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學案26 《〈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1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學案26 《〈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2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學案26 《〈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3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學案26 《〈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4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學案26 《〈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學案26論語十二章大學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活動一基礎(chǔ)知識梳理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義知者不惑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若火之始然答案同“智”,智慧同“納”,結(jié)交同“燃”,燃燒2古今異義詞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然后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古義:_今義:連詞,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大學大學之道古義:_今義: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答案兩個詞,這樣以后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學問3多義實詞詞語例句意義(1)安居無求安靜而后能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卮酒安足辭(鴻門宴)然后得一夕安寢(六國論)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zhàn))(2)克克己復禮為仁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既

2、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三納之而未克(中山狼傳)成功(3)惡非惡其聲而然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則思正身以黜惡(諫太宗十思疏)(4)辭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歸去來兮辭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燭之武退秦師)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辭樓下殿,輦來于秦(阿房宮賦)其文約,其辭微(屈原列傳)(5)要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張良要項伯(鴻門宴)北收要害之郡(過秦論)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孔雀東南飛)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要領(lǐng)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報任安書)總括、總之(6)賊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五代史伶官傳序)是天下之大賊也(論積貯疏)禍害賊二人得我,我幸皆

3、殺之矣(童區(qū)寄傳)強盜答案(1)安逸、舒適性情安和安定哪里安穩(wěn)安身(2)約束能夠攻克(3)厭惡怎么、哪里小人(4)推讓、謙讓古代的一種文體推辭講究、計較辭別、離開文辭(5)求取同“邀”,邀請重要的、關(guān)鍵的相約(6)傷害敵人、仇敵4詞類活用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就有道而正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譬如平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先齊其家先正其心先誠其意答案形容詞作動詞,匡正形容詞作名詞,賢能的人名詞作狀語,在內(nèi)心形容詞作動詞,填平形容詞作動詞,彰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整齊有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端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真誠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點(指出標志詞)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有一言而可

4、以終身行之者乎人而不仁,如樂何克己復禮為仁答案賓語前置句,“自”作“省”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以仁為己任”;固定句式,“不亦乎”,不也嗎定語后置句,“而者”為語言標志,正常語序為“有可以終身行(之)一言乎”固定句式,“如何”,把怎么樣呢、對怎么辦呢判斷句,標志詞:為6文化常識(1)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是統(tǒng)治者對勞動者的蔑稱;又指_的人。前者與“大人”相對,后者與“君子”相對。(2)士:在春秋時期,士在政治地位上居于卿大夫與庶民之間,處于貴族的最低層。也泛指_。(3)詩,即詩三百,后成為儒家經(jīng)典,被稱為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_總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鬃釉啻?/p>

5、論詩,有明確的詩觀,并把詩經(jīng)作為弟子學習的基本典籍。(4)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_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_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nèi)容主要寫_(時期)的禮制,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_家思想的資料匯編。(5)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_所作,是中國古代一部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南宋朱熹作大學章句,最終和_、論語孟子并稱“四書”。答案(1)人格卑鄙或見識短淺(2)讀書人(3)詩歌(4)戴圣典章制度先秦儒(5)曾子中庸活動二基礎(chǔ)過關(guān)檢測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知者不惑B非所

6、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C致知在格物D若火之始然答案C解析A項“知”同“智”。B項“內(nèi)”同“納”。D項“然”同“燃”。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B大學之道C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答案A解析A項“自省”古今同義,自我反思、反省。B項“大學”,古義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學問;今義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C項“然后”,古義是兩個詞,這樣以后;今義是連詞,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情。D項“童子”,古義指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義泛指兒童。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eq blcrc (avs4alco

7、1(天下歸仁焉稱贊,稱許,請問其目目的)B.eq blcrc (avs4alco1(士不可以不弘毅廣、大,這里指志向遠大,在止于至善達到)C.eq blcrc (avs4alco1(質(zhì)勝文則野粗野,鄙俗,靜而后能安平安)D.eq blcrc (avs4alco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開端,足以保四海保護)答案B解析A項目:條目,細則。C項安:性情安和。D項端:萌芽,發(fā)端。保:安定。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 blcrc (avs4alco1(敏于事而慎于言,回雖不敏)B.eq blcrc (avs4alco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eq blc

8、rc (avs4alco1(知至而后意誠,先誠其意)D. eq blcrc (avs4alco1(非惡其聲而然也,不復挺者,使之然也)答案D解析A項勤勉/靈敏。B項美好的/使動用法,使彰明。C項真誠/使動用法,使真誠。D項均為“這樣”。5對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活用類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就有道而正焉朝聞道,夕死可矣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見賢思齊焉譬如平地欲齊其家者先正其心不足以事父母A/B/C/D/答案C解析是形容詞作動詞;是名詞作狀語;是形容詞作名詞;是名詞作動詞;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6下列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克己復禮為仁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仁以為己任非

9、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A/B/C/D/答案A解析是賓語前置句;是判斷句;是定語后置句;是狀語后置句。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節(jié)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A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B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

10、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C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D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答案C解析“是吾丑也”“是有國者之丑也”是判斷句,二者前后均應斷開,據(jù)此排除A、B兩項。“故”作連詞,表示“所以,因此”時往往置于句首,其前應斷開,據(jù)此排除D項。故選C。參考譯文子貢出去之后,顏回進來見孔子??鬃诱f:“回啊,詩經(jīng)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徘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們的學說有什么不對嗎?我們?yōu)槭裁绰涞竭@種地步呢?”顏回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

11、天下人不能容納。自己的學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自己的學說已經(jīng)修明而不為人所用,那是當權(quán)者的恥辱。不被容納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不被容納,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孔子聽了高興地笑著說:“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有很多錢財,我給你當管家?!?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的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字子貢。B孔子教導學生“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周朝時,禮、樂皆為貴族社會專有。中國古代禮樂并稱,樂其實是禮的一部分,附屬于禮,用來補充儀文(禮儀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C大學后經(jīng)北宋程顥、程頤竭力推崇,

12、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與禮記論語孟子合為“四書”。D鄉(xiāng)黨:周制以五百家為黨,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鄉(xiāng)?!胺撬砸u于鄉(xiāng)黨朋友也”中的“鄉(xiāng)黨”指同鄉(xiāng)。答案C解析禮記應改為中庸。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并沒有給“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他總是根據(jù)不同的對象,對“仁”進行不同角度的闡述。在論語顏淵中,他提出“_”。在論語八佾中,他又指出“_,_?_,_?”沒有仁德的人無法對他談及“禮”“樂”的問題。(2)論語泰伯中,“_,_”說的是士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定,因為他們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3)在論語子罕中,孔子用比喻手法說明了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虧一簣是因

13、為“_”,而能夠持之以恒是因為“_”。(4)在論語學而中,孔子認為,學習應該謹慎說話,多注重實踐鍛煉,即“_”。答案(1)克己復禮為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3)吾止也吾往也(4)敏于事而慎于言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譯文:_(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譯文:_(3)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譯文:_答案(1)士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擔子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把實行仁德于天下當作自己的責任,不也很沉重嗎?直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遙遠嗎?(得分點:“弘”,志向遠大;“仁以為己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