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子》五章_第1頁
2 《老子》五章_第2頁
2 《老子》五章_第3頁
2 《老子》五章_第4頁
2 《老子》五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孔子曾向他問禮,后退隱,著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道教奉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經(jīng).序說第一:“以為圣人生有老容,故號為老子”。幾年前的紐約時報把老子列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簡介 曾擔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圖書典籍,學問淵博,見周王室衰微,棄官西去,至函谷關(guān)遇見關(guān)令尹喜。尹喜請求他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終成了隱士,“莫知所終”。 道德經(jīng)又名老子,文約義豐,僅五千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

2、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宇宙是一個自然產(chǎn)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guī)律發(fā)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德經(jīng) 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是自然規(guī)律,自然法則,天地萬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所以道又可稱為“天地之始” “萬物之母”“眾妙之門”“萬物之宗”。 老子論“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萬事萬物的最高法則。老子的思想 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坝袩o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 。 對于個人如何立身處世,老子強調(diào)的是“謙虛、“不爭”、“柔弱”、“知足”等。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

3、位,認為“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視矛盾雙方的斗爭,把轉(zhuǎn)化看成是無條件的循環(huán)往復(fù)。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無為”的意思是不妄為,讓萬事萬物都順著自然之性萌生、發(fā)展。采取“無為而治”的辦法,讓人們?nèi)ミ^自由自在的生活,從而達到“相安無事”的自然狀態(tài)。 老子的歷史觀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死不相往來”。 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自漢以后注釋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國古籍中是罕見的。老子不但創(chuàng)立了我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后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fā)展

4、,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名言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不出戶,知天下。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昭昭:智巧光耀

5、的樣子?;杌瑁河掴g暗昧的樣子。察察:嚴厲苛刻的樣子。 悶悶:純樸誠實的樣子。 老子名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于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yīng)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成語:有無相生前后相隨 絕圣棄智見素抱樸以柔克剛 小國寡民 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讀音音聲相和( h )夫( f )唯弗居受國之垢( gu ) 雖有舟輿( y )B重點字詞道(自然規(guī)律,

6、自然法則)可道(演說,說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變的,為兩個詞)道(自然規(guī)律,自然法則)。名(名詞、名稱、稱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詞、名稱、稱呼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以為:應(yīng)為“以(之)為”的省略,“把(它)作為”之意)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即使,表假設(shè)關(guān)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四個詞都是使動用法)。C斷句難點“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應(yīng)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察其徼” 應(yīng)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察其徼?!?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

7、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如果)能過說出來,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夠叫得出來,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們)用“無”來命名天地萬物之始,用“有”來命名萬物之母。所以從永恒的“無”中,可以觀察宇宙的微妙之處;從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萬物的極限。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卻各有不同的名稱,它們都可以說是玄妙的道理。極遠啊,又極深,它是探求一切奧妙的門徑譯文: 在這一章里,老子認為“道”產(chǎn)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并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lǐng)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老子的“道”是具

8、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guī)律的著意關(guān)注,是構(gòu)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理解: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東西是美好的,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無由互相對立而產(chǎn)生,難易有互相對立而形成,長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xiàn),高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聲由互相對立而諧和,前后由互相對立而出現(xiàn)。因此,“圣人”用“無為”去處事,用不言

9、去教導,任憑萬事萬物生長變化,而不開創(chuàng)它。生養(yǎng)了萬物,而不據(jù)為己有,推動了萬物(的發(fā)展),而不以為恩澤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失去。 理解:本章內(nèi)容分兩層次。 第一層意思:總結(jié)了自然現(xiàn)象及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矛盾對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轉(zhuǎn)化的例子,集中鮮明的體現(xiàn)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xiàn)象與自然現(xiàn)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論說了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確認了對立統(tǒng)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則。 第二層意思:處于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yīng)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

10、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yīng)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fā)展的規(guī)律。他以圣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1我們?nèi)绾慰创献拥摹盁o為”思想?反方:無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種“悖論”:人有思慮,有知識,有情欲,有作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為”,本就是人類生活之必然趨勢,而故意去思慮,去知識,去 情欲,去作為,實在違反人類生活的自然趨勢,去“人為”以返回“自然”,卻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對過去國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實應(yīng)負一定的責 任。1我們?nèi)绾慰创献拥摹盁o為”思想?正方: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禍福毀譽窮達害心,脫除名利思想,依此修養(yǎng),實可以得到一種精神的解脫。道家教人不要過分地傷

11、毀自然,保養(yǎng)自己的精力,不胡亂地消耗,實在可以拯救社會的弊端。同時,道家在政治上極力反對干涉,反對專制,反對分等級,實在是有它的重要意義。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譯文:放棄聰明和智慧,百姓才會有百倍的利益;拋棄了“仁”和“義” ,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棄追逐巧利,盜賊就會消失。以上三條作為文治法度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的認識有所從屬:表現(xiàn)單純、持守樸素,減少私心與欲望,放棄學問,沒有憂愁。 理解:在這一章中,老子主張擯棄知識、智慧,擯棄仁義等道德規(guī)范。他認為“圣”、“智”產(chǎn)生法制巧詐,用法制巧

12、詐治國,便成為擾民的“有為”之政。拋棄這種擾民的政舉,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譯文: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什么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戰(zhàn)勝強,柔能勝剛,(這道理)天下無人不知,(但卻)沒有人能實行。因此圣者說:要能承受國家遭受的恥辱,才配作國家的君主;要能承擔國家的禍難,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話聽起來像是反話。 理解: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

13、人們?nèi)粘I钪谐R姷摹@献诱J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zhàn)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yīng)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樣,甘愿處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1、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強調(diào)“柔”“弱”的一面,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評價?明確:這一點,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強”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強調(diào)這些思想,除了告誡統(tǒng)治者要謙虛謹慎,重視基礎(chǔ)(“圣人無心,以 百

14、姓之心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們注意只有處于“柔”、“弱”的一方,才永遠不會被戰(zhàn)勝。就是說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優(yōu)勢,要善于隱藏自己的 強大,而且不要去競賽或者爭奪那種強大,要“貴柔”“知足”,這樣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韌性,就能戰(zhàn)勝對方而不會被轉(zhuǎn)化掉。 這是老子在總結(jié)世事經(jīng)驗上得出來的,能開啟人生的指揮,所謂“哀兵必勝”、“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寧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讓和屈辱 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積蓄力量,用以奪取最后的勝利。這種人生態(tài)度,承續(xù)了不動感情、堅韌冷靜的理智狀態(tài)和不失主體活動的特征,目的是服務(wù)于家族、邦國和個 體的生存,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維護生存的生活辯證法。 八十

15、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指彼此不聯(lián)系,不交流情況。 譯文: 國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器具卻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險,不向遠方遷移。雖然有船只車輛,卻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鎧甲武器,卻沒有地方去陳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結(jié)繩記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適,過得習慣。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聞,但鄰里間從生到死,卻互不往來。 理解: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國家”的一幅美好藍圖,也是一幅充滿田園氣息的

16、農(nóng)村歡樂圖。老子用理想的筆墨,著力描繪了“小國寡民”的農(nóng)村社會生活情景,表達了他的社會政治理想。這個“國家”很小,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個村莊,沒有欺騙和狡詐的惡行,民風淳樸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們用結(jié)繩的方式記事,不會攻心斗智,也就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遠徒謀生。老子的這種設(shè)想,當然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四)學習檢測1 下列加點詞的含義,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抱:懷抱 B 道可道,非常道 常:永恒的 C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文:文字D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居:居住答案:B 解析:(A 抱 持守 C 法律條文,原則 D 占有) 2 下列加點的虛

17、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無,名天地之始B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C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涉 D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答案:B 兩個“雖”都作“即使”解析:(A 第一個“之”主謂間,取消獨立性,第二個“之”為助詞,“的”;C 第一個“而”表示轉(zhuǎn)折,第二個“而”表示因果;D 第一個“為”是動詞,做,第二個“為”是句末語氣詞,表反問)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組是: A 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 無,名天地之始B 天下莫柔弱于水 仕宦于臺閣 C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答案: C 前者是賓語前置句,后者是否定陳述句解析:(A 均為判斷句 B 均為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 D 均為定語后置句)五、 課內(nèi)重點句子翻譯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2、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4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5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