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學(xué)》教學(xué)課件化痰止咳藥_第1頁
中醫(yī)《中藥學(xué)》教學(xué)課件化痰止咳藥_第2頁
中醫(yī)《中藥學(xué)》教學(xué)課件化痰止咳藥_第3頁
中醫(yī)《中藥學(xué)》教學(xué)課件化痰止咳藥_第4頁
中醫(yī)《中藥學(xué)》教學(xué)課件化痰止咳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 十 三 章化痰止咳平喘藥第1頁,共156頁。2022/8/32 【學(xué)習(xí)要求】1.通過本章概述部分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了解化痰止咳 平喘藥的含義;熟悉本類藥相關(guān)功效術(shù)語的 含義;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功效、主治病 證、性能特點(diǎn)、使用注意等方面的共性。2.通過本章具體藥物的學(xué)習(xí): 掌握半夏、天南星、桔梗、川貝母、浙貝母、瓜蔞、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葶藶子的性能、功效、應(yīng)用、特殊用法、用量和特殊使用注意。第2頁,共156頁。2022/8/33 熟悉白芥子、旋覆花、竹茹、昆布、馬兜鈴、枇杷葉、白果、款冬花的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了解禹白附、白前、前胡、天竹黃、竹瀝、黃藥子、海蛤殼、

2、海藻、紫菀、矮地茶、洋金花的功效、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參考藥:膽南星、金沸草、貓爪草、礞石、胖大海、海浮石、瓦楞子、蔊菜、甜杏仁、羅漢果。第3頁,共156頁。2022/8/34一、含 義 化性質(zhì)或形態(tài)改變。 化痰使“痰”的性質(zhì)或形態(tài)改變。化痰 豁祛痰 除痰。對化痰力較強(qiáng)者又稱滌 痰消痰 滾第4頁,共156頁。2022/8/35 病理產(chǎn)物(狹義):指咳唾之痰, 咳咯而出或嘔吐而出,故 痰 稱“有形之痰”或 “外痰” 致病因素(廣義) :不易被人發(fā) 覺,從癥測之,其病變及臨 床癥狀從內(nèi)向外。故稱 “無形之痰”或“內(nèi)痰” 。如 癲癇驚厥、癭瘤瘰疬、陰疽 流注。第5頁,共156頁。2022/8/

3、36 痰、飲、涎之鑒別: 痰“稠濁者為痰”。全身上下無處不到 飲“清稀者為飲”。多停留于腸胃胸脅 涎唾沫、口水。 “垂涎三尺” 。 咳呼吸器官受刺激而起一種反射作 用。把吸入的氣急急呼出,聲帶振 動(dòng)發(fā)聲。 喘急促地呼吸。 第6頁,共156頁。2022/8/37 止 制止 平 平抑 化痰藥凡以祛痰或消痰,治療因痰而致的病證為主要功用的藥物。 止咳平喘藥凡以緩和或制止咳 喘,治療咳嗽、喘息為主要功用的藥物。第7頁,共156頁。2022/8/38 咳、喘、痰在病機(jī)上關(guān)系密切 壅塞氣道 肺氣宣降失常 痰 咳喘 水濕、津液停聚 化痰藥每兼止咳平喘作用, 止咳平喘藥每兼化痰之功。第8頁,共156頁。202

4、2/8/39 溫肺祛痰 1. 溫化寒痰藥 燥濕化痰 治寒痰證、 濕痰證 化熱痰 治熱痰證、 2. 清化熱痰藥 肺熱證 清肺熱 3. 止咳平喘藥止咳平喘治咳喘二、分類及功用第9頁,共156頁。2022/8/3101.按痰、咳、喘的不同性質(zhì),分別給予適 當(dāng)配伍。若屬肺熱者,配清肺藥,如黃 芩、地骨皮等;若屬肺寒者,配溫肺藥 如細(xì)辛、干姜等。2.化痰、止咳、平喘藥常配行氣藥同用, 如陳皮、枳殼、厚樸等。3.兼表證者,可配解表藥,如桑葉、菊花 或紫蘇、麻黃等。三、配伍第10頁,共156頁。2022/8/3114.因痰而致的瘰疬、癭瘤,配軟堅(jiān)散結(jié) 藥,如牡蠣、穿山甲等。5.陰疽流注,可配溫陽通滯藥如肉桂

5、、 鹿角膠等。6.癲癇、驚厥、眩暈、昏迷者,則當(dāng)配平 肝息風(fēng)、開竅、安神藥。如牛黃、麝香 朱砂等。 第11頁,共156頁。2022/8/3121.應(yīng)辨明痰、咳、喘的性質(zhì),而后選藥治 療。2.咳血者,溫燥性強(qiáng)烈的化痰藥宜慎用。3.麻疹初期咳嗽,性溫帶有收斂作用的止 咳藥忌用。 麻疹初起咳嗽連,透疹宣肺法當(dāng)先; 若施溫澀止咳劑,麻毒內(nèi)陷病纏綿。 四、使用注意第12頁,共156頁。2022/8/3131.祛痰2.鎮(zhèn)咳3.平喘4.抗過敏:如桔梗、前胡等5.抗炎:如桑白皮、批杷葉等五、主要藥理作用第13頁,共156頁。第一節(jié) 溫化寒痰藥第14頁,共156頁。2022/8/315第一節(jié) 溫化寒痰藥 一、性

6、味:性均溫?zé)?,味多辛苦 二、歸經(jīng):肺、脾、肝經(jīng) 三、功用: 1.溫化寒痰(溫肺祛痰)治寒痰證 2.燥濕化痰治濕痰證(多數(shù)藥) 3.祛風(fēng)化痰治風(fēng)痰證(部分藥) 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白附子、皂莢第15頁,共156頁。半 夏 BanxiaRHIZOMA PINELLIAE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第16頁,共156頁。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夏的干燥塊莖。生品多外用,內(nèi)服多制用。第17頁,共156頁。法半夏清半夏第18頁,共156頁。2022/8/319 半 夏性味:辛,溫。有毒。功用: 1.燥濕化痰,溫化寒痰。善燥濕而化痰 濁,并有止咳作用,為燥濕化痰之要 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 : 濕痰咳喘,配陳皮

7、、茯苓等 濕痰眩暈,配白術(shù)、天麻等 寒痰咳喘,配干姜、細(xì)辛等 熱痰咳喘,配黃芩、瓜蔞等 第19頁,共156頁。2022/8/3202.降逆止嘔,長于降逆和胃,為止嘔要 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 用之。因其性溫燥,長于化痰,故尤 宜于 : 痰飲嘔吐 常與生姜配伍 胃寒嘔吐 小半夏湯 若治: 胃熱嘔吐 黃連、竹茹 胃氣陰虛嘔吐 麥冬 妊娠嘔吐 干姜人參半夏丸 第20頁,共156頁。2022/8/3213.消痞散結(jié)(辛開散結(jié),能化痰消痞 )治: 濕熱阻滯,心下痞滿,配黃連、黃芩 半夏瀉心湯 痰熱結(jié)胸,配瓜蔞、黃連 即小陷胸湯 氣郁痰凝之梅核氣,配蘇葉、厚樸等 半夏厚樸湯 癭瘤痰核,配浙貝、昆

8、布等 海藻玉壺湯 第21頁,共156頁。2022/8/322 4.消腫止痛(外用)生用或鮮用,治: 癰疽腫毒 毒蛇咬傷 無名腫毒使用注意:1. 燥證、熱證、血證慎用 2. 反烏頭第22頁,共156頁。2022/8/323加工炮制: 生半夏溫燥性、毒性大,長于消腫散 結(jié)止痛。多外用。 姜半夏 毒性, 長于降逆止嘔。 制半夏 、法半夏 毒性,溫性 長于燥濕。 半夏曲溫燥性、毒性大減。 長化痰消食。 竹瀝半夏性涼,清化熱痰。第23頁,共156頁。天 南 星TiannanxingRHIZOMA ARISAEMATIS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第24頁,共156頁。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或東北

9、天南星的干燥塊莖。生品多外用,內(nèi)服多制用。第25頁,共156頁。異葉天南星第26頁,共156頁。東北天南星第27頁,共156頁。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東北天南星第28頁,共156頁。2022/8/329天 南 星性味:辛、苦,溫。有毒。功用: 1.燥濕化痰,溫化寒痰: 燥濕化痰之功稍遜于半夏而烈性更甚,故治濕痰、 寒痰證不如半夏常用。 兩藥往往相須為用,治濕痰、寒痰重證,治頑痰阻肺之咳喘。 半夏、橘紅 如導(dǎo)痰湯 第29頁,共156頁。2022/8/330 2.祛風(fēng)止痙:既能化痰,又善息風(fēng)止 痙,常用于風(fēng)痰諸證: 風(fēng)痰留滯經(jīng)絡(luò),半身不遂 半夏、川烏、白附子 即青州白丸子 風(fēng)痰眩暈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風(fēng)痰

10、癲癇 半夏、全蝎、僵蠶 五癇丸 破傷風(fēng) 白附子、天麻、防風(fēng) 玉真散 第30頁,共156頁。2022/8/3313.消腫止痛 (外用)治 : 癰疽腫痛 大黃、天花粉 如意金黃散 瘰疬痰核 生半夏、生川烏、貝母 瘰疬膏 毒蛇咬傷 配雄黃外敷 癌腫第31頁,共156頁。2022/8/332 加工炮制: 生南星辛苦溫燥及毒性大,長于消 癰腫。 制南星辛苦溫燥,力猛,毒性 善于溫化寒痰,祛風(fēng)止痛。 膽南星(經(jīng)牛膽汁精制而成) 味更苦性變涼,為清熱化痰、息風(fēng) 定驚之常品、多用于痰熱之咳嗽、 眩暈、中風(fēng)、驚癇諸證。第32頁,共156頁。 禹白附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獨(dú)角蓮的干燥塊莖。生品多外用,內(nèi)服多制用。第

11、33頁,共156頁。第34頁,共156頁。關(guān)白附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干燥塊根 第35頁,共156頁。母根子根第36頁,共156頁。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一至二年生草本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種子。生用或炒用。白芥第37頁,共156頁。芥第38頁,共156頁。芥子黃芥子第39頁,共156頁。 旋覆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生用或蜜炙用旋覆花第40頁,共156頁。歐亞旋覆花第41頁,共156頁。第42頁,共156頁。 白前為蘿摩科多年生草本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干燥根莖及根。切段,生用或蜜炙用第43頁,共156頁。芫花葉白前第44頁,共156頁。柳葉白前芫花葉白前第45頁,共156

12、頁。 皂莢為豆科落葉喬木皂莢的干燥果實(shí)。生用,或焙焦研末用第46頁,共156頁。豬牙皂大皂角皂角刺第47頁,共156頁。2022/8/348 半 夏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 天南星 燥濕化痰,消腫止痛 善祛風(fēng)痰而止痙 溫 禹白附 解毒散結(jié) 化 白芥子利氣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 寒 旋覆花降逆止嘔 痰 降氣化痰,止咳喘 白 前長于祛痰 皂 莢通竅開閉 皂角刺消腫排膿,祛風(fēng)殺蟲 第48頁,共156頁。第二節(jié) 清化熱痰藥第49頁,共156頁。2022/8/350第二節(jié) 清化熱痰藥 一、性味: 性均寒涼 味多甘苦咸 二、功用: 1.清化熱痰治熱痰證。 2.清肺熱治肺熱咳嗽或肺燥痰咳。 3.軟堅(jiān)散結(jié)治痰火瘰疬,癭瘤等

13、。 (部分藥物)第50頁,共156頁。桔 梗JiegengRADIX PLATYCODONIS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第51頁,共156頁。 桔梗為桔??贫嗄晟荼窘酃5母稍锔?。第52頁,共156頁。第53頁,共156頁。2022/8/354桔 梗性味:辛、苦,平(偏微涼)功用: 1.宣肺化痰:咳嗽痰多,胸悶不暢 (宣 開肺氣而利胸膈、祛痰,為肺經(jīng)氣分 之要藥,無論寒熱皆可應(yīng)用 ): 風(fēng)熱咳嗽 桑葉、杏仁 桑菊飲 風(fēng)寒咳嗽 紫蘇、杏仁 杏蘇散 第54頁,共156頁。2022/8/355 2.利咽開音:治咽喉腫痛,失音(能宣 肺泄邪以利咽開音,善治咽痛音啞之 證,無論外感、熱毒、陰虛所致均可 用之)

14、3.排膿療癰:治肺癰,癰疽腫毒等。 4.通二便(開宣肺氣),治: 癃閉 便秘 引藥上行: 治胸膈以上疾病 作引經(jīng)藥第55頁,共156頁。 川 貝 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Chuanbeimu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浙 貝 母 本草正 Zhebeimu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第56頁,共156頁。 川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生用第57頁,共156頁。 暗紫貝母 甘肅貝母 第58頁,共156頁。 梭砂貝母第59頁,共156頁。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第60頁,共156頁。浙貝母為百合

15、科多年生草本浙貝母的干燥鱗莖。生用。 第61頁,共156頁。大貝珠貝湖北貝母第62頁,共156頁。2022/8/363川貝母 浙貝母共性 性味:苦,寒涼功用: 1. 清熱化痰:治熱痰咳嗽等 2. 清熱解郁,散結(jié)消腫 :治痰熱郁 結(jié)之病證。如瘰疬、癰腫、肺癰等 第63頁,共156頁。2022/8/364個(gè)性:川貝: 1. 苦寒性較小,清熱力不足,但味甘質(zhì) 潤,功偏潤肺止咳,多用治肺燥咳 嗽,虛勞久咳。 2. 清熱解郁散結(jié)力不及浙貝,多用治體 虛痰結(jié)者。第64頁,共156頁。2022/8/365浙貝: 1. 苦寒性較大,清熱力較強(qiáng),功偏清 肺化痰,多用治痰熱郁肺或風(fēng)熱咳 嗽,痰黃而稠等。 2. 清

16、熱開郁散結(jié)力較強(qiáng),常用治痰火 凝結(jié)之瘰疬、癭瘤、肺癰、乳癰、 皮膚癰腫等。第65頁,共156頁。 瓜 蔞 Gualou FRUCTUS TRICHOSANTHIS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第66頁,共156頁。 瓜蔞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生用。 第67頁,共156頁。雙邊栝樓第68頁,共156頁。第69頁,共156頁。2022/8/370瓜 蔞性味:甘,寒功用: 皮:寒性較大,清化熱痰力 1.清肺 優(yōu),多用治熱痰咳喘。 化痰 仁: 味甘質(zhì)潤,潤肺滑痰功 勝,多用治肺燥咳嗽, 痰稠難咯。第70頁,共156頁。2022/8/371 皮:散結(jié)力優(yōu),多用治: 痰濁阻滯,胸陽不 振之胸痹

17、 2.寬胸散結(jié) 痰熱結(jié)胸 乳癰、肺癰、腸癰 仁:散結(jié)力弱,少用 全瓜蔞:古方多用第71頁,共156頁。2022/8/3723.潤腸通便:(仁)治腸燥便秘 果皮瓜蔞皮:長于清肺化痰,寬胸散結(jié) 種仁瓜蔞仁:長于潤肺滑痰 ,潤腸通便 種仁去油瓜蔞霜:功同瓜蔞而力緩 全果實(shí)全瓜蔞:具有皮、仁功效 根天花粉:長于清熱解毒、生津使用注意:脾虛便溏、濕痰、寒痰者忌用; 反烏頭。 第72頁,共156頁。竹 茹 Zhur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名醫(yī)別錄第73頁,共156頁。 竹茹為禾本科多年生常綠喬木或灌木青桿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桿的干燥中間層。生用或姜汁炙用。第74頁,共156頁。

18、第75頁,共156頁。2022/8/376 竹 茹 性味:甘,微寒。 功用: 1.清熱化痰、清熱除煩,治 : 肺熱咳嗽 痰熱咳嗽 痰火心煩不寐 第76頁,共156頁。2022/8/3772.清胃止嘔,能清熱降逆止嘔,為治熱性 嘔逆之要藥 ,治 : 胃熱 黃連、生姜 竹茹飲 胃虛有熱 人參、生姜 橘皮竹茹湯3.涼血止血:治血熱之吐血、衄血、崩漏 等。 加工炮制 : 鮮用、干用 清化熱痰 姜汁炙用 止嘔第77頁,共156頁。 前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生用或蜜炙用。第78頁,共156頁。紫花前胡第79頁,共156頁。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第80頁,共156頁。 蔊菜為十字花科一年

19、生草本蔊菜的干燥全草。鮮用或生用。 第81頁,共156頁。 天竹黃為禾本科青皮竹或華思勞竹等桿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生用。第82頁,共156頁。第83頁,共156頁。竹瀝第84頁,共156頁。 礞石為變質(zhì)巖類黑云母片巖或綠泥石化云母碳酸鹽片巖及變蛭石片巖或水黑云母片巖的石塊或碎粒。煅用。 第85頁,共156頁。 昆布為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葉狀體。生用。 海帶昆布第86頁,共156頁。 海藻為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棲菜的干燥藻體。生用。 海蒿子羊棲菜第87頁,共156頁。 海蛤殼為簾蛤科動(dòng)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貝殼。生用或煅用,搗末或水飛用。 文蛤青蛤第88頁,共156頁。 瓦楞子

20、為蚶科動(dòng)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貝殼。生用或煅用。毛蚶泥蚶魁蚶第89頁,共156頁。 海浮石為胞孔科脊突苔蟲和瘤苔蟲的骨骼;或火山噴出的巖漿形成的多孔狀石塊搗碎生用或水飛用。第90頁,共156頁。 黃藥子為薯蕷科多年生草質(zhì)纏繞藤本黃獨(dú)的干燥塊莖。生用。第91頁,共156頁。第92頁,共156頁。2022/8/393 桔 梗宣肺祛痰,利咽開音, 排膿療癰,引藥上行 前 胡 降氣化痰,宣散風(fēng)熱 清 川貝母 功偏潤肺化痰 化 解郁散結(jié)消腫 熱 浙貝母 功偏清肺化痰,散結(jié)力強(qiáng) 痰 瓜蔞皮 清肺化痰,寬胸散結(jié) 瓜蔞仁 潤肺滑痰,潤腸通便 蔊 菜 清熱解毒,活血通經(jīng) 利濕退黃第93頁,共156頁。2022/8

21、/394 竹 茹除煩,止嘔,涼血止血 清 竹 瀝滑痰 化 天竹黃清心定驚 熱 膽南星息風(fēng)定涼 痰 礞 石墜痰下氣,平肝鎮(zhèn)驚 胖大海利咽開音,潤腸通便 第94頁,共156頁。2022/8/395 昆 布 消海 藻 利水消腫 痰海蛤殼 軟海浮石 清化痰火 堅(jiān)瓦楞子化瘀散結(jié),制酸止痛 (煅用) 黃藥子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第95頁,共156頁。第三節(jié) 止咳平喘藥第96頁,共156頁。2022/8/397第三節(jié) 止咳平喘藥 一、性味 辛、苦,(甘),寒 辛、苦,溫 二、功用: 1.清肺止咳平喘治肺熱或 熱痰咳喘 2.溫肺止咳平喘治肺寒或 寒痰咳喘第97頁,共156頁。2022/8/398 止咳平喘藥有宣肺

22、、瀉肺、潤肺、斂 肺、降肺氣、化痰等不同的作用機(jī)制: 宣肺:乃宣散肺邪之義,外邪襲肺或痰濁阻 肺,致肺氣閉郁,出現(xiàn)咳嗽氣喘;宣肺 藥具辛散之性,能宣散肺邪而止咳定喘。 清肺:用性味苦寒或甘寒藥物,泄降肺火來 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黃稠。 瀉肺:泄降肺火或肺中水氣或痰飲,以平定 氣喘之義;藥物性味苦寒或甘寒,適用 于肺熱或肺中水氣或痰飲所致的咳喘。第98頁,共156頁。2022/8/399 潤肺:就是潤肺燥止咳嗽之義;藥物性味以 甘寒居多,用于陰虛肺燥咳嗽,干咳或 痰少之證。 降肺:泄降逆氣之義,亦稱“下氣”;降肺 氣之逆,適用于肺氣上逆之咳喘。 當(dāng)然,藥物所具有的作用,有時(shí)也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比如,能

23、潤燥止咳的藥物,大抵具有降肺氣的作用,有的藥物兼有幾種作用。第99頁,共156頁??嘈尤?Ku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第100頁,共156頁。 苦杏仁為薔薇科落葉喬木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種子。生用。用時(shí)搗碎 。杏第101頁,共156頁。山杏第102頁,共156頁。山杏西伯利亞杏?xùn)|北杏杏第103頁,共156頁。2022/8/3104苦 杏 仁 (北杏) 性味:苦,微溫。有小毒。功用: 1.止咳平喘:本品能宣降肺氣,有良好的止 咳定喘之功,凡咳嗽喘滿,無論新久、寒 熱、虛實(shí),有無外感,無不相宜。 風(fēng)寒咳喘 三拗湯 華蓋散 風(fēng)熱咳喘 桑

24、菊飲 肺熱咳喘 麻杏石甘湯 肺燥咳喘 杏蘇散 桑杏湯 清燥救肺湯 2.潤腸通便:治腸燥便秘 五仁丸 麻子仁丸 第104頁,共156頁。2022/8/3105甜杏仁(南杏) 性味:甘,平。無毒。 功用: 1. 潤肺止咳:治肺燥久咳 2. 潤腸通便:治腸燥便秘第105頁,共156頁。蘇 子 ZisuziFRUCTUS PERILLAE名醫(yī)別錄第106頁,共156頁。蘇子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生用或微炒,用時(shí)搗碎。第107頁,共156頁。第108頁,共156頁。2022/8/3109蘇 子性味:辛,溫功用: 1. 降氣化痰治痰涎壅盛, 止咳平喘 氣逆喘咳。 2. 潤腸通便治腸燥便秘葉

25、:蘇葉功偏解表,寬中,行氣安胎莖:蘇梗功偏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種子:蘇子降肺氣,化痰濁而止咳喘第109頁,共156頁。 百 部 名醫(yī)別錄 Baibu RADIX STEMONAE 紫 菀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Ziwan RADIX ASTERIS 款冬花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Kuandonghua FLOS FARFARAE第110頁,共156頁。 百部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qū)θ~百部的干燥塊根生用或蜜炙用。對葉百部第111頁,共156頁。蔓生百部第112頁,共156頁。直立百部(大百部)第113頁,共156頁。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對葉百部第114頁,共156頁。 紫菀為菊科多年生草本紫菀的干燥根及根

26、莖。生用或蜜炙用。第115頁,共156頁。第116頁,共156頁。 款冬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款冬的干燥花蕾生用或蜜灸用第117頁,共156頁。第118頁,共156頁。2022/8/3119百部 紫菀 款冬花共性 性味:苦溫(溫而不燥) 功用: 潤肺止咳:治肺燥久咳,虛勞咳喘。 (三藥炙用,其潤肺力) 第119頁,共156頁。2022/8/3120個(gè)性: 百 部1.為治肺癆咳嗽要藥。味甘,溫性不大, 藥性平和,故外感、內(nèi)傷、寒熱、新久 咳嗽均用。治百日咳、肺TB、慢支效好。2.殺蟲滅虱:治蟯蟲病、陰道滴蟲、頭虱、 體虱、疥癬等。第120頁,共156頁。2022/8/3121 紫 菀 長于化痰 肺氣

27、壅塞, 久咳痰多,咯痰不爽者 用之最宜。 性味辛溫,均化痰止咳 款冬花 長于止咳 對肺寒咳嗽 尤宜。 第121頁,共156頁。馬 兜 鈴 MadoulingFRUCTUS ARISTOLOCHIAE藥性論第122頁,共156頁。馬兜鈴為馬兜鈴科草質(zhì)藤本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生用或蜜炙用北馬兜鈴第123頁,共156頁。馬兜鈴第124頁,共156頁。北馬兜鈴馬兜鈴第125頁,共156頁。2022/8/3126 馬 兜 鈴 性味:苦、微辛,寒。功用: 1.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肺熱咳喘, 配桑白皮、黃芩等 肺虛咳喘,配阿膠、北杏等 2.清大腸熱:治腸熱痔瘡腫痛下血。 3.清熱平肝:治肝熱陽亢

28、之高血壓。第126頁,共156頁。 桑 白 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Sangbaipi CORTEX MORI 葶 藶 子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Tinglizi SEMEN LEPIDI第127頁,共156頁。桑白皮為??坡淙~小喬木桑的干燥根皮。生用或蜜炙用第128頁,共156頁。第129頁,共156頁。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獨(dú)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種子生用或炒用第130頁,共156頁。 播娘蒿第131頁,共156頁。南葶藶子第132頁,共156頁。2022/8/3133桑白皮 葶藶子共性: 性味:寒功用: 1. 瀉肺平喘 ,治 : 肺熱咳喘 痰飲咳喘2. 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等 第133

29、頁,共156頁。2022/8/3134個(gè)性桑白皮: 1.味甘。作用較緩和,瀉肺之中重于清 瀉肺熱,多用治肺熱咳喘。 2.利水作用較弱,多用治皮水、風(fēng)水 3.清肝降壓止血:治肝陽肝火偏旺之高 血壓及衄血、咯血。使用注意: 瀉肺利水,清熱平肝宜生用 肺虛咳嗽宜炙用。第134頁,共156頁。2022/8/3135葶藶子: 1.味辛苦,性大寒,作用較猛烈,其 瀉肺之中重于瀉肺中水飲和痰火而 止咳喘。 2.利水力較強(qiáng),多用治胸脅積水。第135頁,共156頁。枇 杷 葉 PipayeFOLIUM ERIOBOTRYAE名醫(yī)別錄第136頁,共156頁。 枇杷葉為薔薇科常綠小喬木枇杷的干燥葉刷去毛切絲,生用或蜜炙用第137頁,共156頁。第138頁,共156頁。2022/8/3139 枇 杷 葉 性味:苦、微寒。功用: 1.清肺化痰止咳,治: 肺熱咳嗽 痰熱咳嗽 肺燥咳嗽(炙用) 肺虛久咳(炙用)第139頁,共156頁。2022/8/31402.降逆止嘔(清胃):治胃熱、胃氣上逆 之嘔吐、呃逆。3.清胃止渴:治胃熱口渴,消渴。 生用功偏清肺、止嘔 炙用功偏潤肺第140頁,共156頁。白 果Baiguo SEMEN GINKGO 日用本草第141頁,共156頁。 白果為銀杏科喬木銀杏的干燥成熟種子生用或炒用。第142頁,共156頁。第143頁,共156頁。202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