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_第1頁
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_第2頁
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_第3頁
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_第4頁
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指瑕:試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批評話語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指瑕作為一種文學批評話語,是指出作品或文章寫作中的缺點、毛病,并說明理由。本文從指瑕批評的涵義與淵源、類型與方法、意義與有效性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歸納,旨在挖掘整理這種 HYPERLINK http:/ 中國古代文論中原有、今天還能夠繼續(xù)使用批評方法,以期對當代的文學批評和文論建設有所貢獻,使之更加自覺有效地運用于當代文學批評和文化實踐當中去。 論文關鍵詞:指瑕批評古代文論文學批評有效性 指瑕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批評話語是針對文章或文學作品而言的指的是指出其中的缺點、毛病并說明理由這種批評方法的形成與我國古代名實論的 HYPERLINK h

2、ttp:/ 哲學思想及人物品評的風氣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劉勰文心雕龍第四十一篇將“指瑕”專門作為一種批評方法單列出來足以見其重要。由于其在我國古代文論著作中出現的形式大多都較為零散,所以,后人在 HYPERLINK http:/ 總結整理時往往忽視了還有這樣一種批評方法存在 上個世紀“五四”時期和五、六十年代,由于西學東漸潮流和蘇聯文論的影響我國的文學理論著作中古代文論話語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論話語方式翻開國內較有影響的文學理論教材,都沒有提到這個概念像指瑕這種雖然重要但在古代文論中本來就不顯赫的批評方法更是不見提及。中國文論 HYPERLINK http:/ 現代化過程中與古代文化

3、、文論的斷裂現象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為此學界曾經展開過激烈的討論重續(xù)古代文化與文論的血脈、重建中國文論話語,激活古代文論的闡釋能力,使之在面對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現當代文學現象時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已成為普遍共識本論文正是在這一前提條件下本著重新認識與挖掘指“瑕批”評這一中國古代文論話語并使之在當下文學語境中重新獲得批評有效性的目的回到古代文化與文論的語境中,追溯整理指瑕批評的涵義、類型、方法與意義,從而為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和中國文論的重建在文學批評的局部范圍內做出有益的嘗試 一、指瑕批評的涵義與淵源 瑕本指玉上的斑點或裂痕比喻事物的缺點或人的過失、毛病。指瑕,就是指出缺點或毛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藺相如)乃前日:璧有瑕,請指示王?!边@是指瑕的初始含義是針對玉器而言的。御制孝經衍義序卷六十三天子之孝論官材銓選:“司馬光奏日:為政,得人則治。然人之才或長于此而短于彼,雖皋、夔、稷、契各守一宮中人,安可求備?故孔門以四科論士漢室以數路得人若指瑕掩善,則朝無可用之人;茍隨器授任則世無可棄之士?!边@里是針對人的缺點的指瑕。 后來,指瑕被運用到文學批評領域。劉勰在文心雕龍指瑕篇中最早從理論的高度專門對這種批評進行總結并舉例指瑕為后人作出了指瑕批評的示范。它是我國古代文學批評中常見的一種批評方法常穿插于詩文小說評點或詩話等文學評論著作中。在劉勰之前,就有人涉及到指瑕批評的內容,如陸機在文賦中就提

5、到:“或仰倡于先條,或俯侵于后章?;蜣o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妨。”說的是文章前后互相矛盾,言辭與文意不能相稱:又“必所擬之不殊,乃暗合于曩篇。雖杼軸于予懷,怵他人之我先。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闭f的是文章中會有雷同前人的現象,若有雷同,近于盜竊,必須舍棄,還指出其他一些文病只不過沒有明確提出來指瑕的概念罷了 劉勰之后談論指瑕批評或運用指瑕批評就更普遍了。唐代楊炯王子安集序中說王勃“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贝鷧强刹睾T娫捳摗爱嬌剿?,有無形病,有有形病。有形病者易醫(yī),無形病則不能醫(yī),詩家亦然。凡可以指瑕鐫改者有形病也?;烊徊缓?、不受鐫改者無形病而不可醫(yī)

6、也”王若虛指出史記有“采摭之誤”、“取舍不當”、“文勢不相承接”、“字語冗復”、“重疊載事”等缺陷。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綜論門里專設“摘瑕”類,收集歷代詩話、筆記中關于指瑕批評的實例以及自己的評論。至于小說糾誤評點指瑕就更多了,如護花主人(王希廉)和大某山民(姚燮)對紅樓夢的評點指瑕。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大公報曾開辟“古詩指瑕”專欄由我國古詩詞研究專家陳如江先生撰稿連載后來。陳先生補充余稿結集出版了專著古詩指瑕,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以指瑕批評為主的古詩詞研究著作。 指瑕批評的興起與先秦的名實思想以及漢魏六朝的人物品藻現象分不開。劉勰在文心雕龍指瑕中指出:“若夫立文之道惟字與義。字以訓正,義以理宣

7、。”這意味著字與義、義與理名實兩當才是為文之道,這也是指瑕批評的原則和指導思想,里面其實包含著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名實思想。茍子說:“故知者為之分別,制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貴賤明,同異別如是則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為有名也?!庇终f:“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茍子正名)儒家的名實觀要求名實相符、實至名歸的思想對后世的 HYPERLINK http:/ 政治以及知識分子群體影響很大明辨名實關系、遵循名理相因成為他們安身立命、著書立說的自覺追求。劉勰的整個文心雕龍也體現出明顯的名實名理思想,他在序志篇中談到寫

8、作原則:“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痹谡撜f篇中談到“校練名理”,章表篇中有“循名課實”之說,通變篇中又有“名理相因”的說法。這些都是在講文體之名、文章之義要與寫作之理相符相合,這樣文章才得體。文心雕龍講原道、征圣、宗經,講文體之辨,講創(chuàng)作方法和批評理論,正是針對文壇文風訛濫的現象,本著正末歸本、追根溯源的指導思想在文章寫作、文學理論方面進行的一個綜合的理論建構活動。指瑕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出爐可以說是他一貫的講究正末歸本、探求立文之道的名理思想在文章語言層面的一個延伸。 另外,在漢代。由于政治的需要官吏的選拔采取察舉制度以品行德操和經學造詣為重要內容。由鄉(xiāng)里向上舉薦這樣品

9、評人物就在社會上流行起來。東漢以名教治天下,要求人盡其才將不同的人才分配在合適的不同位置上操行和才能是重要標準,清議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到魏晉又 HYPERLINK http:/ 發(fā)展官員選拔的“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藻在社會上流行起來人物品藻之風又直接影響并發(fā)展為作品品藻正所謂“文如其人”,而指瑕就是作品品藻的一個內容。 二、指瑕批評的類型與方法 關于文章中的瑕疵劉勰只是舉例說明列舉了六條,周振甫在文心雕龍今譯中概括為:用詞不當、思想錯誤、違反詞語特定用法和感情色彩、比擬不當、注解錯誤、抄襲。黃侃在文心雕龍札記中總結為文義失當之瑕、比擬不類之瑕、字義依稀之瑕(字義模糊)、語音犯忌之瑕、掠人美

10、辭之瑕、注解謬誤之瑕,在此基礎上,結合顏氏家訓匡謬正俗諸書,黃侃總結了五條文章之瑕:“一日體瑕;二日事瑕;三日語瑕;四日字瑕;五日抄襲之瑕?!庇罎男牡颀埿a屩锌偨Y出八類:措辭失體、立言違理、用辭傷義、擬人不倫、意義依稀、聲音犯忌、為文剽竊、著書謬解。下面,結合以上各家說法和具體的實例,舉出幾種常見的指瑕類型和方法: 1文義違理:意義違背常識常理或前后矛盾。難以令人接受。劉勰的指瑕中舉出了左思文章違背孝道的例子:“左思七諷。說孝而不從,反道若斯余不足觀矣” 2用詞不當:指字詞本身的意義或感情色彩等與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與感情不相吻合。劉勰舉曹植用詞不當:“陳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誄云,尊靈永

11、蟄,明帝頌云,圣體輕浮。輕浮有似于蝴蝶,永蟄頗疑于昆蟲,施之尊極,豈其當乎?”用“永蟄”、“輕浮”來指尊貴的帝王,好像是指昆蟲、蝴蝶似的,很不恰當。又如,“潘岳為才,善于哀文,然悲內兄,則云感口澤,傷弱子,則云心如疑。禮文在尊極,而施之下流,辭雖足哀,義斯替矣?!迸嗽辣績刃?,用了“感口澤”,哀傷夭子,用了“心如疑”?!案锌跐伞北臼轻槍o念去世的母親說的,感嘆杯子上還留著她的口澤;“心如疑”本是針對去世的父親或母親說的,因為懷念,疑心他(她)還沒有死。這是詞語的特定用法,不能隨便亂用。 3。比擬不類:指比擬的主體和比擬的對象不夠類似或不具可比性。劉勰指瑕說“君子擬人,必于其倫”,就是說君子比擬

12、人。一定要合于常理。“崔瑗之誄李公,比行于黃虞。向秀之賦嵇生,方罪于李斯;與其失也,雖寧僭無濫。然高厚之詩,不類甚矣。”崔瑗的李公誄,把李公的德行和黃帝、虞舜相比,向秀的思舊賦把嵇康的罪過和李斯相比。雖然這兩種比方都同樣有差錯與其比得過壞。不如比方得過好:然而如果像高厚念的詩那樣就太不倫不類了。 4、冗雜無章:語言繁雜冗長。不夠簡潔沒有章法。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之漁洋詩話:“杜八哀詩最冗雜不成章,亦多哞囈語。而古今稱之,不可解也。”又引居易錄:“杜甫八哀詩鈍滯冗長,絕少剪裁。”還引后郵詩話指瑕八哀詩:“如鄭虔之類,每篇多蕪詞累句,或為韻拘,殊欠條鬯,不如飲中八仙之警策。蓋八仙歌每人止三兩句,八哀

13、詩或累押二三十韻,以此知繁不如簡,大手筆亦然?!笨磥?,杜甫這樣的大詩人,他的詩也難免被人指瑕。5用典錯誤:引用典故并非出于化用或反用之目的,張冠李戴或于事實不符,造成錯誤引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事類中講到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說他將葛天氏之歌說成千人唱、萬人和,而實際上唱和只有三人(呂氏春秋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以歌八闋?!?陳思王曹植雖然是群才之英。但他相信了相如賦里的說法,在給陳琳的書信中也跟著說“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聽者因以蔑韶夏矣?!眲③闹赋觥盀E移葛天。推三成萬者,信賦妄書,致斯謬也?!笨梢姡e誤用典,不僅造成自己錯誤。還會累及后人 6、剽竊抄襲:指在寫作中有同別人文章一樣的

14、或掠取別人文章中美好文辭當作自己的創(chuàng)作孔子說:“惡徼以為知者?!?論語陽貨),西漢孔安國注“徼,抄也,抄他人之義以為己有。”東漢仲長統(tǒng)斥之為“奸”(昌言),陸機說:“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文賦)也是說抄襲近于盜竊,必須捐棄。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稱郭象看到向秀莊子注有精義卓見,遂竊以為己注所以劉勰說:“制同他文,理宜刪革,若掠人美辭,以為己力,寶玉大弓,終非其有。全寫則揭篋,傍采則探囊。”(指瑕)剽竊抄襲他人的文章或言辭如同偷取別人的寶玉大弓終究不是自己的。全部抄襲如同強盜連箱子一起背走部分盜竊,就像小偷從袋子里摸東西。 三、指瑕批評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指瑕批評時個人“好尚不同故是非兀

15、異”,時代社會不同,風尚趣味也不相同,另外還有跨地域的文化差異等因素都會造成指瑕批評的隨意和混亂,因此,在進行指瑕批評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批評要有一個相對的標準。 比如,劉拐認為在比擬時應當同類相比,運用詞匯時應注意文辭的使用場合和感情色彩,文義應符合當時社會的常理等等。又如,抄襲和用事之間,就要有一個判別的標準,“借用別人文中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命意,這是借用,是可以的;自己沒有命意,把別人的文章.包括命意和事例.都抄下來作為自己的這便是抄襲了。”其次,還應注意指瑕批評要有益于幫助作者改正毛病或有益于后人借鑒、避免步其后塵不能“濫下雌黃,輕施抨擊”,達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劉勰在指瑕

16、篇中就提到“近代辭人,率多猜忌。乃至比語求蚩反音取瑕”的情況,這就屬于過渡指瑕不過劉勰還是提醒人們要注意盡可能避免在語音的諧音和反切方面被人挑毛病劉勰。 在進行指瑕批評時。也有值得商議的地方,他對“字以訓正”的理解就使后人不敢茍同。他重視漢字的“本義”、“本訓”,忽視或否定字的“引申義”,認為“賞”只能用本義“賞賜”,不能用引申義“欣賞”,顯然是不妥當的。第三掌握指瑕批評的方法,多注意自己文章的瑕疵盡可能避免類似錯誤出現。黃侃說:“古文之瑕,不可不知,己文之瑕,亦不可不檢?!痹z山詩日:“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較短長?!?四、指瑕批評的意義及其在當代的有效性 曹

17、植與楊德祖書提到:“世人著述,不能無病?!眲③恼f:“慮動難圓,鮮無瑕病?!蓖跏镭懸苍f到:“詩不能無疵,雖三百篇亦有之。”(藝苑卮言)即使最優(yōu)秀的作者在寫作中也難免出現錯誤,因此,有必要指出致瑕之因與去瑕之道,引人警醒,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另外進行指瑕批評或閱讀指瑕批評著作也可以幫助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呂氏童蒙訓中有“學古人文字,須得其短處”之說指的就是從反面獲得知識指瑕批評對作品語言層面的瑕疵、毛病的分析以及對作品義理、辭采等方面斟酌、完善不僅能夠幫助作家更好的發(fā)揮特長、避免出現錯誤。而且還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的鑒賞分析作品所以。這種批評不僅在古代文論中意義重大在今天看來依然不過時。 其實這種批評仍然以不同于古代的方式活躍在當下只不過由于古代文論話語方式的失語與斷裂它已經不再被人們意識到而已在各種各樣的報刊雜志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專門以“豆腐塊兒”形式出現的小文章指出報刊或書籍中的錯誤這種小豆腐塊兒因其短小精悍受到人們的喜愛說明指瑕批評還在運用;咬文嚼字雜志中的許多文章就是指瑕批評這個雜志的流行也說明指瑕批評仍然為社會所需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指瑕文章還起著捍衛(wèi)語言純潔的重要作用:在出版界、編輯界以及大中小學的作文課上流行著一套修改的專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