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古詩文賞析蘇軾《上梅直講書》原文、譯文與賞析_第1頁
初中語文古詩文賞析蘇軾《上梅直講書》原文、譯文與賞析_第2頁
初中語文古詩文賞析蘇軾《上梅直講書》原文、譯文與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梅直講書蘇軾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 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夫子曰:匪 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 ”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 莫能容。雖然,不容何?。坎蝗萑缓笠娋?。”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爾多財, 吾為爾宰。”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 夫子之貧賤。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與樂矣!軾七、八歲時,始知讀書,聞今 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 ;而又有梅公者,從之游,而與之上下

2、其議論。其后益壯,始能讀其文詞,想見其為人,意其飄然脫去世俗之樂 ,而自樂其 樂也。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斗升之祿,自度無以進見于諸公之間。來京師逾年, 未嘗窺其門。今年春,天下之士 ,群至于禮部,執(zhí)事與歐陽公實親試之。誠不自意, 獲在第二。既而聞之,執(zhí)事愛其文,以為有孟軻之風;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 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為之先容,非親舊為之請屬,而向之十余年間,聞其 名而不得見者,一朝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茍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有大 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茍其僥一時之幸,從車騎數(shù)十人,使閭巷小民 ,聚觀而 贊嘆之,亦何以易此樂也。傳曰:“不怨天,不尤人?!鄙w“優(yōu)哉游哉,可

3、以卒歲”。 執(zhí)事名滿天下,而位不過五品。其容色溫然而不怒,其文章寬厚敦樸而無怨言,此 必有所樂乎斯道也。軾愿與聞焉。譯文我每次讀到詩經的鴟鸮,讀到書經的君奭,總是暗暗地悲嘆周 公沒有遇到知己。等到讀了史,才看到孔子被圍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而彈琴唱 歌的聲音沒有斷絕,并與顏淵、仲由等學生互相問答。孔子說: “我不是犀牛老虎那 樣的野獸,為什么要淪落到在野外游蕩的境地?我為什么落到這田地呢?” 顏淵說:“先生的理想非常宏大,所以天下不能接受;雖然這樣,不被人接納又有什么擔憂 的呢?不被人接納之后更能顯現(xiàn)出您是君子?!笨鬃訙睾偷匦χf:“顏回,如果你 有很多財產,我給你當管家?!彪m然天下沒有人接受孔

4、子的理想, 但孔子和他的學生 竟能夠自我滿足而且是這樣的快樂?,F(xiàn)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貴實在還比不上孔子 的貧賤。憑召公的賢能,管叔、蔡叔的親近,卻不能夠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 跟誰一同享受這富貴的快樂呢?然而跟孔子一同過著貧賤生活的人,卻都是天下的 賢才,光憑這一點也就值得快樂了?。∥移甙藲q的時候,才知道讀書。聽說如今天下有一位歐陽公,他的為人就像古 代孟軻、韓愈一類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隨歐陽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議論文章。 從那時起,我日益成長,才能夠讀先生們的文章詞賦,想象出先生們的為人,領會 到先生們?yōu)t灑地擺脫世俗的快樂,而陶醉在自己的快樂之中。因為我當時剛剛學做 詩賦駢文,想求得微薄的

5、俸祿,自己估量沒有什么才能可以進見諸位先生,所以來 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門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讀書人聚集在禮部,先生和歐陽 公親自考查我們。我沒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來聽說,先生喜歡我的文章, 認為有孟軻的風格,而歐陽公也因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錄取我,因此我能留在 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親近的人先替我推薦,不是親戚朋友為我請求囑托,從前 十多年里聽到名聲卻不能進見的人,一下子竟成為知己。退下來思考這件事,覺得 人不能夠茍且追求富貴,也不能夠空守著貧賤,有大賢人而能成為他的學生,那也 很值得自負了。如果憑一時的僥幸而得意,帶著成隊的車馬和幾十個隨從,使里巷 的小百姓圍著觀看并且贊嘆他,

6、又怎么能代替這種快樂啊 !左傳上說:“不埋怨 天,不責怪人”,因為“從容自得啊,能夠度過天年”。先生名滿天下,但官位不過 五品;面色溫和而不惱怒;文章寬厚質樸而沒有怨言。這必定有樂于此道的原因, 我希望聽到先生的教誨啊。鑒賞梅直講,即梅堯臣,字圣俞,曾任國子監(jiān)直講(輔佐博士的一種官職)。宋仁宋 嘉佑二年(1067年)蘇軾進士及第,當時的主考官為歐陽修,參評官為梅堯臣。蘇 軾考中后,寫了這封信表示自己對歐陽修、梅堯臣的感激之情,也抒發(fā)了“士遇知 己之樂”,反映出作者內心的抱負。本文很明顯地分為兩個部分:先援引史實說明雖周公、孔子這樣的圣賢也會有 困厄不遇之時,而孔子身處逆境卻能知足常樂;后半篇則直敘作者早有仰慕歐陽修、 梅堯臣之心而終于受到他們的賞識,并贊揚了梅堯臣之為人。看來先是懷古,后轉 而敘今,似乎各有側重,實際上前半篇是伏筆,后半篇則是實寫,這正是本文寫作 上的的獨特之處。上梅直講書是書信體的應用文。此文的布局深謀遠慮,表面看來卻稀松平 常。它的語言也有它的好處。比如顏淵說的“不容何?。坎蝗萑缓笠娋?/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