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輪專題訓練(8)文化自信:作用、影響、精神(含答案)_第1頁
高考政治二輪專題訓練(8)文化自信:作用、影響、精神(含答案)_第2頁
高考政治二輪專題訓練(8)文化自信:作用、影響、精神(含答案)_第3頁
高考政治二輪專題訓練(8)文化自信:作用、影響、精神(含答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限時訓練(八)文化自信一一作用、影響、精神(滿分100分;PM時5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 合題目要求的)1 . 2019年5月16日,“塞上明珠美麗寧夏第八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 作品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展出的作品立意深遠,將美麗中國、寧夏風光、 幸福家園的西部風采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西部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C.文化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為人類所特有的D.油畫的創(chuàng)作屬于文化活動. 2019年5月18日,中法關系五十周年圖片展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舉行。圖片展現(xiàn) 了中國

2、和法國外交關系的建立和兩國關系史上的重要時刻。同時,圖片展也挑選了能夠反映 兩國生活各個層面的作品,旨在通過展示體育、文化和藝術領域的知名人士照片,對兩國關 系進行歷史性的回顧,也讓觀眾領略了中法傳統(tǒng)友誼的發(fā)展。這表明 ()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動離不開相應的物質載體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TOC o 1-5 h z A.B.C.D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 務社會、推動發(fā)展的作用。這表明 (

3、)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決定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文化產業(yè)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A.B .C.D .祖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如果我們自己不開發(fā),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yè),就會被 別的國家開發(fā)利用,反過來向我國出口。這給我們的啟示是()A.發(fā)展文化貿易,積極引進國外文化產品B.充分開發(fā)我國文化資源,提升民族文化競爭力C.樹立文化品牌意識,保護好本民族文化D.拒絕一切外來文化,維護我國文化安全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 月 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草案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4、。國家旨在通過這種活動重溫歷史,激發(fā)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這表明()A.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B.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C.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D.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fā)展6文化伴隨著每個人的生活。考試時,會不會作弊?公交車上遇到老人,會不會讓座?一張廢紙,會不會隨便丟棄都體現(xiàn)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個人的心靈名片,人的行動都是其內心文化的反映。這表明()A.人們總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圍中生活B.文化是人類全部意識形態(tài)活動的反映C.文化素養(yǎng)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養(yǎng)出來D.從人們的社會行為中可以透視其精神世界7在明亮的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動

5、。青苔的花特別小,但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一點也不自暴自棄,而是像牡丹一樣自豪地綻放。這段優(yōu)美的話語()A.開啟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質,發(fā)人深省B.陶冶人的情操,豐富精神世界,使人奮進C.如理性的明燈,指明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潤物,催生人們對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8近年來,“書寫危機”這個名詞越來越被人們廣泛提及。面對漸行漸遠的中國傳統(tǒng)書法,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讓更多的孩子們用毛筆書寫美麗的漢字。這是因為()A.漢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載體B.漢字的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C.漢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D.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9兩千多年前

6、,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和而不同”反映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包容性B .階級性C.民族性D .地域性10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表現(xiàn)在()A.先有中華民族精神,后有中華文化B.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區(qū)別、互不相干的D.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11 近幾年,中國經濟逆勢前行,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勢頭,這不僅在于中國擁有“中國道路”,也在于擁有“中國精神”。正是“中國精神”造就

7、了我們國家遇難不懼的定力和化危為機的魄力。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是()A.推動中國歷史變遷的決定力量B.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C.維系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紐帶D.綜合國力的基礎12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為冬季多納陽光;冀南和晉、陜、豫等地,夏季西曬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以減少陽光;西北甘肅、青海一帶,風沙很大,院墻加高,稱為“莊窠”;東北土地遼闊而氣候寒冷,為更多接納陽光,院子常十分寬大,宅墻內空地甚多。這些特點 TOC o 1-5 h z 體現(xiàn)了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國各地文化的差異性中華文化在繼承中發(fā)展而成文化遺產對研究文明演進的意義A.B .C.D .二、非選擇題( 共 52

8、 分 )(26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百花園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竹文化”。歷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時便有節(jié),及凌云處尚虛心”的自然形態(tài)及豐富的精神內涵所傾倒,并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書卷與美談。蘇東坡有詩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编嵃鍢虻念}竹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虛心而有節(jié),樸實而堅貞,根根相連,生生不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堅韌頑強的竹子,是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征。結合材料并根據(jù)所學的文化生活知識,談談古代“竹文化”對你有何啟示。(26 分

9、) 材料一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睂崿F(xiàn)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材料二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根據(jù)材料回答: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實現(xiàn)中國夢如何弘揚中國精神。(16 分 )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闡述為什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離不開中國精神。(10 分 )答案選 A 本題屬于逆向型選擇題,考查文化的特

10、點及形式。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C是正確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之為文化,A錯誤,當選;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形式,藝術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油畫是一種文化活動,B、 D 正確。.選B說法錯誤,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是間接的;與題意不符。.選D文化與經濟、政治不能相互決定,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說法錯誤。.選B材料啟示我們應充分開發(fā)我國文化資源,提升民族文化競爭力,B符合題意,C與題意不符。A、 D 觀點表述絕對化。5選A 國家旨在通過設立國家公祭日活動重溫歷史,激發(fā)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其文化生活依據(jù)在于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A正確

11、;思想道德建設是文化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B 錯誤;C、 D 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6 .選D文化氛圍是無形的,故 A錯誤。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它既包括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B 說法錯誤。C 中“只能”說法過于絕對。人的行動都是其內心文化的反映,體現(xiàn)了從人們的社會行為中可以透視其精神世界,D 符合題意。7選B 材料中對青苔花的描述作為優(yōu)秀文化能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故應選B項;材料沒有涉及揭示世界本質、追求真理,故不選 A D兩項;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 務的實踐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材料沒有涉及實踐活動,故不選 C項。8選D 文

12、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A、 B 錯誤;C 項說法本身錯誤;我們之所以重視漢字,是因為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D 正確。9選A “和而不同”是說意見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處,要善于求同存異。從文化關系的意義上看,這就是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最高境界?!昂投煌狈从沉酥腥A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B、 C、 D 三項都不符合題意。10選B 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同時產生,沒有先后之分,A 項錯誤;B 項說明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息息相關,入選;C項說法錯誤;D項沒有體現(xiàn)二者的關系。11 選 B “中國精神”促進了中國經濟逆勢前行, 說明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

13、榮強大的精神動力,B 項正確;A 項說法錯誤;C 項材料未體現(xiàn);經濟和科技實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D 項錯誤。12選A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讀懂題意。材料主要反映了不同地區(qū)的建筑特點不同,這主要體現(xiàn)了文化的區(qū)域性與差異性,符合題意,與題意不符,故選Ao13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地位、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本題是啟示類主觀題,要圍繞古代“竹文化”談啟示。歷代文人雅士都為竹子的自然形態(tài)及其豐富的精神內涵所傾倒,表明優(yōu)秀文化塑造人生;“無竹令人俗”,說明要提高兩個修養(yǎng),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竹子

14、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這要求我們弘揚民族精神。答案: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要用優(yōu)秀文化塑造我們的人生。優(yōu)秀文化可以豐富 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民族共同生 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26 分 )14解析:第(1) 問考查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途徑;第(2) 問考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義,都不難作答。答案: (1) 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引領作用,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以我為主,博采眾長,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堅持 改革開放,弘揚時代精神,推動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大力建設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