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_第1頁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_第2頁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_第3頁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_第4頁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

國衛(wèi)辦醫(yī)發(fā)〔2023〕43號附件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023年版)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修訂工作組

組長:鐘南山

撰稿人員:

萬希潤王選錠李光彩邱海波陳佰義倪語星

參與人員:

王水云劉鋼張偉錢菊英

馬小軍王辰盧曉陽申昆玲李燕明楊帆何禮賢汪復卓超周新徐英春

黃文祥

王金環(huán)支修益劉志敏孫旭光張明剛趙繼宗董軍

廖秦平

王睿呂曉菊肖永紅張扣興鄭波梅丹牛曉輝李志遠鐘明康戴夢華王大猷劉又寧吳永佩張嬰元郎義青曹彬邢念增李笑天姜玲王明貴劉正印吳安華陳暉胡必杰顏青

朱康順李筱榮夏培元

(按姓氏筆畫為序)

(按姓氏筆畫為序)

目錄

第一部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1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3抗菌藥物在特別病理、生理狀況患者中應用的基本原則5附錄1抗菌藥物在預防非手術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應用11附錄2抗菌藥物在圍手術期預防應用的品種選擇13附錄3特別診療操作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建議15其次部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一、醫(yī)療機構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體系17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18三、病原微生物檢測19四、重視綜合措施預防醫(yī)院感染20五、培訓、評估和督查20第三部分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本卷須知

青霉素類21頭孢菌素類22頭霉素類23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24碳青霉烯類25青霉烯類26單環(huán)β-內酰胺類26氧頭孢烯類26氨基糖苷類27四環(huán)素類28甘氨酰環(huán)素類29氯霉素29大環(huán)內酯類30林可酰胺類31利福霉素類31糖肽類32多黏菌素類33環(huán)脂肽類34噁唑烷酮類35磷霉素36喹諾酮類36磺胺類37呋喃類38硝基咪唑類39抗分枝桿菌藥39抗真菌藥42第四部分各類細菌性感染的經驗性抗菌治療原則

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7

急性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48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盂腎炎)55細菌性前列腺炎57急性感染性腹瀉59細菌性腦膜炎及腦膿腫6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內膜炎62腹腔感染66骨、關節(jié)感染68皮膚及軟組織感染69口腔、頜面部感染72眼部感染73陰道感染75宮頸炎76盆腔炎76性傳播疾病77侵襲性真菌病77分枝桿菌感染80白喉81百日咳82猩紅熱82鼠疫82炭疽83破傷風83氣性壞疽84傷寒和副傷寒等沙門菌感染84布魯菌病84鉤端螺旋體病85回歸熱85萊姆病85立克次體病86中性粒細胞缺乏伴發(fā)熱87

第一部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抗菌藥物的應用涉及臨床各科,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及減少或延緩細菌耐藥發(fā)生的關鍵。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兩方面:有無抗菌藥物應用指征;選用的品種及給藥方案是否適合。

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一、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根據患者的病癥、體征、試驗室檢查或放射、超聲等影像學結果,診斷為細菌、真菌感染者方

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由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臨床或試驗室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征。

二、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性,即細菌藥物敏感

試驗(以下簡稱藥敏試驗)的結果而定。因此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對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應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及時留取相應合格標本(特別血液等無菌部位標本)送病原學檢測,以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并據此調整抗菌藥物治療方案。

三、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對于臨床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獲知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前,或無法獲取培養(yǎng)標本時,

可根據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礎疾病、發(fā)病狀況、發(fā)病場所、既往抗菌藥物用藥史及其治療反應等推測可能的病原體,并結合當?shù)丶毦退幮员O(jiān)測數(shù)據,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待獲知病原學檢測及藥敏結果后,結合從前的治療反應調整用藥方案;對培養(yǎng)結果陰性的患者,應根據經驗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狀況采取進一步診療措施。

四、依照藥物的抗菌作用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各種抗菌藥物的藥效學和人體藥動學特點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臨床適應證。臨床醫(yī)師應根據

各種抗菌藥物的藥學特點,按臨床適應證(參見“各類抗菌藥物適應證和本卷須知〞)正確選用抗菌藥物。

五、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根據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狀況及抗菌藥物藥效學和藥動學證

據制訂抗菌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shù)、給藥途徑、療程及聯(lián)合用藥等。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品種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