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中考歷史二輪復習知能檢測中外歷史上的改革運動_第1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中考歷史二輪復習知能檢測中外歷史上的改革運動_第2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中考歷史二輪復習知能檢測中外歷史上的改革運動_第3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中考歷史二輪復習知能檢測中外歷史上的改革運動_第4頁
初中歷史中考一輪復習-中考歷史二輪復習知能檢測中外歷史上的改革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能檢測 專題九一、單項選擇題1.(2023揚州中考)商鞅變法中對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有直接影響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縣制 B.獎勵生產C.獎勵軍功 D.承認土地私有2.(2023淮安中考)南朝官員陳慶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陽的風貌,感慨地說:以前以為長江以北都是落后的“異族”風氣,現在才知道中原地區(qū)禮儀興盛,人才濟濟,難以言傳。出現這種情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B.南方人民大量北遷C.北方地區(qū)經濟發(fā)達D.北方少數民族發(fā)展迅速3. (2023日照學業(yè)考試)規(guī)定建立天皇制封建國家,將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將部民轉為國家公民的是( )A.查理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2、 C.農奴制改革 D.明治維新4.下列關于戊戌變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出現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 B.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5.(2023濱州學業(yè)考試)右圖是俄羅斯為紀念某重大歷史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發(fā)行的紀念金幣,圖案左側為一名農夫在田間賣力耕作的景象,右側為一支呈45角放置的鵝毛筆,下方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 )A.俄國農奴制改革 B.俄國十月革命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6.(2023樂山中考)“當日本在19世紀中葉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

3、榜樣,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蔽闹械摹吧鐣兏铩敝? )A武裝倒幕 B明治維新C簽訂日美親善條約 D遷都東京7.(2023南京學業(yè)考試)1921年,蘇俄政府公布租借條例,決定把一批中小工廠和商店租借給本國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聯(lián)合組織。與此有關的是( )A.新經濟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8.(2023泰安學業(yè)考試)20世紀30年代,一記者在美國紐約看到政府雇傭大批失業(yè)者去進行國家公共工程的建設。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美國為應對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采取的哪一措施 ( )A.羅斯福新政 B.科技立國戰(zhàn)略 C.法西斯專政 D.斯

4、大林模式9.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下列改革,改變了社會性質的是 ( )商鞅變法 戊戌變法 明治維新 羅斯福新政 1861年改革A. B. C. D.10.亞歷山大二世、列寧、戈爾巴喬夫是俄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們都對當時面臨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改革。下列對他們所領導的改革評價準確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國家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列寧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強國 D.戈爾巴喬夫改革加強了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11.下列主題中,最符合20世紀5090年代初蘇聯(lián)、匈牙利等國歷史的是( )A.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國際工人運動

5、的興起C.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D.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12.(2023泉州中考)19801997年,我國糧食人均產量變化(見下圖)的主要原因是( )A.開展生產合作 B.進行集體勞動C.實行包產到戶 D.沒有發(fā)生自然災害 二、非選擇題13.(2023無錫模擬)日本是當今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根據以下材料,完成對日本歷史的探究任務。材料一 由于日本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大規(guī)模吸收中國文化,以促進本國文化發(fā)展的經驗,日本人把移植外來文化視為當然的事情,只要能夠適應形勢,任何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從海外引進,既無顧慮也不以為恥。因此,當日本在19世紀中期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

6、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改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二 日本是缺乏資源的國家,是用教育的作用開采人的腦力、心中的智慧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這是今天日本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獲得發(fā)展的原動力。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學的演講(1)根據材料一,指出日本古代歷史上“大規(guī)模吸收中國文化”而進行的重要改革的名稱。(2)日本在19世紀中期“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改革”的改革名稱是什么?這次改革對日本社會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出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實行的哪一政策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4)從日本歷史的發(fā)展中

7、,你認為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有哪些?14.(2023畢節(jié)中考)歷史探究。材料一 研讀歷史,縱橫中外古今。 學好歷史,知興衰而明智。 解放思想,敢為開路先鋒。 改革開放,再創(chuàng)中華輝煌。古人的足跡材料二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他決心發(fā)奮圖強,實現富國強兵。公元前356年,商鞅輔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進行了“改變秦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變法活動。中國的崛起材料三 30年前,在鄧小平倡導和帶領下,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這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胡錦濤2023年4月12日的演講材料四材料五 請回答:(1)簡要說明商鞅變法起到了“改變秦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作

8、用。(2)說明圖一、圖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3)說說小崗村、深圳特區(qū)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所起的作用。15.(2023蕪湖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農奴制改革前夕,有這樣一個地主,人們問他為什么不使用打谷機時,他回答說:“打谷機要花費許多錢,它需要修理,還需要喂養(yǎng)馬匹(用馬匹來帶動機器);而農民一文錢也不用花費?!痹廖唐蹩品蛩够韲r奴制度的廢除(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俄國1861年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這次改革雖然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它卻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2)為什么說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材料三 國內戰(zhàn)爭和反外國武裝干

9、涉取得勝利后,蘇俄面臨的迫切任務是盡快恢復瀕于崩潰的國民經濟,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卻使經濟進一步惡化,引起廣大工農群眾的強烈不滿和反抗。蘇維埃政權又一次處于新的危難困境之中。(3)面對材料三所說的“危難困境”,蘇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該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4)通過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啟示?答案解析1.【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能力。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分析商鞅變法的措施,其中建立縣制對其影響最大,所以選A。2.【解析】選A。前秦的統(tǒng)治瓦解后,北方地區(qū)陷入割據混戰(zhàn)的狀態(tài)。北魏統(tǒng)一黃河流域后,經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學習了漢族先進的文化,促進了民族融合。3.【解析

10、】選B。日本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查理馬特改革實行采邑制,有條件的將土地分封;農奴制改革規(guī)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土地,但必須高價贖買;明治維新主要是向歐美學習。4.【解析】選B。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近代化探索,雖然失敗了,但是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A項是洋務運動的影響,C項是辛亥革命的影響,D項是新文化運動的影響。5.【解析】選A。距2023年150周年是在1861年,再結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可知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俄國

11、農奴制改革。6.【解析】選B。日本在19世紀中葉開始的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故選B。7.【解析】選A?!?921年”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備選項發(fā)生的時間分別是1921年、1936年、1953年和1985年,其中只有新經濟政策符合題意。8.【解析】選A。大力興建公共工程是羅斯福新政的內容之一。科技立國戰(zhàn)略是二戰(zhàn)后日本發(fā)展經濟的政策;法西斯專政與德意日有關;斯大林模式是蘇聯(lián)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9.【解析】選A。商鞅變法使秦國進入封建社會;戊戌變法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2、會的性質;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羅斯福新政只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沒有改變美國的資本主義性質;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故選A。10.【解析】選B。亞歷山大領導了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改革,列寧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及鞏固政權和新經濟政策下的社會主義建設,戈爾巴喬夫改革成為蘇聯(lián)解體的直接原因。鏈接上述史實辨析備選項,B項正確。亞歷山大和列寧領導下的改革或革命改變了俄國的社會性質,但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沒改變國家性質,卻是導致國家解體的直接原因。故A、D兩項不正確。蘇聯(lián)在斯大林領導下,通過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發(fā)展成為工業(yè)強國,故C項不正確。11.【解析】選D。20世紀5090年

13、代初,蘇聯(lián)、匈牙利等國為克服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紛紛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但蘇聯(lián)及東歐一些國家的改革不僅未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起國內經濟形勢惡化,進而帶來政治危機,最終導致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劇變。所以D項符合題意。12.【解析】選C。從圖中可以看出,19801997年,糧食人均產量明顯增加。從時間上分析,這種變化得益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實行的以“包產到戶”為主要內容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3.【解析】日本古代歷史上學習中國進行了大化改新,近代史上學習歐美在1868年進行了明治維新改革。據以上分析鏈接明治維新改革的影響回答第(1)、(2)題。根據第(3)題的時間限制,鏈接二戰(zhàn)后日本崛起

14、的原因回答問題。通過日本崛起的過程,使我們看到應該積極學習先進國家的科技文化,并注重制定適合本國發(fā)展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等,據此回答第(4)題,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答案:(1)大化改新。(2)明治維新;使日本從封建國家轉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3)科技立國戰(zhàn)略。(4)言之有理即可。14.【解析】解答第(1)題,要從對秦國和對中國兩個方面組織答案。第(2)題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第(3)題根據圖片中的文字說明,可知小崗村喜獲豐收得益于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深圳是我國首批開放的經濟特區(q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答案:(1)經過商鞅變法,廢除了舊制度

15、,促進了農業(yè)生產,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后兼并六國,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2)圖一中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圖二中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3)圖三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后,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業(yè)生產得到大發(fā)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了。圖四深圳特區(qū)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擴大了對外貿易,吸收了許多外資,引進了發(fā)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意思相近即可)15.【解析】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分別考查了俄國1861年改革的原因和影響,依據所學知識回答第(1)、(2)題。第(3)題考查了蘇俄新經濟政策的作用。在列寧的領導下,19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