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單元導學【單元導教】本單元圍繞“自然之趣”這一主題編排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描寫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景物。山居秋暝楓橋夜泊長相思三首古詩詞,或寫山間傍晚的景色,或寫夜泊楓橋時的所見所聞,或寫長途羈旅風光;四季之美描寫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時間的景致;鳥的天堂描寫了大榕樹在早晨和傍晚時的不同情景;月跡描寫了不同地點的月亮。幾篇課文通過具體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出了景致的情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這是教材第一次以單元編排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文學品鑒能力的培養(yǎng)。本單元選編的幾篇課文,均有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如,山居秋暝中對清泉、竹子、蓮葉等景致進行了動態(tài)描寫,襯托了
2、山間傍晚的幽靜;四季之美描寫了春天黎明天空顏色的變化、夏夜螢火蟲翩翩飛舞、秋天黃昏時歸鴉回窠、大雁比翼而飛等景致,凸顯了景物的動態(tài)美;鳥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樹是靜謐的,早晨的大榕樹則是熱鬧的,一靜一動,特色鮮明;月跡一文既有對月亮爬竹簾格兒的動態(tài)描寫,也有對滿院子玉玉的、銀銀的月光的靜態(tài)描寫,充滿了情趣。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引導學關注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并品味和積累;“詞句段運用”第二題引導學生在仿寫中進一步體會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的作用。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這次習作在“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基礎上,進行由學到用、由讀到寫的訓練。學生在四年級下冊已
3、學習過“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景物”,能夠較有條理地觀察并描寫景物,本單元進一步提出寫出景物變化的要求。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并根據描寫想象出具體、豐富的畫面即可,不要對景物是動態(tài)描寫還是靜態(tài)描寫進行過細的分析。教學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景致獨特的韻味。對于優(yōu)美的段落或篇章,學生要能熟讀成誦。借助交流平臺,引導學生品味、積累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語句。另外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明確觀目的,確定觀察對象,做好觀察記錄,為本次習作拓展思路,積累素材。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
4、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板塊教學關注點語文要素分解教學策略設計課外拓展鏈接古詩詞三首精讀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在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以學生閱讀交流為主,引導學生想像畫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場景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課外拓展閱讀:鹿柴四季之美精讀讓學生邊讀邊畫出作者分別寫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致,初步體會作者感受的細膩。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段加以指導,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其他段落,交流匯報。最后進行朗讀指導,熟讀成誦。課外拓展閱讀:朱自清荷塘月色鳥的天堂精讀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和朋友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一次都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借以理清課文的思路,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課外
5、拓展閱讀巴金筑渝道上月跡略讀教學時緊扣本單元的閱讀重點,在前幾篇課文體會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習作_即景。要求學生根據觀察對象,把題目補充完整的同時,關注眼前的、當下的景物,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語文園地1.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的語句,初步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并主動積累。2.為元旦聯(lián)歡會設計一張海報。3.仿照例句,體會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作用,學習把畫面寫具體。4.背誦漁歌子【單元教學目標】字詞句:1.認識17個生字,讀準3個多音字,會寫26個字,會寫23個詞語。2.品味、積累課文中遇到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語句。閱
6、讀: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漁歌子。默寫楓橋夜泊。2.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課中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3.能交流動態(tài)描寫靜態(tài)描寫的語句,初步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并能主動積累。書面表達:觀察某種自然現(xiàn)象或某處自然景觀,重點觀察景物的變化,寫下觀察所得,并把題目補充完整。2.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3.仿照例句,體會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作用,學習把畫面寫具體。4.能為元旦聯(lián)歡會設計一張海報。21 古詩詞三首【課前解析】關注課文:本課有兩首古詩和一首詞,它們都對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有山雨過后的山居秋景,有夜半難眠的客船夜景,有
7、行軍營帳的邊塞雪景,這些景都與詩人的情感融為一體。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描繪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圖景。楓橋夜泊用動景襯靜景,表達了詩人孤寂憂愁的心情。長相思用質樸的語言描繪出將士長途跋涉的情景,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關注寫作背景:三位詩人以為經歷不同,寫作背景不同,傳達出的情感也不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詩人的相關資料以及三首詩詞的寫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句和體會情感。注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三首詩詞中都抓住了主要景物或靜或動寫出了畫面感,表達出了詩人真摯的情感。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想象體會詩句的動靜之美,體會詩人不同的情感。【教學目標】 1.認識“榆、畔”等3個生字,讀準多
8、音字“更”,會寫“孫、泊”等6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3.借助注釋,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詩詞描繪的景象。4.能說出長相思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能借助注釋,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詩詞描繪的景象。【教學難點】能借助注釋,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詩詞描繪的景象?!菊n前準備】 1.教學課件。2.相關圖片。3.布置學生提前了解詩人的相關信息【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書寫“孫、泊、愁、寺”4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3.能借助注釋,體會詩句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想象詩
9、詞描繪的景象。【教學過程】 一、閱讀導讀頁,導入新課1.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咱們將進入第七單元的學習,咱們先來讀一讀單元導讀頁上的這句話,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預設:從“四時景物皆成趣”這句話我了解到這個單元的課文描寫的是不同的景物。師小結過渡:是的,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一起去領略世間萬物的美好。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和習作要點。今天我們先來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一課:21古詩詞三首。 (設計意圖:有單元導讀頁入手導入新課,讓學生對單元整體編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二、學習山居秋暝1.教師導入: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朝是一個詩的時代,孕育出了
10、一個燦若明星的龐大詩人群體。王維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山居秋暝來走近王維,走近他的詩歌。板書課題(山居秋暝),學生齊讀。(出示課件3)教師提問:你會背誦哪些寫景的古詩?預設:望廬山瀑布。預設2:春曉。2.初讀課文。(出示課件4)教師組織學生自讀古詩,相機指導。(課件播放古詩范讀。)3.作者介紹。(出示課件5)王維 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其作品以山水詩最為后世所稱。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傳世有王右丞集。4.寫作背景介紹。(出示課件6)這首詩當作于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yè)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yè))的后期了
11、。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時期最后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終南山構筑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5.一起解詩題。(出示課件7)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目:誰能借助注釋說說“山居秋暝”是什么意思?預設:“暝”的意思是日落時分,天色將晚。所以“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是在山里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教師小結:“山居”指山中居所?!瓣浴钡娜兆峙哉f明它和太陽有關,通過注釋是我知道它指的就是傍晚。因此“秋暝”說的是秋天的傍晚。詩題可理解為詩人在山林的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時的景色。6.借助注釋,初步理
12、解詩意。(1)(出示課件8)教師過渡:學習一首古詩,你一般會用什么方法來理解詩意呢?預設1:結合注釋理解。預設2:結合插圖展開想象。(2)一起解詩意。(出示課件9)教師引導學生合作自學:請同學們借助注釋和插圖試著理解每一句的詩意,不好理解的記下來,在小組里互相交流一下。一會兒我們全班進行交流。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預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意思是“空無一人的山里剛下了一場雨,秋天的傍晚天氣很涼”。師評價指導:很好,詩句的意思基本理解了。我們來一起看看怎么能把詩句的意思說得既準確又富有畫面感。古詩很多時候可以說一字一意一畫面。比如“空山”我們可通過字義組合,想象畫面
13、的方式來理解;或者借助之前學過的鹿柴中的“空山不見人”來理解。而“晚來秋”可以結合生活經驗,想一想秋天的傍晚的天氣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誰再來試著說一說?預設:“空山”指空曠的山林,“晚來秋”指秋天的傍晚天氣涼爽。詩句的大意是空曠的山中剛剛下過一場秋雨,天氣清涼,傍晚時分讓人感受到陣陣秋意。教師評價引導:特別好,有畫面感了,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四句的詩意,來描述一下詩中所寫的雨后山林的景色?預設:皎潔的月光透過松林灑落下來,清澈的泉水從石頭上潺潺流過。(出示課件10)(出示課件11)教師引導:“竹喧、蓮動、春芳”等詞都可以通過字義組合,想象畫面的方法理解,而“歸浣女”和“下漁舟”可理解為“
14、浣女歸”“漁舟下”。誰來說一說第五、六句詩的意思?點撥:“竹喧”指竹林里傳來喧笑聲?!颁脚敝赶匆挛锏呐?。“蓮動”指蓮葉晃動。“下漁船”指漁船順流而下。預設:竹林里傳來喧笑聲,原來是一群洗衣的女子歸來了,蓮葉晃動,原來是漁船順流而下。教師小結:是啊,多么美的詩,多么美的景,太有畫面感了。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美好的山林秋景,引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誰來說說最后兩句詩的意思?(出示課件12)點撥:“春芳”指春天的花草。“王孫”指詩人自己。預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意思就是任憑春天的花草凋謝,可我還是愿意長留在這里,長久居于此地。教師小結:是啊,能在這樣的秋色中流連徜徉,哪還用在意
15、春天的消逝。(出示課件13)教師引導: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學生自主說一說古詩大意,教師巡視指導。7.想象畫面,體會詩中的動靜之美。(1)(出示課件14)教師引導:自由讀詩的首聯(lián)、頷聯(lián),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預設1:我仿佛看到了,一場秋雨過后,山林間空曠而幽靜,經過秋雨的洗滌,茂密的林木非常青翠,銀色的月光灑落在蒼翠的松林里。我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靜謐和舒適。教師小結點撥:“明月松間照”的畫面,是對景色的靜態(tài)描寫,讓讀者感受到山林的靜態(tài)美,從中能體會到詩人陶醉其中的閑淡、舒暢的心情。教師板書(明月松林)預設2:我仿佛聽到了泉
16、水在巖石上淙淙的流淌聲,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愉快。(出示課件15)教師板書(清泉巖石)教師小結點撥:通過想象,我們仿佛聽到了流水的聲音,這是對景色的動態(tài)描寫。朗讀頸聯(lián),說說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出示課件16)預設:我看到一群浣女在青翠的竹林間穿行,在風中發(fā)出喧鬧的聲音,不時傳來的浣女的歡笑聲,挨挨擠擠的蓮葉輕輕搖動起來,沙沙作響,有人劃著槳,攪得河水嘩嘩作響,應該有漁夫在捕魚。從這些動態(tài)描寫中我感受到山中的人們悠閑自在的生活、勞動場面。詩人一定非常喜歡并羨慕這樣的生活。教師板書(浣衣之女 漁舟之人)教師小結:這兩句詩展現(xiàn)的是山中的人們悠閑自在地生活、勞動的場面。這些或動態(tài)或靜態(tài)的描寫不僅讓我們
17、看到了山水間的美景,還感悟到了詩人的情感。教師板書(動靜結合)(2)朗讀指導。(出示課件17)教師:第一聯(lián)要讀得輕緩一些,猶如“空山”的靜態(tài)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第二聯(lián)“一照一流”由靜到動,語調由輕緩變得活潑些,聲音相對響亮明快。第三聯(lián)描寫人的活動,要讀得活潑些,聲音相對響亮明快,讓人感受到動態(tài)場景。學生根據朗讀指導自主朗讀古詩。(3)補充介紹詩人情況,引導學生學習第四聯(lián),體會詩人的情感。(出示課件18)教師引導:先看下面的資料,然后品讀尾聯(lián),想一想此時詩人心中生出了怎樣的情感。中年的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yǎng)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
18、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與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預設:山中的生活悠閑自在,生機勃勃。這一聯(lián)表達了詩人對山林美景的喜愛,對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出示課件19)教師板書(留)(出示課件20)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受古詩,了解詩人潔身自好的品質。三、學生自主學習楓橋夜泊(出示課件21)1.一起解詩題。(出示課件22)教師引導:“楓橋”表示地點?!耙埂北硎緯r間?!安础笔鞘录Ul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預設:夜晚將船停泊在楓橋邊。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23)張繼,字懿孫,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對后世頗有影
19、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3.介紹寫作背景。(出示課件24) 張繼于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2.自主學習,理解詩意。(出示課件25)教師引導:請大家運用學習山居秋暝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這首詩。(1)教師出示學習提示。讀一讀:
20、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說一說:根據注釋,說說詩意。劃一劃:畫出詩中的景物名稱。想一想:詩句讓你想象到了什么樣的畫面。(2)全班匯報交流。教師指名讀,相機正音。(3)學生交流難懂的詞句。(出示課件26)教師點撥:月落: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會漸漸沉落。霜滿天:是詩人身處深秋夜里的一種感覺,形容天氣很冷。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嘗試理解。對愁眠: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可以簡單地轉化為愁對江楓漁火”,從而疏通詩句的大意,即詩人憂愁地對著江楓漁火難以入眠。(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出示課件27)預設:漫天寒霜里,月亮在烏鴉的啼叫聲中慢慢西沉。江邊楓葉搖曳,漁船上的燈火點點,面對這些景象
21、,詩人心中充滿愁緒。此時,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敲響的鐘聲傳入客船。3.想象畫面,感悟詩人的情感。(出示課件28)教師引導學生品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這首詩寫在什么時間?詩人看到了什么?預設:這首詩寫在深秋夜半,詩人抬頭仰望,看到月亮逐漸沉落,江邊的楓樹與點點的漁火默默相對,江邊停著一只孤單的來自他鄉(xiāng)的客船。教師板書(月落 江楓 漁火)(出示課件29)教師提問:詩人聽到了什么?詩中描寫了哪些聲音?預設:聽到幾聲烏鴉的啼叫,寒山寺一陣陣悠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教師板書(烏啼 鐘聲)(出示課件30)教師繼續(xù)引導:詩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給你怎樣的感覺?預設1:詩人感受到孤獨和凄涼。預設2:場面清
22、冷、寂靜,能感受到詩人因避難他鄉(xiāng)、遠離故土而產生的孤獨感。(出示課件31)進一步追問:你覺得詩中的哪一個字最能表達詩人此時此刻的情感?預設:愁。教師板書(愁)(出示課件32)教師小結:在這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清冷、幽靜的夜景,令詩人愁緒萬千。此時,又聽到鐘聲悠悠傳來,引發(fā)了詩人悠遠的思緒和無盡的感慨,怎一個愁字了得!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慨,再來朗誦這首詩。四、主題概括(出示課件35、36)主題概括。五、學習寫字(出示課件37)教師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學生自主交流寫字方法。教師重點指導以下生字:(1)孫:“小”的點穿插到“子”的提的下面。(2)愁:“心”寫扁一些。(3
23、)寺:“土”的豎和“寸”的豎勾錯開,不要對齊寫。(出示課件38)學生自由練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六、課堂小結、鞏固練習,布置作業(yè)1.(出示課件39)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誦讀了王維的山居秋暝和張繼的楓橋夜泊,還學習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三首詩。2.(出示課件40、41)課堂演練。3.(出示課件42)布置課后作業(yè)。(1) 背誦山居秋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2)背誦、默寫楓橋夜泊,說一說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的情感。七、板書設計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準確認讀“榆、畔、聒”,讀準多音字“更”,會寫“榆、畔”。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長相思3.借助教材注釋和插圖,能說出長相思
24、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窘虒W過程】一、復習背誦前兩首詩,導入新課教師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山居秋暝和楓橋夜泊,一起來背誦一遍。(出示課件44)教師引導回顧導入:這兩首詩都是寫景詩,而且都有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這樣的描寫能讓我們想象到更具體生動的畫面,領會詩歌的意境。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長相思。教師板書詩題(長相思),學生齊讀詩題。回憶有關“詞”的常識,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1.回顧“詞”的知識。(出示課件45)教師引導:觀察長相思和前兩首詩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預設:長相思是一首詞。“長相思”是詞牌名,詞分上闋和下闋兩個部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46)納蘭性德,字容若。納
25、蘭明珠長子。清朝詞人。清詞三大家之一。有納蘭詞通志堂集等流傳。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zhèn)魃?,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3.介紹寫作背景。(出示課件47)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作為康熙帝御前侍衛(wèi)隨駕出行。塞上風雪凄迷,苦寒的天氣引發(fā)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于是寫下了這首詞。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1.(出示課件48)教師引導:朗讀長相思,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指名讀,隨文指導學習認字。(1)榆:偏旁是木字旁,說明“榆”字的意思與樹木有關。課文中的“榆關”指的是山海關。(2)畔:可以組詞“
26、河畔、湖畔”??梢龑W生根據詞語來理解“畔”的意思是“旁邊”。 (出示課件49)(3) 更(gng):“更”是多音字,此處讀一聲?!案笔且估锏挠嫊r單位,整夜分為五更,每兩小時為一更,如“三更半夜”。“更”讀“gng”時,可組詞“更加”。(4)聒(gu):可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聒”由“耳”與“舌”組可以想象成有一根舌頭在耳邊不停地說話,耳邊感覺嘈雜?!榜本褪恰奥曇羿须s”的意思,這里指風雪聲。(出示課件50)3.學習寫字。(出示課件51)教師組織學生自主練習寫字,交流寫字方法。(出示課件52)點撥:(1)榆:“人”下面的短橫不要丟掉。(2)畔:“半”中間不要多加一橫。學生自主練習寫字,教師巡視
27、指導。四、借助注釋,了解詞意1.(出示課件53)教師引導:默讀長相思,結合注釋和插圖,疏通詞的大意,小組內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小組合作。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疑難問題。預設1:“山一程,水一程”指翻過一座座山,蹚過一道道河。這里指的是將士們跋山涉水,行軍艱辛。預設2:“風一更,雪一更”指風吹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這里形容風雪交加,天氣惡劣。(出示課件54)2.(出示課件55)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大意。預設:將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fā)。夜里,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入夜后,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睡不著了,不禁思念起故鄉(xiāng)來。因為故鄉(xiāng)溫暖、寧靜,是沒有這樣的
28、狂風暴雪的。五、邊讀邊想象,體會作者情感1.(出示課件56)教師組織學生邊讀上闋邊想象“山一程,水一程”的畫面,討論交流:詞人“身”在何處?思考為什么強調“身”?預設:詞人和將士們身在征途之中。教師板書(身在征途)點撥:點明行進的方向,突出了身心分離之苦。(出示課件57)教師展示北京到山海關的地圖,讓學生直觀感受兩者之間的距離,強調即使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行駛,也需要三個多小時,讓學生想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將士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的情景與艱辛。(出示課件58)教師引導學生描繪畫面,體會征途的艱辛:想象將士們“山一程,水一程”的畫面。你想象到了什么樣的山?什么樣的水?從中感受到了什么?預設1:崇山峻嶺
29、、懸崖峭壁的山。預設2:波濤滾滾、巨浪滔天的誰。預設3:從中感受到了將士們行軍的遙遠與艱辛。(出示課件59)教師提問:“千帳燈”讓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畫面?預設:借助課文插圖,我想象到將士們夜間在荒山野嶺中安營扎寨的場面,燈火萬千,非常壯觀。(出示課件60)教師組織學生朗讀上闋,邊讀邊想象行軍隊伍的壯觀,征途中的艱辛,緩慢而深情地讀。2.(出示課件61)教師組織學生邊讀下闋邊想象:“風一更,雪一更”描繪的是怎樣的場景?教師展示風和雪的圖片,播放風雪交加的音頻,幫助學生想象,從而感受天氣的惡劣和“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的意味。預設:風雪交加、苦寒持續(xù)不斷。(出示課件62)追問:你是怎樣理解“碎”字的?教師點撥:“碎”意為零星,不完整。這里指將士們的思鄉(xiāng)夢碎,思鄉(xiāng)心碎。教師板書(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引導學生再讀讀這一句,把關外天氣的苦寒、征途的艱辛讀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環(huán)境探索活動策劃計劃
- 公司保密合同樣本
- 入股加盟簽合同標準文本
- 業(yè)務合同樣本標準版
- 買車時銷售合同樣本
- 書宣傳推廣合同標準文本
- 冷庫定金合同標準文本
- 出口退稅合同標準文本
- 代辦大蔥銷售合同樣本
- 冷庫制作安裝合同樣本
-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涂色的
-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7HowmucharethesesocksSectionB》教學設計
- 生產中斷影響及生產組織管理考核辦法
- 【圖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精)
- 思普產品介紹ppt課件
- 企業(yè)部門單位工傷事故報告書
- 煤炭工業(yè)露天礦設計規(guī)范(WORD格式)
- 8251芯片(課堂PPT)
- 人教版中考英語高頻詞匯匯總
- DriveMonitor使用簡介
- 蘇州市優(yōu)質結構評選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