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_第1頁
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_第2頁
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_第3頁
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建蘭是一種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的觀賞花卉植物,花繁葉茂很有生氣,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建蘭的花語以及傳說故事,歡迎借鑒參考。蘭花的花語是什么 ?蘭花在中國代表著女子氣質(zhì)如蘭,蕙質(zhì)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熱烈、友誼、自信。蘭花最早的含義是愛的吉祥物。屈原在詩歌中將蘭喻為君子,故后人又把蘭理解為君子高潔、有德澤的象征。建蘭的傳說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縣 3 年,縣衙所在地為現(xiàn)在的福建省長汀縣,當時的閩西首府,范圍為現(xiàn)在的福建省龍巖市管轄區(qū)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產(chǎn)蘭花,百姓愛

2、種蘭花,素有用蘭花為孕婦催生助產(chǎn)、搬遷新居饋贈蘭花、婚嫁以蘭陪嫁、種蘭避邪以求子孫滿堂等民情風俗。宋慈在任知縣時是不是與眾文人一樣愛蘭,對蘭花的賞愛是否入鄉(xiāng)隨俗尚無文字記載,但史記他是首開汀江水路運輸?shù)闹h。汀江水路的開辟為建蘭主產(chǎn)區(qū)打開了一條通向海內(nèi)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對建蘭的外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汀江是福建省境內(nèi)的第四大河,它發(fā)源于長汀縣,干流全長 280 多公里,自北朝南縱貫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永定三縣,流至廣東省的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為韓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屬丁,故汀江古稱丁水,后來人們把“丁”與 “水 ”合為 “汀”字,取名 “汀江 ”。毛澤東有 “紅

3、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的著名詩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氣魄。宋紹定年間,宋慈從江西信豐主簿調(diào)任長汀知縣,發(fā)現(xiàn)百姓食鹽從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運而來。古代的長汀地處山區(qū),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鹽 “愈年而至 ”,食鹽官賣,鹽官貪賄,哄抬鹽價,窮苦百姓買不起鹽,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細察民間疾苦,水路運輸可直抵汀州城,決定開辟汀江,從廣東潮州船運食鹽。閩西大山是蘭花生長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峽谷之中,古時汀江灘多水急,有棉花灘、回灘、大姑灘、折灘、龍灘等,且到處暗礁密布,航道艱險,江水漲落無常,宋慈經(jīng)過沿途觀測探險,開鑿疏浚航線,鼓勵農(nóng)民造船,操習撐船技巧,同時

4、改革鹽政,懲治貪賄鹽官。汀江水路交通的開辟,縮短了運鹽路線,減少了運費,降低了鹽價,免除了挨家挨戶抽調(diào)勞役肩運食鹽之苦。同時,使潮州至汀州、贛州運輸通暢,促進了汀、潮、贛包括蘭花在內(nèi)的物資交流,鹽商米商往來其間,“鹽上米下 ”的一派繁榮景象,汀江上百舸爭流,曾有“上三千下八百 ”之說。宋慈開汀江水路的功績?yōu)殚}西百姓世代相傳,如今汀江兩岸仍尚存的400 多座馬祖廟,見證了當年水路交通的繁榮歷史。據(jù)連城縣、永定縣和上杭縣的老人介紹,過去他們那里還出現(xiàn)了 “蘭商 ”,專門靠賣蘭發(fā)大財,通過賣蘭暴富,建土樓,買河段養(yǎng)魚養(yǎng)鴨過休閑日子。宋代建蘭并不出名,甚至連福建本地的蘭家和文人雅士都說不準蘭花的正名。

5、 “建蘭 ”是我國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蘭花中的一類,而且是唯一以產(chǎn)地命名的一大類蘭花。據(jù)考證, “福建 ”名稱的第一次出現(xiàn)是唐開元二十一年 (公元 733 年 ),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jīng)略使,專管軍事,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為 “福建 ”經(jīng)略使 (軍事長官職稱 )。福建的名稱出現(xiàn)歷史不算遲。南宋紹定六年 (公元 1233 年 ),福建漳州的趙時庚著述的金漳蘭譜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蘭花譜。全書共三卷,分 “敘蘭容質(zhì) ”、 “品蘭高下 ”、“天下養(yǎng)愛 ”、“堅性封植 ”和“灌溉得宜 ”五部分。對紫蘭和白蘭的 30 多個品種的形態(tài)特征與栽培管理作了簡明論述,并論

6、及蘭花的品位。金漳蘭譜中 “紫蘭 ”指的是墨蘭, “白蘭 ”指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素心建蘭。趙時庚生活的地方為漳州府,與汀州府毗鄰,趙時庚尚且沒有給建蘭確切的名字。另外,宋開慶元年 (公元 1259 年 )修纂的臨汀志土產(chǎn)門花之屬中記述的 33 中花果中,有 “素馨 ”指的也是素心蘭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內(nèi)外的愛蘭人還沒有把福建所產(chǎn)的蘭花叫 “建蘭 ”。這些充分說明宋時建蘭還不夠知名。閩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國東南沿海腹地的林區(qū),也是距臺灣海峽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近、自然氣候優(yōu)勢最強的中國蘭產(chǎn)區(qū)之一。南宋之后閩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獨厚的蘭花生長環(huán)境與古代交通占優(yōu)勢的水上運輸,使閩西的 “龍

7、巖素 ”、“長汀素 ”、“上杭素 ”、“永福素 ”等蜚聲海內(nèi)外。隨著汀江水上運輸業(yè)的興盛,蘭花高雅之物從汀州人文古城,逐漸通過文人儒商傳到海內(nèi)外。 1995 年,筆者從汀江的源頭龍門出發(fā),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廣東大埔、潮州、汕頭考察建蘭的流播路徑,發(fā)現(xiàn)沿線深宅大院養(yǎng)的建蘭都是從閩西境內(nèi)傳種的。一些載入世界各地眾多蘭花專著名品譜中品種,由于當時人們對植物分類不太了解,而被習慣以原產(chǎn)地稱呼,比如“龍巖素 ”、“長汀素 ”、“上杭素 ”、“永福素 ”,而且是說得更準確的原產(chǎn)地。而對于福建境外的人稱福建外傳的蘭花,籠統(tǒng)地就叫 “建蘭 ”。由此可見,建蘭及建蘭中的傳統(tǒng)名品“龍巖素 ”、 “長

8、汀素 ”、 “上杭素 ”、 “永福素 ”都是外來名,因為外傳而得名的。所以,建蘭的外傳與汀江水上運輸?shù)呐d起、發(fā)展、繁榮密不可分,與大宋提刑官開辟汀江水路運輸息息相關。什么是建蘭 ?地生植物 ;假鱗莖卵球形,包藏于葉基之內(nèi)。葉2-6 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 1-2.5 厘米?;ㄝ銖募禀[莖基部發(fā)出,直立,一般短于葉;總狀花序具 3-9 朵花 ;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 厘米,寬 5-8 毫米,近平展 ;唇瓣近卵形,長 1.5-2.3 厘米,略 3 裂。蒴果狹橢圓形,長5-6 厘米,寬約

9、2 厘米。花期通常為6-10 月。生于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 米。產(chǎn)中國多地,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和草藥價值。建蘭的形態(tài)特征建蘭是地生植物 ;假鱗莖卵球形,長 1.5-2.5 厘米,寬 1-1.5 厘米,包藏于葉基之內(nèi)。葉 2-4(-6) 枚,帶形,有光澤,長 30-60 厘米,寬 1-1.5(-2.5) 厘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jié)位于距基部 2-4 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fā)出,直立,長 20-35 厘米或更長,但一般短于葉 ;總狀花序具 3-9(-13) 朵花 ;花苞片除最下面的 1 枚長可達 1.5-2 厘米外

10、,其余的長 5-8 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 1/3 ,至多不超過 1/2; 花梗和子房長 2-2.5(-3) 厘米 ;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 ;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 2.3-2.8 厘米,寬 5-8 毫米 ;側(cè)萼片常向下斜展。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 厘米,寬 5-8 毫米,近平展 ;唇瓣近卵形,長 1.5-2.3 厘米,略 3 裂; 側(cè)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 2 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nèi)傾斜并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 1-1.4 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cè)具狹翅;花粉團4 個,成 2 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長5-6 厘米,寬約 2 厘米?;ㄆ谕ǔ?-10 月。建蘭的價值1、藥用價值全草 (蘭草 ):辛、甘、微苦,平。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用于血滯經(jīng)閉,經(jīng)行腹痛,產(chǎn)后瘀血腹痛,頓咳,肺癆咳嗽,咯血,腎虛,風濕痹痛,頭暈,腰疼,小便淋痛,帶下病。根(蘭草根 ):滋陰清肺,化痰止咳?;?蘭草花 ):辛,平。理氣,寬中,明目。用于久咳,胸悶,泄瀉,青盲內(nèi)障。62、園藝價值建蘭植株雄健,根粗且長。適宜用五筒以上的蘭盆栽植,每盆苗數(shù)稍多,置于林間、庭園或廳堂,花繁葉茂,氣魄很大,也可用較大的高腰簽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