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官超聲課件_第1頁
小器官超聲課件_第2頁
小器官超聲課件_第3頁
小器官超聲課件_第4頁
小器官超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見少量血流分布。有相當一局部腺瘤可開展為高功腺瘤,除病周血流外,瘤體內有極豐富的血流顯示。甲狀腺腺瘤與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主要鑒別點是:腺瘤多為單發(fā)性病變,即使多發(fā),其數目可數,瘤體邊界清楚,瘤周有聲暈,可見正常甲狀腺回聲。假設瘤體內血供極豐富,多為高功腺瘤;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病變多為多發(fā)性,其數目多不可數,邊緣清楚,無聲暈,結節(jié)周圍無正常甲狀腺組織。353.甲狀腺癌的超聲表現是什么?如何與腺癌鑒別?甲狀腺癌可發(fā)生于各種年齡,好發(fā)于4050歲,女性較多。甲狀腺癌占各種癌的13,占甲狀腺腫瘤的4.830,兒童甲狀腺單發(fā)結節(jié)中癌可達50。發(fā)病與頸部放療及遺傳有關,有面、頸部或上縱隔放療史者,在成人中有29

2、發(fā)生甲狀腺癌,兒童可高達97.1。可單發(fā)或多發(fā),單發(fā)結節(jié)中癌發(fā)生率為535,大于60歲為50,在多結節(jié)腺體中癌發(fā)生率很低,為24。30癌可發(fā)生腺內播散和淋巴結、肺、骨等轉移。臨床表現:病程短或近期腫物迅速或持續(xù)增長,質地堅硬,外表凹凸不平,隨吞咽移動性差;可伴有聲音嘶啞、頸部壓迫病癥,轉移病癥或頸淋巴結腫大等。原發(fā)性甲狀腺癌可分為四種類型:乳頭狀腺癌、濾泡樣腺癌、髓樣腺癌和未分化癌。聲像圖表現: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那么,邊界模糊,以單發(fā)為多,也可與其他甲狀腺疾病共存。多無暈環(huán)和包膜。多數甲狀腺癌以不均質低回聲為主,囊性變者亦不少見,其囊變局部所占比例小。隨著高分辨力彩色超聲儀器的問世,對微小鈣化的檢出

3、率大大提高,微鈣化的顯示對甲狀腺癌的診斷有很高的特異性,文獻報道為95.3%。晚期常可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和同側頸內靜脈栓塞以及頸動脈、氣管受壓。CDFI:腫瘤內部血供豐富,邊緣血流信號缺乏,局部腫瘤那么邊緣有較豐富的血流信號,內部無或少許血流信號。乳頭狀腺癌在囊性變時,其內部乳頭上有豐富的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癌灶內可測及高速血流信號。甲狀腺腺癌的聲像圖表現是非特異性的,有時很難與腺癌鑒別開來,以下特點有助于兩者的鑒別:任何新發(fā)現的或表現體積迅速增大的甲狀腺結節(jié)、堅硬如石、固定于周圍結構,并可見頸部淋巴結腫大,遠處轉移者,均應疑心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多為境界不清的低回聲結節(jié);腺瘤那么多為包膜完整的

4、高、等或混合回聲結節(jié),有聲暈。甲狀腺癌多為24mm大小微鈣化。腺瘤那么多為大片狀或弧形鈣化。354.正常甲狀旁腺解剖的特征是什么?聲像圖表現如何?1解剖:甲狀旁腺是扁橢圓形的小腺體,棕黃色,質軟,約小黃豆大小,長46mm,寬34mm,厚12mm,重3050mg。一般有兩對,偶爾有多于4個或少于2個者。它們附著于甲狀腺側葉后面的甲狀腺被膜上,一對靠上,另一對靠下,偶有埋入甲狀腺組織內者。上一對甲狀旁腺位于甲狀腺兩側葉的后上部,一般平環(huán)狀軟骨下緣處,比下一對甲狀旁腺略大,比擬容易認出,下一對甲狀旁腺位于甲狀腺下動脈附近,其位置變異較大,可異位于頸側肌內,胸骨上窩,縱隔及胸骨前方等。甲狀旁腺外表有一

5、層纖維被膜,借以與甲狀腺分隔。成人甲狀旁腺有兩種細胞組成,其一為主細胞,分泌甲狀旁腺激素;其二為嗜酸細胞,分散在主細胞之間。2正常甲狀旁腺聲像圖;正常甲狀旁腺因體積較小,聲像圖不易顯示。假設使用高頻探頭1015MHz,其顯示率大大提高。表現為小黃豆大小結節(jié),回聲與甲狀腺相近或略低,其周圍常有纖維囊或被膜形成的致密高回聲帶。多數位于甲狀腺側葉背部或背外側部,即位于甲狀腺后緣與頸長肌之間,氣管外側與頸總動脈之間。約5異位于胸腔人口、上縱隔或其他部位。正常甲狀旁腺的大小范圍為 1.2mm2mm1mm12mm2mm1mm,平均大小為5mm3mm1mm。 355引起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疾病有哪些?

6、其各自的聲像圖表現如何?甲狀旁腺分泌的甲狀旁腺激素,有調節(jié)體內鈣和磷的代謝,維持血鈣相對平衡的作用。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時,可引起骨質脫鈣,血鈣增加,腎小管、心肌、肺及血管等軟組織鈣化。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可以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臨床以繼發(fā)性多見。引起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最常見病因為甲狀旁腺腺瘤,其次為甲狀旁腺增生、甲狀旁腺癌、甲狀旁腺囊腫等。1甲狀旁腺腺瘤:在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中,腺瘤占8090,95發(fā)生在一個腺體內,下側多于上側。本病通常是在出現典型的臨床表現后做甲狀腺檢查時發(fā)現。聲像圖表現:在甲狀腺后緣處可見一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那么形低回聲團,局部可位于甲狀腺內。邊界清楚

7、,包膜完整而菲薄,內部回聲不均質,可合并出血、壞死或囊變?;紓阮i長肌肥大為甲狀旁腺瘤的間接征象。CDFI示腺瘤周邊可有豐富的血流,呈血管環(huán)繞征并見動脈分支進人瘤體內。2甲狀旁腺增生: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中,約10為甲狀旁腺增生。甲狀旁腺有不同程度增大,常累及24個腺體。超聲表現為腺體增大,大于正常均值,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那么形,無包膜,內部回聲呈高回聲、低回聲或稍強回聲,結構均勻,無囊性變。3甲狀旁腺癌:少見,占原發(fā)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12,聲像圖呈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實質性團塊,常侵犯包膜使邊緣不清,內部回聲分布不均勻,前方有聲衰減,可囊性變。易發(fā)生鈣化,鈣化率可達25。腺癌

8、體積較大,平均可達24mm,開展快,常向周圍浸潤,可侵犯甲狀腺、喉返神經等周圍組織。4甲狀旁腺囊腫:少見,95位于甲狀腺背側下緣,大小為110cm,70為非功能性囊腫,約30可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病癥,少局部可能為甲狀旁腺腺瘤或腺癌的囊性變。聲像圖均表現為薄壁囊性無回聲區(qū),有后壁增強效應及側方聲影。356.乳腺正常聲像圖特點如何?正常乳腺聲像圖由淺部至深部,依次為:皮膚,呈一弧形強回聲帶,厚23mm,邊界光滑、整齊;皮下脂肪組織為分隔狀低回聲帶,厚度因人而異,肥胖者,其皮下脂肪層增厚,消瘦者那么皮下脂肪組織較薄。有時在皮下脂肪內可見三角形強回聲帶,為庫柏韌帶。脂肪層由多數脂肪小葉構成。橫切時呈

9、橢圓形,縱切變長,與乳腺體間無明確的分界,有時容易將脂肪小葉誤認為乳腺內占位;再往深部為乳腺組織,由小葉和導管及分隔小葉的結締組織構成,小葉為高回聲,導管呈圓形或橢圓形暗區(qū),二者均勻性相間;乳腺后面為淺筋膜深層,與胸大肌間為一脂肪層分隔;胸大肌位于乳腺深層,為低回聲結構,內有條狀肌纖維。肋骨位于胸大肌深層,橫切時呈橢圓形低回聲區(qū),前方有聲影。肋軟骨在橫切時為一圓形低回聲團,與乳腺內團塊狀病變 十分相似,應注意兩者的鑒別。正常成年女性乳腺按其生理狀態(tài)可分為: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萎縮期,因各期腺體組織與脂肪組織比例不一,聲像圖表現不盡相同。357乳腺炎的超聲特點如何?本病多發(fā)生在

10、哺乳期,多在產后34周發(fā)病,以初產婦多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發(fā)病機制為乳汁流通不暢,淤滯而引起感染。開始時,病人有高熱、寒戰(zhàn)、乳房紅腫及疼痛。炎癥多位于乳腺的外下象限,局部形成硬性腫塊,有壓痛。繼而在短期內液化形成膿腫,患側腋窩反響性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如治療不當或反復感染,可形成慢性化膿性乳腺炎,炎癥周圍結締組織增生、增厚,形成腫塊。聲像圖表現:早期,炎癥區(qū)邊界不清,回聲增高,局部皮下組織增厚,有壓痛。當膿腫形成后,可見不規(guī)那么無回聲區(qū),內有均勻分布的細點狀回聲及后運動,亦可見大片狀強回聲,為別離的壞死組織碎片。慢性炎癥那么顯示為邊界不清的雜亂回聲團,內部可見蜂窩狀或不規(guī)那么狀

11、無回聲區(qū),常可見與皮膚相連的竇道。膿腫機化后那么表現為界境不清,內部回聲不均的強回聲團或周圍有粗大的毛刺。CDFI:炎癥早期在炎癥區(qū)血供較非炎癥區(qū)明顯增多,且血流速度增快。壞死液化后,壞死區(qū)無血流顯示,而膿腫壁可見分支狀血流。358乳腺癌的聲像圖表現如何?乳腺癌是起源于乳腺異管上皮及末梢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位居婦女惡性腫瘤的第二位。男性也偶見發(fā)病。乳腺癌的病理類型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乳腺癌有乳頭導管癌、髓樣癌及硬癌三類,其他尚有單純癌、腺癌、膠樣癌、炎性乳癌及轉移癌等。臨床表現:早期多無病癥,患者常常無意中或體檢普查時發(fā)現一側乳房無痛性腫塊,質硬,邊界不清,多為單發(fā),可被推動。腫塊進一

12、步生長,向周圍組織浸潤,并侵人筋膜或庫柏韌帶,腫塊處皮膚凹陷、繼之皮膚有桔皮樣改變及乳頭凹陷。局部乳癌可引起乳頭溢液。早期乳腺癌也可侵犯同側腋窩淋巴結及鎖骨區(qū)淋巴結,晚期可轉移到肝、肺、骨骼等。聲像圖表現:形態(tài)和邊緣:腫瘤呈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往往其前后經大于橫徑,有腫瘤“站立之感。腫瘤邊緣不整,凹凸不平,無包膜,呈鋸齒狀或蟹足狀,界限不清。內部回聲:大多為低回聲,其透聲性好與否取決于瘤體內的組織成分,以細胞成分為主者,超聲顯示透聲性好,以纖維組織為主者,那么透聲性差。聲影:4060的乳腺癌患者可顯示前方聲影,但某些良性病變,如纖維腺瘤也可有前方聲影。因此,此征象并不是乳腺癌的特征。非對稱性

13、乳管擴張:發(fā)生在乳管內的癌瘤可引起局限性非對稱性乳管擴張,但乳管內的乳頭狀瘤更易引起乳管擴張。此征象只說明乳管內有病變,但不能肯定病變的性質。微鈣化:微鈣化是指直徑在0.10.4mm,可以被高靈敏度的超聲所探測到的點狀或針尖狀強回聲,通常不產生聲 影。微鈣化的顯示對鑒別乳腺良惡性病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國內的一組資料顯示,微鈣化對乳腺癌診斷的敏感為35.9%,特異性高達94.23。CDFI:以往多采用腫塊內“有或無血流信號來判斷腫瘤的良惡性,隨著超聲儀的不斷改良,尤其是彩超中彩色能量圖的出現,使低速血流的檢出率不斷提高,纖維瘤中的血流信號檢出率也大大提高,降低了它在鑒別診斷中的特異性。近幾年

14、許多作者多采用腫塊內血管的豐富程度來鑒別良惡性,以一個超聲斷面圖上的血管數3條為臨界值,可以較好地區(qū)分乳腺腫瘤的良惡性。惡性腫瘤病灶內血管數多于良性腫瘤。惡性腫塊內血管阻力指數明顯降低,代表動靜脈瘺形成,對鑒別良惡性具有一定意義。但最近Peters等 的臨床研究中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惡性腫瘤的新生血管內阻力指數明顯高于良性組。以RI0.7為臨界值鑒別乳各種類型的乳腺癌的聲像圖表現都有共同之處,假設能將彩色多普勒與二維超聲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絕大局部乳腺癌都可得以診斷,但區(qū)分其病理類型十分困難。359乳腺超聲檢查的優(yōu)點有哪些?1無放射性:適合于年輕婦女,特別是妊娠、哺乳期婦女檢查。2鑒別腫物的

15、性質:超聲最適合于鑒別腫物的囊性與實性,特別在哺乳期的腫物,超聲可以區(qū)分是積乳、乳腺炎或腫瘤。3普查:利用超聲檢查即對患者無損傷,又方便、快捷。經濟,適合于大范圍的婦女乳腺檢查。超聲可發(fā)現直徑1cm以下的腫瘤,有利于乳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4定位準確:超聲可以顯示乳腺內的細微結構,可以顯示皮膚、皮下組織、腺體、胸大肌及肋骨等,十分有利于腫物的定位。5有利于尋找淋巴結轉移:當乳腺內發(fā)現有腫塊時,為了確定其良惡性,需探測腋窩及鎖骨上有無淋巴結腫大。超聲那么可提供淋巴結大小及其位置。6超聲引導下活檢:超聲定位準確,對1cm的腫物都能獲得滿意的活檢效果,目前已被臨床廣泛采用。7手術定位:當乳腺內腫物

16、很小時,外科手術有時很難找到腫物,甚至誤切正常組織,而將腫物保存。術前超聲導引下注人美藍,使腫物染色,有利于術中迅速找到腫物。360正常睪丸與附睪的聲像圖表現如何?正常睪丸為一卵圓形結構,約 4cm3cm2cm大小,白膜回聲清晰,為一條細狹整齊的環(huán)狀高回聲。睪丸內部呈中等水平回聲,光點細小、密集,分布均勻,與甲狀腺回聲相似。睪丸實質內可見縱行的線狀回聲帶,為睪丸縱隔,在1560歲之間最易見到。CDFI可見睪丸動脈由睪丸門進入睪丸,作放射狀分布,實質內可見星點狀及棒狀彩色血流信號。附睪位于睪丸后內側,緊貼睪丸。附睪頭較大,易顯示,呈半圓形或新月形,頂端常可見一小乳頭狀突起,內部回聲略低于睪丸回聲

17、。附睪尾位于睪丸下極的下方,呈新月形,包圍睪丸下極,內部呈中高回聲。附睪體薄,不易顯示,用高頻探頭可顯示為一薄條狀結構,上連附睪頭,下接附睪尾。正常情況下,睪丸鞘膜腔內有少量液體,呈帶狀無回聲區(qū)。當陰囊內有炎癥或精索靜脈曲張時,液體量可增加。361附睪炎和附睪睪丸炎的聲像圖表現如何?附睪炎是成年男性陰囊感染的最常見原因,占陰囊內所有炎癥的75。絕大多數繼發(fā)于下尿路感染,血源性或創(chuàng)傷性感染不常見。常見的病原菌是大腸桿菌、假單胞菌屬等。經性傳播的淋球菌和衣原體是引起青年人附睪炎的最常見原因。繼發(fā)于腮腺炎和梅毒的睪丸炎常伴有附鼻炎。本病的高發(fā)年齡為4050歲。臨床主要表現為疼痛、發(fā)熱、尿痛和尿失禁。

18、聲像圖表現為附睪增大、增厚、多累及附睪尾頭,完全受侵者占50。其內部回聲多減低,結構粗糙、不均勻,為水腫或出血所致。陰囊內可形成反響性積液。附睪炎直接侵犯睪丸者,稱附睪睪丸炎,發(fā)病率可達急性附睪炎的20。睪丸受侵可分為局限性和彌漫性,局限性睪丸炎表現為不規(guī)那么低回聲區(qū),與腫大的附睪相靠近。如不及時治療,全睪丸都可受侵、腫大,回聲減低。CDFI可見炎癥區(qū)血流增多,但壞死液化區(qū)無血流顯示。假設睪丸重度水腫壓迫血管或繼發(fā)性血管破裂引起睪丸血供障礙時,CDFI很難與睪丸扭轉鑒別。362睪丸梗死的聲像圖表現如何?引起睪丸梗死的最常見原因是扭轉,其次為創(chuàng)傷、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發(fā)性結節(jié)性動脈炎、白血病、高凝

19、血狀態(tài)等。臨床表現依梗死的快慢、范圍及程度的不同而各異。慢性小面積梗死,患者常無自覺病癥或感隱痛。急性大面積梗死時患者突然感覺一側陰囊內睪丸持續(xù)性疼痛,并進行性加劇,放射到腹股溝及下腹部,伴有惡心、嘔吐、陰囊紅腫、局部壓痛。聲像圖表現取決于梗死的時期。起初,局限性梗死者表現為局限性低回聲團,多位于睪丸邊緣部;彌漫性梗死者睪丸回聲彌漫性減低,其大小根本保持正常。進一步開展,睪丸腫大、邊界不清,梗死區(qū)因缺血壞死,其回聲不均。睪丸周圍出現少量液性區(qū)。晚期,壞死區(qū)被纖維組織取代或鈣鹽沉著,出現強回聲斑。嚴重者睪丸萎縮變小。CDFI或聲學造影顯示堵塞區(qū)血流減少或消失,睪丸血流減少的程度和速度與梗死的程度

20、有關。363睪丸腫瘤的聲像圖表現如何?睪丸腫瘤可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大類:原發(fā)性睪丸腫瘤又可分為生殖細胞性腫瘤和性腺基質腫瘤。生殖細胞性腫瘤占原發(fā)性睪丸腫瘤的9095,絕大多數為惡性。常見的有精原細胞瘤、胚胎癌、絨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和混合型腫瘤。僅60的生殖細胞腫瘤為單一組織學類型,其余那么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學類型。性腺基質腫瘤起源于滋養(yǎng)細胞或間質細胞,占睪丸腫瘤的36,多為良性。睪丸繼發(fā)性腫瘤有轉移瘤、淋巴肉瘤和白血病,單側或雙側發(fā)病,為其他部位腫瘤經血行轉移而來,或全身性病變局部表現。6594的患者表現為無痛性單側睪丸腫塊,少數為轉移瘤引起的病癥。聲像圖表現:各種類型的睪丸腫瘤有一個共同

21、特點,就是睪丸腫大,彩色血流豐富。大多數惡性腫瘤回聲較睪丸實質回聲低,當腫瘤出血、壞死、鈣化或脂肪變時,可產生局灶性回聲增高區(qū)。各型睪丸腫瘤都有其各自的聲像圖特點,與良性病變鑒別需綜合臨床資料全面分析。1單純精原細胞瘤:為成人最常見的單一細胞型睪丸腫瘤,占生殖細胞腫瘤的4050。發(fā)病年齡偏大,以4060歲多見。830的精原細胞瘤具有隱睪的歷史。聲像圖呈圓形或橢圓形結節(jié)狀病變,邊界清楚或不清。局部病例睪丸全部受侵,睪丸增大,較廓整齊,睪丸形態(tài)仍然保持。一般腫瘤回聲較正常率丸回聲低,內部呈均勻一致性,可伴有鈣化或囊變。2胚胎癌:發(fā)病率次于精原細胞瘤,常與其他生殖細胞腫瘤混合出現,高發(fā)年齡為青春期到

22、30歲之間。內胚竇瘤或卵黃囊瘤為其嬰兒形式,常在2歲以前發(fā)病。聲像圖表現為睪丸增大或無明顯增大,在睪丸實質內可見邊界不清的低回聲團塊,內部回聲不均勻,??梢娺吔缁芈曒^低的結節(jié)狀高回聲。腫瘤易侵犯睪丸被膜致輪廓不整齊。易引起內臟轉移。3畸胚瘤:發(fā)病率為原發(fā)性睪丸腫瘤的510,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睪丸畸胎瘤分為成熟性、非成熟性和惡性畸胎瘤三種類型。聲像圖表現睪丸增大大,外表上下不平,呈分葉狀,內部回聲極不均勻,有大小不等的囊性區(qū)與實性區(qū)混雜,常有鈣化或骨化等形成的強回聲斑及多種組織成分形成的回聲圖。惡性畸胎瘤生長快,常有轉移;良性者生長緩慢,無轉移。4絨毛膜上皮癌:為最少見的睪丸惡性腫瘤,很少單獨發(fā)生,

23、常與其他組織學類型的生殖細胞腫瘤混合存在?;颊叱S谐鲅赞D移的病癥,如咯血、嘔血等。聲像圖表現為由出血、壞死和鈣化形成的混合回聲團塊。5混合型生殖細胞腫瘤:為多種成分的生殖細胞腫瘤混合而成,最常見者為畸胎瘤與胚胎癌的混合。發(fā)病率約占所有生殖細胞腫瘤的40。聲像圖表現依腫瘤所含成分而定,一般呈不均質性腫塊,內部可有液性無回聲區(qū)或鈣化形成的強回聲斑。6性腺基質腫瘤:占所有睪丸腫瘤的36。主要為睪丸間質細胞瘤,約有15為惡性。聲像圖表現為邊界清楚的低回聲結節(jié),內部回聲均勻,腫瘤較大時內部可見出血壞死形成的囊變區(qū)。惡性者邊界不清,可引起包膜破壞及遠處轉移。7轉移瘤:少見,由它處腫瘤經血行轉移而來。聲像

24、圖可表現為彌漫性低回聲結節(jié),亦可表現為不規(guī)那么低回聲團,在其他部位??烧业皆l(fā)病灶。8淋巴肉瘤:約0.3的惡性淋巴瘤可致睪丸受累,多侵犯雙側睪丸,附睪和精囊亦常受侵。聲像圖表現為局限性或廣泛性回聲減低區(qū),其內部回聲極低、均勻,罕有出血和壞死。9睪丸白血?。憾酁槔^發(fā)性病變,睪丸原發(fā)性白血病罕見。約25的慢性白血病患者可有睪丸侵犯。聲像圖表現為睪丸增大,內部回聲彌漫性減低,與睪丸炎十分相似。364鞘膜積液的聲像圖表現有哪些?如何鑒別診斷?鞘膜積液有四種類型:睪丸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者,稱為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狀突局限性積液,兩端關閉,不與腹腔及睪丸鞘膜囊相通者,稱為精索鞘膜積液。

25、精索鞘狀突積液并與睪丸鞘膜囊相通,而上端與腹腔不通者,稱為精索睪丸鞘膜積液或稱嬰兒型鞘膜積液。鞘狀突在出生后未閉,鞘膜內液體可流人腹腔者,稱為交通性鞘膜積液。聲像圖表現;陰囊內液體積聚呈囊腫樣無回聲區(qū),睪丸附著于鞘膜囊的一側,液體三面包繞睪丸,此為睪丸鞘膜積液。鞘膜囊壁薄光滑,伴有炎癥者,壁增厚,偶爾鞘膜腔內可見均勻分布的細點狀回聲,為陳舊性出血。有時鞘膜腔內可見纖維素形成的隔,為不完整分隔。積聚的液體位于精索部位,呈囊狀無回聲區(qū),而與睪丸不相關者,為精索鞘膜積液。精素鞘膜積液與睪丸鞘膜積液相通者為嬰兒型鞘膜積液。交通性鞘膜積液因交通的管道狹小,超聲很難發(fā)現,聲像圖表現與嬰兒型鞘膜積液相似,假

26、設長期站立后積液量增多,臥位后減少,或用手擠壓陰囊后積液量減少為交通性鞘膜積液。當交通的管道較大時,腹腔內容物可經此進人陰囊,此為先天性腹股溝疝。睪丸鞘膜積液內假設有隔形成時,應與陰囊淋巴管瘤鑒別。前者分隔不完整,分隔數量少;而后者可見多數分隔形成的囊狀無回聲區(qū),各個囊的內部回聲不一致,CDFI囊壁上有分支狀血流信號。365如何應用彩色多普勒診斷陰莖血管疾?。筷幥o血管疾病為引起陽痿諸多原因之首,約占37.5,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動脈供血缺乏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壓、外傷等、靜脈功能不全如外傷、靜脈結構異常、老年人靜脈退化等或動靜脈混合病變。其中以動脈供血缺乏最常見,為靜脈功能不全的2倍。此

27、外,陰莖深動脈凋節(jié)功能障礙或靜脈廣泛阻塞,那么是局部異常勃起的主要原因。前者動脈無節(jié)制地持續(xù)灌流,血流量過多。常因損傷后海綿體內動脈撕裂所致,起病慢。不疼痛。后者靜脈回流受阻,使動脈灌注阻力顯著增高,病人疼痛。1陰莖動脈供血缺乏:海綿體內注射罌粟堿30mg后,陰莖深動脈內徑增加不明顯,小于0.7mm。收縮期血流峰速度減小,多數人認為25Cm/s,應視為異常;2534cm/s為可疑動脈功能不全。病變遠端加速時間延長,有報道假設110ms對動脈原因性陽痿的預期值到達92。2 陰莖靜脈功能不全;在正常情況下,陰莖勃起時只有陰莖海綿體竇出口的引導靜脈自動關閉,只允許動脈血流流人而不允許竇隙腔內的血流流

28、出,使白膜內的海綿體迅速充血膨脹,白膜張力顯著增加,內部壓力急劇上升,直至到達阻塞壓,陰莖充分勃起。假設引導靜脈不能關閉,后竇隙腔與其它靜脈有異常交通,即發(fā)生靜脈漏,盡管動脈血流增加,也缺乏以使陰莖勃起或不能維持勃起。海綿體內注藥后,陰莖深動脈多普勒頻譜顯示收縮期血流正常而出現舒張期連續(xù)血流信號,舒張末期血流速度5Cm/s,RI明顯下降,假設RI低于O.8即提示存在靜脈漏。同時,陰莖背靜脈內可能出現速度高于用藥前的持續(xù)血流信號。3動靜脈混合病變:假設海綿體內注人罌粟堿后,陰莖深靜脈收縮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并有明顯高于正常的舒張期持續(xù)血流信號,加之陰莖背靜脈內出現異常血流,提示有動靜脈混合疾病。4

29、陰莖異常勃起:對于陰莖異常勃起的診斷主要應判斷是動脈性非缺血性或靜脈阻塞性缺血性。假設能在異常勃起的陰莖內發(fā)現陰莖深動脈內徑明顯增大,有持續(xù)高速低阻血流信號,血流顯著增加,即可診斷為動脈性非缺血性或高灌注性異常勃起。假設陰莖深動脈 Doppler頻譜顯示阻力增加,而靜脈內不能顯示血流信號,提示靜脈回流受阻。小靜脈廣泛受阻塞者,超聲不易檢出,假設陰莖背深靜脈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可以發(fā)現病變部位。十二、超聲根底局部366何謂超聲波?診斷用超聲波是如何產生的?人耳能感知的聲波頻率范圍為2020000Hz。低于20Hz者稱為雌聲波,高于20000Hz者稱為超聲波。醫(yī)用診斷用超聲波的范圍多在115MHz

30、。超聲波是機械波??捎啥喾N能量通過換能器轉變而成。醫(yī)用超聲波是由壓電晶體壓電陶瓷等產生。壓電晶體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發(fā)生厚度的交替改變,即機械振動。其振動頻率與交變電場的變化頻率相同。當電場交變電頻率等于壓電晶片的固有頻率時其電能轉換為聲能電聲效率最高,即振幅最大。壓電晶體只有兩種可逆的能量轉變效應。上述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由電能轉換為聲能,稱為逆壓電效應。相反,在聲波機械壓力交替變化的作用下,晶體變形而外表產生正負電位交替變化,稱壓電效應。超聲探頭(換能器)中的壓電晶片,在連接電極電壓交替變化的作用下產生逆壓電效應,稱為超聲發(fā)生器;而在超聲波機械壓力下產生壓電效應,又成為超聲波接收器。這是超聲

31、波產生和接收的物理學原理。367超聲波物理特性及其在介質中傳播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它們之間有何關系?1頻率frequency:質點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f。2周期cycle:波動傳播一個波長的時間或一個整波長通過某一點的時間T。3波長wavelength:聲波在同一傳播方向上,兩個相鄰的相位相差2的質點間的距離為波長。4振幅amplitude:振動質點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稱振幅,或波幅A。5聲速velocity of sound,sound velocity:單位時間內,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稱聲速C。介質不同,超聲在介質中的聲速度也不同,但是在同一介質中,診斷頻段超聲波的聲速可認為相

32、同。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彈性系數k和介質密度有關。其聲速與k和比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即式中C為聲速,E為楊式模量。根據物理學意義,c、f、T、之間有以下關系:f1/T,cf/ T,c/ f超聲在人體軟組織包括血液、體液中的聲速約為1540m/s;骨與軟骨中的聲速約為軟組織中的2.5倍;而在氣體中的聲速僅為340m/s左右。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不僅離體組織與活體組織有較大的聲速差異,而且使用不同的固定溶液、固定速度也常影響聲速。此外,聲速尚與組織溫度有關。通常,非脂肪組織的聲速隨溫度上升而增快,脂肪組織的聲速隨溫度上升而減慢。當脂肪組織由20o升到40o時,聲速可下降15之多。在進行精細的

33、研究工作時,這些因素必須予以注意。6超聲能量與能量密度:當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聲波能到達之處的質點發(fā)生機械振動和位移。前者產生動能而后者產生彈性勢能。動能和勢能之和組成波動質點的總能量。也即超聲波的能量。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過程,也是能量在介質中傳遞的過程。設介質的密度為,聲波傳播到的質點體積元為V,其位移為x,V將鞠有的動能為Wk,產生的勢能為Wp。那么:WkWp1/2A22Vsin2tx/cV具有的總能量為:WWk+ WpA22Vsin2tx/c從表達式中可以看出超聲波傳播過程中總能量傳遞方式為:介質振動質點的動能和勢能隨時間同時發(fā)生周期性變化。振動質點以獲得能量又向下一質點放出傳遞能量的

34、方式傳遞聲波。在超聲波的傳播中,表示單位體積介質中所具有的能量稱為能量密度w。即:ww/VA22sin2tx/c由前所述可知,w也時隨時間而變化的。在一個周期中,其平均值為:w1/2A22單位:焦耳/厘米3,J/cm3即平均能量密度與振幅的平方、角頻率的平方和介質密度成正比。因此,在能量密度一定的情況下,介質密度越小,振幅越大。7聲壓:聲壓指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單位截面積所產生的壓力變化,也即介質中有聲波傳播時的壓強與無聲波傳播時的壓強之差。根據聲波傳播的特點,聲壓也周期性變化于正常值與負值之間,一個振動周期的聲壓為: PmCA單位:N/cm2即聲強與介質密度、振動幅度A、振動速度和傳播速

35、度C成正比。8聲強與聲強級別分貝: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單位時間內通過與傳播方向垂直的單位面積的能量,稱為超聲強度,簡稱聲強I。單位為瓦/厘米2W/cm2,mW/cm2。聲強與聲場中的能量密度w和超聲傳播速度C成正比,即:I=CA22/2也即聲強與振幅的平方、角頻率的平方、介質的密度成正比。聲強可以小到每平方厘米數維瓦,也可以大到每平方厘米數千瓦。人耳對聲強變化的分辨能力較差,聲強每增加10倍,人耳主觀感覺只增加1倍。為了解決聲強很大差異在表示中的不便,在時間應用中,一般采用聲強的自然數來表示聲強的級別,稱其為聲強級L,單位為貝爾B。實際應用中以貝爾的1/10為單位,稱為分貝dB。按規(guī)定以一個

36、最低可聞聲強I0為基準來度量實際聲強,即:L10lgI/I0dB人耳能感受的聲強范圍為10-12W/1W/m2,即聲強的級別為0120 dB。9聲功率:聲功率指單位時間內通過介質某一截面的聲能量。單位為J/s,即瓦特W。368什么叫聲場、擴散角?介質中有聲波存在的區(qū)域稱聲場。聲源小,頻率低的聲波呈球面狀傳播,稱為球面波。如人耳可聞之聲波。聲源足夠大時,聲波呈直線傳播稱為平面波。超聲探頭內振動晶片的直徑為其振動波長的20倍以上。缺乏以形成完全的平面波,而是具有平面波和球面波的中間性質,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立體角內發(fā)射,即具有指向性。直徑為D的圓盤振子發(fā)射的超聲波以距離聲源D2/為波長為界,近聲源側近

37、似平面波,稱為近場,而遠聲源側近似球面波,稱為遠場。在近場,因干預而形成復雜的聲場,稱Fresnel區(qū)。近場區(qū)長度L單位mm可以從以下公式計算:Lr2/或LLr2f/1.5在人體軟組織中其中r為聲源半徑mm; f為頻率MHz;為該介質中波長mm。例如,探頭直徑為20mm時,發(fā)射頻率為5 MHz,那么近場區(qū)長度約為333.333mm。緊接近場區(qū)后的遠場區(qū),聲波開始向周圍空間擴散。擴散聲場兩側邊緣所形成的角稱擴散角。擴散角與聲源半徑及波長有關,表達式為:sin0.61/r可見,探頭孔徑愈大,擴散角愈小,聲束擴散愈小。注意:近場和遠場有其嚴格的定義。商用儀器Near和Far調節(jié)鈕所表示的只是近程和遠

38、程增益的調節(jié),不能稱其為近場和遠場調節(jié)。369什么叫聲軸、聲束和束寬?聲軸beam axis為聲波傳播方向的曲線。通常與聲波發(fā)出后介質中聲強或聲壓最大的區(qū)帶一致,也即聲能量密度最大的區(qū)帶。聲束:beam指聲軸周圍6db50范圍內的聲場分布區(qū)。束寬:beam width指聲束橫斷面的直徑。寬聲束聲束較大時,橫向、側向分辨力差。非聚焦的聲束,橫向分辨力等于或大于聲源的直徑,不能分辨小結構。為了增加分辨力,B型超聲儀器采用聲透鏡、動態(tài)電子聚焦、凹面晶片聚焦發(fā)射和接收等多種方式使聲束變窄。經過聚焦的聲束,稱為聚焦聲束。370何謂聲特性阻抗?它與聲壓、聲強有何關系?聲特性阻抗acoustic chara

39、cteristic impedance是反映介質密度和彈性的物理量,用Z表示。定義為介質密度和介質中聲傳播速度C的乘積,即 ZC對于縱波,也可表達為ZBB為介質的彈性模量聲特性阻抗的單位為瑞利,1瑞利980dgns-1cm-2 1gsec-1cm-2特性阻抗與聲強與聲壓存在如下關系:IPm2/Z=Pm2/C371何謂聲特性阻抗差、聲學界面?如何分類?兩種不同特性阻抗的介質的特性阻抗差值稱為這兩種介質的聲特性阻抗差。其接觸面稱聲學界面。根據大小,分為大界面和小界面。由于屢次聚焦超聲束的焦區(qū)束寬23cm,所以通常習慣把直徑小于2mm的組織結構界面視為小界面。對大界面,根據其光滑程度,又可分為光滑界

40、面和粗糙界面,前者也稱鏡面,后者也稱非鏡面。當兩種介質的聲特性阻抗差大于0.1時,入射聲波即在其界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對于入射聲束,界面使其發(fā)生反射、折射和/或散射。此時,界面相當于一個新的聲源,稱其為二次聲源。372聲反射、聲折射、聲透射、聲散射和聲繞射的物理意義是什么?聲反射acoustic reflection指聲波入射到界面上時引起聲波局部或全部返回的過程。反射的條件是界面線度遠大于波長。反射聲波的強度和方向與構成界面介質的特性阻抗,入射波聲壓、入射角等因素有關。構成界面的兩種介質特性阻抗相差聲特性阻抗差愈大,反射愈強。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的強弱以反射系數表示。反射系數等于反射波的能量

41、與入射波的能量之比。在不考慮聲能吸收的條件下,聲壓反射系數Rp為:RpZ2Z1Z2Z1聲強反射系數Ri為:Ri(Z1Z2)2Z1Z2式中Z1、Z2分別為構成反射界面的兩種介質聲特性阻抗。因為存在反射,所以透射入深層介質的聲波能量減少。聲折射acoustic refraction指聲波在通過不同傳播速度的介質傳播的過程中發(fā)生空間傳播方向改變的過程。聲波在大界面上的折射服從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界面兩側介質的聲束之比,即Sin=C1SinC2式中、分別為入射角與折射角,C1、C2分別為第一層和第二層介質的聲速。由表達式可知,入射角聲波垂直于界面時,不發(fā)生折射。兩種介質的聲

42、傳播速度決定了折射角的大小。在C1C2時,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假設入射角到達b值時,折射角到達90o,那么入射聲波在界面上發(fā)生全反射。無透射波進入深層介質。此時入射角b值稱為臨界角。聲波經液體入射人體皮膚,臨界角為70o80o,即入射角超過80o,那么無透射聲波。聲透射acoustic transmission指聲波穿過介質界面向深層的傳播過程。假定超聲波垂直入射,經過三層介質,每層介質的聲特性阻抗分別為Z1、Z2、和Z3,第二層介質的厚度為L,波長為2,那么,超聲通過第二層介質后的強度透射系數T1為:T14Z1Z3Z1+Z3cos2(Z2+Z1Z3)2sin2Z2式中2L/2,當

43、L極薄時,很小,sin0,cos1,所以T14Z1Z3Z1Z32(Z2+Z1Z3)2Z2當Z1=Z3時,T=1。當中間層極薄時,聲波通過的聲能損失很小。超聲診斷中涂布極薄的耦合劑,有利于減少聲能的損失。在中間介質的厚度L恰好是聲波半波長的整數時,n,sin0,cos1,只要Z1=Z3,T1也等于1。聲能通過時損失同樣很少。但是,如果中間層的Z3很小,如空氣,即是L極薄,很小,由于變得很大,T1必然很小。此時,聲能喪失太大,難以進入第三層介質。如果中間層的Z2Z1Z3,而且其厚度為四分之一波長的奇數倍,即L2n+12/4,那么(2+1) /2;也即sin1,cos0;那么由T1表達式可知T14Z

44、1Z3(Z2+Z1Z3)2Z24Z1Z3(Z1Z3+Z1Z3)2Z1Z31由此可見,在第二和第三層之間匹配以某種能滿足上述厚度和聲特性阻抗要求的介質,就能使超聲能量很少損失地進入第三層介質。此為超聲換能器使用匹配層的原理和要求。體內各層界面的反射帶來各層組織的聲特性阻抗信息。超聲診斷裝置從回聲強度的上下中提取信息所構成的超聲圖像,其實只是反映體內不同組織間聲特性阻抗差的空間分布,并非獨立的生理參量或物理量,這是超聲圖像診斷的特異性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原因。人體內界面復雜,入射超聲波并不都與體內多層界面垂直入射,透射波或多或少都有折射,即超聲探頭發(fā)出的入射超聲波由淺而深地通過體內各層界面并非直線傳

45、播,然而由反射帶回的信息卻被超聲診斷裝置設定為直線構成圖像。因體內各軟組織之間的聲速和密度相差不大,一般不致產生顯著的誤差,但當偶爾遇到阻抗差較大的界面時,可能出現折射偽差。聲散射acoustic scattering: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界面大小遠小于波長的微小粒子,超聲波與微粒互相作用后,大局部超聲能量繼續(xù)向前傳播,小局部能量激發(fā)微粒振動,形成新的點狀聲源以球面波方式向各個方向發(fā)散傳播,稱為散射。此時的聲場,實際是探頭發(fā)射后超聲波聲場與障礙微粒散射波聲場的混合。探頭可以在任何角度接收到散射波。聲像圖背景中的大量像素即是由散射波造成的。人體組織內的微粒結構在超聲場中發(fā)生散射,是形成臟器內

46、部圖像的另一聲學根底。多普勒血流儀即是利用血液中的紅細胞在聲場內有較強的散射,從而獲得人體血流的多普勒頻移信號。聲衍射acoustic diffraction:超聲波通過界面大小與波長相近的障礙物或不連接的介質時發(fā)生散射。散射波又與入射波疊加,形成衍射,導致入射波的波前畸變,或超聲波的傳播方向偏離,聲波繞過障礙物后,仍按直線方向傳播,又稱繞射。繞射使得超聲波能夠到達沿直線傳播不能到達的區(qū)域。373何謂聲衰減?導致聲衰減的主要原因有那些?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入射的聲能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而減少,稱為聲衰減。導致聲衰減的主要原因為擴散、散射和吸收。擴散衰減指聲波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向聲軸周圍擴散而引

47、起的單位面積聲能的減少,即聲強減弱。散射衰減是入射的聲能發(fā)生分散,改變了傳播方向,以致原超聲波入射方向中的聲能減少。散射衰減與頻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因而高頻聲波衰減很快,穿透力較差。吸收衰減主要由于介質的粘滯性在聲場中產生內部摩擦、彈性遲滯、熱傳導和弛豫吸收等原因所致。所以在氣體和液體中,吸收衰減主要由內部摩擦和熱傳導造成,不存在彈性遲滯。超聲波傳播中的能量衰減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xI0e2x式中I0為最初的聲強,Ix為聲波經過X距離后的聲強;為衰減系數,其單位是奈倍Neper,1奈倍8.686dB/cm;e為自然對數的底數。超聲能量吸收主要與超聲頻率和傳播距離有關。在醫(yī)學上,常用半值層來說明

48、生物組織對聲波吸收的特性。由于體內軟組織的吸收衰減與頻率呈近似的線性關系,即在超聲診斷技術使用的頻率范圍內,吸收衰減系數與頻率f之比,大致是常數。假設以分貝/厘米兆赫dB/(cmMHz)作為單位來表示,頗為方便。人體不同組織對入射聲能的衰減不同。組織中以蛋白質對聲能的衰減最大,特別是膠原蛋白與纖維組織、瘢痕組織更大。水分衰減最小,故凡含水量較多的組織對超聲衰減減低。隨著超聲診斷醫(yī)學的開展,人們試圖通過超聲衰減系數的測量,來實現組織定性,但至今進展緩慢。374何謂惠更斯原理?如何用惠更斯原理解釋 球面波和平面波的傳播?波動傳播至介質中一些質點時,這些質點同時以相同的相位開始振動,連接這些質點所構

49、成的面稱為波陣面或稱波前。波陣面上各點的相位相同,所以波陣面是同相面。起始于振源并與波動方向一致的直線稱為波線或波陣面的法線,波線垂直于波陣面。即在自由聲場中傳播的超聲?;莞乖碚J為:介質中波動傳播到達的各個質點被激發(fā)產生振動后,這些質點都可視為發(fā)射子波的振源,子波的包跡就是隨后時刻的新波陣面?;莞乖碛?690年提出,是分析和描述聲波傳播方式最根本原理。球面波:指波陣面為同心圓面的波動。如波動自振源以速度C向所有方向傳播,在t時刻的波陣面是以RCt為半徑的球面S。經過t時間,它的新波陣面可依惠更斯原理求得。S面上的每一質點作為子波振源,以半徑rCt劃出許多半球形子波,如圖2所示,再作公切

50、于各子波的包絡面就得到新的波陣面S1,顯然,S1就是以RCt+t為半徑的球面。聲波就是沿著球面的法線方向離心發(fā)散傳播。在自由聲場中,球面波某點的聲壓與該點至聲源中心的距離成反比,離聲源中心越遠,質點振動的聲壓越小。平面波:平面型壓電晶片產生的超聲波,原始波陣面就是晶體的外表S,假設S上的各質點同時同相振動,經過t時間后,S上每一質點以半徑rCt劃出許多球面的子波,作公切于子波的包絡面就是新的與S平行的波陣面Sa,平面波依此逐層向前傳播,傳播方向A與Sa垂直圖3A。假設S上的相鄰質點a、b、c、d依次延遲t振動,那么各質點的前半徑分別為4Ct、3Ct、2Ct、Ct。子波包絡面所形成的波陣面為Sb

51、,其傳播方向為與Sb垂直的B。與Sa相比,Sb發(fā)生偏移,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圖3B。同理假設S上的d、c、b、a依次延遲t振動,那么形成圖3C所示的波陣面Sc。所以,控制鼓勵振動源的延遲時間,就可以改變波陣面方向改變的程度。這就是相控陣換能器振源位置固定而能進行聲束扇形掃查的原理。理想的平面波的波陣面上各點的相位與振幅都應相同。平面活塞式超聲探頭換能器壓電晶片發(fā)射的超聲波,在其近場區(qū)內是平面波,及至遠場,平面波開始擴散。隨著與聲源的距離增大,平面波的擴散也逐漸嚴重,到達足夠遠時,在理論上,平面波勢必也演變?yōu)榍蛎娌ā?75何謂多普勒效應?接受體接受到的聲波頻率隨接受體與聲源相對運動而發(fā)生改變。這一現

52、象在1842年由奧地利科學者Doppler在理論上揭示了它的存在,故稱之為“多普勒效應。這種變化的頻率增量稱之為多普勒頻移fd。假設聲源的發(fā)射頻率為f0,接受體與聲源的相對運動速度為V,介質的聲傳播速度為C,由接收體接收到的頻率為f,那么fdff0Vf0/C ff0+ fd1+V/Cf0如果被探測組織運動方向與探頭發(fā)出的聲束方向的夾角為1,返回的聲束方向與運動方向成夾角2,那么被探測組織運動速度相對于探頭的運動速度應分別為vcos1和vcos2,于是,總頻移應為fdVf0cos1/C+ Vf0cos2/C Vf0/Ccos1+ cos2因為超聲多普勒檢查發(fā)射和接收為同一探頭,所以可認為1=2。

53、上述公式即簡化為fd2 Vf0/Ccos由于探頭的發(fā)射頻率和介質的聲傳播速度是恒定的,所以,Dopple頻移就取決于反射和散射體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反射體的運動方向朝向聲束方向時,fd為正值; 反射體的運動方向背向聲束方向時,fd為負值; 反射體的運動方向與聲束垂直時,fd為零;而0o和180o時,fd的絕對值最大。由于超聲檢查常用的發(fā)射頻率為25MHz,而血液流速通常為數厘米到數米,所以fd范圍在數百到數千赫茲之間,為人耳所能聽到的范圍。如能獲得運動體的Doppler頻移并知道其方向,我們就能夠計算出其運動速度:VCfd/2f0cosDoppler超聲診斷儀就是以這一根本原理為根底設計的。

54、376連續(xù)多普勒法的原理是什么?連續(xù)多普勒法continuous Doppler technique,CWD是采用探頭的一個晶片連續(xù)不斷的向檢查目標發(fā)射超聲波并用另一晶片同時接收發(fā)射和散射的多普勒回波,稱連續(xù)波多普勒法。由于發(fā)射和接收都是連續(xù)的,所以接收的回聲能量較脈沖波法大,靈敏度高。同時,因為不需要像脈沖多普勒法間斷快速對回波處理,所以,檢查目標的速度不受限制。但是,連續(xù)多普勒沒有距離分辨能力,所接收的是整個聲束通過徑路多普勒回聲的混合頻譜,不能判斷回聲確實切部位。當聲束下有兩個以上運動速度不同的發(fā)射體時,容易混淆,但不影響最快血流速度的顯示。377脈沖多普勒法的原理是什么?脈沖多普勒法p

55、ulsc wave Doppler technique,PWD綜合脈沖波的距離鑒別能力和多普勒技術的速度檢測能力,對選定運動目標進行檢查的方法,稱脈沖多普勒法。如圖4所示,探頭間隔發(fā)射短脈沖超聲波f0,每秒發(fā)射的超聲短脈沖個數稱脈沖重復頻率PRF,通常為數千赫茲。當前一個脈沖聲波發(fā)出后,以門電路電子開關控制接收其回波的時間T和每次接收持續(xù)的時間t。接收到回波并對回波頻譜進行快速分析處理后,再發(fā)射下一個脈沖,如此循環(huán)工作。每一個脈沖所占時間很短12s。由于接收時間T1、T2、T3人為控制,所以,假設發(fā)射脈沖后在很短時間T1接收,那么接收到的是近距離D1的回聲;假設在較長的時間T2接收,那么接收到

56、較遠距離D2的回聲。人體軟組織平均聲速C可認為是不變的,所以,D應為從發(fā)射到接收時間內聲波往返的距離,即 DCT/2于是,控制接收延長時間T,就實現了目標的深度選擇,故稱為“時間選通,或“距離選通。而控制每次接收回聲收集信號的時間t的長短,就實現了在聲束方向上的取樣長度選擇。取樣的橫截面積取決于超聲束的粗細。取樣的體積稱為取樣容積sample volume,SV。通過分析處理的多普勒信號包括時間、頻率和每隔頻率的強度三個信息。在屏幕上,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頻率的上下,即頻率幅度,多直接標注為速度;以頻移零為基線,上方為正值,表示血流方向朝向探頭,下方為負值,表示血流方向背向探頭;頻移在垂

57、直方向上的寬度頻譜寬度表示某一時刻取樣容積中紅細胞速度分布的范圍。頻譜寬,速度范圍大;頻譜窄,速度范圍小。把頻譜內無頻移信號的局部稱為“窗。層流的速度范圍小,頻譜窄窗大,而湍流的速度范圍很大,頻譜很寬充填。頻率信息的強度是以灰度表示的,其意義為取樣容積內相同速度紅細胞的多少。378什么是尼奎斯特極限頻率?其機制是什么?根據脈沖多普勒法原理,每次發(fā)射短脈沖后的時間間隔必須足夠長,即脈沖重復頻率PRF必須足夠低,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和處理回聲波,否那么將引起識別上的混亂。這就限制了采樣的最大深度Dmax。PRF越高,Dmax就越小;反之,Dmax就愈大。即DC/2PRF PRFC/2D為了到達

58、不發(fā)生混疊的目的,所探查的多普勒頻移fd與PRF、Dmax和C之間應滿足以下條件:Dmax2fd于是,又決定了最大可探查速度VmaxVmaxPRFC/4 f0cosC2/8 f0Dcos從上述公式可知,探查深度D、探頭使用頻率f0和血流與聲束的夾角確定后,所允許接收的最大頻移值fdmax也就確定了。將此值稱為尼奎斯特Nyquist極限頻率,即:fdmaxPRF/2當fdmax大于PRF/2時,一方面Doppler頻譜出現混疊、折返或模糊頻率偽差,另一方面,超出最大測量深度的多普勒信號回聲出現在本來不應該有多普勒回聲的表淺部位,這種現象稱為模糊范圍。379何謂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法?彩色多普勒血流

59、顯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也稱彩色血流圖color flow mapping,CFM或彩色血流顯像Colorflow imaging,CFI。使用多頻道法獲取斷面不同深度的脈沖多普勒信號,并用高速計算機進行快速傅立葉處理FFT和自相關處理,獲得血流的二維剖面血流分布狀態(tài),把斷面圖結構和血流在斷面圖上的流速空間分布狀態(tài)以色調的變化重疊顯示,實現了解剖斷面和血流空間和時間分布剖面的實時二維重疊顯示,即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也稱實時多普勒顯像法或二維多普勒血流顯像法。彩色多普勒血流顯示都采用國際照明委員會規(guī)定的彩色圖,以紅、綠、藍三色做為基色,其它顏色那么由三

60、基色混合而成。通常把朝向探頭運動產生的正向多普勒頻譜規(guī)定為紅色,背離探頭運動產生的負向多普勒頻譜規(guī)定為藍色,而方向雜亂的湍流規(guī)定為綠色。除用顏色表示血流方向外,速度的快慢,即頻移的大小用顏色的亮度來表示,稱之為彩色的輝度,所以顯示器上所標的彩色輝標為上紅下藍,兩端亮中間暗,分別標記血流的方向和平行于探頭發(fā)射聲束的速度分量。由于血流多普勒頻譜自相關處理所采用的是脈沖多普勒,所以同樣具有前述脈沖多普勒的使用限制,受到探查深度、血流速度、使用探頭頻率的相互制約。當接收頻移超過一定限度后,自相關器處理后輸出的結果將出現混亂,形成彩色混疊,顯示為彩色鑲嵌的“馬賽克color mosaic圖形。380頻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