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下學期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的石器、骨器、碳化稻谷、豬和水牛等家畜的骨頭,還有陶器木制船槳和木制建筑殘件等。這說明當時() A農作物品種得到改良B人們過著游牧生活C牛耕技術得到了發(fā)展D原始農業(yè)已經產生(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有碳化稻谷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說明了原始農業(yè)已經產生,故D項正確;河姆渡遺址遺址中發(fā)現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這表明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的起源地之一,無法說明農作物品種得到改良,排除A項;題干材料“木制建筑殘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
2、定居生活,因此,B項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春秋后期,出現了鐵制農具和牛耕,因此,C項與題干“河姆渡遺址”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下圖為一組商王占卜的關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記錄,這可以用來佐證商代 文字:己已王卜貞,【今】歲商受【年】。王占曰:吉。東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上受年,吉。A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不均衡B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田賦C統(tǒng)治具備一定地域基礎(正確答案)D出現了古代最早的文字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據材料“商王占卜的關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記錄-東土受年、南土受年、西上受年”等信息可知,商朝具備一定的疆域,統(tǒng)治具備一定地域基礎,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排除A項;
3、材料未涉及政府的田賦收入,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記錄,但未涉及對甲骨文的評價,排除D項。故選C項。3在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羊頭罍,與河南殷墟遺址和湖南炭河里遺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處。結合下列出土在同一時代的青銅器,可以推斷() A中原文明經絲綢之路傳到巴蜀地區(qū)B各地文明獨立發(fā)展體現多元性特征C商周時期各地區(qū)之間交流十分頻繁D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分析】【詳解】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羊頭罍,與河南殷墟遺址和湖南炭河里遺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處。由此可以推斷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青銅冶煉技術是有交流的,即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故D正確;
4、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和中亞、西亞的要道,故A錯誤;材料不是強調各地文明的多元性特征,故B錯誤;“各地區(qū)之間交流十分頻繁”說法過于絕對,故C錯誤。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與之相似的是 A“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B“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C“兼愛”D“禍兮福之所倚”(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由材料“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可知,說這話的人認為經常自我表現反而名聲大不起來,經常自我夸耀反而沒有功勞,這與道家“福禍相依”的辯證法類似,故選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親自強加給對方,這與材料那句話的意思相去甚遠,故A項不符題意,排
5、除;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意思是對敵人的情況和自己的情況都有透徹的了解,作戰(zhàn)就不會失敗,這與材料那句話的意思相去甚遠,故B項不符題意,排除;兼愛指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這與材料那句話的意思相去甚遠,故C項不符題意,排除。5史記律書記載,文帝時期,“百姓無內外之徭(徭役),得息肩於田畝,天下殷富”, 天下百姓剛從水深火熱之中解脫出來,“人民樂業(yè),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這反映了文帝 A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B勤儉治國反對奢侈C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正確答案)D下令士兵還鄉(xiāng)務農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百姓無內外之徭(徭役),得息肩於田畝,天下殷富”可知是百姓沒有徭役,經濟恢復,天下富裕
6、;“人民樂業(yè),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可知是漢文帝時期人民安居樂業(yè),能順應民意,人民安心生產,不加擾亂,所以百姓安定,這些內容都反映出因為漢文帝實行了休養(yǎng)生息政策,C項正確;AB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漢高祖下令士兵還鄉(xiāng)務農,排除D項。故選C項。6紙是今天我們書寫的常要載體。但是,在紙出現之前的漢初,“書本必須要通過抄寫才能完成,抄一本書甚至必須去千里外尋師訪求,因此有黃金滿篇,不如留給子孫一本經書之說”。這則材料能夠說明 A西漢初造紙術已經得到改進和普及B當時黃金的價格已經遠遠低于經書C當時進行文化傳承的條件十分艱難(正確答案)D人們對于求取功名的熱情十分高漲答案解析:【解析】【詳
7、解】根據材料在紙出現之前“漢初書本必須要通過抄寫才能完成,抄一本書甚至必須去千里外尋師訪求,因此有“黃金滿篇,不如留給子孫一本經書之說?!笨梢钥闯觯诩埌l(fā)明之前,抄寫一本書非常困難,對于經書的傳承造成重大障礙。反映的是當時進行文化傳承的條件十分艱難。C項正確;東漢造紙術得到改進和普及,排除A項;B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材料反映的是漢初及之前的時間,排除D項。故選C項。7史學家陳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測后記中說:“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chuàng)空前之世局?!睂Υ死斫庹_的是() A南北朝民族交融為唐繁榮奠定
8、基礎(正確答案)B唐朝廢除了秦漢以來的各項制度C唐朝開創(chuàng)后世各項政治制度的先河D南北朝時期中原文化煥發(fā)新機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隋唐時期的統(tǒng)一好強盛是建立在魏晉南北朝以來民族大融合基礎之上的,南北朝時期大融合為唐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與材料主旨相符,A項正確;唐朝對秦漢以來歷朝的各項制度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不是廢除,排除B項;唐朝很多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等都創(chuàng)于隋朝,所以“唐朝開創(chuàng)后世各項政治制度的先河”說法不正確,排除C項;南北朝時期中原文化煥發(fā)新機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8唐初設置政事堂,實行中書、門下兩省聯合議政。在政事堂議政的數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
9、,稱為“中書執(zhí)政事筆”。唐肅宗時,首席宰相每隔十天輪流執(zhí)筆,德宗時改為每日一人輪流執(zhí)筆。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減輕宰相負擔B提高行政效率C強化君主專制(正確答案)D實行部門牽制答案解析:【解析】【詳解】題干材料表明,唐朝時,幾代皇帝不斷分割、削弱相權,強化集體宰相制,這反映了皇權專制不斷加強,C項正確;減輕宰相負擔不是材料做法的最主要目的,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項;實行部門牽制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D項。故選C項。9某校歷史社團舉辦歷史圖片鑒賞比賽,某同學抽取到了下列圖片,他所鑒賞的歷史圖片的主題應該是A唐代開放的社會風氣B宋代經濟重心的南移C中國古代的水上賽事D中國古代
10、的體育活動(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三幅歷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打馬球反映了唐朝時期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景,圖二銅鏡反映了宋代的蹴鞠運動,圖三畫作描繪了宋代時就已經存在的賽龍舟活動,三幅圖片描述的都是中國古代的體育活動,D項正確;材料圖片分別涉及唐代與宋代,排除AB項;材料中只有圖三按描繪的是水上賽事,排除C項。故選D項。10北宋時期,宋徽宗大力扶持書畫藝術,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傳世畫作。畫院年輕畫師王希孟所繪千里江山圖便是其中的山水面代表,此畫以長卷形式展現了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這幅作品集中體現了千里江山圖(局部)A關注自然的審
11、美取向B貼近市俗的風景描繪C江南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D宮廷畫的意境和趣味(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畫院畫師王希孟所繪千里江由圖屬于宮廷畫,集中體現了宮廷畫的意境和趣味,D項正確;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具有關注自然的審美取向,排除A項;風俗畫是貼近市俗的風景描繪,排除B項;畫作千里江由圖無法體現其描繪的是江南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排除C項。故選D項。11盡管通過西征和以此為開端的其他往來溝通了中西經濟文化聯系,使中國的釋站制度及四大發(fā)明轉傳到歐洲歐洲中亞的器械醫(yī)學、天文等也先后傳入中國但是成吉思汗對外進行的武力征服華是不容肯定和贊揚的。由此可知蒙古的對外擴張 A對歐亞發(fā)展有利有弊(正確答案)B是值得肯定
12、和贊揚的C阻礙了中外貿易交流D使中國醫(yī)學傳入歐洲答案解析:【解析】【分析】【詳解】材料對于蒙古對外擴張溝通了中西經濟文化聯系,但是武力擴張是不容肯定的??梢?,蒙古的對外擴張對歐亞發(fā)展有利有弊,A項正確;材料明顯對于蒙古對外擴張是否定的,排除B項;材料中說明蒙古對外擴張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聯系,排除C項;材料說明的是中亞的醫(yī)學傳入中國,排除D項。故選A項。12在郭守敬的建議下,元世祖派了14 位天文學家,在國內 27 個地點進行天文觀測,其觀測結果為編制授時歷提供了科學的數據。由此推斷 A中國古代政府歷來重視天文學發(fā)展B勞動人民是推動科技發(fā)展的動力C國家扶持促進了古代科技的發(fā)展(正確答案)D專制
13、統(tǒng)治的強化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答案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是元世祖派遣人力,收集數據,為授時歷的編制提供了科學的支持,說明國家扶持促進了古代科技的發(fā)展,C項正確;“歷來重視”無法體現,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政府的促進作用,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對科技發(fā)展的促進,而不是阻礙,排除D項。故選C項。13明代,在浙江桐鄉(xiāng)縣,地方官員若出身進士,當地的秀才就“不勝諂事”,若出身舉人,便隨意提出要求,“茍不如意,便加詞色犯之”。這現象反映出 A官員士紳之間關系緊張B士人輿論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級決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響官員威望(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可知,從“不勝諂事”到“便隨
14、意提出要求”“茍不如意,便加詞色犯之”體現了秀才對進士出身和舉人出身的官員態(tài)度截然相反,這說明了科舉考試對官員威望的影響很大,D項正確;題干沒有提及官員士紳之間的關系,排除A項;題干與地方政事無關,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官員的行政能力,排除C項。故選D項。14有學者指出,正是鄭和下西洋為16-17世紀數以千計的西方傳教士的直接來華做了交通上的準備。傳教士所帶來的海外世界的新內容,也為明清中國人重新理解世界、認識海洋奠定了基礎。該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 A直接導致西方列強對華的武裝侵略B加深中國對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認識(正確答案)C加強了中華文明與亞非大陸的聯系D因政府財政難以為繼導致未能持續(xù)答
15、案解析:【解析】【詳解】鄭和下西洋為西方傳教士來華做了交通上的準備,而西方傳教士帶來的新知識也為中國人重新認識世界奠定了基礎,由此可知鄭和下西洋為后來中國人重新認識世界提供了條件,加深了中國對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認識,B項正確;“直接導致”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據題意可知應該是加強了與歐洲大陸的聯系,不是與亞非大陸,排除C項;D項與題意無關,沒有涉及,排除。故選B項。15下表內容反映的是A促進民族交融的舉措B加強邊疆管理的措施(正確答案)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D主動對外交流的表現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央統(tǒng)轄,鞏固了我國西北邊疆;1281年
16、,元政府在臺灣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鞏固了我國東南邊疆;1727年,清朝設置駐藏大臣,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鞏固了我國西南邊疆;根據圖表內容反映的是各個朝代如何加強對邊疆的管理的,是加強邊疆管理的措施,B項正確;材料體現并不都是民族交融,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反抗侵略和對外交流,排除CD項。故選B項。16故宮在明清時期被稱作“紫禁城”。其中,“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處共有恒星15顆。這組恒星代表“運于中央,臨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宮殿,即“紫宮”?!敖笔侵附?。這一建筑理念體現的實質問題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齊全C皇權至上(正確答案)D國家團結統(tǒng)一答
17、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運于中央,臨制四方”可知,體現了天帝的權威和地四方的控制,說明以天帝的權威象征人間皇帝的權力,實際上體現了皇權至上的理念,C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的表面上看是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的實質仍然是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建筑功能齊全和國家的團結統(tǒng)一,排除BD項。故選C項。17古埃及人通過尼羅河漲水與太陽、天狼星的關系而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成為后來古羅馬“儒略歷”的藍本;又由于需要測量尼羅河的水位,丈量河水退去后兩岸土地而發(fā)展了數學。這反映了() A古埃及人具有科學研究的天賦B古埃及人相信科學不迷信神靈C古埃及從農業(yè)生產中發(fā)展科學(正確答案)
18、D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科學中心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古埃及人通過尼羅河漲水與太陽、天狼星的關系而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由于需要測量尼羅河的水位,丈量河水退去后兩岸土地而發(fā)展了數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埃及從農業(yè)生產中發(fā)展科學。C項正確;ABD項不符合史實,可排除。故選C項。18十二銅表法第三表(執(zhí)行):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將把債務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帶或腳鐐拴住,但(腳鐐)重量最多為15磅,愿減輕的聽便。這主要反映出羅馬法 A遵循自由平等原則B注重人文精神C強調協(xié)商一致原則D注重財產保護(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公元前450
19、-前449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成文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據“十二銅表法第三表(執(zhí)行):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將把債務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帶或腳鐐拴住,但(腳鐐)重量最多為15磅,愿減輕的聽便?!笨芍@主要反映出羅馬法注重財產保護。D項正確;ABC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故選D項。1910世紀時,西北歐的毛紡業(yè)城市和當時較為落后的英國城市,都出現了城市工商業(yè)者逐漸
20、集結成市民階級,最終成長為能與封建勢力抗衡的強大政治力量。這反映了中世紀歐洲城市() A推動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B擺脫束縛享有司法特權C保障了城市居民利益D孕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城市工商業(yè)者逐漸集結成市民階級,最終成長為能與封建勢力抗衡的強大政治力量”可知,這體現出,城市工商業(yè)的生產組織方式最終發(fā)展成手工工場,這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它有力地沖擊封建勢力,D項正確;中世紀歐洲城市體現了向近代轉型的特征,資本主義因素產生并發(fā)展,不是說推動農業(yè)經、享有司法特權、 保障了城市居民利益,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20亞當斯密曾指出:“美洲及東印度航
21、路被發(fā)現時,歐洲人的優(yōu)越勢力使他們能為所欲為,在此等遼遠地方作出各種不合正義的事體。今后,此等地方的土人也許會日漸強盛,歐洲人也許會日趨衰落,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氣與實力。”據此分析可知,殖民地的發(fā)展進步除自身努力之外,還在于() A列強因殖民戰(zhàn)爭實力下降B歐洲近代文明的客觀影響(正確答案)C西方社會的發(fā)展?jié)u趨衰落D殖民地國家的資源較豐富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美洲及東印度航路被發(fā)現時,歐洲人的優(yōu)越勢力使他們能為所欲為,在此等遼遠地方作出各種不合正義的事體。今后,此等地方的土人也許會日漸強盛,歐洲人也許會日趨衰落,使世界上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氣與實力”,可知,亞當斯密強調,
22、歐洲人的殖民擴張,對殖民地除了具有破壞性外,客觀上還有建設性,使殖民地人民在歐洲殖民者外力刺激下發(fā)展,說明殖民地的發(fā)展進步除自身努力之外,還在于歐洲近代文明的客觀影響,B項正確;殖民戰(zhàn)爭發(fā)生在歐洲列強之間,與材料中的“土人”不符,排除A項;殖民地的發(fā)展進步主要靠自身努力,且材料強調“歐洲人也許會日趨衰落”,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殖民地國家的資源較豐富,排除D項。故選B項。21過去的文件是貴族或議會“呈請”,國王“恩準”;光榮革命后調換了雙方的位置,議會形成法案,要求國王服從。這表明光榮革命后 A國家最高權力轉移到了議會(正確答案)B國王完全喪失了統(tǒng)治權力C民主共和制在英國確立起來D英國徹底廢除了
23、君主制度答案解析:【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過去的文件是貴族或議會請,國王恩準;光榮革命調換了雙方的位置,議會形成法案,要求國王服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了英國的權力中心由以前的國王變?yōu)楝F在在議會,國王的權力來自議會,即國家最高權力轉移到了議會,A項正確;材料沒有表明國王喪失了統(tǒng)治權力,排除B項;英國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并沒有廢除君主制度,排除CD項。故選A項。22在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啟示和精神鼓舞下,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爭取自身解放同各種反動勢力進行了不懈斗爭。這表明共產黨宣言為無產階級 A提供了思想武器(正確答案)B總結了經驗教訓C闡明了最終目標D論證了社會規(guī)律答案解析:【解
24、析】【分析】【詳解】題干“在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啟示和精神鼓舞下,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爭取自身解放同各種反動勢力進行了不懈斗爭”說明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斗爭是在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啟示和精神鼓舞下進行的,說明共產黨宣言為無產階級提供了思想武器,A項正確;經驗教訓是在革命結束之后對革命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共產黨宣言闡明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社會規(guī)律在題干中也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23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一個年代尺,該年代尺反映的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美國獨立戰(zhàn)爭(正確答
25、案)C法國大革命D英國工業(yè)革命答案解析:【解析】【分析】【詳解】175年4月19日,來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成為獨立戰(zhàn)爭的轉折點;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故選B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開始,排除A;法國大革命從1789年開始,排除C;英國工業(yè)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排除D。241870年,日本興辦了第一家報社。到1883年,全國報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有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譯出版,報紙、雜志如雨后春筍般興辦起來,它們廣泛介紹歐洲的工業(yè)文明,報道時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識深入到民眾中。由
26、此可見,促進日本社會轉型的因素是 A政府法令的推動B新聞出版業(yè)的發(fā)展(正確答案)C近代教育的產生D西方列強的侵略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大批著作被翻譯出版,報紙、雜志如雨后春筍般興辦起來,廣泛介紹歐洲的工業(yè)文明,報道時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識深入到民眾”可知,材料反映促進日本社會轉型的因素是新聞出版業(yè)的發(fā)展,B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涉及“府法令的推動、近代教育的產生、西方列強的侵略”,排除ACD。故選擇B。25語言的傳播和發(fā)展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在1517世紀出現的potato(馬鈴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紀出現的telephone(電話)、te
27、legraph(電報)、electron(電子)等新詞,反映的相關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是 A新航路開辟工業(yè)革命B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C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D新航路開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517世紀,potato(馬鈴薯)、maize(玉米)等美洲新詞開始進入歐洲人的生活,這些美洲物種的傳播得益于哥倫布,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美洲新大陸。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由于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廣泛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telephone(電話)、telegraph
28、(電報)、electron(電子)等新詞的出現有關的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電力成為新能源。D項正確;ABC項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D項。26“1914年爆發(f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協(xié)調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的統(tǒng)治局面。形成了以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為代表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39年爆發(f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最終以反法西斯國家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zhàn)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世界,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當今世界,多個經濟力量的崛起。各國.各地區(qū)之間區(qū)域合作愈發(fā)頻繁。也直接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趨勢”以上材料,力在說明() A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B(tài)多個經濟力量的出現是引發(fā)多極化格局的主要原因C戰(zhàn)爭與合
29、作在不同層面上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正確答案)D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多極化格局已經形成答案解析:【解析】【詳解】據“1914年爆發(f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協(xié)調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的統(tǒng)治局面。形成了以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為代表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1939年爆發(fā)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最終以反法西斯國家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zhàn)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世界,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可知,戰(zhàn)爭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據“當今世界,多個經濟力量的崛起,各國、各地區(qū)之間區(qū)域合作愈發(fā)頻繁,也直接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趨勢”可知,合作也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故據題干材料可知,材料也在說明戰(zhàn)爭與合作在不同層面上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C
30、項正確;A項只是說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沒有體現合作也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變,排除;B項只能說明多個經濟力量的出現是引發(fā)多極化格局的主要原因,但沒有體現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選項AB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正確。27數據統(tǒng)計分析是研究歷史的常用方法。下表為1951-1980年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導致增長率趨勢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經濟政策成效甚微B工業(yè)化建設的進程加快C蘇聯模式的長期影響(正確答案)D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答案解析:【解析】【詳解】1936年,蘇聯通過新憲法,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
31、”,新憲法的制定,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形成。這一體制被稱為“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fā)揮過積極作用;蘇聯僅用了十余年就完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上百年的道路,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提升了蘇聯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但斯大林模式也具有嚴重的弊端,從長遠看,它嚴重影響了蘇聯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一,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使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第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第三,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yè)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第四,經濟發(fā)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C符合題意;新經濟政策在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濟南2025年山東濟南市濟陽區(qū)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初級綜合類崗位4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1
- 湖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大學《軟件質量控制與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工業(yè)學院《云平臺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建設工程造價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城鄉(xiāng)規(guī)劃原理修詳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書籍形態(tài)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中瑞酒店職業(yè)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模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電腦立體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施工組織及BIM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風景園林設計實驗古典園林景觀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冀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5 單詞短語預習復習單
- 公司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辦法
- 鋼筋工工藝與實習(第二版)課件匯總全書電子教案完整版課件最全幻燈片(最新)課件電子教案幻燈片
- 煤礦從業(yè)人員考試題庫全答案(word版)
- 洞頂回填技術交底
- 最簡易的帕累托圖制作方法簡介PPT通用課件
- 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理課程標準
- 初二下分式混合計算練習1(附答案)
- (完整版)振幅調制與解調習題及其解答
- 抗震支架施工安裝合同
- JJG 657-2019 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檢測儀 檢定規(guī)程(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