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生產(chǎn)工藝及流程_第1頁
大豆油生產(chǎn)工藝及流程_第2頁
大豆油生產(chǎn)工藝及流程_第3頁
大豆油生產(chǎn)工藝及流程_第4頁
大豆油生產(chǎn)工藝及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豆油的加工工藝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大豆油的加工工藝和加工過程中的步驟、細節(jié)和注意事項。大豆油取自大豆種子,大豆油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種類很多,按加工方 式可分為壓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種類可分為大豆原油,轉基因大豆油。大豆毛 油的顏色因大豆種皮及大豆的品種不同而異。一般為淡黃、略綠、深褐色等。精煉過的大豆 油為淡黃色。大豆油加工工藝流程大豆油料的清理一篩選風選一 比重法去石一磁選一并肩泥失誤清選一除塵I大豆水分調節(jié)I破碎I軟化I軋坯I大豆的擠壓膨化I大豆油的浸出I混合油處理一混合油的凈化與預熱一混合油蒸發(fā)一混合油汽提一大豆原油(毛油)I過濾I水化脫膠I堿煉脫酸I脫色I脫臭

2、I成品油一、大豆油料的清理目的和要求:油料在收獲、運輸和儲藏過程中會混入一些雜質。盡管油料在儲藏之前通常要 進行初清,但在初清后的油料仍會夾帶少量雜質,不能滿足油脂生產(chǎn)的要求,因此,油料進 入生產(chǎn)車間后還要進一步清理,將其雜質含量降到工藝要求的范圍之內,以保證油脂生產(chǎn)工藝效果和產(chǎn)品質量。清理方法:篩選:篩選是利用油料和雜質在顆粒大小上的差別,借助含雜油料和篩面的相對運動,通 過篩孔將大于或者小于油料的雜質清除掉。油廠常用的篩選設備有振動篩、平面回轉篩、旋 轉篩等。多有的篩選設備都具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構件即篩面。篩孔大小及篩孔形狀的選擇要 根據(jù)油籽顆粒的實際大小來確定。風選:根據(jù)油籽和雜質的比重和

3、氣體動力學性質上的差別,利用風力分離油料中的雜質的 方法稱為風選。風選可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輕雜質及灰塵,也可用于去除金屬、石塊等重雜, 還可以用于油料剝殼后的仁殼分離。一般油廠所選的風選設備大多與篩選設備聯(lián)合使用,如, 吸風平篩、振動清理篩、平面回轉曬等配有風選裝置。也有專門的風選除雜和選仁分離的設 備。如,風力分選器就是一種專門清除棉籽中重雜質的風選設備。比重法去石:該法是根據(jù)油籽與石子的比重及懸浮速度不同,利用具有一定運動特性的傾 斜篩面和穿過篩面的氣流的聯(lián)合作用達到分級去石的目的。目前油脂加工廠常用吸風式比重 去石機,其特點是工作時去石機內為負壓,可有效地防止灰塵外揚,且單機產(chǎn)量大,但是需

4、 要單獨配置吸風除塵系統(tǒng)。吹風比重式去石機自身配置有風機,結構簡單,但是工作條件較 差且產(chǎn)量小,僅用于小型油脂加工廠。磁選:磁選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屬雜質的方法。磁選的應用則是利用各種礦石或 物料的磁性差異,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進行選別的過程。一般用于磁選的設備有永磁滾筒 磁選器、圓筒磁選器、轉筒式吸鐵機、帶電電磁吸鐵機。并肩泥的清洗:形狀大小和油籽相近或者相等,旦比重與油籽也相差不多的泥塊,稱之為 并肩泥。菜籽、大豆、芝麻中并肩泥含量較多。并肩泥的清理時利用泥塊的機械行性能不同, 先對含并肩泥的油籽進行碾磨或者打擊將其中的并肩泥粉碎即磨泥,然后將泥灰篩選或風選 出去。磨泥使用的設備主要

5、有膠輾磨泥機、立式圓打篩等。除塵:油料中所含灰塵不僅影響油、柏的質量,而且還會在油料清理和輸送過程中飛揚 起來,這些飛揚起來的灰塵污染空氣,影響車間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因此必須加以清除。除塵的方 法首先是密閉塵源,縮小灰塵的影響范圍,然后設置除塵風網(wǎng),將含塵空氣集中起來并將其 中的灰塵除去。油廠常用的除塵器有離心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此處考慮成本及其他因素, 用離心除塵器。二、大豆水分調節(jié)油料水分對油料彈性、塑性、機械強度、導熱性、組織結構等物理性質產(chǎn)生影響,而油 料的這些物理性質直接影響油料加工的效果。油料水分也會對油料中各種酶的活性產(chǎn)生影 響,而酶的作用可以改變油料中某些組分的性質,進而影響產(chǎn)品和副

6、產(chǎn)品的質量及得率。如 果油料濕度太大,就要進行干燥,一般采用的是對流干燥和傳導干燥。如果油料濕度太小, 就要增濕。一般是用飽和蒸汽和水混合后噴射到輸送中的油料上,可以取得較好的濕潤效果, 水分均勻的時間也短。三、破碎在大豆軋坯之前,必須對大顆粒的大豆進行破碎。其目的就是通過破碎使大豆具有一定 的粒度以符合軋坯條件,大豆破碎后的表面枳增大,利于軟化時溫度和水分的傳遞,軟化效 果提高。要求大豆破碎后粒度均勻,不出油,不成團,少成粉,粒度符合要求。大豆破碎粒度為 46瓣,破碎豆的粉末度控制為通過20目/英寸篩不超過10%。預榨餅破碎后的最大對角線 長度為610mm。為了達到破碎的要求,必須控制破碎時

7、油料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過高, 油料不易破碎,且容易被壓扁。出油。還會造成破碎設備不宜吃料,產(chǎn)量降低等:水分含量 過低,破碎油料的粉末度增大,含油粉末容易粘附在一起形成團。此外,油料的溫度也會對 破碎效果產(chǎn)生影響。熱油籽破碎后的粉末度小,而冷油籽破碎后的粉末度大,通常大豆適宜 破碎水分為10%15%。油料的破碎方法有撞擊、剪切、擠壓及碾磨等幾種形式。常用的破碎設備有齒輻破碎機, 錘式破碎機,圓盤式剝殼機。此處大豆的破碎選擇齒輻破碎機。四、大豆油料的軟化軟化是通過對油料水分和溫度的調節(jié),改善油料的彈塑性,使之具備軋坯的最佳條件, 減少軋坯時的粉末度和粘輻現(xiàn)象,保證坯片的質量。軟化主要用于含油量低

8、、含水量低和含 殼量高的物性可塑性差、質地堅硬的油料。大豆的含油量低,可塑性差,軋坯錢一般都要進 行軟化。軋坯溫度應視大豆含水量的高低而定。大豆水分為13%15%時,軟化溫度通常掌 握在70-80度,軟化時間1530分鐘。常用的軟化設備有層式軟化鍋和滾筒軟化鍋。此處 選用軟化效果更好的滾筒式軟化鍋。五、軋坯軋坯就是利用機械的作用,將油料由粒狀壓成片狀的過程。軋坯的目的在于破壞油料的細胞組織,增加油料的表面枳,縮短油脂流出的路程,有利 于油脂的提取,也有利于提高蒸發(fā)效果。軋坯是預處理的關鍵,關系到油脂的產(chǎn)量和品質的 優(yōu)劣。軋坯的關鍵又在于軋坯機的操作。為了保證軋坯質量,要嚴格控制軋坯前物料的水分

9、 和溫度。軋坯機上最好設置軟化箱,以免軟化后其所含水分與溫度損失過大。開車前應周密 檢查軋坯機的工作情況,如發(fā)現(xiàn)兩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經(jīng)軋制的油料混入坯內,應停車檢 查,調整軋距(應兩邊均衡的調整,并避免調得過緊)。檢查刮料板是否緊貼在軋輟表面上, 防止發(fā)生粘輾現(xiàn)象。注意流量得均勻性,防止空載運轉。一般油料碾軋的越薄,細胞組織破壞的就越多,油脂提取效果越好。對軋坯的要求是料坯薄 而均勻,粉末度小,不漏油。無論壓榨法取油還是浸出法取油,料坯厚度對出油率都有很大 影響。豆坯厚度對壓榨出油率的影響大豆含油率出油率18.350.513.5818.350.812.95一般大豆的軋坯厚度要求0.3nmi以

10、b o軋坯設備可分為直列式軋坯機和平列式軋坯機兩類。直列式軋坯機有三輾軋坯機和五輾 軋坯機兩種,平列式軋坯機有單對輻軋坯機和雙對輾軋坯機兩種。此處選擇生產(chǎn)能力大的平 列式的單對輾軋坯機。六、大豆的擠壓膨化油脂擠壓膨化是利用擠壓膨化設備將經(jīng)過破碎、軋坯或整粒油料轉變成多孔的膨化粒料 的過程。擠壓是一種高溫、短時處理過程。常用的擠壓機有單螺桿、雙螺桿兩類,按擠壓時的水 分含量可分成濕法、干法擠壓兩種方法。油料的擠壓膨化預處理目前主要為低水份濕法用 單螺桿擠壓機處理,即:油料經(jīng)清理、軋坯后進入擠壓機,通過加熱、加壓、膠合和減壓擠 出,膨化成型。一般說來,在擠壓過程中,擠壓溫度可達到110 200C左

11、右,在擠壓機內 的停留時間為1 一 3mm,短的只有5 一 105。油料經(jīng)高溫濕熱擠壓處理后,可達到以下目的:(1) 使淀粉糊化、蛋白質變性,由于膨脹,能迅速徹底地破壞細胞結構,油脂均勻地擴散出來, 易于提取。(2)能鈍化各種酶類,特別是脂肪水解酶、氧化酶等,在擠壓后,失活率達95% 以上。(3)可提高出油率,增加產(chǎn)量,降低溶劑損耗。油料擠壓膨化的設備:目前,油料擠壓膨化設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于低含油料生坯 的膨化機,即所謂的閉壁式擠壓膨化機,一種是用于高含油料生坯的膨化機,即所謂的開槽 壁擠壓膨化機。七、大豆油的浸出7.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及要素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劑,通過潤濕

12、滲透、分子擴散和對流擴散的作用,將 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來,然后把由溶劑和脂肪所組成的混合油進行分離,回收溶劑而得到毛 油,同樣也要將豆柏中的溶劑回收,得到浸出柏。這個過程中,基本要素是溶劑和料胚以及 決定浸出效果的浸出方式和工藝參數(shù)。1、溶劑的選擇理想的浸出溶劑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能在室溫或低溫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溶劑的選擇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它成分?;瘜W性質穩(wěn)定,對光和水具穩(wěn)定性,經(jīng)加熱、蒸發(fā)與冷卻不起化學變化。要求溶劑沸點低,比熱小和汽化潛熱小,易從柏和油中分離回收。溶劑本身無毒性,呈中性,無異味,不污染。溶劑與油、柏和設備材料均不發(fā)生化學反應。我國制油工業(y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最普遍的

13、浸出溶劑有工業(yè)己烷或輕汽油等幾種脂肪族碳 氫化合物。其中輕汽油是我國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溶劑,它是石油原料低沸點分飼產(chǎn)物,符 合溶劑上述的基本要求。但最大缺點是易燃易爆,空氣中含量達到1.254.9%時,有爆 炸危險。同時,輕汽油成分復雜,沸點范圍較寬。除此之外,還有丙酮、丁酮、異丙醇、丁烷以及一些復合型溶劑都可用于油脂浸出,有 些己在研究試用。2、對料胚的要求大豆原料經(jīng)過預處理,應使其料胚的結構與性質滿足浸出工藝要求,才會獲得好的浸 出效果。細胞破壞程度越徹底越好。料胚薄而結實,粉末度小。這樣浸出距離短,溶劑與料胚接觸面積大,有利于提高浸 效率。大豆直接浸出法要求料胚厚度0.20.3mm水分適

14、宜,浸出溶劑不溶于水,如果料胚中水分高了,內部空隙充滿水分,就會影 響到溶劑的滲透和對油脂的溶解作用。所以料胚水分宜低。(13%, 57%)適當?shù)臏囟?,料胚溫度高,油脂粘度低,容易流動,浸出效果好,但應注意,料胚?度不宜超過溶劑的沸點,以免使溶劑汽化。所以料胚溫度一般控制在4555C,不宜超過 60C7.2浸出工藝溶劑浸出是浸出法制油的主體工序。在浸出工序中,通過特定的浸出裝置,以合理的浸 出方式,實現(xiàn)溶劑與料胚的充分接觸,從而達到充分溶解油脂,提取油脂的目的。良好的浸 出效果,又是由正確的浸出方式,合適的浸出工藝條件來保證的。(1)浸出方式是指油脂浸出過程中溶劑與料胚的接觸方式,有三種:浸

15、泡式:料胚始終浸泡在溶劑(或稀混合油)中而完成浸取過程。這種方式浸出時間 短,混合油量大,但濃度較稀,即混合油中含油脂量少,混合油中含渣較多。滲濾式:溶劑與料胚接觸過程始終為噴淋一滲透狀態(tài),浸出后可得到含油脂多的濃混 合油,混合油中含渣量也小。但浸出時間較長。浸泡、噴淋混合式:先將料胚浸泡,再進行噴淋滲透,提高了浸出速率和出油效率, 又減少了浸出時間。按浸出器的類型把浸出方式分為間歇式和連續(xù)式,以浸泡缶浸出的方式為間歇式,目前 普遍應用的其它浸出器則為連續(xù)式。然而無論哪種浸出方式,都基本采取逆流浸出過程。溶 劑浸出過程中料胚中的油分不斷地被不同濃度的溶劑提取出來,使粕中殘油逐漸降低直到規(guī) 定指

16、標,而溶劑中含油的濃度則沿著逆向逐漸增濃最后排出回收。(2)浸出工藝條件浸出溫度與浸出時間,浸出溫度的要求與料胚的溫度一致,溶劑應先預熱。浸出時間從理論上講,越長效果越好,粕中殘油率越低。實際生產(chǎn)中,油脂浸出過程可 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由溶劑溶解被破壞的細胞中的油脂,提取量大,且時間短, 一般僅1530分鐘,即可提取總含油量的8590%:第二階段,需溶劑滲透到未被破壞 的細胞中去,時間長而效率低,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最佳“經(jīng)濟時間氣溶劑的滲透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溶劑量,即滲透速率,一般認為,大豆 浸出過程,滲透速率以360升/分米2小時為宜。溶劑用量與溶劑比,溶劑用量通常以“溶

17、劑比”來衡量,溶劑比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 所用溶劑重量與被浸物料重量的比值。溶劑比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浸出后的混合油濃度以及浸 出時料胚內外混合油的濃度差、浸出速率以及殘油率等技術指標,一般多階段混合式浸出的 溶劑比在(溶劑:物料)0.30.6:1的范圍內。瀝干時間與濕粕含溶量。浸出過程結束后,總希望粕中殘留溶劑盡量少,以減輕豆粕 脫溶的設備負荷。所以應適當延長瀝干時間,大豆胚一次浸出的濕粕極限含溶量為25 30%,需瀝干時間為20分鐘左右。(3)浸出器的類型概括地分為連續(xù)式和間歇式,按浸出方式又分為浸泡式、滲透式與混合式。每種浸出 方式的設備又分許多種結構型式,其中的單缶及缶組式因間歇生產(chǎn),勞動

18、強度大,己口趨淘 汰。而平轉式、環(huán)型拖鏈式等浸出效率高、工藝先進,己得到普遍應用,但造價較高。7.3濕粕脫溶從浸出器出來的“濕粕”通常含有2140%的溶劑,必須經(jīng)過脫溶與烘干最后回收粕中的 溶劑和降低水分,使之達到規(guī)定的殘留溶劑量指標(500lOOOppm)與安全貯存水分?;厥?溶劑的過程稱之為脫溶,烘干去水的過程稱之為烤粕。脫溶烤柏的基本過程脫溶階段主要是利用直接蒸汽穿過料層,兩者經(jīng)過接觸傳熱后使溶劑沸騰而揮發(fā)。直接 蒸汽即做為加熱溶劑的熱源,又有壓力帶著溶劑一起蒸出來。但同時水蒸汽在加熱溶劑的同 時也會部分凝結成水滴留存于粕中,增加了豆粕的水分;所以需經(jīng)烤粕處理去除水分,烤柏 一般采用間接

19、蒸汽加熱,烤除水分。脫溶烤粕的基本方法高溫脫溶法以表壓為0. 5kg/cm2的直接蒸汽,通過1.5m左右厚的料層,蒸烘3040 分鐘,再以表壓45kg/cm2的間接蒸汽烘干去水,以達到規(guī)定含水量要求。出粕溫度在105C 以上。這種柏蛋白質變性嚴重不利于蛋白質的進一步加工利用。閃蒸預脫溶(低溫脫溶)法,用高速流動的過熱溶劑蒸汽將濕粕吹至旋風分離器,以 極短的時間脫除溶劑。脫溶后的柏借自重進入喂料器,均勻進入蒸烘冷卻器內。蒸烘冷卻器 保持200400mmHg的真空度,上部以少量直接蒸汽脫盡殘溶,下層吹入干燥冷空氣以 去除水分。這樣,豆柏受熱時間短,蒸烘溫度低,無水蒸汽直接作用,出粕溫度不超過708

20、0C,故蛋白質變性率低,僅12%,有利于蛋白質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機械預脫溶法,為了節(jié)約蒸汽,有時選用機械擠壓的方式先擠出部分溶劑,再進行熱力脫溶和烤柏。脫溶烤柏設備主要有,多段臥式烘干機,高料層烘干和以及蒸烘冷卻器等。7.4混合油蒸發(fā)從浸出工序得到的濃混合油中含油量一般為1030%,要得到毛油必須從混合油中把溶劑蒸脫掉,浸出法制油規(guī)定毛油中殘留溶劑指標為50500ppm。從混合油中脫除溶劑是利用溶劑的沸點比油脂沸點低的特性,采用加熱使混合油沸騰, 從而使溶劑汽化而保留油脂。但由于溶劑與油脂是均勻互溶液體,在一定的壓力或真空的條 件卜,溶劑的沸點有隨著混合油濃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趨勢??梢?,僅靠加熱蒸

21、發(fā)是除不盡混合油中的溶劑的,所以還必須配合以汽提的方法。常規(guī)的混合油分離可分為二個步驟:混合油蒸發(fā),即以間接蒸汽加熱,蒸脫溶劑。汽提。在110115C的溫度下,通入壓力為0.20.5kg/cm2的直接蒸汽,使混 合油中的少量溶劑隨蒸汽一起帶走,以脫盡殘留溶劑。蒸發(fā)設備常用長管或蒸發(fā)器,汽提設備有升膜式、管式、汽提塔等。7.5溶劑回收通過脫溶烤柏和混合油蒸發(fā)汽提工序,回收尾氣。設備有:冷凝器、分水器、蒸水缶及尾氣回收裝置等。八、毛油的精煉毛油一般指從浸出或壓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業(yè)用)的某些雜 質的油脂。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稱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

22、還含 有非甘油酯物質(統(tǒng)稱雜質),其種類、性質、狀態(tài),大致可分為機械雜質、脂溶性雜質和 水溶性雜質等三大類。8.1油脂精煉的目的和方法(1)油脂精煉的目的油脂精煉,通常是指對毛油進行精制。毛油中雜質的存在,不僅影響 油脂的食用價值和安全貯藏,而且給深加工帶來困難,但精煉的目的,又非將油中所有的雜 質都除去,而是將其中對食用、貯藏、工業(yè)生產(chǎn)等有害無益的雜質除去,如棉酚、蛋白質、 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雜質”,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據(jù)不同的要求 和用途,將不需要的和有害的雜質從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質量標準的成品油,就是油 脂精煉的目的。(2)油脂精煉的方法根據(jù)操作特點和所選用

23、的原料,油脂精煉的方法可大致分為機械法、 化學法和物理化學法三種。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先對毛油進行沉淀。8.2油脂脫膠毛油屬于膠體體系,其中的磷脂、蛋白質、粘液質和糖基甘油二酯等,因與甘三酯組成 溶膠體系而得名為油脂的膠溶性雜質。膠溶性雜質的存在不僅影響油脂的穩(wěn)定性,而且影響 油脂精煉和深度加工的工藝效果。例如油脂在堿煉過程中容易形成乳化,增加操作的雅度, 加大油脂精煉損耗和輔助材料的耗用量,并使皂腳的質量降低:在脫色過程中,會增大吸附 劑的耗用量,降低脫色效果:未脫膠的油脂無法進行物理精煉和脫臭操作,也無法進行深加 工。因此,毛油精制必須首先脫除膠溶性雜質。應用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脫除毛油

24、中脫溶性雜質的工藝過程稱為脫膠。脫膠的 方法有水化脫膠、酸煉脫膠、吸附脫膠、熱聚脫膠及化學試劑脫膠等,油脂工業(yè)上應用最為 普遍的是水化脫膠和酸煉脫膠。而食用油脂的精制多采用水化脫膠,強酸酸煉脫膠則用于工 業(yè)用油的精制。一般對油脂采用水化脫膠的操作。水化脫膠是利用磷脂等膠溶性雜質的親水性,將一定 量的熱水或稀堿、食鹽、磷酸等電解質水溶液,在攪拌下加入熱的毛油中,使其中的膠溶性 雜質吸水凝聚,然后沉降分離的一種油脂脫膠方法。在水化脫膠過程中,能被凝聚沉降的物 質以磷脂為主,還有與磷脂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糖基甘油二酯、粘液質和微量金屬離子等。水花脫膠的主要設備按工藝作用可分為水化器、分離器、干燥器及

25、脫溶器等,技生產(chǎn)的 連貫性又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xù)式。8.3堿煉脫酸毛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游離脂肪酸脫除這些脂肪酸的過程叫脫酸。脫酸常用方法為堿煉 法化學精煉和水蒸汽蒸餡物理精煉法。堿煉脫酸法是通過在油中毛油或水化脫 膠油添加堿性水溶液進行中和化學反應而達到脫酸目的。堿煉脫酸工藝常用的化學中和 劑是燒堿NaOH添加量視原料油品質而定總耗堿量詳見以下步驟包括三個部分一 是用于中和游離脂肪酸的堿通稱為理論堿二是用于中和酸反應過程添加的磷酸另一 部分則是為了滿足工藝要求而額外增加的堿稱為超量堿。堿液濃度一般為12240Be。超量堿根據(jù)工藝選定一般為油量的00.25%連續(xù)生產(chǎn)線按理論堿的25%計。 中和化學反應于混合裝置、滯流反應罐和相關管線中完成借助于離心分離機分離出皂腳 俗稱脫皂脫皂油中的殘皂通過淡堿液洗滌復煉和熱水洗滌水洗再借助于離心分離機分離出凈油然后經(jīng)真空干燥脫溶器脫除殘余水份和殘溶而得到國標三、四級成 品油?;蜻M入脫色、脫臭、脫脂工序精煉加工成國標一、二級成品油。8.4脫色各種油脂都帶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其中含有不同的色素所致。例如,葉綠素使油脂 呈墨綠色;胡蘿卜素使油脂呈黃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