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中學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中學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中學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中學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中學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3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下發(fā)了第一個懲治腐敗的第二十六號訓令。訓令規(guī)定,凡蘇維埃機關、國營企業(yè)及公共團體工作

2、人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處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監(jiān)禁。該訓令A鞏固和擴大了中央革命根據地B利于根據地打破日軍的經濟封鎖C體現了紅色政權推崇法律至上D使中央蘇區(qū)的反腐斗爭有法可依2如表是1969年歐美四個國家在亞非拉的國外子公司數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乙國是A英國B法國C聯(lián)邦德國D美國3夏商君主依據當時的“天命說”,宣稱自己得天命。而周人認為天命需要德行來相配,天對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zhèn)冮L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這反映出A早期政治中神權與王權逐步分離B傳統(tǒng)學說維持政權合法性的功能強化C周朝繼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

3、體制D宗法制確保了周朝王權繼承的穩(wěn)定性4民族國家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fā)展推動了英、法兩國政治制度的轉變,其主要結果是A封建等級制形成B等級君主制形成C君主專制形成D民主制度形成5下邊漫畫反映了中日圍繞某一問題相爭的狀況,這一問題主要是指A臺灣地位問題B朝鮮地位問題C義和團反帝問題D釣魚島主權問題6在共產黨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難抑興奮激動的心情說:“今天我寫這個序言的時候,歐美無產階級正在檢閱自己的戰(zhàn)斗力量,它們第一次在一個旗幟下動員成為一個軍隊,以求達到一個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說明A馬克思主義成為工人運動的指導理論B無產階級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政治訴求C歐洲各國正在籌備建

4、立無產階級政權D各國工人組織已建立穩(wěn)固統(tǒng)一的聯(lián)盟7據宋初太平寰字記所載戶數,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論,北方五南方十七。這說明宋初A南北方經濟均得到迅速發(fā)展B南方百姓的賦稅負擔相對沉重C南北方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經形成8下圖為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銅鼎。鼎內銘文為:“伯克父甘婁迺(乃)執(zhí)干戈,用伐我仇敵,迺受吉金,用自作寶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賜眉壽黃耇(長壽),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贝宋奈镉兄谘芯慨敃r的宗法分封 天文歷法 青銅鑄造 文字書寫ABCD9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體共同發(fā)起

5、的征集“改革開放30周年10大流行語”揭曉,分別是“下海”“下崗再就業(yè)”“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北京奧運”“炒股”、 和“雄起”。其中和兩條是對其余8條產生決定性影響和準確的概括,它們應該是A西部開發(fā)、解放思想B入世、市場經濟C對外開放、大國崛起D改革開放、中國特色10布爾什維克黨的一份文件中指出:“還存在著現在這種小資產階級思想的殘余(有時甚至是復蘇)。為了對抗資本主義的加強,加緊抵制小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這一文件應發(fā)布于哪一時期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B新經濟政策時期C工業(yè)化建設時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11共同綱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

6、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的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這說明新中國成立后實行的外交策略是A一邊倒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另起爐灶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12明清時期,山東柳子戲傳到蘇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吳長元留下“吳下傳來補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詩句;產生于陜西、甘肅一帶的秦腔,曾因魏長生的到來,在揚州出現“到處笙簫,盡唱魏三之句”的熱潮。對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解釋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較為寬松B運河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戲曲藝術傳播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

7、,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大革命以前,法國就已經從英國進口了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大革命爆發(fā)以來,法國政局長期動蕩,工業(yè)革命進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業(yè)革命的環(huán)境有所改善,但整體來看,法國經濟中仍然是小生產占絕對優(yōu)勢,機器為大工業(yè)的貢獻除了軍工以外并不很多。資產階級大多將資金投入到信貸業(yè)務上,甚至貸出國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國時期,拿破侖三世鼓勵建立大公司,降低工業(yè)稅,疏通運河,大力興建鐵路,興修水利。以至于在其統(tǒng)治的20年時間里,煤產量增長2倍,生鐵近2倍,鋼近3倍,鋼軌近5倍。在農業(yè)上,化肥,脫粒機,收割機的使用也普遍起來,農業(yè)人口開始低于域市人口。重工業(yè)機器制造業(yè)發(fā)展起來。摘編自蔡文

8、林近代法國近代化新論材料二 近代中國的產業(yè)革命,發(fā)端于洋務運動。比之于西歐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后進行的產業(yè)革命,中國是在缺乏產業(yè)革命條件下出現的產業(yè)革命跡象。經歷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和太平天國的沖擊,為挽救統(tǒng)治危機,洋務派引進一些西方的先進技術,創(chuàng)辦了一些近代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也創(chuàng)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發(fā)展的設施,但因洋務派以“中體西用”為宗旨,不論是官府出資興辦的軍事工業(yè)還是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的民用工業(yè),都難以掙脫君主專制傳統(tǒng)的羈絆。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買的,不是批發(fā)的”。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8世紀晚期至

9、19世紀末法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并簡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從近代法國與中國工業(yè)化中得到的啟示。14(20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 劉知幾(661年一721年),唐代史學家。生于世代官宦之家書香門第,文才頗佳,尤喜史學,年少時便博覽史籍。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中進士,長期任職于史館。因史館監(jiān)修制度使其“善惡必書”的實錄理想無法得遂,故退而私撰史通,歷九年而成,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性的史學理論專著。該書較為客觀地論述了唐代以前的史籍源流及前人修史的得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史學家必須具備史才、史學、

10、史識“三長”的論點。史學,即歷史知識;史識,指歷史見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其中史識是最重要的。史識的核心是忠于歷史事實,秉筆直書。他大膽“疑古惑經”,對被奉為儒家經典的春秋、尚書中的記載進行質疑,對孔子“春秋筆法”以及后世對孔子和春秋等書的盲目崇拜予以批判。他強調對史學的評價標準,還在于“激揚名教”;好的歷史著述應有文學的映襯,文學功底是影響史學家敘述優(yōu)劣的關鍵因素。其思想對后世經史之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摘編自趙海旺略論劉知幾史學批評的基本原則等(1)根據材料,概括劉知幾的主要史學思想。(2)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析劉知幾史學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

11、,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材料所述的第二十六號訓令為中共中央頒發(fā)的第一個懲治腐敗的法令,為中央蘇區(qū)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法律依據。故答案為D項。A項拔高了第二十六號訓令的作用,排除;B項1933年12月,日本并未對中央蘇區(qū)進行經濟封鎖,排除;C項一條法令的頒布不能說明紅色政權就推崇法律至上的理念,排除。2、A【答案解析】據表格信息可知,國外子公司數量及分布比例表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比例較平衡,這與英國傳統(tǒng)殖民地的分布有關,A正確;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法國、聯(lián)邦德國剛剛復國和在廢墟上重建,都致力于本國的經濟恢復和發(fā)展,在國外

12、投資比例較小,B、C錯誤;據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美蘇雙方都爭取亞非拉中間地帶,尤其是美國,把拉美看作是自己的勢力范圍,加大拉美投資,故D錯誤。3、B【答案解析】據材料夏商君主單純的依據當時的“天命說”維護統(tǒng)治;而周人認為天命需要德行來相配,從而加強了對統(tǒng)治者的自我約束力,故傳統(tǒng)學說維持政權合法性的功能強化的說法符合題意,B正確;材料中夏商周統(tǒng)治者都強調“天命說”,這說明神權與王權相結合以維護統(tǒng)治,A說法錯誤;材料中夏商周統(tǒng)治者都強調“天命說”以維護統(tǒng)治,材料沒有涉及中央政治體制的內容,C與題意無關;材料中夏商周統(tǒng)治者都強調“天命說”以維護統(tǒng)治,材料沒有涉及宗法制的內容,D錯誤。4、C【答案解析】試

13、題分析:民族國家是指近代以來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以一個或幾個民族為國民主體建立起來的國家,民族國家的形成為國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統(tǒng)一性框架,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發(fā)展為其提供了經濟基礎,兩者的結合促成了君主專制的形成??键c: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法國大革命的曲折進行5、B【答案解析】依據圖片中日相爭并結合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史實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日本要求清政府放棄藩國朝鮮,但清政府不同意,于是引發(fā)了中日關于朝鮮地位的爭論。B正確;臺灣本是中國領土,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 A錯誤;1900年義和團運動已經在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絞殺下失敗了,

14、C錯誤;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已經將釣魚島割讓給日本,D錯誤。故選B。6、A【答案解析】1890年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提出,歐美無產階級在革命旗幟的動員下成長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意在說明馬克思主義已成為工人運動的指導理論,A項正確;19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歐洲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就已經提出了自己獨立的政治訴求,B項錯誤;19世紀末歐洲各國無產階級主要進行和平斗爭,C項錯誤;1890年國際工人協(xié)會已經解散,第二國際尚未建立,D項錯誤。7、D【答案解析】依據材料“大致秦淮以南戶數已占到全國59.1%,以北僅有40.9%.以十萬戶以上州府論,北方二南方三;以五萬至十萬戶州府

15、論,北方五南方十七”等信息來看,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在宋初已經形成。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均迅速發(fā)展,排除;B項南方人口較多說明南方賦稅負擔相對較小,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南北方經濟差距縮小,排除?!敬鸢更c睛】本題側重于考查宋代的人口格局,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逐漸多于北方人口數量。8、C【答案解析】根據材料“伯克父甘婁迺(乃)執(zhí)干戈,用伐我仇敵,迺受吉金,用自作寶鼎”及所學,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有利于研究宗法分封青銅鑄造文字書寫。而天文歷法的內容在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故C正確,排除ABD項。9、D【答案解析】十大流行語以新穎的形式反映改

16、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變?!跋潞!?、“下崗再就業(yè)”、“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是“改革開放”帶給中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巨變?!俺垂伞笔侵袊厣鐣髁x道路上“中國特色”的表現。故選D。10、B【答案解析】材料中的兩個信息對解題至關重要,一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復蘇,二是資本主義加強,布爾什維克黨的政策不是遏制資本主義加強,而是要求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在四個時期中,只有新經濟政策時期是允許資本主義存在的,B項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工業(yè)化建設時期、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都不允許資本主義存在,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11、B【答案解析】根據“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完

17、整”“和平”“反對帝國主義”等內容可知,這體現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正確;一邊倒指的是倒向社會主義陣營,排除A;另起爐灶指的是不承認國民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題無關,排除C;D指的是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然后再建交,與題無關,排除。12、B【答案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蘇州、揚州人民可以熟知來自山東、陜西地區(qū)的民謠,結合所學,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運河地位進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選擇B選項;明清時君主專制不斷加強達到頂峰,文化政策日益嚴格,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是運河發(fā)達促進文化交流,不能說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選項;材料不能體現儒家思想的傳播,故排除D選項?!敬鸢更c睛】本題

18、考查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需了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傳播途徑等等。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態(tài)勢:先緩慢后較快發(fā)展。緩慢原因:政局長期動蕩;依賴外國技術;小生產者占據優(yōu)勢;中小企業(yè)居多;信貸業(yè)發(fā)達使工業(yè)資本缺乏。(任答三點即可)較快發(fā)展原因:拿破侖三世的政策鼓勵;政局的穩(wěn)定。(2)特點:起步晚,開始于19世紀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huán)境下,缺乏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社會條件;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影響;發(fā)展受到政府的限制;發(fā)展缺乏系統(tǒng)性、整體性。(任答四點即可)(3)啟示:政府要積極鼓勵及扶持企業(yè)發(fā)展;堅持獨立發(fā)展;主動對外開放,積極拓展對外貿易;積極推動思想解放,大力發(fā)展科技教育等

19、。(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解析】本題考查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末法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結合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1)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末法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大革命爆發(fā)以來,法國政局長期動蕩,工業(yè)革命進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業(yè)革命的環(huán)境有所改善”分析得出。其原因可以根據材料中的“法國政局長期動蕩”“法國經濟中仍然是小生產占絕對優(yōu)勢”“資產階級大多將資金投入到信貸業(yè)務上”等信息分析得出緩慢的原因;根據“拿破侖三世鼓勵建立大公司”“以至于在其統(tǒng)治的20年時間里”分析得出較快的原因。(2)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可以根據材料中的“近代中國的產業(yè)革命,發(fā)端于洋務運動”“比之于西歐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后進行的產業(yè)革命,中國是在缺乏產業(yè)革命條件下出現的產業(yè)革命跡象”“經歷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和太平天國的沖擊”“都難以掙脫君主專制傳統(tǒng)的羈絆”“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買的,不是批發(fā)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3)從近代法國與中國工業(yè)化中得到的啟示,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政府要積極鼓勵和扶持、堅持獨立發(fā)展、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