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樹木學復習資料_第1頁
園林樹木學復習資料_第2頁
園林樹木學復習資料_第3頁
園林樹木學復習資料_第4頁
園林樹木學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40第一節(jié) 植物學分類方法一、植物分類學的等級 又稱階層,主要包括界、門、綱、目、科、屬、種,在各階層之下分別加入亞門、亞目、壓科、亞族、亞屬。 植物的種或物種是植物最基本的分類單位。1、物種是客觀存在的;2、種可代代遺傳,某些形態(tài)特征相對穩(wěn)定;3、由形態(tài)類似的群體組成,不同的種具明顯形態(tài)上的間斷或生殖上隔離。 品種:一個種內具有共同來源和特有一致性狀的一群家養(yǎng)動物或栽培植物,其遺傳性穩(wěn)定,且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二、植物的命名 1753年,林奈在植物種志中首創(chuàng)并倡用雙名法作為植物學名的命名法。 植物的種名由兩個拉丁化的詞組成。屬(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用名詞單數第一格)+種(多為形

2、容詞,書寫時均為小寫。 )+植物命名人姓氏若命名人為兩人,中間用“et”相連。)三、植物分類的依據1、植物形態(tài)學:利用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2、植物解剖學:利用顯微鏡對植物體內部組織結構進行觀察。3、孢粉學:利用掃描電鏡研究植物的孢子和花粉。4、細胞分類學:主要對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結構、形態(tài)及行為進行研究。5、植物化學分類法:以植物化學成分作為分類依據。6、植物分子分類學:包括同工酶分析與蛋白質分析,俠義的分子分類是以DNA多態(tài)性為及基礎的分類方法。四、植物分類檢索表1、定距檢索表;2、平行檢索表。五、 植物分類系統(tǒng)地球上的植物約有50萬種,原產我國的高等植物有3萬種。(木本植物有近8000

3、種) 菌類 黑根霉、酵母、蘑菇低等植物 藻類 念珠藻、水綿、紫菜、海帶植物界 地衣類 葉狀地衣、殼狀地衣、枝狀地衣 高等植物 苔蘚 蕨類(一種木本的木桫欏) 種子植物 苔癬植物生活史蕨類植物生活史相同點:二者生活史中都有世代交替不同點:苔蘚植物生活史中,配子體占優(yōu)勢,孢子體劣勢,并寄生于配子體上;蕨類植物生活史中,孢子體占優(yōu)勢,配子體簡化,二者均能獨立生活。裸子植物生活史自然分類系統(tǒng)與人為分類系統(tǒng)人為分類系統(tǒng)( artificial system )如:明代李時珍本草目,記載了182種植物,將植物分為木部、果部、草部、谷菽部和蔬菜部5部共30類;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濕草、專草、水草等11類。木

4、部分喬、 灌木等6類。 自然的分類系統(tǒng)( natural system )根據植物進化系統(tǒng)和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進行的分類方法。反映植物的自然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反映出植物界的親緣關系和由低級到高級的系統(tǒng)演化關系。二、自然分類系統(tǒng)(1)恩格勒系統(tǒng)(A. Engler)德國,1892年 種子植物門 裸子植物亞門 被子植物亞門 單子葉植物綱 雙子葉植物綱 離瓣花 合瓣花特點:1)認為單子葉植物原始,雙子葉植物進化; 2)離瓣花原始,合瓣花進化;3)認為離瓣花中,由無被(柔荑花序)單被雙被逐漸進化;4)由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逐步進化。5)目與科的范圍較大。 1964年,本系統(tǒng)根據多數植物學家的研究(弟

5、子麥爾喬),將錯誤的部分更正,即認為單子葉植物較高級,放在雙子葉植物之后,目、科的范圍亦有些調整。(2)哈欽松系統(tǒng)(J.Hutchinson)英國,1925、 1934年 種子植物門 裸子植物亞門 被子植物亞門 雙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綱 木本群(木蘭目) 草本群(毛茛目) 特點:1)認為單子葉植物比較進化,雙子葉原始;2)在雙子葉植物中,將木本與草本分開,并認為喬木為原始性狀,草本為進化性狀;木本群起點是木蘭目,草本群起點是毛茛目;3)兩性花原始,單性花進化;雄蕊離生原始,合生進化;4)單葉原始,復葉進化;互生原始,對生進化。5)目和科的范圍較小。 (3)塔赫他間系統(tǒng)(ATakhtajan)

6、前蘇聯(lián),1954年在分類等級上增設“超目”一級分類單元; 將原毛茛科的芍藥屬獨立成芍藥科; (4)克朗奎斯特系統(tǒng) (ACronquist),美國,1968年把被子植物門分成木蘭綱和百合綱;取消了“超目”一級分類單元;科的劃分少于塔赫他間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園林應用中的分類法1、按樹木的生長類型分類2、按樹木的觀賞特性分類 3、按園林用途分類 一、按樹木的生長類型(生長習性)分類 常綠落葉針葉樹類白皮松、油松、側柏落葉松、池杉、水杉闊葉喬木類女貞、廣玉蘭、石楠毛白楊、柳、懸鈴木闊葉灌木類黃楊、月桂、假連翹山桃、榆葉梅、迎春藤木類常春藤、絡石紫藤、地錦竹類早園竹、黃槽竹、佛肚竹 1、針葉樹類型2、喬木類

7、:分為偉喬、大喬、中喬及小喬木3、灌木類:通常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樹體矮小、主干低矮者;另一類樹體矮小,無明顯主干,莖干生出多枝,呈叢生狀。4、藤木類: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長,須攀附于其他支持物向上生長。5、竹類二、按樹木的觀賞特性分類 1、觀花類:花色、花香、花型2、觀葉類: 葉型、葉色3、觀姿類:雪松、老的白皮松、棕櫚類4、觀果類:果色,果型(臘腸樹、秤砣樹、佛手)5、觀干類:紅瑞木,白樺6、觀根類:板根(池杉),氣生根(榕樹)紅瑞木,佛手落葉灌木,老干暗紅色,枝丫血紅色 馬褂木,榕樹三、按園林用途分類 1、園景樹(獨賞樹)主要表現樹木的體形美,可以獨立成為景物觀賞,如金錢松、鵝掌楸、雪松、南

8、洋杉、龍爪槐, 銀杏。五大公園樹種:南洋杉、雪松、金錢松、日本金松、巨杉(長葉世界爺)。2、庭蔭樹 冠大蔭濃者,觀花觀果觀姿態(tài)者。如 七葉樹、懸鈴木、榕樹、樟樹、銀杏。3、行道樹:喬木樹種為主。行道樹是城鄉(xiāng)綠化的骨干樹,能統(tǒng)一、組合城市景觀,體現城市與道路特色,創(chuàng)造宜人的空間。北京:洋槐、銀杏;廣州:榕樹、洋蹄甲;南寧:果樹行道樹(榴蓮、芒果、扁桃)。 歐洲五大行道樹:銀杏、懸鈴木屬、鵝掌楸屬、椴樹屬、七葉樹屬。 4、花果樹:點綴美化環(huán)境。 如山桃、榆葉梅、迎春、玉蘭、金銀木、山楂等。5、垂直綠化樹: 特點:占地少,綠化面積大,在增加環(huán)境綠量,提高綠化指數,改善生態(tài)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以藤本為

9、主。如紫藤、凌霄、地錦、常春藤、金銀花等。6、綠籬樹: 要求:耐修剪、分枝多、生長緩慢、緊湊。 規(guī)則式 自然式 花籬(連翹) 果籬 彩籬(灑金榕) 刺籬(枸骨) 高籬(屏障視線150200cm) 中籬(介于二者之間) 矮籬(分割空間50-80cm)7、木本地被樹: 如地錦、平枝旬子、鋪地柏、沙地柏等、偃柏、金銀花、山蕎麥、五葉地錦。8、工礦綠化樹: 有污染源的(化工廠、造紙廠)。 無污染源的(如精密儀器廠、顯象管廠)。9、盆栽盆景樹: 要求:耐干旱貧瘠、壽命長、耐修剪,枝葉細小,姿態(tài)古樸優(yōu)美。如:榔榆、葉子花、榕樹、五針松、蘇鐵。 四、其他分類方法如:依對環(huán)境因子的適應能力進行分類1、按氣候因

10、子:主要依據樹木最適應的氣溫帶分類。分為熱帶樹種、亞熱帶樹種、溫帶樹種和寒帶樹種。 注意引種地與被引種地氣候的相似性2、按水分因子:濕生樹種:根系不發(fā)達,有些種類樹干基部膨大,長出呼吸根、膝狀根、支柱根等。如垂柳。旱生樹種:植物常具發(fā)達的根系,植物表層具達到角質層、栓皮、茸毛或肉莖等,如馬尾松。中生樹種:介于以上兩者之間。3、按光照因子:分為喜陽、喜陰、中性樹種。陽性樹種:如:泡桐、黑松;陰性樹種:如:紅豆杉、杜鵑、六月雪4、按空氣因子:抗污染類樹種:抗二氧化硫樹種如銀杏、垂柳、圓柏等;抗氟化物樹種有白皮松、側柏、懸鈴木等。防塵類樹種:一般面積粗糙、多毛、分泌油脂,總面積大,如構樹。衛(wèi)生保健類

11、樹種:分泌殺菌素、凈化空氣,有些對人體有保健功能,如樟樹、厚皮香。5、按土壤因子:分為酸性土、堿性土、耐瘠薄樹種和海岸樹種。第二章 園林樹木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第一節(jié) 樹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一、 樹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生長: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質的過程中,通過細胞的分裂和擴大(包括某些分化過程在內),導致體積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發(fā)育:在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細胞、組織、器官分化基礎上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播種-幼年-性成熟、開花-衰老直至死亡園林樹木的生命周期:指從卵細胞受精產生合子發(fā)育成胚胎形成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長成大樹,開花結實,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程過程。生命周期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經歷的生活周期。

12、 對于一年生植物來說,其年周期就是其生命周期;2年生植物需跨年,春播者至次年,秋播者有的要到第三年才能開花,進而完成生命周期。二、 樹木的生長與衰亡規(guī)律離心生長:以根頸為中心,根在土中逐年發(fā)生并形成各級骨干根和側生根,向縱深發(fā)展(根的向地性);地上芽向上生長,并形成各級骨干枝和側生枝,向空中發(fā)展(莖的背地性)。離心生長有限性。 離心禿裸:根系在離心生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須根,有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現衰亡(自疏);側生小枝逐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現枯落(自然打枝)。 樹種有無典型的離心禿裸跟有無側芽有關 離心禿裸跟樹冠內部養(yǎng)分,光照惡化有關離心生長的時間,離心禿裸的快慢、

13、向心更新的特點與樹種和環(huán)境都有關系。 大多具有長壽潛伏芽;桃的潛伏芽壽命短;松屬無潛伏芽;棕櫚有頂芽無側芽;喬型竹靠根蘗更新。喬木類離心生長時間較短,壽命多不長,有些也可向心更新,但多數從莖枝基部及根上發(fā)生萌蘗更新為主。灌木類 離心生長較快,主蔓基部光禿;更新介于喬木和灌木之間藤本類(一)樹木的生長與衰老死亡截頂:當樹木接近其最大樹體時,某些中心干明顯的樹種,其中心干延長枝發(fā)生分叉或彎曲的現象。具長潛芽的物種;徒長枝擴展,主枝和中心干先端枯梢,出現新樹冠替代原來樹冠,有時部位下移;由外向內,從上到下,直至根頸部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根系的向心更新發(fā)生較晚,且受土壤條件影響較大。(二)實生樹的生命

14、周期“桃三、杏四、梨五”生物學上將“具備開花潛能”(具有形成花芽的生理條件)作為幼年階段和成年階段的分界,應用上一般以首次開花為判斷標志潛能-真正開花“過渡期”在幼年階段未結束時,不能接受成花誘導而開花衰老“老化”1、幼年期 種子萌發(fā)第一次開花 頂端優(yōu)勢特強,無分枝或少分枝。不開花結果。幼年期后期,很多樹種的分枝習性逐漸改變,分枝漸多。 2、成年期 第一次開花開始出現向心更新離心生長旺盛。開花結果高峰。成年期后期,形成離心禿裸 3、衰老期開始向心更新死亡 樹體自身的調節(jié),形成自然更新現象。 樹體自身的調節(jié),形成自然更新現象。實生樹的生命周期 抑制劑等對促進開花無效果有效果乙烯阿拉三碘苯甲酸幼年

15、階段開花生長“過渡階段”成熟階段種子萌發(fā)獲得開花能力成熟過程老化過程營養(yǎng)繁殖樹,沒有性成熟過程。已具有開花潛能而尚未真正誘導成花的一段時期,稱為“過渡時期”。 實生樹的生命周期“一樹多段”第1層主枝樹干以下到根頸部“干齡老,階段幼”;樹冠外圍枝“枝齡小,階段老”。(三)常綠樹年的生長周期特點1、無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和外觀形態(tài)變化。 2、樹葉的壽命:樹種不同變化較大,從1年至10年以上;落葉期也不同,多數在新葉萌發(fā)期落葉。 3、生長發(fā)育表現出多次性,如多次開花,多次抽梢。果實發(fā)育期長等。 4、無自然休眠期,但會因高溫或低溫而被迫休眠。 (四)落葉樹的年周期落葉。新稍組織成熟過程(木質化、營養(yǎng)儲存);

16、光合和呼吸減弱,葉綠素分解;部分氮、鉀轉移至枝條;葉柄基部形成離層;細胞內脂肪和單寧增加;細胞液濃度和原生質黏度增加;細胞膜透性降低;落葉過早或過晚都不好;不同器官進入休眠早晚有別。萌芽至落葉;一系列明顯變化,萌芽(標志)、抽枝、展葉、開花、結實;根的生長比萌芽早;按一定物候程序進行,先葉后花,先花后葉日均3以上至芽膨大;達到一定積溫(與種有關,花芽所需積溫較低);儲養(yǎng)充分時,芽膨大較早,整齊,進入生長期快;較敏感,易受凍害呼吸,蒸騰,芽分化,根吸收,養(yǎng)分合成和轉化;對低溫環(huán)境的適應;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五)幼年階段的標志需找到穩(wěn)定的外部形狀,并經驗證。有證據表明外部形狀是穩(wěn)定的:嫁接實驗,蘋

17、果小樹樹干環(huán)剝實驗,實生樹少見老莖生花,營養(yǎng)繁殖樹下部和冠內中短枝先開花結果。形態(tài)標志幼年葉傾向陰性結構;果仁類果樹1年生枝的橫切面,木質部占的比例較大,導管少,薄壁細胞和髓細胞少,皮層和韌皮部不發(fā)達。解剖特征幼年期的還原糖、淀粉、純蛋白、果膠物質、灰分等營養(yǎng)物質較少,而纖維素、半纖維素較多;蘋果和柑橘幼年葉片比成年葉片RNA/DNA的比值較小。(降低RNAse的活性,增N、P、K、Zn)。生理生化特征加速實生樹苗開花實驗春化實驗 種子經05的低溫層積46周。經過層積處理的桃樹種子,萌發(fā)后,幼苗嫁接在即將結實的砧木上,能在地1年就形成花芽、未經春化處理的桃和沙櫻桃實生苗出現矮化,但經秋冬低溫期

18、春化后,可實現正常生長。經人工春化,同時延長生長期等方法可使桃、沙櫻桃播種當年成花。說明層積過程中的低溫,不但保證種子發(fā)芽,同時也是植物發(fā)育的條件,具有形態(tài)形成的意義。層積過程是種子內抑制物質解除過程。加速實生樹苗開花實驗礦質營養(yǎng)實驗春天用0.012%的高錳酸鉀溶液施予扁桃幼苗土中,當年高達175cm,比未施的高出2倍多,次年這些實生苗即可開花;過磷酸鹽浸出液及過磷酸鉀溶液噴灑檸檬實生苗,夏天施硼砂等,處理植株12月首次出現花蕾,次年噴過磷酸鹽浸出液的植株全部出現花蕾,噴磷酸鉀的1/5植株出現花蕾。光照實驗 光周期對少數木本植物開花有影響。生長素實驗 很多現象的機理尚不清楚?。┻_到性成熟的

19、條件一定次數的季節(jié)性生長周期?一定的大小和形態(tài)學上復雜性?12年內幾個循環(huán)的交替生長休眠連續(xù)光照下連續(xù)生長12年,達到一定大小后,用短日照誘導休眠,然后打破休眠,長日照生長時 未成花誘 導成花 實生樹成熟階段的老化過程幼苗經過一系列變化長成成年樹木發(fā)育葉型、葉序變化,不開花到開花。穩(wěn)定而不可逆老化枝干增大、復雜化,頂端優(yōu)勢逐漸喪失,延長生長量降低,枝條下垂??赡妫ㄐ藜?、營養(yǎng)繁殖)養(yǎng)分競爭,再生降低,吸收減少,運輸壓力,蒸騰降低等有關,機理復雜內因外因營養(yǎng)競爭說; 激素調節(jié);根本上是由遺傳決定的新梢生長新芽形成根系生長開花結實環(huán)境條件,光、溫、水、養(yǎng)、病蟲害、污染物(八)營養(yǎng)繁殖樹的發(fā)育特點外圍

20、枝,開花早;根萌枝,開花晚;營養(yǎng)繁殖枝繼承其接穗所在實生母樹的成熟階段,無需再經過性成熟過程;營養(yǎng)繁殖樹也需經過一定年數的生長才能開花,但比實生苗要早;營養(yǎng)繁殖個體的根系不如實生苗強(嫁接除外)如果連續(xù)營養(yǎng)繁殖許多代,所得植株生活力是否會衰退? 第二節(jié) 樹木各器官的生長發(fā)育一、根系的生長樹木根系沒有自然休眠期6080%最適土壤溫度最適溫度 上下限溫度 受土層影響土壤濕度能量分配問題生長勢與生長量與外環(huán)境和樹體本身有關土壤通氣樹體養(yǎng)分地表硬化和過濕土壤營養(yǎng)一般不成為限制因素,但影響根系質量(有機肥,無機肥)(一)根系的年生長動態(tài)春季根系生長早于地上部分生長,形成第一個生長高峰。地上部分停止生長時

21、出現第二大高峰。落葉前出現根系生長小高峰。出現的高峰數與樹種和樹齡有關。樹木種類。砧穗組合。上下養(yǎng)分分配。激素內因土壤溫度 土壤水分 土壤通氣 土壤無機養(yǎng)分外因(二)根的生命周期幼樹期生長快,領先生長;逐漸減慢,與枝干達到一定比例;局部自疏與更新,由生長-木栓化-死亡;須根死亡發(fā)生順序:低級次骨干根-高級次骨干根。根系的年生長呈現為曲線型,并與地上器官的生長互為影響 根系的活動除受樹木體內機制控制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土溫的影響。一般根系生長的最適土溫為2028,低于8或在38以上,根的吸收功能基本停止,不能再生長新根。 二、樹木的枝芽特性芽序 芽在枝條上的排列規(guī)律。 2/5 1/2芽的異質性

22、 芽存在大小和飽滿程度的差異。枝條基部芽瘦小,上部飽滿,隱芽有些灌木和叢木較特殊 相反芽的早熟和晚熟 當年萌發(fā) 次年春天萌發(fā) 有些早熟芽有休眠,遇病蟲害或修剪摘葉后解除。 萌芽力和成枝力 芽的萌發(fā)能力或萌芽數占總枝芽數的比率。強: 松屬、紫薇、小葉女貞、桃弱: 梧桐、梔子花、 核桃、 蘋果、 梨成枝力:母枝上的芽長成枝的能力。芽的潛伏力潛伏芽壽命與營養(yǎng)條件和樹種有關;也與地上部分的更新復壯有關。(一)枝莖習性干性 樹木中心干的強弱與維持時間長短。頂端優(yōu)勢明顯者干性強,這是喬木共性。層性 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和二級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出現明顯的層次。 層性樹冠有利于通風透光; 層性隨中心干優(yōu)勢和保持

23、年代而變化。 銀杏、松屬植物、枇杷、 杉 、長山核、桃等層性明顯枝的生長開始生長期:“葉簇期”,利用樹體儲存的營養(yǎng),葉由芽原基內部幼葉發(fā)育而來,葉面積小,脈稀疏,節(jié)間短。葉腋內芽多為潛伏芽。旺盛生長期:節(jié)間變長,葉具有典型性,大,壽命長,葉綠素含量高。芽飽滿,利用同化養(yǎng)分。生長的關鍵期,水肥條件要求高。緩慢生長期:葉變小,壽命短,由基向端逐漸木質化,形成頂芽或自枯。停長早晚與水肥條件和樹種有關加長生長 開始生長(慢)旺盛生長(快)緩慢生長(慢)加粗生長形成層活動時期和強度受枝條生長周期、樹齡、生理狀況、部位及外界溫度、水分等條件影響與伸長生長同時進行,但生長高峰和停長都稍晚;骨干枝加粗高峰晚,

24、加粗量大;新稍由下而上增粗; 形成層活動稍晚于萌芽,最接近萌芽處的母枝形成層最先開始微弱活動,此后隨新稍的生長不斷加強。 發(fā)枝一次,增粗一次(年輪) 大枝和主干的形成層活動自上而下逐漸停止。影響因素外圍和內堂生長與繁殖的平衡主要是根系母枝所處的部位與狀況貯藏養(yǎng)分砧木環(huán)境與條件內源激素成熟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生長素類引起葉和節(jié)的分化,休眠素可抑制赤霉素;幼嫩葉的類似赤霉素能促進節(jié)間生長。氣溫高低及變化幅度,生長季、光照強度與周期、養(yǎng)分水分條件。(三)芽的分枝方式單軸分支:具較強的頂端優(yōu)勢,形成通直的主干,具明顯主軸的方式。合軸分枝:頂芽形成花芽或枯死由下面鄰近側芽代替延長生長,形成曲折的主干

25、。假二杈分支:具對生芽的樹木,頂芽成花芽或枯死,其下對生芽同時萌發(fā)生長代替形成杈狀延長枝,后照此繼續(xù)分支的方式。單干直立型 多干叢生型 藤蔓型 有1至多條從地面生長出的明顯主蔓,它們的藤蔓兼具單干直立型與多干叢生型樹木枝干的生長特點。但藤蔓自身不能直立生長,因而無確定冠形。 (四)樹冠形成 具頂端優(yōu)勢長成主干延長枝。側芽形成主枝,以一定的分支方式抽枝;主枝上較粗壯的側生枝又發(fā)展為下一級骨干枝,中部芽抽生的枝條,停長較早,成花枝或枯落;長勢強與母枝夾角小的斜生枝和長勢弱開張的枝條成層排列;壯齡期冠形 : 中心干和主枝延長枝優(yōu)勢轉弱,樹冠上部變圓盾,而后寬廣。樹木生長大周期S形生長曲線慢快慢速生樹

26、,中速樹,緩生樹早期高生長速度的差異園林設計中應注意快慢搭配,以快為主。三、葉片的形成由腋芽上的葉原基發(fā)育而來;春梢和秋梢葉面積小,壽命短;旺盛生長期的葉片面積大,壽命長;葉片的光合效能 低-高-低;一棵樹上的葉片年齡不同;四、花芽分化 生長點由腋芽狀態(tài)向花芽狀態(tài)轉變的過程。性細胞形成期形態(tài)分化期生理分化期當年開花植物性細胞一般在年內氣溫高時形成;夏秋分化,次春開花的植物須經冬春低溫積累和進一步分化完善,性細胞在春季萌芽后至開花前在高溫下完成分化花器原始體的發(fā)育過程 。 初期 從組織形態(tài)上改變發(fā)育方向,花芽分化的標志; 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原基形成生理代謝變化 關鍵期,17周花芽分化期分為生

27、理分化期、形態(tài)分化期和性細胞形成期花芽分化頂生花芽 成花后頂端生長停止,花芽分化時枝條生長出現休眠; 苞片產生之后,芽頂端發(fā)育成花器;腋生花芽 頂端生長繼續(xù),花芽分化繼續(xù) 。 一般在分生組織開始活動之后,芽頂端發(fā)育成花器;混合芽:一個芽開展出既生枝葉而且又有花叫做混合芽。這些芽既有葉原基和腋芽原基,又有花部原基,外觀上也較葉芽肥大。如梨、蘋果和海棠短枝上的頂芽?;旌涎咳绻艿介L時間照射的話,會有較大幾率發(fā)育成葉,反之發(fā)育成花。這和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有關,對于喜陰植物和喜陽植物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ㄑ糠只愋拖那锓只?前一年夏秋間開始分化花芽,并延遲至9-10月間,完成花器官的主要部分;牡丹、丁香

28、、榆葉梅、梅花等冬春分化型 秋梢停長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花芽逐漸分化形成;春季開花的宿根花卉如芍藥當年分化型 當年新稍上形成花芽并開花,無需低溫;如紫薇、木槿、木芙蓉等多次分化型 在一年中多次抽稍,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并開花的樹木。如月季花芽分化的規(guī)律 都有分化臨界期 即指生理分化期;分化的長期性 分期分批陸續(xù)進行分化;相對集中和穩(wěn)定 分化開始至盛期較確定;所需時間因種而異 分化時間長短因品種、物種而異;分化早晚因條件而異 幼樹晚于老樹,旺樹晚于弱樹,營養(yǎng)好時間長、氣候暖濕時間長。影響花芽分化的因素 遺傳特性 性成熟時間不同;營養(yǎng)生長 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是相輔又對立的關系; 葉、花、果、

29、根(礦物)的生長與花芽分化的關系復雜。光照影響 光量和光質是主因(有機物積累和內源激素平衡),光周期也有影響;溫度影響 一系列生理過程受影響,如光合、蒸騰、吸收等;水分影響 控水能促進成花,早成花;花芽分化的理論 內因學說 C/N比學說 籠統(tǒng)平衡 內源激素平衡說 促花(細胞分裂素)抑花(生長素、赤霉素)平衡 基因控制論 控制也需要外因和內因刺激后表達,誘導花芽分化控制途徑 因地、因時、因樹制宜1、研究樹木花芽分化特點與時期2、抓住分化期進行促控3、滿足或控制外界因子4、枝條生長與花芽分化調節(jié)5、利用生長調節(jié)劑,人工激素五、樹木開花開花順序 不同樹種開花有先后 不同品種開花有先后 不同性別開花有

30、先后(即使同株異花) 不同部位開花有先后 (短枝先開)延續(xù)時間因樹種而異 因營養(yǎng)而異 因環(huán)境而異 樹木開花 開花類別 先花后葉 迎春 山桃 梅 杏 李 先葉后花 葡萄 柿子 棗 桂花 紫薇 花葉同時 蘋果 海棠 開花次數 因樹種品種而異 再度開花 營養(yǎng)不足延遲開花(條件不良) 秋季發(fā)生真正的再度開花(條件改善) 一般不如春天繁茂;消耗養(yǎng)分,不利越冬六、授粉和受精孤雌生殖禾本科,茄科,蝶形花科,蘭科,百合科等十幾科植物中發(fā)現有孤雌生殖單倍體植株.不經受精,果實和種子都能正常發(fā)育。 單性結實 不需授粉受精,子房發(fā)育成果實,但無種子。黃瓜的許多品種皆能自然產生單性結實授粉和受精影響因素 自身原因:自

31、交不孕 、雌雄異熟 、異花授粉、 雌雄蕊異長 、柱頭選擇性、敗育(花粉或胚囊發(fā)育中途停止,遺傳、營養(yǎng)、環(huán)境)等。 溫度是影響授粉受精的重要因素。低溫不利提高措施配置授粉樹;提高氮素營養(yǎng)儲存;噴施硼;七、落花落果次數落花 開花后,由于花未受精,授粉不完全,花器發(fā)育不全落幼果花后兩周,子房已膨大初步發(fā)育的幼果,對豐欠有影響。六月落果 2次落果后2-4周,大致在6月,損失較大。營養(yǎng)不良引起,氮、磷和水分的保證。采前落果 果實成熟前。激素變化引起(生長素降低),與水熱條件也有關。八、果實的生長發(fā)育果實生長圖 S型或雙S型,曲線圖形與果實構造無關。分為生長期(果實細胞的分裂與增大,無形成層活動)和成熟期

32、(內含物的變化)果色呈現葉綠素分解; 類胡蘿卜素、黃酮 黃、橙色 色素原 花青素苷 紅、 紫色 (碳水化合物在短波光照下)提高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積累樹木的物候:樹木的各個器官隨季節(jié)性變化而發(fā)生的形態(tài)變化。正確觀察樹木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這些方面: 1.選定觀測點(觀測點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選定后將觀測點的詳細情況記載) 2.選定觀測目標(應為發(fā)育正常,開花結實3年以上;樹冠、枝葉較勻稱,體形中庸) 3.固定觀測時間(一般3-5天觀測一次。但在開花、展葉期要每天觀測,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點觀測) 4.選定觀測的部位(一般在向陽的一面,最好觀測樹木的中部枝條和全面觀測) 5.固定觀測記錄的人員(

33、認真、責任心強) 6.觀測的內容包括:根系生長期、樹液流動期、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果實生長發(fā)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長周期、花芽分化期、葉秋季變色期、落葉期。第三節(jié) 樹木的整體性及其生理特點一、各器官的相關性頂芽與側芽 頂端優(yōu)勢根端與側根 頂端生長優(yōu)勢果與枝 養(yǎng)分競爭;種子產生的激素抑制附近枝條的花芽分化。營養(yǎng)器官與生殖器官 能量分配關系復雜二、根系與地上部分相關性地上部分與根系的動態(tài)平衡根冠比,移植時修冠枝根對應地上部分與根系生長節(jié)奏交替三、樹木營養(yǎng)代謝類型的變化碳素代謝和氮素代謝(兩者關系密切) 營養(yǎng)生長前期以細胞分裂為主的枝葉建造,此時以氮素代謝為主 ;新稍生長趨緩枝條組織分化,此時氮素和

34、碳素代謝相當;枝條構建完成果實變大花芽分化,此時以碳素代謝為主。 營養(yǎng)運輸和分配 途徑:導管和篩管 方向:上下,下上。四、樹木生長周期的營養(yǎng)特點幼齡樹 逐漸積累貯藏營養(yǎng),植株生長過旺盛,消耗大,積累少 ,影響分化,營養(yǎng)條件不良,吸收和光合差,整體營養(yǎng)水平下降,未老先衰。成年樹 往往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多重性),通過儲藏養(yǎng)分調節(jié)養(yǎng)分供需矛盾,貯藏水平低會造成開花結實大小年。壯老年樹 根葉距離較大,限制吸收和同化,營養(yǎng)水平降低,消耗過度(結合不良條件)會造成死亡 。園林樹木學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城市氣候因子 1、城市的光因子 市區(qū)的光因子變化很大,由于空氣污染,太陽輻射強度明顯減弱,光質亦有

35、變化,所以市區(qū)內的樹木生長量偏小,花芽數偏少,果色偏淺。 市區(qū)內不同地點的受光量與光質同建筑物的大小、方向、街道的寬窄等因子密切相關,對樹木的生長有極大的影響。 此外,市區(qū)內的各種燈光,對其周邊樹木的生長發(fā)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城市的溫度因子 城市中大量存在硬鋪裝的街道、廣場、以及由磚頭、水泥、鋼鐵、玻璃等構成的建筑群,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強,放熱的速度也快,加上工廠、人群釋放的大量熱量,所以市區(qū)溫度比郊區(qū)溫度一般要高12。因此,樹木的生態(tài)習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城市的水分因子 由于街道和建筑物的封閉,城市中自然降水的大部分被排水系統(tǒng)排走,樹木水分平衡經常處于負值。 市區(qū)內的相對濕度和絕

36、對濕度都比郊區(qū)低。 市區(qū)內的水體常有污染,來源主要是工礦廢水、生活污水及空氣污染物的降落等 。4、城市的空氣因子 城市建筑群影響到空氣的流動,即風速和風向。市區(qū)內的風速一般小于郊區(qū),夏季不利于樹木的蒸騰,冬季卻可以減輕凍害。 市區(qū)內空氣最主要的特點是污染大,目前已了解的大氣污染物有100多種,主要為粉塵、SO2、Cl2、氟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等。 二、城市土壤因子 1、城市土壤物理性質 土壤質地差別較大,如人為原因造成土中含大量殘磚、石灰、水泥及城市垃圾等,影響樹木生長。市區(qū)土壤結構破壞嚴重,踐踏過度,通氣不良。2、城市土壤化學性質 市區(qū)土壤組成差,缺乏礦質營養(yǎng),礦質營養(yǎng)元素的釋放量也小。枯枝

37、落葉被掃走,營養(yǎng)的循環(huán)被破壞。污水、廢水的影響,造成土壤中有毒物質積累過多。 3、城市土壤生物學性質 市區(qū)土壤由于物理性質差,有機質含量低,pH值變化大和含有有毒物質等,致使土壤中生物活動受到抑制,甚至多種有益微生物不能生存,導致營養(yǎng)元素的轉換受阻,對樹木生長發(fā)育不利4、城市土壤肥力 植物與環(huán)境 植物(1)環(huán)境 (1)植物生長離不開環(huán)境; (2)環(huán)境對植物起綜合的生態(tài)效應; (3)植物長期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和適應。第三章園林樹木的生態(tài)學習性概 述植物生活的空間叫做“環(huán)境”;植物具體所生存于其間的小環(huán)境,叫“生境”。生態(tài)習性:植物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園林樹木的生態(tài)習性

38、:指園林樹木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生態(tài)類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態(tài)習性的一類(群)植物。如耐水濕植物。生態(tài)因素大致分為四大類:氣候、土壤、地形和生物。 氣候因子:包括光、溫度、水分、空氣等。 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有機物質、無機物質及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微生物。 地形因子:包括山岳、平原和坡向、坡度等。 生物因子: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人為因子:包括人對樹木資源的利用、發(fā)展、保護與破壞等作用 對樹木生活有直接、間接作用的因子稱為生態(tài)因子。在生態(tài)因子中,對于樹木生活必不可少的因子稱為生存因子。 樹木和環(huán)境是相互作用的統(tǒng)一體。在研究樹木與環(huán)境關系時,不僅要了解樹木本身各方面的特性,還應了解它們生

39、活的環(huán)境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研究樹木與生態(tài)因子關系時,必須具有以下幾個基本觀念。 1、綜合作用 環(huán)境中各生態(tài)因子相互緊密聯(lián),綜合起作用。生態(tài)因子中任何一個因子的變化,都會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光照強度的變化可引起溫度、濕度因子的變化。 2、主導因子 所有生態(tài)因子都是樹木生活所必需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其中必有12個是起主導作用的,這就是主導因子。在樹木一生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主導因子不是不變的。3、生態(tài)因子不可代替性和可調劑性 生態(tài)因子對于樹木生長發(fā)育都是同等重要的,隨便缺少哪一個都會引起樹木正常生活失調,生長受到阻礙或死亡。任何一個生態(tài)因子都不能由另一個生態(tài)因子來代替。但是在一定情

40、況下,某一因子在量上有所不足時,可以由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加強而得到調劑,并仍能獲得相似的生態(tài)效應。4、生態(tài)因子作用的階段性 生態(tài)因子對于樹木的不同發(fā)育階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短日照是導致落葉樹木秋季落葉的主導因子。5、生態(tài)幅 各種樹木對生存條件及生態(tài)因子變化強度有一定的適應范圍,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生長不適或死亡。主要內容溫度因子 光照因子 水分因子 空氣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地勢因子 生物因子一、溫度因子(一)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1、溫度在空間上的變化:緯度、海拔。一般緯度和海拔越低,溫度越高。 2、溫度在時間上的變化:(1)一年有四季溫度變化:候(5天)平均溫度1022 ,屬春季或秋季候平均溫度

41、22 ,屬夏季候平均溫度10 ,屬冬季(2)一天有晝夜變化: 一天中的溫度晝高于夜,最低值發(fā)生在將近日出時,最高值一般在1314時左右。 植物屬于變溫類型,植物溫度通常接近氣溫或土溫,并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并有滯后效應。 節(jié)律性變溫:一年四季的變化,晝夜的變化。植物的感溫性和物候。 非節(jié)律性變溫:溫度無規(guī)律的變化。 樹木的物候:樹木的各個器官隨季節(jié)性變化而發(fā)生的形態(tài)變化。(二)晝夜變溫對植物的影響1、種子發(fā)芽: 變溫比恒溫好。2、植物生長: 變溫比恒溫生長好。3、開花結實: 一定溫差條件下,花較多,果較大,品質較好。 這是因為白天高溫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間適當低溫使呼吸作用減弱,光合產物消耗

42、減少,凈積累增多。(三)突變溫度對植物的影響1、突然低溫 引起寒害,霜害,凍害,凍拔,凍裂。2、突然高溫 高于最高點就會植物造成傷害直至死亡。被子植物約50;裸子植物46;突然高溫使樹木灼傷。 1、溫度與樹木的分布 (四)溫度與植物分布 溫度與樹木的水平分布氣候帶年均溫最冷月最熱月10的積溫生物學零度生態(tài)類型植被區(qū)域寒溫帶-2.2-5.5-28-3816201100170010米/秒時,常使新梢折斷,葉片磨擦受傷在時連根拔起。2、抗風樹種等級劃分 強:如馬尾松,黑松 中等:如側柏,龍柏 弱:大葉桉,榕樹,雪松 五、土壤因子 土壤的物理性質決定其水分、肥力、空氣、溫度及微生物活動等條件,而這些條

43、件都影響著樹木的分布及其生長發(fā)育。 有些樹種要求在深厚、濕潤的土壤上才能生長良好,如橡膠樹、杉木、樟樹及毛白楊等。這類樹種在條件適宜時不僅生長迅速,而且干形通直高大,在干旱瘠薄條件下則生長緩慢,干形不良。 有的樹種極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在造林上常被選為荒山或沙漠造林的先鋒樹種,如馬尾松、樟子松及云南松等。 土壤酸堿度以pH值表示,有的樹種要求在酸性土壤上生長,一般以pH值小于6.8為宜,如馬尾松、杜鵑等,稱為酸性土樹種,這類樹種在鹽堿土或鈣質土上則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 有的樹種在鈣質土上生長最佳;常見于石灰?guī)r山地,如側柏、柏木及青檀等;有的樹種則耐pH值7.2以上的鹽堿土,如檉柳、紫穗槐及胡楊等

44、; 有的樹種對土壤酸堿度適應范圍較大,如苦楝、烏柏、黃連木、刺槐及等,它們既能較好地生長在酸性土壤上,也能較好地在中性土、鈣質土及輕鹽堿土上生長。 (一)土壤性質 1、土壤物理性質:指質地、結構、孔隙度等狀況。砂土:壤土:粘土: 2、土壤化學性質: (1)酸堿度(pH): (2)土壤礦質營養(yǎng):大量元素(N、P、K、Ca、Mg、S、Fe)和微量元素(B、Cu、 Mo、Zn等)。(二)以土壤為主導因子的植物生態(tài)類型 1、根據樹木對土壤pH的反應,劃分為:酸性土樹種(pH7.5):如文冠果、丁香、黃刺玫、檉柳、杠柳。中性土樹種(pH6.57.5):多數植物。 2、根據樹木對土壤中礦質鹽的關系劃分:

45、鈣質土樹種: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柏木。 3、根據植物對土壤中含鹽量的關系劃分: 耐鹽堿樹種:絨毛白蠟(天津市樹)、夾竹 桃、旱柳、檉柳、丁香。 喜鹽植物:吸鹽積鹽,如鹽蓬、海蓬子。 抗鹽植物:很少吸鹽,如甜菁,鹽地風毛菊。 4、根據土壤的肥力劃分 瘠土樹種: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馬尾松、油松。 喜肥樹種:梧桐、胡桃。 六、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山脈河流走向及地形起伏等。 地形因素對樹木分布與生長發(fā)育有一定影響。地形的變化直接影響氣候、土壤及生物等因素的變化,從而間接地影響樹木生長,這種情況在地形復雜的山區(qū)尤為明顯。 1、海拔高度對樹木分布與生長有直接影響。同

46、一樹種,海拔高度變低,節(jié)間變短,葉片排列變密。 如以安徽省黃山為例,海拔700m以下分布馬尾松,700m以上為黃山松。 2、地勢變化: 地勢平緩地區(qū),植物生長較好。3、坡向影響日照的時間和強度,北坡日照時間短,溫度低,濕度較大,一般多生長耐蔭濕的樹種;南坡日照時間長,溫度高,濕度較小,多生長陽性旱生的樹種,如華北低山地區(qū)油松多分布在陰坡或半陰坡,而陽坡僅生長一些耐干旱的灌木。七、生物因素 樹木和其它動物、植物、微生物生長在一起,相互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微生物對樹木的分布、生長、繁殖發(fā)生著有益或有害的影響。由于其棲息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主要原因)和偷獵者的捕殺 不同樹種之間常因對

47、生活條件的要求與適應能力不同而發(fā)生相互抑制或促進的作用,即使同一樹種組成的單純林中,不同個體之間及其與雜草、灌木問的關系,也發(fā)生著抑制或促進的作用。林業(yè)生產中樹種混交類型、造林密度、撫育采伐、育苗措施的確定都以樹種之間相互作用的理論為基礎。 八 植物的垂直分布與水平分布一、垂直分布垂直分布:隨著海拔升高而依次出現的樹木分布順序。二、水平分布水平分布:樹木分布的緯度及經度地帶性。其他 人為因子 人類是造林和毀林的最重要的因子。第四章 園林樹木的觀賞特性 樹木美化功能源于美學特性(觀賞特性)。 從應用觀賞角度可分為:器官形態(tài)美、個體形態(tài)美和群體形態(tài)美。形態(tài)美 色彩美 美學特性 風韻美 群體美進行樹

48、木的配置和應用第一節(jié) 園林樹木的樹形及其觀賞特性 樹形一般指樹冠的類型,由干、莖、枝、葉組成。它是園林樹木重要的觀賞要素之一,對園林景觀的構成起著至觀重要作用,尤其喬木。 不同樹形可引起觀賞者不同視覺感受,具有不同景觀效果,經合理配置,可產生韻律感、層次感。樹干 樹形 分枝方式 樹冠 萌芽力成枝力 人為因素修剪 環(huán)境年齡一、喬木的樹形 (一)針葉喬木類 以尖塔形和圓錐形居多。由于多為常綠樹,大多有嚴肅端莊的效果。在園林常用于規(guī)則式園林、規(guī)則式栽植。正式場合廣場、入口。(二)闊葉喬木類 以卵圓形、圓球形、鐘形居多。大多有渾厚、樸素的效果。常作自然式栽植庭院、水邊、草地。1、圓柱形,2、尖塔形,3

49、、圓錐形,4、卵園形圓球形,5、傘形和垂枝形,6、其他形狀、特異形狀1、圓柱形特點:中央領導干較長-分支角度小-枝條貼近主干生長。常見樹種:針葉樹:龍柏、杜松、塔柏等。闊葉樹:鉆天楊、塔形銀杏等。國外柱狀品種:柱狀紅花槭、塔形歐洲七葉樹等。效果:高聳、靜謐,尤其列植樹。2、尖塔形特點:主枝平展,與主干幾乎成90角度,基部主枝最粗、最長,向上逐漸縮短。常見樹種:針葉樹雪松-窄冠側柏-南洋杉幼-日本金松、日日本扁柏-遼東冷杉;幼年銀杏和水杉。闊葉樹:少見。部分種類幼年期呈尖塔形。效果:具有非常端莊效果。刺破青天的動勢。3、圓錐形特點:主枝向上斜伸,與主干約成45-60角度,樹干豐滿,呈狹圓錐體狀或

50、闊圓錐體狀。常見樹種:針葉樹:常綠圓柏-側柏-北美香柏-柳杉-云杉-華山松-羅漢柏;落葉落葉松-金錢松-水杉-落羽松。闊葉樹:常綠廣玉蘭、厚皮香;落葉鵝掌楸、毛白楊、燈臺樹。效果:嚴肅、端莊效果(不如尖塔形強烈)。植于小土丘的上方,可加強小地形的高聳感。留園。4、卵圓形圓球形特點:中央領導干部明顯-主干直立但至有限的高度即分枝。闊葉樹:最常見。隨樹齡增加,由相對狹窄變得更為開闊。常綠樟樹-桂花-青岡-杜英-楊梅;落葉懸鈴木-國槐、元寶楓-胡桃-梧桐-黃櫨-黃連木-欒樹-楓香-杜仲-白蠟。針葉樹:較少。如側柏(老)。效果:有樸實、渾厚效果,給人以親切感。5、傘形和垂枝形傘形樹冠:合歡-鳳凰木-雞

51、爪槭-紅豆樹-千頭赤松-千頭椿-油松(老)-幌傘楓-木棉-橄欖。垂枝樹冠:垂柳-垂枝樺-垂枝黃櫨-垂枝桑-垂枝白蠟。特點:具優(yōu)雅和平氣氛,給人以輕松、寧靜之感,適植于水邊、草地等安靜休息區(qū)。6、其他形狀、特異形狀(1)棕櫚形 主干不分枝,葉片大型,集生于主干頂端。樹體特異,展現熱帶風光。如棕櫚、蒲葵、椰子等棕櫚植物;蘇鐵科植物;香木瓜;桫欏等木本蕨類。(2)芭蕉形:芭蕉、旅人蕉。(3)半圓形(饅頭形):饅頭柳。(4)倒卵形:刺槐-喜樹-楸樹-女貞(5)卵形:三角楓(6)曲枝形:龍爪槐-蟠龍棗-龍爪柳。(7)風致形:形態(tài)特別者。各種富于藝術風格的體形,如高山樹木-多風處樹木-老年期樹木-復壯樹木

52、。樹木的分枝方式合軸分枝:頂芽活動一段時間后,生長極慢至死亡或分化為花芽或變態(tài),由靠近頂芽的側芽發(fā)展為新枝代替主莖??偁罘种Γ杭磫屋S分枝,自幼苗始,主莖的頂芽活動始終占優(yōu)勢,形成明顯粗壯的直立主干。裸子植物-楊樹-銀杏。假二叉分枝:對生的兩個側芽同時發(fā)育。環(huán)境、年齡對樹形影響樹形受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高山-海島樹木,樹冠常因風吹而偏向一側。立地條件差的地方,形成小老樹。樹形隨生長發(fā)育過程呈現有規(guī)律變化。大多闊葉樹:卵形-卵圓形-圓球形。銀杏樹形從幼年到老年呈現:尖塔形幼 圓錐形成-中年 圓球形老 (二)灌木的樹形灌木,一般受人為干擾較大,經修剪整形往往發(fā)生很大變化??傮w上,可分為三類:叢生球形、偃

53、臥及匍匐形拱垂形1、叢生球形特點:樹冠團簇叢生,外形呈圓球-扁球-卵球形等。常綠海桐-球柏-千頭柏-千頭柳杉-金邊胡頹子-大葉黃楊-杜鵑。落葉榆葉梅-繡球-棣棠-小葉女貞等多數花灌木。效果:多有樸素、渾實之感。造景中最宜于樹群外緣,或裝點草坪、路緣和屋基。2、偃臥及匍匐形特點: 植株主干和主枝匍匐地面生長,上部分枝直立或否。適用:用作木本地被或植于巖石園。樹種:偃柏、鋪地柏、平枝栒子等。國外有不少新品種,如云杉、松類有平臥品種。3、拱垂形特點:枝條細長而拱垂。株形自然優(yōu)美,多有瀟灑之姿。適用:宜供點景用,或在坡地、水邊及自然山旁適當配植。樹種:連翹-云南黃素馨-迎春-枸杞-檉柳。(三)人工樹形

54、對萌芽力強、耐修剪樹種進行修剪,將樹冠修剪成人們所需要的人工造型。例如,作行道樹用的懸鈴木常修剪成杯狀;梅花和桃花多修剪成自然開心形。黃楊-雀舌黃楊-小葉女貞-海桐-枸骨等常修剪成球形、柱狀、立方體等各種幾何形體。如各種動物性狀。國外將很多喬木剪成綠墻珊瑚樹-山毛櫸。第二節(jié) 園林樹木的葉及其觀賞特性葉的觀賞特性主要表現在葉的色澤、形狀、大小、質地以及其著生方式。 (葉片的形態(tài)美和色彩美)一、葉形的觀賞特性按照葉片大小和形態(tài),將葉形劃分為三大類:小型葉類:有鱗形、針形、鉆形、條形、披針形等。 大型葉類:葉片巨大,以具有羽狀或掌狀開裂葉片的樹木為主。 中型葉類:葉片寬闊,大小介于小型葉與大型葉之間

55、。圓形、卵形、橢圓形、心形、扇形、馬褂形等。單葉類針 形松類、柳杉、柏類、麻黃等。披針形夾竹桃、桂花、結香、白玉蘭、竹類、柳類、落葉松等。倒披針形肉桂、瑞香、馬醉木等。線 形紫杉、冷杉、金錢松、馬藺、結縷草、野牛草等。心臟形泡桐、椴、臭牡丹、紫荊、綠蘿等。倒卵形玉蘭、衛(wèi)矛、桃葉珊瑚等。圓 形柿、獼猴桃、茉莉花、王蓮、芡實等。橢圓形四照花、木蘭、胡頹子等。廣橢圓形樸樹、菠蘿樹、野茉莉等。長橢圓形廣玉蘭、八角樹、冬青、金絲桃等。匙 形麻櫟、厚樸等。馬褂形鵝掌楸、美國鵝掌楸等。掌 狀八角金盤、梧桐、木薯、雞爪槭、葡萄、八角楓、刺楸等。菱 形烏柏、刺桐等。鱗 形側柏、檉柳等。奇異形銀杏、變葉木、羊蹄甲

56、等。復葉類奇數羽狀復葉國槐、黃檀、刺槐、紅豆、十大功勞、黃連木、紫薇等。偶數羽狀復葉無患子、香椿、荔枝、龍眼等。多重羽狀復葉南天竹、楝樹、合歡、欒樹等。掌狀復葉七葉樹、木棉、五加、棕竹等。多重羽狀復葉鵝掌楸,馬褂形,南天竹除綠色外,呈現異樣色彩。以葉色為主要觀賞要素,可稱為色葉樹種。葉色與葉綠素-胡蘿卜素-葉黃素-花青素含量和比例有關-又與氣候和環(huán)境條件有關。溫度-光質-栽培措施可引起各種色素尤其是胡蘿卜素和花青素比例的變化,從而影響葉色。1、綠色;2、春色葉;3、秋色葉;4、常色葉;5、斑色葉。春色葉:春季發(fā)生的新葉呈現紅色、紫紅色或黃色。早春低溫利于花青素合成。秋色葉:色較均勻一致,持續(xù)時

57、間長,觀賞價值高。主要為落葉樹,少數為常綠樹種。秋色葉樹種變色的原因:氣溫降低-葉綠素合成受阻(破壞)-花青素-胡蘿卜素呈現。多色素配合,多色。常色葉:整個生長期內或常年呈現異色。大多素是由芽變或雜交產生,并經過人工選育的觀賞品種。 變色原因:一是受遺傳影響。二與葉綠素-胡蘿卜素-葉黃素的含量和比例有關,并受環(huán)境條件和栽培水平制約,如光強可直接影響色彩的鮮艷程度。斑色葉:綠色葉片上具其他顏色的斑點或條紋,或葉緣呈現色鑲邊(統(tǒng)稱為彩斑)。原因:遺傳性如葉綠素缺失、染色體畸形、嵌合體等方式形成;病毒侵入引起。二、葉色的觀賞特性(一)基本葉色 樹木的基本葉色為綠色,由于受樹種及光度的影響,葉的綠色有

58、墨綠、深綠、淺綠、黃綠、亮綠、藍綠等差異,且會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 各類樹木葉的綠色由深至淺的順序大致為常綠針葉樹、常綠闊葉樹、落葉樹。 葉色呈深濃綠者:油松、圓柏、側柏、山茶、女貞等。 色呈淺綠色者:水杉、落羽杉、金錢松、七葉樹等。 (二)特殊葉色 樹木除綠色外而呈現的其他葉色,增加了園林景觀的豐富性,給觀賞者以新奇感。根據變化情況,特殊葉色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常色葉類:有單色與復色兩種。金邊黃楊,葉子花 紫紅色: 紫葉小檗、紫葉李、紫葉桃。 黃 色: 金葉女貞、金葉繡線菊等。 銀白色: 桂香柳等。 斑 駁: 灑金東瀛珊瑚、變葉木、灑金榕。 雙 色: 銀樺、紅背桂。2. 季節(jié)葉色類 指

59、樹木的葉片在綠色的基礎上,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出現的有顯著差異的特殊顏色。 秋色葉呈紅色或紫色:雞爪槭、茶條槭、地錦、火炬樹、烏桕、柿、黃櫨、楓香等。 秋色葉呈黃色或黃褐色:銀杏、洋白蠟、無患子、欒樹、懸鈴木、水杉、金錢松等。廬山秋色紅葉,烏桕幾占多數 北京香山黃櫨;南京棲霞山楓香;蘇州天平山楓香;湖南岳麓山楓香;長江三峽烏桕、槭樹。四川西部高原黃龍、九寨溝、四姑娘山。第三節(jié) 園林樹木的花及其觀賞特性園林樹木的花是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其觀賞效果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本身的遺傳特性決定的形態(tài)(包括花序類型、花相、花色、花香、花期等)一、花型(花序)奇特優(yōu)美者 金絲桃的花朵金黃色,細長的雄蕊燦若金絲

60、;珙桐白色大苞片如同白鴿展翅,譽為“東方”鴿子樹。二、花相花或花序在樹冠、枝條上的排列方式極其所表現的整體外貌為花相,有純式和襯式兩大類。純式開花時無葉和襯式開花時已經展葉或為常綠樹。獨生花相;干生花相;線條花相;星散花相;團簇花相;覆被花相;密滿花相。三、花色 1、紅色和紫紅色桃-櫻花-貼梗海棠-榆葉梅-石榴-合歡-紫荊; 2、黃色臘梅、金縷梅-迎春-連翹-黃薔薇-棣棠-金絲桃-黃杜鵑-云南黃素馨; 3、藍色和藍紫色丁香-紫藤-繡球-藍花楹; 4、白色木繡球、白丁香-山梅花-白云蘭-珍珠梅-梔子-茉莉; 5、雜花色和花色變化一株樹、一朵花甚至一個花瓣上的色彩也不同。 桃-梅-山茶“灑金”品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