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反思 大班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反思可能是您在查找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過程中需要的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1、大班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反思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 一、活動目標: 了解測量的概念、條件和方法,形成比較的概念。 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二、活動預備: 塑料繩、卡紙、紙繩、皮尺等。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引入:小伴侶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長大了一歲了,今年我還發(fā)覺小伴侶都長高了。 2、設置疑問:但是你們知道哪位小伴侶最高呢?有的小伴侶說他最高,有的小伴侶卻說他最高,你用什么方
2、法能精確 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兒猜想及記錄:請幼兒以玩嬉戲的方式猜想哪位小伴侶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貼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伴侶,并填上他選擇的工具。 4、驗證:請每位幼兒找一位好伴侶進行測量,并把測量結果貼到記錄紙上進行比較。 5、活動延長:我們想比較某件事物的長短光靠目測是不精確 的,要用比較的方法才能精確 的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 6、引發(fā)新問題:我們的高度通過小伴侶的聰慧才智現在知道了誰最高,你們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長的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從同學熟識的,感愛好的素材入手,組織同學通過自主的活動,逐步學會整理數據的方法。同學經受了統(tǒng)計的全過程,感受到統(tǒng)計與身邊的人
3、和事是息息相關的,體會了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發(fā)揮同學的主體作用。 統(tǒng)計的基本過程即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制作圖表、分析數據。在本課中,我初步讓同學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只有讓同學經受學問、體驗學問的形成過程,才能把學問納入原有的熟悉結構中,才能成為有效學問?;顒又?,我依據同學已有的閱歷整理信息,組織同學爭論并確定較好的統(tǒng)計方法,變老師的“教”為“引”,同學的“學”為“探”。 2.努力培育同學的學習方式。 留意改善同學的學習方式。在組織同學參加統(tǒng)計活動時,設計了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數據整理,讀懂統(tǒng)計信息,思索質疑的教學過程。這為同學創(chuàng)設了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的機
4、會,增加了用統(tǒng)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從而有效了提高了同學的統(tǒng)計力量。 2、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好玩的測量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提出的:“引導幼兒體會數學與人們生活的親密關系,初步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育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愛好,激發(fā)幼兒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嬉戲活動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好玩。測量是熟悉量的手段,幼兒的測量最早是“目測”,即通過感知比較量的差異。大班幼兒的測量活動是自然測量。自然測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腳步,小碗等)作為量具(器)進行直接測量。即僅局限于簡潔工具的測量,而不是標準工具的測量。 學習自然測量,可以加深幼兒對
5、各種物體量的熟悉;有助于幼兒對不同量的測量工具的初步熟悉;加深幼兒對10以內數的理解;培育幼兒動手操作力量以及對測量活動的愛好。 什么東西可以用來測量?這個好玩的問題會引起孩子的奇怪 ,促使他們開動腦筋,有步驟去探究,去發(fā)覺,在動手操作中不僅獲得學問閱歷,而且還獲得了學習學問的方法和力量的提高。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短,并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據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3.培育幼兒的觀看力、推斷力及動手操作力量。 4.進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規(guī)律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愛好,體驗數學活動的歡樂。 活動預備: 1
6、.每兩人一張桌子。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鉛筆、積木、布條、紙條等)。 3.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1.導入,引出主題 導入語:我們立刻要搬新的幼兒園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現在請小伴侶幫一個忙,測一下我們桌子長的邊究竟有多長。可是我們沒有尺,你們說怎么辦呢? 2.學習正確自然測量的方法 過渡語:對,我們可以用好多材料來進行測量,在你們凳子底下有一支鉛筆,現在就請你用這只鉛筆先來測一測自己桌子的長邊,記住自己測到的數字? (1)集體測量,并爭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師:誰來說說你用鉛筆側到了幾段?是怎么測量的?(個別幼兒邊講解邊示范) (2)老師總結 師:我們測量時,使用的工具頭要和起點對齊
7、,然后測下一段時工具的頭和上次的尾要緊接住,就是首尾相接,這樣能測得比較精確 些。 過渡語:剛才我們用鉛筆測量了桌子的長度。老師又為小伴侶預備了一些其它的測量工具,而且還預備了每人一張記錄單,把每種工具側到的結果用筆記錄下來。 3.運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出示記錄表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錄單?記錄表上前面的格子告知我們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記錄什么呢?(幼兒敘述:一個是畫選用的工具、一個是記錄數據) (2)提出測量要求 師:現在請你們到桌子上選擇相應的工具對桌子進行測量,測量時留意要首尾相接,把測到的數字記錄在后面的格子里。假如時間不夠可以選擇其中
8、的兩種工具進行測量記錄。 (3)幼兒進行測量 (4)爭論溝通測量結果 師:誰來共享你的測量結果? 師: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張桌子,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你能發(fā)覺其中的什么隱秘? 小結:測量同一樣物體時,測量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4.活動延長:猜想驗證。 師:想想看,現在老師用筷子和膠棒測量鋼琴,誰測的次數多?誰測的次數少?說說你的理由? 師:那我們一起去測量一下,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由于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每天要用的桌子,特別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殊的快樂,樂觀性也特殊的高。
9、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 幼兒之間的力量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溝通多次嘗試的機會。發(fā)覺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方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么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模糊的地方。就由于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精確 ,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肯定要盡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伴侶喜愛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視了口頭的力量。 為了實現其次個活動目標,在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發(fā)覺然后進行敘述
10、,所以這個目標很簡單就實現了。 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兒由于個體差導,消失個別幼兒孤立活動,不愿與同伴溝通,任老師如何鼓舞也無濟于事,該如何? 2.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測量,還是讓他們在測量中發(fā)覺問題?假如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fā)覺問題,我們該如何辦?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狀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潔,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fā)狀況”的時候,或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么“敏捷”。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預備。 3、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遠近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區(qū)分物體的遠近,并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
11、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量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3.感受測量的樂趣。 4.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5.進展幼兒規(guī)律思維力量。 活動預備: 1. 教具:大圖紙和記錄表,記號筆。 2. 操作材料:人手一張操作紙,一支筆。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圍棋子、方積木、吸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故事里誰贏了?” 老師:“兔子不服氣,今日約了烏龜進行三項全能競賽,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二、目測遠近。 第一場:游泳競賽。 競賽規(guī)章:一分鐘,誰游得遠,誰就獲勝。 老師:“誰游得遠?”“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師小結:“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來誰
12、遠誰近,這種測量方法叫目測?!?現學現用。 第一局:烏龜獲勝。 三、第一次操作:比較遠近。 其次場:跑步競賽。 1.介紹跑道及跑步規(guī)章。 2.老師:“一分鐘到了,誰跑得遠?你為什么這么猜?” 老師:“彎道中,目測得出的結論不肯定正確。怎么預備知道跑了多遠?” “可以用什么量?” 介紹尺子。 介紹棋子測量。 3.幼兒操作。 4.溝通。 老師:“誰遠?為什么?” 老師小結:“比較遠近時,要用同一種工具進行測量,測得的數字大,說明這段距離遠;測得的數字小,說明這段距離近?!?其次局:兔子獲勝。 四、其次次操作:同一距離不同工具。 第三場:跳遠競賽。 1.老師:“用三種工具記錄兔子的成果?!?2.幼兒
13、操作。 3.溝通操作結果。 老師:“為什么測得的數字不一樣?” 老師總結:“測量同一段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工具越短,需要數量越多;工具越長,需要數量越少。” 老師:“烏龜因不會跳遠放棄競賽。” 第三局:兔子獲勝。 五、結束。 三局兩勝,兔子贏得競賽。 老師:“除了剛才我們使用的這些工具,還有許多其他工具,我們的小腳、小手也能用來測量!我們下樓去試一試!”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的:“引導幼兒體會數學與人們生活的親密關系,初步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育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愛好,激發(fā)幼兒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嬉戲活動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好玩?!?
14、4、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自然測量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選擇和使用材料與工具,在探究中樂觀思索,從而把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喜愛動手操作,萌發(fā)探究四周事物的愛好。 3、培育幼兒的觀看力量和探究力量。 4、培育幼兒的嘗試精神,進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規(guī)律性。 5、激發(fā)幼兒學習愛好,體驗數學活動的歡樂。 活動預備: 1、老師用具:記錄紙、水彩筆。 2、幼兒用品:幼兒人手一份材料:記錄紙、水彩筆、吸管、小木棒、毛線、積木、圖形片、曲別針、礦泉水瓶、軟尺、紙條。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教室布置成寶寶學園的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一、老師以“關心小動物測量寶寶學園用具”引題。 結合自由探究活動,引導
15、幼兒溝通、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1、導入: 師:“小動物們想在森林里建筑自己的動物學園,可是動物學園里的東西要怎么來設計和建筑呢?熊貓校長認為我們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適合它們,可是它們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尺寸。所以想請我們關心它們來量一量、記一記,然后把這些測量的結果告知它們,好讓它們照著這些樣子來建筑自己的動物學園。” 2、老師讓小伴侶們探究學習用吸管測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老師引導幼兒自由嘗試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1)師:“我們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適合小動物們。所以,我為每個人都預備了一根吸管和一張記錄表,請大家用吸管來量一量、記一記,看誰能更精確 地測量和記錄自己椅子的高度?!?(2)老
16、師提問:“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幾次?” (3)請有不同結果的兩位幼兒示范用吸管測量椅子的高度,師生共同查找正確的測量方法。師:“他們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誰的方法測量起來更精確 呢?” (4)老師示范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及記錄方法。 師: “我們測量東西的時候,為了能測量和記錄的更精確 ,測量的工具要和測量的東西一端對齊;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個記號;其次次量的時候,要和前一個記號對齊了再量;量一次記一次,為了不讓自己遺忘量了幾次,可以用點、豎線來關心自己來記,也可以心里記住次數。最終在記錄表上畫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體,記上量的次數。” 二、老師指導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連續(xù)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引導幼兒
17、在活動中發(fā)覺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 1、老師指導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連續(xù)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老師介紹自由探究活動的材料及活動要求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正確的測量方法,現在教室里有很多物品都需要小伴侶們來測量和記錄?” “我為每個小伴侶都預備了一個小方籃,大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籃子里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你想測量什么就測量什么,你們可以選2-3種工具測量,一邊測一邊想用哪種東西作測量工具測量起來比較快。” 依據幼兒的測量狀況引導幼兒發(fā)覺不同的測量對象可以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師:“你量了什么?你用了幾種工具來量?還可以用哪些工具?” 2、引導幼兒通過再次的探究,了解不同的測量對象適
18、合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并發(fā)覺和把握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猜想及爭論。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正確的方法來量了一條直線的長度。現在,小動物們想知道我們桌椅的圓邊也就是那圈圈(曲線)究竟有多長?請小伴侶們動腦筋來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更合適?” 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共同探究。 師:“大家的想法都不錯!那么,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圓邊的,它們究竟有多長呢?現在就請小伴侶們找一個好伙伴一起合作,選出合適的工具,相互幫忙,完成測量的任務。你們能做到嗎?” “假如你們在活動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沒方法解決。那么,沒關系,呆會兒可以和大家一起來爭論” 了解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并發(fā)覺和把握多種自然測
19、量的方法。 師:“你和誰一起合作?量了什么東西的圓邊?用什么工具量的?為什么你們會選擇用這種工具?你們又是怎么合作的?” 幼兒演示,老師小結。 三、結束語: 老師:“今日大家學會了怎樣來測量物品;又關心小動物們測量了教室里的這么多東西;還知道了不同的東西應當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來測量,這樣才能更便利、更快捷、更精確 ?!?延長活動: 想一想、記一記:假如沒有工具來測量,那該怎么辦?(如:用腳步量操場的距離;用帽子測量頭的大小等) 師:“現在又有一個難題了:假如小動物想測量我們的大操場,但又沒有工具來測量,那該怎么辦呢?” “呆會兒小伴侶們可以用你的方法去試一試,然后告知小動物們,關心它們建筑一個和
20、我們幼兒園一樣漂亮又好玩的動物學園。好嗎?”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愛好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預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樂觀性都很強,探究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究活動,已能把握比較精確 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力量也得到了進展,特殊是動手力量及探究力量。 第一環(huán)節(jié) 相宜行為: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進行探究性測量,并依據自己的測量閱歷進行爭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作用,而且
21、個別幼兒的演示、老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便利。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看地比較不清晰。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究對象、老師應發(fā)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老師是否必需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范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于幼兒的探究。 2
22、、值得思索: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楚的方法來進行示范講解? 其次個環(huán)節(jié) 相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采納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guī)章,并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松。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huán)節(jié)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么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連續(xù)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fā)覺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和其次個小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分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由于幼兒要把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不簡單,更何況要幼兒初
23、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后,立刻就步入其次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fā)覺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其次個大環(huán)節(jié),就改為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究、操作,連續(xù)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fā)覺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這一個目標放在其次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么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松,又能更有
24、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既要依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huán)節(jié),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jié)的處理。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看、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育。 5、大班數學好玩的測量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提出的:“引導幼兒體會數學與人們生活的親密關系,初步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育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愛好,激發(fā)幼兒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嬉戲活動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好玩。測量是熟悉量的手段,幼兒的測量最早是“目測”,即通過感知比較量的差異。大班幼兒的測量活動是自然測量。自然測量是指利
25、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腳步,小碗等)作為量具(器)進行直接測量。即僅局限于簡潔工具的測量,而不是標準工具的測量。 學習自然測量,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熟悉;有助于幼兒對不同量的測量工具的初步熟悉;加深幼兒對10以內數的理解;培育幼兒動手操作力量以及對測量活動的愛好。 什么東西可以用來測量?這個好玩的問題會引起孩子的奇怪 ,促使他們開動腦筋,有步驟去探究,去發(fā)覺,在動手操作中不僅獲得學問閱歷,而且還獲得了學習學問的方法和力量的提高。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短,并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據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26、。 3.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4.進展幼兒規(guī)律思維力量。 5.引導幼兒樂觀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預備: 1.每兩人一張桌子。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鉛筆、積木、布條、紙條等)。 3.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1.導入,引出主題 導入語:我們立刻要搬新的幼兒園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現在請小伴侶幫一個忙,測一下我們桌子長的邊究竟有多長??墒俏覀儧]有尺,你們說怎么辦呢? 2.學習正確自然測量的方法 過渡語:對,我們可以用好多材料來進行測量,在你們凳子底下有一支鉛筆,現在就請你用這只鉛筆先來測一測自己桌子的長邊,記住自己測到的數字? (1)集體測量,并爭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27、師:誰來說說你用鉛筆側到了幾段?是怎么測量的?(個別幼兒邊講解邊示范) (2)老師總結 師:我們測量時,使用的工具頭要和起點對齊,然后測下一段時工具的頭和上次的尾要緊接住,就是首尾相接,這樣能測得比較精確 些。 過渡語:剛才我們用鉛筆測量了桌子的長度。老師又為小伴侶預備了一些其它的測量工具,而且還預備了每人一張記錄單,把每種工具側到的結果用筆記錄下來。 3.運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出示記錄表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錄單?記錄表上前面的格子告知我們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記錄什么呢?(幼兒敘述:一個是畫選用的工具、一個是記錄數據) (2)提出測量要求 師
28、:現在請你們到桌子上選擇相應的工具對桌子進行測量,測量時留意要首尾相接,把測到的數字記錄在后面的格子里。假如時間不夠可以選擇其中的兩種工具進行測量記錄。 (3)幼兒進行測量 (4)爭論溝通測量結果 師:誰來共享你的測量結果? 師: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張桌子,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你能發(fā)覺其中的什么隱秘? 小結:測量同一樣物體時,測量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4.活動延長:猜想驗證。 師:想想看,現在老師用筷子和膠棒測量鋼琴,誰測的次數多?誰測的次數少?說說你的理由? 師:那我們一起去測量一下,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
29、也有失敗的地方。 由于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每天要用的桌子,特別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殊的快樂,樂觀性也特殊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 幼兒之間的力量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溝通多次嘗試的機會。發(fā)覺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方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么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模糊的地方。就由于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精確 ,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肯定要盡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伴侶喜愛轉
30、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視了口頭的力量。 為了實現其次個活動目標,在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發(fā)覺然后進行敘述,所以這個目標很簡單就實現了。 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兒由于個體差導,消失個別幼兒孤立活動,不愿與同伴溝通,任老師如何鼓舞也無濟于事,該如何? 2.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測量,還是讓他們在測量中發(fā)覺問題?假如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fā)覺問題,我們該如何辦?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狀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潔,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fā)狀況”的時候,或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么“敏捷”。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預備。 6、大班數學活動好玩
31、的測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學習用工具測量遠近,并能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次數也不同以及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4.培育幼兒對數字的熟悉力量。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根據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2.難點:(1)理解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2)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
32、少活動預備: 鉛筆,表格、路線圖每人一份、水彩筆蓋、短水彩筆、沒削過得鉛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師:今日,動物學校要進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兔、小熊、小貓都報名參與了競賽。你們看,小動物們立刻就要從自己家里動身到學校去了,畢竟是哪個小動物會最先到達體育館呢? 二、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1.(引導幼兒觀看路線圖)請幼兒觀看比較,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精確 嗎? 2.師: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測法,但是目測法比肯定精確 ,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推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老師
33、今日也給小伴侶們帶來了一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工具?(水彩筆蓋)3.師:你們覺得這樣工具能測量小動物家到學校的距離么?(能)那咱們就先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要幾個水彩筆蓋,你會量嗎?(會),請你來試一試。 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授測量方法,邊演示邊引導幼兒一起敘述測量的正確步驟(找起點,沿著線,接著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小貓家到學校量了5個水彩筆蓋)4. 師:請你們也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并將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請你再量量其他兩個小動物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5、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老師小結不同的距離,用同一
34、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6、師:鄭老師還給你們預備了兩種測量工具呢,我們就用這兩種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小椅子好不好。 請幼兒示范測量方法,準時訂正不對的測量步驟。 7、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結果,老師小結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三、老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都能被當做測量工具呢,我們的教室里就有許多,待會請你選一樣你喜愛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桌子、黑板,還能比比小伴侶的身高呢 教案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由于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每天要用的桌子,特別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
35、的時候特殊的快樂,樂觀性也特殊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幼兒之間的力量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溝通多次嘗試的機會。發(fā)覺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方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么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模糊的地方。就由于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精確 ,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肯定要盡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伴侶喜愛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視了口頭的力量。 為了實現其次個活動目標,在
36、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發(fā)覺然后進行敘述,所以這個目標很簡單就實現了。 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兒由于個體差導,消失個別幼兒孤立活動,不愿與同伴溝通,任老師如何鼓舞也無濟于事,該如何? 2.在活動中是應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測量,還是讓他們在測量中發(fā)覺問題?假如他們不能從中自己發(fā)覺問題,我們該如何辦?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狀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潔,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fā)狀況”的時候,或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么“敏捷”。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預備。 7、大班數學公開課好玩的測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并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
37、學習用工具測量遠近,并能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次數也不同以及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4.培育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進展幼兒規(guī)律思維力量。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根據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 2.難點: (1)理解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 (2)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活動預備: 鉛筆,表格、路線圖每人一份、水彩筆蓋、短水彩筆、沒削過得鉛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
38、:今日,動物學校要進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兔、小熊、小貓都報名參與了競賽。你們看,小動物們立刻就要從自己家里動身到學校去了,畢竟是哪個小動物會最先到達體育館呢? 二、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1.(引導幼兒觀看路線圖)請幼兒觀看比較,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么知道的?這種方法精確 嗎? 2.師: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測法,但是目測法比肯定精確 ,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推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老師今日也給小伴侶們帶來了一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工具?(水彩筆蓋) 3.師:你們覺得這樣工具能
39、測量小動物家到學校的距離么?(能)那咱們就先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要幾個水彩筆蓋,你會量嗎?(會),請你來試一試。 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授測量方法,邊演示邊引導幼兒一起敘述測量的正確步驟(找起點,沿著線,接著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小貓家到學校量了5個水彩筆蓋) 4.師:請你們也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并將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請你再量量其他兩個小動物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5、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老師小結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 6、師:鄭老師還給你們預備了兩種測量工具呢,我們就
40、用這兩種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小椅子好不好。 請幼兒示范測量方法,準時訂正不對的測量步驟。 7、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結果,老師小結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三、老師小結 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都能被當做測量工具呢,我們的教室里就有許多,待會請你選一樣你喜愛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桌子、黑板,還能比比小伴侶的身高呢 個人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有好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 由于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每天要用的桌子,特別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殊的快樂,樂觀性也特殊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幼兒之間的力量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
41、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溝通多次嘗試的機會。發(fā)覺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方法,大膽去嘗試。 8、大班數學測量教案反思 設計背景 經過一個暑假,大 部分孩子都長高了不少,排隊每個都在比較高矮,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設計了數學課測量 活動目標 1 能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自然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等。 2 體驗不同的測量工具和方法。 3 初步理解測量的意義,增加幼兒動手力量。 4 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5 進展幼兒規(guī)律思維力量。 重點難點 測量的意義,測量物體的長短,寬窄,高矮。 活動預備 直尺,長紙條,測量
42、用的繩子,木棍,記錄紙。 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到兩種高矮差異不太明顯的植物,請幼兒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 2 啟發(fā)幼兒用自然工具來測量兩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在測量過程中,老師應引導幼兒測量時將測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組活動:第一組用手或手臂來量桌子,門,窗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的結果并且記錄下來。其次組用繩或者腳步來測量教室,黑板的長度,寬度,說說測量結果并記錄下來。第三組用棍子或者直尺來測量桌子,椅子的長度或寬度或高度,說出測量結果并記錄下來。 4 對比匯報結果引導幼兒探究:用長方形紙條自制量尺,寫上010的數字做成量尺。 5 溝通小結,鼓
43、舞幼兒用書,鉛筆,小棍,直尺來進行簡潔的測量活動。 教學反思 學前階段的幼兒,對與數的概念理解難把握,測量的意義難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加上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動手來尋求答案,讓幼兒真正了解測量的樂趣。這一活動幼兒比較愛好參加活動,但是測量結果的記錄有所欠佳。對于這一活動我進行了反思:1 雖然幼兒樂與參加了活動,但是實踐過程操作力量還不夠強。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應當多熬煉幼兒的動手力量。 9、大班數學活動量身高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探究測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為單位記錄測量結果。 2,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3,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4,引導幼兒樂觀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
44、動的樂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嬉戲的樂趣。 活動預備: 1,有過測量圖形邊長的閱歷。 2,紙盒、墊子、棍子、長條積木、繩子等,幼兒記錄單、筆。 活動重點、難點: 把握自然測量長度的基本方法;培育孩子們多數學活動的愛好。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參加活動的愛好。 1,師:中班小伴侶在玩醫(yī)院嬉戲的時候,遇到一個困難,他們想學醫(yī)生的樣子給小伴侶量身高,可是他們不會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來量,你們能不能關心他們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量身高呢? 2,老師引導幼兒爭論可以用于測量的自然物體。幼兒每說出一種材料,老師就追問幼兒該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準備怎么
45、做?只要把箱子摞起來就能知道小伴侶的身高嗎?”“積木怎么量身高?你認為積木豎著放會怎樣?怎樣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老師供應材料,引導幼兒分組探究測量的方法。 1, 師:你認為哪種材料合適,你就去試一試。假如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卻許多那該怎么辦?(老師引導幼兒學習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種材料。) 2,幼兒操作,老師觀看幼兒測量的方法。 三,爭論解決測量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明確測量的方法。 1, 老師鼓舞幼兒說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2,幼兒相互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3,老師展現一組幼兒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觀看存在的問題。 4,老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明確測量身高的詳細方法。 四,幼兒再次探究并記
46、錄測量結果。 1, 師:等會小伴侶再去量,想一想怎樣量身高才精確 。這次量過身高之后,不僅要把你用了什么材料,是用什么方法量的記錄下來,還要把你有多高用數字和標記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老師個別引導。 五,展現幼兒記錄,溝通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 引導幼兒從記錄上發(fā)覺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 讓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測量的方法。 3, 老師提出幼兒在測量中或記錄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活動后思索。 活動延長: 1,針對幼兒在活動中消失的問題,帶他們進一步探究。 2,熟悉更多的測量工具。 活動反思: 1,孩子們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結束了本次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物體量的熟悉及對不同量測量工具的了解;
47、,雖然參加性很高,但對與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本次活動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在記錄活動環(huán)節(jié)。由于平常的教學活動在這方面我沒有細心指導,忽視了這方面力量的培育,所以孩子們記錄起來很困難。 2、給幼兒與同伴足夠溝通、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方法,大膽去嘗試。 10、大班數學自然測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自然測量,知道除了用測量工具量物體的長度外,還可以用其他很多的東西進行,并試著做記錄。 2.在活動中探究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為其次次測量的開頭點,依次接著量)和初步探究量具長短和測量結果的簡潔關系。 3.對自然測量
48、感愛好,情愿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探究,試著敘述操作結果。 4.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5.引導幼兒樂觀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預備: 各種不同外形的積木,筆,紙等。 活動過程: 1.初步探究: 老師:今日我們一起來做小小測量員,老師這里有一些紙條要請小伴侶來量一量。 提出要求: (1)不能用尺來量。 (2)量好紙條后可以選擇其他的東西進行測量。 幼兒操作活動后,老師略作講評:原來不用尺我們也可以知道紙的長度。 2.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剛才,我們用很多的東西來測量了紙的長度,這次我們要用同樣的工具來量這張紙的長度,用什么呢?和孩子進行爭論得出結論選擇同一樣測量工具。要求:在測量時
49、,情愿記錄小伴侶可以進行記錄。 幼兒探究活動,老師觀看記錄,提示幼兒作記錄。 講評活動:我們已經量完了,現在一起來講講你量出這張紙有多長? 從幼兒的敘述中得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可以從孩子得出不同的結果后問:這是怎么回事,請幾個小伴侶上來操作。探究正確的測量方法。) 3.探究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得出不同的結果。 剛才,我們用長方形的積木知道了白紙的長度,現在請你用其他的方法來測量,看看有什么不同?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得出不同的結果后作講評。知道量具和測量結果的簡潔關系。 4.延長活動: 今日的小小測量員真能干,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出了很多東西的長度,現在,請能干的測量員去看看教室里還有什么可以測量的,
50、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 活動反思: 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愛好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預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樂觀性都很強,探究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究活動,已能把握比較精確 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力量也得到了進展,特殊是動手力量及探究力量。 11、大班數學測量遠近教案反思 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區(qū)分物體的遠近,并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量也不同,訓練思維的
51、相對性。 3.會進行8以為的看圖列式計算。 4.培育幼兒的觀看力、推斷力及動手操作力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預備: 1.確定場地,繩子、圈、尺子等測量工具若干。 2.筆、紙人手一份。 3.算式操作單。 過程: 1.目測物體的遠近:嬉戲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 幼兒按老師指定方向走,如走向滑滑梯、蹺蹺板等,聽到停止信號,幼兒立定。 2.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不同物體的遠近。 3.幼兒在次測量并進行記錄。啟發(fā)幼兒相互驗證遠近。 4.引導幼兒用不同材料測量同一物體,發(fā)覺測量工具 與測得數據之間的關系。 5.看圖列8以內的算式。 (1)看圖列加法算式。 (2)看
52、圖列減法算式。 (3)老師供應其他操作單,供幼兒練習。 活動反思: 幼兒對與數的概念理解難把握,測量的意義難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加上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動手來尋求答案,讓幼兒真正了解測量的樂趣。這一活動幼兒比較愛好參加活動,但是測量結果的記錄有所欠佳。雖然幼兒樂與參加了活動,但是實踐過程操作力量還不夠強。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應當多熬煉幼兒的動手力量。 12、大班數學活動測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夠把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3、同伴之間能相互合作,大膽的溝通。 4、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
53、的力量。 5、引導幼兒樂觀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預備: 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黑板、摸箱、標記 活動過程: 1、 導入:將幼兒分成五組,進行跑步競賽。 師:你們知道剛才跑了有多遠?有什么方法知道呢?(量一量) 2、 提出測量要求:這里有很多材料,每組商議 一下選一種材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的工具和結果記錄下來交給老師。 3、 幼兒第一次嘗試測量,老師觀看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4、 請測量方法正誤的兩組幼兒分別演示,師生爭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精確。老師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是其次次測量的開頭,依次接著量)。
54、如幼兒測量的都正確,也請一位幼兒示范,老師加以解釋。 5、 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行其次次測量驗證第一次的測量結果。 6、 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介紹本組的測量結果。 7、 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思索: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由于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8、 嬉戲:找寶藏。第三次嘗試測量。 幼兒從摸箱里摸出一張畫有寶藏地點的標記圖,依據圖進行測量,找到寶藏。 9、 結束小結:今日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工具進行測量,還知道了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除了今日用的量具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小伴侶回去后找
55、一找、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與數的概念理解難把握,測量的意義難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加上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動手來尋求答案,讓幼兒真正了解測量的樂趣。這一活動幼兒比較愛好參加活動,但是測量結果的記錄有所欠佳。雖然幼兒樂與參加了活動,但是實踐過程操作力量還不夠強。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應當多熬煉幼兒的動手力量。 13、大班數學活動自然測量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愛好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幼兒要在一次活動中較為正確地把握自然測量的方法,并同時知道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是不太簡單的。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學習自然測量,
56、把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學習記錄的方法。 2、探究用不同長度的量具進行測量,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 3、培育幼兒的觀看力和探究精神。 4、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力量。 5、引導幼兒樂觀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預備: 1、學問預備:課前組織幼兒進行自由探究活動,引導幼兒用筆代替尺子測量教室內的桌椅,自由嘗試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2、老師用記錄紙、記錄筆、小棒、磁帶。幼兒人手一份動物掛飾(兔、貓、雞、狗等)及測量用具。 幼兒分組材料:吸管棒、筆、小木棒、線、積木、鐵絲、抹布、記錄紙等。 3、將教室布置成“小熊樂園”的環(huán)境。(樂園大門、小火車、小熊家等) 活動過程: 一、老師以到“小
57、熊樂園”參觀引題,結合自由探究活動小結幼兒嘗試測量活動的結果,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1、師:小熊請小動物們到“小熊樂園”參觀學習,看看“小熊樂園”是怎么建筑的,學會后回到森林里建筑自己的樂園。你們聽,小熊樂園的火車來了,讓我們坐著火車去吧! (幼兒做開火車律動入室) 2、請個別幼兒嘗試用小棒測量大門。 3、老師依據幼兒活動狀況小結。示范講解用小棒測量大門的方法及記錄的方法。 4、老師讓小動物學習用筆測量自己坐的積木椅子,老師指導個別力量較差的幼兒。 5、老師提問:你測量的椅子有幾根筆這么長?為什么用一樣的筆測量的結果是不同的? 老師依據幼兒測量結果進行記錄,并引導幼兒發(fā)覺用同樣的測量工
58、具測量積木,積木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多,積木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少。 二、老師指導幼兒在自由分組活動中連續(xù)學習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覺測量用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1、老師介紹分組活動的材料及活動要求。 A組:讓小動物們用吸管棒測量小熊家里的桌椅和床鋪有多長。然后將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B組:請小動物們分別用長短不同的小棒分別測量一下大門的一塊磚有多長,然后將結果記錄在紙上。 C組:小動物們可以自由選擇盤子里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測量小熊火車的一節(jié)車廂有多長,你們可以選2、3種工具測量,一邊測一邊想用哪種東西作測量工具比較便利測量。 2、老師交待分組活動的要求。 3、老師組織幼兒分組活動,重點
59、關心幼兒把握測量的方法,并引導在B組活動的幼兒思索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三、老師組織幼兒爭論溝通,引導幼兒發(fā)覺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1、老師展現A組幼兒的測量結果。 2、老師依據B組幼兒的測量結果引導幼兒發(fā)覺:為什么一塊磚測量的次數會不同?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老師引導幼兒發(fā)覺磚塊時使用的工具長,測量的次數就少,測量的工具短,測量次數就多。 3、老師提問:你選擇了什么測量工具測量火車的車廂,你喜愛用哪種工具進行測量?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為測量工具? 4、師:小動物們測量了“小熊樂園”里的這么多東西,現在知道怎么建筑動物樂園了吧,讓我們回到森林里動起手來,建筑
60、我們的動物樂園。 幼兒律動出室 四、延長活動 1、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利用各種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活動。 2、查找哪些工具進行測量更便利。 活動反思: 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愛好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預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樂觀性都很強,探究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究活動,已能把握比較精確 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力量也得到了進展,特殊是動手力量及探究力量。 14、大班數學自然測量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選擇和使用材料與工具,在探究中樂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25MW柴油發(fā)電機電站電網安全防護與應急響應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辦公家具二手市場交易規(guī)范合同3篇
- 2025年晚會活動贊助商宣傳物料制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材料行業(yè)風險管理及保險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校園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在線醫(yī)療咨詢技術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版高端裝備制造委托加工與測試合同3篇
- 2025年度洗車店環(huán)保設施更新投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車庫購置與產權登記服務合同樣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網絡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范例2篇
- 第二章 運營管理戰(zhàn)略
- 《三本白皮書》全文內容及應知應會知識點
- 專題14 思想方法專題:線段與角計算中的思想方法壓軸題四種模型全攻略(解析版)
- 醫(yī)院外來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4篇)
- 圖像識別領域自適應技術-洞察分析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考評試卷含答案(第49-56課)
- 商業(yè)倫理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山東財經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山東財經大學
- 【奧運會獎牌榜預測建模實證探析12000字(論文)】
- (完整版)譯林版英語詞匯表(四年級下)
- 支票票樣-樣版
- 標準活動板房設計說明(共7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