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_第1頁
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_第2頁
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_第3頁
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_第4頁
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泓域/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元宇宙周邊設備項目建筑工程分析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4 一、 公司簡介 PAGEREF _Toc113446054 h 2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5 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 PAGEREF _Toc113446055 h 3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6 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PAGEREF _Toc113446056 h 3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7 二、 竣工決算報批 PAGEREF _Toc113446057

2、h 4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8 三、 竣工決算編制 PAGEREF _Toc113446058 h 4 HYPERLINK l _Toc113446059 四、 建筑安裝工程費用 PAGEREF _Toc113446059 h 7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0 五、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PAGEREF _Toc113446060 h 12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1 六、 BIM技術發(fā)展趨勢 PAGEREF _Toc113446061 h 16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2 七、 BIM技術應用價值價

3、值 PAGEREF _Toc113446062 h 19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3 八、 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在建筑業(yè)的應用 PAGEREF _Toc113446063 h 22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4 九、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PAGEREF _Toc113446064 h 25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5 十、 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 PAGEREF _Toc113446065 h 34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6 十一、 底層技術支撐是元宇宙發(fā)展的基石 PAGEREF _Toc113446066 h

4、 36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7 十二、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3446067 h 37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8 十三、 進度實施計劃 PAGEREF _Toc113446068 h 38 HYPERLINK l _Toc113446069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一覽表 PAGEREF _Toc113446069 h 38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0 十四、 項目投資分析 PAGEREF _Toc113446070 h 39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1 建設投資估算表 PAGERE

5、F _Toc113446071 h 41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2 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446072 h 42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3 流動資金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446073 h 43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4 總投資及構成一覽表 PAGEREF _Toc113446074 h 45 HYPERLINK l _Toc113446075 項目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一覽表 PAGEREF _Toc113446075 h 46公司簡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稱:xxx集團有限公

6、司2、法定代表人:金xx3、注冊資本:780萬元4、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xxxxxxx5、登記機關:xxx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11-277、營業(yè)期限:2012-11-27至無固定期限8、注冊地址:xx市xx區(qū)xx(二)公司簡介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和可靠的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公司將繼續(xù)提升供應鏈構建與管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研發(fā)。集團成立至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自主創(chuàng)新、持續(xù)改進,以技術領先求發(fā)展的方針。公司秉承“以人為本、品質為本”的發(fā)展理念,倡導“誠信尊重”的企業(yè)情懷;堅持“品質營造未來,細

7、節(jié)決定成敗”為質量方針;以“真誠服務贏得市場,以優(yōu)質品質謀求發(fā)展”的營銷思路;以科學發(fā)展觀縱觀全局,爭取實現行業(yè)領軍、技術領先、產品領跑的發(fā)展目標。 (三)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項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資產總額13092.6210474.109819.47負債總額5370.244296.194027.68股東權益合計7722.386177.905791.78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項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營業(yè)收入36030.8928824.7127023.17營業(yè)利潤5947.644758.114460.73利潤總額5340.154

8、272.124005.11凈利潤4005.113123.992883.6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05.113123.992883.68竣工決算報批對于建設周期長、建設內容多的大型項目和單項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可單獨報批,單項工程結余資金在整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中一并處理。(1)中央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由財政部制定統一的審核批復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中央項目主管部門本級及不向財政部報送年度部門決算的中央單位的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由財政部批復;其他中央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由中央項目主管部門負責批復,報財政部備案。(2)地方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批復管理職責和程序要求由同級財政部門確定。(3)經營性項目的

9、項目資本中,財政資金所占比例未超過50%的,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可以不報財政部門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批復。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加強工程價款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⒐Q算編制建設工程竣工決算是正確核定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反映竣工項目建設成果的文件,是辦理固定資產交付使用手續(xù)的依據??⒐Q算應包括從籌建到竣工投產全過程實際支出的費用即建筑安裝工程費用、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等。(一)竣工決算基本要求根據基本建設財務規(guī)則(財政部令第81號)和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16503號)對于行政事業(yè)單位及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yè)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完工可投入使

10、用或者試運行合格后,應當在3個月內編報竣工財務決算;特殊情況確需延長的,中小型項目不得超過2個月,大型項目不得超過6個月。建設周期長、建設內容多的大型項目,單項工程竣工具備交付使用條件的,可以編報單項工程竣工財務決算,項目全部竣工后應當編報竣工財務總決算。(二)竣工決算內容工程竣工決算的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表、竣工財務決算說明書、竣工財務決(結)算審核情況及相關資料。1、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內容的包括封面、項目概況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資金情況明細表、交付使用資產總表、交付使用資產明細表、待攤投資明細表、待核銷基建支出明細表、轉出投資明細表2、竣工財務決算說明書

11、竣工財務決算說明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項目概況。(2)會計賬務處理、財產物資清理及債權債務的清償情況。(3)項目建設資金計劃及到位情況,財政資金支出預算、投資計劃及到位情況。(4)項目建設資金使用、項目結余資金分配情況。(5)項目概(預)算執(zhí)行情況及分析,竣工實際完成投資與概算差異及原因分析。(6)尾工工程情況。(7)歷次審計、檢查、審核、稽查等意見及整改落實情況(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分析、計算情況(9)項目管理經驗、主要問題和建議。(10)預備費動用情況(11)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執(zhí)行情況、政府采購情況、合同履行情況。(12)征地拆遷補償情況、移民安置情況(13)需說明的其他事項。3、竣工

12、財務決(結)算審核情況項目竣工決(結)算經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審核的,需附完整的審核報告及審核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審核說明、審核依據、審核結果、意見、建議。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表包括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匯總表、資金情況審核明細表、待攤投資審核明細表、交付使用資產審核明細表、轉出投資審核明細表和待核銷基建支出審核明細表。4、相關資料相關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及概算、概算調整批復文件的復印件。(2)項目歷年投資計劃及財政資金預算下達文件的復印件。(3)審計、檢查意見或文件的復印件。(4)其他與項目決算相關的資料。建筑安裝工程費用根據住

13、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fā)的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建標201344號)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可劃分為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yè)管理費、利潤、規(guī)費和稅金七個部分。(一)人工費人工費是指按工資總額構成的規(guī)定,支付給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和附屬生產單位工人的各項費用。人工費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是指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因病假、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zhí)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二)材料費材料費是措施工過程中耗費的原材料、

14、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設備的費用。材料費包括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費和采購及保管費等。(三)施工機具使用費施工機具使用費是措施工作業(yè)所發(fā)生的施工機械使用費、儀器儀表使用費或其租賃費。(1)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使用費通常用施工機械臺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機械臺班單價表示。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應由以下七項費用組成: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理費、安拆費及場外運費、人工費、燃料動力費和稅費。(2)儀器儀表使用費。儀器儀表使用費是指工程施工所需使用的儀器儀表攤銷及維修費用。其參考儀器儀表使用費=工程使用的儀器儀表攤銷費+維修費(四)企業(yè)管理費企業(yè)管理費是指建筑安裝企業(yè)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

15、管理所需的費用。企業(yè)管理費包括以下內容。(1)管理人員工資。管理人員工資是指按規(guī)定支付給管理人員的計時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2)辦公費。辦公費是指企業(yè)辦公使用的文具、紙張、賬表、印刷、郵電、書報、辦公軟件、現場監(jiān)控、會議、水電和燒水等費用。(3)差旅交通費。差旅交通費是指職工因公出差、調動工作的差旅費、住勤補助費,市內交通費和誤餐補助費,職工探親路費,勞動力招募費,職工退休、退職一次性路費,工傷人員就醫(yī)路費,工地轉移費及管理部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等費用。(4)固定資產使用費。固定資產使用費是指管理和試驗部門及附屬生產單位使用的屬于固定資產的房屋、

16、設備、儀器等的折舊、大修、維修或租賃費。(5)工具用具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是指企業(yè)在施工生產和管理中使用的不屬于固定資產的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檢驗、試驗、測繪、消防用具等的購置、維修和攤銷費。(6)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費。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費是指由企業(yè)支付的職工退職金、按規(guī)定支付給離休干部的經費、集體福利費、夏季防暑降溫、冬季取暖補貼、上下班交通補貼等。(7)勞動保護費。勞動保護費是企業(yè)按規(guī)定發(fā)放的勞動保護用品的支出。如工作服、手套、防暑降溫飲料等勞動保護用品的支出以及在有礙身體健康的環(huán)境中施工的保健費用等。(8)檢驗試驗費。檢驗試驗費是指建筑企業(yè)按照有關標準規(guī)定,對建筑及材料、構件和

17、建筑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產生的費用,包括自設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材料等費用。檢驗試驗費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對構件做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和建設單位委托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費用,此類檢測產生的費用應當由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列支。(9)工會經費。工會經費是指企業(yè)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規(guī)定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比例計提的工會經費。(10)職工教育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yè)按職工工資總額的規(guī)定比例計提,為職工進行專業(yè)技術和職業(yè)技能培訓、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職工職業(yè)技能鑒定、職業(yè)資格認定以及根據需要對職工進行各類文化教育所發(fā)生的費用。(11)財產保險費。財產保險費是措施

18、工管理用財產、車輛等的保險費用。(12)財務費。財務費是指企業(yè)為施工生產籌集資金或提供預付款擔保、履約擔保、職工工資支付擔保等所發(fā)生的各種費用。(13)稅金。稅金是指企業(yè)按規(guī)定繳納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各項稅費。(14)其他。包括技術轉讓費、技術開發(fā)費、投標費、業(yè)務招待費、綠化費、廣告費、公證費法律顧問費、審計費、咨詢費、保險費等。企業(yè)管理費應按照相應的計算基礎乘以費率計算。(五)利潤利潤是措施工企業(yè)完成所承包工程獲得的盈利。施工企業(yè)應根據自身需求并結合建筑市場實際,自主確定該項費用并列入報價中。(六)規(guī)費規(guī)費是指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19、,由省級政府和省級有關權力部門規(guī)定必須繳納或計取的費用。規(guī)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1)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包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醫(y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2)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指企業(yè)按規(guī)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以定額人工費為計算基礎,根據工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行業(yè)建設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費率計算。七)稅金這里的稅金主要是指增值稅。建筑安裝工程費用中的增值稅有兩種計稅方式。其中,稅前工程造價為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yè)管理費、利潤和規(guī)費之和,各費用項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工程建設

20、其他費用可分為以下三類。(一)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補償費(1)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是指建設項目使用土地應支付的費用,包括建設用地費和臨時土地使用費,以及由于使用土地發(fā)生的其他有關費用,如水土保持補償費等。2)其他補償費。其他補償費是指項目涉及的對房屋、市政、鐵路、公路、管道、通信、電力、河道、水利、廠區(qū)、林區(qū)、保護區(qū)、礦區(qū)等不附屬于建設用地的相關建(構)筑物或設施的補償費用。(二)與工程建設過程有關的費用(1)建設管理費。建設管理費是指在建設期內為組織完成工程建設產生的各類管理性費用。該項費用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代建管理費、工程監(jiān)理費、監(jiān)造費、招標投標費、設計評審費、特殊項目定額研究及測定費、其

21、他咨詢費、印花稅等。(2)可行性研究費。可行性研究費是指在工程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對有關建設方案、技術方案或生產經營方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以及編制、評審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所需的費用。(3)專項評價費。專項評價費是指建設單位按照國家規(guī)定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開展專項評價及有關驗收工作產生的費用。該項費用包括環(huán)境影響評價及驗收費、安全預評價及驗收費職業(yè)病危害預評價及控制效果評價費、地震安全性評價費、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費、水土保持評價及驗收費、壓覆礦產資源評價費、節(jié)能評估費、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及安全完整性評價費以及其他專項評價及驗收費。(4)研究試驗費。研究試驗費是指為建設項目提供和驗證設計參數、數據、資料等

22、進行必要的研究和試驗,以及設計規(guī)定在施工中必須進行的試驗、驗證所需要的費用。該項費用包括自行或委托其他部門的專題研究、試驗所需人工費、材料費、試驗設備及儀器使用費等。(5)勘察設計費。勘察費是指勘察人根據發(fā)包人委托;收集已有資料,踏勘現場,制定勘察綱要,進行勘察作業(yè),以及編制工程勘察文件和巖土工程設計文件等收取的費用。設計費是指設計人根據發(fā)包人委托,提供編制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文件、施工圖設計文件、非標準設備設計文件、竣工圖文件等服務所收取的費用等。(6)場地準備費和臨時設施費。場地準備費是指為使工程建設場地達到開工條件,由建設單位組織進行的使場地平整等準備工作而產生的費用。臨時設施費是指建設單位

23、為滿足施工建設需要而提供的未列入工程費用的臨時水、電、路、信、氣等工程和臨時倉庫等建(構)筑物的建設、維修、拆除、攤銷費用或租賃費用,以及鐵路、碼頭租賃等費用。(7)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材料其他費。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材料其他費是指引進技術和設備產生的但未計入引進技術費和設備材料購置費的費用,包括圖紙資料翻譯復制費、備品備件測繪費、出國人員費用、來華人員費用、銀行擔保及承諾費、進口設備材料國內檢驗費等。(8)特殊設備安全監(jiān)督檢驗費。特殊設備安全監(jiān)督檢驗費是指對在施工現場安裝的列入國家特種設備范圍內的設備(設施)進行檢驗檢測和監(jiān)督檢查所發(fā)生的應列入項目開支的費用。(9)市政公用配套設施費。市政公用配

24、套設施費是指使用市政公用設施的工程項目,按照項目所在地政府有關規(guī)定建設或繳納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配套費用等。(10)工程保險費。工程保險費是指在建設期內對建筑工程、安裝工程、機械設備和人身安全進行投保而產生的費用。工程保險包括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種、工程質量保險、進口設備財產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11)專利及專有技術使用費。專利及專有技術使用費是指在建設期內取得專利、專有技術、商標、商譽和特許經營所有權或使用權產生的費用。該項費用包括工藝費,設計及技術資料費,有效專利、專有技術使用費,技術保密費和技術服務費等,以及商標權、商譽和特許經營權費,軟件費等。(三)與工程未來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1)

25、聯合試運轉費。聯合試運轉費是指新建或新增生產能力的工程項目,在交付生產前按照批準的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工程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對整個生產線或裝置進行負荷聯合試運轉所發(fā)生的費用凈支出。該項費用包括試運轉所需材料、燃料及動力消耗,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物料消耗,機械使用費,聯合試運轉人員工資,施工單位參加試運轉人工費,專家指導費,以及必要的工業(yè)爐烘爐費等;不包括應由安裝工程費開支的單臺設備調試費及無負荷聯合試運轉中的試車費用等(2)生產準備費。生產準備費是指在建設期內,建設單位為保證項目正常生產而產生的人員培訓、提前進場費,以及投產使用必備的辦公、生活家具、用具及工器具等的購置費用等。除以上費用外,根據工程建

26、設需要必須產生的其他費用也應列入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BIM技術發(fā)展趨勢BIM技術發(fā)展意味著其要素,即BIM應用點、BIM應用軟件及BIM應用標準的發(fā)展。其中,BIM應用點是源頭。根據BIM特性及工程實踐中的問題,有關人員首先提出具有應用價值的新BIM應用點,會成為相應BIM應用軟件開發(fā)的起點。而BIM應用軟件發(fā)展直接帶動BIM技術發(fā)展。在面對一個工程項目時,即使相關人員懂得可用的BIM應用點及其應用價值,如果不能獲得相應的、適用的BIM應用軟件,BIM技術應用也無從談起。目前,市場上BIM應用軟件已有很多,但大多是一些基礎性軟件,如建模軟件、碰撞檢查軟件等,發(fā)展?jié)摿€很大。如何結合我國工程實際

27、,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性、關鍵性BIM應用軟件,是我國建設工程信息化努力的方向。在BIM應用軟件發(fā)展方面,除新軟件開發(fā)外,對既有軟件進行二次開發(fā)也是一個重要方向。例如,在一些已經成熟的平臺軟件上進行二次開發(fā),結合我國相關規(guī)范完善其數據庫和方法庫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方法。另外一些國內軟件開發(fā)商和應用單位一起,結合一些標志性工程開發(fā)BIM技術的新應用點并與管理軟件集成在一起,是目前我國BIM技術發(fā)展的一個突出現象。而BIM應用標準的發(fā)展可為BIM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BIM應用標準可分為數據標準、內容標準、協同工作標準等。數據標準規(guī)定BIM數據格式,內容標準規(guī)定BIM所應包含

28、的內容,而協同工作標準規(guī)定數據提交方式。有了這些標準,工程項目多參與方、多專業(yè)之間基于BIM技術的協同工作就變得十分有序,并可使各方及各專業(yè)之間為進行溝通所花費的精力大大減少,從而降低成本。國外在BIM應用標準方面已開展大量工作,形成了一些實用標準。我國目前雖然已開展BIM應用標準的編制工作,但進展緩慢,亟待汲取國外經驗,加快步伐,迎頭趕上。(1)BIM模型自動檢測是否符合規(guī)范和可施工性。在新加坡,一些項目的BIM模型已具備自動檢測是否符合規(guī)范與可施工性的性能。而一些議創(chuàng)新為主的公司,如SOlibri和EPM已基于IFC標準開發(fā)出具有模型自動檢測功能的軟件(如JOtneSOlibri2007)

29、。(2)制造商啟用3D產品目錄。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順應BIM發(fā)展趨勢,將其產品目錄以3D格式上傳網絡,用戶可以下載需要的3D產品,并將其插入到已構建的BIM模型中檢查是否符合要求。(3)多維(nD)項目管理模式。未來項目管理的維度將由三維(3D)發(fā)展到四維(4D)、五維(5D)甚至是多維(nD)虛擬建設模式已不再停留在研究領域而是被廣泛應用到項目管理中,并且越來越多的軟件涌現出來支撐其應用。(4)實現預制加工工業(yè)化與全球化。依靠BIM模型詳盡且準確的信息,場外預制加工得以實現,且未來發(fā)展將是實現預制加工的工業(yè)化與全球化,這些都可大大節(jié)省工期,提高生產效率。(5)BIM與GIS。地理信息系統(GI

30、S)是用來收集、存儲、分析、管理和呈現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城市信息數據,如城市的道路、燃氣、電力、通信和供水等。在2D圖紙時代,建筑信息與其他城市信息一起僅能呈現其位置,其間的聯系與影響無從體現與管理。而到了3D模型時代,BIM參數模型融入GIS系統中,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BIM建模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到是否與周圍的城市信息數據相沖突,而城市設施的改造等也將考慮到既有建筑,其BIM模型將為決策提供指導意義。到了“3D+環(huán)境”的時代,BIM與CIS的結合將發(fā)揮更智能化的作用,但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無疑是巨大的。因此,BIM技術發(fā)展趨勢可歸納為:基于BIM的特性及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1、,更多新的BIM應用點將被確定,并帶動BIM應用軟件發(fā)展;而BIM應用軟件將朝著新BIM應用軟件的開發(fā)、現有軟件的二次開發(fā)和完善及BIM應用軟件與管理軟件的集成三者并行的方向發(fā)展;此外,BIM應用標準的發(fā)展可為BIM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而BIM應用標準的編制將朝著更多地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更加實用的方向發(fā)展BIM技術應用價值價值BIM應用對工程項目參建各方均具有重要價值,歸納起來,其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應用。(一)提高生產效率利用BIM技術可以大大加強各參與方協同工作,提高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決策速度和有效性,減少返工率,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成本。此外,與基于2D圖紙的費用預算

32、相比,基于BIM模型的工料測量和預算更加快速、準確,可節(jié)約大量計算時間和人力。在美國OneISlandEaStOfficeTOWer項目中,由于采用BIM算量方法,業(yè)主的不可預見費支出比平常更低。在HillWOOd項目中,工程造價人員采用BIM算量方法節(jié)約了92%的時間,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誤差與手工計算相比只有1%(二)提高業(yè)主對設計方案的評估能力在項目進展的各個階段,業(yè)主都需要有管理和評價設計方案的能力。在傳統建設模式下,二維圖紙限制了業(yè)主對設計方案的理解,業(yè)主對設計方案的管理和評價都是依靠設計人員對業(yè)主的描述及效果圖來判斷的,業(yè)主需求經常會發(fā)生變化,但有時很難判斷新的需求是否已被實現。B

33、IM的可視化功能可以為業(yè)主在設計階段提供建筑產品的模擬效果,極大地提高業(yè)主對設計方案的理解能力,使得使用方在項目建設早期即可對建筑效果、性能進行審視和校核,將許多不滿意及隱患(如設計碰撞等)解決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同時,有助于業(yè)主和設計人員及其他項目參與方之間進行更好的溝通。(三)提高業(yè)主對市場的反應速度1、利用BIM技術,可以通過可視化交流和信息共享來加強團隊合作,改善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和信息溝通模式,實現建設工程策劃、設計、采購、加工預制、現場施工的無縫對接,減少延誤,大大縮短了工期。在美國通用汽車廠房擴建工程中,業(yè)主需要提高建設速度來抓住市場機遇,但同時又希望預算不要超支。項目團隊運用全新的

34、建設流程-基于BIM的建設工程項目集成化交付模式(IPD)運用自動化設計出圖、模擬、場外構件生產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方法,最后比業(yè)主要求的工期還提前了5%。由此可見,采用BIM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建設速度,縮短項目工期,從而幫助業(yè)主更加快速地對于市場變化作出反應。(四)為設施管理提供更好的平臺利用BM竣工模型,可以迅速、準確、全面地向設施管理機構提供項目設計、采購與施工階段信息,方便項目設施管理和維護。在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建筑設施規(guī)劃中,設施管理者利用BIM來更新和編輯數據庫,比傳統的方法節(jié)省了98%的時間。由此可見,BM技術不但可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同時可節(jié)省很多用來輸入這些信息的人力成本。(五)有利于技術

35、與管理創(chuàng)新BIM技術可以實現對傳統項目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便于各方早期參與設計,在群策群力模式下,有利于吸收先進技術與經驗,實現項目創(chuàng)新。BIM正在改變建筑業(yè)內外部團隊的合作方式。為了實現BIM的最大價值,需要重新思考項目管理團隊成員的職責和工作流程,基于BIM的工作方式打破了原來不同的企業(yè)和數據使用者之間的固有界限,他們將通過協同工作實現信息資源共享。BIM技術的應用,能帶來生產力和企業(yè)效率的提升,但在短期內卻有可能因為對新技術的消化不夠,而引起對工作流程的干擾,導致舊有業(yè)務失衡,產生項目風險。因此,在充分了解BIM應用價值的同時,也應深刻理解BIM技術應用可能帶來的問題。研究表明,大約70%的

36、針對BIM技術應用而進行的業(yè)務工作流程改造項目,會因為三個原因導致失敗:一是缺乏持續(xù)有力的中高層領導的支持,二是不切實際的BIM項目目標和期望,三是項目成員對改變的抗拒。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在建筑業(yè)的應用智能制造可歸納為三個基本范式,即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于產品設計、制造、服務全壽命期各個環(huán)節(jié)及相應系統的優(yōu)化集成,不斷提升企業(yè)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減少資源能耗,是新一輪工業(yè)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是今后數十年制造業(yè)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叭?信息-物理系統”(Human-Cyber-P

37、hySicalSyStemS,HCPS)揭示了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術機理,能夠有效指導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傳統制造與“人-物理系統”(Human-PhySicalSyStemS,HPS)。傳統制造系統包含人和物理系統兩大部分,是完全通過人對機器的操作控制來完成各種工作任務。動力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物理系統(機器)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物理系統(機器)代替了人類大量體力勞動。傳統制造系統中,要求人完成信息感知、分析決策、操作控制及認知學習等多方面任務,不僅對人的要求高,勞動強度大,而且系統工作效率、質量還不夠高,完成復雜工作任務的能力還很有限。(2)新一代智能制造與新一代“人-信息-

38、物理系統”。與傳統制造系統相比,智能制造系統的本質變化是在人和物理系統之間增加信息系統,形成“人一信息-物理系統”。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人一信息一物理系統”發(fā)生質的變化,形成新一代“人一信息物理系統”。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最本質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統增加了認知和學習功能,信息系統不僅具有強大的感知、計算分析與控制能力,更具有學習提升、產生知識的能力。(二)3D打印技術1、基本原理(1)建筑3D打印技術作為新型數字建造技術,集成了計算機技術、數控技術、材料成型技術等,采用材料分層疊加的基本原理,由計算機獲取三維建筑模型的形狀、尺寸及其他相關信息,并對其進行一定處理,按某一方向(通常為Z向)

39、將模型分解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層片文件(包含二維輪廓信息)然后對文件進行檢驗或修正并生成正確的數控程序,最后由數控系統控制機械裝置按照指定路徑運動實現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自動建造,也被稱為“增材建造(additivecOnStructiOn)三維模型建立與近似處理。三維建模方法有兩種:首先,通過建筑參數化建模軟件(如Revit,3Dmax等)直接建模;其次,利用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或反求工程(如三維掃描等)通過點云數據構造出三維模型。然后用軟件將三維模型導出為特定的近似模擬文件,如STL格式文件等,為后續(xù)工作做好準備。(2)模型切片與路徑規(guī)劃。將三維模型模擬文件導入建

40、筑3D打印數控系統,系統對模型進行兩步處理用一系列平行、等間距的二維模型進行擬合,即分層切片處理。將切片得到的層片輪廓轉化為打印噴嘴的運行填充路徑,即層片路徑規(guī)劃。2、機器人建造特征人機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特征:一體化、體外化和虛擬/物質化的數字。(1)一體化。一體化的首要特征是人的思維與機器運算思維的打通,其次是設計與建造的打通。這一切是建立在建筑設計方法從幾何參數化、性能參數化到建造參數化的一體化聯動基礎之上的。(2)體外化。體外化則是對待人體與機器的基本態(tài)度。機器不是人在思維和身體上的延伸,而是獨立于人體,有著與人類不同的能力與思考方式,因此它們應作為“合作同伴(par

41、tnerShipp“參與到設計過程中。機器的目的不是主導設計,而是在預設條件下增強人的能力。(3)虛擬化/物質化的數字孿生。虛擬化/物質化的數字孿生是人機協作成果獲得直接體現的重要原因,無論是可視化、參數化還是性能化模擬,都在追求虛擬空間中的數字信能息與物理空間中的實體事物之間精確的映射關系,也是將可視化信息轉化為實體建造的關鍵,這種共生關系為形式生成、材料分布帶來新的可能。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一)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概念源于美國。美國智能建筑學會認為:智能建筑是對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進行最優(yōu)化組合,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率并具有經濟效益的環(huán)境。我國智能建筑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

42、,在90年代中后期達到建設高峰。2015年11月正式實施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50314-2015)將智能建筑定義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yōu)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huán)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功能環(huán)境的建筑。1、智能建筑基本構成智能建筑以增強建筑物科技功能、提升智能化系統的技術功效和綠色建筑為目標,追求功能實用、技術適時、安全高效、運營規(guī)范和經濟合理。智能建筑通常由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應急響

43、應系統、智能化系統機房工程等組成。(1)信息化應用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是指以信息設施系統和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等智能化系統為基礎,為滿足建筑物各類專業(yè)化業(yè)務、規(guī)范化運營及管理需要,由多種類信息設施、操作程序和相關應用設備等組合而成的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包括公共服務、智能卡應用、物業(yè)管理、信息設施運行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通用業(yè)務和專業(yè)業(yè)務等應用功能。(2)智能化集成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是指為實現建筑物運營及管理目標,基于統一的信息平臺,以多種類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匯聚、資源共享、協同運行、優(yōu)化管理等綜合應用功能的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由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統與集成信息應用系統組成,采用智能化

44、信息資源共享和協同運行的架構形式,以實現綠色建筑,滿足建筑的業(yè)務功能、物業(yè)運營及管理模式的應用需求為目標。(3)信息設施系統。信息設施系統是指為滿足建筑物的應用與管理對信息通信的需求,將各類具有接收、交換、傳輸、處理、存儲和顯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統整合,形成建筑物公共通信服務綜合基礎條件的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包括信息接入系統、布線系統、移動通信室內信號覆蓋系統、衛(wèi)星通信系統、用戶電話交換系統、無線對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有線電視及衛(wèi)星電視接收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會議系統、信息導引及發(fā)布系統、時鐘系統等。(4)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是指對建筑設備監(jiān)控和公共安全系統等實施綜合管理的系統,其包

45、括建筑設備監(jiān)控系統、建筑能效監(jiān)管系統,以及需要納入管理的其他業(yè)務設施系統,以節(jié)約資源、優(yōu)化環(huán)境質量管理為目標,具有建筑設備能耗監(jiān)測,運行監(jiān)控信息互為關聯、共享的功能。(5)公共安全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是指為維護公共安全,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具有以應對危害社會安全的各類突發(fā)事件而構建的綜合技術防范或安全保障體系綜合功能的系統,其包括安全防范綜合管理和入侵報警、視頻安防監(jiān)控、出入口控制、電子巡查、訪客對講、停車場(庫)管理系統等。(6)應急響應系統。應急響應系統是指為應對各類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提高應急響應速度和決策指揮能力,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具有應急技術體系和響應處置功能的

46、應急響應保障機制或履行協調指揮職能的系統。(7)智能化系統機房工程。智能化系統機房工程是指為提供機房內各智能化系統設備及裝置的安置和運行條件,以確保各智能化系統安全、可靠和高效地運行與便于維護建筑功能環(huán)境而實施的綜合工程。智能化系統機房包括信息接入機房、有線電視前端機房、信息設施系統總配線機房、智能化總控室、信息網絡機房、用戶電話交換機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監(jiān)控中心、應急響應中心和智能化設備間(弱電間、電信間)等。機房工程緊急廣播系統備用電源的持續(xù)供電時間,必須與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照明備用電源的連續(xù)供電時間一致。2、智能建筑技術基礎計算村與通信技術是構建信息系統與信息網絡的基礎,能實現對建筑內外

47、相關的語音、數據、圖像和多媒體等形式的信息予以接收、交換、傳輸、處理、存儲、檢索與顯示等功能。自動化控制技術通過信息網絡、管理的硬件設施對建筑設備運轉的實時監(jiān)控,根據外界條件、環(huán)境因素、負載變化情況自動調節(jié)設備,使設備運行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對電力、供熱、供水等能源的調節(jié),安全、舒適、節(jié)能。(二)智慧城市2009年美國政府在經濟復興計劃中首次描述美國智慧城市的概念。2012年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全面啟動。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提出:以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利化、社會治理精細化為重點,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建設一批新型示范智慧城市。截至2018年11月,全國100%副省

48、級以上城市、90%地級以上城市,總計700多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已有277個智慧城市試點和3個新型智慧城市試點。智慧城市術語(GB/T37043-2018)將智慧城市定義為:運用信息通信技術,有效整合各類城市管理系統,實現城市各系統間信息資源共享和業(yè)務協同,推動城市管理和服務智慧化,提升城市運行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城市。1、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是指從城市發(fā)展需求出發(fā),運用體系工程方法統籌協調城市各要素,開展智慧城市需求分析,對智慧城市建設目標、總體框架、建設內容、實施路徑等方面進行整體性規(guī)劃和設計的過程。(1)基本原則。智

49、慧城市頂層設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以“為民、便民、惠民”為導向。2)因城施策。依據城市戰(zhàn)略定位、歷史文化、資源稟賦、信息化基礎設施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方面進行科學定位,合理配置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3)融合共享。以實現數據融合、業(yè)務融合、技術融合,以及跨部門、跨系統、跨業(yè)務、跨層級、跨地域的協同管理和服務為目標。4)協同發(fā)展。體現數據流在城市群、中心城市以及周邊縣鎮(zhèn)的匯聚和輻射應用,建立城市管理、產業(yè)發(fā)展、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多方面的協同發(fā)展體系。5)多元參與。在開展智慧城市頂層設計過程中應考慮政府、企業(yè)、居民等不同角色的意見及建議。6)綠色發(fā)展??紤]城市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

50、以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能環(huán)保發(fā)展、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為導向。1)創(chuàng)新驅動。體現新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體現智慧城市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之間的有機結合,將智慧城市作為創(chuàng)新驅動的重要載體,推動統籌機制、管理機制、運營機制、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2)基本過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基本過程分為需求分析、總體設計、架構設計、實施路徑設計四步。1)需求分析。通過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與目標分析、城市現狀調研分析、智慧城市現狀評估、其他相關規(guī)劃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梳理出政府、企業(yè)、居民等主體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2)總體設計。在需求分析基礎上,確定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等內容,識別智慧城市重點建設任務,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框

51、架。3)架構設計。依據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和目標,從業(yè)務、數據、應用、基礎設施、安全、標準產業(yè)七個維度和各維度之間的關系出發(fā),對業(yè)務架構、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基礎設施架構、安全體系、標準體系及產業(yè)體系進行設計。4)實施路徑設計。在前期階段成果的基礎上,依據智慧城市重點任務建設,提出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工程,并明確工程屬性、目標任務、實施周期、成本效益、政府與社會資金、階段建設目標等,設計各工程項目的建設運營模式、實施階段計劃和風險保障措施,確保智慧城市建設順利進行。2、智慧城市評價指標(1)評價指標設計原則。智慧城市評價指標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導引性。指標設計要突出智慧城市的本質和特征,注重智慧城市

52、建設的質量與成效,可充分發(fā)揮對本領域智慧化建設的引導作用。2)代表性。評價指標應體現本領域特點,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3)人本性。評價指標應注重為民、便民、惠民成效,突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4)規(guī)范性。指標選取要制定分項評價指標。5)可操作性。評價指標應可量化計算,且指標相關的歷史數據、最新數據便于采集。6)系統性。評價指標共同組成評價本領域智慧城市建設水平成效的有機整體,彼此之間盡可能相對獨立。(2)評價指標體系內容。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可分為能力類指標、成效類指標兩類。能力類指標、成效類指標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均可作為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下又包含若干二級指標評價要素,每個二級指標

53、評價要素代表對一級指標某一個側重面的考量依據。1)能力類指標。能力類指標是指對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基礎能力的評價指標,即城市運用各種資源建設運營智慧城市的基本能力評價指標。能力類指標可用于評價城市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的一系列要素項。智慧城市評價中的能力類一級指標通常包括信息資源、網絡安全、創(chuàng)新能力、機制保障及基礎設施五方面。其中,信息資源一級指標又可包括三項二級指標,即信息資源開放、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網絡安全一級指標又可包括四項二級指標,即網絡安全管理,監(jiān)測、預警與應急,信息系統安全可控,要害數據安全

54、;創(chuàng)新能力一級指標又可包括四項二級指標,即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模式創(chuàng)新、技術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保障一級指標又可包括五項二級指標,即規(guī)劃與建設方案、標準體系、政策法規(guī)、投融資機制、組織管理機制;基礎設施一級指標又可包括兩項二級指標,即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2)成效類指標。成效類指標是指對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效果的評價指標,即城市各應用領域智慧化建設運營的成效評價指標。成效類指標可用于評價城市居民、企業(yè)及政府管理者本身所感受到的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便捷性、宜居性、舒適性、安全感、幸福感等一系列相關的要素項。智慧城市評價中的成效類一級指標通常包括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生態(tài)宜居、產業(yè)體系

55、四方面。其中,公共服務一級指標又可包括五項二級指標,即服務便捷度、服務豐富度、服務覆蓋度、服務集成度、服務滿意度;社會管理一級指標又可包括六項二級指標,即辦理快捷度、管理公開度、管理精準度、跨部門協同度、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信用環(huán)境建設水平;生態(tài)宜居一級指標又可包括四項二級指標,即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度、環(huán)境監(jiān)測防控能力、社區(qū)信息服務水平、生活數字化程度;產業(yè)體系一級指標又可包括五項二級指標,即農業(yè)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兩化融合水平、新型信息服務提供能力、特定行業(yè)信息化發(fā)展水平、電子商務發(fā)展與應用成效。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fā)展;世界經濟

56、在深刻調整中曲折復蘇,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引發(fā)影響深遠的產業(yè)變革。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力量對比的調整變革,為我國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的內涵,正在由原來加快發(fā)展速度的機遇轉變?yōu)榧涌旖洕l(fā)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由原來規(guī)??焖贁U張的機遇轉變?yōu)樘岣甙l(fā)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fā)展?jié)摿薮?,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fā)展處在“速度變化、結構優(yōu)化、動力轉換”的關鍵階段,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fā)展方式正從規(guī)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結構調整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

57、量、做優(yōu)增量并舉,發(fā)展動力正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chuàng)新驅動。今后一個時期,是我省適應經濟新常態(tài)、加快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主要呈現出經濟增長進入規(guī)模質量同步提升期、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仍然處于加速期、多點多極發(fā)展進入整體躍升期、發(fā)展動力轉化到了關鍵期、產業(yè)轉型升級進入接續(xù)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等特征,既面臨不少嚴峻挑戰(zhàn),又面臨許多重大機遇。主要挑戰(zhàn)是:穩(wěn)定增長的挑戰(zhàn),促進投資較快增長難度加大,工業(yè)結構調整任務繁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轉型升級的挑戰(zhàn),部分傳統產業(yè)產能過剩嚴重,面臨不升級則迅速萎縮的現實壓力,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競爭激烈,資源、環(huán)境約束加大;創(chuàng)新驅動的挑戰(zhàn),科技與經濟聯系

58、不緊密,科教資源優(yōu)勢沒有充分發(fā)揮,有利于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發(fā)展的制度環(huán)境尚未形成;協調發(fā)展的挑戰(zhàn),區(qū)域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水平較低,經濟與社會發(fā)展不夠協調;開放合作的挑戰(zhàn),全國重點區(qū)域開放點多面廣、競爭加劇,我省開放型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民生需求的挑戰(zhàn),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如期脫貧任務重難度大;治理能力的挑戰(zhàn),社會治理面臨新舊矛盾交織的壓力,法治建設有待加強。同時,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系統推進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試驗,深入實施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加快建設成渝城市群,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我省發(fā)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要把握我國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

59、變化,立足“欠發(fā)達、不平衡”的基本省情,順應國內外轉型發(fā)展的基本趨勢,主動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tài),搶抓發(fā)展機遇,有效應對挑戰(zhàn),更加注重優(yōu)化經濟結構,更加注重增強發(fā)展動力,更加注重補齊發(fā)展“短板”,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更加注重化解社會矛盾,科學制定發(fā)展路徑,不斷開拓我省發(fā)展新境界。在目標制定上,統籌好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端發(fā)展的關系;在動力培育上,統籌好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的關系;在產業(yè)支撐上,統籌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yè)和培育發(fā)展新興產業(yè)的關系;在區(qū)域發(fā)展上,統籌好競相跨越和協同發(fā)展的關系;在資源配置上,統籌好政府和市場和關系。底層技術支撐是元宇宙發(fā)展的基石元宇宙對于沉浸式體驗要求高帶寬低時延,因此

60、底層技術支撐是元宇宙建設的基礎。以虛擬現實的技術指標為例,視頻類等對沉浸要求低的VR業(yè)務對帶寬需求180Mbps,時延低至10ms;而完全沉浸水平需要角分辨率達到60ppd,幀率不得低于120HZ,每像素12bit,按壓縮比100計算,帶寬需求約為3.8Gbps。全息的沉浸式顯示不僅僅需要強大的圖像渲染能力和三維空間顯示能力,還需要巨額的吞吐量。以原始像素尺寸為1920108050的3D目標為例,RGB數據為24bit,刷新頻率為60fps時需要峰值吞吐量149.3Gbps,按照壓縮比100計算,帶寬需求約為1.5Gbps,時延需求低至5ms??紤]到用戶體驗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交互,元宇宙沉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