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將朝王《孟子·公孫丑下》文言注釋及翻譯高中語文課外閱讀_第1頁
孟子將朝王《孟子·公孫丑下》文言注釋及翻譯高中語文課外閱讀_第2頁
孟子將朝王《孟子·公孫丑下》文言注釋及翻譯高中語文課外閱讀_第3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孟子將朝王(賢才可拜不可召)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泵献诱コ婟R王,齊王派人來說:“我本該來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風(fēng)。明天早晨,我將臨朝聽政,不知能否來讓我見見您嗎?”孟子回話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王:指齊王。2. 如:宜,當(dāng),應(yīng)當(dāng)。3. 朝,將視朝:第一個“朝”(zho),即“清晨”的意思:第二個“朝”(cho),意即“朝廷”,視朝即在朝廷處理政務(wù)。4. 不識:不知。5. 造朝;進謁;朝覲。明日,出吊于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

2、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第二天,孟子出門到東郭氏家去吊喪。公孫丑說:“昨天推說有病,今日卻去吊喪,也許不合適吧?”孟子說:“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喪呢?”6. 東郭氏:齊國的大夫。王使人問疾,醫(yī)來。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我不識能至否乎?”齊王派人來詢問病情,醫(yī)生也來了。孟仲子應(yīng)付來人說:“昨天有王的召令,他不巧有點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點,急匆匆地趕赴朝廷去了,不知道現(xiàn)在到了沒有?”7. 孟仲子:孟了的堂兄弟,跟隨孟子學(xué)習(xí)。8. 采薪之憂:本意是說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為自稱生病的代詞。薪,柴草使數(shù)人要于路,

3、曰:“請必?zé)o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孟仲子隨即派了幾個人到路上去攔截孟子,告訴他:“請您一定不要回家,趕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氏家去歇宿。9. 要(yao):攔截。10. 景丑氏:齊國的大夫。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本白诱f:“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這是人世間最重大的倫理關(guān)系。父子關(guān)系以慈愛為主,君臣關(guān)系以恭敬為主。我看到了齊王對您敬重,卻沒看到您怎么敬重齊王?!痹唬骸皭?!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

4、,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泵献诱f:“咳!這是什么話!齊國人沒有一個拿仁義的道理去說給齊王聽的,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他們心里在想:這個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談仁義!那么,對齊王的不恭敬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堯、舜之道不敢在齊王面前陳述,所以齊國人沒有一個像我這樣敬重齊王的?!本白釉唬骸胺?,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本白诱f:“不,不是說的這個。禮的規(guī)定說:父親召喚,兒子不能用諾應(yīng)答,而要恭敬地用唯應(yīng)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車子駕好就動身。您本來準備去朝見,聽了君王的召令卻不去了,這恐怕與禮的規(guī)定不大符合吧?!?. 父召無諾禮記曲禮

5、:“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薄拔ā焙汀爸Z”都是表示應(yīng)答,急時用“唯”,緩時用“諾”。父召無諾的意思是說,聽到父親叫,不等說“諾”就要起身。2. 不俟(s)駕:不等到車馬備好就起身。3. 固:本來。4. 遂:終究。5. 不果:不實行。6. 宜:義同“殆”,大概,恐怕。7. 夫:指示代詞,那。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孟子說:“難道能這么說嗎?曾子說過:晉國、楚國的財富,沒法比得上。不過,它們憑借財富,我憑借我的仁德;它們憑借爵位,我憑借我的道義,我欠缺什么呢?難道這話沒有道理而曾子隨便說說的么?8.

6、 是:指示代詞,代上面景子所言。9. 與:疑問助詞。10. 慊(qin):憾,少。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這或許是另有一種道理的罷。天下普遍看重的東西有三樣:爵位、年紀、道德。在朝廷里,沒有比爵位更尊貴的,在鄉(xiāng)里,沒有比年齡更尊貴的,輔助君主、管理百姓,沒有比道德更尊貴的。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種爵位而輕視另兩種年齡、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見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議,那就親自前去請教。11. 達:一般通行的。12. 爵:爵位,朝廷所尊貴的。13. 齒

7、:年齡,巷鄉(xiāng)里所尊貴的。14. 鄉(xiāng)黨:猶鄉(xiāng)里。15. 輔世:引導(dǎo)社會養(yǎng)成淳樸風(fēng)俗。16. 長民:掌握權(quán)利成為民眾之長。17. 惡(w):何。18. 慢:輕慢、傲視。19. 不召之臣:受特殊禮貌待遇、不被召喚的賢臣。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于伊尹,學(xué)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xué)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如果他不像這樣誠心實意地崇尚道德、喜愛仁義,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湯王對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學(xué)習(xí),然后才把他當(dāng)作臣子,所以不費力氣就統(tǒng)一了天下;桓公對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學(xué)習(xí);然后才把他當(dāng)作臣子,所以不費力氣就稱霸諸侯。20. 焉:相當(dāng)于“之于?!?1. 臣:以之為臣,名詞的意動用法。22. 勞:費力。23. 王:受百姓擁戴而稱王天下。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現(xiàn)在天下大的諸侯國土地相等,德行相似,誰也超不過誰,之所以如此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君主喜歡任用聽從他們使喚的人做臣,而不喜歡任用教導(dǎo)他們的人做臣。湯王對于伊尹,桓公對于管仲,就不敢隨意召見。管仲尚且不能隨意召見,何況不愿做管仲的人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