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群文比較閱讀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群文比較閱讀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群文比較閱讀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群文比較閱讀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群文比較閱讀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新詩,又稱現(xiàn)代詩,包括現(xiàn)代格律詩、散文詩、自由詩等。特點是沖破了舊體格律詩的限制,采用與現(xiàn)代口語相接近的白話和現(xiàn)代音韻, 押韻自由,生動活潑,便于表現(xiàn)復雜的現(xiàn)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第一本用白話寫的詩集是胡適的嘗試集(1920)。而最早從思想藝術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并為新詩地位的確定做出重大貢獻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文化運動時期:新詩的“嘗試”胡適等20年代:新詩的奠基與開創(chuàng)郭沫若等新詩的規(guī)范聞一多、徐志摩與新月派30年代:新詩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戴望舒、卞之琳與現(xiàn)代派詩40年代:新詩的成熟與深化艾青、穆旦和九葉派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與峨日朵雪峰之側比較閱讀作家作品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

2、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lián)科學院外籍院士。1914年留學日本,1921年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成立創(chuàng)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國大學畢業(yè)回國后,編輯創(chuàng)作周報洪水,提出“革命文學”主張;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直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秘密回國。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浪漫主義的天才詩人 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喊出了時代的真聲音,震醒了一代青年。女神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奠基之作,開創(chuàng)了“一代詩風”, 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

3、浪漫主義新詩集。 寫于1919年9到10月間。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詩人寫下的這首對于力的贊歌,正是那種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tǒng)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放號(ho)?!傲⒃诘厍蜻吷戏盘枴笔且粋€祈使句,“立”是一個動詞,“在地球邊上”點明地點,“放號”的意思是“吹響號角”?!傲⒃诘厍蜻吷戏盘枴北砻嬉馑际钦驹诘厍虻倪吷洗淀懱柦?,直接發(fā)出呼喚。 題目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作者要在哪里才能看到這些景象?明確:要在地球邊

4、上,跳出地球。浪漫主義寫法作者必須是一個巨人 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個巨人,一個站在地球邊上目光遍及廣闊天地,并發(fā)出激情的呼喚的巨人。 峨日朵雪峰之側“峨日朵”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峨堡鎮(zhèn)老百姓對“峨堡”一詞的口語發(fā)音。當?shù)氐囊蛔驇鬃∩椒宥伎梢员环Q為“峨日朵雪峰”。作者在登峰的過程,和雪峰是對視平視的。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比較閱讀學習任務:尋找詩中那個青春的“我” 形象概括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的“我”峨日朵雪峰之側中的“我”歌號者攀登者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詩中的“我”的? 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晴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

5、。啊?。∥已矍皝砹说?滾滾的洪濤喲!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喲!啊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峨日朵雪峰之側昌耀 這是我此刻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額, 驚異于薄壁那邊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許久的太陽 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 山海。石礫不時滑坡, 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 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 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鷹或雪豹與我為伍。 在銹蝕的巖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 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意象特點白云、北冰洋

6、、太平洋、洪濤、我、力太陽、石礫、罅隙、巖壁,雄鷹、雪豹、蜘蛛宏大、闊遠、雄奇、氣勢磅礴雄渾、壯美、崇高 詩歌主要是通過選取特定的意象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的。兩首詩都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典型的富有特點的意象? 意象特點白云在空中怒涌北冰洋壯麗太平洋無限的、全身的力量、推到地球洪濤滾滾而來力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一幅雄偉 、壯麗的意境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情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啊??!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喲!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

7、,力的律呂喲! 1919年9、10月間作以景入詩,景象宏大壯闊語言多用感嘆詞,情感充沛極有爆發(fā)力渴望推翻舊世界、對力量的贊頌的歌唱著的巨人形象扶夷江結尾處,作者此時情感非常濃烈,他是怎樣做到的?運用排比的句式運用疊詞“啊啊”,運用“力喲!力喲!”這一反復手法嘆號的使用五四精神 狂飆突進五四運動:打破一切舊制度、舊傳統(tǒng)。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xiàn)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 狂飆突進這個名稱,蘊含著一股摧枯拉朽的動力,它主張破壞舊制度,建設新制度,主張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個性解放???/p>

8、飆突進更強調感情,認為在理性與感情的結合中,由于感情的巨大作用,可以使人發(fā)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這首詩歌贊美什么樣的“力”? 毀壞力、 創(chuàng)造力 和 不斷地努力。破壞舊社會、舊制度、舊思想、舊文化創(chuàng)造新社會、新秩序、新思想、新文化需要新青年為之不斷努力“力”的內涵結尾處 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詩人從多角度描繪了力的色彩,強調了力的形態(tài),突出了力的韻律,多層面感受力和美。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那種狂飆突進時代精神的特征。巨人形象的刻畫,體現(xiàn)了郭沫若勇于進取、積極創(chuàng)造的奮發(fā)昂揚的精神,展現(xiàn)了他熱烈向往、執(zhí)著追求,摧毀舊事物的勇氣與堅定。這首詩,一方面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客觀描寫,展示了大自然

9、所里和壯麗的特征,另一方面,抒發(fā)自己“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的主觀感受,和對“力”的贊美。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像。本詩的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1.豐富而大膽的想象。 在詩歌中塑造了一個巨人的形象,又通過展示巨人站在地球邊上見、聞、感的描寫,表現(xiàn)出不斷的毀壞和不斷的創(chuàng)造正是萬物萬事發(fā)展的法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2.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將太平洋擬人化。 (2)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傲Φ睦L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 描述了“力”強大與曼妙,抒發(fā)了詩人對“力”的贊美之情。峨日朵雪峰之側昌耀這是我此刻僅

10、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額,驚異于薄壁那邊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許久的太陽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山海。石礫不時滑坡,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 用品讀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方法自主品讀已征服一定的高度了,但還會繼續(xù)攀登落日景象光明不再環(huán)境險惡內心的恐懼“我”的毅力、堅持峨日朵雪峰之側昌耀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鷹或雪豹與我為伍。在銹蝕的巖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 1962年8月2日初稿 1983年7月27日刪定詩人的心理描寫渴望強大力量支持得到釋然,歸向寧靜面對險峻環(huán)境依然堅

11、持攀登著的勇士形象 “我”與蜘蛛“我”在蜘蛛的身上看到了自我的渺小,但也看到了堅毅,看到了自己?!拔摇迸c它一同默享大自然賜予的快慰,不再痛苦于征服的艱難,從一只蜘蛛身上獲得了力量。謙卑而堅毅,偉大與渺小,全由這只蜘蛛詮釋了?!爸┲搿迸c“我”已經合二為一了。 王昌耀(19362000),筆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參軍,后永遠離開部隊。1955年參加大西北開發(fā)。1957年因一首短詩被定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與磨難。1979年重返文壇,任青海作協(xié)副主席、榮譽主席,專業(yè)作家。著有昌耀抒情詩集昌耀的詩等。他被人譽為“他那一輩人中唯一可以被稱作詩人的人”“最信賴的詩人”“中國當代最杰出的詩人之

12、一”“當代詩歌史上的一個傳奇”。 這首詩寫于1962年8月,作者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鄉(xiāng)不遠的青海省八寶農場接受勞動改造。之后又輾轉于青海的藏族鄉(xiāng)村、西寧的郊區(qū)工廠、祁連山等地,生活艱辛,命運坎坷。一個文化人,變成了一個體力勞動者,被剝奪了讀書寫作的權利。他的生命遭遇困境,正如詩歌中征服過程中的種種艱難一樣,但是他仍然要不斷突破,征服,彰顯頑強的生命力。昌耀塑造的攀登者的形象,是自我的投影,盡管身處特殊年代,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沒有隨石礫而墮入深淵,默默堅持,迎來光明,獲得快慰。篇名意象意境特點主要思想情感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意象 意境 情感云海、北冰洋、太平洋、洪濤、力 雄偉、壯麗表達了詩人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峨日朵雪峰之側山海、雪峰、太陽、石礫、雄鷹、雪豹、蜘蛛凝重、壯美對生命力,生命的平等的贊頌。面對艱難坎坷,堅強不屈,保持對生活的信心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