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 第3單元 9 屈原列傳_第1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 第3單元 9 屈原列傳_第2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 第3單元 9 屈原列傳_第3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 第3單元 9 屈原列傳_第4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 第3單元 9 屈原列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1/2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史傳與史論本單元所選課文均屬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作品,積累文言閱讀經(jīng)驗,培養(yǎng)民族審美趣味,增進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單元目標素養(yǎng)目標對應內容學習提示語言建構與運用梳理所學作品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識,注意古今語言的異同。1.誦讀法。重視誦讀,培養(yǎng)語感,積累古代作品的閱讀經(jīng)驗。2討論法。展開交流和專題討論,用歷史和現(xiàn)代的觀念審視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價值、時代意義和局限性,表達自己的看法。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在特定的社會

2、文化場景中考察作品,以客觀、科學、禮敬的態(tài)度,認識作品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貢獻。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精讀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代表性作品,體會經(jīng)典作品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文化傳承與理解由點到面地體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深和豐富,厚植家國情懷,激發(fā)使命擔當。屈原列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就是這樣一位詩人,憂國憂民?!芭e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屈原就是這樣一位清士,信念堅強?!扒嘣埔沦獍啄奚?,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這樣一位勇士,斗志昂揚?!耙嘤嘈闹瀑猓m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史學家司馬遷用如椽大筆,粗筆勾勒史實,工筆描繪細節(jié),揭示出屈原個人

3、的身世浮沉與國家存亡的內在聯(lián)系,充分彰顯了屈原的人格風采。蘇武傳擎一支旄節(jié),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隨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升平,游走于寒沙衰草間;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長虹。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被他扔進了云端;拿一支禿筆,矮紙斜行,書寫出對大漢的忠誠。史學家班固以時間為序詳細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因變被扣、力拒威逼利誘、苦守北海、持節(jié)不變的事跡,生動刻畫了蘇武的愛國者形象。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歷史上有一些朝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傳)。一代叱咤風云的帝王在君臨天下后頓時黯然失色,一個龐大的王朝在成就霸業(yè)后頃刻間土崩瓦解,這就是秦王朝;唐宋之間曾

4、經(jīng)有數(shù)個小王朝在歷史長河中交替出現(xiàn),它們本如流星一般在夜空劃過,這其中就有后唐。賈誼和歐陽修兩位史學評論家以睿智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分別對秦朝和后唐滅亡的歷史教訓進行總結,得出各自的結論,值得后人引以為戒。一、讀準字音慘怛(d)齊桓(hun)皭然(jio)毋行(w) 濯淖(no) 濁穢(hu)憔悴(qio) 枯槁(o) 汨羅(M)其糟(b) 啜其醨(chu)二、辨識通假(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指”同“旨”)(2)屈平既絀(“絀”同“黜”,指被罷免官職)(3)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4)厚幣委質事楚(“質”同“贄”,見面禮)(5)乃令張儀詳去秦(“詳”同“佯”,假裝)三、一詞多義

5、(1)察eq blc(avs4alco1(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形容詞,潔凈的樣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陳情表)(動詞,考察后予以推薦)) (2)從eq blc(avs4alco1(齊與楚從親(動詞,同“縱”,合縱),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使動詞,使隨從),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動詞,聽從,順從))(3)歸eq blc(avs4alco1(竟死于秦而歸葬(動詞,運回),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表)(動詞,舊指女子出嫁),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動詞,回去)) (4)患eq blc(avs4alco1(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動詞,憂慮,擔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6、(孟子二章)(名詞,憂患,災禍)) (5)疾eq blc(avs4alco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動詞,恨,痛心),君有疾在肌膚(扁鵲見蔡桓公)(名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勸學)(形容詞,大)) (6)絕eq blc(avs4alco1(楚誠能絕齊(動詞,斷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動詞,橫渡),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副詞,非常,極)) 四、詞類活用(1)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名詞用作動詞,奉為祖,繼承)(2)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名詞用作狀語,在內;在外)(3)蟬蛻于濁穢(名詞用作狀語,像蟬一樣)(4)其后楚日以削(名詞用作狀語,一天天地)(5)讒諂之蔽明也(動

7、詞用作名詞,說好人的壞話,諂媚國君)(6)悲其志(動詞的為動用法,為而悲傷)(7)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詞用作名詞,邪惡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8)明道德之廣崇(形容詞用作動詞,闡明)(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形容詞用作動詞,詆毀,說壞話)(10)正道直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正;使直)(11)惠王患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患)五、古今異義(1)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古義:第二年。指楚懷王十八年(前311)。今義:今年的下一年(2)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古義:騙人的假話。今義:無理狡辯,動詞。(3)顏色憔悴古義:指人的容貌,臉上的氣色。今義:由物體發(fā)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

8、視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4)形容枯槁古義:人的形體,容貌。今義: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描述。(5)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古義:言語舉動適度、得體。今義:舉止行動不慌不忙,鎮(zhèn)靜、沉著。(6)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古義:執(zhí)政,掌權。今義:(憑感情、意氣等)行事。六、文言句式(1)“離騷”者,猶離憂也。(判斷句)譯文:“離騷”,就是遭遇憂患的意思。(2)秦,虎狼之國。(判斷句)譯文:秦國,是像虎狼一樣的國家。(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動句)譯文:誠信卻被懷疑,忠心卻遭誹謗。(4)為天下笑。(被動句)譯文:被天下人恥笑。(5)方正之不容也。(被動句)譯文: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6)不凝滯于物。(被

9、動句)譯文:不被事物拘束。(7)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賓語前置句)譯文:沒有哪個不想尋求忠臣、選拔賢人來輔佐自己。(8)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狀語后置句、省略句)譯文: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一邊行走一邊吟唱。(9)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狀語后置句)譯文:對于治理國家的道理很明白,對于應對的言辭也很嫻熟。(此句通常意譯為: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擅長應對。)(10)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后置句)譯文:作為一個人,又有誰愿意讓自己的潔白之身受臟物的污染呢?七、文白對譯eq f(屈原者,名平,楚 之 同 姓 也。為 楚懷 王左 ,屈原,名平,與楚國王族

10、是同姓。做(過)楚懷王的左)eq f(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徒。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eq f(嫻于辭令。,對于應對的言辭也很嫻熟。)eq blc(avs4alco1(左徒:戰(zhàn)國時楚國的官名。相當,于上大夫,次于令尹。博聞強志:)eq blc rc(avs4alco1(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明:明白,清楚。于:介詞,,對,對于。嫻(xin):熟悉。辭令:應對的言辭。)eq f(入則與,在朝堂就與)eq f( 王 圖 議國 事,以 出 號 令;出則接遇 賓 客,,君王計議國家事務,來發(fā)出號令;對外就接待賓客,)eq f(應 對 諸 侯。王 甚 任之。,應酬諸侯。楚懷王很信

11、任他。)eq blc(avs4alco1(入:指進入朝堂。則:連詞,就。王:,指楚懷王。圖議:謀劃計議。接遇:)eq blcrc(avs4alco1(接待。應對:應酬。因屈原“嫻,于辭令”,故有此言。任:信任。)eq f(上 官大夫與之同列,爭,上官大夫與屈原在朝廷處于同等位次,上官為了)eq f(寵而心害其能。,爭取楚懷王的寵幸因而心中妒忌屈原的賢能。)eq blc(avs4alco1(上官:復姓。,大夫:官職)eq blc (avs4alco1(名。東周時,諸侯國官分卿、大夫、士三級。之:代指屈,原。列:位次。爭寵:爭取楚懷王的寵幸。害:作“患”講,)eq blc rc(avs4alco1

12、(這里是妒忌的意思。,其:代“屈原的”。)eq f(懷 王 使 屈 原 造 為 憲令,屈 平,懷王令屈原制定國家法令,屈原寫)eq f( 屬 草 稿 未 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成了草稿還未最后定稿,上官大夫看了就想(按自己的)eq f(之 ,屈 平 不 與。,意思)做些改動,屈原不同意(給他)。)eq blc(avs4alco1(使:令。造為:制,定。造,作;為,作。)eq blc (avs4alco1(同義連用。憲令:國家法令。屬(zh):寫作。而:就,承接,連詞。奪:強取為己有。之:代指屈原的草稿。見而欲奪)eq blc rc(avs4alco1(之,是“見之而欲奪之”的,省略。與:允許,

13、同意。 )eq f(因讒之,于是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eq f(曰:“王 使 屈 平 為 令,眾莫不知。,讒毀屈原說:“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們沒有誰不知道的。)eq f(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 ,每一道法令出來,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勞,他認為除了)eq f(我 莫能為也。”王怒而疏,我是沒有誰能制定法令的。”懷王聽了很生氣,就疏遠了)eq f(屈平。,屈原。)eq blc(avs4alco1(因:于是,表順承的連詞。讒之:讒毀屈原,說,屈原的壞話。讒,讒言,作動詞用。為令:制定法)eq blc rc(avs4alco1(令。為,寫,制定,動詞。莫: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伐:夸耀。)eq

14、f(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屈原痛心懷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進讒言)eq f(諂之蔽明也,邪曲 之,而阿諛奉承的小人蒙蔽了懷王的眼睛,邪惡不正的小人)eq f(害公 也,方正之不容 也,故 憂 愁 幽 思 ,妨害國家,端方正直的人不為朝廷所容,所以他憂愁深思)eq f(而 作 離 騷。“離騷”者,猶 離 憂 也。,因而寫了離騷。“離騷”,如同遭遇憂愁。)eq blc(avs4alco1(疾:恨,痛心。,聽:聽覺,名詞。)之:都是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從“王聽之不聰”至“方正之不容”,四個帶“之”字的句子都無獨立性,是“疾”的賓語。聰:明察。讒諂(chn):說好人的壞話,諂媚國君。

15、蔽:蒙蔽。明:明審的眼睛。邪曲:“邪”與“曲”都是邪惡、不正之意。這里指奸邪之人。方正:端方正直的人。也:前四個均為帶有感嘆意思的嘆詞。后一個是表示判斷語氣的語eq blc rc(avs4alco1(氣詞。幽思:深思。而:因而。者:表提示停頓的語氣,詞。猶:如同,好像,動詞。離憂:遭遇憂患。離,遭受。 )eq f(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上天,是人類的開始;父母,是人的本源。人遭遇困厄就)eq f(反本,故勞苦 倦 極,,會想到上天和父母,希望得到幫助,所以人們勞苦疲困的時)eq f(未 嘗 不 呼 天 也;疾 痛 慘 怛,未嘗不,候,沒有不呼喊天的;人們在疾苦、傷痛、內心

16、悲痛的時候,沒有不)eq f(呼父母也。,呼喊父母的。)eq blcrc(avs4alco1(窮:遭遇困厄。指處境困難。極:疲憊。,疾痛:疾苦、傷痛。慘怛(d):悲痛。怛,痛。 )eq f(屈平正道直行,竭 忠 盡 智 以 事 其 君,,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盡忠心智力來侍奉他的君王,)eq f(讒人間之,可謂,進讒言的人離間他們(而使屈原被疏遠),可以說是遭遇)eq f(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 無 ,困厄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心卻被誹謗,能夠沒有)eq f(怨 乎?屈平之作離騷,蓋 自 怨生也。,怨憤嗎?屈原作離騷,其原因大概是從怨憤引起的。)eq f(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17、。,國風雖多寫男女愛情,但并不過分而失當。小雅雖然多)eq f(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譏諷指責,但并不宣揚作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 eq blc(avs4alco1(正道直行:道德端正,品行正直。正道,道德端正。直行,,品行正直。“正道”與“直行”為同義連用,都是比喻說法。)eq blc (avs4alco1(以:表動作行為目的,連詞。間(jin):離間。之:代指,屈原竭忠盡智而懷王信任他的這種關系。間之,指這種關)eq blc rc(avs4alco1(系被小人離間。信:誠信。而:轉折連詞。見:被。,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蓋:大概。自:從,由于。)eq f(上稱帝嚳,下道

18、齊桓,中述湯、,離騷中遠古上溯到帝嚳,近代稱道齊桓公,中古說到商湯)eq f( 武,以刺世事。,王、周武王,(引古代帝王的事例)來指責當世的政事。)eq blc(avs4alco1(帝嚳(k):號高辛氏。傳為古代炎黃部落聯(lián)盟首領。商,族、周族都是他的后裔?!拔宓邸敝弧}R桓:齊桓公)eq blc (avs4alco1((?前643),春秋前期齊國國君。姜姓,名小白。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發(fā)展經(jīng)濟,又在“尊王攘夷”的名義下“九,合諸侯”,是春秋“五霸”中第一個霸主。湯:商朝的建)eq blc rc(avs4alco1(立者。武:周武王,西周王朝建立者。以刺世事:用,以指責當世的政事。以,連詞,表

19、動作行為目的。 )eq f(明 道 德 之 廣 崇,治 亂 之 ,作者在離騷中闡明了廣大崇高的道德,還闡明了國家)eq f(條 貫,靡不畢見。,治與亂的規(guī)律,(這些)沒有不完全得到表現(xiàn)的。)eq blc(avs4alco1(明:闡明。廣崇:廣大崇高。條貫:條理。這里指“規(guī),律”。靡(m):沒有。靡不,雙重否定,表示肯定。畢:全部。)eq blc rc(avs4alco1(見:同,“現(xiàn)”。 )eq f(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他的文辭簡約,他的語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潔,)eq f(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他的行為正直。他描述的都是尋常事物,但所包含的旨趣)eq f(極大,舉類邇而見,極大,所列舉

20、的都是離人們很近的習見事例,但所表現(xiàn)的)eq f(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意思很深遠。他的志趣高潔,所以他的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eq f(其行廉,故 死 而 不 容。,他的行為正直,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eq blc(avs4alco1(其:均為代詞,代屈,原。約:簡約。微:)eq blc (avs4alco1(含蓄。廉:正直、方正。稱文:所稱述的文字,所使用的,文字。“稱”與“舉”同義,都有“稱述”之意。小:尋常事,物。指:同“旨”。類:事物。邇(r):近。稱物芳:指離,騷中多用美人香草作比喻。稱,稱許。不容:不容于世,)eq blc rc(avs4alco1(不容于世俗之,世、黑暗

21、之世。 )eq f(自疏 濯 淖 污 泥之中,蟬 蛻,(屈原)自動地遠離污泥濁水,像蟬脫殼)eq f( 于 濁穢,以 浮 游 塵 埃 之 外 ,不,那樣擺脫污穢的環(huán)境,因而能超脫于塵世之外,不被塵)eq f(獲 世 之 滋 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世的穢濁污垢沾染,保持高潔,從污泥中出來而沒有被污染。)eq blc(avs4alco1(自疏:自己疏遠。淖(no):泥漿。蟬蛻:蟬脫殼。,蟬,名詞作狀語。以:表結果的連詞。浮游:漫游,)eq blc (avs4alco1(此指超脫。塵埃:比喻塵世。滋垢:穢濁污垢。(jio):潔凈。,泥:作動詞用,沾污。滓(z):污染。“泥而不滓者”即“從污)eq

22、blc rc(avs4alco1(泥中出來卻不被污染的人”。者:結構助詞,與“不滓”,組成名詞性詞組。指代“不滓”的人。也:句末語氣詞。 ) eq f(推此志也,雖 與 日 月 爭 光 可 也。,推論這種高潔的志趣,即使與日月爭光輝也是可以的。)eq blcrc(avs4alco1(推:推論,推崇。此志:指屈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雖:即使。表讓步的連詞。)eq f(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 齊,齊 ,屈原已被免除官職,這以后秦國打算攻打齊國,齊國)eq f( 與 楚從親。,與楚國合縱親善。)eq blc(avs4alco1(既:已。表時間的副詞。絀:同“黜”,,被罷免官職。其:此,代指“

23、屈平既絀”)eq blc rc(avs4alco1(這件事。從:同“縱”,合,縱,諸侯聯(lián)合抗秦的同盟。)eq f(惠 王 患 之,乃 令 張 ,秦惠王對這件事很擔憂,于是派)eq f(儀 詳去秦,厚幣委質,張儀假裝離開秦國,帶著豐厚的財(禮)物獻給楚國表示)eq f(事楚,曰:“秦 甚 憎 齊,齊與 楚,要侍奉楚王,(并且)說:“秦國很憎恨齊國,但齊國同楚國合)eq f(從 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縱親善,如果楚國確實能與齊國斷絕來往,秦國愿意將商)eq f(於之地六 百 里。”楚懷 王 貪 而 信 張,於的土地六百里獻給楚國。”楚懷王貪婪,因而相信了張)eq f(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24、,儀的話,于是與齊國斷絕交往,派出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eq blc(avs4alco1(患之:以之為患。意動用法。之,代詞,代“齊與楚從親”,這件事。乃:于是。詳:同“佯”,假裝。去:離開。厚幣:)eq blc (avs4alco1(豐厚的禮物。質:同“贄”,見面禮。事:侍奉。誠:確,實,果真。絕齊:絕于齊,與齊斷絕交往。商於:秦地名,)eq blc rc(avs4alco1(在今河南淅川西南。使使:派出使者,第一個,“使”是動詞,派;第二個“使”是名詞,使者。 )eq f(張儀 詐,張儀欺騙)eq f(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 六 百 里。”,使者說:“我與懷王只約好了割六里地,沒有聽說

25、六百里?!?eq f(楚使怒 去,歸 告懷 王。 ,楚國使者憤怒離開,回到楚國就把這事向楚懷王稟告。)eq blcrc(avs4alco1(詐:欺騙。約:商定。怒:憤怒。去:離,開。歸告懷王:即“歸而告之于懷王”。)eq f(懷王,楚懷王)eq f(怒,大興師伐秦。秦發(fā) 兵 擊,非常憤怒,大規(guī)模出動軍隊討伐秦國。秦國派兵)eq f(之,大 破 楚 師 于 丹 、淅,斬 首 八 萬,,迎擊楚軍,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敗楚軍,斬殺楚軍八萬,)eq f(虜楚將 屈 匄,遂 取 楚 之 漢 中 地。,俘虜了楚國的將軍屈匄,于是奪取了楚國漢中一帶的土地。)eq blc(avs4alco1(大:大規(guī)模地。丹、

26、淅:丹水和淅水。丹水發(fā)源于陜西商,洛,向東流入河南,流經(jīng)淅川,與淅水匯合,至湖北丹江)eq blc (avs4alco1(口入漢水。淅水發(fā)源于河南省盧氏縣,流經(jīng)西峽、淅川,等地。秦大破楚師事?lián)酚浰麟[載,是在丹水之北,,淅水之南,時間在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屈匄(i):)eq blc rc(avs4alco1(姓屈,名匄,楚將。漢中:郡名。因在漢水中游一帶,而得名。其地在今陜西的一部分與湖北的一部分。 )eq f(懷王 乃 悉 發(fā)國 中 兵,以深入擊秦,戰(zhàn) ,楚懷王于是征發(fā)全國的軍隊,深入到(秦地)攻擊秦國,在)eq f(于 藍 田。魏聞之,襲楚至鄧。,藍田交戰(zhàn)。魏國聽到這個消息,派兵襲擊

27、楚國直打到鄧縣。)eq f(楚 兵 懼,自秦歸。而齊竟,楚國的軍隊害怕了,從秦國回到楚國。而齊國竟然(因為)eq f(怒不救 楚,楚,對楚懷王絕齊的做法感到)惱怒不出兵救楚國,楚國從此)eq f(大困。,陷入非常困危的境地。)eq blc(avs4alco1(悉:盡,全部。以:表動作目的,的連詞。藍田:秦地名,在今)eq blc rc(avs4alco1(湖北鐘祥西北。之:代指秦、楚兵戰(zhàn)于藍田這一消息。鄧:秦,地名,在今湖北襄陽北。竟:竟然。副詞,表事出意料之外。)eq f(明年,秦 割 漢 中 地 與 楚 以 和。,第二年,秦國提出割讓漢中土地同楚國來講和。)eq f(楚王曰:“不愿得地,愿

28、 得 張 儀而甘心焉。”,楚懷王說:“不希望得到漢中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稱心了。”)eq blcrc(avs4alco1(以:表動作目的的連詞,可譯作,“來”。甘心:快意,心里舒服。)eq f(張儀聞,乃,張儀聽到后,就對秦王)eq f(曰:“以 一 儀 而當漢中地,臣 請,說:“用一個張儀就能抵得上整個漢中的土地,臣請求到)eq f(往 如 楚。”如楚,又 因 厚 幣用 事 ,楚國去?!钡搅顺殖脵C送厚禮給楚國當權)eq f(者臣 靳 尚,而 設 詭 辯 于 懷 王 之 寵 姬鄭袖。,的臣子靳尚,讓他在懷王的寵妃鄭袖那里編造騙人的)eq f( 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假話。懷王竟然

29、聽信了鄭袖的話,又釋放使張儀離開。)eq blc(avs4alco1(以:用,拿,介詞。當:相抵,相當,抵得上。往如:到,往。,同義連用。因:趁機。用事者:掌權的人。設詭辯:編)eq blc (avs4alco1(造騙人的假話。設,編造。姬:帝王或諸侯的妾。,竟:竟然。復釋:又釋放。張儀第一次至楚,曾以六百里商、)eq blc rc(avs4alco1(於兩地欺騙楚王。這是第二次到楚,所以,說“復釋”。去:使動用法,使離開。)eq f(是時屈平,這時,屈原已被)eq f(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顧反,,疏遠,不再在原官位,(被派)出使到齊國,回到楚國,(知道)eq f(諫懷王曰:“何 不 殺

30、張儀?”懷王悔,,了張儀的事)就向懷王進諫說:“為什么不殺張儀?”懷王后悔,)eq f(追 張 儀, 不 及。,派人追趕張儀,(但是)沒有趕上。)eq blc(avs4alco1(是:這,代詞。在位:,在原來的官位上。)eq blc rc(avs4alco1(于:到,介詞。,顧反:回來。)eq f(其后 諸 侯 共 擊 楚,大 破 之,殺其,這以后諸侯共同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了楚國的)eq f(將唐眜。,將軍唐眜。)eq blcrc(avs4alco1(其:指代前面發(fā)生的事情。之:指楚國,軍隊。其:楚國的。唐眜:楚國將軍。 )eq f(時 秦 昭 王 與 楚 婚,欲 與 懷 王 會。懷王,當

31、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想同懷王會面。懷王想應)eq f(欲行,屈平曰:“秦 ,虎 狼 之國,不 可 信。,邀前往,屈原說:“秦國是像虎狼一樣的國家,不能相信。)eq f(不如毋行。”,不如不去?!?eq blcrc(avs4alco1(與楚婚:楚懷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初,立,“楚往迎婦”。毋:禁止之詞,不要。)eq f(懷 王 稚 子 子 蘭 勸 王 行:“奈何絕秦,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前往:“為什么要斷絕和秦國的)eq f(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友好(關系)?”懷王終于前往秦國。進了武關,秦國的伏)eq f(兵絕其后,因 留 懷王,以,兵斷了楚王的后路,趁機扣留楚懷王,(拿懷王做要挾)

32、要)eq f(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求楚國割讓土地。懷王憤怒,不答應。逃往趙國,趙國不)eq f(內。復 之 秦,竟死于秦而歸葬。,接納。又回到秦國,最終死在秦國而后歸葬楚國。)eq blc(avs4alco1(稚子:小兒子。奈何:為什么。歡:友好。卒:終于。武關:,秦國的南關,在今陜西丹鳳東。留:扣留。以求割地:)eq blc rc(avs4alco1(以之求割地。以,介詞,譯為“拿”,“用”。聽:聽從,接受。亡:逃跑。,走:奔向。之:到,至。竟:最終。楚懷王死于楚頃襄王三年。)eq f(長子頃襄王立,以 其 弟 子蘭為 令尹。,楚懷王的大兒子頃襄王即位,任命他的弟弟子蘭做令尹

33、。)eq blcrc(avs4alco1(頃襄:名橫,在公元前298年,即楚懷王入秦第二年即王,位,是為頃襄王元年。立,即位。以:動詞,任命。令尹:相當于宰相。)eq f(楚人 既 咎 子 蘭 以 勸 懷 王 入 秦而 不反 也。,楚國人已經(jīng)責怪子蘭,因為他勸說懷王到秦國去卻沒能回來。)eq blcrc(avs4alco1(咎(ji):,責備。 )eq f(屈 平 既嫉 之, 雖放流,眷,屈原也因這件事而很恨子蘭,他雖然被放逐,可是還)eq f(顧楚 國,系心懷王,不忘欲 反,冀 ,眷念楚國,掛念懷王,沒有忘記想返回朝廷的愿望,希望)eq f(幸 君 之 一 悟,俗之 一改也。,君王能夠完全覺

34、悟,社會風氣能完全改變。)eq blc(avs4alco1(嫉:恨。,之:指代)eq blc (avs4alco1(子蘭。放流:放逐。眷顧:眷念。系心:掛心,掛念。冀幸:,希望。俗:社會風氣,指當時楚國的壞習俗。之:結構)eq blc rc(avs4alco1(助詞,取消主謂句的獨,立性。一:完全,徹底。)eq f(其存君興國,他愛護君王想使國家振興,因)eq f(而欲反覆之,一篇之,而想使楚國返回到正確軌道,恢復其當初的面貌,在一篇)eq f(中三致志焉。然 終 無 可 奈何,故,作品中再三表達(這種)志愿。然而最終沒有辦法,所以)eq f( 不 可 以 反。卒 以 此 見 懷王之 終 不

35、悟 也。,不能夠返回朝廷。終于因此看清了懷王始終沒有覺悟。)eq blcrc(avs4alco1(其:指代屈原。存君興國:愛護君王,振興國家。覆:翻轉過來。一篇:,指離騷。三:有“再三”的意思。不是實數(shù)。致志:表達志愿。)eq f(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 ,國君無論愚笨還是聰明,賢能還是無德無才,)eq f(不 欲 求 忠以自 為,舉賢,沒有哪一個不想尋求忠臣來幫助自己,選拔賢臣)eq f(以自 佐;,來輔佐自己;)eq blc(avs4alco1(人君:國君。無:無論,副詞,表條件。智:,聰明。賢:有德有才。不肖:無德無才。)eq blc rc(avs4alco1(莫:否定性無定代詞,沒

36、有哪一個。以:表動作目的,的連詞,可譯為“來”。舉:選拔。自佐:輔佐自己。)eq f(然 亡 國 破 家 相隨 屬,而圣君治,然而國破家亡的事一件接著一件,而圣明的君主和治理)eq f(國 累 世而不見者,其所 謂 忠 ,得很好的國家歷代卻見不到,大概是他們所認為忠心的)eq f(者 不忠,而 所 謂 賢 者 不 賢 也。,人其實不忠,所認為賢能的人其實不賢能吧。)eq blc(avs4alco1(亡國:與,“破家”同)eq blc rc(avs4alco1(義。隨屬(zh):相隨連續(xù),接踵。治國:清平的國,家。累(li)世:許多代。其:大概,副詞。謂:認為。 )eq f(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37、故 內 惑 于 鄭 袖 ,外,懷王因為不懂得忠臣的資質,所以在宮內被鄭袖迷惑,在外)eq f( 欺 于 張 儀,疏 屈平 而信 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面被張儀欺騙,疏遠屈原卻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蘭。軍)eq f(挫地削,亡其六郡,身 ,隊被打敗,土地被分割,失去了他的國家的六個郡,自身)eq f(客 死 于 秦,為天下笑。此 不 知 人 之,也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嘲笑。這就是不能辨識人所招)eq f(禍也。,來的禍患。)eq blc(avs4alco1(以:表原因。不知:不懂得。忠臣:就是輔佐,幫助君王竭忠盡智,像屈原這樣的人。分(fn):)eq blc (avs4alco1(資質?;螅好曰?/p>

38、,蠱惑。兵挫:軍隊被打敗。地削:土地,被分割。亡其六郡:楚懷王十七年,秦占有楚漢中郡;二)eq blc rc(avs4alco1(十八年,秦奪取楚地重兵;三十年,秦占有楚八城。以上都,在六郡之內。身:自身。為:被。知人:辨識人。知,辨識。 )eq f(令 尹子 蘭 聞之, 大怒,卒 使 上官,令尹子蘭聽到屈原恨他的話十分惱怒,終于派上官大)eq f(大 夫 短 屈 原 于 頃 襄 王,頃 襄 王 怒 而 遷 之。,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fā)怒就將屈原放逐。)eq blc(avs4alco1(之:指“屈平既嫉之”。卒:終。短:形容詞作動詞用,,詆毀,說壞話。譯為“說屈原的壞話”。而:表

39、承接的連)eq blc rc(avs4alco1(詞,就。遷之:以之遷。遷,,放逐,流放。之,代指屈原。)eq f(屈 原 至 于江濱,被 發(fā)行吟 澤 畔,,屈原到了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一邊走一邊吟唱,)eq f(顏色憔悴,形 容枯 槁。,他面容顯得憂愁困頓,形體容貌顯得消瘦。)eq blc(avs4alco1(至于:到了。,至,動詞;于,)eq blc (avs4alco1(介詞。濱:水邊。被(p):同“披”,披散。行吟:邊行走邊吟,唱。澤畔:水邊。顏色:臉色,面容。憔悴:憂愁困頓的樣子。)eq blc rc(avs4alco1(形容:形體容貌???槁(o):憔悴,消瘦。 )eq f(漁

40、父 見而問之,一個打魚的老者看見屈原就問他)eq f(曰:“子非三 閭 大 夫歟?何 故 而 至 此?”,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什么緣故讓您來到了這里?”)eq blcrc(avs4alco1(之:代指屈原。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歟:句末疑問語氣詞。故:緣故,原因。 )eq f(屈原曰:“舉世,屈原說:“整個世上都)eq f(混濁而我獨清,眾 人 皆 醉,是混濁的,卻只有我獨自清白,眾人都像喝醉了酒一樣神志)eq f( 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不清,卻只有我獨自清醒,因此我被流放。”)eq blc(avs4alco1(舉:全。混濁:形,容(水)不清不潔。)eq blc rc(avs4al

41、co1(而:兩個“而”都是轉折連詞。獨:獨自。醉:醉酒,,神志不清。是以:“以是”,因此。見:被,介詞。)eq f(漁父曰:,打魚的老者說:)eq f( “夫 圣人者,不 凝 滯于物,而能與 世 推 移。,“凡聰明通達的人,他不被外物拘泥,卻能與世俗一起轉移變化。)eq f(舉世 混濁,何 不 隨 其 流 而 揚 其 波?眾人,整個世上混濁,(您)為什么不隨從世俗,與之同流呢?眾人)eq f(皆 醉,何 不 其 糟 而 啜 其 醨?何故懷,都醉酒,(您)為什么不吃那酒渣喝那薄酒呢?什么緣故使您)eq f(瑾握瑜,而 自令 見放 為?”,懷抱自己的高潔品質,以致自己被放逐呢?”)eq blc(a

42、vs4alco1(圣人:聰明通達,的人。凝滯:)拘泥、執(zhí)著。于:介詞,被。:吃。糟:酒渣。啜(chu):喝。醨(l):薄酒。懷瑾握瑜:比喻屈原保持高潔美好的節(jié)操志向。瑾、瑜,都是美玉。eq blc rc(avs4alco1(自令:令自己,使自己。,為:句末表疑問的語氣詞。)eq f(屈原曰:“吾聞之,新,屈原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話,一個)eq f(沐者必彈冠,新,剛洗過頭發(fā)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一個剛洗過)eq f(浴者必 振 衣。人 ,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灰塵。(一個志行高潔的))eq f(又 誰 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汶汶者乎?,人有誰能讓自己潔凈的身體,去蒙受臟物的污染呢?)e

43、q f(寧赴 常 流 而 葬乎 江 魚 腹 中 耳,又安能以皓皓,我寧愿奔赴長流而葬身在江中的魚腹之中,又怎么能讓高)eq f( 之白,而 蒙世 之 溫蠖乎?”,尚純潔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eq blc(avs4alco1(之:指代以下,的話。新:剛,)eq blc (avs4alco1(才,副詞。彈冠:用手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振:抖動。人:,這里指志行高潔的人。察察:潔凈的樣子。受:蒙受。物:,指社會客觀環(huán)境。汶汶(mn):渾濁的樣子。者乎:復合語,氣助詞。赴:奔赴。常流:長流,指江水。乎:于,在,介詞。,安:怎么。皓皓之白:比喻品德的高尚純潔。皓皓,皎潔的)eq blc rc(av

44、s4alco1(樣子。溫蠖,(hu):塵垢。 )eq f(乃 作懷 沙 之 賦。于 是 懷 石,,就寫作了一篇名為懷沙的賦。于是懷抱)eq f(遂 自 投 汨 羅 以 死。,石頭,就自己投入汨羅江而死。)eq blc(avs4alco1(乃:于是。懷沙:楚辭,篇名。在懷沙中屈原)eq blc (avs4alco1(透露了自己的死訊:“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這樣,司馬遷才加以引用。,賦:這里指的是楚辭這種文體,即所謂“屈賦”。這是一種,押韻的、句式長短錯雜有致而便于鋪陳事物、抒發(fā)性情的)eq blc rc(avs4alco1(文體。遂:就。汨(M)羅:汨羅,江,在今湖

45、南東北部。以:而。 )eq f(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屈原死亡之后,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這一類人,都)eq f(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愛好文學并憑借賦而被世人稱道;然而他們都只效法屈)eq f( 原 之 從 容辭 令,終莫敢,原的說話得體、善于應酬的一面,卻始終沒有誰敢向君王)eq f(直諫。,直言進諫。)eq blc(avs4alco1(之徒:這一類人。者:表提示停頓的語氣詞。,宋玉:字子淵。鄢(今湖北省宜城)人,與唐勒、)景差同時受業(yè)于屈原,他以賦著稱,如高唐賦神女賦風賦登徒子好色賦等。楚辭九辯被認為是他所作。唐勒:楚大夫,與宋玉同時。景差:楚人,楚辭大招一篇

46、有人認為是他所作。辭:文辭,這里指文學。以:介詞,eq blc rc(avs4alco1(憑借。稱:稱道。祖:效法。從,容辭令:說話得體,善于應酬。)eq f(其后楚日,這以后楚國一天天)eq f( 以 削,數(shù) 十年,竟 為 秦 所滅。,地更加削弱,數(shù)十年后,終于被秦國滅亡。)eq blc(avs4alco1(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eq blc rc(avs4alco1(竟:終于,表結果的副詞。,為:被,介詞,表被動。)eq f(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太史公說:“我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eq f(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為他的志向不能實現(xiàn)而悲傷。到長沙,游覽屈原

47、自沉的地方,)eq f(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未嘗不流下眼淚,追懷他的為人??吹劫Z誼憑吊他的文章,)eq f(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文中又責怪屈原如果憑他的才能,去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會容納,)eq f(而自令若是!讀服鳥賦,同死生,,卻自己選擇了這樣的道路!讀了服鳥賦,把生和死等同看待,)eq f(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認為被貶和任用是不重要的,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資料鏈接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遷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司馬遷生于龍門,20歲外出考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初任

48、郎中,后任太史令,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在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記。除史記外,司馬遷作賦8篇,均已散佚,唯藝文類聚卷三十引證悲士不遇賦片段流傳下來。又撰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jīng)過和修史的抱負。屈原,正好生活于七雄并峙、社會亟趨統(tǒng)一的戰(zhàn)國時代。當時的七國中,秦、楚、齊三國力量最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中秦、楚尤為強盛,合縱、連橫的斗爭十分激烈。蘇秦說:“從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戰(zhàn)國策)屈原鑒于在秦國威脅下楚國面臨的危機,對內主張改革內政,對外主張聯(lián)齊抗秦,以楚為中心統(tǒng)一中國。由于懷王、頃襄王寵

49、幸奸佞之人(如令尹子蘭、寵妃鄭袖等人),對秦實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擊,兩次放逐到江南一帶。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覺得無力挽救楚國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極度悲憤絕望,就在這一年五月初五(農(nóng)歷),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羅江。后來,這一天就被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名曰“端午節(jié)”。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記載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130篇: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表10篇,書8篇。史記不但是一部歷史名著,也是一部文學名著。該書被魯迅贊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的語言簡潔生動,而且接近口語,對

50、后代的散文有很大的影響。文本鑒賞這篇文章通過寫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現(xiàn)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有著直接的關系,贊揚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義的品德,處處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氣和“悲其志”的嘆惋。_答案懷才不遇贊其品格任務一理解文章內容1課文記敘了楚國哪幾件大事?作者寫楚國命運,用意是什么?_答案受騙絕齊兵敗丹、淅藍田退兵復釋張儀諸侯擊楚赴秦身死為秦所滅作者寫楚國命運是為了說明屈原的命運和他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屈原始終心系楚國。2第三段中,記敘了離騷的創(chuàng)作緣由、命名、思想內容和風格特點。作者為什么要用大量筆墨來寫離騷?_答案(1)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詩中表達了屈原崇高的

51、理想和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也體現(xiàn)出他的高潔品格和決不與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操守。屈原的偉大形象在離騷中體現(xiàn)得光彩照人,感天動地。(2)作者專用一個段落來寫離騷,用屈原自己的作品來塑造屈原的形象,這種“現(xiàn)身說法”使屈原的形象更真實,更豐滿感人。正像作者寫的那樣,“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任務二分析傳主形象3文章中的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思想有怎樣的差異?表現(xiàn)了屈原有著怎樣的品質?包含了司馬遷什么樣的感情?_答案差異:通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們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一種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一種是隨波逐流,明哲保身。品質:兩

52、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潔的品格和堅定的操守,表現(xiàn)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質。感情:從對話中我們可看出司馬遷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現(xiàn)出他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4屈原在政治和文學方面的才能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課文塑造了屈原怎樣的形象?_答案政治才能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內政: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外交: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看透張儀的陰謀,勸懷王殺張儀;恨子蘭勸懷王入秦而不返楚國的興衰存亡與屈原息息相關文學才能主要著作:離騷懷沙天問招魂哀郢,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浪漫抒情詩抒發(fā)了屈原的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屈原的形象:才能卓越、光明磊落、矢志不渝、心憂祖國、堅持自

53、己的政治主張和人生信念,是一個殉道者的形象。任務三合作探究5司馬遷是怎樣評價屈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_答案司馬遷認為屈原“正道直行”,忠貞為國,卻遭到誹謗和打擊,這是極為不公平的。屈原自始至終保持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的精神可鑒日月。司馬遷與屈原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他因李陵案而受宮刑,而他本是想著為國分憂,卻被誤解。這個經(jīng)歷與屈原何其相似,因此,他寫屈原,也是在寫自己,是在為自己表明心態(tài)。6從傳文來看,屈原至死不離楚國,司馬遷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評議”說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諸侯”,如此“何國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馬遷這種矛盾的說法?_答案司馬遷的這一矛盾反映了寫史和評史的不同出發(fā)點。寫史,他是從人物的客觀實際出發(fā),屈原所處時代的歷史條件及他在楚國的地位決定他不可能離開楚國,司馬遷肯定這一點,是尊重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