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云南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云南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有學者認為夏小正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歷法記錄。又有學者認為,夏小正是成書于戰(zhàn)國的農業(yè)著作,篇中涉及蠶桑、畜牧、漁獵、采集活動。對夏小正的不同認識說明( )A. 歷史認識必須有考古資料佐證B. 年代久遠導致歷史認識有爭論C. 歷史資料真?zhèn)螞Q定歷史認識D. 研究角度影響歷史認識差異【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材料可知,學者對夏小正的認識有分歧,有學者從天文歷法的角度進行研究,有學者從農業(yè)

2、的角度進行分析,造成結果不一,D項正確;“必須”表述絕對,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研究角度,排除B項;“決定”表述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2. 春秋晚期,吳公子季札使魯,觀看魯國樂工歌舞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等詩,能欣賞其中的高深樂理,并對各地的樂舞作出準確判斷和中肯的評價,還能體會其中所涵的政治教化。這說明當時A. 華夏與夷狄間的區(qū)別消失B. 中原文化得到了廣泛傳播C. 文化先進的國家逐漸衰落D. 華夏文化對吳國影響深刻【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吳國公子季札使魯,能欣賞和評價魯國樂工歌舞的高深樂理,還能體會其中所涵的政治教化,說明當時魯國文化對吳國影響很大,故選D;A表述太絕對,錯誤;材料無

3、法體現“廣泛傳播”,排除B;材料無法體現文化先進的國家(魯國)逐漸衰落的跡象,排除C。【點睛】3. 秦朝建立后,陸續(xù)修建了以咸陽為中心的三種道路交通網絡:一是向東直通燕齊地區(qū)、向南直達吳楚地區(qū)的馳道;二是從咸陽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賓)到達滇池地區(qū)的五尺道。這些道路的修建客觀上A. 促進了國家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B. 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武力控制C. 有利于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D. 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一是向東直通燕齊地區(qū)、向南直達吳楚地區(qū)的馳道;二是從咸陽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賓)到達滇池地區(qū)的五尺道”可知,秦朝建立后所修建

4、的通向各個方向的交通網絡客觀上有利于加強各地區(qū)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故C項正確。秦朝建立后全國已經統(tǒng)一,故A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的是秦朝建立的交通網絡的影響,無法得出中央對地方加強武力控制的結論,故B項錯誤;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是長期發(fā)展和交融的結果,與材料無關,故D項錯誤。4. 魏晉南北朝時期,修煉養(yǎng)生、因果輪回等觀念流傳開來,人們紛紛燒煉丹藥、追求長生,或者寫經造佛、修建寺觀。這客觀反映了A. 兩漢儒學具有缺陷B. 儒學喪失主流地位C. 奢靡之風非常盛行D. 佛道吸收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佛教宣揚靈魂不滅,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為苦難中掙扎

5、的窮苦百姓找到了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也適合了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傳播,而兩漢儒學具有缺陷,不能滿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和統(tǒng)治者加強統(tǒng)治的目的,A項正確;儒學沒有喪失主流地位,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奢靡之風盛行,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兩漢儒學具有缺陷,佛教滿足人民和統(tǒng)治者的需求,因此廣泛傳播,D項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5. 歐洲中世紀一般的收獲量最低是播種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過是六倍。關于我國,從云夢秦簡的材料看,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或十幾倍,再據汜勝之書齊民要術記載,則已達幾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材料中出現的情況最主要得益于A. 曲轅犁使

6、用B. 精耕細作模式C. 水利灌溉工具D. 政府重農抑商【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或十幾倍,再據汜勝之書齊民要術記載,則已達幾十倍至上百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農業(yè)中收獲量遠遠超過播種量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yè)中的精耕細作模式,提升了糧食產量,B項正確;曲轅犁出現在唐朝,排除A項;水利灌溉工具和政府的重農政策有助于農業(yè)產量的提升,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項;故選B項。6.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歷史上評價不一。統(tǒng)編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對武則天的總體評價是:“在她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該評價主要是A. 掌握關鍵史料來評價B.

7、堅持平等觀念來評價C. 堅持用歷史唯物觀評價D. 不斷創(chuàng)新歷史新評價【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在她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可知,統(tǒng)編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是從經濟角度對武則天進行評價,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從歷史唯物觀的角度評價武則天,即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角度,C項正確;材料中的評價是堅持用歷史唯物觀進行評價,不是“掌握關鍵史料來評價”、“堅持平等觀念來評價”、“不斷創(chuàng)新歷史新評價”,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7. 學者齊濤指出,中國古代土地賦役制度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特點是稅人與稅地的合一;第二階段的特點是以人戶為稅基占主導;第三階段的特點是以土地為稅基

8、占主導。以下關于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演進的標志性歷史事件表述正確的是A. 發(fā)生于唐開元年間B. 發(fā)生于唐天寶年間C. 擴大了稅收的名目D. 擴大了收稅的對象【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第二階段的特點是以人戶為稅基占主導;第三階段的特點是以土地為稅基占主導?!笨傻贸龅诙A段向第三階段演進的標志性歷史事件是指唐朝的兩稅法,兩稅法的實施按土地資產收稅,擴大了收稅的對象,D項正確;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 實行兩稅法。不是開元年間,也不是天寶年間,排除AB項;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排除C項。故選D項。8.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的著作數書九章中有一道算術題,

9、大致意思是:甲乙丙丁四個人一起合作出資到海外做生意,各人所出的本錢不同,有的是金子,有的是銀子,有的是鹽等,最后的設問是他們各應該得到多少回報。這說明宋朝時期( )A. 民間契約的發(fā)展更加規(guī)范化B. 金銀成為當時普遍流通的貨幣C. 商業(yè)發(fā)展對數學產生重要影響D. 商業(yè)資本性借貸有顯著發(fā)展【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甲乙丙丁四個人一起合作出資到海外做生意”,結合南宋的相關知識點,可知南宋商品經濟發(fā)達,海外貿易繁榮,促進了數學的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民間契約,排除A項;材料不能得出金銀是當時普遍流通的貨幣,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商業(yè)資本性借貸,排除D項。故選C項。9. 下表為明清時期各地

10、集市變化統(tǒng)計表,表中數據說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間省區(qū)嘉靖至萬歷州縣數 集市數順治至雍正州縣數 集市數乾隆至道光州縣數 集市數直隸山東14 13242 10482 52764 112643 53774 1583陜西(關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福建(不含臺灣)45 45919 13151 54515 20543 97639 511廣東 72 127071 1959A. 農民與市場的聯系不斷加強B. 南北長途貿易日趨頻繁C. 清代北方經濟發(fā)展陷入停滯D. 北方集市密度超過南方【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南北方各地的集市數量整體在上升,而集市是農村地

11、區(qū)商業(yè)活動的主要場所,這說明明清時期農民和市場的聯系不斷增強,A正確;長途貿易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B;題干數據顯示當時北方地區(qū)集市數量也在增加,這說明北方經濟并未陷入停滯,排除C;從數量來看,北方的集市數量不及南方,排除D。10. 王夫之認為:“未有馬矢而無射道,未有車馬而無御道未有子而無父道,未有弟而無兄道,道之可有而且無者多矣。故無其器則無其道,誠然之言也”。這一觀點A.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當性B. 體現了經世致用的思想C. 體現了樸素的唯物思想D. 否定了儒家倫理道德觀【答案】C【解析】【詳解】“故無其器則無其道”說明“道”源于“器”,即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體現了樸素的唯物思想,故選

12、C;材料體現了王夫之樸素的唯物思想,和人的私欲、經世致用無關,排除AB;王夫之沒有超越傳統(tǒng)理學的范疇,因此沒有否定儒家倫理道德觀,排除D。11. 有學者在論及中國古代史時說:“民眾的貧窮、愚味既是統(tǒng)治者造成的,又成為它得以長存的最好的社會條件?!边@一論斷( )A. 強調了唐朝宋朝以來科舉制度的利弊B. 揭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雙重影響C. 說明了儒家思想興盛繁榮的客觀影響D. 闡明了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利弊【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民眾的貧窮、愚味既是統(tǒng)治者造成的,又成為它得以長存的最好的社會條件”,結合中國古代史可知,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一方面造成民眾的愚昧,另一方面又鞏固了統(tǒng)治

13、,B項正確;古代中科舉制一般情況下談的是積極作用,近代才涉及其弊端,排除A項;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排除C項;自然經濟的主導地位跟民眾的愚昧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2. 閱讀人類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各區(qū)域文明產生的時期大致相同B. 腓尼基字母是歷史上最早的文字C. 商業(yè)發(fā)展決定文字消失或延續(xù)D. 不同文明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材料圖示字母文字演變成希臘字母,拉丁字母,阿拉馬字母,可以體現文明間有限的交流,D項正確;“大致相同”表述錯誤,排除A項;材料無法得出腓尼基字母是歷史上最早的文字,排除B項;“決定”表述絕對,排

14、除C項。故選D項。13. 古代世界的經貿往來以及思想、文化和技術的傳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現。以下選項中起源于西亞,逐步向希臘、歐洲傳播的有A大麥水稻駱馬造船技術莎草紙“零”B小麥大麥山羊農耕技術神話字母文字C小麥南瓜山羊“浮動園地”儒略歷巴利文D大麥豆類牛冶鐵技術懸詩字母文字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大麥、小麥、山羊、農耕技術、神話以及字母文字都起源于西亞,逐步向希臘、歐洲傳播,B項正確;莎草紙起源于埃及,排除A項;“浮動園地”源自美洲,排除C項;豆類不是從西亞起源的,排除D項。故選B項。14. 古羅馬征服意大利半島后,意大利人不能參與羅馬政

15、治活動和擔任官職,沒有資格分享公有地和戰(zhàn)利品,但卻要為羅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爭不斷。這些斗爭源于A. 公民與非公民的不平等B. 貴族世襲特權不受限制C. 公民對貴族專權的不滿D. 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護【答案】A【解析】【詳解】據材料“意大利人不能參與羅馬政治活動和擔任官職,沒有資格分享公有地和戰(zhàn)利品”,可得出意大利人作為非公民,與羅馬公民的不平等,A項正確;這些斗爭源于羅馬法只保護羅馬公民,外邦人非公民得不到保護,與貴族世襲特權無關,B項錯誤;材料反映出羅馬公民與外邦人非公民的矛盾,與公民和貴族的矛盾無關,C項錯誤;這些斗爭源于非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護,D項錯誤。15. 柏拉圖認為,很多戲劇為

16、了迎合觀眾的趣味,把人性中的無理性部分當作重點的模仿對象,這些作品褻瀆神靈、丑化英雄,同時摧殘理性、滋養(yǎng)情欲。他意在強調A. 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亂B. 戲劇應該取消以凈化社會C. 文藝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濫D. 文學藝術必須要富涵美德【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把人性中的無理性部分當作重點的模仿對象,這些作品褻瀆神靈、丑化英雄,同時摧殘理性、滋養(yǎng)情欲”可知,柏拉圖批判了很多戲劇為迎合觀眾而通過對人的無理性部分的模仿來褻瀆神靈、摧殘理性的做法,強調的是通過富涵美德的文藝作品來讓人們應該追求幸福生活,故D選項正確;柏拉圖批判戲劇作品中無理性的部分,強調藝術作品應富涵美德,沒有體現人文精神易造

17、成思想混亂的信息,故A選項錯誤;柏拉圖強調的是戲劇應選取富涵美德的理性作品,而不是要取消戲劇,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中柏拉圖對褻瀆神靈、丑化英雄,同時摧殘理性、滋養(yǎng)情欲的戲劇作品進行批判,無法體現文藝衰微,故C選項錯誤。16. 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美洲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印加人都曾經建立起國家,有自己的行政系統(tǒng),其文明發(fā)展與歐亞大陸具有相似性。這種現象說明( )A. 印第安文明深受歐亞大陸各文明的深刻影響B(tài). 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與印加文明交流密切C. 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歷史客觀規(guī)律D. 人類各文明起源和發(fā)展都是獨立進行的【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材料“與歐亞大陸隔絕美洲瑪雅人、阿茲特

18、克人、印加人都曾經建立起國家”,可見人類文明的產生有一定的地域性,多元性特征,這是共通的,有一定的規(guī)律,C項正確;印第安文明并未受歐亞大陸影響,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三者交流密切,排除B項;“都是獨立進行”表述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17. 13世紀后半期,佛羅倫薩市政府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并專門發(fā)布公告稱,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這反映出,當時佛羅倫薩A. 工商業(yè)階層成長壯大B. 人文主義廣泛傳播C. 教會權威進一步提升D. 新教理論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詳解】從材料中的“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可以看

19、出,市民階層的意志對教會的影響,反映出當時佛羅倫薩工商業(yè)階層的成長壯大,故答案為A項。13世紀后半期,文藝復興運動尚未開展,人文主義不可能得到廣泛傳播,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會權威的提高;新教理論的形成是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中,排除D項?!究键c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文藝復興背景【名師點睛】文藝復興是反映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解放運動。這些新興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商人和金融家,他們希望創(chuàng)造財富,追求現世的幸福;重視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經營手段創(chuàng)造幸福勝過關心虛幻的神學說教;追求物質享受,鼓勵發(fā)財致富。材料所述,教會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說明工商

20、業(yè)階層成長壯大,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18.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為遣唐使,并直接向中國派遣留學生,積極攝取為本國建設需要的文物、制度和技術,對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生的實質性變化是( )A. 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B. 引進了中國唐朝時期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C. 緩和了各種社會矛盾并穩(wěn)定了動蕩的政局D. 天皇掌握了實權并創(chuàng)設日本歷史上首個年號【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積極攝取為本國建設需要的文物、制度和技術,對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結合所學可知,大化改新使得日本從奴隸社會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A項正確;材料問的

21、是實質變化,排除BC項;幕府統(tǒng)治時期,天皇的權力被架空,排除D項。故選A項。19. 除了規(guī)定伊斯蘭教的教義外,古蘭經還對虔誠徒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對風俗和衛(wèi)生、結婚和離婚、商業(yè)和政治、犯罪及懲罰、和平與戰(zhàn)爭予以指導。因此( )A. 伊斯蘭教國家世俗生活與宗教生活嚴格區(qū)分B. 伊斯蘭教既是宗教信仰,同時又是社會法規(guī)C. 穆罕默德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最高統(tǒng)治者D. 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要接受古蘭經的指導【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規(guī)定伊斯蘭教的教義還對虔誠徒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看出伊斯蘭教既是宗教信仰,同時又是社會法規(guī),B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世俗與宗教的嚴格分開,反而是聯系緊密,排除A項;

22、材料未涉及最高統(tǒng)治者,排除C項;“都要接受”表述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20. 如圖所示為歐洲人在亞非的貿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 遠洋運輸業(yè)迅猛發(fā)展B. 海外貿易據點的建立C. 遠航探險活動的開展D. “商業(yè)革命”的興起【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屬于逆向型選擇題,據材料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遠洋運輸業(yè)迅猛發(fā)展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而圖片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擴張時期,故A選項錯誤,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后,“商業(yè)革命”發(fā)生,商業(yè)范圍和貿易中心變化,故D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歐洲列強紛紛開展遠航探險活動,故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它們建立海外貿易據點進行貿易和殖民擴張,故B選項正確,不

23、符合題意。故選A。21.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國人說:“我在這里聽到一個諺語:本地除白銀外,所有東西都價格高昂?!敝猿霈F這一諺語,主要是因為西班牙A. 貴族階層生活奢靡B. 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迅速C 對殖民地瘋狂掠奪D. 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奪,大量貴金屬涌入歐洲,造成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引起價格革命。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后引起的“價格革命”,新航路的開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尤其對歐洲產生重大的影響,引起“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所謂“價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奪,大量貴金屬源源涌入

24、歐洲,造成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據此本題中西班牙正由于對殖民地瘋狂掠奪,國內金銀大量涌入,造成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故C正確。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新航路開辟影響22. 有關歐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兩岸是他們的葡萄園,愛爾蘭是他們的牧場,普魯士、波蘭是他們的谷倉,印度和阿拉伯是他們的果園。這段描述可以用來說明A. 西班牙的殖民擴張B. 荷蘭海上貿易的發(fā)達C. 拿破侖帝國的興盛D. 英國殖民地版圖廣闊【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的殖民擴張范圍是美洲,與材料愛爾蘭、普魯士等地區(qū)無關,A項錯誤;17世紀荷蘭海上貿易的發(fā)

25、達,殖民活動范圍遍及世界各地,B項正確;拿破侖帝國企圖軍事征服英國計劃失敗,因此在其興盛時期也沒有控制愛爾蘭,C項錯誤;愛爾蘭是英國領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D項錯誤。23. 茶葉于1650年前后引進英國時,是一種貴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價6至10英鎊,相當于一個男仆年工資2倍左右。然而一個世紀后,飲茶逐漸在英國城鄉(xiāng)各階層中普及,茶葉成為英國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費品。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國茶葉產量大增B. 英國頒布航海條例C. 世界貿易較大發(fā)展D. 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題中材料主要表述了從1650年到1750年之間,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得到了普及,

26、從貴族發(fā)展到社會各階級。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茶葉進入到英國市場,茶葉價格大幅度下降,這是世界貿易發(fā)展的表現。所以本題選C。A項與飲茶的普及沒有必然聯系。B項航海條例是英國在17世紀中期針對荷蘭提出的,是英國殖民擴張的表現,與題意不符。D項表述錯誤,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究键c定位】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世界市場的拓展。24. “圖說歷史”是解讀歷史的一種方式。下圖地圖中白色區(qū)域的不斷擴大,反映了( )A. 天主教不斷擴展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 羅馬帝國的擴張D. “日不落帝國”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題干結合

27、所學知識,可知世界逐漸形成了一個整體,得益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所以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世界逐漸成為整體,排除AC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包括25至27題,均為必做題,共52分。25.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陸上絲綢之路在古代中國曾長期是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從8世紀初海上絲綢之路日益發(fā)達之后,已有衰落的趨勢。到15、16世紀,這條曾經為古代文明建立過豐功偉績的陸上絲綢之路,伴隨著東西方海上直接貿易的開始,終于變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來的歷史遺跡了。材料二 從出現伊始,絲綢之路就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它仿佛是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沿途的一個個亞歐文

28、明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斷地發(fā)生劇烈碰撞,最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摘編自【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材料三 習近平提出,要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沿路國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認識一個改革開放40多年后的中國,可以更直接細致地感知和了解優(yōu)秀的中華文明,進而接納甚至吸收其優(yōu)秀的成分。摘編自張勇略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意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陸上絲綢之路衰敗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亞歐文明交流方面歸納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一帶一路”倡議

29、提出的歷史基礎和時代背景?!敬鸢浮浚?)原因: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興盛;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2)影響:絲綢之路影響文明進程;經濟文化交往聯系密切;物種和人員的相互傳播流動;科學技術交流。(3)歷史基礎:古代絲綢之路。背景: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的需要。【解析】【詳解】(1)原因:根據材料一中“海上絲綢之路日益發(fā)達”可知,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興盛;根據“(15、16世紀)東西方海上直接貿易的開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和殖民擴張;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陸上絲綢之路衰敗的原因還包括,經濟重心逐漸南移、重農

30、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2)影響:根據材料二中“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斷地發(fā)生劇烈碰撞,最終相互影響、相交交融”,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絲綢之路影響文明進程,促進經濟文化交往和聯系,推動物種和人員的相互傳播流動,有利于科學技術交流。(3)歷史基礎:根據材料三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歷史基礎是古代絲綢之路。背景:根據材料三中“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結合所學知識,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分析可知,本世紀初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主要有,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的需要。26.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錄對比(節(jié)選)目錄A第一章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一節(jié) 革命的社會經濟前提第二節(jié) 斯圖亞特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革命形勢的成熟第三節(jié) 革命的開始第一和第二次內戰(zhàn)共和國的建立第四節(jié) 共和國時期的階級斗爭第五節(jié) 克倫威爾的獨裁統(tǒng)治第六節(jié)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1688年政變第二章 (略)摘編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錄B第一章 16世紀資本主義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時期東方中國和日本第一節(jié) 世界地區(qū)隔絕狀態(tài)的突破商業(yè)革命第二節(jié) 文藝復興第三節(jié) 宗教改革第四節(jié) 歐洲諸國專制制度的形成尼德蘭革命第五節(jié) 16世紀的中國與日本第二章 17世紀迄工業(yè)革命前的東西方世界

32、第一節(jié) 17世紀英國革命16891742年的英國第二節(jié) (略)摘編自世界史近代史編,2011年版比較兩份目錄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中一處不同,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處明確清楚;原因可從一個或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觀點正確,合理充分。)【答案】答案:示例:不同之處:世界近代史開端不同。目錄A以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端,目錄B以16世紀的世界為開端。原因分析:從教材出版時代角度分析。目錄A編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中國,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歷史研究和教學重視革命和階級斗爭的歷史主導作用。這種對世界近代史開端的認識,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目錄B編于改革開放之后,思想領域撥

33、亂反正,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歷史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從更宏觀的角度認識世界近代史開端。目錄B反映了21世紀初中國史學界的認識水平。【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要求比較兩份目錄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中一處不同,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結合材料可以概括出不同點,指出的不同之處要表述明確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開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分析原因是要觀點正確;可以從一個或多個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歷史史實角度:史實準確,言之成理,論述充分。歷史認識角度:有歷史依據,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對時代特點概括準確,辯證地看待時代對歷史研究的影響,用具體例證加以說明。綜合多種角度或另有角度進行分析??键c: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