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通論十五音韻學(xué)常識(四)近體詩的格律通論十五音韻學(xué)常識(四)近體詩的格律 一 詩歌的體式 詩歌分為古體詩和今體詩。 古體詩又叫古風(fēng),是漢魏六朝詩和唐宋以后依照古詩寫法創(chuàng)作的詩。 古體詩形式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句數(shù)、字數(shù)的要求都很寬松。主要有四古、五古和七古。 一 詩歌的體式 詩歌分為古體詩和今體詩。 七律:8句,每句7字,共56字。 五律:8句,每句5字,共40字。 近體詩又分為五律、七律、排律、五絕、七絕等五種。 今體詩又叫近體詩、格律詩或律詩。 今體詩指唐宋以后按照格律要求創(chuàng)作的詩歌。格律主要包括句數(shù)、字數(shù)、押韻、平仄和對仗五個方面。 五絕:4句,每句5字,共20字。 七絕:4句,每句
2、7字,共28字。 排律:又叫長律,指超過8句的律詩。 七律:8句,每句7字,共56字。 五律:8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二 近體詩的結(jié)構(gòu) 近體詩中的律詩共8句,每兩句為一聯(lián),可分為首、頷、頸、尾四聯(lián)。 每聯(lián)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出句對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二 近體詩的結(jié)構(gòu) 平水韻,又叫詩韻,是創(chuàng)作格律詩時必須遵守的用韻。 三 近體詩的用韻 (一) 近體詩的用韻合于平水韻 切韻分193韻,廣韻分206韻,到了南宋,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將廣韻中規(guī)定的可以通用的
3、韻合并為107部。后人減為106韻。這106韻被稱為“平水韻”。 平水韻,又叫詩韻,是創(chuàng)作格律詩時必須遵守的用韻 平水韻的分韻情況: 上平聲15,下平聲15,上聲29,去聲30,入聲17。 依照平水韻106韻目編排的工具書: 作格律詩時,一般要依據(jù)平水韻來選字用韻,講四聲平仄也要遵守平水韻。我們今天了解和分析平水韻,是為了分析和欣賞古代詩歌。 佩文韻府經(jīng)籍籑詁助字辨略辭通等。 平水韻的分韻情況: 依照平水韻106韻 第一句的末字可用韻也可不用韻,沒有嚴格的限制。習(xí)慣來講,五言的第一句一般不用韻,七言的第一句一般用韻。 近體詩用韻的位置規(guī)定在偶句(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字上。 (二) 用韻的位
4、置 (三) 一韻到底,中途不許換韻。 (四) 一般要用平聲韻。 第一句的末字可用韻也可不用韻,沒有嚴格的限制。習(xí)慣來 中古的聲調(diào)有平上去入,后三者歸為仄聲。 “平仄”是近體詩中最重要的因素。格律詩和古體詩的區(qū)別,最重要的不是句數(shù)和字數(shù),也不是對仗和押韻,而是平仄。 四 近體詩的平仄 (一) 什么叫平仄 對應(yīng)于現(xiàn)代漢語,一般陰平和陽平屬于平聲,上聲和去聲屬于仄聲。 中古的聲調(diào)有平上去入,后三者歸為仄聲。 “平 (1)五言詩的基本格式:B 平平仄仄平A 仄仄平平仄 “平仄”的概念,是針對詩歌的音樂美而提出的。它在詩句中的交替作用,使詩句的音色避免了平直、呆板和單調(diào)。達到了起伏回環(huán),抑揚頓挫的音響效
5、果。 (二) 律詩平仄的基本格式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1)五言詩的基本格式:B 平平仄仄平A 仄仄在五言前增加一個節(jié)拍。 (2)七言詩的基本格式:A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B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C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D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在五言前增加一個節(jié)拍。 (2)七言詩的基本格式:A 指每一個律句中的節(jié)拍之間要平仄交替,即前一節(jié)拍為平聲,后一節(jié)拍則為仄聲。反之亦然。 (1)一句之中平仄相間; (三) 律詩平仄的排列法 (2)一聯(lián)之間平仄相對; 這是針對同一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的平仄而言。 即要求對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與
6、出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即平對平,仄對仄。 指每一個律句中的節(jié)拍之間要平仄交替,即前一節(jié)拍為平聲 要求上聯(lián)的對句中第二、四、六字,與下聯(lián)出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致。即平粘平,仄粘仄。 (3)兩聯(lián)之間平仄相粘; 這是針對相鄰兩聯(lián)而言。 (4)押韻句末字為平聲,非押韻句末字為仄聲。 一般的律詩,偶句押韻,末字多用平聲。而奇句末字多用仄聲。至于第一句,要具體分析。 要求上聯(lián)的對句中第二、四、六字,與下聯(lián)出句中的第二、仄仄平平仄例一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例一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例二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7、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二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四) 關(guān)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是關(guān)于律句平仄排列規(guī)則的簡明說法。 前者指針對七言詩而言,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即可以用平聲字也可以用仄聲字。 后者指七言詩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須嚴格,不可以隨意更改。 (四) 關(guān)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針對五言詩而言,則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對于“平起平收式”和“仄起平收式”的句子,要特別注意“三平調(diào)”和“犯孤平”。 這條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比較迅速地掌握律詩平仄的排列規(guī)則。但
8、是它們并不全面。 針對五言詩而言,則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對 孤平是就五律中的“平平仄仄平”和七律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而言。 具體來講,“平平仄仄平”變?yōu)椤柏破截曝破健?,“仄仄平平仄仄平”變?yōu)椤柏曝曝破截曝破健睍r,其形式除了韻腳字為平聲外,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其余的均為仄聲字,平仄聲失去了平衡,故稱“犯孤平”。 (五) 犯孤平 此種句式中,五律的第一個字,七律的第三個字,必須為平聲,否則就叫“犯孤平”。 孤平是就五律中的“平平仄仄平”和七律中的“仄仄平平仄 “三平調(diào)”是古體詩的特征,是近體詩詩家的大忌,應(yīng)當盡力避免。 “三平調(diào)”是指“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變成了“仄
9、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形式,最后三個字都用了平聲字。 (六) 三平調(diào) “三平調(diào)”是古體詩的特征,是近體詩詩家的大忌,應(yīng)當盡力 所謂“拗句”,是指律詩中某字的聲調(diào)不合平仄的規(guī)定。 “拗”和“救”合起來叫做“拗救”。指詩人在作詩時對拗句用一些方法適當?shù)匮a救。 (七) 關(guān)于“拗救” 所謂“救”,是指律詩的平仄出現(xiàn)“拗”時,在另外某個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在用仄的地方用了平,以求做到平仄的字數(shù)保持平衡。 所謂“拗句”,是指律詩中某字的聲調(diào)不合平仄的規(guī)定。 需要注意的是,“拗救”的使用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規(guī)定的。 “拗救”的使用是為了擴大詩人選字范圍所采用的變通方法,這樣做不至于使詩人因聲奪義
10、,可以保留在意義上比較合適的字眼。 需要注意的是,“拗救”的使用不是任意的,而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對句相救) 1. “仄起仄收式”的拗救: (1)“仄仄平平仄”句,如果第四個字用了仄聲字,其對句的第三個字應(yīng)改用平聲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口訣:出四拗,對三救。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對句相救) 1. “仄起口訣:出三拗,對三救,可救可不救。 (2)“仄仄平平仄”句,如果第三個字用了仄聲字,按理說不需要救,但詩人們往往將其對句的第三個字應(yīng)改用平聲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口訣:出三拗,對三救,可救可不救。 (2)“仄仄平平仄 相救的辦法是將句子的第三個字由仄
11、聲換用平聲字。格式如下: 2. “平起平收式”的拗救:(本句自救) “平平仄仄平”句,如果第一個字用了仄聲字,就變成了“仄平仄仄平”,即犯了孤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口訣:一拗,三救,救孤平。 相救的辦法是將句子的第三個字由仄聲換用平聲字。 3. “平起仄收式”的拗救:(本句自救) “平平平仄仄”句,如果第三個字用了仄聲字,就變成了“平平仄仄仄”,那么,可以用第四個字去救,全句變?yōu)椤捌狡截破截啤?。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因為“一三不論”,所以可救可不救。但如果不救時,第一個字須為平聲。口訣:三拗,四救,一必平。 3. “平起仄收式”的拗救:(本句自救) “平平聲:一、二 (陰平、陽平) 現(xiàn)代人們
12、不易區(qū)分平仄,因為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入聲,入聲已經(jīng)分化到了第一、二、三、四各個聲調(diào)。 (八) 入聲字的判斷仄聲:三、四 (上聲、去聲) 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第一、二聲中,仍有不少入聲字,作詩時應(yīng)將之歸入仄聲中。平聲:一、二 (陰平、陽平) 現(xiàn)代人們不易區(qū)分平仄,(1) 凡bdgjzhz 六母的第二聲,都是入聲字。白 得 格 國 級 竹 雜 族 昨等(2) 凡dtlzcs 六母跟韻母e拼合時,不論讀何聲調(diào),都是入聲字。德 特 勒 則 責(zé) 冊 嗇 瑟 策等(3) 凡kzhchshr 五母跟韻母uo拼合時,不論讀何聲調(diào),都是入聲字。闊 括 擴 桌 捉 綽 說 朔 若等(1) 凡bdgjzhz 六母的第二聲,
13、都是入聲字(4) 凡bpmdtnl 七母跟韻母ie拼合時,不論讀何聲調(diào),都是入聲字。(die“爹”除外)烈 別 瞥 蔑 諜 跌 劣 帖 鑷等(5) 凡dghzs 五母跟韻母ei拼合時,不論讀何聲調(diào),都是入聲字。給 黑 賊等(6) 凡聲母f,跟韻母a、o拼合時,都是入聲字。法 發(fā) 砝 罰 佛等(4) 凡bpmdtnl 七母跟韻母ie拼合時,(7) 凡讀ue韻母的字,都是入聲字。悅 閱 月 虐 略 覺 缺 學(xué) 決等注:que“瘸”和xue“靴”除外。(8) 一字有兩讀的一些漢字,多為入聲字。色 塞 脈 薄 熟 六 藥 削等(7) 凡讀ue韻母的字,都是入聲字。悅 閱 月 虐 略 覺講求對仗,是格律
14、詩的基本特點之一。 對仗,又叫“對偶”,是指由兩個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或相對的句子構(gòu)成的句式。 五 近體詩的對仗 1. 對仗的位置: 律詩的對仗,一般用來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至于尾聯(lián)和首聯(lián),可對可不對。講求對仗,是格律詩的基本特點之一。 對仗,又叫“對偶” 2. 對仗的講究:(1) 工對: 在對仗中,同類或同一小類的詞相對叫工對。 依據(jù)對仗,詞可以劃分為九類: 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shù)詞、顏色詞、方位詞、虛詞、代詞等。 2. 對仗的講究:(1) 工對: 在對仗中,同 比如名詞,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小類: (1)天文;(2)時令;(3)地理;(4)宮室; (5)器物;(6)衣飾;(7)飲食;(8
15、)文具; (9)文學(xué);(10)草木;(11)鳥獸;(12)形體; (13)人事;(14)人倫;(15)尊謙;(16)人名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比如名詞,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小類: (1)天文(2) 寬對: 寬對是指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及名詞對動詞,副詞對動詞,甚至包括半對半不對。明月清風(fēng)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黃庭堅答龍門秀才見寄) (2) 寬對: 寬對是指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借對分為借音和借義兩種。 利用某個詞的同音關(guān)系或一詞多義關(guān)系構(gòu)成的對仗,叫借對?!皻埓杭t藥在,終日子規(guī)啼?!保?) 借對:“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借對分為借音和借義兩種。 利用某個詞的同音關(guān)系或一詞多 出句和對句字面上對仗,意思前后相承,不能顛倒,勢如流水,叫做流水對。(4) 流水對: 流水對的出句和對句,從意義上來說是一句話,多用于尾聯(lián)?!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薄凹磸陌蛵{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出句和對句字面上對仗,意思前后相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毛巾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評估考核試卷
- 社會心理學(xué)在人機交互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涂料配方設(shè)計考核試卷
- 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社交心理學(xué)與消費者心理分析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邊緣計算服務(wù)發(fā)展趨勢預(yù)測考核試卷
- 服裝批發(fā)過程中的質(zhì)量控制考核試卷
- 禽類屠宰行業(yè)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考核試卷
- 海底設(shè)施施工質(zhì)量控制與驗收考核試卷
- 竹木材料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內(nèi)科常見病的診治》課件
- 離心泵有效汽蝕余量計算公式
- 第十一章計劃調(diào)控法律制度
- 《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課件
- 語文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閱讀理解(15篇)
- 華文版書法五年級下冊 第12課 同字框 教案
- 國網(wǎng)裝表接電(初級)理論考試復(fù)習(xí)題庫(含答案)
- 實驗四酸性磷酸酶及值測定
- 勞動保障協(xié)理員試題
- 《多邊形的面積》單元整體作業(yè)設(shè)計
- 同濟大學(xué)《高等數(shù)學(xué)》第七版上、下冊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