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解剖學緒論+軀干骨+四肢骨1課件_第1頁
系統(tǒng)解剖學緒論+軀干骨+四肢骨1課件_第2頁
系統(tǒng)解剖學緒論+軀干骨+四肢骨1課件_第3頁
系統(tǒng)解剖學緒論+軀干骨+四肢骨1課件_第4頁
系統(tǒng)解剖學緒論+軀干骨+四肢骨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系統(tǒng)解剖學 戴 宗 飛 蚌埠醫(yī)學院 人體解剖學教研室121、定義:用切、割的方法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 、結構、位置、毗鄰關系的科學,是學習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各學科的必修課。2、地位:恩格斯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yī)學;橋梁課解剖名詞占醫(yī)學名詞的1/41/5; 學好解剖學半個醫(yī)生。緒論一、解剖學的定義和地位3二、解剖學的分科系統(tǒng)解剖學 Systemic Anatomy 局部解剖學 Regional Anatomy組織學 Histology細胞學 Cytology胚胎學 Embryology人體解剖學Anatomy巨視解剖學Macroanatomy微視解剖學Microanatomy4(一)系統(tǒng)解剖學 Syst

2、emic Anatomy 按人體器官的功能系統(tǒng)描述人體結構,一般可分 運動、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脈管、感官、 神經和內分泌系統(tǒng)。(二)局部解剖學 Regional Anatomy 在掌握系統(tǒng)解剖學知識的基礎上研究人體各局部 由淺入深的結構及毗鄰關系等。 (三)微視解剖學 Microanatomy 組織學、細胞學、胚胎學5(四)X線解剖學 Xrayanatomy6(五)斷層解剖學 Sectional anatomy7 (六)表面解剖學 Surface anatomy8兒童解剖學 年齡解剖學 外科解剖學 運動解剖學 藝術解剖學 胚胎學 護理解剖學 9三、人體解剖學的發(fā)展史Hippocrates

3、-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古希臘名醫(yī)、解剖學鼻祖。Galen- 伽林(130200)古希臘名醫(yī)、解剖學家,著醫(yī)經,對血液流動、神經分支和腦、心等器官有具體描述。Harvey-(1578-1657)解剖生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血液循環(huán)的原理,確定血液是在一個封閉的管道內循環(huán)。著有血液循環(huán)論、動物的發(fā)生兩書。開創(chuàng)了動物實驗研究的道路。10人體的分部11 人體器官的系統(tǒng)12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13男性生殖系統(tǒng)女性生殖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淋巴系統(tǒng)14感官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15 (一)人體標準解剖學姿勢 身體直立,面向前方 兩眼平視正前方, 兩足并攏,足尖向前, 雙上肢下垂于軀干的兩側, 掌

4、心向前。立正區(qū)別三 、人體解剖學的姿勢、方位、術語16(二)方位術語 上(顱側)、下(尾側) 前(腹側)、后(背側) 內側、外側 內、外 深、淺四肢: 近側、遠側 尺側、橈側 脛側、腓側17面:1冠狀面(額狀面)2矢狀面(縱切面)3水平面(橫斷面) (三)人體的軸與面軸:1垂直軸2矢狀軸3冠狀軸18縱切面橫切面正中矢狀面19人體器官的變異與畸形正常異常 abnormal變異 variation201、實踐第一的觀點。2、形態(tài)與功能相依存。3、進化與發(fā)展相一致。4、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5、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6、將教材、標本、圖譜、掛圖和教學多媒體軟件有機結合起來。 學習方法21 運動系統(tǒng) 骨:支

5、持、保護作用 關節(jié):運動樞紐 骨骼?。簞恿ζ鞴倏芍С煮w重、保護內臟、產生運動。22骨、肌、關節(jié)三者的關系23一、骨的分類骨學總論中軸骨成人共206塊(6塊聽小骨)(一)按部位分類: 1、顱骨(29) 2、軀干骨(51) 3、四肢骨(126) 241、長骨 :多在四肢 2、短骨: 腕骨、跗骨 3、扁骨:參與構成腔 4、不規(guī)則骨:多在脊柱、 顱底、面部 (二)、形態(tài)分類:251、長骨一體兩端骺骨干髓腔骨髓關節(jié)面骺軟骨骺線干骺端262、短骨273、扁骨284、不規(guī)則骨29短骨長骨扁骨不規(guī)則骨不規(guī)則骨籽骨30(一)骨質 1、骨密質: 在骨的表面和長骨的干上, 耐壓性大。 2、骨松質: 在骨的內部, 能

6、承受較大重量。 二、骨的構造 由骨質、骨膜、骨髓構成。31(二)骨膜 有營養(yǎng)、再生和感覺作用。(三)骨髓 1、紅骨髓: 位于骨髓腔和松質間隙內, 有造血功能。 2、黃骨髓: 無造血功能 ,大于5歲后, 位于長骨骨干內,其他松 質骨內終身為紅骨髓。32骨髓 骨質 骨密質 骨松質 骨膜 血管、淋巴和神經紅骨髓 黃骨髓 骨 骨膜骨髓骨密質骨松質骺線外板 內板 板障 骨膜顱骨 骨密質骨松質-板障 內板 外板33三、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一)有機質: 膠原纖維束和粘多糖蛋白等。 賦予骨以彈性和韌性。(二)無機質:堿性磷酸鈣等。 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其比例: 嬰幼兒為1:1。 成年人為3:7。 老年人

7、無機質比例增加。 煅燒骨 脫鈣骨 34四、骨的生長發(fā)育骨的變長:骺軟骨的骨化。骨的變粗:骨膜的骨化。未成年手骨成年手骨35六、骨的可塑性遺傳環(huán)境形態(tài);影響因素:神經、內分泌、營養(yǎng)、疾病、理化; 內分泌:巨人癥,侏儒癥 ,肢端肥大癥; Vitmine A&D 利于骨生長發(fā)育; 缺乏D: 兒童佝僂病 成年骨軟化鍛煉-骨粗壯;長期臥床-疏松。36一、軀干骨 (51塊) 椎骨24塊骶骨1塊尾骨1塊胸骨1塊肋12對組成:第二節(jié) 中軸骨骼 脊柱骨37頸椎 7塊 “C”胸椎 12塊 “T”腰椎 5塊 “L” 骶椎 5塊 “S” 后合成1塊尾椎 34塊 “Co” 后合成1塊一、 椎骨(幼時3233塊)組成:3

8、8 (一)基本形態(tài)1、椎體:2、椎弓:椎弓根:椎上、下切跡椎弓板:7個突起橫突棘突上關節(jié)突下關節(jié)突椎下切跡椎上切跡39椎孔: 椎體和椎弓圍成的孔 椎管: 各椎孔貫通構成,容納脊髓椎間孔: 相鄰椎骨的上、下切跡圍 成,內有脊神經和血管通過。40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頸椎:(C1-C7)橫突有孔、棘突分杈寰椎(C1): 有齒凹,無棘突、 關節(jié)突、椎體樞椎(C2):有齒突隆椎(C7): 棘突長,不分叉,是計數(shù)椎骨的標志41鉤椎關節(jié)(Luschka): 3-7頸椎椎體上面兩側的椎體鉤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的唇緣構成。臨床:椎體鉤過度肥大,致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頸椎病的癥狀和體征。42 2、

9、胸椎(T112): 1)有椎體肋凹和橫突肋凹 2)椎體呈心形 3)上、下關節(jié)突呈冠狀位, 棘突呈疊瓦狀排列椎體肋凹橫突肋凹43上關節(jié)突 椎體 橫突 椎弓根 椎弓板 棘突 椎孔 椎體 棘突 下關節(jié)突 上關節(jié)突 橫突 3、腰椎(L15) 椎體大,呈腎形 棘突寬而短,呈板狀,水平方向后伸 棘突間隙較寬,可作腰椎穿刺術。4445骶前孔岬橫線尾骨骶后孔尾骨骶管骶角耳狀面骶管裂孔上關節(jié)突4、骶骨 (S15) 一尖、一底、兩面、兩側部 結構:岬 骶前孔 骶后孔 骶管 骶角 骶管裂孔 5、尾骨 由34塊退化的尾椎長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離為尾骨尖。 4647 分胸骨柄、胸骨體、劍突三部。 二、 胸骨 2、胸

10、骨角: 胸骨柄、體連接處微 向前的突出,兩側連第2 肋,是計數(shù)肋骨的標志。1、 頸靜脈切跡、鎖切跡胸骨角肋切跡48 (一)肋骨: 分頭、頸、體三部 其結構有:肋結節(jié) 肋角 肋溝 三、 肋(12對)由肋骨和肋軟骨組成49(二)肋軟骨:連于胸骨,為透明軟骨,終生不骨化。 真肋 17對假肋 810對浮肋 1112對肋肋弓:由第8-10肋的前端借肋 軟骨依次與上位肋軟骨連接而 成。為觸摸肝、脾的標志。(三)50上肢骨上肢帶骨自由上肢骨附肢骨 Appendicular Skeleton一、組成下肢骨下肢帶骨自由下肢骨51上肢骨上肢帶骨(肩帶骨):自由上肢骨鎖骨、肩胛骨手骨:腕骨,掌骨,指骨前臂骨:橈骨,

11、尺骨臂骨:肱骨一、上肢骨 64塊52鎖骨肩胛骨肱骨橈骨尺骨531、鎖骨clavicle:位置:橫架于胸廓前上方。形態(tài):“S”形,有胸骨端和肩峰端; 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內側2/3突向前,外側1/3突向后肩峰端胸骨端肩峰端(一)上肢帶骨54鎖骨骨折易發(fā)生在中外1/3交界處55肩峰關節(jié)盂肩胛下窩肩胛切跡喙突前面觀肩胛岡喙突后面觀重要結構:肩胛下窩、關節(jié)盂、盂上、下結節(jié); 上、下角分別平對第二、第七肋。位置:胸廓后外側面;2、肩胛骨 “兩面 、三緣、三角”56上角腋 緣下角岡下窩脊柱緣肩胛岡肩胛下窩岡上窩肩峰腹側面 背側面 上 緣外側角57兩面腹側面 肩胛下窩背側面: 有一橫嵴-肩胛岡、肩峰、岡上

12、窩、岡下窩 三緣上緣 肩胛切跡、喙突 腋緣脊柱緣三角上角: 平對第2肋 下角: 平對第7 肋或第7肋間隙。外側角: 關節(jié)盂, 盂上、盂下結節(jié)58自由上肢骨1、肱骨 “一體兩端”肱骨頭解剖頸肱骨小結節(jié)肱骨大結節(jié)外科頸肱骨小頭肱骨滑車橈窩冠突窩鷹嘴窩尺神經溝橈神經溝59一體兩端上端: 肱骨頭、解剖頸, 大、小結節(jié), 大、小 結節(jié)嵴,結節(jié)間溝, 外科頸肱骨體: 三角肌粗隆、橈神經溝下端: 肱骨小頭、肱骨滑車、冠突窩、 橈窩、 鷹嘴窩、內、外上髁 尺神經溝60肱骨中段骨折表現(xiàn)612.橈骨 3.尺骨 (內尺外橈)滑車切跡鷹嘴橈骨粗隆橈骨頭橈骨莖突尺骨莖突橈切跡骨間緣環(huán)狀關節(jié)面關節(jié)凹橈骨頸冠突尺骨頭62橈

13、骨上端 橈骨頭、 橈骨頸、橈骨粗隆、環(huán)狀關節(jié)面橈骨體 骨間緣下端 橈骨莖突、尺切跡 、腕關節(jié)面63尺骨上端: 粗大 鷹嘴 、冠突 滑車切跡 橈切跡、尺骨粗隆 下端 尺骨頭、尺骨莖突 64尺橈骨遠端骨折656.手骨 27塊腕骨( 8塊)掌骨( 5塊)指骨(14塊)12口訣: 舟月三角豆(腕骨) 大小頭狀溝66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671234512掌骨 由橈側到尺側依次 為15掌骨。近端 為底,遠端為頭, 中間為體。指骨 14節(jié),近、中、遠節(jié)指骨。 拇指由兩節(jié),近、遠節(jié) 。68腕骨 手舟骨、月骨、三角骨 、豌豆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頭狀骨 、鉤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

14、頭狀鉤掌骨 由橈側到尺側依次為15掌骨。 近端為底,遠端為頭,中間為體。指骨 14節(jié),近、中、遠節(jié)指骨。 拇指由兩節(jié),近、遠節(jié) 。 遠節(jié)指骨粗隆69下肢骨組成: 下肢帶骨 髂骨 坐骨 恥骨自由下肢骨:股骨 、髕骨脛骨 、腓骨 、 跗骨、跖骨、趾骨 髖骨70髖骨腓骨股骨髕骨脛骨71(一)下肢帶骨:髖骨組成:由髂骨、恥骨、坐骨融合而成。外面觀內面觀72坐骨大切跡坐骨棘坐骨小切跡髂窩髂嵴髖臼坐骨結節(jié)髂前上棘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jié)閉孔恥骨聯(lián)合面耳狀面月狀面、 髖臼窩、髖臼切跡73(一)自由肢骨: 1、股骨前面后面74股骨頭股骨頸股骨大轉子股骨小轉子轉子間嵴轉子間線內側髁外側髁髁間窩髕面外上髁內上髁75前

15、面后面粗線臀肌粗隆恥骨肌線腘面76前面后面上端:股骨頭,股骨頭凹,股骨頸,大轉子, 小轉子,轉子間線,轉子間嵴股骨體: 粗線,臀肌粗隆,恥骨肌線,腘面下端: 內、外側髁,髕面,內、外上髁, 髁間窩、收肌結節(jié)77股骨頸骨折782、髕骨 3、脛骨和腓骨(內脛外腓)后面前面79內側髁外側髁髁間隆起腓關節(jié)面脛骨粗隆內踝80脛骨干比目魚肌線81腓骨頭腓骨頸外踝外側髁內側髁髁間隆起脛骨粗隆內踝82上面: 內側髁、外側髁, 髁間隆起、腓關節(jié)面, 脛骨粗隆脛骨體: 骨間緣 比目魚肌線下端: 內踝、腓切跡后面前面脛骨、腓骨835、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跖骨趾骨84(1)跗骨7塊短骨排成三列距骨 跟骨足舟骨內側、中間和外側楔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