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工藝相關試題_第1頁
塑料模具工藝相關試題_第2頁
塑料模具工藝相關試題_第3頁
塑料模具工藝相關試題_第4頁
塑料模具工藝相關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19HYPERLINK /一填空題 1 塑料模按模塑方法分類,能夠分為壓縮模壓注模注射模擠出模;按模具在成型設備上的按裝方式分,可分為移動式模具固定式模具半固定式模具;按型腔數(shù)目又可分為單型腔模多型腔模。 2 分型面的形狀有平面曲面階梯面斜面。 3 為了便于塑件 脫模,在一般情況下,使塑件在開模時留在 動模 或 下模上。 4 分型面選擇時為便于側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側孔或側凹時,宜將側芯設置在 垂直開模方向上,除液壓抽芯機構外,一般應將抽芯或分型距較大的放在開模方向上;關于大型塑件需要側面分型時,應將大的分型面設在 開模方向上。 5 為了保證塑件質量,分型面選擇時,對有同軸度要求的塑件,

2、將有同軸度要求的部分設在分型面的同一側。 6 為了便于排氣,一般選擇分型面與熔體流淌的末端相重合。 7 關于小型的塑件常采納嵌入式多型腔組合凹模,各單個凹模通常采納機械加工研磨熱處理或拋光等方法制成,然后整體嵌入模板中。 8 阻礙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有 成型零件的制造誤差成型零件的磨損成型收縮率的偏差和波動模具的安裝配合誤差水平飛邊厚度的波動。 9 阻礙塑件收縮的因素可歸納為:塑料的品種塑料的特點模具結構成型方法及工藝條件。 10 塑料成型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約為塑件總公差的 /3 ,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損量,關于中小型塑件取 /6 ;關于大型塑件則取 /6 以下 。 11 塑料模型腔由于在成型過

3、程中受到熔體強大的壓力作用,可能因強度不足而產生塑性變形,導致 模具變形,降低塑件精度和阻礙塑件的 表面質量。 12 塑料模的型腔剛度計算從以下三方面考慮:(1)成型過程不發(fā)生飛邊;(2)保證塑件精度;(3)保證塑件順利脫模。 13 塑料模的合模導向裝置要緊有 導柱導向和 錐面定位,通常用 導柱導向。 14 當塑料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對稱塑件時,會產生大的側壓力,不僅用導柱導向機構,還需增設 錐面 導向和定位。 15 塑料成型模冷卻回路排列方式應依照塑件形狀和塑料特性及對模具溫度的要求而定。對收縮率大的塑料,應沿 設置冷卻回路;用中心澆口注射成型四方形塑件,采納 , 的螺旋式回路。冷卻

4、通道應幸免靠近可能產生 的部位。 16 依照模具總體結構特征,塑料注射??煞譃椋海?)當分型面注射模;(2)雙分型面注射模;(3)帶側向分型抽芯機構的注射模;(4)帶活動鑲件的注射模:(5)自動卸螺紋的注射模;(6)定模設推出機構的注射模;(7)無流道注射模:(8) ;(9) 等類型。 17 注射成型機合模部分的差不多參數(shù)有 鎖模力模具最大尺寸頂出行程和頂出力。 18 通常注射機的實際注射量最好在注射機的最大注射量的 80%以內。 19 注射機的鎖模力必須大與型腔內熔體壓力與塑件及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積之和的乘積。 20 設計的注射模閉合厚度必須滿足下列關系: 。若模具閉合厚度小于注射機同

5、意的模具最小厚度時,則可采納 增加墊塊高度或添加墊板來調整,使模具閉合。 21 注射機頂出裝置大致有 中心頂桿機械頂出兩側雙頂桿機械頂出中心頂桿液壓頂出和兩側雙頂桿機械頂出聯(lián)合作用中心頂桿液壓頂出和其他開模輔助油缸聯(lián)合作用等類型。 22 注射模的澆注系統(tǒng)有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冷料井等組成。 23 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與注射機的噴嘴軸心線重合。 24 注射模分流道設計時,從壓力損失考慮,圓形截面分流道最好;從加工方便考慮用梯形U形 矩形 分流道。 25 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兩種。 26 當型腔數(shù)目較多,受模具尺寸限制時,通常采納非平衡布置。由于各分流道長度不同,可采納點澆口

6、設計成不同的截面尺寸來實現(xiàn)均衡進料,這種方法需要經才能實現(xiàn)。 27 注射模型腔與分流道布置時,最好使塑件和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總投影面積的幾何中心和鎖模力的中心相重合。 28 澆口的類型可分為點澆口側澆口直接澆口中心澆口埋伏式澆口護耳澆口六類。 29 澆口截面形狀常見的有 矩形和U形。一般澆口截面面積與分流道截面面積之比為 ,澆口的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4。設計時澆口可先選偏小尺寸,通過 試模 逐步增大30 澆口位置應設在熔體流淌時 壁厚 最小部位。 31 注射模的排氣方式有開通排氣槽排氣和利用模具分型面排氣。排氣槽通常開設在型腔最后被填充的部位。最好開在分型面上,并在 凹模一側,以不產生飛邊為限。

7、 32 排氣是塑料 成型 的需要,引氣是塑件 脫模 的需要。 33 常見的引氣形式有鑲拼式側隙引氣和氣閥式引氣兩種。 34 模側向分型時,抽芯距一般應大于塑件的側孔深度或凸臺高度的23mm。 35 塑件在冷凝收縮時對型芯產生包緊力,抽芯機構所需的抽拔力,必須克服因包緊力所力所產生的抽芯阻力及機械傳動的摩擦力,才能把活動型芯抽拔出來。計算抽芯力應以初始脫模力為準。 36 在實際生產中斜導柱斜角一般取1520,最大不超過25。 37 采納斜導柱側抽芯時,滑塊斜孔與斜導柱的配合一般有一個讓開的間隙,如此,在開模的瞬間有一個專門小的 ,使側型芯在末抽動前強制塑件脫出 定模 型腔(或型芯),并使塑件先脫

8、離滑塊,然后抽芯。 38 為了保證斜導柱伸出端準確可靠地進入滑塊斜孔,則滑塊在完成抽芯后必須停留在一定位置上,為此滑塊需有 定位 裝置。 39 在塑件注射成型過程中,側型芯在抽芯方向受到型腔內塑料熔體較大的推力作用,為了保證斜導柱和保證塑件精度而使用鍥緊塊,鍥緊塊的斜角a一般取 a+(23) 41 在斜導柱抽芯機構中,可能會產生干涉現(xiàn)象,為了幸免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應盡量幸免推桿位置與側型芯在閉模狀態(tài)下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或推桿推管推出距離 大于側型芯底面。 42 斜導柱分型及抽芯機構按斜導柱和型芯設置在動定模的位置不同有(1)斜導柱在定模,滑塊在動模(2)斜導柱在動模,滑塊在定模(3)斜導柱,滑

9、塊在定模(4)斜導柱,滑塊在動模 四種結構形式。 43 斜導柱在定模,滑塊在動模,設計這種結構時,必須幸免 干涉現(xiàn)象。 44 斜導柱在動模,滑塊在定模,這種結構沒有 推出 機構,以 人工 取出塑件。 45 斜導柱與滑塊都設置在定模上,為完成推出和脫模工作,需采納 定距分型拉緊 機構。 46 斜導柱與滑塊都設置在動模上,這種結構可通過推出機構或定距分型機構來實現(xiàn)斜導柱與滑塊的相對運動。由于滑塊不脫離斜導柱,因此,不設置 滑塊定距裝置。 47 斜滑塊分型抽芯機構由于結構不同可分為 斜滑塊導滑滑桿導滑等形式。當塑件側面的孔或凹槽較淺,抽芯距不大,但成型面積較大,需要抽芯力較大時,常采納 斜滑塊導滑。

10、當抽芯力不大時,采納 滑桿導滑形式。 48 設計注射模的推桿推出機構時,推桿要盡量短,一般高出所在型芯或型腔表面0.050.1mm。 49 關于局部圓筒形或中心帶孔的圓筒形的塑件,可用推管推出機構進行脫模。 50 對薄壁容器殼體零件罩子以及不同意有推桿痕跡的塑件,可采納退件板推出機構,這種機構不另設 復位 機構。 51 推桿退管推出機構有時和側型芯發(fā)生干涉,當加大斜導柱斜角還不能幸免干涉時,就要增設優(yōu)先復位機構,它有彈簧擺桿三角滑塊等幾種形式。 52 設計注射模時,要求塑件留在動模上,但由于塑件結構形式的關系,塑件留在定?;蛄粼趧佣I暇锌赡軙r,就須設雙推出機構。 53 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壓

11、力和鎖模力大于熱塑性塑料,充模時模壁溫度低于熔體溫度。 54 注射過程中熱固性塑料的流淌性 差,因此設計分型面時可采納減少分型面的接觸面積,改善型腔周圍貼合狀況。 55 熱固性塑料澆注系統(tǒng)中,主流道設計得 短些,分流道布置形式一般選擇 平衡式,分流道開設在定模分型面上,澆口的厚度取 大一些。排氣槽位置開設在距澆口 遠的分型面上。 56 溢式壓縮模無加料腔。凸模凹模無配合部分,完全靠導柱定位。這種模具不適用與壓縮率高的塑料,不宜成型薄壁或壁厚均勻性要求專門高 的塑件。 57 半溢式壓縮模的加料腔與型腔分界處有一環(huán)狀擠壓面,過剩的原料可通過配合間隙或在凸模上開設專門的溢料槽排出。 58 半溢式壓縮

12、模應用較廣,適用于成型流淌性好的塑料及形狀復雜帶有小型嵌件的塑件,不適與壓制以布片或長纖維作填料的塑料。 59 不溢式壓縮模的加料腔為其型腔上部斷面的連續(xù),無擠壓面凸模 與凹模每邊大約有0.075mm的間隙,能夠減小凸模,也可增大 加料腔 得到。60 不溢式壓縮模適與壓制形狀復雜壁薄長流程和深形塑件塑料,也適與壓制流淌性特不小單位比壓高比容 大,表歡密度小的塑料。用它壓制棉布玻璃布或長纖維填充的塑料是可行的。 62 熱固性塑料模壓成型的設備常為液壓機。 63 壓制塑件所需的總成型壓力FpAn,式中A為每一型腔的 水平投影 面積,其值取決與壓縮模的結構形式,關于溢式和不溢式壓縮模,等于塑件最大

13、輪廓水平投影 面積關于溢式壓縮模,等于加料腔的水平投影面積。 65 壓縮模設計時應考慮塑件在模具內的壓力方向,確定加壓方向時應考慮 有利于壓力傳遞便于加料便于安裝和固定嵌件保證凸模強度長型芯位于加壓方向保證重要尺寸的精度便于塑料流淌。 66 不溢式和半溢式壓縮模中的引導環(huán),其作用是導正凸模進入凹模,引導環(huán)一般設在加料腔上部,長度值應保證壓塑粉熔融時,凸模已進入配合環(huán)。 67 不溢式和半溢式壓縮模還需有配合環(huán),它是凸模與凹模的配合部位,其配合間隙以不產生溢料為原則,單邊間隙取0.0250.075mm,也可采納 或 配合。移動式模具取小值,固定式模具取較大值。 68 擠壓環(huán)的作用是在半溢式模具中用

14、以限制凸模下行的位置,保證獲得最薄水平飛邊。 69 溢式模具設有 加料腔 段,凸模與凹模在分型面水平接觸。 70 半溢式壓縮模的最大特點是有水平擠壓面,為了使壓機余壓不致全部由擠壓面承受還需設計承壓面,移動式半移式壓縮模的承壓面設在凸模固定板與加料腔的上平面上。 71 固定式壓縮模的推出機構與壓機的頂桿有 間接連結 和 直接連接 兩種連接方式。 72 移動壓縮模在生產中廣泛采納特制的模架,利用 壓機的壓力推出塑件。 73 熱固性塑料傳遞模在加料前模具便 閉合,然后將熱固性塑料加入模具單獨的加料腔使其受熱熔融,隨即在壓力作用下通過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以高速擠入型腔。塑料在型腔內 受熱而固化成型。 7

15、4 移動式和固定式傳遞模都有加料腔,加料腔位置應盡量布置在 型腔 位置上。 91 塑料模失效的形式有表面磨損失效 塑性變形失效 斷裂失效1. 高聚物中大分子鏈的空間結構有線型、支鏈型及體型三種形式。2.塑料一般是由樹脂和添加劑組成。3.塑料的要緊成份有樹脂、填充劑、增塑劑、著色劑、潤滑劑、穩(wěn)定劑。4.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專門功能塑料。5.塑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學性能、力學性能、熱性能、電性能等。7.塑料在變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三種但卻不同的物理狀態(tài):玻璃態(tài)、高彈態(tài)、粘流態(tài)。8.注射模塑工藝包括成型前的預備、注射過程、制件后處理等工作。9. 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過程包

16、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壓、冷卻和脫模。10. 注射成型是熔體充型與冷卻過程可分為充模、壓實、倒流和凍結冷卻四個時期。11. 塑料在一定溫度與壓力下充滿型腔的能力稱為流淌性。12注射成型工藝過程包括成形前預備、注射成形過程、和塑件后處理三個時期。11.結構零件是指除了(成型零件)以外的(模具的其他零件),它包括(固定板)、(支承板、導向零件、澆注系統(tǒng)零件、分型與抽芯機構、推出機構、加熱或冷卻裝置、標準件)等。五、讀圖題 .讀圖回答下面的問題.圖1 合模狀態(tài)圖2 開模狀態(tài)題中圖1和圖2所示分不為典型雙分型面模具的合模和開模狀態(tài),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 寫出圖1中1-26各個零件的名稱。(8)1動模

17、座板 2墊塊 3定距拉板 4拉桿 5支承板 6限位銷7中間板 8銷釘 9拉料板 10定模座板 11限位螺釘 12型芯 13拉料桿 14定位圈15澆口套 16型芯固定板 17導套 18導柱19導柱 20擋釘 21導套 22導柱 23推桿 24推桿固定板 25推板 26螺釘 2. 圖1中所示的A和B分型面各有什么作用。(5)A-A分型面打開時,能夠取出澆道凝料,B-B分型面打開能夠取出制件。3. 與單分型面模具相比,雙分型面模具有什么不同? (4)兩者相比較,雙分型面模具在定模邊增加了一塊能夠往復移動的型腔中間板,稱為中間板或者流道板。模具的分型面有兩個,打開時為了保證兩個分型面的打開順序和打開距

18、離,要有一些輔助裝置,故模具結構較復雜。4. 簡述該模具的工作過程。(8)開模時,注射機開合模系統(tǒng)帶動動模部分后移,模具首先在A-A分型面分開,中間板7隨動模一起后移,主澆道凝料隨之拉出,當動模部分移動一定距離后,固定在中間板7上的限位銷6與定距拉板3后端接觸,中間板停止移動,動模接著后移,B-B分型面打開,因塑件緊包在型芯上,澆注系統(tǒng)凝料在澆口處自行拉斷,在A-A分型面之間自行脫落或人工取出,動模接著后移,當注射機推桿接觸推板25時,推出機構開始工作,在推桿23的推動下將塑件從型芯上推出,在B-B分型面之間脫落。問答題 1.分型面選擇的一般原則有哪些?答:1符合塑件脫模的差不多要求,能順利從

19、模具中取出塑件,分型面應設在塑件脫模方向最大投影邊緣部位;2分型面盡量不破壞塑件光滑的外表面;3確保塑件留在動模一側,利于推出且推桿不顯露于外觀面;4確保塑件質量;5應盡量幸免形成側孔、側凹;6應滿足模具的鎖緊要求,將塑件投影面積大的方向放在定模、動模的合模方向上,而將投影面積小的方向作為側向分型面;另外,分型面是曲面時,應加斜面鎖緊;7合理安排澆注系統(tǒng),特不是澆口位置;8有利于模具加工; 2.塑料模的凹模結構形式有哪些?答:凹模的結構形式有:a.整體式凹模:b.整體嵌入式凹模:c.鑲嵌式凹模:d.組合式凹模:3.對螺紋型芯的結構設計及固定方法有些什么要求?答案:螺紋型芯按其用途分為直接成型塑

20、件上的螺孔和固定螺母嵌件兩種。兩種螺紋型芯在結構上沒有原則區(qū)不,但前一種螺紋型芯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塑料的緊縮率,表面粗糙度小(Ra為0.1um),始端應和結尾應按塑件結構要求設計;而后一種不必考慮塑料緊縮率,表面粗糙度能夠大些(Ra為0.8um即可)。a.固定在下模和定模上的螺紋型芯通常和模板之間是間隙配合,將螺紋型芯插到里面去模具對應的孔中即可。b.固定在上模和動模上的螺紋型芯接納有彈力的豁口或其它彈性元件將螺紋型芯支撐在模孔內,成型后隨塑件一起拔出,型芯與??字g的配合一般為H8/h8.4.阻礙塑件收縮的因素有哪幾方面?答:塑料的品種,塑件的特點,模具結構,成形方法及工藝條件;5.對塑料模型

21、腔側壁和底板厚度進行強度和剛度計算的目的是什么?從哪幾方面考慮?答:在塑料模塑歷程中,型腔要緊承受塑料熔體的壓力。在塑料熔體的壓力效用下,型腔將產生內部策應力及變形。假如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不夠,當型腔中產生的內部策應力超過型腔材料的許用應力時,型腔即發(fā)生強度破壞。與此同時,剛度不中則發(fā)生過大的彈性變形,從而產生溢料和阻礙塑件尺寸及成型精度,也可能導致脫模困難等。因此,有必要建立型腔強度和剛度的科學的計算方法,尤其對重要的、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和大型塑件的型腔,不能單憑經驗確定凹模側壁和底板厚度,而應通過強度和剛度的計算來確定。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a.成型歷程不發(fā)生溢料;b.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c.

22、保證塑件順利脫模;d.型腔力學計算的特征和性質,隨型腔尺寸及結構特征而異;6.模具成型零件的材料要滿足哪些差不多要求?答:1材料高度純潔;2良好的冷熱加工性能;3拋光性能良好;4淬透性好;5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好;6具有耐磨性和一定的耐熱性7.合模導向裝置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合模導向裝置的效用是:a.導向當動模和定模或上模和下模合模時,起首是導向零件導入,引導動、定模或上、下模精確合模,幸免型芯先進入凹??赡茉斐尚托净虬寄5膿p壞。在推出機構中,導向零件保證推桿定向運動(尤其是細長桿),幸免推桿在推出歷程中折斷、變形或磨耗擦傷。b.定位保證動定模或上下模合模位置的正確性,保證模具型腔的形狀和尺寸的

23、精確性,從而保證塑件的精度。c.承受確信是的側向壓力保證模具正常工作。8.導向裝置選用和設計的原則有哪些?答案:導向零件的設計原則有:a.導向機構類型的選用通常接納導柱導向機構,當模塑大型、精度要求高、深腔塑件時,應增設錐面定位機構。b.導柱數(shù)量、巨細及其布置一般需要24根導柱,大型模具一般接納4根導柱,小型模具一般接納2根導柱。導柱的直徑應依照模具尺寸選取,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導柱在模具中的安裝位置,依照需要具體而定,一般情況下若不阻礙脫模,導柱通常安裝在主型芯四周。c.導向零件的設置必須注重模具的強度導柱和導向孔應避開型腔底板在工作時應力最大的部位,同時離模板邊緣有足夠的距離。d.

24、導向零件必須考慮加工的工藝性導柱固定端的直徑與導套固定端的外徑應相等,便于孔的加工,有利于保證同軸度和尺寸精度。e.導向零件的結構應便于導向導柱的先導部分應做成球狀或錐度;導套的前端應有倒角,以便導柱順利進入導套。f.導向零件應有足夠耐磨性導柱表面應耐磨,芯部有確信是韌性。9.導柱的結構形式有哪幾種?其結構特點是什么?各自用在什么場合?答案:a.帶頭導柱 帶頭導柱一般用于簡單模具的小批量生產b.帶肩導柱 帶肩導柱一般用于大型或精度要求高、生產批量大的模具10. 哪些情況下要考慮采納彈簧先行復位機構? 答案:a.采納活動鑲塊或活動凹模推出時,便于安置活動鑲塊及凹模;b.幸免推桿與側型芯發(fā)生干涉干

25、與干與;c.有些成型零件合模時與復位桿同時動作,為了愛護成型零件;d.為實現(xiàn)多次推件動作。11. 模具溫度及其調節(jié)具有什么重要性?溫度操縱系統(tǒng)有些什么功能?答案:模塑成型工藝歷程中,模具溫度會直接阻礙到塑料的充模、塑件的定型、模塑周期和塑件質量。模具設置的溫控系統(tǒng),應使型腔和型芯的溫度保持在劃定的范圍以內,并保持均勻的模溫,以便成型工藝得以順利進行,并有利于塑件尺寸穩(wěn)定、變形小、表面質量好、物理和機械性能良好。12. 塑料熔體充滿型腔后冷卻到脫模溫度所需的冷卻時刻與哪些因素有關?答案:與模具熱能、傳熱平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型腔和塑料的均等溫差度、塑料對型腔的傳熱系數(shù)有關13.澆注系統(tǒng)的作用是什

26、么?注射模澆注系統(tǒng)由哪些部分組成?答;澆注系統(tǒng)的效用是塑料熔體平順且有順序的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和凝集歷程中把注射壓力充分傳遞到各個部位,以獲得社團緊密、外形清晰的塑件。注射模澆注系統(tǒng)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冷料穴。14.分流道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答:1塑料流經分流道時的壓力損失及溫度損失要??;2分流道的固化時刻應稍后與制品的固化時刻,以利于壓力的傳遞及保壓;3保證塑料迅速而均勻地進入各個型腔;4分流道的長度應盡可能短,其容積要小;5要便于加工及刀具選擇15.注射模澆口有何作用?有哪些型式?各自用在哪些場合?答:澆口的效用:使從分流道過來的塑料熔體以較快的速度進入并充滿型腔,型腔充滿后,澆口部分的熔體能迅速的凝固而封閉澆口,防止型腔內的熔體倒流;1 直接澆口 2中心澆口 3點澆口 4側澆口 5埋伏式澆口 6護耳澆口;16.澆口位置選擇的原則是什么?澆口位置應盡量選擇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時澆口的清理; 澆口位置距型腔各個部位的距離應盡量一致,并使具流程為最短;澆口的位置應保證塑料流入型腔時,對型腔中寬暢,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順利流入;澆口位置應開設在塑件截面最厚處; 幸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時直沖型腔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