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_secret_第1頁
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_secret_第2頁
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_secret_第3頁
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_secret_第4頁
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_secre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2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二八年十月十日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2 一 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219534662 h 1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3 二 火災報警系統(tǒng)工程內容及技術要求 PAGEREF _Toc219534663 h 2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4 三 某大廈線纜敷設設計的特點(詳細論述) PAGEREF _Toc219534664 h 3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5 四 分布式線纜敷設的缺點(結合

2、項目特點從人材機幾方面論述) PAGEREF _Toc219534665 h 4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6 五 串聯式線纜敷設及優(yōu)點(結合項目超高層特點論述必要性) PAGEREF _Toc219534666 h 4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7 六 質量控制措施及安全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219534667 h 6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8 1. 材料質量控制 PAGEREF _Toc219534668 h 6 HYPERLINK l _Toc219534669 1.1 一般規(guī)定 PAGEREF _Toc2

3、19534669 h 錯誤!未定義書簽。 HYPERLINK l _Toc219534670 1.2 施工現場配合要點 PAGEREF _Toc219534670 h 6 HYPERLINK l _Toc219534671 3. 施工安全、環(huán)保措施 PAGEREF _Toc219534671 h 7 HYPERLINK l _Toc219534672 七 經濟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219534672 h 7PAGE 2串聯式線纜敷設技術在火災報警系統(tǒng)中應用一 工程概況某大廈總建筑高度289米,分為一座68層的塔樓、12層的副樓以及5層的裙樓組成,總建筑面積28萬平米。塔樓部分由鋼管

4、混凝土柱、鋼混凝土組合梁、鋼骨混凝土核心筒組成的框架筒體結構體系,并利用建筑避難所沿塔樓高度方向設置四個加強層通過加強層伸臂桁架聯系外框架與核心筒,框架-筒體與伸臂桁架共同抵抗水平風力與地震力產生的傾覆力矩,外框架與筒體共同承擔水平力,形成多重抗側力體系。某大廈地上68層,地下四層,是以公寓、商業(yè)、休閑娛樂(包括餐飲)和辦公(包括SOHO辦公)為主的超高層綜合性商業(yè)建筑。建成后將成為未來東莞的第一高樓及地標性建筑。某大廈建筑的目的代表的意義不只是產業(yè)經濟的逐漸富裕,還包括了臺商在面對未來共同投資環(huán)境的認同與世代傳承的信心與態(tài)度,回顧某企業(yè)會員在東莞土地上播灑創(chuàng)業(yè)種子、揮汗耕耘,在同心協力下某大

5、廈是一處所有東莞某共同的家,意寓上蘊含生生不息以及節(jié)節(jié)高升的某文化與企業(yè)情感;因此,建筑形式上以古樂器-笙為某奮斗精神代言與發(fā)聲、隱引某內涵。 二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工程內容及技術要求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基本組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是由觸發(fā)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傳輸線路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災初期,將燃燒產生的煙霧、熱量、火焰等模擬量,通過感煙(溫)探測器或控制模塊轉變成數字信號,完成“數模轉換”后經傳輸線路傳輸到火災報警控制中心,并在控制中心顯示出火災發(fā)生的部位、時間等并觸發(fā)對應火災警報裝置發(fā)出警報。使人們能夠在火災初期及時發(fā)現火災,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馂淖詣訄?/p>

6、警系統(tǒng)設計首先必須符合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要適應智能建筑的特點,合理選配產品,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某大廈為超高層綜合性商業(yè)建筑,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技術要求1) 系統(tǒng)中至少應設置一臺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臺專用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兩臺及以上區(qū)域火災報警控制器;或至少設置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臺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和兩臺及以上區(qū)域顯示器。2) 系統(tǒng)應能集中顯示火災報警部位信號和聯動控制狀態(tài)信號。3) 系統(tǒng)中設置的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或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在消防控制室內的布置,應符合符合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

7、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穿線技術要求由于本工程報警設備類型和數量較多,故需要大量各類傳輸及控制線纜。因此穿線對整個系統(tǒng)正常運行至關重要,穿線應遵守以下技術要求:1)管內導線總截面積(包括外護層)不應超過管子截面積40%。2)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導線,不得穿入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3)各類線纜均采用阻燃型導線,采用金屬線槽保護或穿阻燃PVC管暗敷,弱電豎井外的金屬線槽須刷防火涂料做防火處理。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盒等接線盒的線路加金屬軟管保護。4)火災探測器的傳輸線路采用雙色導線“+”為紅色,“”為蘭色。整個工程中,相同用途導線顏色應

8、一致,接線端子和導線兩段應加以標號和線標。5)接線箱內的端子采用壓接端子板,接線端子加相應標號。6)導線只能在接線盒內分支和連接,在管內和線槽內的導線中間不能有接頭或扭結。分支和連接應采用接線端子,導線端頭應燙錫。7)線路敷設后,對每個回路的導線間和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須20M。8)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三 某大廈線纜敷設設計的特點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部分線纜敷設為分布式(及發(fā)散式) 設計,即各現場設備通過線路傳輸至回路與干線連接處。集中設置模塊箱,箱內各模塊與現場設備一一對應連接。如圖31所示:圖3-1 分布式線纜敷設方式圖3-

9、2 原報警閥室線纜敷設報警閥組做為自動噴淋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壓力開關和信號閥需與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通過模塊相連,以達到通過自動報警系統(tǒng)監(jiān)視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和預警及聯動自動噴淋泵的目的。本工程共設5個報警閥室,現就以B1所設報警閥室為例,闡述原設計線纜敷設的特點。原報警閥室線纜敷設如圖32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圖3-2 原報警閥室線纜敷設方式根據圖3-2分析,報警閥室共設15組報警閥,設有15個壓力開關和15個信號閥。按原設計意圖即從弱電間模塊箱引15路線管到報警閥室。按每個末端設備需連接2芯信號線,則每根管里要4芯信號線。而15組報警閥組共需要30組阻燃兩芯導線。分布式線纜

10、敷設方式主要特點是外觀比較美觀,看起來非常簡潔。設備與模塊容易一一對應。每個現場設備之間和模塊之間均無線纜,連接簡單?;芈分心K之間關系簡單,方便查找故障等后期調試工作。四 分布式線纜敷設的缺點就本工程而言,分布式線纜敷設的敷設方式大面積應用,但從工程成本控制角度,分布式線纜敷設存在以下缺點:同樣以報警閥室為例:15路暗敷線管從弱電井引入報警閥間,需占用較寬的位置。本工程智能化程度較高,弱電其它專業(yè)線管同樣較多,如監(jiān)控、電話、有線、廣播等都需從弱電井引出多路暗敷線管。線管過多需分多層預埋則可能存在澆鑄混凝土空鼓、熱脹冷縮不一致而導致頂板不平等影響結構的不利因素。就本敷設方式而言,施工過程中前期

11、由于工程量大,與土建結構等其它專業(yè)交叉施工多。由于往往交由機電施工時間十分有限,常常需要大批人手同時在短時間內施工完成,再等待下次的預埋任務,即瞬時人工要求量大。如此反復造成大量人工浪費。施工過程中同樣由于施工時間有限,對施工過程的材料較難控制。由于一味追求施工速度,會導致部分可利用的材料由于沒時間加工而丟棄不用,邊角廢料增加。同時,由于項目前期和后期需投入資金量較大,而中間則較小,不利于項目整體資金流的平穩(wěn)控制。由于瞬時人工要求量大,同樣的要求施工用機械也較多。由于本項目前期地下室、副樓、裙樓等預埋任務大,后期塔樓預埋任務較小。容易造成機械閑置,降低機械利用率。分布式敷設方式因線路分散,可能

12、導致系統(tǒng)線路過長,電壓等損失加大。不利于系統(tǒng)正常運行。五 串聯式線纜敷設及優(yōu)點自動報警系統(tǒng)經過多年變革,已發(fā)展成一門較成熟的分類智能工程。同其由分布式系統(tǒng)過渡發(fā)展到總線制系統(tǒng)一樣,線纜的敷設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原來單一的分布式線纜敷設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自動報警系統(tǒng)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要求。而更科學、經濟的串聯式線纜敷設方式已得到部分工程運用。經過對某大廈圖紙會審及深化設計后,認為在保持系統(tǒng)原有功能情況下,將設備較集中的機房及功能用房的線纜敷設方式由分布式改為串聯式敷設。即將設備監(jiān)視、控制模塊前移至前端,就近接入現場設備。各模塊做為回路點串聯入回路中。并在現場就近設置模塊箱,由模塊箱

13、拉兩芯線信號線至弱電井。如下圖5-1串聯式線纜敷設示意圖圖5-1 原報警閥室線纜敷設方式串聯式線纜敷設的應用有以下優(yōu)點:1 降低施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現場模塊箱至弱電井由原來多條線管敷設改為一條線管敷設。穿線也由原來多條信號線改為單條總線。以上述報警閥間為例:按照原分布式線纜敷設方式,如原來一個報警閥室至弱電間需要15根線管,穿60根阻燃型導線。而更改敷設方式后,模塊箱移至報警閥室,需4根阻燃型導線作為報警總線從弱電間至報警閥室模塊箱,然后各報警閥就近接至模塊箱,節(jié)省了線管及線纜,降低造價。2前期預埋線管工作量減少,可有效控制瞬時人工,降低整個工程的人工損耗。同時,工程預埋期間所需機械

14、也相應減少,可提高機械的利用率。3工作量減少同時可以有效避免因趕工而無法控制材料利用率降低,邊角廢料增加。同時對工程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同時項目因前、中期投資較小,對于項目整體資金流的平穩(wěn)控制具有可操作空間。4本項目做為超高層建筑,屬于特級保護對象。同時因建筑功能多,面積大,所以報警系統(tǒng)報警回路多,應用范圍很廣,功能用房非常多。應用串聯式線纜敷設方式可有效減少各回路電壓損耗,提高回路巡檢速度,從而提高系統(tǒng)安全防范等級。通過串聯式敷設線纜整合報警系統(tǒng)控制設備,使設備與模塊距離更近,降低系統(tǒng)誤報發(fā)生的可能。5 由于減少線管預埋量,可節(jié)省大量空間供其它專業(yè)預埋,從而減少因過多分層預埋線管帶來的對結構

15、專業(yè)的影響。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項成果應用于本項目所有機房及功能用房,甚至應用于本項目整個自動報警系統(tǒng),對于項目的成本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都是十分有益的。六 質量控制措施及安全控制措施1 材料質量控制1)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tǒng)應選用“三證”齊全、合格的產品,即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國家防火建筑材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的產品檢驗報告、公安消防機關的產品銷售許可證。2)對所有進場材料設備進行開箱全面檢查,所有隨機的原始資料,自制設備的設計計算資料、圖紙、測試記錄、驗收鑒定結論等應全部清點,整理歸檔。3)消防主機應具有漢化圖形顯示及中文屏幕菜單等功能,并進行操作試驗。4)進口設備還應提供原產地

16、證明和商檢證明;配套提供的質量合格證明、檢測報告及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資料應為中文文體(或附中文譯文)。2 施工現場配合要點1)消防探測器管線暗敷設時,應及時配合土建和其他各專業(yè)施工。當管路較多,重疊相碰時,同相專業(yè)管線施工人員協調繞行或錯開位置解決。2)暗埋管路超長時,按現行有關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增加接線盒,所增加的接線盒位置必須在施工圖上標注清楚,防止穿線和換線時難尋找。在配管時,躲開其他專業(yè)的設備洞和設備基礎,避免日后拆改返工。3)暗敷電線管路應取最小距離,并減少彎曲,預埋建筑結構內的管子外保護層不應小于15mm4)暗埋管路密集的部位,施工中及時在施工圖上劃清具體坐標位置,在裝修施工

17、過程中,向其他專業(yè)施工人員提示,打孔洞時盡量避開這一部位,防止將暗埋管路打斷,且并行的管子間距不應小于25mm,使管子周圍能夠充滿混凝土,避免出現空洞。在敷設管線時,應注意避開土建所預留的孔洞。3 施工安全、環(huán)保措施1)應當在施工現場采取維護安全、預防火災等措施;有條件的,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2)施工現場對毗鄰的建筑物、構筑物和特殊作業(yè)環(huán)境可能造成損害的,施工企業(yè)應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3)施工中應當遵守有關環(huán)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采取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物以及噪聲、振動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危害。七 經濟效益分析本工程共設有5個消防報警閥室,各類機房160個。1 材料費用:每個報警閥室共節(jié)?。壕€管 40*(15-1)=560m*1.36元/m=761.6元導線 4*560=2240米*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