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科學課教案三年級第二學期教師姓名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土壤和生命我們周圍的土壤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能夠親自采集土樣,并觀察土壤;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塊、枯枝落葉、小蟲、蚯蚓等;3.愿意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樂。二、教學過程:(一)挖一挖,找一找。你們校園里哪里有土壤?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討論:在外出進行觀察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師生小結:1.注意安全;2.不要破壞環(huán)境,更不能傷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動植物。(二)看一看,比一比。哪個小組說說在挖土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孩子們討論:表層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動物生活在土壤里,這些動物在
2、土壤里干什么?小組合作研究。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發(fā)現(xiàn),注意創(chuàng)新的發(fā)現(xiàn)。你們的小組是否觀察仔細呢?下面前后兩個小組交換土和記錄紙,觀察一下別的小組的土,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出差異,說出觀察中不同的發(fā)現(xiàn)。小組總結一下,土壤中有哪些東西?(三)拓展今天我們一起去校園里觀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發(fā)現(xiàn)。你們能把這些新發(fā)現(xiàn)和新感受用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圖畫描繪出來嗎?希望大家能利用課余時間到公園、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細觀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樣本加以觀察。教學反思:了解土壤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不同方法鑒別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
3、的多少;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質的多少,影響著土壤的種類;意識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識;二、教學過程:(一)提問激趣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土壤,誰來說一說你觀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樣的?關于土壤,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長的植物不一樣?有多少種土壤?怎樣分類?等)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研究吧。(二)組織討論,交流經(jīng)驗提問:關于土壤的種類,你知道有哪些?談話:怎樣分類,是否與土壤中的成分有關?學生可以根據(jù)課前收集的一些資料,互相講述他們所知道的土壤知識。(要求學生在討論的時候,說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據(jù),學生的根據(jù)就是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播放土壤的顏色的
4、圖片。提問:通過觀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幾種顏色?(三)研究土壤的成分學生實驗(1)拿出一號信封里的土,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攤開紙巾,你看到了(學生交流)(2)把硬土塊放入水中,開始你看到,過一會兒又看到了(3)攪拌以后,你看到了,靜止一段時間之后,又看到了學生交流匯報閱讀第5頁最后一小節(jié)資料。播放土壤的種類的圖片。提問:通過觀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哪幾種?生回答交流。教學反思:肥沃的土壤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知道土壤的重要組成物質是腐殖質,腐殖質是由腐爛的動植物遺體變成的;會做腐殖質形成的實驗,能夠制作肥料袋;能夠堅持長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探究態(tài)度;二、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關于
5、土壤,大家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引導學生確定本課的研究內容。談話: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偵探,查一查土壤里能長出各種各樣植物的原因。(二)探索土壤室外活動:帶領學生采集土層。討論:我們將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活動:分發(fā)工具,和學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層帶回教室。室內活動。探索枯死的植物變成了什么?觀察采集到的土層,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想法?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讓我們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層吧。觀察不同地方的土層,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推測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談話:在有的小組同學挖到的土層中,我
6、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種小動物。這種動物身體細長、很軟,它沒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時候會爬出地面,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教師出示昆蟲飼養(yǎng)盒,里面是自己幾個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開墾痕跡的土壤。學生觀察,并說說看到了什么教師小結:像這樣顏色發(fā)黑、潮濕肥沃、蚯蚓喜歡生活的土,我們稱之為含有腐殖質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質呢?討論:有人說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這是為什么呢?小結:蚯蚓在土壤里不僅可以松土,還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環(huán)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蚯蚓是益蟲,我們要保護蚯蚓。講述:其實,在土壤中還有一些動物,對土壤的肥力有較大的影響。(三)延伸活動:管理肥料袋談話: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
7、每天都要介入這個實驗的管理、觀察和記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哪些困難?應該怎樣來解決?教學反思:4土壤的保護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能夠對某些行為做出是非判斷,并思考和表達應該怎樣去做。知道人類的許多活動是破壞土壤的行為,知道垃圾對土壤的危害,知道廢電池對土壤的破壞。愿意為保護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談話:同學們,經(jīng)過這段時間我們對土壤的親密接觸,大家對土壤肯定有了較深的認識。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藞D片,請大家欣賞.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問: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那么誰來說說,土壤為人類提供了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填寫好書本第65頁的記錄表。全班交
8、流討論結果,小組之間互相補充。教師小結:土壤是植物的母親,為植物提供養(yǎng)料和水分,土壤也為動物提供了生存棲息之地。她是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正是因為有了土壤,才有了這美麗可愛的世界。(二)對比模擬實驗提問:當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對比模擬實驗小組合作,做對比模擬實驗。(三)交流討論談話:土壤為我們人類做了這么多,我們對土壤有一種感激之情,那么我們又對土壤做了些什么呢?學習小組交流在全班交流教師小結提問: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工農業(yè)生產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壞土壤的現(xiàn)象,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自己有沒有破壞土壤的行為呢?生:我把垃圾丟在路邊,風
9、一吹,垃圾到了地里。生:我把廢電池扔到地里。提問:破壞土壤的行為每時每刻都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我們這樣無止境地破壞下去會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沒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將是怎樣的情景?(讓學生結合所查資料和所做實驗大膽去想象,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然后匯報)小結:人類就這樣無止境的破壞,地球上將不會有土壤,那我們將沒有地種,就不會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設想。(四)共同探討,交流保護土壤的措施和方法談話:土壤是我們人類的母親,我們能為保護她做些什么呢?學生分組討論。組織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并出示一首小詩讓學生欣賞。教學反思: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果實和種子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能用解剖的方法,利用放大鏡對種子進行觀察比
10、較。會觀察、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二、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上節(jié)課老師請你們把種子連同“它們的家”一起帶來,誰愿意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種子。教師小結:很多植物會開花結果,種子藏在果實的里面。果實就是種子的家,它們保護著種子不會受到傷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果實和種子。(二)種子的傳播方式教師朗誦兒歌蒲公英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種子的傳播方式?小組討論,并記錄下來。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教師在黑板上歸類。(三)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談話:同學們,種子里面是什么樣的呢?你們想知道嗎?根據(jù)你們的經(jīng)驗,大家猜一猜:種子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畫下來。提問:(1)我們怎樣才
11、能看到種子的里面呢?(2)種子這么硬,怎么把它撥開來呢?談話:老師已經(jīng)為大家準備好了用水泡過的蠶豆種子,下面就請大家把蠶豆種子撥開,觀察蠶豆種子里面有什么?邊觀察邊把看到的情形畫在記錄紙上。學生觀察。教師巡視,鼓勵學生細致地觀察。為了觀察得更清楚,適時提醒學生可以使用放大鏡。指導學生觀察蠶豆種子里面的每個部分,并適時提出一些問題:這是什么?像什么?學生分組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教師肯定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可將部分學生畫的圖貼在黑板上。提問:其他種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蠶豆種子一樣呢?撥開其他一些種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學生觀察。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小結: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種子和蠶豆種子的結構是很相似的。其他種
12、子里面基本也是這樣的。教學反思:根和莖授課時間一、教學目的:能夠對多種植物的根和莖進行觀察,比較根和莖的不用之處。知道根和莖的作用愿意通過觀察、收集證據(jù)來探究科學的奧秘。二、教學步驟:(1)探索和調查師:植物的根相同嗎?組織學生小組內將帶來的各種植物的根擺在一起進行比較。將植物的根畫下來不同的地方用彩筆畫出來。全班交流、比較。為什么植物的根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呢?想一想聽學生猜測。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2)回顧和解釋以上都是猜測,都沒有經(jīng)過事實驗證的,我們必須都要?(做實驗)布置實驗要求、觀察任務教學反思:葉和花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會比較不同樹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知道陽光對植物生長
13、的影響,會做陽光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對比實驗;會解剖植物的花,初步了解花的構造;二、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今天我們要認識植物的最后兩大組成部分:葉和花。(二)觀察葉片,認識葉片的作用觀察葉片。給葉片分類。(1)談話:樹葉的形狀很多種,曾有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天底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接下來就請大家把帶來的樹葉按一定的標準來給它們分一分類,并把分類結果記錄下來。(2)學生分組給樹葉分類,記錄。(3)匯報交流。認識葉的作用。(1)談話:葉子的形狀多種多樣,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2)學生回答。(3)看多媒體演示樹葉的光合作用。(4)教師小結。體驗陽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1)教師出示兩盆
14、吊蘭:這兩盆吊蘭是老師種的,一盆是放在陽臺上的,一盆是放在室內的,種下去的時候是差不多大小的,每天都澆同樣多的水,請大家比較一下,這兩盆吊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學生觀察比較。(3)提問:請大家猜一猜兩盆吊蘭長得不同的原因。(4)學生猜測。(5)師小結:陽光對植物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這一盆吊蘭就是因為長期照不到陽光,所以才長得不如那一盆好。當然,也有一些不喜歡曬太陽的植物它們一般生活在高大的樹木下面,如果把它們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是會曬死的。(三)認識花朵觀察解剖花朵。認識花粉的傳播方法。(四)拓展延伸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每人利用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回去種一棵植物,并記好觀察
15、日記。教學反思:植物和我們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體會到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二、教學過程:(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投影出示大自然風光的圖片:同學們,大自然中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你所熟悉的植物有哪些?它們各有什么用處?學生交流介紹。提問:植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揭示課題。(二)討論:了解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談話:有人說,植物對人類的貢獻,無論怎樣夸張,都不過分。小組活動:觀察我們教室里的物品,看看有哪些物品來自植物,比一比,哪個小組發(fā)現(xiàn)得多。交流匯報。你的一天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離不開植物
16、?交流統(tǒng)計小結:植物對人類的貢獻真的是說也說不完,寫也寫不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可以這么說吧,沒有植物,我們也就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了。(三)探索:它們分別屬于植物的哪一部分各小組學生拿出提前準備的近日所吃的植物,認一認。組內交流:你所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交流匯報。分一分:按照以種子.根.莖.葉.果實等不同形式提供食物的類型分類。匯報分類情況。質疑:分類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意見不一致?為什么?討論:哪些植物它的多個部分被我們食用了?小結:不同的植物,我們一般食用它不同的部分。但也有一些植物的多個部分被我們食用了。(四)建構:一株完整的會開花的植物的結構組成1.通過上面的討論,你覺得一株完整的植物
17、應該包括哪些部分?2.學生發(fā)表意見出示一株西紅柿的掛圖,對照。很多會開花的植物都與西紅柿一樣具有根.莖.葉等多種結構。在活動記錄上畫一株完整的植物,并在各部分寫上名稱。教學反思: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認識固體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1、能夠辨別周圍的環(huán)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給物體分類。2、知道不同的固體能混合,也能分離。混合前固體重量不變、體積改變。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今天,我們來認識有關固體和液體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關于固體和液體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學生回答。(二)自主學習。1、按固體和液體兩類給物體分類。(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一些物體,請學生按固體和液體分類
18、。(2)師生交流。(3)還有哪些物體是固體或者是液體。(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牙膏是固體還是液體?”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不需要下定論,只要學生能夠說出道理即可。(5)教師演示“和面”的實驗。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攪拌,直到攪不動為止。邊攪動邊讓學生描述當時是固體還是液體?從而讓學生明確固體和液體的區(qū)別。2、研究固體和液體的性質。(1)小組確定研究哪幾種固體。(2)組內講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體的性質。(3)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記錄研究的情況。(4)小組內交流,完善本組的研究成果。(5)小組間交流,描述固體的性質,還要比一比,哪個組研究的項目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運用多種感官、多
19、種方法能夠全面地認識固體的性質。(6)引導學生總結固體的共同性質:都有一定的形狀。(7)學生實踐活動:用多種辦法把P44上列舉的固體弄碎,并按硬度的強弱排隊。3、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1)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重量是否變化。教師帶領同學們利用天平來共同完成這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使學生發(fā)現(xiàn),固體混合前后和重量不變。(2)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體積是否變化。讓學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獨立完成此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原來自己的猜想與實際情況有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白,工具的測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3)指導學生把黃豆、綠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小組交流辦法。如果課內時間不夠,要求學生
20、能夠在課后完成。(三)小結本課。教學反思:第2課把固體放到水里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1、能夠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和溶解現(xiàn)象,并能夠用文字、圖畫、圖表等較細致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2、知道固體與水混合或分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復習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固體的性質,誰能說說各種固體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呢?2、固體還有許多性質,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二)自主學習。1、認識固體在水中的的沉浮現(xiàn)象。(1)師將幾種固體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有的沉有的浮。(2)請學生預測,老師帶來的其它固體哪些會沉哪些會?。浚?)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固體集
21、中在小組內,預測它們放在水中善,把預測的結果記在P82的表格中。(4)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并預修改。2、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溶解現(xiàn)象。(1)師演示:將高錳酸鉀放入水中,請學生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3)我們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什么呢?(4)師生共同小結得出:固體在水中化了,看不見了的現(xiàn)象叫做溶解。如果固體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說明固體在水中不溶解。(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攪拌后的現(xiàn)象。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P82。3、了解固體與水混合與分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學生閱讀P47的圖。(2)這些固體與液體的混合與分
22、離有什么科學道理嗎?或說出為什么?(3)你還說出其他的例子嗎?4、結晶實驗。(1)在熱水里加鹽,充分攪拌,使鹽完全溶解,一直到鹽恰好不再溶解。(2)在熱水中加入繪畫的顏料,使溶液著色。(3)把各種顏色的熱鹽水放在紙盒內,周圍塞好報紙,這樣可以使熱鹽水慢慢冷卻。(4)把小樹枝分別浸入各種顏色的熱鹽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樹枝。(四)小結本課。教學反思:第3課、認識液體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多種方式(語言、文字、符號)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表述出來。知道液體關于顏色、形狀、輕重、黏稠度、表面張力、毛細現(xiàn)象的性質。(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愿意與同學合作與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二、教學過程
23、:(一)導入新課:1、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生活中常見的液體,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猜猜它是誰?每位同學選一種液體,說出它的樣子和作用,其他同學猜猜是哪種液體。2、學生思考。3、學生開始游戲。請一名學生上前說液體的樣子和作用,全班同學在紙上寫出這種液體的名稱。然后請這位同學公布答案,比一比,誰說的比較好。然后換其他同學繼續(xù)游戲。(二)學生自主學習:1、請學生說說教師指定的幾種液體的性質。(1)鮮牛奶、菜油、蜂蜜、洗滌劑、水等。(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長,比一比,誰加得長。(3)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液體在顏色、氣味、味道上的性質,其實,液體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質。2、認識液體在其他方面的性
24、質。(1)學生閱讀P50的內容。請學生參照書中介紹的方法研究,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液體的其他性質。(2)學生分組實驗。倒出同樣多的液體,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把不同的液體同時倒一點在斜放的板上。把不同的液體用滴管滴在蠟光紙上。(3)小組交流。(4)師生小結:通過同學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液體在輕重、黏稠度、表面張力、毛細現(xiàn)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3、小結本課研究的一些科學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觀察、比較、實驗、分析、綜合等研究了液體的性質。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教學反思:第4課、把液體倒進水里去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1、能夠認識
25、液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和溶解現(xiàn)象,能用文字、圖畫、圖表描述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2、知道混合液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體驗制作果汁飲料的樂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邊的事物。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復習引入。(1)液體有哪些不同性質?(2)液體有哪些相同性質?(二)學生自主學習。1、研究把水倒進水中有的沉,有的浮。(1)提出問題。教師幫助學生提出問題:前面我們研究了把固體放入水中的一些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固體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會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體倒進水中,是否也會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會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們先來研究把液體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學生假設。(2)
26、設計實驗。根據(jù)我們剛才的假設,我們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呢?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法、實驗中應該要注意的一些現(xiàn)象。請學生匯報設計的情況。(3)進行實驗。(4)分析實驗結果。你們預測與實驗結果相同嗎?你能找這其中的原因嗎?在實驗過程中邊研究邊填寫P51的表格。(5)師生共同小結得出結論:和固體在水里的沉浮一樣,有的液體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2、研究把液體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1)把液體倒入水中是否也會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請同學用剛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研究。請自己設計一個表格,把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2)學生分組研究。(3)師生共同小結:和固體在水里的溶解一樣,有
27、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課后我們可以繼續(xù)研究。(三)課后作業(yè)。1、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液體混合與分離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滌劑洗碗等,你還知道哪些例子呢?課后榨取一份果汁,將你的果汁調制的美味一些。教學反思:第5課、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使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2、知道船的承載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二教學過程:(一)任務驅動,激發(fā)探究欲望1、出示本節(jié)課要研究的物體: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鋁片。2、講述:這些物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水里都是沉的。3、提問: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
28、一些什么辦法使它們在水中浮起來嗎?(二)、學生自主學習。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1、學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這些沉在水里的物體在水中浮起來。2、用實驗驗證猜想。3、小結:我們用()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鋁片、土豆這些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到水面上來。4、討論:小船裝的東西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5、小結:小船裝的東西的多少與小船的材料、形狀等許多方面都有密切的關系。三、課后延伸:1、提出課后活動目標:根據(jù)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艘船。2、活動注意點:(1)安全2)利用自己身邊的材料教學反思:第四單元關心天氣1.今天天氣怎么樣授課時間:一、教學目的:1.能夠交流討論關于天氣現(xiàn)
29、象,獲取有關天氣的信息.認識一些常見的氣象符號.意識到天氣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關注天氣的變化.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探索和調查1.講述:天氣預報同學們都看過吧!你能試著報一下今天的天氣嗎?下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把討論出的有關天氣的詞填寫在75頁.(學生討論、交流.)提問: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許多詞語可以描述天氣.但是,這樣記天氣太麻煩了,怎么辦?講述:下面就請同學們在書上43頁的表格中設計符號來表示相關的天氣.設計好的同學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學生設計、交流,澄海天氣,用實物投影展示。講述:剛才,許多同學描述了一下最近的天氣狀況,又自己設計了一些符號來表示天氣。接著,我們來討論一下,天氣
30、預報的來源。提問: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天氣預報?(學生自由回答。)提問:又有誰知道,我們平時聽見的或者看見的天氣預報又是怎么來的?(有的學生能答出)講述: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么來的呢?請大家看書上43頁,仙桃天氣。提問:150多年前的人們是怎么預報天氣的呢?學生在看圖片的基礎上交流。(三)回顧和解釋欣賞各種各樣的天氣(美麗的、惡劣的)2.講述:讓我們來看一些圖片,如果你覺得她很美,就起來告訴大家美在哪里;如果你覺得她很討厭,就起來告訴大家討厭在哪里。觀賞圖片,并討論。你喜歡哪一種天氣,為什么?鞏固總結。相關的主題文章:清明節(jié)氣起居飲食注意要點12月份公眾可賞雙子座流星雨等三大天象教學反思
31、:2.氣溫有多高授課時間:一、教學目的:能夠較準確地測量不同環(huán)境下的氣溫并進行記錄。2.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有標準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測量結果。二、教學步驟(一)集中話題教師問哪位同學昨晚看天氣預報的,誰來做個小小氣象員,做一個氣象匯報。(指名匯報)2.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測出氣溫的嗎?利用什么工具?(學生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溫度表.溫度計。)看到溫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裝的什么液體?怎樣讀?為什么叫攝氏度?)(指名說。)教師介紹溫度表(寒暑表)。同座位互相說一說溫度表的讀法,任意指一個刻度相互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溫度的儀器,能介紹嗎?(二)探索調查1.教師說明溫
32、度計使用要求(1)使用溫度表測量,手輕輕地握住兩邊。(2)眼睛要平視紅色酒精柱頂端,讀出刻度。提問:為什么要平視?仰視結果會怎樣?俯看結果會怎樣?(仰視結果偏大,俯看結果偏小,所以要平視。)可借助圖示演示。2.教師組織小小組討論在測量氣溫時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時間相同時測量,在人少.通風處測量,等液面完全靜止在讀數(shù))教師布置測量要求(1)測量教室.陽光下.背陰處.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離地面1.5米處的氣溫,同座位兩個人,一個同學測量,一個同學記錄。(2)測量完填寫教科書第83頁的“活動記錄”第一題。開始測量,15分鐘。教師巡視指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比較測得的結果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如:背陰處比陽光下的溫度低,教室里的溫度比陽光下的溫度低,)為什么會有你發(fā)現(xiàn)的結論產生?教學反思:雨下得有多大授課時間:一、教學目標知道下雨前空氣溫度會增加。知道用測量的方法可以明確空氣的溫度和降水的多少。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檢查學生帶來的物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時保安合同范本
- 人才引進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西藏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模擬考試題目答案
- 專業(yè)購銷合同范本
- 個人雇傭老師合同范本
- 加工木料供貨合同范本
- 辦公區(qū)花卉租賃合同范本
- 冰淇淋原材料采購合同范本
- 儀器外借合同范本
- 公交駕校培訓合同范本
- 杭州市主城區(qū)聲環(huán)境功能區(qū)劃分圖
- 湖南省陽氏宗親分布村落
-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整式計算題練習100道無答案_新人教版
- 豐田卡羅拉電路圖介紹
- 中考語文十大專題總復習資料
- 汽車駕駛員專業(yè)競賽實施方案
- 知乎的SWOT分析(表格)
- 常用家電維修基礎知識(課堂PPT)
- 楊氏太極拳37式拳譜
- 臥式設備安裝
- 橋梁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防控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