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改善鄉(xiāng)村治理機制開發(fā)傳統(tǒng)治理資源徐 勇2019.3.11改善鄉(xiāng)村治理機制中國是一個農業(yè)文明古國,農村和農民大國。農村安,天下安;農村穩(wěn),天下穩(wěn)。國家治理的根基在鄉(xiāng)村治理。2019年中央1號文件第八部分是“改善鄉(xiāng)村治理機制。其中提出:“完善和創(chuàng)新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fā)揮其他社會組織的積極功能?!薄疤剿鞑煌闆r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形式,農村社區(qū)建設試點單位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在村民小組的地方,可開展以社區(qū)、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边@一提法注意到當下鄉(xiāng)村治理機制的不足,并著眼于從鄉(xiāng)村社會內部發(fā)掘治理資源。這與當下媒體正在討論的家風、家傳、家教是一致的。主要討論當下鄉(xiāng)村治理的特性和在改善鄉(xiāng)村治理
2、機制中如何發(fā)揮傳統(tǒng)社會的積極功能問題。一、現階段鄉(xiāng)村治理的特性與不足我國歷史上是一個以鄉(xiāng)村為根基的大國。由于國家統(tǒng)治的需要,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集權治理體系,即郡縣制、省縣制,但“皇權不下縣”,鄉(xiāng)村實行自治。國家治理體系表現為雙層結構:上層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政權治理,基層實行鄉(xiāng)村社會自我治理。農村基層自治可以進行內部自我管理,但缺乏與國家治理的緊密聯系,形成一個個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土圍子”,從國家整體上看處于“一盤散沙”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不利于現代國家建設。自孫中山先生以來,出于救國救民的需要,都十分強調改變鄉(xiāng)村孤立分散狀態(tài),將國家政權一直延伸到鄉(xiāng)村社會內部。特別是經過1949年革命和人民公社體制以
3、后,國家第一次大規(guī)模成功地將現代政黨和政權延伸至古老鄉(xiāng)村社會。當下我國鄉(xiāng)村治理體系的特點:形成以政黨和政府組織為主體的自上而下的完備的治理體系。盡管鄉(xiāng)鎮(zhèn)政府之下設立的村民委員會是法定的群眾自治組織,但村委會具有公共管理的特性,是政府基于行政管理需要設立的,因此具有準行政性色彩。村委會又稱之為“行政村”。我國鄉(xiāng)村治理機制表現為:縱向治理強,橫向治理弱;外部性治理強,內源性治理弱。縱向治理是指自上而下的行政性治理。從中央到省、市、縣、鄉(xiāng)、村、組,縱向治理一直可以到底,進村入戶。這有利于形成國家與鄉(xiāng)村的直接聯系。橫向治理是指通過鄉(xiāng)村社會內部的組織將鄉(xiāng)民連結起來,進行自我管理。除了行政治理外,村民在日
4、常生活中缺乏各種組織和規(guī)范,表現為孤立的個體化狀態(tài),橫向組織不能到邊,不能將所有人連結起來,呈現出“一盤流沙”狀態(tài)。外部性治理是指來自鄉(xiāng)村社會外部和農民日常生活之外的治理,主要是行政化治理,是一種外部性推力。外部性治理有利于國家對農村社會的改造和發(fā)展。自1950年代,我國就不斷向鄉(xiāng)村派出各種工作隊。包括湖北省“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內源性治理是指源于鄉(xiāng)村社會內部的力量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發(fā)展,是一種內部性動力。當下農村內力不足。新農村建設,農民本是主體,卻成為旁觀者。鄉(xiāng)村社會延續(xù)性造成鄉(xiāng)村治理機制不足是對鄉(xiāng)村社會延續(xù)性的認識不夠。任何一個社會都具有延續(xù)性。特別是鄉(xiāng)村社會的延續(xù)性更強。城市社會是
5、人為的規(guī)劃的建構的。鄉(xiāng)村社會則是自然的歷史的形成的,并形成長期延續(xù)的社會傳統(tǒng)。我國現階段的鄉(xiāng)村治理機制是在20世紀的不斷革命中形成的。革命有其自身的思維模式和話語體系。一是“與傳統(tǒng)的決裂”,對傳統(tǒng)持批判否定態(tài)度。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tǒng)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痹谶@里,“傳統(tǒng)”就是指“舊”的私有制及其私有觀念。而革命就是要建立“新”的,即“破舊立新”。革命中將“破舊立新”極端化,凡是過去的都屬于要破除的對象,缺乏分析和剝離。二是對農村的改造。從1950年代就開始對農村的社會改造。這種改造將農村等
6、同于落后,忽視了農村內部的積極因素,導致農村內部的治理資源開發(fā)不夠。二、鄉(xiāng)村治理的傳統(tǒng)資源傳統(tǒng)是無法消滅的,即使中斷也會再生。農村改革之初,“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鄙a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相適應,社會變革必須與傳統(tǒng)相銜接。任何一種治理,都需要借助一定資源。傳統(tǒng)是歷史的一部分,且是最具有韌性和持續(xù)性的一部分。改善鄉(xiāng)村治理,要借助和開發(fā)傳統(tǒng)資源。(一)人與人關系的家戶傳統(tǒng)人的日常生活首先要結成人與人的關系。在世界上,人與人的關系有三種傳統(tǒng):一是西方國家為代表的個人主義傳統(tǒng);二是俄國為代表的集體主義傳統(tǒng),三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家戶主義傳統(tǒng)。家庭盡管都是人類社會的初級社會群體,但在中國具有特別重要
7、的意義,家戶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本源傳統(tǒng)。毛澤東說,“幾千年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奔覒魝鹘y(tǒng)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戶長期居于主導地位,是整個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細胞”。其一,自然稟賦是組織存在的基礎。中國是一個自然稟賦適宜于農耕的國度。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農業(yè)生產可以不需要更多的人組合在一起共同勞動就可以完成農業(yè)生產過程。這使得家戶生產成為可能。其二,財產繼承制是組織單位再生產的機制。中國告別原始社會就是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的轉變。中國實行“分家析產制”,家戶是財產分配和繼承單位。成年男子可以平均分配和繼承家庭財產。由此導致一個個小家戶的不斷再生產。村
8、落的共同財產不僅數量很少,而且不承擔再分配和繼承的功能。其三,稅收制度是組織單位延續(xù)的制度依據。中國是一個早熟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而國家存在的基礎是農業(yè)財政。國家需要獲取稅賦來供養(yǎng)皇室、官僚和軍隊,興建公共工程。有土地的家庭則成為國家的稅收單位。在中國,“戶”是國家組織民眾的單位,也是中國特有的。戶具有政治社會意義?!耙患乙粦簟钡摹凹摇笔巧鐣挝唬皯簟眲t是政治單位。中國政府專門設立有“戶部”,主管戶口與財政。傳統(tǒng)中國的財政實際上是農戶財政。所以,中國政府需要保護和鼓勵家戶制。其四,意識是組織延續(xù)的動力機制。由于家族既是經濟共同體,又是政治和社會共同體,在人的
9、生命活動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國人的家族意識特別強烈。中國人以男性姓氏為正宗,家族興盛為人生至高目標,如“發(fā)家致富”、“光宗耀祖”等。家戶功能1.有利于調動農業(yè)生產積極性。首先,土地為家戶所有或者家戶經營,這就有可能使家戶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產品。在生產和報酬緊密聯系的條件下,家戶有可能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況。盡管成為“地主”只是少數人才能實現,但卻是所有農民的人世“夢想”。新中國建立前東北農民最大的夢想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獲得土地從而“發(fā)家致富”始終是推動中國農業(yè)生產的基本動力,而這只有在家戶制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由此也錘煉出中國農民特有的“勤勞”品質:“敬時愛日,非老不休,非
10、疾不息,非死不舍?!敝袊r民的勤勞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連孟德斯鳩也承認中國人的勤勞精神。韋伯更是對中國人的勤勞給予極高評價,他說:“中國人的勤奮與勞動能力一直被認為無與倫比?!逼浯危恋貫榧覒羲谢蛘呒覒艚洜I,促使家戶獨立完成生產全過程,不需要外部性監(jiān)督,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外部監(jiān)督形成的成本。費孝通根據其農村調查認為:“在現有農作技術條件下,分工的不發(fā)達使兩個人在一起工作并不比兩個人分開各自工作為便利和效率高。”對于地主而言,將土地租佃給農戶以后自己不需要再干預生產過程。而對于直接生產者的農民來說,生產經營過程完全是自主性的,他們根本不可能對自己“偷懶”。因為這種“偷懶”是對自己可能陷入饑
11、餓和破產的自我懲罰?!巴祽小币虼顺蔀橐环N非道德行為。正是家戶經營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國農業(yè)文明。如著名農史學家孫達人所說:“沒有個體小農就沒有戰(zhàn)國秦漢以來的新時代,就沒有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領先于世界的新文明?!?形成以家戶為單位的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規(guī)范。家戶作為基本組織單位,在國家治理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中國傳統(tǒng)是家國體系,家是國的縮小,國是家的放大。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了“五倫、八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規(guī)范?!拔鍌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鞍说隆?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家戶的穩(wěn)定性作用在于其強大的內聚力。這首先在于,它是以血緣關系為
12、紐帶的,而血緣關系一經形成就無法改變。舉凡其他任何社會都可以改變。如中國民間所說“?”相當多數的人選擇救母親,因為遇險是救母親還是救妻子母親是唯一的,妻子則可以不是唯一的。所以,由血緣關系構成的血緣共同體是最牢固的,“血濃于水”。中國民間因此流傳“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其次,它是利益共同體?!坝H人社會”不僅“骨肉相親”、“血肉相連”,而且利益悠關。由于財產的家族占有制,有利益可以共享,有難處可以互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家庭是個體生命飄泊的港灣。當家庭與家族之間、家族與家族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最可靠的保護是家庭和家族共同體。再次,它是信任共同體。在生活世界里,人們必然會發(fā)生各種交往。交往中就會
13、存在信任關系,信任就可以交往、交心。而在信任對象中,親人是最容易,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因為他們自小長期相處,相互了解,更重要的是還有天然的血緣關系和利益關系作為支撐。因此,親人是天然可以信任的“自家人”,其他人則還需要因為熟悉才能信任,其交往獲得的信任成本大大高于“親人”,隨時都面臨背叛的風險。家戶的穩(wěn)定性作用還在于權利與義務的平衡性。家戶作為融社會、經濟和政治于一體的單位,具有強大的自組織和自治功能。因為,家庭是一個由于時間序列不同而形成的縱向組織單位。家戶是家戶成員的代際傳遞的自組織體系,前輩撫育后輩,后輩贍養(yǎng)前輩,是一種自然生成,天經地義的行為,由此形成家庭內部的老人權威和長幼有序的秩序,
14、即“男女有別、長幼有序”和“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制度規(guī)范。這種權威和秩序是內生的,并內化于家庭成員的精神之中,具有強大的自治力量。費正清認為,中國式家庭“一個好處是,一個人自動認識到他在家庭或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他有一種安全感,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履行了指定給他的那部分職責,他可指望這體系內的其他成員反過來也對他履行應盡的職責。”家戶是個人的社會保障和安全根基。國家只要穩(wěn)固了家戶,不僅能夠獲得財政、兵役,而且能夠獲得秩序和忠誠?!皣驹诩摇?,“家齊而后國治”。正因為家戶是一個經濟上自給自足、政治管理上自治自洽的單元,國家統(tǒng)治無須下鄉(xiāng)直接管理??たh制是以家戶制作為基礎的。(二)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助
15、傳統(tǒng)1990年代,曹錦清在其黃河邊的中國一書中得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認為中國農民“善分不善合”,并由此引起了一場討論。其實,中國農民并不是天生的“善分不善合”,而是特別地注重互助合作的對象和范圍??梢哉f,家戶互助合作的“合”的傳統(tǒng)與家戶之間的“分”的傳統(tǒng)一樣悠久。中國有著悠久的家戶制,一家一戶是基本的生產和生活單位。但是,家戶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即便是獨處一地的單家獨戶,也會與外界發(fā)生聯系,不可能“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相反,離開與他人的互助合作,單家獨戶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只是在中國,家戶之間的互助合作主要是以家戶為單位的家族范圍進行的。家戶互助合作的對象主要是家族鄰里成員。農業(yè)生產是以
16、土地為基礎的,人們依土地而居。分散性是其重要特點。家戶互助的對象主要是與本家戶地域相近的人。農村因此流行著“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隔壁”的話語。然而,在悠久的農業(yè)文明中,中國的村落大多是在親緣關系的基礎上形成的。許多村莊的成員屬于同一姓氏,有共同的祖先,村莊的名稱都是由某一姓命名的。因此,農村社會實際是親族社會。地域相近的人更多的是本家族的人,或者沾親帶故的人。家戶互助合作的基礎是家族信任?;ブ献饕馕吨煌覒糁g的共同活動?;顒诱呦嗷ブg信任是互助合作的基礎。社會交往的對象可分為陌生人、熟人和親人。其中,親人的信任基礎最為牢固。家族成員不僅地域相近,更重要的是血緣相同。家族社會除了共同利益
17、以外,還有情感等因素。家戶在互助合作中選擇的對象首先是與自己血緣和地域相近的“親戚”,即所謂“親幫親,鄰幫鄰”。這種基于家族信任的互助合作成本是最低的。家戶互助合作的范圍很廣泛。在生產活動中有換工。農忙時你幫助我,我?guī)椭恪H粘I钪械幕ブ?。農村社會成員每逢生活中的“大事”,如婚喪嫁娶,一家一戶都不可能單獨完成,需要他人,特別是親戚的“幫忙”。農村社會成員遇到“天災人禍”,生計發(fā)生困難時,也會找親戚幫助。家族之間的“幫忙”不會以赤裸裸的利益來算計,而是長期互相幫助的感情積累。即使地主也是族人,也要盡族人的義務,而且要為當地盡更多的道德義務才能建立起社會威望。只有那些城居地主才與農民是赤裸裸
18、的利益交換。家戶互助合作的效果是彼此間能夠獲得增益。家戶互助合作是建立在一家一戶難以完成或者完成不好的事情方面。相互之間互助合作的結果必然是彼此間能夠增加收益。這種互助合作以家戶為基礎,以增加收益為目的,因此是一種雙方自愿性的互助合作,沒有外部的干預和壓力。中國農民有互助合作的積極性和歷史傳統(tǒng)。可以說,離開了以家戶為單位的家族互助合作,中國的家戶制是難以維系下來的。孫中山先生因此認為:“中國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中國人的團結力,只能及于宗族而止”。當然,中國農村的互助合作傳統(tǒng)主要還是限于彌補家戶制之不足的一種簡單地、不持續(xù)的互助行為。只是在家戶生產和生活困難,或者為了解決一家一戶
19、解決不了的公共問題時,才有互助合作的需要。一般情況下,家戶能夠自我解決的盡可能由本家戶自我解決。在鄉(xiāng)土社會合作中,鄉(xiāng)紳大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社會的公益事業(yè),如修橋補路、護林護山,需要人領頭,也需要有相應的物質資源,主要提供者是鄉(xiāng)紳大戶。他們在為社會作了付出時獲得社會名望。(三)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傳統(tǒng)長期歷史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小農自然經濟。自然經濟的特性主要是人與自然的交換。這種經濟形態(tài)建立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秩序。首先是尊重自然。自然經濟強調人與自然的交換,因此形成人對自然的依賴關系。列子說符篇說:“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天地萬物與我并生”而不是唯我所用。作為自然的“天地成物
20、”甚至高于人類,成為敬奉的對象。如天神、地神、土地廟。其次是順應自然。自然反映了事物的本性。老子強調“天法道,道法自然”。對自然規(guī)律要順從,不可盲目對抗。中國流傳已久的“大禹治水”就是對“宜疏不宜堵”。中國在長期的自然經濟中形成了特有的借自然之利營造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如中國的村莊一般稱之為“自然村”,張家灣、李家畈、劉家嘴等,都是人順應自然、運用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的。再次是養(yǎng)護自然。自然是長期歷史形成的,是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條件。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對自然不僅僅是索取,也要養(yǎng)護。農民非常注意保護地力,不過分使用,甚至適當像人一樣休養(yǎng)生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中國文明的長期延續(xù)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21、提供了基礎。中國歷史的動亂往往是因為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災害產生的,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也與人與自然的再度平衡有關系。三、發(fā)揮傳統(tǒng)治理資源的積極功能(一)發(fā)揮家庭的積極功能1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方向。我國農村經營經歷了一家一戶小農經營、公社大集體經營、家庭承包經營,發(fā)展現代農業(yè)中又出現了合作經營、公司經營。但其方向是家庭農場。家庭農場既可以克服小農經濟規(guī)模小的局限,又可以避免大集體和公司大規(guī)模經營有可能產生的監(jiān)督成本問題。因此,家庭在中國農村仍然是最基本的生產經營單位,也是最牢固的治理單元。“家和萬事興”,“萬事興”才有鄉(xiāng)村治理的穩(wěn)固基礎。2家庭的社會功能不可或缺。我國農村生產生活的社會化程度愈來愈高,但家戶的社會功能還需要長期存在。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講話中說:歐洲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證明,沒有家庭不行,家庭是個好東西。我們還要維持家庭??追蜃又v,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單元,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他還特別舉例說明了家庭的社會功能。他說:都搞集體性質的福利會帶來社會問題,比如養(yǎng)老問題,可以讓家庭消化。歐洲搞福利社會,由國家、社會承擔,現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國家承擔不起,社會承擔不起,問題就會越來越大。全國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戶養(yǎng)活的。中國文化從孔夫子起,就提倡贍養(yǎng)老人。中國將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鐵路貨運合同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管理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燒烤店員工試用期與轉正合同
- 2025年度魚塘租賃與經營管理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醫(yī)院聘用護士勞動合同(護理管理)
- 2025年度企業(yè)間應收賬款資金轉入結算協議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食堂廚師團隊建設與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議書模擬版:離婚后子女撫養(yǎng)權轉移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能源項目部分股份轉讓協議書
- 2025年度離婚協議書電子版婚姻家庭法律援助合同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人才聘用合同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 工業(yè)企業(yè)現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 急診急救信息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