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說課講解_第1頁
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說課講解_第2頁
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說課講解_第3頁
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說課講解_第4頁
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說課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regoryMankiw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研究工作經(jīng)驗談原文:N.GregoryMankiw,“MyRulesofThumb,”TheAmericanEconomist譯者:sen豆瓣網(wǎng)說明:很喜歡這篇文章,就譯了出來,希望更多的人從中受益。幾乎所有的人命、書名、術語和機構名稱,以及一些細節(jié),都采用了駱楠的譯法。翻譯本文純屬個人行為,請勿將譯文作商業(yè)用途。編輯給我布置的題目是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提起筆來,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人在公眾面前自省時,很容易變得虛榮,而公開自己的虛榮心畢竟不是好事。我并不太清

2、楚別人為什么要關心我的性情可能除了與我為伍的同事、學生和家人,他們別無選擇。不過我個人很喜歡讀別的經(jīng)濟學家寫的這類文章。它們能在某些方面啟發(fā)我,最起碼能滿足我內(nèi)心深處的偷窺欲。所以我想,寫一篇短文講講自己的工作方法也無妨,至少還有娛人之用。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我在工作中遵循的六條原則,都是經(jīng)驗之談。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用意,主要在于描述自己的行為。并不是說我的工作方法一定對他人有重大價值,但或許有所裨益。如果有人發(fā)現(xiàn)這些經(jīng)驗確實有用,確實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那就再好不過了。經(jīng)驗之一:跟從良師我的教研技能學自四位卓越的經(jīng)濟學家。這點可能是由于我自身良好的職業(yè)規(guī)劃,更有可能只是運氣不錯。1977年的春天

3、,我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新生,哈維羅森(HarveyRosen)教我們微觀經(jīng)濟學原理。在我的印象中,哈維是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講課淺顯易懂,內(nèi)容又極其豐富。每堂課上他都會拋出大量新穎、深刻的見解,甚至讓我感到應該學一輩子。不過當然了,我沒有真這么做。微觀經(jīng)濟學原理是我修過的所有課程中最為精彩的一門,后來的經(jīng)濟學課都顯示出收益遞減的性質(zhì)。大一暑假里,哈維雇我做他的研究助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為何要雇我。當時我只修過兩門基礎課,對經(jīng)濟學知之甚少,倒是懂一點電腦編程(我的研究助理對此感到驚訝,因為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樣的人力資本早就過時了)。不管原因如何,總之哈維雇了我。事實證明這段經(jīng)歷是無價的。那個時候我?guī)?/p>

4、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跟哈維現(xiàn)學。在我看來,能在一整個夏天受教于最優(yōu)秀的老師和學者,實在是無可比擬的學習經(jīng)歷。直到今天,我也沒能再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nèi)學到如此之多的知識。后來我的興趣轉(zhuǎn)向了宏觀經(jīng)濟學。在普林斯頓念四年級時,我選修了艾倫布林德(AlanBlinder)為研究生開設的宏觀經(jīng)濟學。他也是一位極優(yōu)秀的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開始寫學位論文。我試圖在論文中解釋實際工資的周期性變動,這個問題至少從凱恩斯的通論出版以來就一直困惑著宏觀經(jīng)濟學家。后來艾倫選出這篇文章的部分內(nèi)容,與我合著了一篇論文,并發(fā)表在貨幣經(jīng)濟期刊(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上。更重要的是,我在寫學位

5、論文的過程中逐漸確信,要理解商業(yè)周期,商品市場的不完善至少與勞動力市場的不完善同等重要。在這一信念的引領下,我最終選擇從事如今被稱為“新凱恩斯主義經(jīng)濟學”的研究。1980年秋,我被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院錄取。當時拉里薩默斯(LarrySummers)還是一位年輕的助理教授。他的積極熱情、廣博的學識,還有敏捷的思維,都深深吸引了我。那一年在學校里,我們相談甚歡,第二年夏天在國民經(jīng)濟研究局(NBER)時也是如此。1982年9月,馬丁費爾德斯坦(MartinFeldstein)讓拉里到經(jīng)濟顧問委員會(CEA)工作,拉里把我也帶上了。彼時拉里已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經(jīng)濟學家,只不過尚未成名;我能在那段時間里與

6、他親密合作,實屬幸運?;氐铰槭±砉W院以后,我又在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Fischer)的指導下完成學位論文。他也指導我們班的其他許多同學。斯坦利在教學的方方面面都堪稱典范。授課時,不論主題多么繁復,他總能給出清晰、公正的講解。提建議時,他總是鼓勵學生以最嚴格的標準做最感興趣的領域,從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遺憾的是,我的那篇論文純?yōu)榱藢W位而寫,和這些年來的許多論文一樣,只是把一些關系不大的文章拼湊在了一起。論文的題目也極端乏味:論消費?;貞涍@四位恩師羅森、布林德、薩默斯和費希爾,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些年里養(yǎng)成的許多習慣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勤奮寫作、偏向于實證研究與政策研究,再有就是認真對待

7、教學的態(tài)度。我的這四位導師都樂于在學術界之外找到更多的聽眾。他們都曾在研究之余前往華盛頓擔任政策性職務。他們中有三位編寫過教科書,其中兩位還寫了不止一本。跟從良師的好處顯而易見。正如父母能決定你的個人前途,導師將決定你的學術前途。導師同父母一樣賦予你價值。他們以行動而不是言語,間接教會你當做什么,不當做什么。他們與父母的主要區(qū)別只在于,父母是命中注定的,導師卻是可以選擇的。經(jīng)驗之二:與人合作我很幸運能與眾多極有天賦的人合寫論文。按大致的時間順序來講,我的合作者包括艾倫布林德、布賴恩布利耶、拉里薩默斯、胡利奧羅滕貝格、馬修夏皮羅、戴維朗克爾、埃弗里卡茨、鮑勃巴爾斯基、史蒂夫澤爾德斯、杰夫邁倫、邁

8、克惠斯頓、約翰坎貝爾、安迪埃布爾、理查德澤克豪澤、戴維羅默、拉里鮑爾、邁爾斯金博爾、戴維韋爾、奧利維爾布蘭查德、蘇桑托巴蘇、羅伯特巴羅、澤維爾薩拉-i-馬丁、鮑勃霍爾、尼科坎納和道格埃爾門多夫。這些合作者中,有的是我的導師,有的是我的同輩(大多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還有一些是我在哈佛的學生。這些年里,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與他們一起完成的。為什么這些合作者對我如此重要呢?亞當斯密那個大頭針廠的著名故事道出了其中一個原因。斯密發(fā)現(xiàn),大頭針廠之所以產(chǎn)量高,是因為實行了專業(yè)分工。與此類似,研究工作也是某種形式的生產(chǎn)。做研究需要多種技能:確定問題、建立模型、給出定理、收集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少有經(jīng)濟學家

9、能同時勝任所有領域,因此多位作者一起合作,往往比各自為政來得輕松。生產(chǎn)知識與生產(chǎn)大頭針一樣,也能依靠專業(yè)化提高生產(chǎn)率。(奇怪的是,亞當斯密并沒有像自己分析的那樣,與別人合著國富論。)與人合作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在工作中不必過于孤獨。研究與寫作都是寂寞的工作,很可能需要人長時間對著紙筆或電腦,無法與他人交流。有的人可能會喜歡這樣的工作方式,但我并不喜歡。與合作者進行討論,能為工作平添幾分樂趣。與人合作的第三個原因,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優(yōu)秀的合作者能夠幫助你不斷進步。最為成功的合作能讓每個人都從中獲益。合作者能幫助你拓寬知識面,提高技能,也能暴露出你的偏見。即使在合作結(jié)束之后,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還能帶

10、到往后的研究中去。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合作者都在許多方面成為了我的老師。經(jīng)驗之三:廣泛涉獵我的一生因興趣廣泛而受益。(或者也可以說,因不夠?qū)W⒍芸唷#┪以谕陼r代有諸多愛好,收集過硬幣、郵票、貝殼、巖石、大理石、棒球卡和競選徽章,養(yǎng)過海龜、蛇、老鼠、魚、蠑螈、變色龍、鴨子,還有考克斯班尼獵犬。高中時我下過棋、擊過劍、航過海。不過這些愛好早已不了了之(但我還養(yǎng)了只名叫凱恩斯的博德犬)。大學時代,我每個學期都會換好幾次主修方向,一般是在物理、哲學、統(tǒng)計學、數(shù)學和經(jīng)濟學之間跳來跳去。大學畢業(yè)后,我的道路更是曲折多變。從前往后數(shù),我在國會預算局渡過了一個夏天,在麻省理工學院經(jīng)濟系學了一年,在哈佛法學

11、院學了一年,又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干了一個夏天,之后在經(jīng)濟顧問委員會工作了一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念了第二年并取得博士學位,又在哈佛法學院學了一學期,接著是在麻省理工學院當了一學期講師,教統(tǒng)計學和微觀經(jīng)濟學。1985年,我終止了法律學習,做了哈佛經(jīng)濟系的助理教授,第一年里教經(jīng)濟學原理和研究生的宏觀經(jīng)濟學。如今我已在哈佛工作了十余年,算是個奇跡。哈佛是工作的好地方,但我時不時會產(chǎn)生離開的沖動,總想做點別的什么事。我之所以留在這里,一大原因是哈佛跟國民經(jīng)濟研究局離得很近。每年國民經(jīng)濟研究局都會就各種主題召開許多會議,吸引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經(jīng)濟學家前來參加。我在研究局里有一個辦公室,感覺跟每過幾天就換一所大學差

12、不多。廣泛的興趣(分散的注意力)也能解釋我研究主題的多樣化(不連貫)。我的研究涉及過經(jīng)濟學的方方面面。就宏觀經(jīng)濟學而言,我發(fā)表的論文涵蓋了價格調(diào)整、消費者行為、資產(chǎn)定價、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經(jīng)濟增長等題目。我甚至還跳出宏觀經(jīng)濟學的范疇,研究過不完全計劃生育下的人口出生率、對附加津貼的稅收、不完全競爭市場的進入、住房需求的人口統(tǒng)計決定因素等。這些研究都是興趣所致,并未受任何宏大計劃的統(tǒng)領。提出新的想法,是研究過程中最困難、最不受控制的一環(huán)。不過廣泛的興趣多少能降低這一步的難度。顯然,廣泛的興趣能帶來更多的成功機會。這就好比礦工要找到金礦,最好是進行大范圍挖掘,而不是流連在一小塊地方上。此外,對某

13、個題目的思考也能激發(fā)對其他題目的靈感。這一點尤其重要。譬如說,我就是在法學院參加壟斷定價與反托拉斯政策的研討班時,開始思考菜單成本和宏觀價格調(diào)整問題的。你往往能在不經(jīng)意間收獲新的研究想法。當然,廣度也是有代價的,比如我在寫開題報告時就頗傷腦筋。我總是想這么寫:“我打算在未來幾年中研究我感興趣的任意課題,請出錢支持我?!比欢诖蠖鄶?shù)情況下,提供研究經(jīng)費的人都希望我至少湊出一份長期研究計劃。廣度最大的代價在于缺乏深度。我的研究領域?qū)嵲谔嗔?,每個領域都無法做得像專注研究時那樣深入。有時候我為此感到些恐慌。謹慎選擇合作者能減輕這一問題,但也無法徹底解決它。我敢說,不論我研究的是哪個主題,總有人花過比

14、我多得多的時間思考它。所謂傾一生之力以博一技之長,此話不無道理。但我不會這樣做。天性如此。經(jīng)驗之四:分配時間這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的。過去我會應邀參加每個學校舉辦的研討會,評議會議組織者送來的每一篇論文,審閱雜志編輯給我的每一篇論文,寫系主任要求的每一封推薦信,參加院長指定的每一個委員會。凡事都需適可而止。慢慢地,這類請求越來越多。在我到哈佛任教的幾年之內(nèi),一味答應的成本已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圍。我開始意識到,過多的職責會讓人變得不負責任,因為它們會占用本應花在要事上的時間教學和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工作?,F(xiàn)在,我會拒絕研討會組織者、會議組織者、雜志編輯、系主任和院長他們提出的絕大多數(shù)要求。我在分配時

15、間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決定從事哪些研究項目。我?guī)缀鯚o法在任何一個項目結(jié)束之前預料到它的成敗。即便是在完成論文之后,我也無法精確料到他人(譬如編輯和審稿人)的反應。因此,我的策略就是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題目,同時也適當考慮一下能否找到和我一樣熱情的優(yōu)秀合作者。有時候,我已經(jīng)做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卻發(fā)現(xiàn)自己對題目的理解乏善可陳,那么我就會強迫自己忘掉沉沒成本,轉(zhuǎn)向另外的課題。我還花了不少時間編寫教科書。我寫過一本中級宏觀經(jīng)濟學教材,現(xiàn)已出到第二版。目前我正在寫一本經(jīng)濟學原理的教材。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有時候別人會問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那么讓我稍微解釋一下吧。編寫教材也是教學的一種方式,因此具有教學的各

16、種利弊。主要的弊端是得占用時間,而時間是學者最重要的資源。盡管如此,我仍然認為寫教材與授課一樣,都值得投入時間。好處之一當然是可以掙錢。畢竟世界上沒幾個人能僅靠創(chuàng)造知識營生。大多數(shù)學者也會花時間傳授知識,授課是其中一種方式,寫教材則是另一種方式。迄今為止,我能靠向?qū)W生傳授知識掙到足夠的錢,因此不必為了混口飯吃去做有償顧問之類的事。顯而易見,授課和寫書最直接的好處在于,你能借此塑造學生的思維。經(jīng)濟學這門學科并不像牛頓力學和歐幾里得幾何那樣簡單明了。教授經(jīng)濟學時,你有很大的余地選擇講什么和怎么講。你的選擇將反應你對這門學科的理解,并幫助學生形成他們自己的觀點。課堂里的老師和教科書的作者都負有這樣的

17、責任,只不過后者的受眾更廣。對希望將自己的理念傳給下一代的經(jīng)濟學家而言,教科書是最為有效的工具。正是因為教科書對經(jīng)濟學發(fā)展方向的影響之大,許多頻頻在學術刊物上發(fā)文的作者也加入了編寫教材的行列,比如薩繆爾森、鮑莫爾、布林德、斯蒂格利茨、巴羅、多恩布施、費希爾,等等等等。還有一個不太明顯的好處是,授課和寫書能夠激發(fā)研究靈感。每當你不得不向別人解釋某個問題時,你都必須比平時思考得更全面、更徹底??陬^解釋和筆下解釋皆是如此。備課和起草教材章節(jié),都能暴露出你理解上的不足。當你試圖彌補這些不足時,也許就能獲得研究靈感。簡而言之,傳授知識與創(chuàng)造知識這兩種生產(chǎn)活動相輔相成,這也是它們能在大學這一“企業(yè)”中并存

18、的原因。最后,編寫教材還能提高寫作技巧。這是我下一個要談的問題。經(jīng)驗之五:錘煉文筆竊以為我的寫作還算過得去。倒不是因為我天生就會寫,而是決心與努力的結(jié)果。這點成就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我總是安慰自己說,事實上大多數(shù)經(jīng)濟學家都達不到這個水平。經(jīng)濟學家往往會低估文筆的作用。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們喜歡把自己看成科學家。寫文章就是為了表達科學真理,下筆時是僅做到通順還是力求優(yōu)美,并無傷大雅。既然如此,何必在意文筆呢?自然沒有人會真的認可糟糕的寫法,但整個學術界卻在下意識地如此對待寫作。正是這種態(tài)度,讓經(jīng)濟學變得更加沉悶。拋開同行們對寫作的不良態(tài)度,優(yōu)美的文筆對獲得成功實在至為有益。眾所周知,羅伯特索

19、羅和羅伯特盧卡斯都是很重要的經(jīng)濟學家,同時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優(yōu)美的文筆讓他們更為聲名顯赫。每當你坐下來寫點經(jīng)濟學的文章時,都是在從事某種聯(lián)合生產(chǎn)。每篇文章都有兩種關鍵特征:形式與內(nèi)容。對于文章的生產(chǎn)者而言,形式與內(nèi)容是替代品?;ㄔ蕉鄷r間剔掉被動語態(tài),花越多時間把“which”改成“that”,能用在經(jīng)濟學問題上的工夫就越少。但你若想成為成功的生產(chǎn)者,就必須考慮一下消費者。對于文章的消費者而言,形式與內(nèi)容是互補品。每當我看到索羅和盧卡斯的文章時,就有讀下去的欲望,這不光是為了獲得樂趣。形式與內(nèi)容俱佳的文章,遠比僅擅長一方面的文章有吸引力。要想成功兜售內(nèi)容,你就必須注重形式。換句話說,要想擁有更多

20、的讀者,你就必須錘煉文筆。寫作與做木工一樣,都是種手藝。有的人天生就有優(yōu)勢,但任何人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就一定能取得進步。提高寫作技巧的第一步是下定決心。之后的事情就跟學習別的技能一樣了。通過閱讀RATS指南,你能學會如何做回歸;通過閱讀文體方面的書籍,你也能學會如何寫得更好。我經(jīng)常向?qū)W生推薦斯圖倫克和懷特的文體入門(TheElementsofStyle,StrunkandWhite),很多人居然從未聽說過這本書。(你可以把這本書放在洗手間里,一有時間就隨便打開讀一讀。)我還向?qū)W生推薦過威廉津澤的如何寫好文章(OnWritingWell,WilliamZinsser),幫他們學寫作;唐納德麥克

21、洛斯基的經(jīng)濟學修辭法(TheRhetoricofEconomics,DonaldMcCloskey),幫他們學說理。要提高寫作技巧還得不斷練習。閱讀RATS指南能讓你知道如何做回歸,但并不能讓你輕松駕馭這項技能。你需要打開電腦,親自動手試幾次。你會看到自己犯的錯誤,意料之外的毛病,以及指南上遺漏的內(nèi)容。寫作也是如此。寫得越多,就能寫得越好。回顧我的學生時代,有一段記憶異常鮮明,那就是上(私立)高中時,我經(jīng)常被迫寫東西??倳袑懽魅蝿赵谖业哪X海里盤旋。當時我覺得學校的政策不可理喻,如今卻對此深懷感激。正是這些訓練讓我現(xiàn)在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把文章寫好是件很辛苦的事,需要你修改、修改、再修改。當你

22、覺得已經(jīng)改得不錯了以后,還得再改一次。好的文章讀起來有趣,寫起來卻并不輕松。(我曾問過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如何才能寫出廣受歡迎的文章。他說訣竅就是不斷修改。大約要改到第五稿,才能真正進入狀態(tài),寫出人人愛讀的東西來。)幸運的是,現(xiàn)代科技讓寫作變得簡單。我直接用Wordperfect軟件寫東西,不需要紙筆或是秘書,因此能寫得更快。但憑借現(xiàn)代科技,人們也更容易生產(chǎn)出劣質(zhì)文章來。往后好文章和壞文章的供給都會越來越高,壞文章的需求則會保持在較低水平,所以在均衡點上,生產(chǎn)劣質(zhì)文章的回報并不高。與此相反,好的文章將帶來豐厚的回報。用優(yōu)美的文筆寫下你的觀點,能為你贏得更多的讀者,更仔細的聆聽。此外,你還能從中獲得滿足感。作者在回首寫作過程之時,當能感到愉悅,并看到自己出色地表達了觀點。我并不喜歡寫作本身,但樂于擁有寫作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之六:從心所欲很久之前我讀過一本書,并從中學到了幸福的真諦:找到自己的愛好,繼而找到愿意出錢支持這一愛好的人。體悟這一真諦時,我還很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