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編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專項復習_第1頁
2022年人教部編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專項復習_第2頁
2022年人教部編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專項復習_第3頁
2022年人教部編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專項復習_第4頁
2022年人教部編版初二語文下冊期末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專項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基礎(chǔ)學問專項復習 1. 作家作品 ( 1)陶淵明, (朝代)詩人,又名 ,字 ,號 ,私謚靖節(jié),潯陽 柴桑人;其代表作品有 等;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格, 語言純樸自然;有陶淵明集 ; ( 2)柳宗元( 773-819),字 , 朝文學家,世稱“柳河東”,古文運動的提倡者之一; 本 文 寫 于 他 被 貶 永 州 期 間 , 是 “ ” 之 一 ; 柳 宗 元 與 , , , , , , 合稱“唐宋八大家”; ( 3)核舟記選自清代 (人名)選編的 ,作者 ,明朝人; ( 4) 詩經(jīng)是我國 的一部詩歌總集, 原稱“詩”或“詩三百”,收集了 初年至 時

2、期的詩歌 篇;這些詩歌分為 , , 三部分; ( 5)莊子,名周,宋國蒙人, 時期哲學家, 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子一書是 及 其后學者的著作; ( 6)札記,戰(zhàn)國至秦漢間 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 編纂的;與 合稱“三禮”; ( 7)韓愈( 768-824),字 ,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 ”; 唐代文學家;其文章句式靈敏多變,文筆流暢而有氣概,蘇軾贊譽其“ ”, 也被列為“ ”之首; ( 8)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宏大的 主義詩人,被人尊稱為“ , ”,其詩被稱為“ ”;杜甫與 合稱“李杜”; ( 9)白

3、居易,字 代著名詩人,號 ,著有 集; 2. 通假字 ( 1)便要仍家 通 ,意思是 ( 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通 ,意思是 (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意思是 ( 4)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通 ,意思是 ( 5)詘右臂支船 通 ,意思是 ( 6)北冥有魚 通 ,意思是 ( 7)選賢與能 通 ,意思是 精選 第 1 頁,共 16 頁. ( 8)矜,寡,孤,獨 通 ,意思是 ( 9)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意思是 ( 10)才美不外見 通 ,意思是 . 一詞多義 ( 1)尋:尋向所志 尋病終 ( 2)為:武陵人捕魚為 業(yè) 不足為外人道也 ( 3)舍: 便舍船 屋舍儼然 ( 4)志:處處志之

4、 尋向所志 ( 5)乃:見漁人,乃 大驚 乃不知有漢 ( 6)中:中無雜樹 其中往來種做 ( 7)之:忘路之遠近 漁人甚異之 聞之,欣然規(guī)往 處處志之 ( 8)環(huán):四周竹樹環(huán) 合 如鳴佩環(huán) ( 9)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 10)可:譚中魚可百許頭 明滅可見 ( 11)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 ( 12)而:潭西南而望 乃記之而去 ( 13)以: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 ( 14)見:下見小潭 明滅可見 ( 15)樂:似與游者相樂 如鳴佩環(huán),心樂 之 ( 16)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17)為:為宮室 中軒敞者為艙 ( 18)可:高可二黍許 珠可歷歷數(shù)也 (

5、19)端: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其人視端容寂 ( 20)木:能以徑寸之木 以至鳥獸,木石 精選 第 2 頁,共 16 頁. ( 21)其:天之蒼蒼,其 正色邪 其視下也 ( 22)于:海運就將徙于 南冥 游于濠梁之上 ( 23)之:其翼如垂天之 云 子之不知魚之樂 ( 24)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 ( 25)其: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謂乎 ( 26)學:學學半 弗學,不知其善也 ( 27)子:不獨子其子 不獨子其子 ( 28)故:是故謀閉而不興 故外戶而不閉 ( 29)親:不獨親其親 不獨親其親 ( 30)閉:是故謀閉而不興 故外戶而不閉 ( 31)策:策之不以其道 執(zhí)策而臨之 ( 32)能:雖有千

6、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33)其:鳴之而不能通其 意 其真無馬邪 ( 34)食: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 4. 古今異義 ( 1)芳草鮮美 古義: 今義: ( 2)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 4)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古義: 今義: ( 5)仿佛如有光 古義: 今義: ( 6)不足為外人道也 古義: 今義: ( 7)悉如外人 古義: 今義: ( 8)余弟宗玄 古義: 今義: ( 9)乃記之而去 古義: 今義: 精選 第 3 頁,共 16 頁. ( 10)崔氏二小生 古義: 今義: ( 11)高可二黍許 古義: 今義: ( 12)而計其長曾不盈

7、寸 古義: 今義: ( 13)其兩膝相比者 古義: 今義: ( 1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古義: 今義: ( 15)教然后知困 古義: 今義: ( 16)知困,然后能自強 古義: 今義: ( 17)不知其旨也 古義: 今義: ( 18)一食或盡粟一石 古義: 今義: ( 19)是馬也 古義: 今義: ( 20)且欲與常馬等不行得 古義: 今義: ( 21)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義: 今義: ( 22)大道之行 古義: 今義: ( 23)矜寡孤獨 古義: 今義: ( 24)女有歸 古義: 今義: ( 25)盜竊亂賊而不做 古義: 今義: ( 26)故外戶而不閉 古義: 今義: 5. 詞類活用 ( 1

8、)漁人甚異之 ( 2)欲窮其林 ( 3)處處志之 ( 4)未果 ( 5)復前行 ( 6)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7)心樂之 ( 8)皆如空游無所依 ( 9)下見小潭 ( 10)斗折蛇行 ( 11)其岸勢犬牙差互 ( 12)凄神寒骨 ( 13)箬篷覆之 ( 14)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精選 . ( 15)石青糝之 ( 16)一食或盡粟一石 ( 17)策之不以其道 6. 重點實詞識記 ( 17)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 1)緣溪行 ( 2)屋舍儼然 (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4)咸來問訊 ( 5)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6)此中人語云 ( 7)便扶向路 ( 8)及郡下,詣太守 ( 9)欣然規(guī)

9、往 ( 10)后遂無問津者 ( 11)水尤清冽 ( 12)卷石底以出 ( 13)潭中魚可百許頭 ( 14)佁然不動 ( 15)潭西南而望 ( 16)不行久居 ( 17)隸而從者 ( 18)嘗貽余核舟一 ( 19)蓋大蘇泛赤壁云 ( 20)中軒敞者為艙 ( 2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23)其船背稍夷 ( 22)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 24)而記其長曾不盈 寸 ( 25)左右芼之 ( 26)白露未晞 ( 27)怒而飛 ( 28)是鳥也 ( 29)志怪者也 ( 30)不知其旨也 ( 31)講信修睦 ( 32)男有分 ( 33)故雖出名馬 ( 34)且欲與常馬等不行得 ( 35)安求其能千里也 7.

10、 重點句子翻譯 (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3)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滿意 精選 第 5 頁,共 16 頁. ( 4)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6)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7)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8)潭中魚可百許頭,皆如空游無所依 (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8)其岸勢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 9)四周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 10)以其境過清,不行久居,乃記之而去 ( 1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 12)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表情與

11、蘇黃不屬 ( 13)其人視端容寂,如聽茶聲然 ( 14)細弱蚊足,勾畫了了 ( 15)該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1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 17)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18)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 19)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 ( 20)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1)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 2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 23)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2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不能通其意 ( 2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2、 精選 第 6 頁,共 16 頁. ( 27)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 28)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8. 古詩句默寫 ( 1)桃花源記中描寫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 ; ( 2)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清亮,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 3)核舟記 中最能表達王叔遠構(gòu)思神奇, 技藝精深的句子是 ( 4)關(guān)雎中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兩句是 , ,這兩句詩已成為人們追求愛 情的口頭語; ( 5)蒹葭中 , 常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 ( 6)茅屋被秋風所破歌中表達詩人推己及人,關(guān)懷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 是 , ;

13、 ; ; ( 7)賣炭翁中描寫賣炭翁肖像的句子是 , (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中表達期望出仕而無人引薦的句子是 , ( 9)常見的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描畫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 , ; ( 10)送友人 中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 襯托離情別緒的詩句是 , ; ( 11)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 , 營造了夜深人靜,月掛疏桐 的孤寂氛圍; 文言文基礎(chǔ)學問掃描 2. 作家作品 ( 1)陶淵明, (朝代)詩人,又名 ,字 ,號 ,私謚靖節(jié),潯陽 柴桑人;其代表作品有 等;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格, 語言純樸自然;有陶淵明集 ; ( 2)柳宗元( 773-819),字 , 朝文學

14、家,世稱“柳河東”,古文運動的提倡者之一; 本 文 寫 于 他 被 貶 永 州 期 間 , 是 “ ” 之 一 ; 柳 宗 元 與 , , , , , , 合稱“唐宋八大家”; ( 3)核舟記選自清代 (人名)選編的 ,作者 ,明朝人; 精選 第 7 頁,共 16 頁. ( 4) 詩經(jīng)是我國 的一部詩歌總集, 原稱“詩”或“詩三百”,收集了 初年至 時 期的詩歌 篇;這些詩歌分為 , , 三部分; ( 5)莊子,名周,宋國蒙人, 時期哲學家, 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子一書是 及 其后學者的著作; ( 6)札記,戰(zhàn)國至秦漢間 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 編纂的;與 合稱“三禮”; ( 7)韓

15、愈( 768-824),字 ,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 ”; 唐代文學家;其文章句式靈敏多變,文筆流暢而有氣概,蘇軾贊譽其“ ”, 也被列為“ ”之首; ( 8)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宏大的 主義詩人,被人尊稱為“ , ”,其詩被稱為“ ”;杜甫與 合稱“李杜”; ( 9)白居易,字 代著名詩人,號 ,著有 集; 2. 通假字 ( 1)便要仍家 通 ,意思是 ( 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通 ,意思是 (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意思是 ( 4)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通 ,意思是 ( 5)詘右臂支船 通 ,意思是 ( 6

16、)北冥有魚 通 ,意思是 ( 7)選賢與能 通 ,意思是 ( 8)矜,寡,孤,獨 通 ,意思是 ( 9)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意思是 ( 10)才美不外見 通 ,意思是 . 一詞多義 ( 1)尋:尋向所志 尋病終 ( 2)為:武陵人捕魚為 業(yè) 不足為外人道也 ( 3)舍: 便舍船 屋舍儼然 精選 第 8 頁,共 16 頁. ( 4)志: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 5)乃:見漁人,乃 大驚 乃不知有漢 ( 6)中:中無雜樹 其中往來種做 ( 7)之:忘路之遠近 漁人甚異之 聞之,欣然規(guī)往 處處志之 ( 8)環(huán):四周竹樹環(huán) 合 如鳴佩環(huán) ( 9)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 10)可

17、:譚中魚可百許頭 明滅可見 ( 11)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 ( 12)而:潭西南而望 乃記之而去 ( 13)以: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 ( 14)見:下見小潭 明滅可見 ( 15)樂:似與游者相樂 如鳴佩環(huán),心樂 之 ( 16)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17)為:為宮室 中軒敞者為艙 ( 18)可:高可二黍許 珠可歷歷數(shù)也 ( 19)端: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其人視端容寂 以至鳥獸,木石 ( 20)木:能以徑寸之木 ( 21)其:天之蒼蒼,其 正色邪 其視下也 ( 22)于:海運就將徙于 南冥 游于濠梁之上 ( 23)之:其翼如垂天之 云 子之不知魚之樂 子固非魚也 ( 2

18、4)固:固不知子矣 ( 25)其: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謂乎 ( 26)學:學學半 弗學,不知其善也 ( 27)子:不獨子其子 不獨子其子 精選 第 9 頁,共 16 頁. ( 28)故:是故謀閉而不興 故外戶而不閉 ( 29)親:不獨親其親 不獨親其親 ( 30)閉:是故謀閉而不興 故外戶而不閉 ( 31)策:策之不以其道 執(zhí)策而臨之 ( 32)能: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33)其:鳴之而不能通其 意 其真無馬邪 ( 34)食: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 4. 古今異義 ( 1)芳草鮮美 古義: 今義: ( 2)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 4)

19、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古義: 今義: ( 5)仿佛如有光 古義: 今義: ( 6)不足為外人道也 古義: 今義: ( 7)悉如外人 古義: 今義: ( 8)余弟宗玄 古義: 今義: ( 9)乃記之而去 古義: 今義: ( 10)崔氏二小生 古義: 今義: ( 11)高可二黍許 古義: 今義: ( 1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古義: 今義: ( 13)其兩膝相比者 古義: 今義: ( 1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古義: 今義: ( 15)教然后知困 古義: 今義: ( 16)知困,然后能自強 古義: 今義: 精選 第 10 頁,共 16 頁. ( 17)不知其旨也 古義: 今義: ( 18)一食或

20、盡粟一石 古義: 今義: ( 19)是馬也 古義: 今義: ( 20)且欲與常馬等不行得 古義: 今義: ( 21)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義: 今義: ( 22)大道之行 古義: 今義: ( 23)矜寡孤獨 古義: 今義: ( 24)女有歸 古義: 今義: ( 25)盜竊亂賊而不做 古義: 今義: ( 26)故外戶而不閉 古義: 今義: 5. 詞類活用 ( 1)漁人甚異之 ( 2)欲窮其林 ( 3)處處志之 ( 4)未果 ( 5)復前行 ( 6)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7)心樂之 ( 8)皆如空游無所依 ( 9)下見小潭 ( 10)斗折蛇行 ( 11)其岸勢犬牙差互 ( 12)凄神寒骨 ( 13)

21、箬篷覆之 ( 14)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15)石青糝之 ( 16)一食或盡粟一石 ( 17)策之不以其道 6. 重點實詞識記 ( 17)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 1)緣溪行 ( 2)屋舍儼然 (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4)咸來問訊 ( 5)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6)此中人語云 ( 7)便扶向路 ( 8)及郡下,詣太守 精選 第 11 頁,共 16 頁. ( 9)欣然規(guī)往 ( 10)后遂無問津者 ( 11)水尤清冽 ( 12)卷石底以出 ( 13)潭中魚可百許頭 ( 14)佁然不動 ( 15)潭西南而望 ( 16)不行久居 ( 17)隸而從者 ( 18)嘗貽余核舟一 ( 19)蓋大

22、蘇泛赤壁云 ( 20)中軒敞者為艙 ( 2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23)其船背稍夷 ( 22)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 24)而記其長曾不盈 寸 ( 25)左右芼之 ( 26)白露未晞 ( 27)怒而飛 ( 28)是鳥也 ( 29)志怪者也 ( 30)不知其旨也 ( 31)講信修睦 ( 32)男有分 ( 33)故雖出名馬 ( 34)且欲與常馬等不行得 ( 35)安求其能千里也 7. 重點句子翻譯 (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3)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滿意 ( 4)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6)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

23、論魏晉 ( 7)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8)潭中魚可百許頭,皆如空游無所依 (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8)其岸勢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精選 第 12 頁,共 16 頁. ( 9)四周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 10)以其境過清,不行久居,乃記之而去 ( 1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 12)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表情與蘇黃不屬 ( 13)其人視端容寂,如聽茶聲然 ( 14)細弱蚊足,勾畫了了 ( 15)該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16)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 17)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18)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

24、遠而無所至極邪? ( 19)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 ( 20)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1)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 2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 23)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2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不能通其意 ( 2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27)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 28)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8. 古詩句默寫 ( 1)桃花源記中描寫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 ; ( 2)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25、寫江水的清亮,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 3)核舟記 中最能表達王叔遠構(gòu)思神奇, 技藝精深的句子是 精選 第 13 頁,共 16 頁. ( 4)關(guān)雎中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兩句是 , ,這兩句詩已成為人們追求愛 情的口頭語; ( 5)蒹葭中 , 常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 ( 6)茅屋被秋風所破歌中表達詩人推己及人,關(guān)懷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 是 , ; ; ; ( 7)賣炭翁中描寫賣炭翁肖像的句子是 , (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中表達期望出仕而無人引薦的句子是 , ( 9)常見的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描畫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 , ; ( 10)送友

26、人 中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 襯托離情別緒的詩句是 , ; ( 11)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 , 營造了夜深人靜,月掛疏桐 的孤寂氛圍; 文言文基礎(chǔ)學問專項復習答案 1.( 1)東晉 潛 元亮 五柳先生 歸園田居 五柳先生傳 (2)子厚 唐 永州八記 韓愈 歐 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3)張潮 虞初新志 魏學洢 ( 4)最早 西周 春 秋 305 風 雅 頌( 5)戰(zhàn)國 道 莊子( 6)儒 戴圣 周禮 儀禮( 7)退之 韓昌黎 文 起八代之衰 唐宋八大家( 8)現(xiàn)實 詩圣 詩史 李白 ( 9)樂天 唐 香山居士 白氏長慶集 2. ( 1)“要”通“邀”,邀請; ( 2)“有

27、”通“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 ( 3)“衡”通“橫”, 跟“豎”相對; ( 4)“甫”通“父”,男子美稱,多用于字之后; ( 5)“詘”通“屈” ,彎曲;( 6) “冥”通“溟”,海; (7)“與”通“舉”,推舉; ( 8)“矜”通“鰥”,老而無妻; ( 9)“食” 通“飼”,喂; ( 10)“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 3. (1)動詞,查找;副詞,立刻,不久;( 2)動詞,作為;介詞,向;( 3)舍棄;房屋( 4)動 詞,做標記;名詞,標記( 5)于是,就;竟然 ( 6)中間;里面;( 7)助詞,的;代詞,它;代 詞,這件事;助詞,補足音節(jié),無實意;( 8)動詞,環(huán)繞;名詞,玉環(huán);( 9)介

28、詞,由,自;動 詞,跟隨;( 10)副詞,大約;助動詞,可以;( 11)形容詞,清亮;形容詞,凄清;( 12)連詞, 表修飾;連詞,表順承;( 13)介詞,用;連詞,而;( 14)現(xiàn)出;觀看 ( 15)以 為樂;歡 精選 第 14 頁,共 16 頁. 樂( 16)神奇;零數(shù),余數(shù);( 17)雕刻;是;( 18)大約;可以 ( 19)右端;端正 ( 20)木 頭;樹木( 21)表示挑選;代大鵬;( 22)到;在;( 23)助詞,的;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 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 24)當然;原先; ( 25)代詞,指代嘉肴;語氣詞,表示估量,譯為大致; ( 26)教導;學習;( 27)以 為

29、子;子女;( 28)由于;所以 ( 29)以 為親;名詞,父 母 ( 30)堵塞;關(guān)( 31)用馬鞭驅(qū)趕,動詞;馬鞭,名詞;( 32)才能,才能,名詞;能夠,動 詞;( 33)它的,代詞;表示詰問,豈,莫非;( 34)吃;喂養(yǎng) 4. ( 1)(花草等)新穎美好;(菜肴,瓜果等)味道好;( 2)交叉相通;指運輸事業(yè);( 3)妻 子兒女;男子的配偶;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境地;( 4)不要說,更不必說;表示在任 何條件下結(jié)果都不會轉(zhuǎn)變;( 5)模模糊糊,形容看不真實的樣子;好像,好像;( 6)不值得;不 夠,不充分 ( 7)桃花源以外的人;局外人( 8)人稱代詞,我;剩下;( 9)離開;從所在地到 別的地方(跟“來”相對);( 10)年輕人;戲曲中生角的一種,扮演青年男子;( 11)大約;可 以;( 12)竟然;曾經(jīng);( 13)靠近;比較,較量;( 14)怎么;安全,平安;( 15)困惑;困難; ( 16)勉勵;與“弱”相對;( 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