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 2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 2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 2_第3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 2_第4頁
2022年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詩五首教案教學目標1. 學習課文,培育鑒賞古詩的才能;2. 研讀品嘗,體悟詩的表現(xiàn)手法; 3. 反復閱讀,領(lǐng)悟作者意志和樂趣;4. 明白五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 景及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 教學重難點 1. 整體把握和感悟詩的表現(xiàn)手法;2. 語感的培育和 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學習;教學課時: 4 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習飲酒和己亥雜詩二、學習飲酒其五三、 1. 請同學回憶陶淵明的有關(guān)情形 2. 介紹寫作背景:飲酒詩寫作時間大約是作者棄官歸隱的第 20 年417 年 寫成的一組五言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嘆;這組詩 共二十首,以這一首最為

2、閑雅有致;此詩寫他在農(nóng)村里閑適得意的 隱居生活,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 心遠地自偏” 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查找到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三、研習課文 1.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1 聽飲酒錄音,聽清字的讀音、詩句的節(jié)拍及重音之處等 等,然后同學對比課文注釋自讀一遍,再聽其次遍錄音,同學悄悄 地跟讀;2 指導朗讀; 3 懂得大意全詩有兩個層次:開頭四句為一層;是說作者雖然生活在人來人 往的環(huán)境里,卻聽不到車馬的熱鬧聲,如何能做到這樣呢 .原先是心 靈遠離了塵俗的牽纏,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似乎清靜起來了;就似乎心靜自熱涼一樣“ 采菊東籬下” 以下六句為其次層次,承接“ 心遠

3、地自偏” 而寫 下來;是說對美好的自然景物的觀賞,能獲得無限的意趣;沿著這 樣的懂得去讀背,就能比較簡單地背出;4 課文研討;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huán)境中,為何“ 而無車馬喧” 呢 .明確:這里的“ 車馬喧” 并非指平常老百姓來來往往干活的車馬 發(fā)出的熱鬧聲,而應指“ 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 ;“ 而無車馬喧”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于俗世的車馬客,看淡了權(quán)力、位置、財寶、榮譽之類了;“ 閑適見南山” 的“ 見” 有的版本作“ 望” ,能說說兩種版本 的優(yōu)劣嗎 .明確:“ 見” 是漫不經(jīng)心地看一下,而“ 望” 卻是眼睛有意盯住 看;這就是說“ 望” 是有意識的凝視,“ 見” 是無意識的瞥見;用“ 見”

4、正符合作者“ 閑適” 的樂趣,用“ 望” 就缺乏“ 閑適” 之情 味了;所以蘇東坡也說:假如是“ 望” ,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如何懂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兩句的詩意 .明確:這兩句明顯是全詩的總結(jié):在這當中,可以領(lǐng)悟到大自然 和生活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說出采,卻又不知該怎么說了;實際 是說,此種真諦用抽象概括的規(guī)律語言是不足以表達的;2 說說這首詩表達上的特色;明確:總體上說,這首詩語言是較為淺顯的,結(jié)構(gòu)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遠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5 觀賞品嘗; .1 名句品嘗;“ 采菊東籬下,閑適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仍;” 這 四句是寫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學千金譜中說

5、:“ 山花人鳥,偶 然相對,二片化機,天真自然,既無名象,不落言筌,其誰辨之 .”“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都 屬值得一品的名句;2 詩的最終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明確:此詩的最終兩句在全詩的結(jié)構(gòu)上顯得特別重要;它既提示 了整首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又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 形象,值得體會、咀嚼;1 當堂背誦飲酒; 讓同學再次整體感悟這首詩;2 逐步把握觀賞詩詞的方法;明確:觀賞,先要弄懂詩詞字面上的意思; 其次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再現(xiàn)詩句所要描述的畫面或形象 ; 接著把握詩所制造出的意境;同時 從內(nèi)容、表達方式、寫作技巧等方面加以觀賞,以獲得自己的感悟;這首詩

6、主要寫陶淵明自己在鄉(xiāng)村里閑適得意的歸隱生活;他離開 了污濁的官場,心里覺得特別清靜,由于心中遠離了塵俗的牽纏了;他自由地種種花采采菊,有時抬頭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過得 特別閑適和舒服,充分表達出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農(nóng)村淳樸生 活的喜愛二、學習己亥雜詩1、簡介作者:龔自珍17921841 ,清代浙江仁和 今杭州 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道光九年 1829 進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 48 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熟知經(jīng)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充滿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美麗奇肆,成就尤大;己亥雜詩共315

7、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 1839 ;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屬,來回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tǒng)名日己亥雜詩,此選其一;2、朗讀全詩3 懂得大意: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寬闊 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往天際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 于舍棄抱負,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詩后兩句正是作者 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表達;后兩句抒情運用比如,把落紅 比作辭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 辭官. 但仍會關(guān)懷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形

8、交融;其次課時內(nèi)容:學習行路難1、回憶李白的有關(guān)情形;2、簡介寫作背景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 744 離開長安時所作;其時,作者應召入長安已二年,未能受到重 用,“ 濟蒼生、安社稷” 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悲憤而寫了這組詩;共 三首;詩中寫世路艱巨,反映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后,詩人內(nèi)心的強 烈苦悶、抑郁和不平 ; 同時,又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抱負的 執(zhí)著追求,展現(xiàn)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擺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氣;3. 齊讀詩歌,探究學習;1 行路難 其一 詩中,哪些動作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內(nèi)心情 感.能充分反映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動作,主要在詩的前四句;第一、二 兩句寫的是美酒佳肴;這樣的

9、美酒佳肴誰見了都會產(chǎn)生食欲,更何況是以飲酒出名的作者呢. 但是作者卻是端起酒杯又推開,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劍,舉目四顧,使他感到一片茫然;這“ 停、投、拔、顧” 四個前后連續(xù)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nèi)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 感情的激蕩起伏;2 李白詩中“ 欲渡黃河” “ 將登太行” 是寫實嗎 .作者為何會有 這種感受的 .“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在詩中不是寫實;這兩句 詩是承上句而來的;當時作者的心情特別苦悶抑郁,自己受詔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漸現(xiàn)生氣之時,卻不能被皇帝連續(xù)任用,被“ 賜金仍山” ,遭受打擊之大,無以復加;他感到這境況如同想渡黃河卻被冰塞滿,無法可渡; 想登太行山而大

10、雪封山無路可登;因而“ 冰塞川” “ 雪滿山” 有其象征意義,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巨險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楚萬分;4、探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的深層含義; 相 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抱負的彼岸;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抱負的執(zhí)著追求;第三課時一、研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 解題;此詩作于上元二年761 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邊蓋的一座茅屋;詩中描畫了秋風破屋,長夜沾濕的情形,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2. 朗讀詩歌,留意正音,讀出七言詩的節(jié)奏、重音,讀出詩歌所 表達的感情;3. 懂得大意 4. 全詩段意

11、;1 秋風破屋慘 2 群童抱茅悲 3 長夜難眠哀 4 廣廈庇寒一愿5. 思想內(nèi)容:描寫自己飽經(jīng)離亂、困苦凄涼的生活,表達自己要 讓天下寒士得到安樂的情懷,由己及人,感人至深;6. 賞析;這首詩可分為四節(jié);第一節(jié)五句,寫秋風破屋的情形;“ 怒號”寫風勢之大,“ 卷” “ 三重” 寫受害之重;“ 三重” 不是確數(shù),是“ 多重” 的意思;下面“ 飛” “ 灑” “ 掛胃” “ 飄轉(zhuǎn)” “ 沉” 等動 詞細致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讀者不難品嘗出詩人焦急、苦痛 的心情;其次節(jié)五句,寫對“ 群童抱茅” 的感嘆;“ 南村群童欺負我年老體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盜賊. 公開地抱著茅草鉆進竹林離開,直至喊得唇焦

12、口燥仍不奏效,只好歸來倚仗自嘆息” ;倚仗自嘆息” 不僅可以想像出詩人氣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窺視到詩人悲嘆群 童抱草,屋破難修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寫兒童由心理到行動,寫自己又從行動到心理,寥寥數(shù)語,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備;第三節(jié)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 俄頃” 二句不僅濃墨 渲染出陰森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 布衾” 二句,寫布被使用多年,已變得t 冷似鐵” 了,又被嬌兒踏破;“ 床頭” 二句,寫大雨給詩人全家造成的災難;“ 白經(jīng)” 二句,表 明從安史之亂以來,詩人因憂國憂民,早已難以入眠,更何況“ 長夜沾濕” ,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詩人徹夜難眠,浮想聯(lián)翩,由此時聯(lián)

13、想到喪亂以來,由風雨飄搖的茅屋聯(lián)想到國家和人民,為下文作 好鋪墊;第四節(jié)六句,直抒感嘆,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詩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遠、由小及大,一想到飽經(jīng)喪亂、顛沛流離的“ 天下寒士,在此風雨如磐的困苦 中煎熬,他便消滅了“ 小我” ,為天下受苦受難的人們振臂高呼,發(fā)出了黃鐘大呂般的強音;“ 廣廈” “ 千萬間” “ 大庇” “ 天 下” “ 俱歡顏” “ 風雨不動安如山” 何等粗獷有力的筆鋒,何等壯 闊深達的形象,何等鏗鏘雄壯的聲音;三句蟬聯(lián)而下,形成奔騰洶涌的氣概,恰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希望以及博大的 胸懷;詩人至此意猶未盡,又于回環(huán)往復中遞

14、進一層,把由己及人升華到舍己救人:“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多么深切的期望 . 它把詩人舍己為人,至死無悔的高尚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是全詩主旨所在,也是最動人,感召力最強之處;7. 藝術(shù)特色;全篇重在揭露現(xiàn)實,結(jié)尾閃爍抱負之光線,是現(xiàn)實 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名篇;8. 歸納總結(jié):全詩作者依據(jù)切身的生活現(xiàn)實,照實寫來,使讀者 真實地感到詩人的痛楚;組織材料時,層層深化,情不自禁地說出 自己的愿望,畫龍點睛,水到渠成;第四課時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 解題; 2. 研習課文; 1 聽錄音朗讀,辨別節(jié)奏; 2 師生朗讀,明確節(jié)奏; 3 研讀:以 4 人為一小組,

15、相互溝通,登記疑難之處;除詞語障礙;5 品嘗鑒賞;4 師生共同解讀,爭論訂正,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什么說這兩句詩是 詠雪的千古名句 .同學爭論后老師小結(jié):“ 忽如” 兩句寫雪后美景,飛雪奇大,一 夜之間,雪壓枝頭;“ 忽” 字顯出邊塞氣象變幻的奇妙,傳出詩人 賞雪時驚喜的心聲;以春花喻冬雪,貼切動人;雪壓枝頭,如同雪 白的梨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的,壓枝欲低;一片 銀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為一片明艷的春光,給人的感受不 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稱“ 妙手回春” ,正是詠雪的千古名 句;“ 風掣紅旗凍不翻” 寫出了邊塞怎樣的情形 .同學爭論后老師小結(jié):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看到一個奇特景象:盡管風刮得挺猛,轅門上的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