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_第1頁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_第2頁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_第3頁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_第4頁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講稿同學們: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斷言,從現(xiàn)在到21世紀中葉, 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帶來持續(xù)而深刻的痛苦。從疾病發(fā)展史來看, 人類已進入心理疾病時代。在自然災害多發(fā)、社會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心理危機是十分現(xiàn)實的威脅。中國人所面臨的心理危機不容忽視。如果沒有恰當?shù)男睦硎鑼В?短期的心理危機會演變成長期的精神 疾病。浙江大學心理學系教師楊宏飛這樣告誡道。世界衛(wèi)生組織、 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1 993年就已預測:精神神經(jīng)疾病占中國疾病總負擔的比例,將從上世紀90年代的1 4 . 2 %上升到2020年的15. 5 %,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

2、占到第一位。西班牙薈萃 月刊7月號發(fā)表的文章說, 人類進入精神 疾病時代。世界25 %的人在其人生的某個階段出現(xiàn)精神障礙,精神疾病已經(jīng)成為21世紀的重要疾病。精神障礙疾病今后幾年將大幅增加。世界衛(wèi)生組織自2019年以來已把關注精神疾病問題作為它的主要任務之一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 今后1 020年內,全球將有1 / 5的人罹患各種心理疾病, 排在前1 0位的死因中, 有3項將源 于心理因素。還有的統(tǒng)計結果表示,目前的青少年中有15. 5 %的人有自殺傾向。據(jù)天津精神衛(wèi)生國際論壇公布的數(shù)字,目前我國許多1 7歲以下的青少年正在受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未成年人的心 理疾患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3、專家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天津市安定醫(yī)院曾經(jīng)對部分小學和初中在校生的精神健康狀況進 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 5. 1 %的中小學生有抑郁心境, 其中男孩 多于女孩,并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上升, 面臨小學畢業(yè)和即將參加 中考的孩子產(chǎn)生抑郁的比例最高。中華醫(yī)學會精神分會常務委員、天津市安定醫(yī)院馮志穎教授指出,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可許多孩子都認為, 父母、老師、 親戚、朋友期待的目光對 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道道繩索、一座座大山。長期的壓力得不到宣泄, 孩子就會進入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 出現(xiàn) 自卑自責、 喪失學習興趣、 思維聯(lián)想困難、 精力食欲減退, 有的 孩子甚至有自殺傾

4、向。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情緒障礙、行為問題、人格缺陷、心理障礙等幾種類型, 這些問題正威脅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發(fā)展。馮教授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一個系統(tǒng)工程, 家長能夠做 到的就是給孩子減壓, 同時接受一些心理調養(yǎng)方面的教育, 及時發(fā) 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并進行疏導。他警告說,過大的學習壓力只能使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更嚴重的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北京1 0萬大學生患抑郁癥。衛(wèi)生局健康播報:北京1 0萬大學生患抑郁癥。北京市衛(wèi)生局發(fā)布本周(6月6日至1 1日)健康播報稱, 近 期一項北京地區(qū)抑郁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 有60萬人曾經(jīng)或正 在患抑郁癥,而在北京地區(qū)的大學生中, 抑郁癥患者不少于1

5、 0萬 人。其中62. 9%從未求診或接受治療。很多抑郁癥患者寧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視,結果延誤了治療,導致抑郁障礙更加嚴重。(一)我國兒童心理存兩大缺陷目前,我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 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課題中引人注目的結論。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專家都對我國兒童心理與行為進行過不同方式的調查和測試,取得了上萬條數(shù)據(jù)。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是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沈德立主持這項研究已達十年之久,出版相關專著 300多萬字。沈德立說:創(chuàng)造力與共情

6、能力差作為共性問題出現(xiàn),表明在少年兒童身心成長過程中, 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的認知普遍存在誤區(qū)。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國民素質的提升, 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大量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認知存 在八大誤區(qū),正是這八個誤區(qū)導致大人對孩子愛之愈深,孩子對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給孩子包辦一切, 且過分地關注孩子表面的東西, 造成兩 個結果:一是沒有給孩子搭建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二是使本來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更加重了 自我意識。學校、家庭教育的八個誤區(qū) 重成功輕失?。宏P注成功重于面對失?。ê鲆暳耸τ诔晒Φ牡旎饔茫┲匚镔|輕精神:關注物質需求重于精神需求(忽視了高層次的精神領域的發(fā)展)

7、 重結果輕過程:關注學習結果重于學習過程(忽視了成長和積累的過程)重智商輕情商:關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忽視了情感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重答案輕問題:關注是什么重于為什么(忽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重行為輕心理:關注外顯行為重于內隱心理(忽視內在的心理因素)重共性輕個性:關注共性問題重于個性問題(忽視兒童的個性化表達)重說教輕交流:關注單向說教重于雙向交流(忽視孩子的主體地位)心理學家俞國良教授表達了與沈德立同樣的憂慮, 并以他對世界各國兒童 進行的比較調查結果提供佐證:一是目前我國兒童的運算能力在世界被調查國家中名列前茅, 創(chuàng)造力卻位居其后;二是在我國,問及父母最關心的問題時,父母的回答都是如

8、何讓孩子幸福成長,而孩子卻回答:父母只關心我的分數(shù)。在問及老師是否愛自己的學生時, 95%的老師回答是愛。但只有5%的學生認為老師愛他們。(二)學生存在的主要人格缺陷中小學生作為獨生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結構和教養(yǎng)方式,存在著一些共同的人格缺陷。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首先必需對他們共同的人格缺陷進行了 解和分析。、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兒童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堅信自己的判斷, 往往不屑考慮別人的意見或做法, 對自己不善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 批評,日常處事唯我獨尊, 很少顧及他人。自我中心本是幼兒階段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進入童年期, 隨 著兒童認知水平和交際水平的發(fā)展,逐步實現(xiàn)脫中心化, 并且發(fā)

9、展 出良好的伙伴關系。但是,由于獨生子女獨特的家庭結構, 他們從小沒有兄弟姐妹,一個人獨享父母的關愛, 再加上祖父母的溺愛, 使得幼兒期的自我 中心一再受到強化而固著下來, 成為一種人格缺陷, 并泛化到所有日常事務中,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表現(xiàn)出自私和狹隘的弱點。如果不及時加以克服,輕則對今后的社會交往帶來不利影響,不能很好地適應現(xiàn)實生活, 重則可能引發(fā)人際沖突,成為誘發(fā)心理障礙的直接原因。、自私利已。在現(xiàn)今經(jīng)濟的沖擊下, 人們更看重實惠和物質利益, 這種心態(tài) 通過家長的和社會傳媒的作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 使一些孩子把享 受、金錢放在首位, 他們做事從不考慮別人的需要, 總把別人當 作自己的對手,

10、看到別人有困難,不愿伸手援助,還暗自得意,心 里等著看別人的笑話。這樣的學生不愿幫助別人, 什么也不愿與別人分享, 長此以往 將會失去朋友,別人也不愿與他溝通, 有什么復習資料自然也不會 與他共享, 他當然也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缺乏同情心。同情心是保證人與人交往的感情基礎。孔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總是感到十分傷感。心理學認為同情是由真實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緒、情感狀態(tài)所引起的與之一致的情緒或情感體驗,是一種替代性的情緒反應能力。它使我們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與之同哀樂、 同甘苦??晌覀兩磉叺牟糠趾⒆泳褪秩狈ν樾?。而有的同學總是讓老師和同學頭疼,因為他們總是在別人犯錯

11、批評的時候幸災樂禍, 體育課上有一女同學在參加跑步時摔了一跤, 臉上擦破了一塊, 同學們都圍上去表示安慰,可他們卻哈哈大笑,還一個勁地說:活該。有一次,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 他們故意引盲人到一個石頭較 多的地方, 害得盲人摔跤, 旁邊的同學都指責他們, 可他倆卻笑 著跑了。分析以上這些孩子的行為,我們在氣憤之余, 更多的是感 到悲哀。當今的世界仍存在著太多的苦難, 我們的孩子們都不能去感受 它,關注它,那么當苦難降臨到他們頭上時, 他們又將如何去承 受這一切呢? 4、心理脆弱。心理脆弱表明心理活動強度低, 心理耐受力差, 應對挫折的抵 抗力較為薄弱,在面臨強大的精神刺激時往往難以承受, 會誘發(fā)

12、過 度的應激反應。例如某少女因為同學的一句玩笑而耿耿于懷,誘發(fā)了精神分裂癥;某些學生因為老師的嚴厲批評而走上了輕生道路。究其原因,除了同學和老師的不當言行之外, 更多的是這些同 學的心理承受力太差, 過分敏感, 不能及時降解心理壓力, 以致 引發(fā)嚴重的心理障礙。我們不僅要問:面對風云變幻的世界, 面對危機四伏的人生, 如此脆弱的心靈 又怎能抵御人生的風暴, 抵達輝煌的巔峰呢? 獨生子女心理脆弱的 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成長過程中過多的溺愛和過少的競爭,剝奪了他們經(jīng)受困難和挫折歷練的機會,他們就像生長在溫室里的鮮花,弱不禁風, 難以承受風霜雨雪的考驗。、自制力差。自制力即心理自控能力, 是心理健康的

13、重要指標。對個體而言,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 行為的方式和思維的 方向及過程, 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xiàn)的。自制力差的兒童,往往表現(xiàn)為情緒沖動、 難于克制,不恰當?shù)?情感表達方式, 注意力分散, 行為過度和行為失當。如任其發(fā)展容易誘發(fā)多動傾向和品行問題,也會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尤其在人際交往中,自制力的缺乏會引發(fā)不應有的沖突。自制力的缺乏一方面與溺愛式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關,他們由于從小缺乏嚴格的約束, 表現(xiàn)出行為控制的欠缺;另一方面, 如果家長采用極端化的管教方式, 也容易導致子女的逆反心理, 家長的 暴力行為也許無意中為孩子提供了 一個學習的榜樣, 一旦有機會, 他就會把這種沖動行為發(fā)泄到其他人身上。、動機缺失。部分學生表現(xiàn)出對學習缺乏興趣, 行為懶散,不能專注于學習 活動,無法完成作業(yè), 成績較差。無論教師和家長如何要求, 都難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行為主義認為,人同動物一樣,會把在先前經(jīng)驗中產(chǎn)生的無助 感遷移和泛化到后來相似的情境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