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_第1頁
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_第2頁
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_第3頁
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_第4頁
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HYPERLINK xxxx/ HYPERLINK xxxx/ 更多企業(yè)學院:中小企業(yè)管理全能版一八3套講座+89700份資料總經(jīng)理、高層管理49套講座+16388份資料中層管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國學智慧、易經(jīng)46套講座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各階段員工培訓學院77套講座+ 324份資料員工管理企業(yè)學院67套講座+ 8720份資料工廠生產(chǎn)管理學院52套講座+ 一三920份資料財務管理學院53套講座+ 17945份資料銷售經(jīng)理學院56套講座+ 14350份資料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 4879份資料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調(diào)查研究:20012009郭俊1 馬

2、雷2(1.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100871;2.中國地質大學政法學院,武漢,430074)摘要 公務員退出制度是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設定指標,對20012009年CNKI社科數(shù)據(jù)庫篇名含“公務員退出”的文獻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評估,發(fā)現(xiàn)目前的研究呈現(xiàn)四大特點:研究成果質量不高,總體處于初級階段;研究缺乏連續(xù)性,呈現(xiàn)“結構性失衡”;研究資助力度不夠,缺乏學術規(guī)范性;研究方法落后,實證研究匱乏。在此基礎上,本文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以期推動我國公務員退出問題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關鍵詞 公務員退出;文獻調(diào)查;評估;反思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Withdrawal

3、Mechanism of Civil Servants: 2001-20091.GUO Jun 2.MA Lei1.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2.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Abstract The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civil serva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vil servant system.

4、This paper analyzes and assesses civil servants withdrawal mechanism literature that originates from the CNKI social science database from 2001 to 2009.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has four characters: research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overall is at elementary stage; research lacks of continuity, showi

5、ng structural unbalance; research funding is inadequate, lacking of the academic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technique is backward, the empirical study is deficient.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d the refl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the withdrawal mechanism

6、of civil servants.Key words Civil servants, Withdrawal mechanism, Literature survey, Assess and reflection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國掀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NPM:New Public Management)成為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種指導性理論,其倡導通過改進公務員的退出來解決政府機構重疊和人員臃腫等問題1。公務員退出機制是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nèi)較早提出公務員退出制度問題的學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張成福教授,其在大變革中國行政改革的目標與行為選擇中提出建立以辭職、辭退和退休為主

7、體的公務人員的資格消失制度2。隨后國內(nèi)一些學者加入了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討論,如謝菊、劉義等對公務員退出的定義進行了探討;劉博、王彥東等分析了完善公務員退出機制的意義;齊惠、融燕、宋琦等分析了公務員退出機制存在的問題;丁龍燕等分析了公務員退出機制不健全的原因;李和中、石紹斌等探討了完善公務員退出機制的對策。隨著以登哈特夫婦(Janet V. Denhardt and Robert B. Denhardt)為代表的“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發(fā)展,完善公務員退出機制,提高公務員服務水平尤為重要3。本文將通過分析20012009年CNKI社科數(shù)據(jù)庫篇名含“公務員退出”的文獻,了解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

8、的現(xiàn)狀,以期促使公務員退出機制研究的反思和改進。一、調(diào)查樣本來源及范圍本文文獻調(diào)查研究以中國期刊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收錄的文章為文獻來源,選擇時間段為2001年至2009年。其中CNKI檢索項選擇了篇名,檢索詞為“公務員退出”,并且未使用邏輯、詞頻和擴展功能。按照條件檢索共獲得文章92篇,在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中,剔除一稿多投等文章后,最后獲得總樣本量為90篇,其中碩博學位論文11篇(其中博士論文1篇),期刊文獻37篇,報刊文獻42篇(見表1)。本文的部分指標將對這三部分文獻進行分類分析和評估。表1文獻來源文獻來源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合計學位論文

9、00000223411期刊10054318一五37報紙100391422242二、調(diào)研指標設計(一)分析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報刊文章對于探討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報刊文章,本文主要考察這些文章發(fā)表時間分布、發(fā)表的報刊級別、報刊分布的地區(qū)等。(二)探討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期刊文章對于探討中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文獻文章,基于分析與評估需要,主要選用了以下評價指標:1、文章的出處。設計該指標旨在了解不同期刊在選擇文章方面的基本傾向與旨趣,并作比較 4。本文將文章的出處主要分為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2類。2、文章發(fā)表時間。設計該指標旨在了解不同時間段的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是否呈現(xiàn)出不同特

10、征和發(fā)展趨勢 5 。3、作者單位。設計該指標旨在了解“哪些單位的學者在研究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本文將作者單位分為4類,即高等院校、黨校(行政學院)、政府部門、其他或未標明。4、作者學術地位。設計該指標旨在了解“什么人在研究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本文將作者學術地位為7類,即本科生及以下、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助教/講師(助理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教授(研究員)、未標明。5、研究主題與研究類型。本文主要是分析與評估“公務員退出機制”這一主題,因而不涉及到具體的研究主題的問題。關于研究類型,本文借鑒肖唐鏢6、何艷玲4的分類,采用規(guī)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作為基本分類。6、研究階段。本文借鑒帕里(

11、Perry,J L.)、克里默(Kraemer,K L.)7的分類,將研究階段分為問題描述、變量識別、確定變量間關系、確定變量間的因果關系等4個階段。7、研究方法。本文借鑒陳輝(2008)8的分類,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研究、質化研究、非經(jīng)驗研究3類。8、規(guī)范性研究。本文借鑒武玉坤(2009)9的分類,將其分為是否有文獻引用、 是否有文獻評估、是否有理論假設等。9、研究資助。本研究選取的90篇樣本文章中,僅有石紹斌的1篇文章得到了基金支持,因此不進行具體的基金分類。三、對現(xiàn)有文獻的調(diào)查分析(一)對報刊類文章的調(diào)查分析本研究檢索到的報刊類文章共42篇,其中國家級報刊文章29篇、省級報刊文章8篇、地/

12、市級報刊文章5篇。1、文章發(fā)表的時間。由表2可知,20012004年,發(fā)表的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報刊類文章較少,僅占總量的9.5%,關注程度不夠。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頒布為公務員的辭職、辭退、退休等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礎,公務員退出相關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中2005年刊登的報刊類文章占21.4%。2008年,中共中央印發(fā)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guī)劃,首次提出了“公務員退出機制”的概念10。此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下發(fā)的關于印發(fā)的通知中指出,要研究建立公務員交流和正常退出機制。以此為契機,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關注出現(xiàn)了一個高潮,2008年刊

13、登的報刊類文章占52.4%。表2 20012009年報刊類文章的數(shù)量分布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國家級1002704一五0省級000111041地/市級000010031篇數(shù)(n=42)1003914222頻率2.4007.121.42.49.552.44.82、文章發(fā)表的層次。20012009年,國家級報刊刊登的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方面問題的文章29篇,占總數(shù)的69.05%,省級、地/市級報刊僅刊登一三篇,占30.95%。表3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家和地方對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關注程度呈現(xiàn)出“結構性失衡”11的現(xiàn)象,地方對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關注程

14、度明顯不夠,尤其是地/市級,其發(fā)表的報刊類文章僅占11.9%。表3 20012009年報刊類文章的層次分布報刊級別篇數(shù)(n=42)頻率(%)國家級2969.05省級819.05地/市級511.93、文章發(fā)表的地區(qū)分布。20012009年,省級、地/市級刊登的文章共一三篇,其中上海3篇,占總數(shù)23%;湖北、山東、廣東、貴州各2篇,分別占總數(shù)的一五.4%;江蘇、浙江各1篇,占總數(shù)的7.6%(見表4)。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國各地區(qū)報刊對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關注程度呈現(xiàn)出“結構性失衡”的現(xiàn)象,目前僅有7?。ㄊ校┑膱罂瘜υ搯栴}給予了關注。表4 20012009年報刊類文章報刊分布的地區(qū)地區(qū)篇數(shù)(n=42

15、)頻率(%)上海323湖北2一五.4山東2一五.4廣東2一五.4貴州2一五.4江蘇17.6浙江17.6(二)對學位、期刊類文章的調(diào)查分析1、文章發(fā)表的時間。從文章發(fā)表的時間序列上看(見表5、圖1),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有關年份(如2002、2003年)沒有對其研究,缺乏集中性和連續(xù)性。表5文章發(fā)表的時間文章發(fā)表時間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篇數(shù)(n=48)10054531119頻率2.10010.48.310.46.322.939.6圖1 20012009年各年發(fā)表的文章占當年文獻的總數(shù)2、文章發(fā)表的層次。就文章發(fā)表的層

16、次而言(見表6),來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11篇,占總數(shù)29.7%,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層次較低,研究成果質量不高。20012009年(主要是20062009年),共有11篇學位論文研究了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表620012009年期刊類文章的出處文章出處篇數(shù)(n=37)頻率(%)核心期刊1129.7非核心期刊2670.33、作者單位。從作者的單位來看(見表7),來自高等院校的研究共33篇,占總數(shù)的68.8%,這說明高等院校是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的主要陣地;其次是黨校(行政學院),占總數(shù)的8.3%,政府部門僅占2.1%。68.8%的作者來自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務員退

17、出機制問題的研究重學理,而缺乏經(jīng)驗性、實證性、應用性。表7 作者單位作者單位篇數(shù)(n=48)頻率(%)高等院校3368.8黨校(行政學院)48.3政府部門12.1未標明1020.84、作者學術地位。由于部分作者未標明其身份以及某些刊物對作者身份不做標明,導致“未標明”論文較多(占47.9),因此最后的數(shù)據(jù)似乎說服力不強,不過根據(jù)表8還是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如在所有的研究者中,碩士研究生最多,所占比例為25,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為6.25%,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占的總和(31.25%)超過了教授、副教授所占的總和(8.3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接受更多、更嚴格學術訓練的青年學者開始關注公務員退出機制

18、問題的研究。表8作者學術地位作者學術地位篇數(shù)(n=48)頻率(%)本科生及以下36.25碩士研究生1225博士研究生36.25助教、講師(助理研究員)36.25副教授(副研究員)36.25教授(研究員)12.1未標明2347.95、研究類型。就研究類型而言(見表9),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論文中規(guī)范研究42篇,占總數(shù)的87.5%,而實證研究僅有6篇,占12.5%,呈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結構性失衡”現(xiàn)象。表9研究的類型研究類型篇數(shù)(n=48)頻率(%)實證研究612.5規(guī)范研究4287.56、研究階段。就研究階段而言(見表10),已有的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絕大多數(shù)處于“問題描述”的階段

19、,占文獻總數(shù)的95.8%,只有極少數(shù)(占總數(shù)的4.2%)的學者能將問題的研究推進到更高的階段:由變量識別到確定變量間關系,但尚未到建立變量間的因果關系階段,學術研究缺乏創(chuàng)新性,研究尚處于低水平、重復的初級階段。表10 論文所處階段研究階段篇數(shù)(n=48)頻率(%)問題描述4695.8變量識別12.1確定變量間關系12.1確定變量間的因果關系007、研究方法。作為經(jīng)驗研究的重要范式,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只是在采集數(shù)據(jù)方法上有相異性(Devine,2003)。就研究方法而言(見表11),非經(jīng)驗研究42篇,占總數(shù)87.5%,質化研究占8.3%,量化研究僅占4.2%,研究方法嚴重滯后,其直接導致研究質量

20、長期停滯不前,評價失范,知識的累積性不強8。表1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篇數(shù)(n=48)頻率(%)量化研究24.2質化研究48.3非經(jīng)驗研究4287.58、研究的規(guī)范性?!拔墨I引用”是學術論文最基本的規(guī)范,就文獻引用而言(見表12),有文獻引用的30篇,占總數(shù)的62.5%,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現(xiàn)有研究對“知識積累”和前人研究成果的關注。文獻評估也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12,就文獻評估而言,有文獻評估的僅5篇,僅占總數(shù)的10.4%。就研究假設而言,通過研究檢驗假設的正確性是判斷研究科學性的通用標準之一9,然而有研究假設的文章僅3篇,無文獻假設的45篇,高達總數(shù)的93.75%,總體上看,當前的學術研究很不

21、規(guī)范。綜合考慮文獻引用與文獻評估兩個指標,說明了目前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的文獻引用多屬于低層次的文獻羅列一三,沒有科學運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時反應了目前的研究缺乏評估,嚴重缺乏學術規(guī)范性,即使有文獻評估,評估與研究問題缺乏緊密聯(lián)系,缺乏批判性評估,屬于虛假的評估。表12文獻引用、文獻評估與研究假設(n=48)文獻引用文獻評估研究假設有3053無一八4345四、總結與討論以上根據(jù)設定的評估指標,對20012009年來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的總體狀況做了統(tǒng)計與分析。本文將結合以上的分析,對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做如下的總結與討論。(一)研究成果質量不高,總體處于初級階段社會科學研究

22、的最終目的是找出社會現(xiàn)象的共性,發(fā)現(xiàn)因果規(guī)律,建立有效解釋、預測社會現(xiàn)象產(chǎn)生、發(fā)展與變化的理論,并將其用于指導人類社會實踐的開展6。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高級學者僅發(fā)表相關論文1篇,對該研究的貢獻不夠,而碩士研究生及以下占總數(shù)31.25%,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質量有待提高。20012009年,總共刊登的學術期刊文章僅37篇,而且核心期刊論文僅占29.7%,研究成果不夠豐富,多數(shù)研究成果屬于“亂七八糟的大雜燴”14。研究多處于描述性階段,研究整體水平還未達到建立變量間的因果關系、項目評估的高級階段??傮w上,關于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嚴重不夠,缺少重大的理論突破和理論創(chuàng)新一

23、五。(二)研究缺乏連續(xù)性,呈現(xiàn)“結構性失衡”學術研究的連續(xù)性和持續(xù)不斷的討論,有助于學術研究的聚焦,產(chǎn)生重要理論。本研究統(tǒng)計結果表明,20022003年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出現(xiàn)了空白,未能發(fā)現(xiàn)報刊和期刊刊登相關的文章,2001年高秦偉的文章16未能引起共鳴。同時,研究呈現(xiàn)“結構性失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級和地方級報刊的關注程度“失衡”,國家級的報刊關注程度高,地方報刊關注程度低一些;不同地方的報刊關注程度也“失衡”,僅有極少數(shù)地區(qū)的報刊給予了關注。(2)經(jīng)驗研究與非經(jīng)驗研究“失衡”,非經(jīng)驗研究比例高,學者傾向于“坐在書屋里面做研究”5,多屬于“教科書式”的寫作8

24、,而質化、量化等經(jīng)驗研究缺乏。(3)實證研究與規(guī)范研究的“失衡”。(三)研究資助力度不夠,缺乏學術規(guī)范性是否有資金資助是考察研究的制度性支持的一個重要指標。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僅1篇文章得到了地方政府基金支持。研究的資助力度嚴重不夠,學者們很難深入到實際中去,進行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研究工作17,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質量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調(diào)動學者的積極性。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總體上缺乏學術規(guī)范性,大量的文章沒有文獻綜述,甚至沒有參考文獻,無視過去的經(jīng)驗和研究7;同時,89.6%的文章沒有對文獻進行評估,93.75%的文章沒有研究假設

25、,反映了研究缺乏理論對話,而理論對話是研究的問題意識得以厘清與新的理論得以構建的重要前提一八。(四)研究方法落后,實證研究匱乏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形成科學的研究結論的有力保障,也是形成知識討論必要的基礎性平臺9。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87.5%的文章屬于非經(jīng)驗研究,而文獻綜述、案例舉要、實地調(diào)查、統(tǒng)計調(diào)查、實驗、數(shù)學推理等研究方法缺乏,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方法單一、落后,存在“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現(xiàn)象,還沒有走出手工作坊式的初級階段19。規(guī)范研究一般先提出符合預設立場的標準,然后針對預設提出如何達到這些標準的對策,并以此作為解決問題和制定政策的依據(jù)。相反,實證研究則往

26、往沒有預設立場,而是致力于在經(jīng)驗事實中證明某一種解釋或者建構某一種理論20。然而,本研究中實證研究僅占12.5%,實證研究相當匱乏,亟待加強。五、建議與對策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時期,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正逐漸成為公務員制度發(fā)展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改進和提高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質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加大對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的資金支持力度,保證學者完成實證研究的條件。國家各類科研基金管理單位應該適度增加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的資金支持力度和科研經(jīng)費,為學者開展實證研究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研究成果結構性失衡的現(xiàn)狀,促進高質量科研成果的涌現(xiàn),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理論體系和公務員人力資源

27、管理體系,推動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的深入進行,建立服務型政府。(二)科學合理的引用前人的成果,注重文獻綜述、文獻評估與理論對話,加強規(guī)范化訓練,提高規(guī)范研究的規(guī)范化程度。景天魁教授認為,“缺乏學科規(guī)范,沒有累積效應”是社會科學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9。研究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必須了解本研究領域或相近領域的已有成果,進行綜述與評估,在前人或國內(nèi)外同行與學者己做過的基礎上不斷向前推進,累積效應,提高研究水平。(三)改進研究方法,加強實證研究的力度,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結合。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的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實證)研究二者不可偏廢,后者甚至更重要。通過組織各類高級學術研究方法培訓與講座,加強

28、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方法的學習,熟練掌握規(guī)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與高級統(tǒng)計技術等實證研究的方法,做到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四)注重研究的連續(xù)性與集中性,進行持續(xù)的反思與討論,引起學術爭鳴、形成研究氛圍。通過舉辦各類關于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研究領域或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學術會議等,對公務員退出機制問題現(xiàn)有的研究進行持續(xù)的反思與深刻的討論,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公務員制度與公務員改革體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學術研究氛圍。參考文獻:1David Osborne and Ted Gaebl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29、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M.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2.2張成福.大變革中國行政改革的目標與行為選擇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3Janet V. Denhardt and Robert B.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not Steering. Armonk,NY:M.E.Sharpe,2003.4何艷玲.問題與方法:近十年來中國行政學研究評估(19952005)J.政治學研究,2007(1),P945張光進,

30、馬向平,楊程.中國公共行政研究評估(19992008):對代表性期刊作品的考察J.理論與改革,2009(6).一三-176肖唐鏢,鄭傳貴.主題、類型和規(guī)范:國內(nèi)政治學研究的狀況分析以近十年復印報刊資料政治學中的論文為對象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5(2).11-177Perry,J L.,Kraemer,K L.,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75-1984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2一五-2268陳輝.中國行政學研究評估:基于高校學報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8(6).一八1-1919武玉坤.中國公共預算研究述評:對期刊論文的評估(19982007)J.公共行政評論,2009(1).58-7910王國文.公務員退出問題研究綜述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9(6),P3511董建新,白銳,梁茂春.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