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藝師考試(種植業(yè)卷)_第1頁
重慶農藝師考試(種植業(yè)卷)_第2頁
重慶農藝師考試(種植業(yè)卷)_第3頁
重慶農藝師考試(種植業(yè)卷)_第4頁
重慶農藝師考試(種植業(yè)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種植業(yè)卷.第一篇 作物育種第一章 作物育種基礎一、單選C1、種子水分測定的主要方法有()、電子儀器法、蒸餾法。A、發(fā)芽法B、清選C、烘干法D、生理生化法C2、下列作物哪一個是糧油兼用型作物?()A. 水稻 B. 小麥 C. 大豆 D. 高粱A3、減數(shù)分裂真正進行減數(shù)為第(A)次分裂A、1 B、2 C、3 D、4D4、DNA主要存在于()A、細胞質 B、細胞壁 C、細胞膜 D、細胞核B5、成熟的花粉是種子植物的:()A、雌配子體 B、雄配子體 C、雌、雄配子體A6、種子

2、扦樣的目的是從種子堆中扦取適量有()的供檢樣品A、代表性B、準確性C、隨機性D、多樣性C7、國際種子規(guī)程規(guī)定的種子發(fā)芽標準為()A、胚根、胚芽露出種皮 B、胚根伸長約為胚芽12C、種子萌發(fā)長成正常幼苗 D、胚芽伸長約為胚根的12C8、重慶地區(qū)水稻種子的安全水分是()A、9 B、12 C、13 D、14B9、在1995年頌布的種子凈度分析標準中,明顯不含真種子的種子單位是()A、凈種子 B、雜質 C、其它植物種子B10、把某些物質包裹在種子表面增大種子體積的種子處理過程叫()A、種子包衣 B、種子丸化 C、種子檢驗B11、種子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所能保持生命力的期限,稱為()A、種子生活力 B、種子壽

3、命 C、種子活力A12、在種子檢驗中,本品種的種子數(shù)(或株、穗數(shù))占供檢本作物(種)的樣品數(shù)的百分比稱()A、品種純度 B、品種凈度 C、健康度C13、種子病害檢驗時采用的培養(yǎng)檢驗方法有()、吸脹種子檢驗和洗滌檢驗三種方法。A、剖粒檢驗 B、染色檢驗 C、肉眼檢驗 D、拌藥處理B14、種子是否完成( )是能否作種用(播種)的必需條件A、形態(tài)成熟 B、生理成熟 C、后熟 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A15、種子植物從開花受精到種子完全成熟所需時間,因作物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禾谷類作物約需()天A、3050 B、3070 C、4060 D、2050C16、一般農作物種子的千粒重在()克之間A、1030

4、B、2030 C、2050 D、3060D17、種子中水分存在的狀態(tài)有自由水和()A、臨界水B、安全水C、平衡水D、束縛水D18、種子中貯藏的糖類一般占種子干重的()A、23 B、812 C、6070% D、2570B19、有生命力的種子在適宜的發(fā)芽條件下不能萌發(fā)的現(xiàn)象叫()A、種子敗育 B、種子休眠 C、種子死亡 D、種子腐爛A20、種子劣變的發(fā)生反映種子的()A、活力下降 B、霉變 C、死亡 D、休眠B21、一批種子從收獲到發(fā)芽率降低到50%時所經歷的天數(shù)叫()A、種子發(fā)芽力 B、種子壽命 C、種子生活力 D、發(fā)芽率C22、水稻種子發(fā)芽的最適溫度是()A、814 B、3842 C、3035

5、 D、42以上A23、水稻溫湯浸種一般中40-45度的水中浸泡()分鐘,可殺死稻瘟菌A、5 B、10 C、20 D、60B24、種子的胚芽和胚根伸長而突破外穎時,叫()A、發(fā)芽B、露白C、膨脹D、吸水A25、我國種子分級的指標體系為()A、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B、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其它植物種子數(shù)C、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健康D、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健康度、其它植物種子數(shù)A26、貯藏時間在( )年以上的種子稱為陳種子A、1 B、2 C、3 D、4B27、玉米生長發(fā)育的有效溫度高于()攝氏度A、5攝氏度 B、10攝氏度 C、15攝氏度 D、20攝氏度A28、種子健康檢驗的主要

6、內容是對種子()和蟲害進行檢驗。A、病害 B、雜質 C、鼠害A29、植物學上的種子是由( )發(fā)育而成的繁殖器官()A、胚珠 B、子房壁 C、胚乳 D、營養(yǎng)器官B30、種子在移動時,各個組成部分受到外界環(huán)境條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綜合作用而發(fā)生重新分配的現(xiàn)象稱為()A、種子的散落性B、種子自動分級C、種子分批二、多選ABC*1、病原物與種子的結合方式有()。A、種子粘附B、種子感染C、種子伴隨性感染D、直接檢查AC2、下列作物種子屬于植物學上的真種子的有()。A、大豆B、蘋果C、油菜D、水稻E、桃ABCD*3、影響種子干燥的外部因素有()。A、干燥介質的溫度 B、干燥介質與種子的接觸情況 C、氣流的

7、相對濕度 D、氣流速度ACD4、影響種子安全貯藏的生物因素有()。A、種子微生物B、種子濕度C、倉貯害蟲D、鼠類ACD5、種子凈度分析時,將樣品分為()幾種成分。A、凈種子B、雜草C、雜質D、種子其它植物種子ABCD*6、目前我國用于種子生活力測定的方法有()。A、生物化學法B、熒光分析法C、組織化學法D、軟X射線法ACD7、水稻種子純度田間種植鑒定的主要時期是()。A、苗期B、生長全過程C、抽穗期D、蠟熟期AC8、種子發(fā)芽力一般是以()來表示的。A、發(fā)芽率B、生活力C、發(fā)芽勢D、成熟度ACD9、種子中的主要貯藏物質有()A、糖類B、酶類C、蛋白質D、脂類BCE*10、玉米種子的貯藏特性為()

8、。A、吸濕散濕性強 B、貯藏穩(wěn)定性差 C、易受凍 D、成熟度不均勻 E、加工易受損AD11、種子工作中對種子質量的評定,包括對種子的()進行評定。A、品種品質B、加工品質C、化學品質D、播種品質ABD*12、種子凈度分析標準中,下列表述屬于雜質的有()。A、種皮完全破裂的豆科、十字花科種子 B、脫下的不育小花C、大于原來種子大小一半的破損種子單位 D、內外稃。BCD13、在種子蟲害檢驗時,對潛伏感染害蟲的種子可用()檢驗方法。A、肉眼檢驗B、剖粒檢驗C、染色檢驗D、比重檢驗ACD14、在種子堆中取樣時,影響樣品代表性的主要因素有()A、扦樣員的素質 B、種子活力 C、種子自動分級 D、種子貯藏

9、期間倉內溫濕度BCD*15、品種純度田間檢驗的步驟是()。A、稱重B、取樣C、檢驗D、簽證ABCD16、種子干燥的基本方法有()。A、自然干燥B、機械通風干燥C、加熱干燥D、干燥劑干燥ACD17、種子包裝應考慮的因素是()。A、包裝單位的重量B、包裝時間C、包裝材料的保護性能D、包裝費用ABC*18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有()等。A、生長素B、赤霉素C、細胞分裂素D、B9ACD19、影響種子化學成分的內部因素是()。A、種子遺傳性B、種子結構C、成熟度D、飽滿度ABCD20、種子處理的目的是()A、防治種子和土壤中病菌、害蟲 B、方便播種C、刺激萌發(fā)和苗期生長 D、促進根際有益微生物的生長CD21

10、、種子檢驗的內容應包括()A、種子比重B、種子千粒重C、品種品質D、播種品質AACD*22、國家種子標準規(guī)定,一級雜交水稻良種的純度為(),凈度為(),發(fā)芽率為(),水分為()。A、98B、99C、80D、13AB 23、品種純度的室內檢驗分為()等幾大類方法。A、形態(tài)鑒定B、化學物理鑒定C、電泳鑒定D、電導率測定AD24、種子在倉庫中堆放的形式可分為()兩種。A、袋裝堆放B、實垛法堆放C、通風垛堆放D、散裝堆放AD 25、下列屬于甘藍型油菜的有()。 A、勝利2號B、雅安早C、雅安黃油菜D、渝油18ABCD26、播種前種子處理的方法有( )。A曬種 B浸種 C催芽 D種子消毒AD27、水稻種

11、子散裝貯藏適于()A、大量貯藏;B、少量貯藏;C、品種多;D、長期貯藏;E、短期貯藏BCE28、水稻種子袋裝貯藏適于()A、大量貯藏;B、少量貯藏;C、品種多;D、長期貯藏;E、短期貯藏ABCDE29、種子檢驗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A、把關作用。B、預防作用。C、監(jiān)督作用。D、報告作用。E、調解種子糾紛的重要依據(jù)。ABCD30、種子樣品的組成包括():A、自交系品種;B、雜交種品種;C、群體品種;D、無性系品種ABCD31、種子扦樣的原則包括()A、種子批的均勻度;B、扦樣點的均勻分布;C、各個扦樣點扦出的種子數(shù)量應基本相等;D、合格扦樣員扦樣ABCDE32、水稻種子貯藏技術要點()A、清理曬場

12、,防止混雜;B、掌握曝曬種溫;C、嚴格控制入庫水分;D、預防種子結露和發(fā)芽;E、治蟲防霉ABC33、種子貯藏技術要點()A、種子水分;B、采用密閉貯藏;C、熱進倉殺蟲;D、適時通風三、判斷題1、種子健康檢驗就是對種子的病害進行檢驗。*2、品種純度田間檢驗時,只鑒定主要性狀,其它性狀就不需鑒定了。3、小麥種子屬于植物學上的真種子。*4、角質胚乳在種子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是禾谷類種子食用品質的重要指標5、種子干燥的機理是種子內部的水分直接擴散到空氣中去。6、小麥安全貯藏的種子含水量應控制在12以下,種溫不應超過25*7、同一來源、同一品種,但收獲季節(jié)不同的種子應劃成兩個種子批分別扦樣8、種子發(fā)芽試驗的

13、樣品應從未進行凈度分析的試驗樣品中隨機數(shù)取。9、品種純度只能由室內進行檢驗。10、種子水分測定的烘干法比電子儀器測定法的準確性差。*11、包衣種子的種衣劑要求插種后能很快釋放藥效,以促進幼苗生長。12、種子在倉庫貯藏期間要一直將倉庫密閉,避免倉外的空氣進入。13、在種子定級時,只要種子純度達到某個等級的要求,便可定為該等級。*14、雜交制種時,田間混雜有其它品種的植株可增加母本授粉的機會,故不必進行去雜。15、種子丸化以后,不會改變種子的大小。16、為了加快種子的干燥速度,可將種子單粒攤擺在水泥地上進行強烈的陽光照射。17、種子清選就是將種子在水中進行清洗。18、發(fā)芽率就是種子的生活力。19、

14、種子加工和處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種子質量,方便播種,減少用種量,增加產量。*20、我國現(xiàn)在采用的種子質量分級體系與國際上的分級體系不同。21、種子凈度分析時,凡是破損的種子都應劃為雜質。22、評價種子活力高低時,最好以同作物或同品種高活力種子作為對照。第二章 糧油作物育種BA1、()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糧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積和總產僅次于()A、小麥;B、水稻;C、玉米;D、甘薯ABC2、水稻的產量構成要因素主要有()A、穗數(shù) B、粒數(shù) C、粒重 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ABCD3、稻米品質具體包括:()A、碾米品質;B、外觀品質;C、蒸煮食用品質;D、營養(yǎng)品質BC4、水稻的最重要的兩大病害是指()

15、A、紋枯病;B、稻瘟?。籆、白葉枯?。籇、黃矮病AB5、普通栽培稻分()2個亞種A、秈稻 ;B、粳稻;C、粘稻;D、糯稻ECAB6、普通栽培稻為 (),染色體組為()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或性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 ())。A、24;B、12;C、AA;D、Aa;E、二倍體;F、單倍體BC7、水稻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依恢保特性不同可分為()A、BT型;B、野敗型 ;C、紅蓮型;D、染敗型ABCD8、選育()的水稻品種,是我國長期的總體目標A、高產;B、優(yōu)質;C、多抗;D、適應性強ABCD9、水稻主要性狀的遺傳內容包括:()A、產量性狀;B、株型性狀;C、抗病蟲性狀;D、品質性狀ABD10、水稻株高分

16、()三種類型A、矮桿;B、半矮桿;C、半高桿;D、高桿ABC11、水稻品種間雜交育種的主要特點()A、不存在生殖隔離;B、性狀穩(wěn)定較快;C、較易累加多種優(yōu)良基因;D、結實率不易穩(wěn)定ABCDE12、水稻選配親本的原則:()A、雙親應具有較多的優(yōu)點,較少的缺點,親本之間優(yōu)缺點互補B、親本中有一個適應當?shù)貤l件的推廣良種C、親本之一的目標性狀應有足夠的強度D、選用生態(tài)類型或親緣關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較大的品種組配親本AC13、水稻有較高遺傳率的是()A、出穗期、株高、穗長;B、分蘗數(shù)、每穗粒數(shù);C、粒形、粒重;D、結實率和產量本身BGA14、抗病蟲性多由()控制,適于從()起,在人工接種或自然誘發(fā)情況下,

17、采用()選擇。A、系譜法; B、單基因; C、多基因; D、F1; E、混合法; G、F2;ABD15、產生雜種稻的途徑()A、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B、光(溫)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C、質核雜種;D、化學殺雄劑的應用BD16、水稻不育的兩種類型分別是()A、孢子體雌性不育;B、孢子體雄性不育;C、配子體雌性不育;D、配子體雄性不育D17、秈稻育性恢復性狀由()恢復基因控制。A、1個;B、1對;C、3個;D、2對B18、粳稻育性恢復性狀由()恢復基因控制。A、1個;B、1對;C、3個;D、2對CD19、農墾58S育性轉換特點:()A、日長12小時不育;B、日長短于10小時可育;C、日長14

18、小時不育;D、日長短于12小時可育ABCD20、農墾58S轉育的核不育系分為:()A、光敏不育系;B、光溫敏不育系;C、溫光敏不育系;D、溫敏不育系BC21、化學殺雄劑的基本要求:()A、不傷雄蕊;B、不傷雌蕊;C、不影響正常開花;D、不影響正常結果ABD22、優(yōu)良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必須具備的條件:()A、雄性不育性穩(wěn)定;B、可恢性好;C、良好的配合力;D、良好的花器和開花習性BCD23、水稻保持系必須具備的條件:()A、植株略高于不育系;B、一定的豐產性和良好的配合力;C、花藥發(fā)達花粉量大;D、具有一定的抗性和較好的稻米品質;ABCD24、下列屬于水稻不育系的有:()A、BT型;B、野敗型 ;

19、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BD25、下列屬水稻孢子體不育的有()A、BT型;B、野敗型 ;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AC26、下列屬水稻配子體不育的有()A、BT型;B、野敗型 ;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ABC27、水稻按不育花粉的形態(tài)分類:()A、典敗型;B、圓敗型;C、染敗型;D、野敗型AB28、水稻不育系按遺傳特點分類()A、孢子體不育;B、配子體不育;C、孢子體雄性不育;D、配子體雄性不育ABCD29、水稻優(yōu)良的恢復系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A、恢復性強而穩(wěn)定;B、配合力高,不但超親而且超過對照品種C、具有較好的農藝性狀和抗性;D、植株略高于不育系,花藥發(fā)達花

20、粉量多ABCD30、水稻雜種組織選配時應考慮的因素:()A、雙親的親緣關系;B、地理來源和生態(tài)類型的差異;C、雙親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D、雙親的豐產性、抗性和稻米品質ABCDE31、雜種稻的育種程序包括:()A、品種資源、品種鑒定;B、本合力測定(優(yōu)勢、抗性等)C、新組合比較;D、區(qū)域試驗、生產試驗;E、繁殖制種推廣ABC32、影響花藥培養(yǎng)成植株的因素()A、代試材料的基因型,粳稻比秈稻易獲得花粉植株;B、花粉發(fā)育時期,單核期花粉有利于誘導C、培養(yǎng)條件,脫分化需要黑暗,再分化需要光照;D、產生花粉植株的程序較繁,需要較多的人物力消耗ABCD33、花藥培養(yǎng)在水稻品種改良上的應用包括()A、

21、提高獲得純合材料的效率;B、提高選擇效率;C、結合誘變處理提高誘變效果;D、推廣品種通過花藥培養(yǎng)可達到提純選優(yōu)的作用ABCD34、花藥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A、還沒有適合各種不同基因型的培養(yǎng)基;B、綠苗分化率還不夠高;C、分化綠茵的時間拖延過長,延誤種植季節(jié);D、產生花粉植株的程序較繁,需要較多的人物力消耗ACD35、三系七圃法是指:()A、單株選擇、分系比較、混系繁殖;B、不育系設株行、株系、原種三個圃C、單株選擇、混系比較、分系繁殖;D、保持系、恢復系各設株行、株系二個圃BA36、雜交秈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雄性不育質源是()型細胞質,雜交粳稻中應用最多的是()型細胞質。A、BT型;B、野敗型 ;

22、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CDAB37、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長日照條件下表現(xiàn)(),可用于();在短日照條件下表現(xiàn)(),可用于()。A、可育;B、繁殖不育系;C、不育;D、生產雜種BADC38、BT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野敗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岡型和D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紅蓮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A、小孢子單核期;B、三核期;C、花粉雙核期;D、單核期AB39、在小麥矮稈育種上,最廣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A、赤小麥;B、達摩小麥;C、強筋小麥;D、硬冬白小麥AC40、在小麥矮化育種上,最廣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麥,其具有矮稈基因() ;另外一個是達摩小麥 ,其具有矮

23、稈基因 ()。 A、Rht8、Rht9; B、R1; C、Rht1、Rht2; D、R3ABC41、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有()構成,所謂產量構成三要素A、單位面積穗數(shù) ;B、每穗粒數(shù);C、每粒重量;D、以上答案都不對ABC42、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決定于其構成因素()的協(xié)調發(fā)展。A、單位面積穗數(shù) ;B、每穗粒數(shù);C、每粒重量;D、以上答案都不對BDCE43、一般而言,我國冬麥區(qū)自北向南品種的單位面積穗數(shù)逐漸(),南方多為()品種,北方多為()品種。在小麥產量構成因素中()最低 A、增加;B、減少;C、多穗型;D、大穗型;E、單株穗數(shù)的遺傳力;F、單株粒重的遺傳力BD44、小麥每穗粒數(shù)是由()

24、構成。A、每穗大穗數(shù);B、每穗小穗數(shù);C、每小穗粒重;D、每小穗花數(shù) B45、在小麥產量構成因素中,增加()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標A、每穗粒重;B、每穗粒數(shù);C、以上答案都正確 BCD46、小麥對干旱的抗性有()三種類型A、抗旱;B、避旱;C、免旱;D、耐旱 B47、小麥主要通過早熟和發(fā)育的適應性而表現(xiàn)為()。A、抗旱性;B、避旱性;C、免旱性;D、耐旱性 AD48、加速繁殖小麥種子有()兩種技術途徑A、稀播高倍繁殖;B、密播低倍繁殖;C、本地繁殖;D、異地繁殖 B49、小麥的食品加工品質主要取決于面粉中()的質和量A、蛋白質和淀粉;B、蛋白質和面筋;C、淀粉和含糖量ABC50、我國在目前乃至今

25、后一個較長時期內,玉米育種的總體目標是:()以充分發(fā)揮玉米在食用、飼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點,為國內外市場提供新型營養(yǎng)食品。 A、提高產量;B 、改進籽粒品質;C、增強抗性;D、增強豐產性51、我國在目前乃至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高產、優(yōu)質、多抗普通玉米育種的總體目標是:() ABCDA、比現(xiàn)有品種增產10%以上或產量相當,但具有特殊的優(yōu)良性狀;B、穩(wěn)定性好;C、高抗或抗當?shù)刂饕∠x害;D、DNA檢測達標。ABCD52、我國高賴氨酸玉米的育種目標是:()A、籽粒中賴氨酸含量不低于0.4 ;B、產量可略低于普通玉米推廣雜交種;C、不發(fā)生穗腐或粒腐病,抗大、小斑??;D、胚乳最好為硬質型 。ABC53

26、、我國高油玉米的育種目標是:()A、籽粒中含油量不低于7;B、產量不低于普通推廣種5;C、抗病性同普通玉米;D、胚乳為粉質型A54、甜玉米與糯玉米雜交,其雜種F1代表為()A、普通玉米;B、高賴氨酸玉米;C、高油玉米CB55、玉米果皮顏色性狀的遺傳主要受()所控制,果皮屬于母體組織,故果皮色澤決定于()A、父本基因型;B、母體基因型;C、P和p基因與Bp和bp基因;D、Y基因與 y 基因C56、玉米胚乳淀粉層顏色性狀的遺傳主要受()所控制,胚乳色澤有花粉直感現(xiàn)象。A、su1基因或 su2 基因;B、P和p基因與Bp和bp基因;C、Y基因與 y 基因;D、sh2、sh2基因AD57、目前育種工作

27、中所選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基因所控制的。A、su1基因或 su2 基因;B、P和p基因與Bp和bp基因;C、Y基因與 y 基因;D、sh2基、sh2基因B58、栽培玉米種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是()A、10;B、20;C、24;D、12ABCD59、優(yōu)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須具備下列條件:()A、農藝性狀好;B 、配合力高 ;C、產量高;D 、純度高 ABCD60、選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 A、地方品種;B、各種類型的雜交種;C、綜合品種;D、經輪回選擇的改良群體BC61、選育玉米自交系是一個() 并結合() 的過程。A、自花授粉;B、套袋自交 ;C、嚴格選擇;D

28、、仔細選擇A62、在玉米自交系的選育過程中,對進行配合力測定時,早代測定通常是測定選系的(),A、一般配合力;B、特殊配合力 ;C、親密度B63、在玉米自交系的選育過程中,對進行配合力測定時,中晚代通常是測定() A、一般配合力;B、特殊配合力 ;C、親密度AB64、組配玉米單交種的主要方法有:() A、優(yōu)良自交系輪交組配單交種;B、用“骨干系”與優(yōu)良自交系配制單交種 C、優(yōu)良異交系輪交組配單交種;B、用“骨干系”與優(yōu)良異交系配制單交種 BCD65、玉米雄性不育細胞質可分為 ()A、B群; B、T 群; C、S 群; D、C 群。BC66、玉米T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是

29、(),這些基因表現(xiàn)為顯性互補作用。A、1對; B、2對; C、Rf1和Rf2; D、Rf3; E、Rf4和Rf5A67、T群雄性不育屬于() 。A、孢子體型不育;B、配子體型不育AD68、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為()A、1對; B、2對; C、Rf1和Rf2; D、Rf3; E、Rf4和Rf5B69、S群雄性不育屬于()S群雄性不育類型雄性不育。 A、孢子體型;B、配子體型B70、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對玉米小斑病菌T生理小種表現(xiàn)為() A、轉化感染;B、不轉化感染BE71、玉米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是()A、1對; B、2對; C、Rf1和

30、Rf2; D、Rf3; E、Rf4和Rf5A72、C群雄性不育屬于() 。A、孢子體型不育;B、配子體型不育BA73、玉米T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基因表現(xiàn)為()作用,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基因表現(xiàn)為()作用 A、重疊;B、顯性互補;C、隱性互補;D、分離ABC74、栽培油菜品種類型包括()A、白菜型油菜;B、芥菜型油菜;C、甘藍型油菜;D、薺菜型油菜AC75、油菜的雜交育種包括()A、品種間雜交;B、品種間亞種雜交;C、種間雜交;ABCD76、油菜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細胞質的主要類型 ()A、nap; B、Ogu; C、波里馬; D、陜2A 。ABCD77、芥酸含量的改良方法包括()A、混合群體育種法;

31、B、優(yōu)系育種法;C、多代回交育種法;D、綜合雜交育種法AD78、構成油菜產量因素是多方面的,對產量起決定作用的性狀是分支數(shù) ,隨著分支數(shù)的增多,有效()和有效 ()都相應增加A、花序數(shù)B、穗數(shù);C、粒數(shù);D、角果數(shù) 三、判斷題1、水稻穗數(shù)的遺傳力較低,早代選擇的效果不好。( )2、水稻每穗粒數(shù)的遺傳力較高,早代選擇的效果較好。( )3、水稻粒重的遺傳力較高,早代選擇的效果較好。( )4、2個早熟水稻品種雜交,有時F1抽穗期明顯推遲,往往是由于感光性基因互補所造成。()5、早稻及中稻屬于光照反應極弱或弱的類型。( )6、早稻及中稻屬于光照反應極強的類型。( )7、晚稻的感溫性最強,出穗期早遲主要

32、受感溫性所支配。( )8、晚稻品種屬于光照反應極強或強的類型,在延長光照的情況下,出穗期將明顯推遲。( )9、秈、粳雜交,性狀穩(wěn)定較快,育成品種的周期較短。( )10、秈、粳間具有許多可以互補的優(yōu)良性狀,因此容易育成性狀優(yōu)良的新品種。( )11、秈、粳雜交F1有明顯的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因此容易育成高產新品種。( )12、測交是恢復系選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13、恢復系對不同胞質不育系的恢復力具有選擇性。( )14、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轉換不僅受光照長度影響,也受溫度高低影響。( )15、三系法的恢復系也可用于兩系法配制雜交稻組合。( )16、當代小麥收獲指數(shù)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欲進一步提高產量,

33、必須注意生物學產量與收獲指數(shù)的協(xié)調提高。17、由于我國北方冬麥區(qū)的氣候特點和生態(tài)特征,因此本區(qū)的小麥產量結構類型以多穗型為主。()18、由于我國北方冬麥區(qū)的氣候特點和生態(tài)特征,因此本區(qū)的小麥產量結構類型以大穗型為主。( )19、20世紀50年代以來,小麥總產的提高主要取決于小麥種植面積的擴大。()20、小麥產量結構三要素中,粒重的遺傳力最高。()21、我國不論南方北方,旱地條件或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都必須保證單位面積有足夠的穗數(shù)。()22、在非干旱條件下選擇產量潛力,不一定會產生在干旱條件下同樣增產的基因型,因此可以同時選擇產量潛力和對不同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 )23、單倍體育種與常規(guī)育種相比,主要

34、省確了性狀的分離,加速了純合的進度,無須進行繁瑣的性狀鑒定和選擇。()24、麥的營養(yǎng)品質主要指小麥蛋白質的含量及其氨基酸組成的平衡程度。因為色氨酸是小麥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實際中多用它的含量來衡量。()25、培育小麥品種的抗倒伏性能,應在一定矮化的基礎上,加強對莖稈質量的選擇。()26、大多數(shù)矮稈基因對小麥產量構成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即使廣泛應用的Rht1、2、Rht8、9。( )27、在小麥雜種優(yōu)勢研究中發(fā)現(xiàn),所配制的雜種產量遠沒達到預期的水平,恢復系的恢復力不夠高,豐產性不足,特別是制種產量低,增加了生產的成本,限制了雜種的推廣。( )28、不育系應具有較好的接受花粉的能力。接受花粉

35、能力強的表現(xiàn)為,柱頭充分外露,表面積大,存活時間長,開穎時間長,開穎角度大等。( )29、小麥易位系只導入異種屬的含有有利基因的染色體片段,而且遺傳穩(wěn)定,最能滿足育種的需要。易位既可以自然發(fā)生,也可以人工誘發(fā)。()30、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屬于孢子體雄性不育。()31、玉米胚乳淀粉層顏色的遺傳主要受一對基因控制,胚乳色澤有花粉直感現(xiàn)象。()32、在進行相互全同胞輪回選擇時,所用的兩個群體必須是雙穗型群體。()33、目前玉米育種主要是利用自交系間的雜種優(yōu)勢。()34、玉米籽粒果皮的顏色存在花粉直感現(xiàn)象。()35、選育玉米自交系是一個連續(xù)套袋自交并結合嚴格選擇的過程。()36、玉米籽粒的色澤主要由果

36、皮色、糊粉層色和胚乳色三個部分組成。()37、玉米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兩對顯性互補基因的控制。()38、化學殺雄容易得到純度高的種子()39、一定的照射范圍內,突變率與照射劑量成反比。40、花藥(花粉)培養(yǎng)技術是指在合成培養(yǎng)基上改變其正常的發(fā)育途徑,由單個花粉粒發(fā)育成完整植物的技術第三章 蔬菜育種一、選擇題A1、大白菜的生態(tài)型分類()A. 直筒生態(tài)型;矮樁生態(tài)型;包頭生態(tài)型;B. 長筒生態(tài)型;高樁生態(tài)型;包頭生態(tài)型;C. 長筒生態(tài)型;矮樁生態(tài)型;包頭生態(tài)型;D. 直筒生態(tài)型;高樁生態(tài)型;包頭生態(tài)型;A2、大白菜的單位面積商品產量是由()等因素構成。A. 單位面積內栽植株數(shù)、平均單株重和凈菜

37、率;B. 單位面積內栽植株數(shù)、平均單株重;C. 平均單株重和凈菜率;D. 株幅、平均單株重和凈菜率;D3、為了篩選出品質優(yōu)良的育種材料,結球甘藍育種協(xié)作組初步提出了品質鑒定方法和標準,其鑒定內容主要有:()A. 葉球外觀、幫葉比、緊實度、纖維素含量;B. 纖維素含量、葉球外觀、食用品質、中心柱長;C. 葉球外觀、幫葉比、緊實度、纖維素含量、食用品質;D. 葉球外觀、幫葉比、緊實度、纖維素含量、食用品質、中心柱長;D4、優(yōu)良甘藍胞質雄性不育系應具備的條件:()A. 植株生長發(fā)育正常,低溫下葉色不黃化;B. 花朵能正常開放,死花蕾少,花藥退化無花粉,雌蕊正常,蜜腺發(fā)達;C. 配合力正常;D. 以上

38、三點均應具備。A5、番茄品質育種的主要評估內容有:()A. 外觀和顏色、風味品質、耐運輸性、營養(yǎng)品質;B. 外觀和顏色、風味品質、耐逆性、營養(yǎng)品質;C. 復合抗病性、外觀和顏色、風味品質、耐運輸性;D. 外觀和顏色、風味品質、耐運輸性、營養(yǎng)品質、復合抗病性。D6、按RICK的番茄分類標準,番茄主要分為哪兩類:()A. 普通番茄復合體、多毛番茄復合體; B. 普通番茄復合體、智利番茄復合體;C. 普通番茄、醋栗番茄;D.普通番茄復合體、秘魯番茄復合體;C7、黃瓜的品種或株系中大部分或全部為強雌株,少數(shù)雌株的類型為:()A. 雌株系;B. 雌全株系;C. 純強雌株系;D. 完全株系B8、辣椒的()

39、雄性不育為簡單的單基因遺傳,基因為msms的為不育株,Msms或MsMs為可育株。A胞質; B. 核; C. 功能;D. 部位二、判斷題X1、大白菜依據(jù)球心的閉露程度可分為閉心、花心、翻心、豎心和包心。()2、耐貯性強弱除了與植株感病后的腐爛速度有關外,還與脫幫、裂球、萎蔫失重快慢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有關。()3、目前國內種植的辣椒面積中,主要的品種類型為甜椒、微辣型辣椒、鮮食辣椒、干制辣椒。()X 4、在茄子的七個主栽類型分布區(qū)域中西南片區(qū)屬于紫色長棒形茄子區(qū)。()5、為了使在春播鑒定田中選育甘藍的優(yōu)良植株能安全越過炎熱的夏季,可采用春老根樁芽扦插法、側芽組織培養(yǎng)法、冷庫貯存方法。()

40、第四章 果樹育種第一節(jié) 果樹育種概論(一)選擇題B1. 果樹育種的首要任務是()。A. 收集保存地區(qū)果樹資源 B. 結合市場制定育種目標 C. 引種 D. 選擇適當?shù)挠N途徑C2. 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培育的果樹新品種應具備的程序為()。A. 可以直接推廣 B. 只需要經過育種單位經過品種比較試驗即可C. 所有品種需要經過多點區(qū)域試驗后才能推廣 D. 部分品種需要進行區(qū)域試驗后推廣B3. 以下對于良種的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A. 只要表現(xiàn)產量高的品種 B. 產量、品質、抗逆性等綜合性狀均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C. 產量、品質表現(xiàn)好的品種 D. 良種一般需要極高的栽培管理水平,投入勞動力多 C*4. 下

41、面4個選項中哪個不屬于果樹育種的主要途徑()。A. 引種 B. 選種 C. 組培 D. 育種ABCD5. 品種必要而充分的屬性應包括哪些內容()。A. 適應性 B. 穩(wěn)定性 C. 特異性 D. 優(yōu)良性ABC6、果樹育種學任務:()A、制定育種目標;B、研究果樹現(xiàn)有的種質資源和自然變異的合理選擇利用;C、創(chuàng)造新的優(yōu)良品種;D、從國外引進新的品種ABCD7、果樹育種學的主要內容:()A、育種對象選擇、育種目標制定及實現(xiàn)策略;B、種質資源的挖掘征集、保存、評價利用及創(chuàng)新C、育種性狀的選育和鑒定方法研究;D、品種的區(qū)域試驗、審定、推廣和繁育ABCD8、良種的作用:()A、增加產量;B、提高品質;C、延

42、長產品的供應和利用時期;D、減少污染、節(jié)約能源、適應集約化管理、節(jié)約勞動力(二)判斷題1. 果樹育種學是以遺傳學為理論指導,探討果樹的遺傳變異特點和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用以指導果樹育種實踐。()2. 發(fā)展果樹生產的總方針是為獲得“高產,穩(wěn)產,高效”。()3. 果樹育種目標的總趨勢是:培育“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品種。()X4. 果樹育種程序主要包括品種選育、繁育和新品種推廣三個階段。()X*5. 品種屬性中的特異性即是指作為一個品種,至少有一個或以上明顯不同于其他品種的可辨認的標志性狀。第二節(jié) 果樹種質資源(一)選擇題D*1. 攜帶種質的最小載體是( )。A. 細胞 B. 葉片 C. 芽點

43、D. DNAABC *2. 種質資源保存應符合哪些基本要求()。A. 維持一定的樣本數(shù)量 B. 保持各樣本的生活力C. 保持原有的遺傳變異度 D. 不能采用離體保存C*3. 評價某一果樹種質資源的抗病蟲能力應采用何種方法( )。A. 生物學特性評價 B. 植物學性狀描述 C. 生物脅迫敏感性評價 D. 非生物脅迫評價A4. 果形指數(shù)由( )的數(shù)值代表。A. 果實縱徑/果實橫徑 B.果實橫徑/果實縱徑 C. 果實橫徑/2 D. 果實縱徑/2A5. 通常果實質量性狀如種核的有無,肉質的溶質或不溶質等指標的評價,其取樣量基本要求為( )。A. 10個 B. 20個 C. 5個 D. 3個A6. 請選

44、出最能代表果樹種質資源抗病能力的鑒定方法()。A. 田間鑒定 B. 溫室鑒定 C. 離體接種鑒定 D. 資源圃調查鑒定B7. 下面哪種果樹的果實中具有石細胞()。A. 石榴 B. 梨 C. 柑橘 D. 板栗A8. 通常情況下最能反映某果樹品種果實甜度的指標是( )。A. 糖酸比 B. 固酸比 C. 含糖量 D.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BC*9. 誘變育種在果樹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中應用較多,確定誘變劑量的原則是( )。A. 處理后代中有一定的成活率 B. 在成活的后代中有較大的變異效應C. 在產生的變異中有較多的有利突變 D. 采用短時間、高劑量處理AD*10. 下面哪些屬于非生物脅迫現(xiàn)象( )。A. 缺

45、鐵黃化 B. 枇杷花腐 C. 天牛危害 D. 果面日灼ABCD*11、果樹種質資源的保存方法包括:就地和移地保存、種子保存()A、資源圃種質保存;B、離體保存;C、利用保存;D、基因文庫保存;B12、種質資源考察收集是整個種質資源工作的()A、基本環(huán)節(jié);B、首要環(huán)節(jié);C、次要環(huán)節(jié);D、重要環(huán)節(jié)ABD13、種質資源征集的范圍和重點因征集者承擔的任務和目的分為()A、國家級資源工作機構;B、省級資源工作機構;C、縣級資源工作機構;D、育種單位級ABC14、種質資源收集途徑:()A、考察收集;B、征集;C、交換;D、購買ABCD15、果樹種質保存庫存應該保存的果樹種質資源包括:()A、果樹栽培品種中

46、的古老品種和地方品種;B、果樹栽培種的野生近緣種;C、具有潛在價值而未經利用和改良的野生果樹,優(yōu)先保存特有種和稀有種;D、重要的具有綜合優(yōu)良性狀的栽培品種,品系以及某些突變型。ACD16、種質資源保存應達到以下目的:()A、維持一定的樣本數(shù)量;B、保持各樣本的類型;C、保持各樣本的生活力;D、保持原有的遺傳變異度(二)判斷題X*1. 通常情況下果樹種質資源的單一性狀的度量值就能反映其變異程度。( )X2. 野生果樹資源具備高度的遺傳復雜性,但在引種馴化過程中會表現(xiàn)抗逆性差的特點。( )X3. 種質資源的考察收集只有國家或省級資源工作機構能進行。( )X4. 人工創(chuàng)造的果樹種質資源包含通過實生選

47、種、誘變、雜交等所產生的各種類型。( ) X5. 野生果樹和無融合生殖類型果樹通常不采用種子貯藏法保存種質。() X*6. 果樹的種子保存可以通過控制溫度和增加濕度來延長其生活力。()7. 果樹種質資源的植物學性狀描述由質量性狀和數(shù)量性狀兩部分組成。( )8. 病情指數(shù)評價法是一種將普遍率和嚴重度綜合成一個指標的評價方法。( )X 9. 野生果樹資源具有較多優(yōu)良基因資源,只要將野生種與栽培種雜交后就能獲得新型的優(yōu)異品種。()X10. 果實綜合性狀評價涉及到果實外觀和內質兩個方面,外觀所占分值要高于內質。( )第三節(jié) 實生選種(一)選擇題ABCD 1. 影響果樹實生選擇效果的因素有()。A. 性

48、狀變異的幅度 B. 性狀遺傳力的大小 C. 選擇差和入選率D. 基因型的雜合程度 ABCD*2. 果樹實生選擇的類別有( )。A. 一次選擇和多次選擇 B. 直接選擇和間接選擇C. 混合選擇、集團選擇和單株選擇 D. 獨立淘汰選擇和性狀加權選擇ABC3. 對多胚性的果樹樹種進行實生選種,有可能獲得:( )。A. 利用有性系變異選育出優(yōu)良的自然雜種 B. 利用珠心系中發(fā)生的變異選育出新品種、品系C. 利用珠心胚實生苗的復壯作用獲得新生系 D. 基本保持原品種的性狀A4. 實生選種前后的品種在選種地區(qū)同時栽培,兩者基本特性相比()。A. 環(huán)境適應性接近 B. 基因組信息一致 C. 果實品質相同 D

49、. 產量差異小A5. 珠心胚實則體細胞,是由胚珠的一個()發(fā)育而成的胚。A. 珠心細胞 B. 體細胞 C. 反足細胞 D. 珠被細胞(二)判斷題X*1. 果樹在實生繁殖下產生的突變和飾變均是由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 )X2. 一般來說實生初選后可直接進行復選。( )3. 實生選種過程中復選是篩選新品種的關鍵工作,需要經過可連續(xù)三年及以上的比較鑒定,方能得出復選鑒評結論。( )*4. 實生選擇出的優(yōu)株的性狀能通過無性繁殖方式保持下去。( )5. 珠心胚一般不帶病毒,通過組織培養(yǎng)可以得到無病毒后代植株。( )6. 果樹實生選種的三選是“預選,初選,復選”。( )第四節(jié) 芽變選種(一)選擇題D1. 對于

50、一對基因控制的性狀,突變的發(fā)生有四種情況,下面選項中哪一個表述是錯誤的( )A. AAAa; B . Aaaa; C .aa AA;D .Aa AAB*2. 如果果樹芽變性狀能通過自交遺傳,那么突變來源通常發(fā)生在分生組織的( )。A. LI層 B. LII層 C. LI和LII層 D. LIII層D3. 下列4個選項哪個不屬于芽變的特點。( )A. 嵌合型 B. 多樣性 C. 局限性和多效性 D. 可逆性A 4. 下面哪種外界因素不屬于飾變范疇?( )A. X射線 B. 土壤肥力 C. 氣候 D. 果樹砧木A 5. 芽變選種復選圃是( )芽變系的場所。A. 全面精確鑒定 B. 繁育推廣 C.

51、集中保存 D. 初步篩選AB*6. 變異體分離同型化的目的是為了( )A. 純化變異體 B. 進一步穩(wěn)定變異性狀 C. 種苗繁育的需要 D. 鑒定變異體是否為芽變C7. 下列選項中哪些關于芽變優(yōu)選品種的決選描述是正確的。( )A. 選種單位自行對復選合格品系進行推廣應用。B. 行業(yè)主管部門接收選種單位申請,直接決定品種是否進行推廣應用。C. 選種單位提供復選報告,行業(yè)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確認是否審定。D. 選種單位直接向行業(yè)評審專家提交復選報告,然后根據(jù)評審結果直接決定品種是否推廣。ABCD*8、芽變選種在果樹品種改良工作中的意義()A、芽變選種操作簡便,無需要復雜的儀器設備,便于開展群眾性

52、的芽變選種工作?!耙话殉咦樱粭U稱,用牙咬,用眼瞪”。B、適合對目前優(yōu)良品種的個別不良性狀進行修繕改良,優(yōu)中選優(yōu)。C、一經選出,即可進行無性繁殖提供生產長期利用,具有投入少、見效快的特點。D、芽變選種是無性繁殖果樹所特有的品種改良的有效途徑。ABC9. 下列4個選項哪個屬于芽變的特點。( )A. 嵌合型 B. 多樣性 C. 局限性和多效性 D. 可逆性BCD10. 下面哪種外界因素屬于飾變范疇?( )A. X射線 B. 土壤肥力 C. 氣候 D. 果樹砧木(二)判斷題1. 在果樹芽變選種中,所發(fā)現(xiàn)變異的性質如屬于典型質量性狀,那就斷定變異屬于芽變。( )X*2. 果樹發(fā)生芽變后如不及時分離保存

53、,已經發(fā)生的芽變性狀在母樹上會丟失。( )X*3. 芽變和飾變發(fā)生的機理不一致,但兩種變異均表現(xiàn)相對穩(wěn)定。( )4. 芽變是體細胞突變的一種,突變發(fā)生在芽的分生組織細胞中,當芽萌發(fā)長成枝條,并在性狀上表現(xiàn)出與原類型不同,即為芽變。( ) 5. 果樹芽變選種宜選擇在出現(xiàn)極端氣候條件后進行。()X6. 芽變選種的果樹株系只要經過初選,表現(xiàn)性狀優(yōu)良,即可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 X7. 果樹品種發(fā)生芽變后,該品種原有的大部分性狀將會消失。( )8. 飾變的變異程度完全取決于品種所處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幅度。( )X9. 高接換種是果樹芽變變異性狀繼代的唯一途徑。( )X10. 對于基本保持原優(yōu)良品種綜合經

54、濟性狀的優(yōu)良芽變系,可以根據(jù)情況免于品比試驗和區(qū)域適應性試驗。第五節(jié) 主要特色果樹育種分論(一)選擇題B1. 柑橘種子的胚性有單胚和多胚兩類,單胚品種是良好的雜交育種材料,下面哪些品種的種子屬于單胚類型。A. 溫州蜜橘 B. 強德勒紅心柚 C. 錦橙 D. 葡萄柚AC 2. 下面選項中具有多花習性的柑橘品種是()。A. 尤力克檸檬 B. 琯溪蜜柚 C. 四季柑 D. 塔羅科血橙B3. 下面哪個選項中所有品種均為重慶市自主培育的。( )A. W.默科特、奉臍、哈姆林 B. 梨橙、渝紅橙、渝早橙C. 梨橙、渝紅橙、砂糖橘 D. 錦橙、清見、津之香ABCD4. 影響柑橘輻射誘變頻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

55、面。( )A. 基因型 B. 射線種類 C. 射線強度 D. 組織器官ABCD*5. 柑橘雜交育種的特點包含( )。A. 品種間、種間和屬間可以相互雜交 B. 雜種后代高度變異,在第一代有較大的分離C. 大部分雜交材料有多胚現(xiàn)象 D. 部分品種雌雄性器官敗育C 6. 柑橘胚性遺傳遵循孟德爾定律,那么基因型同為Pp的兩份親本材料雜交,后代種子表現(xiàn)多胚和單胚的比例為()A. 11 B. 21 C. 31 D. 12B*7. 梨果實肉質為質量性狀遺傳,它是有幾對基因控制的( )。A. 1對 B. 2對 C. 3對 D. 5對A*8. 目前梨果皮顏色的理想育種方向是( )。A. 紅色 B. 褐色 C.

56、 黃色 D. 棕色A9. 按果實類型分,我國目前桃品種的育種趨勢表述正確的是( )。A. 鮮食品種為主,加工和觀賞品種為輔 B. 鮮食和加工品種為主,觀賞品種為輔C. 鮮食和觀賞品種為主,加工品種為輔 D. 三種類型無明顯發(fā)展趨勢A*10. 下面選項中不能作為梨砧木的是( )。A. 刺梨 B. 豆梨 C. 秋子梨 D. 木梨B11. 我國梨種質資源由北向南的大體分布布局是( )。A. 白梨、秋子梨、沙梨、西洋梨 B. 秋子梨、白梨、沙梨、西洋梨C. 西洋梨、白梨、沙梨、秋子梨 D. 秋子梨、沙梨、白梨、西洋梨D12. 桃的育苗方法不包括( )。A. 嫁接育苗 B. 扦插育苗 C. 歸圃育苗 D

57、. 組培育苗C13. 下面哪種不是促進桃種子萌發(fā)的措施。( )A. 延緩果實發(fā)育 B. 加強母本樹的培育管理 C. 采取留殼播種D. 采用胚培養(yǎng) D*14. 下面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 樹高正常/短枝型矮化為完全顯性 B. 樹高正常/灌叢狀矮化為完全顯性C. 樹冠正常/緊湊型為完全顯性 D. 無花青素/有花青素為隱性C*15. 黃肉品種的夏季落葉為橙黃色,白桃品種為下面哪種顏色。( )A. 深黃色 B. 淡黃色 C. 橙黃色 D. 白色ABCD16. 四倍體葡萄與二倍體葡萄雜交后代的倍性可能是( )。A. 二倍體 B. 三倍體 C. 四倍體 D. 六倍體ABC17. 多倍體葡萄品種形態(tài)特

58、征通常表現(xiàn)為( )。A. 葉片變小 B. 果粒巨大 C. 葉片變大 D. 花蕾小且少C *18. 下列哪個是葡萄染色體基數(shù)()。A. 21 B. 17 C. 19 D. 32BD*19、柑橘珠心胚進行育種的不利之處:()A、珠心胚實生苗一般不帶病毒,生活力強;B、抑制有性胚的生長;C、珠心胚實生苗一般帶病毒,生活力弱; D、難以得到雜交種子;ABC*20、柑橘珠心胚進行育種的有利之處:()A、培育遺傳上整齊一致的砧木實生苗;B、珠心胚實生苗一般不帶病毒,生活力強;C、珠心系的育成成為脫除毒病,更新品種的有效手段;D、增強有性胚的生長;ABD*21、如何提高柑橘雜種獲得率()A、選擇單胚或胚數(shù)少

59、的類型作母本;B、選擇某些相對性狀具有顯性者作父本C、選擇多胚或胚數(shù)多的類型作母本;D、采用胚分離培養(yǎng)ABCD22、桃果實相關性狀的遺傳有哪些?()A、樹體的遺傳;B、果實相關性狀的遺傳;C、油桃的遺傳;D、重要的相關性AD23、葡萄無性系選種的方法包括()A、單系選擇;B、雙系選擇;C、多系選擇;D、混合選擇(二)判斷題1. 一般來說,柑橘授粉后完成受精的時間約需57天。( )X2. 柑橘單胚性品種比多胚性品種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 )X3. 汁用加工柑橘果實中檸堿含量越高越好,因此高檸堿品種亦是加工柑橘的育種目標。( )X4. 柑橘發(fā)生芽變的頻率是非常低的,僅為千萬分之一。( )5. 輻

60、射誘變后柑橘品種常會出現(xiàn)種子數(shù)減少的性狀。( )X6. 柑橘果實糖含量遺傳受單一的基因控制。( )X7. 柑橘轉基因品種主要用途就是直接審定并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8. 目前我國梨主要的栽培種主要有白梨、秋子梨、沙梨、西洋梨4類。( )X9. 梨樹開秋花是一種正常生理現(xiàn)象。( ) X10. 所有梨品種全部為自交不親和品種( ) X11. 梨自交不親和類型一般都屬于孢子體不親和型。( )12. 現(xiàn)在普遍栽培的白梨、砂梨、秋子梨種質資源都原產于我國。( )13. 桃常用的砧木是毛桃和山桃。( )14. 葉片老熟時顏色紅色至暗紅色的,果實成熟期晚。( )15. 油桃是桃的突變體,由隱性同質基因(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