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Linux的設備管理與文件系統(tǒng)_第1頁
5 Linux的設備管理與文件系統(tǒng)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章 Linux的設備管理與文件系統(tǒng) 設備的概念 設備控制方式 Linux設備管理 目錄與文件系統(tǒng)簡介 Linux文件系統(tǒng)管理 操作系統(tǒng)中設備管理的主要對象是I/O設備,還可能涉及到設備控制器和I/O通道?,F(xiàn)代計算機系統(tǒng)都配有種類繁多的I/O設備,I/O設備在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的成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5.1 設備的概念 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除了CPU和內存之外,其余的大部分硬件設備稱為外部設備。外部設備包括常用的I/O(輸入/輸出)設備、外存設備以及終端設備等。 1、I/O設備的類型 按設備的所屬關系可以將I/O設備分為兩類:系統(tǒng)設備 、用戶設備 。 按設備的信息交換的單位可將I/O設備分為兩類

2、:字符設備 、塊設備。 按設備的共享屬性可將I/O設備分為三類:獨占設備 、共享設備 、虛擬設備 。2、設備管理的任務和功能主要任務 選擇和分配I/O設備以便進行數(shù)據傳輸操作。控制I/O設備和CPU(或內存)之間交換數(shù)據。為用戶提供一個友好的透明接口,把用戶和設備硬件特性分開,使得用戶在編制應用程序時不必涉及具體設備,由系統(tǒng)按用戶的要求來對設備的工作進行控制。提高設備和設備之間、CPU和設備之間以及進程和進程之間的并行操作程度,以使操作系統(tǒng)獲得最佳效率。 主要功能提供和進程管理系統(tǒng)的接口 進行設備分配 實現(xiàn)設備和設備、設備和CPU等之間的并行操作 進行緩沖管理 設備控制與驅動 3、設備控制器

3、為實現(xiàn)設備控制器的功能,大多數(shù)設備控制器都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設備控制器與處理機的接口 設備控制器與設備的接口 I/O邏輯 數(shù)據寄存器控制/狀態(tài)寄存器I/O邏輯控制器與設備接口1控制器與設備接口i數(shù)據線地址線控制線CPU與控制器接口控制器與設備接口數(shù)據狀態(tài)控制數(shù)據狀態(tài)控制4、I/O通道 雖然在CPU與I/O設備之間增加了設備控制器后,已能大大減少CPU對I/O的干預,但當主機所配置的外設很多時,CPU的負擔仍然很重。為此,在CPU和設備控制器之間又增設了通道。設置I/O通道的目的是為了建立獨立的I/O操作,不僅使數(shù)據的傳送能獨立于CPU,而且也希望有關對I/O操作的組織、管理及其結束處理也盡量

4、獨立,以保證CPU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數(shù)據處理。 5、緩沖技術 引入緩沖區(qū)的主要原因 緩和CPU與I/O設備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減少對CPU的中斷頻率,放寬對CPU中斷響應時間的限制。 提高CPU和I/O設備之間的并行性。 6、設備驅動 設備驅動程序又稱為設備處理程序,它是I/O進程與設備控制器之間的通信程序,是一種低級的系統(tǒng)例程。 設備驅動程序的處理過程 將抽象要求轉換為具體要求 檢查I/O請求的合法性 讀出和檢查設備的狀態(tài) 傳送必要的參數(shù) 工作方式的設置 啟動I/O設備 5.2 設備控制方式 1、I/O控制方式在I/O控制方式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始終貫穿著這樣一條宗旨,即盡量減少主機對FO控

5、制的干預,把主機從繁雜的I/O控制事務中解脫出來,以便更多地去完成數(shù)據處理任務。 程序I/O方式 中斷驅動I/O控制方式 DMA控制方式 I/O通道控制方式 2、設備分配與共享 在多道程序環(huán)境下,系統(tǒng)中的設備不允許用戶(進程)自行使用,而是由操作系統(tǒng)中的設備分配程序負責。在某次設備分配可能和安全的前提下,設備分配程序向提出設備請求的進程分配設備。 設備分配中的數(shù)據結構 系統(tǒng)設備表(System Device Table,SDT) 設備控制表(Device Control Table,DCT) 控制器表(Controler Control Table,COCT) 通道控制表(Channel Co

6、ntrol Table,CHCT) 設備分配時應考慮的因素 設備的固有屬性 設備分配算法 :先來先服務 、優(yōu)先級最高者優(yōu)先 設備分配中的安全性 :靜態(tài)分配、動態(tài)分配設備獨立性 獨占設備的分配程序 若不考慮設備獨立性和多通路的情況,當某進程提出I/O請求后,系統(tǒng)的設備分配程序將按下述步驟進行設備分配。 分配設備 分配控制器 分配通道 注意:只有在設備、控制器和通道三者都分配成功時,這次設備分配才算成功。隨后,便可啟動I/O設備進行數(shù)據傳送。 3、虛擬設備技術 在設備管理中,通過SPOOLing技術可將一臺物理I/O設備虛擬為多臺邏輯I/O設備,這就實現(xiàn)了所謂的虛擬設備。 SPOOLing技術的定

7、義 為了緩和CPU的高速性與I/O設備的低速性之間的矛盾,曾引入了脫機輸入/輸出技術。該技術是利用專門的外圍控制機,將低速I/0設備上的數(shù)據傳送到高速磁盤上,或者相反。此時的外圍操作與CPU對數(shù)據的處理可以同時進行,我們把這種在聯(lián)機情況下實現(xiàn)的同時外圍操作稱為SPOOLing(Simultaneaus Periphemal Operating On-Line),或稱為假脫機操作。 SPOOLing系統(tǒng)的組成 主要由3部分組成 :輸入井和輸出井 輸入緩沖區(qū)和輸出緩沖區(qū) 輸入進程SPi和輸出進程SPo SPOOLing技術的實例 輸入進程SP1輸入進程SPn輸入緩沖區(qū)輸出緩沖區(qū)內存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8、輸入井輸出井磁盤4、磁盤存儲器管理 磁盤存儲器不僅容量大,存取速度快,而且可以實現(xiàn)隨機存取,是當前存放大量程序和數(shù)據的理想設備,故在現(xiàn)代計算機系統(tǒng)中,都配置了磁盤存儲器,并以它為主來存放文件。 磁盤性能簡介 磁盤的每個盤片有正反兩個磁表面,若干張盤片可以組成一個盤組。每個盤面上有多條同心圓磁道,不同盤面上具有相同編號的磁道在同一個柱面上,從“0”開始按由外向里的次序順序編號,稱為“柱面號”。為區(qū)分不同的盤面,從“0”開始給每個盤面編號,稱為“磁頭號”。在磁盤初始化時把每個盤面劃分成相等數(shù)量的扇區(qū),按磁盤旋轉的反向從“0”開始給各扇區(qū)編號,稱為“扇區(qū)號”。每個扇區(qū)將磁道分割成弧段,我們稱它為“塊

9、”。磁盤的每塊上存放相等數(shù)量的信息,塊是磁盤信息讀寫的最小單位。由此,要確定一個塊所在的位置,就必須給出3個參數(shù):柱面號、磁頭號和扇區(qū)號。 啟動磁盤執(zhí)行輸入輸出操作時,首先要把移動臂移動到指定的柱面,稱為尋道。同時磁盤控制器控制磁盤高速旋轉,待指定的扇區(qū)旋轉到磁頭位置下時,讀寫控制電路讓指定的磁頭進行讀寫。 磁盤的訪問時間分成3部分: 尋道時間 旋轉延遲時間 傳輸時間 移動臂讀寫磁頭轉動方向柱面磁道軸查看系統(tǒng)硬盤使用情況 磁盤調度 目前常用的磁盤調度算法有: 先來先服務(FCFS)算法 最短尋道時間優(yōu)先(SSTF)算法 掃描(SCAN)算法 循環(huán)掃描(CSCAN)算法 5.3 Linux設備管

10、理 1、設備文件 設備類型 主設備號與次設備號 設備文件 2、設備驅動程序概述 驅動程序 設備驅動程序的特點 查詢與中斷 DMA 設備驅動程序與內核的接口 3、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 設備驅動程序的實現(xiàn)方法 字符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 塊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 4、Linux系統(tǒng)中光盤的使用 在光盤驅動器中插入這張MP3光盤,進入/mnt目錄,看到有cdrom目錄和floppy目錄,前一個很明顯是用來安裝光盤文件系統(tǒng)的,后一個則是用來安裝軟盤文件系統(tǒng)的。 用mount命令進行文件系統(tǒng)的安裝。mount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mount系統(tǒng)設備名稱安裝點 現(xiàn)在安裝光盤文件系統(tǒng),可以在命令行上鍵人: mount

11、/dev/cdrom/mnt/cdrom 稍候片刻,光盤文件系統(tǒng)便安裝上了。 5.4 目錄與文件系統(tǒng)簡介 文件:Linux系統(tǒng)和Unix系統(tǒng)一樣,把一切都視為文件,包括目錄、硬件接口設備等。 目錄:其中包含許多文件項目的一類特殊文件。 子目錄:被包含在另一個目錄中的目錄。 用于安裝光盤用于安裝軟盤用戶主目錄文件名:用來標識文件的字符串,它保存在一個目錄文件項中。 路徑名:由斜線字符(/)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或多個文件名的集合。 文件命名:Linux的文件名幾乎可以由ASCII字符的任意組合構成,文件名最長可多達255個字符。 管理文件的約定:文件名應盡量簡單,并且應反映出文件的內容。 除斜線(/)

12、和空字符(ASCII字符為0)以外,文件名可以包含任意的ASCII字符。 習慣上允許使用下線符(-)和點(.)來區(qū)別文件的類型,使文件名更易讀;但是應避免使用 ;| ” ! % & * ? () 。 同類文件應使用同樣的后綴或擴展名。 以圓點(.)開頭的文件名是隱含文件,默認方式下使用ls命令并不能把它們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5.5 Linux文件系統(tǒng)管理 文件系統(tǒng)是操作系統(tǒng)中負責存取和管理信息的程序模塊,它用統(tǒng)一的方法管理用戶和數(shù)據信息的存儲、檢索、更新、共享和保護,并為用戶提供方便有效的文件使用和操作方法。 1、Linux基本文件系統(tǒng)與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 Linux基本文件系統(tǒng) Lin

13、ux系統(tǒng)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 2、文件名和通配符 文件名 Linux系統(tǒng)對文件名有以下規(guī)定: 文件名中不能包含任何對Shell有特殊含義的字符。這些字符是???$ # * & ! ; ( ) % | /等。 可使用長文件名,最長為256個字符。 文件名區(qū)分大小寫。文件分類 普通文件 目錄文件 鏈接文件 設備文件 通配符 通配符的作用是代替一個或多個字符。 常用通配符及含義如下: “*”代表若干個任意字符。 “?”代表一個任意字符。 “”表示匹配方括號內的任意一個字符。 “a-y”表示匹配方括號內兩個字符之間的任意一個字符。 “!”表示匹配不在方括號內的任意一個字符。 3、Linux文件系統(tǒng)結構 Lin

14、ux操作系統(tǒng)將所有的文件系統(tǒng)放在唯一的根目錄()下形成樹形結構,采用樹形目錄結構來組織和管理系統(tǒng)的所有文件。根是所有目錄的起始點,根目錄下主要有以下的子目錄。 /bin 存放常用命令和實用程序 /sbin /boot 該目錄存放Linux引導程序,操作系統(tǒng)內核,以及相關文件 /dev 存放與硬件設備驅動程序有關的設備文件 /etc 又稱雜項目錄,存放了大量系統(tǒng)配置文件 /home 用于存放各用戶的主目錄,用戶文件 /lib 存放常用程序的庫函數(shù)文件 /mnt:移動存儲設備的掛載點目錄 /proc:存放操作系統(tǒng)運行時,進程(正在運行中的程序)信息及內核信息 /root: Linux系統(tǒng)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主目錄 /tmp: 臨時文件目錄,有時用戶運行程序的時候,會產生臨時文件 /usr 存放用戶服務例程 /var 包括用于管理和維護本地計算機的文件,主要是一些進程頻繁變動的文件 5.6 小結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