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無線網覆蓋分場景建設方案詳細_第1頁
4G無線網覆蓋分場景建設方案詳細_第2頁
4G無線網覆蓋分場景建設方案詳細_第3頁
4G無線網覆蓋分場景建設方案詳細_第4頁
4G無線網覆蓋分場景建設方案詳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G無線網絡覆蓋場景建設方案無線覆蓋的一般原則中國移動4G網絡建設初期,由于頻率較高,選址難度越來越大,容易造成室外覆蓋不足的問題。因此,需要綜合采用多頻段混合組網、宏微觀融合以及引入新的覆蓋技術,有效提升網絡覆蓋水平和網絡質量。根據TD-LTE建設不同場景的特點,本匯編重點研究了網絡覆蓋不足、容量需求大、建站或改造復雜度高、網絡結構復雜等多種問題。通過對典型場景中優(yōu)秀案例的分析,提出可推廣的規(guī)劃建設方案,對場景中典型案例的場景特點、建設難點和規(guī)劃建設方案進行深入分析,給出優(yōu)化和解決方案,為提升TD-LTE全網覆蓋水平提供參考。無線網絡設計指標要求4G室外連續(xù)覆蓋區(qū)域應滿足下表的指標要求:表1

2、.1-1室外連續(xù)覆蓋子場景規(guī)劃指標表類型滲透損失覆蓋率指標(95%概率)邊緣用戶速率指數RSRP閾值(dBm)RS-SINR閾值(50%負載)(Mbps)f頻段d頻段(分貝)主城區(qū)高的-100-98-31(Mbps)主城區(qū)低的-103-101-31(Mbps)一般城市地區(qū)-103-101-31(Mbps)縣城和郊區(qū)-105-103-31(Mbps)注:根據建筑物穿透損耗,主城區(qū)可分為高磨損和低磨損場景。高磨損場景指的是中央商務區(qū),中央商務、密集住宅區(qū)等區(qū)域是低磨損場景。室內分布系統的4G覆蓋區(qū)域應滿足下表的指標要求:表1.32房間分配系統的指標要求覆蓋類型覆蓋區(qū)域覆蓋指數RSRP閾值(dBm)

3、遙感SINR閾值(分貝)房間覆蓋系統一般要求-105六營業(yè)廳(旗艦店)、會議室、重要辦公區(qū)等業(yè)務需求高的區(qū)域。-95九注:室內覆蓋系統泄漏到室外的信號,要求室外10米處RSRP - 110 DBM或室內小區(qū)泄漏的RSRP比室外主小區(qū)低10dB(當建筑物距離道路小于10米時,以道路的建筑物一側為基準點)。如果通過4G室外覆蓋房間場景,房間指標應滿足下表的指標要求:覆蓋率指標(90%概率)RSRP閾值(dBm)遙感SINR閾值(分貝)-113-34G高速鐵路的連續(xù)覆蓋區(qū)域應滿足下表的指標要求:覆蓋類型覆蓋區(qū)域覆蓋指數邊緣用戶速率指數(50%負載)(Mbps)RSRP閾值(dBm)遙感SINR閾值(

4、分貝)高鐵高速在以后某一時刻-113-31(Mbps)隧道-113-31(Mbps)車站(一般區(qū)域)-105六1(Mbps)車站(高商業(yè)區(qū))-95九1(Mbps)無線場景覆蓋原理立體組網建設,解決特定場景分層、分區(qū)域深度覆蓋的問題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在局部地區(qū),建筑密集,人流巨大,建筑交錯分布。常規(guī)的蜂窩網和微蜂窩已經不能滿足這類場景的建設需求,需要構建立體網絡,分層分區(qū)域解決這類場景的深度有效覆蓋。對于主干道和普通建筑,主體可采用宏蜂窩覆蓋;對于小街小巷,需要通過微蜂窩和微微蜂窩來提高覆蓋;對于大型建筑,通過房間劃分、納米小區(qū)/小小區(qū)等方式解決深度覆蓋。對于一些不能分房間的超高層建筑,可

5、以考慮天線向上、落地等方式解決。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化的作用,區(qū)分典型場景,加強網絡優(yōu)化對房間流量的吸收;優(yōu)先采用多樣化的室外和室內基站實現室內覆蓋,建立宏站和室內子站聯合優(yōu)化機制,必要時考慮建設室內分布系統。利用各類主設備和靈活組網,充分利用現有場地,滿足不同場景的覆蓋需求。從扇區(qū)配置、發(fā)射功率、覆蓋能力、用戶數量等角度來看,無線網絡基站的主要設備類型可分為站、微基站、毫微微/微微基站和中繼基站。豐富的主設備類型有利于靈活組網,結合不同場景下不同的配套建設手段,滿足不同場景下的覆蓋建設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站點,降低物業(yè)協調難度,從而加快網絡建設進度,提高網絡覆蓋深度。應用各種美化方法和方案,注意基站

6、周邊環(huán)境的協調與和諧。居民環(huán)保意識逐漸加強,社會上一些人對無線電磁輻射的誤解和傳播,使得很多基站被迫搬遷甚至停止建設,導致網絡出現盲區(qū)和盲點。通過應用各種美化方法和方案,使基站建設外觀與周圍環(huán)境高度一致,減少居民投訴,提高選址成功率和后期維護的便利性。美化手段的運用,不能用死板的方法照搬。應根據周圍環(huán)境的需要,充分調研,合理規(guī)劃設計,融入環(huán)境,符合審美需求,與環(huán)境相協調。所以在具體使用中,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美化天線類型。同時應滿足一般天線的抗震、抗風、防雷、接地要求,滿足施工可操作性和后期維護的方便性。使用美化后的天線和覆蓋材料,應確保能夠滿足網絡的覆蓋要求,或滿足可接受的覆蓋要求,避免因

7、美化后的天線覆蓋性能造成新的弱覆蓋,浪費基站建設投資。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積極探索新的施工方案。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涌現,從推出到實際應用,會有一個很長的熟悉和普及期。同時,具體施工人員會依賴以往的施工經驗和模式,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場景和技術方案并不熟悉。因此,要加大新技術、新設備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的推廣應用,鼓勵各地積極探索新的施工方案和技術手段,共同解決施工難題。室外覆蓋設備及技術介紹隨著城市的快速建設和發(fā)展,隨著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案的出現,無線室外覆蓋的技術手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室外覆蓋已經從傳統的宏蜂窩和微蜂窩擴展到街道站、分布式覆蓋、微微蜂窩和三維網絡覆蓋。房間覆蓋已

8、經從傳統的同軸電纜分布系統發(fā)展到光纖分布系統、微微蜂窩、飛蜂窩等多種形式。對于以下具體無線室外覆蓋技術的概括性介紹,在實際工程建設中可以靈活組合應用,并不限于施工細則中介紹的模式。室外主要設備介紹分布式基站分布式基站是3/4G時代的新型主設備,也是目前無線網絡基站的主流設備類型。基帶部分和射頻部分分為BBU和RRU部分,通過CPRI接口協議用光纖連接。這種方法提高了主設備安裝和組網的靈活性。BBU可以安裝在23U高的標準19英寸機架上,RRU可以安裝在天線端附近,以減少饋線損耗。圖2-3分布式基站設備示意圖集成微型基站針對部分場景選址困難,部分區(qū)域覆蓋和容量問題,主設備廠商推出了一體化微型基站

9、,集基帶、射頻、天線于一體,只需要傳輸資源和電源接口。易于偽裝和安裝,可貼在墻上(建筑立面)或小桿上(與紅綠燈監(jiān)控桿、路燈桿等一起使用。).圖2-6綜合微站組網示意圖圖2-7集成微基站設備及應用示意圖分布式微型基站(微型RRU)分布式微基站(微RRU),通過新技術將微RRU與天線集成在一起(或掛在天線背面)。與常規(guī)RRU相比,微型RRU體積更小,更容易偽裝,因此需要連接到機房的BBU。當然,它的發(fā)射功率和容量也更小,解決了很多局部地區(qū)的弱覆蓋盲區(qū)。圖2-8分布式微基站設備及應用示意圖F/D天線(8通道/2通道)4G目前使用F和D頻段進行室外覆蓋。所以傳統的4G天線一般包括獨立F頻段、獨立D頻段

10、、獨立F/D電控天線。為了保證F和D頻段獨立的網絡質量,一般建議采用獨立的F/D電控天線。因為8通道天線具有波束賦形功能,所以比2通道天線有更好的覆蓋效果。高增益天線(8通道/2通道)與傳統的F頻段和D頻段4G天線相比。在一些廣覆蓋或窄條區(qū)域的場景中,智能天線由于增益較低,無法覆蓋遠處目標或充分發(fā)揮波束賦形特性。因此,在選擇天線時應考慮高增益天線。高增益天線有8通道天線和2通道天線兩種,可以同時支持F和D 4G頻段。與普通8通道天線相比,8通道天線增益高1.5db,覆蓋半徑可增加10%左右。高增益2通道天線增益不低于20dBi,波束較窄,適合覆蓋高鐵或高速帶狀區(qū)域。16T16R對于一些需要廣域

11、覆蓋的場景,由于4G網絡屬于上行受限網絡,下行使用兩個rru發(fā)送TDS/TDL信號,上行使用16個信道(3db增益),提高TDL的上行覆蓋能力?,F網驗證,16T16R可提升覆蓋20%以上,邊緣上下行速率提升60%以上。圖2-916T16R示意圖繼電器中繼是通過無線回程提高4G覆蓋半徑的技術。中繼部署不需要機房,不需要傳輸,不需要GPS,只需要有電源就可以開機。它簡單易行,可以低成本快速填補盲區(qū)。適用于農村、高速等低業(yè)務量的廣覆蓋場景。圖2-9繼電器原理圖主要設備機房選擇方案同軸電纜分配系統/變頻分配系統它由BBU+RRU、分布式饋線和設備以及天線組成。同軸電纜分配系統/變頻分配系統使用基站作為

12、源,RRU擴展到覆蓋平坦層和區(qū)域。適用于覆蓋大容量建筑。圖2-11同軸電纜分配系統網絡圖光纖分配系統它由BBU+RRU、光纖分配MU、EU、RU和光纖組成。光纖配線系統以基站為源,利用光遠端和光近端將基站的射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傳輸到平層和分區(qū)。集成光電轉換器天線覆蓋用戶,路由采用光纖和網線,基本不需要功分器、耦合器等無源器件。圖2-12光纖分配系統網絡圖光纖分布系統還可以支持數據業(yè)務的透明傳輸,通過大芯光纜連接設備,可以實現客戶聚集和家庭客戶服務的光纖資源預覆蓋。在中小企業(yè)、黨政辦公樓等。,在期望客戶集客的場景下,首選光纖分布系統的無線覆蓋??梢蕴崆安渴鹳Y源,這樣無線覆蓋和客戶服務可以統籌考

13、慮。分布式集成基站納米/小蜂窩是適應LTE時代的新型設備和組網方式。它使小區(qū)和設備變得更小,接入更方便,提高了立體組網的最終終端接入,解決了人們無法通過常規(guī)宏蜂窩、微蜂窩、房間覆蓋進入家庭的問題,真正提高了網絡的深度覆蓋。它有時被稱為微微基站。然而,目前由于與外部蜂窩網絡的切換以及商業(yè)模式不成熟等問題,納米蜂窩/小蜂窩仍處于試點階段。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納米電池/小電池主設備產品。目前主要的形式或名稱可以分為兩種:Femto(家庭)和Pico(企業(yè))。根據組網形式,可分為分布式和集成式。集成微微和毫微微綜合皮/飛由交換機、綜合皮/飛基站和五種線路組成,需要設置安全網關。解決一些無法建站和分布的區(qū)

14、域(如會議室、地方廠區(qū))的深度覆蓋問題。一體化的微微/毫微微直接布放房間,易于施工,采用公網傳輸。可以支持雙流,不需要從單人間換成雙人間。還具備WiFi功能,實現一次部署,雙模接入。同時,其功耗和能耗較低,達到公共基站的電信水平。圖2-13毫微微基站組網及應用示意圖分布式微微/毫微微它由BBU、交換機、pRRU和光纖/5類電纜組成。與集成的微微/毫微微基站相比,它的覆蓋范圍更大,更類似于房間分布系統。與傳統的房間劃分相比,具有易于施工協調的優(yōu)點。圖2-13分布式微微基站組網示意圖圖2-14微微基站設備示意圖各種技術方案的組合類型在實際施工中,可根據具體場景的需要,選擇不同主體設備靈活組合,形成

15、完整的施工方案,不限于施工細則約定的組合技術方案類型。表2-1各種技術方案的組合類型主要設備選擇RRU或天線機房塔桅天線電源模式在外面分布式基站傳統F/D天線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適用于所有塔桅類型。8通道或2通道天線室內電源、室外電源柜/一體化柜分布式基站高增益天線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適用于所有塔桅類型。高增益天線室內電源、室外電源柜/一體化柜分布式基站16T16R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適用于所有塔桅類型。8通道天線室內電源、室外電源柜/一體化柜分布式基站繼電器中繼不需要機房。適用于所有塔桅類型。8通道天線室外電源或市電電源集成微型站安裝的天線沒有適用于電桿、支架等特殊桿塔。安裝的天線室外

16、電源或市電電源分布式基站分布式微型站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適用于電桿、支架等特殊桿塔。適用于小型平板天線室內電源、室外電源柜/一體化柜房間單同軸電纜分配系統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適用于所有房間天線房間開關電源雙向同軸電纜分配系統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適用于所有房間天線房間開關電源變頻系統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適用于所有房間天線房間開關電源光纖分配系統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適用于所有房間天線交流電源集成蒙皮/飛行基站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安裝的天線交流電源分布式微微/飛行基站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機房。沒有安裝的天線交流電源無線覆蓋場景覆蓋場景的分類無線覆蓋一般可以分為三類:面覆蓋

17、、線覆蓋、點覆蓋。其中面覆蓋和線覆蓋多為室外覆蓋,點覆蓋為室內覆蓋。圖3-1場景分類覆蓋密集城區(qū)、一般城區(qū)、郊區(qū)、縣城、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五種場景。密集城區(qū)、一般城區(qū)等場景,具有建筑物密集高大、樓層相對較高、建筑物分布不規(guī)則或錯落有致、穿透損耗大等特點。郊區(qū)村鎮(zhèn)具有樓層較低、用戶較集中、覆蓋面較小的特點。農村用戶比較分散,基本分布在村莊附近。線路覆蓋高鐵、普通鐵路、地鐵、隧道等場景。高速鐵路覆蓋對信號切換要求高,否則容易影響客戶感知。普通鐵路、高速公路經過的地形往往復雜多變,只需要保證信號強度即可,基站的覆蓋范圍一般較大。地鐵、隧道覆蓋具有周界窄、地鐵車廂高速運動、用戶密度大、業(yè)務需求高的特點。涵蓋C

18、BD、商業(yè)中心、居住區(qū)、城中村、大學、交通樞紐、大型會展中心、工業(yè)園區(qū)、景區(qū)等10種場景。這幾類場景分為室內和室外覆蓋,覆蓋方案要做到室內室外結合。覆蓋模式的選擇原則網絡提供最好的服務質量。各種場景選擇的覆蓋方式要使網絡提供的服務質量達到最佳,使用戶主觀感受最好,保持運營商在移動通信市場對用戶的長期吸引力。綜合建網成本低。各種場景覆蓋模式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網協同建設,盡可能減少無線網絡主設備和配套設施的投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最佳的性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網絡的效用。快速解決業(yè)務推廣中的問題。各種場景覆蓋方式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工期、施工便利性等因素。對于業(yè)務需求區(qū)域和站點的快速建設,可以有效解決業(yè)務推

19、廣中的問題。網絡維護的便利性各種場景覆蓋方式的選擇要考慮站點建成后期維護和運營的便利性,有效提高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每個場景的主要覆蓋方式根據無線覆蓋的不同特點,如區(qū)域覆蓋、線覆蓋、點覆蓋等,本程序匯編給出了常見情況的解決方案,并按照優(yōu)先級進行排序。在實際施工中,可根據具體場景的需要,靈活組合不同的施工方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不受本方案編制中約定的組合技術方案類型的約束。表3-1各場景主要覆蓋方案序列號細分場景類型場景類型場景特征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qū)臉(1)高層建筑多,大部分高度在30m (10層)以上。(2)運營商高端客戶多,數據業(yè)務需求大,容量要求高,站點獲取困難。2一般城市地

20、區(qū)(1)以住宅為主,零星分布有商場、商店等高層建筑,較為密集;(2)有中低速無線數據需求,用戶流量高,站點獲取困難。三郊外(1)以住宅為主,建筑分散,平均高度不到20m。(2)用戶密度小,業(yè)務需求低,對中低速無線數據有需求。四縣和城鎮(zhèn)(1)沿街商鋪較多,房屋多為2層,有時有6層以下的建筑。(2)用戶密度高,業(yè)務量需求高于郊區(qū)。五村莊(1)以自然村和行政村為主,樓層在3層以下。用戶密度低,分布廣;(2)話務量小,主要是語音覆蓋。六高速鐵路線條(1)高速公路地形復雜多變,包括平原、山地、樹林、隧道等。,而且還經過村鎮(zhèn),是典型的線性連續(xù)覆蓋。(2)高速公路沿線居民區(qū)覆蓋范圍普遍較大,用戶密度較低,主

21、營業(yè)務以普通語音業(yè)務為主。七高速公路、普通鐵路和普通公路(1)高鐵場景和高速公路一樣,是典型的線性覆蓋場景。(2)一般情況下,鐵路沿線的電話話務量需求較低,而火車經過時話務量急劇增加。這導致繁忙流量和空閑流量之間的差距明顯,呈現出強烈的波動趨勢。八地鐵(1)地鐵車站屬于封閉結構,通常分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地鐵跑得快,地鐵里人口密度很高。人流主要集中在地鐵站廳、站臺候車區(qū)和車廂。(2)電話流量和數據流量需求高。地鐵的人流量特點是高流動性,隨時間變化明顯。高峰時段人流達到高峰,也是交通的高峰期。九商務區(qū)CBD要點(1)建筑高度密集,以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為主。(2)可選站點少,區(qū)域內人口密度白天

22、很高,人口密度晝夜變化大。白天流量和數據流量都很大,潮汐現象明顯。10商業(yè)中心(1)很多中心店鋪位置較深,被建筑物遮擋,室外信號穿透力差,很多店鋪存在信號弱區(qū)和盲區(qū)。(2)人流密集,對流量和數據流的需求很大,尤其是節(jié)假日。11住宅區(qū)典型住宅區(qū)分為高層住宅區(qū)、小高層住宅區(qū)、老式住宅區(qū)和別墅區(qū)。12都市村莊(1)居住用地、工業(yè)用地、商業(yè)用地等。相互交織,建筑密集雜亂,建筑間距往往只有1-2米,呈現“一線天空”的局面。建筑以5-7層為主,低層弱覆蓋現象普遍。(2)話務量需求高。13高等教育機構(1)學院區(qū)一般包括宿舍樓、圖書館、行政樓、教學樓、校園醫(yī)院、食堂等室內環(huán)境,與操場、小公園、校園主干道等室

23、外環(huán)境相協調。樓房稀疏,以中下層為主。(2)高校白天教學樓區(qū)和晚上宿舍區(qū)的語音和數據業(yè)務繁忙。14交通樞紐結構以中低層為主,隔斷少,空間大。15大型展覽中心有兩種:房間型和室外型。單體建筑以中低層為主,面積較大。部分場地空曠,辦公區(qū)隔斷多,建筑結構復雜,難以穿透和覆蓋。16工業(yè)園區(qū)(1)工業(yè)園區(qū)主要分為辦公區(qū)、生產區(qū)、宿舍區(qū)和室外區(qū)。(2)生產閑置時間、語音業(yè)務需求和數據業(yè)務需求都較大。17獨立休閑場所一般獨立休閑場所空間相對封閉,多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房間間隔以磚混結構為主。建筑堵塞嚴重,穿透損耗高。18風景區(qū)景區(qū)分為重點景區(qū)和非重點景區(qū)。重點景區(qū)分為旺季淡季季節(jié)性旅游、旺季交通流動性大、商

24、務需求高。非重點景區(qū)人流量一般,電話流量、數據流量需求一般,旅游旺季業(yè)務需求突發(fā)性強。各場景覆蓋的技術手段選擇當無線網絡覆蓋點、線、面三種場景時,車站重點是面、線覆蓋,房間覆蓋重點。其中,房間覆蓋分為室外輻射室和房間覆蓋系統。表面覆蓋模式的選擇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qū)解決目標室外信號質量滿足室外連續(xù)覆蓋子場景規(guī)劃指標表中主城區(qū)高低磨損場景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基本覆蓋優(yōu)先考慮宏站。考慮到后期業(yè)務量的增長,D頻段可以直接用于室外覆蓋,同時兼顧街道淺覆蓋。對于房間深度覆蓋,請考慮使用房間覆蓋。參見“點”場景。解決辦法密集的城市場景復雜,考慮室外立體組網,分層分區(qū)域解決覆蓋和容量問題。站型選擇中的室外覆

25、蓋:除了分布式基站的廣覆蓋(面覆蓋)之外,在一些商業(yè)街區(qū)或覆蓋盲區(qū)也需要選擇多種類型的基站,比如遠程站、微站的立體構建,進行深度覆蓋(線覆蓋、點覆蓋)。對于復雜結構或高層超高層建筑,采用建筑房間分布系統(房間覆蓋)的方式。圖4-2密集城區(qū)三維組網覆蓋圖由于密集城區(qū)環(huán)境復雜,干擾大,人流量高,干擾控制極其重要。表面安裝可采用女兒墻抱桿、屋頂加高架、美化塔、美化天線等安裝方式;天線高度的選擇,往往是以周圍建筑的高度為標準,比周圍建筑的平均高度高5米左右。市區(qū)密集天線的高度一般選擇在8層左右(28米)的屋頂。在選址時,要保證基站的連續(xù)均勻分布,相鄰基站的天線高度不能相差太大。一般城市和郊區(qū)解決目標室

26、外信號質量滿足室外連續(xù)覆蓋子場景規(guī)劃指標表中一般城市場景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基礎覆蓋優(yōu)先考慮宏站,可以考慮F頻段覆蓋,同時兼顧街道淺覆蓋。對于房間深度覆蓋,請考慮使用房間覆蓋。參見“點”場景。解決辦法室外覆蓋以室內站或分布式基站為主,可以為普通樓宇提供室內深度覆蓋,主要覆蓋對象為室外移動用戶和普通樓宇用戶。地面安裝可采用女兒墻桿、屋頂加高架、索塔、單管塔、落地塔、美化天線等安裝方式。圖4-4分布式基站+屋頂升降架縣和城鎮(zhèn)解決目標室外信號質量滿足室外連續(xù)覆蓋子場景規(guī)劃指標表中縣鄉(xiāng)場景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基礎覆蓋優(yōu)先考慮宏站,可以考慮F頻段覆蓋,同時兼顧街道淺覆蓋。對于房間深度覆蓋,請考慮

27、使用房間覆蓋。參見“點”場景。解決辦法村鎮(zhèn)主要由機房站或分布式基站覆蓋,天面的安裝方式可以是索塔、角鋼塔、三管塔、單管塔等安裝方式。同時,針對盲區(qū)或熱點,采用遠程站或微基站進行深度覆蓋。圖4-8機房站+屋頂索塔村莊解決目標室外信號質量滿足室外連續(xù)覆蓋子場景規(guī)劃指標表中農村場景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基本覆蓋采用宏站,為保證覆蓋距離和節(jié)省投資,要求F頻段覆蓋,并盡可能采用共址建設模式。解決辦法農村室外站或綜合基站用于快速覆蓋。建議使用高度為40-50m或更高的智能天線,以實現廣泛覆蓋。地面安裝可采用索塔、角鋼塔、三管塔、單管塔等多種安裝方式。同時,針對盲區(qū)或熱點,采用遠程站或微基站進行深度覆蓋。

28、此外,對于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qū),常規(guī)基站的發(fā)射功率無法滿足要求,因此首選16T16R技術或高增益天線技術覆蓋農村地區(qū)。圖4-10移動機房+單管塔線路覆蓋方案選擇公路、普通鐵路解決目標室外信號質量滿足4G高速連續(xù)覆蓋區(qū)域指標表中沿線指標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基礎覆蓋采用公網宏站,覆蓋采用F頻段,保證覆蓋距離,節(jié)省投資。盡量采用共址建設,通過高掛天線和使用高增益天線來增加覆蓋距離。覆蓋模式的選擇公路基站主設備的選擇:采用分布式基站或遠程站。在盲區(qū)和復雜彎道區(qū)域增加集成微基站,重點是覆蓋范圍。天線選擇:可以采用16T16R來解決問題。天線安裝高度比較高,天線主瓣沿高速公路方向覆蓋,一般不適合下傾或小下傾

29、。圖4-12高速公路信號覆蓋示意圖高速隧道隧道的長度影響信源選擇和覆蓋方式,所以長度小于200m的隧道稱為短距離隧道,200m-2000m之間的隧道稱為中長距離隧道,長度大于2000m的隧道稱為長距離隧道。高速公路隧道內空間寬敞,有車通行和無車通行時,隧道內覆蓋差別不大。天線安裝方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更大的天線。短直隧道一般安裝在隧道入口處,中長直隧道安裝在中間,彎道安裝在轉角處。隧道天線大多是八木天線,或者是易于安裝的寬帶天線。木制天線覆蓋的隧道長度與隧道的橫截面大小、建筑材料和彎曲度有關。通常情況下,轉換帶不應設置在隧道內。一般不使用漏泄電纜。建議的覆蓋方法集成基站或分布式基站+天線分

30、布集成基站或分布式基站+干式分布(適用于較長的公路隧道)圖4-13高速公路隧道信號覆蓋示意圖高速鐵路解決目標高鐵場景和高速公路一樣,是典型的線性覆蓋場景。但是對切換的要求更高。室外信號質量滿足4G高速連續(xù)覆蓋區(qū)域指標表中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一般來說,高鐵沿線的話務量需求較低,但火車經過時話務量急劇增加。這導致繁忙流量和空閑流量之間的差距明顯,呈現出強烈的波動趨勢。高速鐵路覆蓋兩種方式:專網和公網。因為非市區(qū)高鐵速度快,對切換要求高,一般采用專網覆蓋。在市區(qū),由于4G頻率資源有限,一般采用公網覆蓋。解決辦法高速鐵路基站主設備的選擇:選擇分布式基站和遠程基站。采用多RRU小區(qū)技術,可顯著降低土

31、建、鐵塔、供電等配套投資。因此,該技術應該是設備選型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新型高速覆蓋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高速鐵路的覆蓋質量。同時只遠程搭建鐵塔,射頻部分(RRU)安裝在鐵塔上,基帶部分(BBU)安裝在現有網絡機房,可以節(jié)省機房和電源的投入。同時采用小區(qū)合并技術,減少切換次數。天線選擇應采用天線塔或地面美化塔來解決問題。在設置天線懸掛高度時應考慮軌道的高度,天線懸掛高度應高于軌道表面15米以上。確保天線與軌道表面目視連接。在鐵路比較直的場景下,首選高增益2路天線,基站覆蓋大,切換次數少;中增益天線適用于市區(qū)、郊區(qū)、沿途車站和彎曲的鐵路地區(qū)。圖4-15高速鐵路信號覆蓋示意圖高速鐵路隧道短隧道通常在入

32、口處使用天線覆蓋隧道。長隧道采用基站連接漏泄電纜覆蓋隧道,漏泄電纜出隧道后末端用天線覆蓋隧道出口空間。地鐵解決目標室外信號質量滿足4G高速連續(xù)覆蓋區(qū)域指標表中的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地鐵覆蓋的主要考慮因素采用房間分布系統覆蓋策略,覆蓋地鐵站所有區(qū)域。地鐵運營公司一般采用多個運營商多系統共配的方式,即POI的建設方式;采用無源室內分布系統,干線采用光纖,將RRU拉到覆蓋區(qū)域。分配系統的天線通過傳統方式放置在平臺上。隧道被泄漏電纜覆蓋。覆蓋模式的選擇地鐵出入口、大堂、換乘站、站臺地鐵出入口、大堂、換乘站上下兩層采用無源分布系統。覆蓋。大型站臺大廳需要由RRU覆蓋在同一個小區(qū)內。選擇新的全向天花板天

33、線或定向平板天線。在出入口與街道的交界處,采用全向天線覆蓋,合理設置天線安裝位置和發(fā)射功率,實現與室外信號的協同覆蓋。天花板是石膏板或者膠合板,可以安裝天線;天線由金屬制成,必須外露安裝。在設計換乘站時,需要考慮與原線路既有房間的統一規(guī)劃和切換。地下鐵道隧道地鐵是封閉結構,信號屏蔽嚴重,列車運行速度快。隧道壁采用13/8漏泄電纜覆蓋,高度應與列車車窗同高。圖4-17城域覆蓋分布系統示意圖點覆蓋方案選擇商務區(qū)CBD解決目標建筑物的信號質量符合室內分布系統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辦公區(qū)CBD高層建筑多,很難建普通基站覆蓋房間。周圍基站距離較遠,高樓里信號雜亂,通信質量無法保證。街道信號陰影大,覆蓋不連

34、續(xù),無法保證用戶的正常通信。而且周邊景觀要求高,基站建設限制多。辦公區(qū)CBD主要采用室外協同立體組網,覆蓋精準;室外覆蓋,易于優(yōu)化和擴展;網絡后期發(fā)展預留容量,擴展性強,節(jié)省網絡建設投資。解決辦法中高層寫字樓或建筑結構復雜的樓宇的配線系統,10000平方米以上優(yōu)先采用光纖配線系統,10000平方米以下可采用光纖配線系統或同軸電纜配線系統。室外覆蓋通過立體網絡,利用機房站或分布式基站建設,在輔樓等中層建筑搭建電桿或美化天線搭建室外上層網絡;利用房間分布系統解決寫字樓、商場等的房間覆蓋問題。在裙樓等低層建筑設置小型美化天線,覆蓋街道或民眾居住區(qū)。同時利用街站、燈桿站、電桿站、監(jiān)控桿站等手段,對道路

35、弱覆蓋區(qū)域進行盲測或對熱點商業(yè)區(qū)域進行覆蓋。圖4-21 CBD立體網絡示意圖商業(yè)中心解決目標建筑物的信號質量符合室內分布系統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商業(yè)建筑為中心區(qū)域,其建筑特點是樓層高,單個建筑面積大,人員分布相對集中在房間的某個重點區(qū)域,建筑主體為鋼筋混凝土,室外信號很難實現房間的良好覆蓋。房間的電話流量和數據流量需求非常高。中央商業(yè)街很多店鋪位置較深,被建筑物遮擋,室外信號穿透能力差,難以實施傳統的房間分布,很多店鋪存在信號弱區(qū)和盲區(qū)。解決辦法由于其面積較大,商業(yè)樓宇的分布系統一般由光纖分布系統覆蓋,而商業(yè)街區(qū)則由分布式基站和微型基站覆蓋。分布式基站用于覆蓋較深的臨街店鋪,RRU和天線安裝在

36、臨街店鋪的外墻或電線桿上。對于道路覆蓋弱或者熱點地區(qū),可以使用微站進行建設。在燈桿站和電桿站上設置天線,并利用美化后的天線與周圍商業(yè)環(huán)境融為一體。對于一些傳輸資源不可用的地方,中繼基站可以覆蓋。圖4-23商業(yè)街信號覆蓋示意圖住宅區(qū)解決目標房間指標一般滿足室外覆蓋房間指標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目前,城市住宅小區(qū)的典型類型包括以下幾種:有多個高層塔樓的住宅區(qū)建筑特點:樓層普遍較高。隔斷多,建筑結構復雜,難以穿透和覆蓋。并且?guī)讉€建筑物彼此相鄰布置。多高層無塔樓住宅區(qū)建筑特點:樓層高。隔斷多,建筑結構復雜,難以穿透和覆蓋。并且?guī)讉€建筑物彼此相鄰布置。多層住宅區(qū)特點:建筑高度一般為6 8層,采用磚墻結構。

37、部分建筑結構比較簡單,難以穿透和覆蓋。高低混合住宅區(qū)建筑特點:高低錯落有致,各建筑部結構差異大,貫通和覆蓋難度大。解決辦法許多高樓采用微RRU或集成基站方案。1.針對高層區(qū)域(20層以上)、中層區(qū)域(10-20層)、低層區(qū)域(10層以下)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高層(20層以上)覆蓋式天線安裝在高層建筑的屋頂上。中層(10-20層)覆蓋天線,安裝在裙樓屋頂、高燈桿或中房走廊(透過玻璃窗)。低層(10層以下)覆蓋天線安裝在裙樓頂或地面。2.大樓四周都是住戶,需要從多個方向覆蓋。3.需要嚴格控制基站間的干擾,通過小區(qū)合并等方式減少部分干擾。圖4-25超過25座高樓的覆蓋方案多棟高層非塔樓建筑的覆蓋方案

38、微RRU或集成基站分布式方案+室內分布式系統1.針對高層區(qū)域(20層以上)、中層區(qū)域(10-20層)、低層區(qū)域(10層以下)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2.住戶位于建筑兩側,在建筑結構簡單的場景中覆蓋一個方向,在建筑結構復雜的場景中覆蓋兩個方向。3.需要嚴格控制基站間的干擾,通過小區(qū)合并等方式減少部分干擾。4.根據建筑結構的情況,在房間走廊等公共區(qū)域有選擇地布置房間分布系統。圖4-26多個高層非塔樓建筑的覆蓋方案多低層建筑的覆蓋方案站/微基站覆蓋方案。1.在小區(qū)或周邊合理的站點建站/微基站進行覆蓋。2.基站的位置是覆蓋效果的關鍵因素。圖4-27多個低層建筑的覆蓋方案高低混合建筑的覆蓋方案高層建筑采用微

39、RRU或一體化基站分布方案+房間分布系統,低層建筑可以采用有高層建筑的統計方案,低層建筑可以在理想的場地條件下實現站點覆蓋。1、應充分利用低層建筑的樓層對高層建筑進行覆蓋。2.基站間信號重疊復雜,需要嚴格控制基站間的干擾,通過小區(qū)合并減少部分干擾。3.根據建筑結構的情況,房間分布系統有選擇地布置在高層建筑的走廊等公共區(qū)域。圖4-28高低層混合建筑覆蓋方案都市村莊解決目標房間指標一般滿足室外覆蓋房間指標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由于城中村建筑密度高,間距小,“握手樓”常見。建筑中存在“樓中樓”、“墻中墻”、“房中房”等復雜的建筑結構,要綜合考慮城中村的覆蓋范圍和容量。目前已經成為無線網絡覆蓋的難點之一

40、,原因如下。無線信號衰減嚴重,下層覆蓋弱甚至無網,通話質量差;這房子的結構很復雜。住宅建筑以磚墻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每層又被分割成許多房間單元。被大量隔墻遮擋,房間信號普遍較差。城中村的農房承載力不高,很難通過建鐵塔或抬架的方式來提高天線高度,改善覆蓋。室外基站選址困難,覆蓋效果有限。建設室外基站是解決信號覆蓋和吸納流量最常用的手段。但一方面,在城中村定位基站非常困難,基站建設容易遭到居民抵制;另一方面,室外基站建成后,只能實現部分覆蓋,在城中村等密集環(huán)境下無法實現深度覆蓋?!八潞凇爆F象常見于一些縫隙較小的巷道。很難維護和優(yōu)化。解決辦法滿足建設條件(天線安裝條件、傳輸到達)的場景優(yōu)先由室外

41、宏站覆蓋;可采用室外分布式系統方案,通過設置分布式天線實現多系統精細覆蓋;對于建筑物較低的城中村,基站天線高度應高于建筑物平均高度15米,以保證覆蓋效果;中繼可以用在沒有光纖傳輸條件的場景。采用室外光纖分布系統+平板定向天線,設備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頂、燈柱、側面等。圖4-30城中村信號覆蓋示意圖高等教育機構場景特征房間指標一般滿足室外覆蓋房間指標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學生容易接受新業(yè)務,接受數據業(yè)務快,對資費政策敏感。當數據業(yè)務的資費大幅降低時,數據業(yè)務增長速度極快。有潮汐現象,白天人流量主要集中在教學樓,晚上集中在宿舍樓。根據數據分析,高校一直是數據流量高的地區(qū)。按建筑功能分為辦公樓、宿舍、體育

42、館、圖書館、食堂、廣場、教學樓等區(qū)域。覆蓋模式的選擇室外組合房用于覆蓋。對于數據流量需求較高的區(qū)域,如宿舍、圖書館、教學樓等,采用房間覆蓋。體育館、行政樓、醫(yī)院、食堂等室內區(qū)域和操場、小公園、校園主干道等室外環(huán)境區(qū)域由室內站或分布式基站覆蓋。圖4-34高校信號覆蓋示意圖交通樞紐交通樞紐場景有很多種類型,根據交通工具的不同可以分為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和隧道、碼頭、港口等。圖4-35交通樞紐分類解決目標建筑物的信號質量符合室內分布系統的要求。解決方案想法采用房間分布系統覆蓋交通樞紐的所有功能區(qū)域,停機坪、停車場和站臺由室外宏站或室外房間覆蓋。根據不同功能區(qū)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覆蓋方案。

43、覆蓋模式的選擇房間分布系統全覆蓋,采用“低功率多天線”的布局思路。交通樞紐的功能區(qū)域很多,根據不同的區(qū)域選擇合理的方案非常重要。值機大廳、候機室當天花板較低時,它可以被一個新的全向天花板天線覆蓋。當天花板較高(超過8m)時,新型全向吊頂天線的覆蓋區(qū)域不好控制。建議使用定向平板天線或賦形天線進行覆蓋。圖4-36值機大廳和候機大廳覆蓋示意圖大廳和登機走廊它被定向平板天線或定向墻壁天線覆蓋。圖4-37大廳和登機走廊覆蓋范圍示意圖玻璃外墻邊緣使用定向吊頂天線安裝在外墻上,覆蓋半徑10-16m的方向。房間、商店、貴賓等候區(qū)和辦公區(qū)對于進深的房間、有隔斷的商鋪、貴賓休息室、寫字樓等,應盡量在房間內安裝全向

44、吊頂天線,并采用隱蔽式安裝;如果不能進入房間,可以安裝在房間門外的天花板上。圖4-38等候區(qū)和辦公區(qū)覆蓋示意圖電梯定向壁掛式天線安裝在電梯井道內,主瓣朝上或朝下。如果天線不能敷設在電梯通道內,定向吊頂天線可以敷設在電梯廳入口處,主瓣朝向電梯轎廂。比如觀光電梯,可以在電梯廳入口處放置全向吊頂天線。自動旅客捷運系統它可以被對數周期天線或泄漏電纜覆蓋。對數周期天線:因地制宜,將天線安裝位置選在捷運系統的路徑上(比如連接兩側候車大廳的廊橋上),低功率覆蓋車廂。選擇旁瓣抑制比高的定向天線,避免干擾MRT系統的鄰區(qū)。該方案在屬性協調上難度較小,易于實現。圖4-39捷運系統覆蓋示意圖漏纜:類似地鐵隧道,電纜

45、掛在捷運軌道邊上,和窗戶一樣高。遠程RRU應放置在弱電機房內。如果捷運路程長,沿途要鋪設多個rru,通過共享小區(qū)來提高交接成功率。該方案覆蓋均勻,對MRT兩側干擾小。平臺圍裙如果不能被宏站覆蓋,可以用RRU縮小或引至室外,美化天線。大型展覽中心大型會展中心的類型很多,根據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運動場館、會展中心、公共圖書館、風景建筑、博物館、劇院等。圖4-40大型會展中心的分類解決目標看臺、媒體區(qū)、功能區(qū)等多場景。需要由房間分配系統覆蓋。解決方案想法網絡規(guī)劃應考慮覆蓋系統的高可靠性要求、交付的便利性和成本控制。根據場館特點、規(guī)劃容量、切換區(qū)域、小區(qū)干擾控制等。,合理設置社區(qū)。設計階段留有擴展空

46、間,方案靈活,便于后期優(yōu)化調整。解決辦法站立大容量、高單元密度和高頻率復用。為了嚴格控制小區(qū)間的相互干擾和切換區(qū)域,建議使用賦形天線覆蓋。圖4-41大型賦形天線安裝示意圖天線特性:波束控制方向圖在覆蓋區(qū)域外快速滾降,旁瓣得到嚴格控制。俯仰調節(jié)-20機械調節(jié)和20電動調節(jié),可在地面遙控調節(jié)。頻寬帶天線,可滿足GSM900/1800、WLAN等多系統饋電的要求。圖4-42賦形天線方向圖圖4-43賦形天線外場路試圖圖書館和其他房間區(qū)域采用新型全向吊頂天線,在房間通道、辦公區(qū)域等部位進行滴灌覆蓋。在媒體、VIP等功能區(qū)增加納米小區(qū)/小小區(qū),覆蓋熱點。場館區(qū)域外考慮到進出球場的人員分布和大話務量的需求,

47、利用球場或新建小區(qū)的頻率資源覆蓋球場外部,通過美化天線實現隱蔽安裝。圖4-44非現場覆蓋圖社區(qū)規(guī)劃根據場館特點、規(guī)劃容量、切換區(qū)域、小區(qū)干擾控制等。,合理設置社區(qū)。小區(qū)/扇區(qū)數量主要考慮容量需求、載頻資源、擾碼資源、建筑結構等因素。對于體育場館來說,考慮到比賽前后會將業(yè)務從場館外轉移到場館內。為了充分利用載頻資源,建議將場館和廣場規(guī)劃為同一個小區(qū)。一般人流以垂直為主(從出入口到看臺),居住區(qū)的劃分也要垂直。居住區(qū)邊界應設在人少的區(qū)域,避開走道。在同一個室外小區(qū)居住時,要充分考慮頻率和擾碼資源,嚴格控制信號覆蓋,避免對周邊小區(qū)造成干擾。圖4-45分區(qū)圖轉換計劃扁平層交換滿足移動速度要求。設置在人

48、少的地方。上下樓層/入口/出口開關由于通信量大,上下切換頻段可以滿足移動速度的要求。在樓梯處安裝天花板天線,以確保重疊區(qū)域。地下室入口和出口開關盡量設置在出口通道,保證出口通道后順利切換到室外小區(qū)。用戶多為車載用戶,移動速度快。出入口處的切換帶要足夠長,以保證切換成功。與場館外的宏站切換切換帶應位于出入口處,并向場館外延伸一定距離,以防止用戶在出入口處頻繁切換。圖4-46體育場切換規(guī)劃示意圖工業(yè)園區(qū)解決目標工業(yè)園區(qū)通常是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而設立的,其位置相對獨立。用戶以行政人員和生產人員為主,室外區(qū)域需要滿足室外連續(xù)覆蓋區(qū)域的指標要求??腿宿k公區(qū)、會議室等。應滿足機房分布系統覆蓋指標的要求。

49、解決方案想法相對于校園區(qū)域,工業(yè)園區(qū)的用戶密度和建筑密度都比較稀疏。工業(yè)園區(qū)主要分為辦公區(qū)、生產區(qū)、宿舍區(qū)和室外區(qū)。辦公區(qū)的無線環(huán)境類似于校區(qū)的行政樓、教學樓,高層建筑少,并發(fā)用戶少,建筑分散。辦公室之間采用磚墻結構,會造成無線信號的明顯衰減。一般生產區(qū)占地面積大,沒有隔斷或輕質隔斷,隔斷穿透損耗小。對用戶的語音質量要求很高。生產區(qū)域為工業(yè)園區(qū)內的車間、倉庫等場所。主要是大平面、單面、低層建筑,墻體隔斷少,無線通信環(huán)境好,業(yè)務需求一般。住宿區(qū)與校園宿舍相比,建筑較少,結構較簡單,多為單面(即建筑內只有單排房間)宿舍,包括部分場地宿舍。用戶數量多,數據流量大。對于單面宿舍或現場宿舍,無線穿透損耗

50、適中。工業(yè)園區(qū)內的室外公共場所,如購物區(qū)、公共娛樂區(qū)、換乘場所等。,都比較開放,有固定的人流。這部分建筑低矮稀疏,無線信號傳輸良好,適合宏站覆蓋。覆蓋模式的選擇工業(yè)園區(qū)是傳統的弱覆蓋區(qū)域,采用機房站、分布式基站或遠程站。一般開闊區(qū)域都是用定向天線覆蓋,定向天線饋電功率大,覆蓋開闊區(qū)域。圖4-50工業(yè)園區(qū)信號覆蓋示意圖獨立休閑場所獨立的休閑場所通常為使用者提供各種娛樂活動。根據獨立休閑場所提供的娛樂活動,獨立休閑場所可分為KTV包房、臺球廳、健身房、足療館、咖啡廳、餐廳等。圖4-51休閑場所分類解決目標或者臨街面積較小的休閑場所可以采用室外覆蓋率的指標。大型獨立休閑場所可采用分布式系統指標要求。解決方案想法(1)解決這類場景覆蓋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法。房間分布系統覆蓋的一個策略,就是建立一個合理的房間子系統,覆蓋場所的所有區(qū)域。另一種方式是Nano Cell/Small Cell,解決站點覆蓋問題。(2)無源房間分布系統覆蓋,技術成熟,但項目實施通常較為復雜,整體工程造價較高。Nano Cell/Small Cell(Femto和PicoL)模式網絡結構簡單,部署靈活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