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資料專題七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完整PPT課件(216頁PPT)_第1頁
2022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資料專題七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完整PPT課件(216頁PPT)_第2頁
2022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資料專題七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完整PPT課件(216頁PPT)_第3頁
2022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資料專題七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完整PPT課件(216頁PPT)_第4頁
2022屆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資料專題七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完整PPT課件(216頁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216頁。第2頁,共216頁。專題七文言文閱讀第一講文言實詞、虛詞考點三部曲考點一課堂四面清考情一點明考點二第3頁,共216頁。第4頁,共216頁??季V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考綱解讀1.理解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3)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第5頁,共216頁??季V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考情分讀 2.分析綜合C(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第6頁,共216頁??季V要求:閱讀淺

2、易的古代詩文考情分析從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中,我們可以看出:1.文言文測試材料多是敘事類文體人物傳記, 且都出自史傳類著作“二十四史”;但在穩(wěn)定中 呈現(xiàn)多樣化,一些非史傳類著作,如先秦諸子散 文、唐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小說等開始出 現(xiàn),涉及人物傳奇、游記、政論、文論等多種樣 式,多是名家名篇(文集)。第7頁,共216頁。考綱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考情分析內(nèi)容多以敘事為主,敘議結(jié)合,大致可概括為人物故事類、山水游記類和說理類,這些作品可讀性強(qiáng)、利于測試兼具教化功能。備考時,在重點把握“二十四史”的基礎(chǔ)上,要兼顧先秦諸子散文和各朝代的名家大作(文集)閱讀。第8頁,共216頁??季V要求:閱讀淺易的古

3、代詩文考情分析2.從答案編制上來看,測試題目出在“課外”, 答案在“課內(nèi)” ?!罢n外”的含義一般指“選材” 是考生未學(xué)過的,題目沒做過的;“課內(nèi)”的含義 有二:一是測試的知識是我們“教材”已學(xué)過的, 二是我們利用已學(xué)過的知識加以推斷運用。所以, 鞏固好課內(nèi)文言文的基礎(chǔ)知識是復(fù)習(xí)的關(guān)鍵。3.從考查形式上來看,穩(wěn)中有變,但仍以選擇和翻 譯為主,個別省市卷有斷句題。選擇題難度適 中,難度系數(shù)約在 0.40.6 之間,翻譯題難 度系數(shù)在 0.30.5之間,稍有難度。第9頁,共216頁。考綱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考情分析4.從命題趨勢看,文言文閱讀主觀題的分值會有所 增加,但難度會降低,這不但符合考綱

4、的規(guī)定, 而且有利于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和對文言 知識的運用能力。今后文言文測試材料的選用, 也將會更加多樣,更有新意,但人物傳記、人物 故事類仍會是考查的重點,而抒情性、議論性散 文會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這對學(xué)生的古文閱讀視野 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第10頁,共216頁。第11頁,共216頁。第12頁,共216頁。 文 言 實 詞 命題指數(shù) 命題分析(1)文言實詞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全國所有 高考語文試卷,對這一考點均作了考查;(2)文言實詞是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和關(guān) 鍵,是每套試題命題的必考項目;(3)考查形式有兩種,一是以選擇題的形式 考查實詞,二是將實詞融合到翻譯題中 考查。第13頁,共21

5、6頁。一、考點要求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文言實詞的考查,是指考查在文章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 “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其范圍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綱上所舉的120個實詞,還包括初高中課本及學(xué)生尚未接觸到的傳世名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實詞。第14頁,共216頁。二、命題規(guī)律1考查以單音詞為主。這與文言文的特點是一致的, 文言文中的詞語也是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2考查對象為常見常用詞。120個實詞,不是個個都 考,考查的都是常用的。這就提醒我們在學(xué)習(xí)古 文時,要注意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實詞。第15頁,共216頁。3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古今異義都有涉及。

6、實 詞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詞多義為主,同時涉 及對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考查。4考查形式依然以選擇題為主,在翻譯題目中也 會落實對實詞的考查。三、考點解讀從教材說起 文言實詞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通假字等。第16頁,共216頁。一一詞多義 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即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而同一個詞的幾個意義之間,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其中一個是本義,其余是引申義。比如“兵”字,甲骨文中的字形表示“雙手持斤”,根據(jù)這一結(jié)構(gòu),可以有多種理解:若側(cè)重“斤”,意思是“械”“武器”;側(cè)重“雙手持斤的人”,意思是“士兵”個體“軍隊”集體;側(cè)重“雙手持斤的行為”,意思是“

7、砍”“擊殺”“作戰(zhàn)”“軍事”等等。第17頁,共216頁。解釋下面兩個一詞多義的字:副詞,從小路動詞,夾雜動詞,參與動詞,辭別動詞,謝絕,推辭動詞,告誡,勸告第18頁,共216頁。二古今異義 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如,“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xué)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在專指黃金。這是詞義縮小了。另外,還有詞義擴(kuò)大、詞義轉(zhuǎn)移、色彩變化、說法改變等方面的區(qū)別。第19頁,共216頁。下面是一些古今異義的詞,請解釋它們的古義。例句古義今義 1.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表原因的連詞2.臣欲奉詔奔馳(陳情表)(車馬等)很快地跑3.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表程度的副詞 是副詞和

8、動詞構(gòu)成的兩個詞,這里是“因此作”的意思奔跑,形容馬上赴任意外的變故 第20頁,共216頁。三詞類活用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dāng)其他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偟膩碚f,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作動詞或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第21頁,共216頁。狀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并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如:“項伯殺人

9、,臣活之”中的“活”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但因跟了“之”,成為使動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這里可譯為“救了他”。第22頁,共216頁。 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都是詞類活用的字,請你連線使之對應(yīng)。第23頁,共216頁。 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 通假,指的是古書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現(xiàn)象。通假字包括三類: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第24頁,共216頁。類別內(nèi)涵闡釋舉例通用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寫這個,也可以寫那個?!胺础蓖ā胺怠保爸蓖ā爸恰奔俳枳謨蓚€讀音相同或相近而意義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時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況

10、比較突出?!霸椤蓖ā霸纭?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第25頁,共216頁。類別內(nèi)涵闡釋舉例古今字古時候有某一字,后來為了知道這個古字所表示的幾個概念,用不同的字形來區(qū)別,造成了一個或幾個今字,讓原來的古字表示另一個或另幾個概念?!澳蓖ā澳骸保?“益”通“溢”第26頁,共216頁。 通假字和本字本來沒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但是,在閱讀時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按該字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都解釋不通時,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第27頁,共216頁。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例句通假字本字含義1.要項伯(鴻門宴)2.夙遭閔兇(陳情表)3.君子生非異也(勸學(xué))4.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要邀邀請可

11、憂患的事憫閔生性資質(zhì)、稟賦受授傳授第28頁,共216頁。第29頁,共216頁。第30頁,共216頁。第31頁,共216頁。第32頁,共216頁。第段了解人物的基本情況:這部分內(nèi)容多在開頭。如果寫到事件,多與家庭、學(xué)識、性情有關(guān)。如本部分中姓名:何灌;字:仲源,籍貫:開封祥符人;科舉:武選登第;最初任職:為河?xùn)|從事。第33頁,共216頁。第段了解主要事跡:在閱讀時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官職、事件等。如本部分中地點:邊境;人物:遼人、何灌;事件:何灌打敗前來汲水的遼人。第段本部分為補敘。時間:后三十年;人物:何灌、蕭太師;事件:契丹蕭太師佩服何灌“神射”。第段本部分中人物:何灌、夏人;官職:河?xùn)|

12、將;事件:何灌用箭射退敵人。第段本部分中人物:何灌、徽宗;地點:皇宮;事件:與徽宗討論國事。第34頁,共216頁。第段本部分是略寫其官職升遷情況。第段本部分人物:何灌;官職:引進(jìn)使;事件:進(jìn)言皇帝就地收糧,增加費用。第段本部分人物:何灌;官職:岷州知州、河州知州、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事件:興修水利、箭法精湛。第段本部分時間:靖康元年正月二日;地點:滑州、京城;官職:步軍都虞候;事件:戰(zhàn)死京城。第35頁,共216頁。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遼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 迎:面對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斂:躲藏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 徹:穿透第36頁,共21

13、6頁。解析:C項,“斂”,整理,結(jié)集。答案:C第37頁,共216頁。第38頁,共216頁。解析: D項,“次”, 駐扎,引申為“攻打”。答案:D第39頁,共216頁。第40頁,共216頁。解析: A項,“從事”,一種官職。答案:A第41頁,共216頁。第42頁,共216頁。解析: C項,名詞作動詞,擔(dān)心。答案:C第43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何灌因為武選登第,任河?xùn)|從事。當(dāng)時的河?xùn)|經(jīng)略使韓縝對他說:“你是個奇才,將來總有一天會坐上我今天的位子?!焙髞砗喂鄵?dān)任府州、火山軍巡檢。 遼國人經(jīng)常越過邊境來取水,何灌親自申明劃定邊界,不許他們前來取水,遼國人憤怒地發(fā)兵犯境。

14、何灌面對敵陣向高處山崖射箭,每射必中山石,有的箭頭都射到山崖的石頭里面去了,遼軍吃驚地把他當(dāng)成是神人,遲疑徘徊著整兵離開了。第44頁,共216頁。 大約過了三十年,契丹的蕭太師與何灌相遇,說起當(dāng)年這件事,稱贊那時的巡檢好箭法,何灌說:“那就是我啊。”蕭太師肅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禮。 隨后,何灌任河?xùn)|將,與西夏軍隊相遇,敵人的騎兵追了過來,何灌射出的箭都能穿透敵人的鎧甲,從胸前射進(jìn)去,從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敵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引兵退走了。第45頁,共216頁。 后來大臣張康國向徽宗推薦何灌,徽宗召見了他,詢問西北邊境的敵我態(tài)勢,何灌用笏在御榻上指畫,把衣服上的花紋比作敵我態(tài)勢向皇帝講解。皇帝說:“

15、敵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后來何灌擔(dān)任提點河?xùn)|刑獄,升任西上閣門使、擔(dān)任威州刺史、掌管滄州。第46頁,共216頁。 因為修建城障有功,再升任引進(jìn)使。當(dāng)時皇帝命令運送糧食三十萬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說:“河水太淺不能行船,如果用陸路運輸要用馬車八千輛,沿邊正值麥子成熟,希望用運輸糧草的費用就地加價收購麥子。”何灌把這些意見上奏朝廷,朝廷應(yīng)允了。 過了沒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為岷州知州,他引邈川水灌溉閑置的田地上千頃,河湟一帶的百姓把它叫做廣利渠。何灌后來調(diào)到河州,不久又防守岷州,并擔(dān)任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一職。第47頁,共216頁。何灌向朝廷進(jìn)言:“如果先修繕?biāo)?,使百姓不?dān)心耕地干旱,則百姓就樂于參加

16、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也就能招夠了?!背⒙爮牧撕喂嗟慕ㄗh。才半年,就改善良田二萬六千頃,招募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當(dāng)時西北幾路中最成功的。何灌陪遼國使者在玉津園射箭,一發(fā)命中,第二次射就沒有射中,使者說:“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禮節(jié)讓你。”整理了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第48頁,共216頁。 隨后升任步軍都虞候。金兵大舉南侵,朝廷把精銳騎兵都交付給梁方平固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打到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的軍隊亦望風(fēng)而潰。黃河南岸無一人抵御金兵,金兵于是一直攻打到京城。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令他把守西部邊角。他率兵在京城西部邊

17、角抵御金兵三天,身受重傷,死于陣前,享年六十二歲。第49頁,共216頁。 文言實詞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點之一,從近幾年所考實詞看,絕大多數(shù)遷移自課本,所以,熟練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常用的文言實詞是非常必要的,而這些實詞中,又需要重點關(guān)注那些多義實詞古今差別大的義項。在文言文的閱讀中,要利用漢語詞語的構(gòu)成特點,根據(jù)已經(jīng)學(xué)過的相關(guān)知識,結(jié)合上下文的語境限制和題目的具體要求進(jìn)行詞義的推斷。第50頁,共216頁。文言實詞推斷6法第51頁,共216頁。1代入推斷法 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貫通文意,解釋準(zhǔn)確而無滯礙者即為正確解釋,反之即為

18、錯誤解釋。第52頁,共216頁。2通假推斷法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1完全同音。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中 “惠”通“慧”;蘇武傳“畔主背親”中“畔” 通“叛”。2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蘇武傳“空自苦亡人之 地”中“亡”通“無”。第53頁,共216頁。 “同音代替”這個規(guī)律,又決定了通假字與形聲字的聲旁關(guān)系十分密切。一是形聲字和它的聲旁字可以互相替代,如赤壁之戰(zhàn)“將軍禽操,宜在今日”中“禽”通“擒”。二是同聲旁的形聲字可以互相替代,如鴻門宴“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中“距”通“拒”。我們弄清了通假的來龍去脈,便可以坦然地接受字音推斷法了,即從音的假借上去探求,以聲求義。3韻

19、母相同疊韻通假。第54頁,共216頁。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如2011年浙江卷“時以張文瓘執(zhí)法平恕方戴胄人名”一句中“方”按照正常詞義去解釋顯然行不通,這時就要考慮是否通假。本句中“方”通“仿”意為“相仿、相同”。第55頁,共216頁。3語法推斷法 判斷該實詞在句中充當(dāng)什么成分,確定其詞性,從而推斷其意義。如2009年高考重慶卷“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中的“規(guī)”,由“規(guī)小得”和“大失”的轉(zhuǎn)折結(jié)構(gòu)可知,“規(guī)小得”為動賓結(jié)構(gòu),從而推斷“規(guī)”為動詞,結(jié)合上下文內(nèi)容進(jìn)而確定為“謀求”之義。 另外,語法推斷法還有助于理解詞類活用現(xiàn)象,我們判斷一個詞是否活用主要就

20、是依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如:第56頁,共216頁。1名詞充當(dāng)謂語且后面帶有賓語或補語,那它就活用 為動詞了。如2010年安徽卷中的“后有以良家子鎮(zhèn) 武川者,遂家焉”一句,其中的“家”即名詞用作 動詞:安家。2名詞放在動詞前且非主語,那它就活用作狀語了。3動詞、形容詞在句中充當(dāng)賓語或主語,那它們就自 活用為名詞了。第57頁,共216頁。4句式推斷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偶句、并列結(jié)構(gòu)等,其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這樣就可以由已知的詞性、詞義推測未知的詞性、詞義。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中“周窮振乏,家無余財”一句,“窮、乏”意思相近,可以推知“周、振”意思也

21、相近,均為“救濟(jì)”之義,顯然,選項中解釋為“振作”是錯誤的。第58頁,共216頁。5語境推斷法 一個詞一般有多個義項,然而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它的義項只有一個,因此,我們要善于將實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詞義。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中“子何絕我之暴也”一句,如脫離語境將“暴”譯為“暴躁”也可講得通,如“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中的“暴”就是這個意思。第59頁,共216頁。但我們結(jié)合上文“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父怒而請絕”這一語境可以知道,越石父因為晏子沒有以禮待己,怒而請絕,晏子感到非常突然,才有此問的。再聯(lián)系我們熟知的“暴病”“暴富”等常見詞義,可知此處“暴”為“突然”

22、之義,整句話的意思是:“您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絕交呢?”第60頁,共216頁。6聯(lián)想推斷法1課內(nèi)知識遷移法 試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詞,大多在課文中出現(xiàn)過,可聯(lián)系課文對應(yīng)文句相應(yīng)遷移。如2010年江西卷中“繼遷兵相隨屬”一句,要想判斷“屬”的含義,應(yīng)該馬上準(zhǔn)確聯(lián)系屈原列傳中的一句“然亡國破家相隨屬”,意為“連接”。第61頁,共216頁。 高考對于文言文的考查,雖然“形”在課外,但根基仍在課內(nèi)。所考查的文言實詞,其意義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用好教材這塊寶,善于由高考文言語段中的實詞聯(lián)想到教材中意義相對應(yīng)的實詞,通過比照,辨其異同,然后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第62頁,共216頁。2雙音聯(lián)想

23、法 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試題中出現(xiàn)的單音詞,可以聯(lián)想雙音詞來推斷。如2008年高考全國卷中“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中的“稽”可以聯(lián)想“稽查”一詞,解釋為“查考”;“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中的“杜”可以聯(lián)想“杜絕”一詞,解釋為“制止”。第63頁,共216頁。3成語聯(lián)想法 成語中保留了很多詞語的古義,借助平時比較熟悉的成語中的有關(guān)詞語的含義來推斷,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休復(fù)執(zhí)論”中的“執(zhí)”可以聯(lián)想成語“各執(zhí)一詞”,解釋為“堅持”。再如2010年江西卷中“亂而繼遷薄我,必敗”一句,若要弄清加點字“薄”的含義,只要聯(lián)系成語“日薄西山”,就能快速判斷其含義為“靠近

24、”“迫近”“接近”等。第64頁,共216頁。 總之,要做好文言文閱讀里的實詞題,積累是基礎(chǔ),在有一定量積累的前提下,再懂得運用一些方法,才可以有備無患。第65頁,共216頁。 文 言 虛 詞 命題指數(shù)命題分析(1)文言虛詞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011年全國 所有高考語文試卷,有11套試題對這一考 點都作了直接考查;新課標(biāo)全國卷模式(含 遼寧卷)不單獨設(shè)題考查虛詞,而是融入到 文言翻譯中考查;(2)文言虛詞是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關(guān)鍵,有助 于讀懂文言文所敘述的事件、道理、情感 等內(nèi)在聯(lián)系,是高考試題命題的高頻考點。第66頁,共216頁。一、考點要求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主要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

25、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文言虛詞的考查,是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詞、連詞、助詞、代詞、副詞等。常見文言虛詞有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第67頁,共216頁。二、命題規(guī)律1題型相對穩(wěn)定。試題大都采用給出四組八個例句, 每組內(nèi)部兩兩比較,考查異同的方法。這一命題 形式,不僅可以擴(kuò)大考查的范圍和信息量,而且 將課內(nèi)與課外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體現(xiàn)出高考文言 文注重遷移、突出運用這一“能力立意”的考查 趨勢。第68頁,共216頁。2相對集中,熱詞考查密度大。考試說明規(guī)定考查18個, 其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有“以”“而”“乃”“其” “之”“為”“因”等。3在同一閱讀

26、材料中對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虛詞的意義 和用法比較異同,也成為一種考查方式。有的試題把 文言虛詞與文言實詞結(jié)合在一起考查。第69頁,共216頁。三、考點解讀從教材說起 文言虛詞在高考中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是連詞、副詞、助詞、代詞的用法。“而”字在文言虛詞中一般作連詞,但有時也作代詞用。請你將原句與“而”字的用法連線:第70頁,共216頁。第71頁,共216頁。2004湖南高考,有改動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第72頁,共216頁。放 鶴 亭 記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

27、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第73頁,共216頁。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詩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遠(yuǎn)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第74頁,共216頁。第75頁,共216頁。第76頁,共216頁。分析景情關(guān)系第段景:春夏交替:草木茂盛;秋冬:瑞雪、皓月,

28、千 里一色;風(fēng)雨陰晴,瞬息萬變。情:怡然自得第段景:早晚之景情:隱然自樂第77頁,共216頁。分析敘中之情第段人:蘇軾、山人事:議論隱居之樂理:君主之樂和隱士之樂不可同日而語情: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的消極情緒第78頁,共216頁。分析物象之情第段物象:鶴景:高空飛翔、澗中啄食情:清遠(yuǎn)閑放第79頁,共216頁。分析點題之情第段物象:鶴景:農(nóng)耕圖情:向往歸隱第80頁,共216頁。第81頁,共216頁。解析: A項,兩個“以”都是介詞,當(dāng)“用”“拿”講。B項“其”,代詞,指“它們”;語氣副詞,表反問語氣。C項“而”,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D項“于”,介詞,在;介詞,由于。答案:A第82頁,共2

29、16頁。第83頁,共216頁。解析: 結(jié)構(gòu)助詞,的;指示代詞,這些;人稱代詞,代第三人稱,它,指“放鶴亭”;句末語氣詞,不譯。答案:D第84頁,共216頁。解析: A項,介詞,到;B、C、D三項,介詞,在。答案:A第85頁,共216頁。第86頁,共216頁。解析: B項,“以為”中的“以”,是動詞。答案:B第87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熙寧十年的秋天,彭城發(fā)大水,云龍山人張君的草堂,水已沒到他家門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龍山人搬到故居的東面。在東山的腳下,登到高處遠(yuǎn)望去,看到一個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岡從四面合攏,隱約的像一個大環(huán);只是在西面缺一個口,而

30、云龍山人的亭子,恰好對著那個缺口。春夏兩季交替的時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陰晴,瞬息萬變。第88頁,共216頁。 山人養(yǎng)兩只鶴,非常馴服而且善飛。早晨就朝著西山的缺口放飛它們,任它們飛到哪里,有時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時飛翔在萬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繞東山飛回,因此給這個亭子取名叫“放鶴亭”。 郡守蘇軾,當(dāng)時帶著賓客隨從,前往拜見山人,在這個亭子里喝酒并以此為樂。給山人斟酒并告訴他說:“您懂得隱居的快樂嗎?即使是面南稱尊的國君,也不能和他交換。易經(jīng)上說:鳴鶴在北邊鳴叫,它的小鶴也會應(yīng)和它。詩經(jīng)上說:鶴在深澤中鳴叫,聲音傳到天空。大概那種東第89頁,共216頁。西

31、指鶴清凈深遠(yuǎn)幽閑曠達(dá),超脫世俗之外,因此易經(jīng)詩經(jīng)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顯露自己有德行的人,親近把玩它,應(yīng)該好像有益無害。但衛(wèi)懿公喜歡鶴卻使他的國家滅亡。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認(rèn)為造成荒唐的災(zāi)禍沒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劉伶、阮籍那類人,憑借這保全他們的真性,并聞名后世。第90頁,共216頁。唉,坐北朝南的君主,即使清凈深遠(yuǎn)幽閑曠達(dá),像鶴這樣,也不能過分享受,過分喜好就會使他的國家滅亡;而超脫世俗隱居山林的賢士,即使荒唐迷惑頹敗迷亂像飲酒的人,還不能成為禍害,更何況對鶴的喜愛呢?由此看來,君主之樂和隱士之樂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的?!鄙饺诵廊恍χf:“有這樣的道理啊!”于是,寫了放鶴、招鶴之歌:第91頁

32、,共216頁。 鶴飛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飛向下看選擇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將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矯健地又凌空翻飛。獨自整天在山澗峽谷中,啄食青苔踩著白石頭。 鶴飛回吧,到東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著黃色的帽子,穿著草鞋,披著葛麻衣服,彈奏著琴弦。親自耕種自食其力,剩下的東西就能喂飽你?;貋戆。魃讲豢梢跃昧?。第92頁,共216頁。 正確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我們在復(fù)習(xí)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針對性和典型性。掌握重點虛詞的詞性和用法,就要對每篇課文中的重點虛詞進(jìn)行分類整理,弄清用法。除此之外,以下方法可靈活使用。第93頁,共216頁。

33、文言虛詞推斷7法第94頁,共216頁。1代入篩選法 答題時先確認(rèn)判斷該虛詞在兩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將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順、恰當(dāng),如通暢,則相同;反之,則不同。第95頁,共216頁。如 “過于荊,至江上”和“苛政猛于虎也”,后一句源自課本,我們比較熟悉,“苛政”與“虎”之間存在比較關(guān)系,“于”相當(dāng)于“比,比更”的意思,用“比”代替句中的“于”,句子通順,語義不變;但將“比”代替前一句的“于”,顯然講不通,前句中的“于”是“從”的意思。如果是選相同的項,該項即可排除。第96頁,共216頁。2標(biāo)志識別法 有些虛詞是構(gòu)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標(biāo)志詞,其用法是

34、固定的。如用“見”“于”“為”“為所”表被動,用“之”“是”表示賓語前置,如:何陋之有。第97頁,共216頁。3語法切入法 從語法結(jié)構(gòu)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虛詞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遣使約降于燕”和“故內(nèi)惑于鄭袖”,結(jié)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語是田單,是施動者;后句的主語應(yīng)是楚懷王,是受動者。故第一句中“于”譯為“向”,第二句中“于”譯為“被”。第98頁,共216頁。4詞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詞兼有實詞和虛詞兩種性質(zhì),可借助上下文的語境,推斷其詞性和用法。詞性不一樣,用法也不一樣。如“將以定其志也”和“必有以也”,前一個“以”是介詞,“用”;后一個是動詞,“作為”。第99頁,共216頁。5結(jié)構(gòu)推斷法 一

35、是可以根據(jù)句子的對稱關(guān)系來推斷:文言句子講究整齊、對稱,抓住這點,我們可從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那么“以”也該和它相同,也是表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第100頁,共216頁。第101頁,共216頁。第102頁,共216頁。特別提示 我們在做虛詞題時容易犯理解虛詞詞義不結(jié)合語境的錯誤。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是詞義存在的基礎(chǔ)。文言虛詞的意義雖然較“虛”,但也符合一定語境,并且語境限定了虛詞的用法。因此,文言句子里面的虛詞,如果根據(jù)句子的大意還不能判明其意義和用法,那就要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來判斷。否則,就會出錯。第103頁,共

36、216頁。第104頁,共216頁。1用法與意義的關(guān)系 比較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異同,考生多注重意義,而不注重用法,這極易導(dǎo)致判斷的失誤。 因為“意義”是現(xiàn)代人按現(xiàn)代漢語的表述習(xí)慣所作的解釋,同一意義,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則不然,某一文言虛詞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語法規(guī)則的,它具有穩(wěn)定性。第105頁,共216頁。 因此,文言虛詞的“意義”是緣“用法”而生的,我們在辨析其異同時,應(yīng)該遵循先“用法”后“意義”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化繁為簡,繞開誤區(qū),準(zhǔn)確作答。2常見與特殊的關(guān)系 高考試題考查的文言虛詞用法都是“常見”用法,基本沒有觸及詞典中列舉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為此,在掌握文言虛詞

37、用法時,應(yīng)該著力于“常見”用法,理清主干知識,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第106頁,共216頁。3尋同與析異的關(guān)系 近年來高考試題對文言虛詞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較異同”題型,而且命題者所設(shè)計的“意義和用法不同”選項都具有“同中有異”的特點,探究其具體情況,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第107頁,共216頁。第108頁,共216頁。 兩句中的“而”詞性相同,都是連詞;但上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下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修飾關(guān)系。 從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有“同”,才具有干擾性;正是因為有“異”,才構(gòu)成可比性。為此,考生在答題時,不僅要運用求同思維善于發(fā)現(xiàn)例句中虛詞用法的共同點,而且要運用求異

38、思維仔細(xì)探求例句中虛詞用法的不同點。 其基本的思維流程應(yīng)該是“看句位辨詞性析用法比語意”。第109頁,共216頁。第110頁,共216頁。第111頁,共216頁。第112頁,共216頁。第113頁,共216頁。解析:D項,挽:拉。答案:D第114頁,共216頁。解析: C項,“奉承”是古今異義詞,在這里是“侍奉”的意思。答案:C第115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勃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jīng)跟隨少君的父親學(xué)習(xí),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陪送給女兒的嫁妝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xí)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佩戴著漂亮的裝飾,可是我實在貧

39、窮低賤,不敢擔(dān)當(dāng)大禮。”第116頁,共216頁。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有修養(yǎng),品德高尚,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您,我聽從您的命令?!滨U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鄙倬腿珨?shù)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及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xiāng)。她拜見婆母禮節(jié)完畢后,就提著水甕出去打水。她修習(xí)為婦之道,鄉(xiāng)里的人都稱贊她。第117頁,共216頁。第118頁,共216頁。第119頁,共216頁。第120頁,共216頁。解析:B項,過:拜訪。答案:B第121頁,共216頁。第122頁,共216頁。解析:B項中的“許”和題干“然其心許

40、之矣”中的“許”都為動詞,答應(yīng),允許;A項,地方,處所;C項,如此,這樣;D項,左右,上下。答案:B第123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晉國,佩帶寶劍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觀賞季子的寶劍,嘴上沒有說什么,但臉色流露出想要寶劍的意思。延陵季子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wù),就沒有把寶劍獻(xiàn)給徐國國君,但是他心里已經(jīng)答應(yīng)給徐國國君了。季子在晉國完成了出使任務(wù),返還,可是徐國國君卻已經(jīng)死在楚國,于是季子要解下寶劍送給繼位的徐國國君。隨從人員阻止他說:“這是吳國的寶物,不是用來作贈禮的?!毖恿昙咀诱f: “我第124頁,共216頁。不是送給他的,前些日子我經(jīng)過這里,徐國國君觀賞我的寶劍,嘴上沒

41、有說什么,但是他的臉上流露出想要這把寶劍的意思,我因為有出使上國的任務(wù),就沒有獻(xiàn)給他。雖然如此,我在心里已經(jīng)答應(yīng)給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寶劍進(jìn)獻(xiàn)給他,這是欺騙我自己的良心。第125頁,共216頁。因為愛惜寶劍就欺騙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這樣的?!庇谑墙庀聦殑λ徒o了繼位的徐國國君。繼位的徐國國君說:“先前國君沒有留下遺命,我不敢接受寶劍。”于是季子把寶劍掛在了徐國國君墳?zāi)惯叺臉渖暇妥吡恕P靽速澝姥恿昙咀?,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啊不忘故人,解下千金的寶劍啊掛在墳?zāi)惯叺臉渖稀!钡?26頁,共216頁。第127頁,共216頁。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發(fā)盡白,蚤死 “_”通“_”2今也則亡 “

42、_”通“_”答案:1蚤早2亡無第128頁,共216頁。答案:1哀痛到了極點2更3誰4犯過失,犯錯誤第129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fā)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xué)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xué)生中誰是最好學(xué)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xué),他從不把脾氣發(fā)到別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jì)輕輕死了,現(xiàn)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xué)的人了。”第130頁,共216頁。第131頁,共216頁。第132頁,共216頁。答案:1同在一張桌子2急忙,迅速3打在臉上4臉色第133頁,共216頁。第134頁,共216頁。答案:1舊例真實

43、的或虛構(gòu)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2跑行走3不同平常,非比尋常十分,極。第135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從以前的舊例看,三江看潮,其實沒有什么潮可看。在午后,人們?nèi)轮鴤髡f:“今年是暗漲潮?!?年年都像這樣的情形。戊寅年八月,我憑吊朱恒岳少師到了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和我同席。聽得海塘上有人喊看潮,我迅速前往,陳章侯、祁世培也緊跟著到了塘上。我站在塘上,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潮水如一條線,從海寧過來,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就隱隱露出白色,如同有人驅(qū)趕著千百只小鵝在展翅驚飛。潮水又漸第136頁,共216頁。漸逼近,噴出的飛沫如突然濺起的冰花,像百萬雪白的雄獅遮蔽了江面,浩浩蕩蕩地沿江而下,如同有怒雷驅(qū)趕著似

44、的,那百萬雪白的雄獅密密地擠在一起,一個也不敢落后。潮水第二次逼近,就如同颶風(fēng)逼迫著它,水勢要拍岸而上似的。這時,看潮的人紛紛避開,跑到塘下躲避。潮水到了塘上,盡力磅礴而起,水花激射,濺起數(shù)丈高,打得人臉都濕了。第137頁,共216頁。潮水很快又旋卷著向右面撲去,被龜山擋了一下,轟怒聲不同尋常,如同大炮擊碎了龍湫,在半空中如雪花般飛舞。我看著這一切,驚嚇得頭暈?zāi)垦?,坐了半天,臉色才恢?fù)過來。 先輩們說:浙江潮水的源頭,從龕、赭兩山?jīng)_刷激蕩而起。白洋在兩山之外,潮頭卻更大,為什么呢?第138頁,共216頁。第139頁,共216頁。第140頁,共216頁。解析:此題考查根據(jù)語境判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

45、力,可根據(jù)詞典中的多個義項,用“代入檢驗法”選義。A項,揭:舉;B項,去:離開;C使:使者。答案:D第141頁,共216頁。第142頁,共216頁。第143頁,共216頁。解析:此題考查多義實詞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檢驗法”選擇。A項,“使”均為“派、派遣”;B項,“信”均為“誠實”;C項,“亡”均為“跑掉”;D項,“故”分別為“緣故”和“所以”。答案:D第144頁,共216頁。第145頁,共216頁。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實詞活用的判斷能力。答此題可采用“語法分析推斷法”。A項,“道”,應(yīng)為名詞作狀語,意為“在路上”。古漢語中名詞直接用來修飾或限制動詞時用作狀語,本句中名詞“道”直接限制

46、動詞“飛”。B項,“詐”本義為“虛偽”,形容詞,作“造”的賓語后活用作名詞“虛偽的經(jīng)歷”。第146頁,共216頁。C項,“出”和“飲”用在代詞“之”代“鵠”前面,表“使它出來”、“使它喝水”之意,故為使動用法。D項,“倍”本為名詞“倍數(shù)”,這里表“增加一倍”之意,故為名詞活用作動詞。答案:A第147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從前,齊王派淳于髡到楚國去獻(xiàn)鴻鵠。出了城門,在道路上那只鴻鵠飛走了。淳于髡只舉著個空籠子,編造虛偽的經(jīng)歷成了一套謊話,前去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獻(xiàn)鴻鵠,乘船從水中經(jīng)過,我不忍心讓鴻鵠干渴,放出來讓它喝水,它離開我飛掉了。我想剖開肚子或勒緊脖子自殺,又恐怕別人議論我們大王因

47、為鳥獸的緣故讓士人自己傷害自己或自殺。第148頁,共216頁。鴻鵠,是長毛的禽類,有很多相似的,我想買一只代替它,這是不誠實而欺騙大王的行為。我想逃跑到別的國家去,又哀痛著我的兩位國君的使者不能聯(lián)系,所以來承認(rèn)錯誤,向大王叩頭接受大王處罰?!背跽f:“好。齊王竟有這樣誠實的士人??!”于是優(yōu)厚地賞賜了他,賞賜他的財物比有鴻鵠在的情況下增加了一倍。第149頁,共216頁。第150頁,共216頁。第151頁,共216頁。答案:1曾經(jīng)2水中小洲3停止4事情的底細(xì)和原委5通“邀”, 邀請第152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袁虎年輕時,家里貧窮,曾經(jīng)被人雇傭,載運租谷。鎮(zhèn)西將軍謝尚從船邊經(jīng)過,那天晚上清風(fēng)

48、習(xí)習(xí),明月皎潔,聽到江上小洲之間的商販船上,有吟詠詩歌的聲音,很有情調(diào);所吟誦的五言詩,又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他贊嘆不絕。就派人去詳細(xì)詢問事情原委,原來,是袁虎在吟詠自己作的詠史詩。謝尚于是邀請袁虎相見,對他十分賞識。第153頁,共216頁。第154頁,共216頁。第155頁,共216頁。答案:1的原因2屢次3軍隊4統(tǒng)治5竭盡第156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魏文侯問李克道:“吳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說:“屢次作戰(zhàn)屢次取得勝利?!蔽暮钣终f:“屢次作戰(zhàn)屢次獲勝,這是國家的福氣啊,軍隊卻因此而滅亡,這是為什么呢?”李克回答:“多次戰(zhàn)斗,百姓就疲憊不堪,多次獲勝,君主就驕橫,讓驕橫的君主

49、統(tǒng)治疲憊的人民,這就是它滅亡的原因。所以,喜歡打仗窮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國家沒有不滅亡的?!钡?57頁,共216頁。第158頁,共216頁。第159頁,共216頁。答案:1吉利2立即,馬上3柴火4狹隘5能夠,作為第160頁,共216頁。參考譯文: 有一位老者與人為鄰,有一棵枯死的梧樹,那老者說那棵死梧樹不吉利,鄰居就馬上把樹砍了,老者就請求鄰居把枯梧樹給他當(dāng)柴火。那鄰居很不高興地說:“做鄰居的這么陰險,怎么能做鄰居啊!”這是太過狹隘了,要和不要枯樹當(dāng)柴火,這一點不能作為懷疑枯梧樹吉利還是不吉利的依據(jù)啊。第161頁,共216頁。第162頁,共216頁。第163頁,共216頁。第164頁,共216頁

50、。答案: 1、2、3、6表承接關(guān)系,譯為“然后”“就”或者不譯。4、9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但是,卻”。5、7表遞進(jìn)關(guān)系,譯為“而且”。8你的,代詞。10、11連接狀語和動詞,表修飾關(guān)系,譯為“著”或者“地”,或不譯。12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13、14表因果關(guān)系,譯為“因而”。第165頁,共216頁。第166頁,共216頁。第167頁,共216頁。答案: 1作副詞,表承接,于是,就。2、3表轉(zhuǎn)折,竟然,卻。4前一個“乃”,表順承,于是,就;后一個“乃”,表范圍,僅僅。5才。6、7表判斷,就是,是。8代詞,你的。第168頁,共216頁。第169頁,共216頁。第170頁,共216頁。答案: 1

51、、2作名詞,譯為場所,處所,位置。3、4、6句中的“所”與后面的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作助詞用。5、7句中“為所”表被動。8、9“所以”構(gòu)成的復(fù)音虛詞表示原因,釋為“的原因”。10、11復(fù)音虛詞“所以”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手段或條件,譯為“用來的方法、方式等”。12用在數(shù)量詞的后面,表示猜測,譯為“左右”。第171頁,共216頁。第172頁,共216頁。第173頁,共216頁。第174頁,共216頁。答案: 1介詞,憑借身份。2動詞,認(rèn)為。3、11介詞,用。4動詞,任用。5動詞,率領(lǐng)。6、7、10介詞,因為。8、14連詞,表原因,因為。9介詞,在。12介詞,按照。13連詞,表并列,并且。15連接

52、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相當(dāng)于“而”。16來,用來,表目的。17以致,因而,表結(jié)果。18相當(dāng)于“地”,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關(guān)系。第175頁,共216頁。第176頁,共216頁。第177頁,共216頁。答案: 1介詞,根據(jù)。2動詞,沿襲,繼承。3介詞,憑借。4、5、6介詞,趁,趁機(jī)。7介詞,通過,經(jīng)由。8動詞,繼,接著。9名詞,機(jī)會,因緣。10介詞,順著。第178頁,共216頁。第179頁,共216頁。第180頁,共216頁。答案: 1、11表處所,在。2前一個“于”,從;后一個“于”,表比較,比。3“在方面”。4在。5第一個“于”,從;第二個“于”,被,表被動。6表對象,向。7、8表被動,被。9、10表對象,和。第181頁,共216頁。第182頁,共216頁。第183頁,共216頁。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