13.03,平均7.16。 3.2.2.2、硫份:原煤枯燥基全硫S gQ含量:0.09-0.47,平均0.16,變化不大。3.2.2.3、磷;原煤枯燥基磷Pg的含量:0.00294-0.0506平均0.02366。個別點大于0.05。3.2.3、工藝性能 3.2.3.1、發(fā)熱量原煤分析高位發(fā)熱量Q fG

5、 W 2 4 5 9 4 7 5 1卡克,平均3453卡克:原煤可燃基高位發(fā)熱量Q rG W5943-7009卡克,平均6507卡克。3.2.3.2、灰熔點T2;最小1380度,最大1430度。平均1425度,大于1250度,故屬高熔灰分煤。3.2.4、瓦斯情況本礦于2011年10月由河南理工大學煤礦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礦井瓦斯等級進展了鑒定其結論如下:采用分源預測法對礦井生產時期的礦井瓦斯涌出量進展了預測,預測結果說明:以21萬t/a產量開采4號煤層時,4號煤層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3.89m/min,最大相對涌出量為8.81m/t。根據?礦井瓦斯等級鑒定標準?AQ1025-2006,該礦為

6、低瓦斯礦井。3.2.5、地溫情況地質報告顯示,在28-2號孔進展了簡易的井溫測試,按標準衡量,本區(qū)平均地溫梯度小于3c/100m,所屬地溫正常。4.事故特征4.1沖擊地壓4.1.1沖擊地壓事故危險性分析沖擊地壓事故是煤礦嚴重的事故災難之一,易造成群死群傷、巷毀人亡、設備損壞、支架損毀、頂板冒落;通風構筑物破壞,引起礦井通風系統混亂。沖擊地壓在一定條件下會卷掃巷道積塵,可能引起煤塵爆炸,造成更大的損失。4.1.2沖擊地壓事故易發(fā)地點沖擊地壓事故一般多發(fā)生在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掘進工作面等井下作業(yè)地點。當遇有褶曲構造和斷裂構造、局部地應力異常、煤層厚度和傾角的突然變化時也易發(fā)生沖擊地壓。4.1.3事故

7、可能出現的季節(jié)發(fā)生沖擊地壓事故季節(jié)性不明顯,一般不隨季節(jié)性變化而發(fā)生事故。4.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沖擊地壓預兆:一些單個碎塊從處于高應力狀態(tài)下的煤或巖體上射落,并伴有強烈聲響,地壓活動劇烈,井幫來壓發(fā)生片幫、煤層中產生震動,手扶煤壁感到震動和沖擊、煤炮聲連續(xù)不斷、由遠及近,先小后大,先單響后連響等異常響聲,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塵飛揚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打眼時出現眼口收縮等現象;5.應急組織及職責5.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隊屬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組長擔任,成員為全體班組人員組成。a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負責觀察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

8、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帶著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b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在班組長的帶著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5.2應急組織機構及人員的具體職責5.2.1成立救災指揮部總指揮: 礦長副總指揮: 技術副礦長總工程師指揮部成員: 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經營副礦長機電副總工程師地質高級工程師地測工程師采礦技術員辦公室主任調度室主任5.2.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調度室主 任:調度室 :5.2.3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10個組5.2.3.1現場指揮組:總 指 揮:副總指揮:成 員:5.2.3.2搶險救災組:組 長:成 員: 5.2.3.3技

9、術處理組:組 長:成 員: 5.2.3.4物資供應組:組 長: 5.2.3.5通訊信息組:組 長:成 員:5.2.3.6戒備保衛(wèi)組:組長:成員:5.2.3.7醫(yī)療救護組:組 長: 成 員:5.2.3.8后勤保障組:組 長:成 員:5.2.3.9善后處理組:組 長:成 員:5.2.3.10事故調查組: 組 長: 成 員: 5.2.4應急救援組織職責5.2.4.1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職責1貫徹執(zhí)行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 2制定和實施應急救援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3負責應急救援的指揮決策工作,在接到事故報警后,迅速研究、擬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組織、協調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實施緊急救助,防止事故擴大,盡量防止或

10、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4負責指揮現場救援工作,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救援的工作進展情況; 5根據救援工作的難易程度,協調現場救援力量,并決定是否向上級有關救援部門發(fā)出請求援助支持; 6負責應急救援、協調指揮現場救援力量的調配;7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衛(wèi)工作。8負責應急救援情況的總結、上報及相關處理事宜。5.2.4.2總指揮的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審核批準工作;2領導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工作,當礦井發(fā)生重、特大事故后,礦長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工作,并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上報。在礦長未到前,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3負責對外有關方面的協調工作。5.2.4.3副總指揮的職責1組織有關人員擬定應急救援

11、方案;2在總指揮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工作。 3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專門人員嚴格控制入井人數,簽發(fā)搶救事故用“入井特別許可證和“進入事故現場許可證;4根據總指揮授權,代行總指揮權力。5.2.4.4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1制定應急救援程序,負責日常管理工作;2負責催促檢查有關單位的應急救援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3在接到報警后,應迅速標定報警的方位,險情的等級等要素,及時擬定救援方案并向指揮部匯報。根據事態(tài)的開展,隨時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揮部決策;4根據總指揮的授權,與相關救援單位進展協調并下達有關命令;

12、5應急救援工作完畢后,應及時統計人員、財物的損失情況,并寫出書面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同時將有關材料建檔、歸檔。5.2.4.5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各小組的職責5.2.4.5.1現場指揮組:1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的通訊聯絡工作;傳達指揮部對搶險救援的決定、命令,并負責催促落實。2調度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相關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3參與制定救災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了解其執(zhí)行情況和相關信息,及時為領導小組提供決策依據。4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和藹后處理等工作。5.2.4.5.2搶險救災組:1接到調度室指令后,立即抽調精干人員以最快速度趕到事故現場,開展人員救護和事故緊急處理,防止事故擴

13、大。2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揮部命令,完成遇險人員緊急救護和搶險救災的相關任務。3對傷勢較重的人員采取臨時救護措施,立即送往醫(yī)院進展救治。5.2.4.5.3技術處理組:1制定救災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了解其執(zhí)行情況和相關信息,及時為領導小組提供決策依據。2立即組織查明事故原因,性質、危害程度等。 3組織區(qū)域內人員,采取措施處理事故。5.2.4.5.4物資供應組:主要保證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5.2.4.5.5通訊信息組:負責對救災情況信息進展收集、整理,按規(guī)定向有關單位和政府部門匯報,并參與協助事故的調查和分析處理;負責向職工群眾宣傳國家的有關

14、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并積極做好受威脅的職工、群眾撤離避讓的思想工作,宣傳搶險救災過程中的先進人物和事跡。5.2.4.5.6戒備保衛(wèi)組:主要負責事故發(fā)生后礦井的戒備、維持現場秩序等工作;5.2.4.5.7醫(yī)療救護組:1組織人員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制定救護方案,搶救傷員。 2協調各大醫(yī)院對事故現場中受傷人員及時進展救治。 5.2.4.5.8后勤保障組:1負責事故發(fā)生后現場醫(yī)療救護指揮以及救援醫(yī)護人員的集結調配;受傷人員的分類搶救;危重傷員的護送轉院;特殊情況下對傷員組織專家會診。2負責事故發(fā)生后各種搶險救援物資的調撥供應;各種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的購置儲藏和保管維護。3負責上級領導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和地面

15、車輛調配工作。4負責處理事故發(fā)生后的善后處理工作。5負責事故發(fā)生后各項搶險救援所需資金的籌措和調撥。5.2.4.5.9善后處理組:主要負責傷亡員工家屬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處理工作;5.2.4.5.10事故調查組:1參加搶險救災的全過程,根據批準的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方案,調配救援人員,對作戰(zhàn)方案的各環(huán)節(jié)、措施的實施過程進展檢查,確保作戰(zhàn)方案安全順利完成,發(fā)現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補救措施,及時向指揮部匯報,聽取指令。2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戒備保衛(wèi)工作,在井口、調度室、辦公室等要害地點設置專人戒備,維持礦區(qū)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并保證井口附近20米范

16、圍內無火源。3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事故責任人的監(jiān)控及協助上級事故調查組在事故追查過程中對現場的勘查和取證等相關工作。5.2.4.6各有關成員的職責1礦長是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方案。 2總工程師:是總指揮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總指揮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方案。 3搶救指揮部: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方案,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作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總指揮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fā)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 4安全礦長:根據批準的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作戰(zhàn)方案,以及按照?規(guī)程?規(guī)定

17、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的監(jiān)視。 5救護隊隊長:對煤礦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煤礦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方案所規(guī)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qū)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局煤礦救護隊聯合作戰(zhàn)時,應成立煤礦救護隊聯合作戰(zhàn)指揮部。由舒煤集團公司救護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戰(zhàn)斗行動。 6通風副總礦長:按照救災指揮部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系統,調整主扇風機的工作狀態(tài)和組織完成必須的通風工程,并執(zhí)行與通風有關的其它措施。 7生產礦長:按照總指揮命令負責協助副指揮進展搶救和災害處理。并負責組織準備好搶險物質、人員待命,并根據總指揮命令完成臨時交給的工作。 (8

18、)調度室主任:及時向總指揮、總工程師、煤礦調度室以及有關領導和單位匯報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性質及事故處理情況;向下傳達總指揮命令,召集有關人員或單位到調度室待命,協調各單位處理事故的工作。 (9)有關的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qū)域內工作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帶著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將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報告給礦調度室,并隨時承受總指揮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10)礦值班調度員:負責記錄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事故搶險情況,并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救護隊、救援總指揮、總工程師、礦調度室以及其他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總指揮的命令;按照?預案?中所

19、規(guī)定的?發(fā)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及時按順序通知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員和留在井下各地點的人數。 (11)監(jiān)控中心組長:應根據入井人員礦燈、自救器領取情況,調取人員到位系統歷史記錄,查清在井下的員工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對沒持有經指定的副礦長簽發(fā)的入井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不得發(fā)給礦燈、自救器,并在燈房嚴格檢查,制止入井;必須切斷與救災無關的其它通訊,保證井上下通訊信息暢通。 (12)后勤供應保障:及時準備好必需的搶救器材,并根據總指揮的命令,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 (13)機電礦長:根據總指揮命令,負責調整主要扇風機的工作狀態(tài)

20、,并保證其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的停送電情況,及時搶修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 (14)搶險救災隊隊長:配合救護大隊,負責將遇難人員及時運送井上,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并嚴格控制入井人員。 (15)醫(yī)務室負責人: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 (16)辦公室主任:保證對遇難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17)保安負責人: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wèi)工作;維持煤礦的正常救援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井口附近設專人戒備,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6.應急處置6.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6.1.1接警、通知和上報井上調度室

21、 :801。當井下發(fā)生事故時,附近在場人員應盡量了解和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利用井下 或其它方式通知井口值班人員。井下其它區(qū)域的人員,在發(fā)現異?,F象后,也應及時匯報。根據事故的性質和蔓延趨勢,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威脅的人員發(fā)出警報通知。值班員接到井下災情報告后,應詳細了解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性質、區(qū)域范圍、嚴重程度、受威脅的人員數、受傷人員數、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擴大的情況等,然后立即向礦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匯報。6.1.2指揮與控制井下發(fā)生重大事故后,必須立即在井口成立救災指揮部,礦長任總指揮,礦長未到之前,由值班領導代行總指揮職責。礦長接到事故報告后一方面必須立即組織技術

22、副礦長及相關人員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另一方面必須立即將所了解的事故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6.1.3緊急處置指揮部部主要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迅速確認并立即啟動?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實施相應的救援工作,并采取防止事故繼續(xù)擴大的措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匯報程序事 故調 度 室值班領導詢問并記錄事故發(fā)生性質、時間、地點、災區(qū)人數、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現狀和趨勢就近組織力量搶救災區(qū)人員,并將事故擴大后受威脅地區(qū)的人員撤離危險區(qū)。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qū)的人數。輔助救護隊救護隊礦長安全礦理技術礦理生產礦理機電礦理物資醫(yī)院有關單位區(qū)隊制定救災方案方 案 實 施成立

23、救災指揮部處調度室處有關部門領導重大事故6.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6.2.1、去除災區(qū)巷道的堵塞物。沖擊地壓發(fā)生后,巷道發(fā)生冒頂、底鼓、兩幫位移變形,或大量的煤矸涌出,造成巷道堵塞。假設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內不能去除時,應考慮其他能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方法,一旦通路翻開,立即進入災區(qū)搶救遇險人員。6.2.2、迅速恢復災區(qū)通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qū)的通風,讓新鮮空氣不斷供應災區(qū)。恢復通風設施時,首先恢復主要的最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謴酮氼^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進展。6.2.3、巷道發(fā)生

24、冒頂后,判斷冒頂的范圍、大小,分析巷道頂板巖性,根據現場情況和分析結果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搶救人員根據救災指揮部制訂的方案和安全措施,采取各種可能的方法,盡快搶救遇險人員。搜救人員時,要用呼喊、敲擊等方法確定遇難人員位置、人數。大塊矸石可用千斤頂、撬棍等工具掀開。頂板如有冒落危險時,必須采取臨時支護,防止二次冒落。6.2.4、處理冒頂時,必須在可靠的臨時支護下作業(yè),嚴禁空頂作業(yè)。處理冒頂前,應先加固好冒頂區(qū)前后的支護。應急救援使用棚子支護時,應根據圍巖壓力大小加密棚距,把棚子扶正扶穩(wěn)。棚子之間要安裝好拉桿等,使支架形成一個聯合體,棚子頂幫要背嚴背實。處理冒頂事故必須由有經歷的工人進展,必須有專

25、人觀察頂板。6.2.5、現場搶救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行動沉著、處理果斷,對事故的發(fā)生和可能導致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進展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始狀態(tài)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6.2.6、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fā)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迅速組織起來,主動聽從領導和班組長的指揮(假設現場無跟班人員或班組長,要聽從有經歷的老工人的指揮),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qū)的氧氣消耗。如果被堵地點有 ,應立即向調度匯報災情、遇險地點、遇險人數。否那么應采用敲擊鋼軌、管路等方法盡快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呼救信號,以便營救人員了解災情,組織力量進展搶救。6.2.7、盡快加固冒頂地點和人員躲避處,以防冒頂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如果被困地點有壓風管,應翻開壓風管輸送新鮮空氣,以稀釋隔堵空間的瓦斯含量。對傷及頭部、內臟、腰、頸椎和嚴重骨折及其他傷勢較重的工傷,采取急救措施后,必須迅速到醫(yī)院救治.6.3相關應急部門、機構聯系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