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六講 十六國南北朝 一、十六國 二、北朝(上) 三、南朝 四、北朝(下)第六講 十六國南北朝一、十六國1概況2第一階段3第二階段4第三階段5總評一、十六國1概況一、十六國1.概況十六國歷史始于304年,終于439年。起始與西晉相疊,后期與北魏相疊。十六國主要是由“五胡”建立的,但也有部分漢族政權(quán)。十六國是一個習慣性稱呼,指此期立國較長的十六個割據(jù)政權(quán)。另有幾個政權(quán)年代較短,不在其列。拓跋鮮卑建立的代-北魏亦未計入。除立國川蜀的成(漢)外,其余十五國均在北方。匈奴:漢-前趙(劉淵) 夏(赫連勃勃) 北涼(沮渠蒙遜)鮮卑:前燕(慕容皝) 后燕(慕容垂) 南燕(慕容德) 南涼(禿發(fā)烏孤) 西秦(乞
2、伏國仁)羯: 后趙(石勒)氐: 前秦(苻健) 后涼(呂光)賨: 成漢(李雄)羌: 后秦(姚萇)漢: 前涼(張寔) 西涼(李暠) 北燕(馮跋)一、十六國1.概況十六國歷史始于304年,終于439年。起始一、十六國1.概況東 晉代-北魏一、十六國1.概況東 晉代-北魏一、十六國1.概況一、十六國1.概況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2.第一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
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吐魯番出土絲履(前涼后期)織有漢字: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長 涼州之地距中原頗遠,然與西域相交通,其地實頗富饒,而文明程度亦頗高。西南包河、湟,又為畜牧樂土。故兩晉之世始終有據(jù)以自立者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當日學術(shù)中心在家族不在學校,涼州一隅其秩序較中原為安全,故其所保存者亦較中原為多。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漢代中原之文化學術(shù),經(jīng)歷東漢末、西晉之大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卒得輾轉(zhuǎn)傳輸,加入隋唐統(tǒng)一混合之文化,蔚然為獨立之一源。繼前啟后,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yè)!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吐魯番出土絲履(前
4、涼后期)織有漢字:富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 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化大行。盜賊止息,請托路絕,田疇修辟,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備。 政理稱舉,學校漸興。關(guān)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于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于途,工商貿(mào)販于道。 堅引群臣會議,曰:“吾統(tǒng)承大業(yè)垂三十載,芟夷逋穢,四方略定,惟東南一隅未賓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嘗不臨食吐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討之?!毕聲ぐl(fā)諸州公私馬,人十丁遣一兵。期克捷之日,以帝(晉孝武帝)為尚
5、書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 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軍順流而下,幽冀之眾至于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 大敗,死者相枕。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遁還于淮北。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晉書苻堅載記一、十六國3.第二階段 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一、十六國4.第三階段劉淵:幼好學,師事上黨崔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皆略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劉聰:年十四,究通
6、經(jīng)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余篇,賦、頌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師,名士莫不交結(jié)。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講論不倦。覽政之暇,唯與侍臣錯綜義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苻堅:博學多才藝。親臨太學考學生經(jīng)義優(yōu)劣,品而第之。問難五經(jīng),博士多不能對。 晉書載記一、十六國5.總評晉載記諸僭偽之君,雖非中國人,亦多有文學。皆生于戎、羌,以用武為急,而仍兼文學如此,人亦何可輕量哉! 趙翼廿二史札記劉淵:幼好學,師事上黨崔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
7、評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 塢壁的主要特點: 塢壁主身份一般是莊園主 或 有號召力的官吏 以宗法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 以宗族為核心 規(guī)模一般大于原來的里、 村,下有基層行政單位 往往立有律令禮儀條文以 相約束 內(nèi)部生產(chǎn)經(jīng)營多采用莊園 式方法 有軍事化色彩,但以自保 為主 齊濤魏晉隋唐鄉(xiāng)村社會研究東漢末田疇率舉宗族他附從數(shù)百人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yǎng)父母。百姓歸之,數(shù)年間至五千余家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諍訟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條。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yè),班行其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晉八王之亂中庾袞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峻險厄,杜蹊徑,修壁塢
8、,樹藩障,考功庸,計丈尺,均勞逸,通有無,繕完器備,量力任能,物應(yīng)其宜,使邑推其長,里推其賢,而身率之。分數(shù)既明,號令不二,上下有禮,少長有儀,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一、十六國5.總評 塢壁的主要特點:東漢末田疇率一、十六國5.總評陳寅恪先生桃花源記旁證一文認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并非簡單的隨想之作,而是對十六國后期北方弘農(nóng)、上洛一帶一處塢壁的真實描寫。記中人謂“先世避秦時亂”,所指實是苻氏前秦 見金明館叢稿初編一、十六國5.總評陳寅恪先生桃花源記旁證一文認為:一、十六國5.總評一、十六國5.總評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統(tǒng)治2魏孝文帝改革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統(tǒng)治二、北朝(上)1.北
9、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內(nèi)的石壁上發(fā)現(xiàn)了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祭祖時鐫刻的祝文,確定此處為拓跋鮮卑早期祖廟。嘎仙洞,位于大興安嶺北段東麓,在今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zhèn)4公里外。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1980年7月30日,考古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于烏洛侯國西北。自后南遷,其地隔遠。真君中,遣中書侍郎李敞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燾謹遣敞等用駿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
10、之靈,自啟辟之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子子孫孫,福祿永延 魏書禮志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北魏建國之始,用人即采取兼容并包之方針。除以拓跋氏宗室及鮮卑貴族為骨干外,對于征服地區(qū)之漢族地主階級以至各族人物,皆注意吸收使用。舉凡石氏苻氏舊臣之后裔,姚氏慕容氏赫連氏沮渠氏之舊臣,以及從南朝北投諸人,無不兼容并包。此種情況,與南朝統(tǒng)治者專重僑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為荒傖,備受排斥,北方各族
11、更不予考慮者,迥不相同。北朝終于滅南朝而統(tǒng)一全國,此種情況當亦有關(guān)。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大同 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漆畫屏風司馬金龍,東晉皇族后裔。父司馬楚之為劉裕所逼降魏,封瑯邪王。母為北魏宗室女。金龍襲王爵,官至吏部尚書。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北魏建國之始,用人即采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魏太武帝)詔集諸文人摭錄國書,浩等共參著作,敘成國書三十卷。乃請立石,銘載國書,以彰直筆。遂營于天郊東三里,方百步,用功三百萬乃訖。浩書國事,備而不典,而石銘顯在衢路,北人咸悉忿毒,相與構(gòu)浩于帝,帝大怒。 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清
12、河崔氏無遠近,及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其秘書郎以下盡死 北史崔浩傳周一良先生的考證: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為代王什翼犍,父拓跋寔,母賀氏。拓跋寔早死,其后什翼犍納兒媳賀氏為妃,故南朝史書皆稱道武帝為什翼犍之子。崔浩修史“直筆”,“備而不典”,當是披露了這一類事實,引起鮮卑貴族的“忿毒”,故遭滅門慘禍。二、北朝(上)1.北魏前期政治 (魏太武帝)詔集諸文人摭錄國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
13、文帝改革自昔以來,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藏隱漏,廢公罔私,富強者并兼有余,貧弱者糊口不足。賦稅齊等,無輕重之殊,力役同科,無眾寡之別。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 北魏立三長詔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自昔以來,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主上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貫。禮俗之敘,粲然復(fù)興,河朔之間,重隆周道(北魏)崔僧淵復(fù)崔慧景書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主上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二、北朝(上)
14、2.魏孝文帝改革 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jīng)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有大文筆,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經(jīng)世,咸以威武為業(yè),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髙祖(孝文帝)欽明稽古,協(xié)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軌度,斟酌用舍,煥乎其有文章,海內(nèi)生民咸受耳目之賜! 魏書 我魏膺箓受圖,定鼎嵩洛,五山為鎮(zhèn),四海為家。移風易俗之典,與五帝而并跡;禮樂憲章之盛,凌百王而獨髙。(魏)楊元慎 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代人。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目
15、所不識,口不能傳(梁)陳慶之二、北朝(上)2.魏孝文帝改革 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 緣邊諸鎮(zhèn),控攝長遠,昔時初置,地廣人稀。或征發(fā)中原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來,有司乖實,號曰府戶,役同廝養(yǎng),官婚班齒,致失清流。而本宗舊類各各榮顯,顧瞻彼此,理當憤怨!北齊書魏蘭根傳 豐、沛舊門,仍防邊戍,自非得罪當世,莫肯與之為伍。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zhèn)者便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從師,長者不得游宦,獨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邊任益輕,唯底滯凡才出為鎮(zhèn)將,轉(zhuǎn)相模習,專事聚斂,政以賄立,莫能自改。咸言奸吏為此,無不切齒增怒 北史元深傳二、北朝(上)3.魏末動
16、亂 緣邊諸鎮(zhèn),控攝長遠,昔時初置,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二、北朝(上)3.魏末動亂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399年 五斗米道教主孫恩在沿海聚眾反晉。401年 孫恩進逼建康,北府兵將領(lǐng)劉裕馳援,敗之。402年 桓溫子桓玄由荊州攻入建康。孫恩敗死。404年 桓玄篡晉稱帝,國號楚。劉裕與劉毅等起兵討桓玄,玄敗死。孫恩妹夫盧循率余部航海攻占廣州。405年 蜀地兵變,擁戴譙縱為主,稱成都王。409411年
17、 劉裕北伐,滅南燕。盧循乘虛北進,屢敗晉軍,進逼建康。劉裕南還迎敵,盧循敗死。412年 劉裕誅殺另一名北府兵高級將領(lǐng)劉毅。413年 劉裕遣將破成都,譙縱自殺,蜀平。416417年 劉裕再度北伐,滅后秦。418年 晉封劉裕為宋公,拜相國,加九錫。劉裕殺晉安帝,立恭帝。419年 劉裕進爵宋王。420年 劉裕篡晉稱帝。劉裕發(fā)跡史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399年 五斗米道教主孫恩在沿海聚眾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劉宋前期與北魏的對峙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劉宋前期與北魏的對峙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
18、、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宋武九子,四十余孫,六七十曾孫,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且無一有后于世者。宋武以猜忍起家,肆虐晉室,戾氣所結(jié),禍流于后嗣。孝武、明帝又繼以兇忍慘毒,誅夷骨肉唯恐不盡,兄弟子姓悉草薙而禽狝之,皆諸帝之自為屠戮,非假手于他族也。卒至宗支盡,而己之子孫轉(zhuǎn)為他族所屠! 廿二史札記卷十一“宋子孫屠戮之慘”宋子孫多不得其死,猶是文帝、孝武、廢帝、明帝數(shù)君之所為。至齊高、武子孫,則皆明帝一人所殺,其慘毒自古所未有也。建武中凡三誅諸王,每一行事,帝輒先燒香火,嗚咽流涕,人以此知其夜當有殺戮同上書卷十二“齊明帝殺高武子孫”古來荒亂之君,何代蔑有,然未有如江左宋、齊兩朝之多者
19、。統(tǒng)計八九十年中,童昏狂暴,接踵繼出,蓋劫運之中,天方長亂,創(chuàng)業(yè)者不永年,繼體者必敗德。是以一朝甫興,不轉(zhuǎn)盼而輒覆滅,此固氣運使然也。同上書卷十一“宋齊多荒主”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39歲代齊 在位48年博學能文,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其著作27種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梁武帝39歲代齊 在位48年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梁武帝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547年】正月,東魏權(quán)臣高歡死,部將侯景以河南降西魏。二月,復(fù)降梁。 七月,梁軍入懸瓠接應(yīng)侯景。八月,梁
20、遣蕭淵明等北伐。 十一月,東魏大敗梁軍于徐州,與侯景相持于渦陽?!?48年】正月,侯景兵敗南撤,襲據(jù)梁壽陽。 八月,侯景反。十月,渡江攻入建康。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547年】正月,東魏權(quán)臣高歡死,部將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1.政權(quán)的更迭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 小心恭肅,更以為俗; 偃蹇倨慢,以為優(yōu)雅。晉書 望白署空,是稱清貴; 恪勤匪懈,終滯鄙俗。梁書 其時高門大族
21、,門戶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進,不屑竭智盡心以邀恩寵,且風流相尚,罕以物務(wù)關(guān)懷。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廿二史札記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 小心恭肅,更以為俗;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晉、宋之間,士庶區(qū)別日益嚴格,宋、齊時已達到僵化的程度。士庶區(qū)別的嚴格化發(fā)生在此時,正因為士庶有混淆的危險。所以這里并不表示門閥勢力的強大,相反的倒是由于他們害怕這種新形勢足以削弱甚至消除他們長期以來引以自傲的優(yōu)越地位。南北朝評定門第的標準是婚與宦?!盎隆辈皇峭耆此约杭捌浼易逅喂俾氈弑?,重要的倒是在于所任官職特別是出身官的清濁。優(yōu)閑而不負實際責任的為
22、清,辦理庶政者較次,以至于濁。(濁官)必須有才干者任之,而有才干人卻在甲族中產(chǎn)生不出,或者說不屑于有才干。 唐長孺南朝寒人的興起士庶之際 實自天隔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晉、宋之間,士庶區(qū)別日益嚴格,宋、齊時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 張岱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太祖(齊高帝)欲以恕為晉陵郡,岱曰:“若以家貧賜祿,此所不論;語功推事,臣門之恥!” 南齊書張岱傳 梁朝全盛之時,貴游子弟多無學術(shù)。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檐車,跟高齒屣,坐棊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于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 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篇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fù)不端正,爽爽有一種風氣。梁袁昂古今書評自宋氏失御,禮教凋衰,衣冠
23、之族日失其序,姻婭淪雜,罔計廝庶。風聞東海王源,嫁女于富陽滿氏(璋之)。源雖人品庸陋,胄實參華。而托姻結(jié),唯利是求,玷辱流輩,莫此為甚。竊尋璋之姓族,士庶莫辨,王、滿聯(lián)姻,實駭物聽。臣等參議,請以見事免源所居官,禁錮終身! 南齊沈約奏彈王源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 張岱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太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三、南朝2.士族的衰落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2官僚政治的復(fù)興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534550年535556年梁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534550年535556年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與北周四、北朝(下)1.北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農(nóng)用拖拉機進口代理銷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ktv室內(nèi)裝修消防設(shè)計審核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訓機構(gòu)退款合同協(xié)議正規(guī)范本2025年版
- 二零二五年度WPS文檔定制化租賃合同修訂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電樁安裝工程節(jié)能評估合同4篇
- 2025年個人住宅買賣合同(含物業(yè)交割)2篇
- 2025年度智慧停車場運營管理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水暖工程安全質(zhì)量監(jiān)督及驗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chǎn)抵押貸款風險管理與服務(wù)合同4篇
- 2025年度暖氣片銷售區(qū)域代理合同模板
- 妊娠合并低鉀血癥護理查房
- 煤礦反三違培訓課件
- 向流程設(shè)計要效率
- 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要點
- 2024年中國航空發(fā)動機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當代中外公司治理典型案例剖析(中科院研究生課件)
- 動力管道設(shè)計手冊-第2版
- 2022年重慶市中考物理試卷A卷(附答案)
- Python繪圖庫Turtle詳解(含豐富示例)
- 煤礦機電設(shè)備檢修技術(shù)規(guī)范完整版
- 榆林200MWp并網(wǎng)光伏發(fā)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