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壓力與壓強-經(jīng)典壓軸題附詳細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壓力與壓強-經(jīng)典壓軸題附詳細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壓力與壓強-經(jīng)典壓軸題附詳細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壓力與壓強-經(jīng)典壓軸題附詳細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壓力與壓強-經(jīng)典壓軸題附詳細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初中物理壓力與壓強問題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相同的兩個平底試管A和B,其中分別裝著密度不同的液體,A管豎直放罝,B管傾斜放置,它們對管底的壓強pA等于pB,則下列關于液體質量mA和mB判斷正確的是()ABABA.mAmBB.mA=mBC.mAmB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當B管豎直放罝時,高度會變高,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二Pgh可知pp,由已知BBPA二P,可得PP,兩個平底試管A和B是相同的,底面積也相同,pp兩邊ABABAB乘上底面積S,可得pSpSAB即兩個平底試管A和B受到液體的壓力FF,而這兩個壓力就是對應液體的重力,即ABGG,mp,AmAm甲

2、乙甲乙C.pp,AmVAm甲乙甲乙【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B.pAm甲乙甲乙D.pp,AmAm甲乙甲乙FGmgPVgpSSSS切割之前它們對水平面的壓強相等p中二p,甲乙即Pgh=PvP7甲乙由圖知SVS甲乙在切割之前p中二p,甲乙所以由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對地面的壓力PgShgh乙二PghFVF甲乙因為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且G二mg,所以,切割之前mVm甲乙當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壓力相同,即F=F甲剩乙剩則甲、乙剩余部分的質量m=m甲剩乙剩根據(jù)切去的質量Am二m-m剩得剩AmVAm甲乙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o3如圖所示,盛

3、有液體甲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和均勻圓柱體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塊(物塊密度大于液體甲的密度),一個浸沒在液體甲中,另一個放在圓柱體乙上.液體甲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加量和壓強增加量分別為AF甲和妙甲,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壓力增加量和壓強增加量分別為AF乙和AP乙,則()A.AF一定小于AFB.AF可能大于AF甲乙甲乙C.AP田一定大于APVD.AP田可能等于APV甲乙甲乙【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當將物塊放在甲液體中,由于物塊密度大于液體甲的密度,所以物塊將沉底,F(xiàn)浮G,浮物塊在液體甲中沉底靜止F+F=G浮支而AF=G=F甲排浮圓柱體乙對水平地面壓力增加量AF=G乙所以FS乙,則

4、由p二可得甲乙SAPmm,貝y()甲乙A.A.AhAh,mm甲乙甲乙C.Ahm甲乙甲乙【答案】CB.AhAh,mm甲乙甲乙D.AhAh,mm甲乙甲乙解析】詳解】因為甲為規(guī)則圓柱體,乙為規(guī)則容器,則甲對地面的壓強:p甲=p甲gh甲,乙對容器底的壓甲甲甲強:p=pgh,因為他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p=p,所以ph=ph,由圖可乙乙乙甲乙甲甲乙乙知:hp;因為甲、乙質量的變化量相等,即Am=Am,所以p甲乙甲乙甲乙甲FTOC o 1-5 h zAhS=pAhS,由圖可知:底面積SS,所以AhS,所以FF,因為他們放置甲甲甲乙乙乙甲乙甲乙甲乙在水平地面上,壓力等于重力,所以GG,則由G=mg知:mm

5、,因為m=m-甲乙甲乙Am,而Am=Am,所以mm。甲乙甲乙故選C。如圖所示,甲、乙兩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pam,剩余部分的壓強p、p()甲乙甲乙石乙A.mm,pfm,pp/甲乙甲乙C.m=m,p=p/甲乙甲乙D.mp/甲乙甲乙【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設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Ah,則甲、乙切去的質量分別為Am=pAV=p12Ah甲甲甲甲甲Am=pAV=p12Ah乙乙乙乙乙由于P甲役,即由于P甲役,即化簡可得兩邊乘上1甲,可得從圖可以明顯看到1田I,甲乙由上面兩式可得兩邊乘上Ah,可得p甲刃甲g!p甲1甲p乙1乙,pl2pll甲甲乙甲乙兩邊乘上pl,可得乙乙pllpl2乙乙甲乙乙pl2p

6、l2甲甲乙乙pl2Ahpl2Ah甲甲乙乙在沒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前由甲役可得在沒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前由甲役可得l即P甲/乙P乙甲切去Ah之后AmAm甲乙Pgl3p=pgl甲l2甲甲甲P一gL3P,p乙=乙乙=p7gl乙乙l2乙乙乙P甲gl甲“乙gl乙p=pg(l-Ah)甲甲甲p=Pg(l-Ah)乙乙乙TOC o 1-5 h zll-lp-p=pg(l-Ah)-pg(l-Ah)p-乙g(l-Ah)-pg(l-Ah)=pgAh-甲乙0甲乙甲甲乙乙乙l甲乙乙乙l甲甲則p甲/,現(xiàn)將兩物體甲乙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Ah,則()若切去相等體積,P若切去相等體積,P可能小于P甲乙C.若切去相等

7、質量,Ah由一定小于Ah甲【答案】C若切去相等體積,P一定小于P甲乙D.若切去相等質量,Ah可能小于Ah甲解析】分析】【詳解】AB.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Ah,且邊長ll,利用極限思想,乙被切沒了,甲還有甲乙剩余,所以剩下的甲的壓強大于乙的壓強,所以AB錯誤;CD.均勻實心正方體甲、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所以根據(jù)上式可得因為切去相等的質量,所以pLAh=pLAh甲甲甲乙乙乙結合上式可得LAh=LAh甲甲乙乙又因為l1,所以Ah定小于Ah,所以C正確,D錯誤。甲乙甲乙故選C。7.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F若甲乙A.C.7.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甲、乙

8、兩個實心圓柱體,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F若甲乙A.C.m甲m甲定小于Am乙定大于AmB.D.AmAm由可能小于Am甲由可能大于Am甲【答案】C解析】詳解】因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對地面壓力FF,由圖可知SS,由壓強公式:甲乙甲乙P二F可知,P甲“乙,對于自有放置在水平面的上柱體,還可以用P二Pgh計算物體的S甲乙壓強,由圖可知,人甲AG,即甲乙mAm.甲乙故選C.8.如圖,厚度不計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內(nèi)裝有水,上端固定的細線懸掛著正方體1M(不吸水)豎直浸在水中,M有5的體積露出水面,此時水的深度為11cm。已知容器底面積是200cm面積是200cm2,重為4N,正方體M邊長為10cm,

9、重20N;若從圖示狀態(tài)開始,將容器中的水緩慢抽出,當容器中水面下降了6cm時,細繩剛好被拉斷,立即停止抽水,不計細繩體積與質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如圖未抽出水時,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為26N細繩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8NM最終靜止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900PaM最終靜止后,M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200Pa【答案】C【解析】【詳解】物體M的底面積SM=L2=(10cm)2=100cm2=0.01m2若容器內(nèi)沒有物體M,水的深度為11cm時水的體積V=Sh=200cm2X11cm=2200cm3容這些水的質量m=pkV六=1.0g/cm3X2200cm3=2200g=2.2kg因物體M受到

10、的浮力和排開水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F=G+G+F=G+G+G容水浮容水排即:未抽出水時,容器內(nèi)水和物體M的共同作用效果與2.2kg水的作用效果相同,則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F=G+mg=4N+2.2kgX10N/kg=26N容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原來正方體M浸入水中深度14打=(1-5)L=5X10cm=8cm水面下降6cm時正方體M浸入水中深度h2=h-h=8cm-6cm=2cm則物體M排開水的體積V=Sh=100cm2X2cm=200cm3=2X10-4m3排M2此時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Fr=p水gV排=1.0X103kg/m3X10N/kgX2X10-4m3=2N所以細繩能承

11、受的最大拉力F=G-F=20N-2N=18N拉浮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細繩剛好被拉斷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h3=h-h=11cm-6cm=5cm容器內(nèi)剩余水的體積V=Sh-V=200cm2X5cm-200cm3=800cm3水剩容3排當物體M恰好浸沒時,需要水的體積V=(S-)L=(200cm2-100cm2)x10cm=1000cm3800cm3水容M所以,細繩被拉斷、M最終靜止后,M沒有浸沒,則此時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匕剩800cm3h.=水剩=8cm=0.08m4SS200cm2-100cm2容M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pkgh4=1.0X103kg/m3X10N/kgX0.08m=800Pa

12、故C錯誤,符合題意;DM最終靜止后,排開水的體積7排=SMh4=100Cm2X8Cm=800Cm3=8X10-4m3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pgV=10X103kg/m3X10N/kgX8X10-4m3=8N水排M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F=G-F=20N-8N=12N壓浮M對容器底部的壓強F12NMF12NM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o9桌面上容器內(nèi)盛有水,在一試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現(xiàn)將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容器底部,試管仍浮在水面上,則()A.液面下降A.液面下降C.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不變B.液面上升D.桌面受到的壓強變小【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B.當小球在試管

13、中時,試管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試管和小球的總重力;當將小球取出并放入杯內(nèi)水中時,小球下沉,試管仍豎直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試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總浮力減??;由F浮二P水卩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即大燒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燒杯中的水面降低,由P二Pgh可知,大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變小,故C不符合題意;將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燒杯、水、試管、小球的總重力不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F(xiàn)根據(jù)P=知桌面受到的壓強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S故選Ao10.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均勻實心長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各自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且將切去部分疊放到對方上面

14、,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P.則下甲乙列做法中,符合實際的是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力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力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強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強相等,列做法中,符合實際的是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力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力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強相等,如果它們原來的壓強相等,【答案】B切去相等質量后切去相等厚度后切去相等質量后切去相等厚度后p甲一定大于p乙p甲一定小于p乙p甲可能大于p乙p甲一定大于p乙解析】分析】詳解】如果兩物體原來的壓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質量,剩余質量、壓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觸面積大,對水平面的壓強較?。蝗绻麅晌矬w原來的壓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

15、水平方向切去相等厚度,根據(jù)體積公式V=Sh,h相同,S甲S乙,得到v,甲剩余的質量小于乙剩余的質量,甲的壓力小甲乙甲乙F于乙的壓力,根據(jù)壓強公式P-,F(xiàn)剩甲F剩乙,S甲S乙,可以得到p甲卩乙;兩個物體原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由圖知甲的重力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質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積不變,乙剩余的重力大于甲剩余的重力,也就是乙對水平面的壓強小于甲對水平面的壓強;甲、乙都是長方體即柱體,壓強用p=pgh分析,它們原來的壓強相同,由公式p=pgh知,甲物體的密度較大,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積不變,甲減小的重力大于乙減小的物重,甲對水平面的壓強小于乙對水平面的壓強11.如圖,底面積為10

16、0c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盛有適量的水。體積為2x10-3m3的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甲。現(xiàn)將一底面積為25cm2、體積為250cm3的合金塊B放在木塊A上方,木塊A恰好有4/5的體積浸入水中,如圖乙。再將B從A上取下來,直接放入容器中,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丙圖中,丙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對于乙圖減小了150Pa合金塊B的密度為3.2x103kg/m3丙圖中,物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600Pa【答案】B【解析】【詳解】2體積為2X103cm3的木塊A漂浮在水面上,有5的體積露出水面,則排開水的體積為:3V=x2x103cm3=1.2x103cm3=1.2x

17、10-3m3排5由阿基米原理F二P水gV排,根據(jù)漂浮的特點:浮A水排G二FA浮A故物體的重力:G=pgV=1.0 xl03kg/m3xl0N/kgx1.2x10-3m=12NA水排故A項錯誤;BC.在圖乙中,由漂浮的特點:G+G=FBA浮A-得:G=AFB浮A由阿基米德原理:43AF=pgAV浮A水排A=1.0 x103kg/m3x10N/kgx(-)x2xAF=pgAV浮A水排A故G=4N,合金塊B的密度為:GPGP=B-BgVB=1.6x103kg/m310N/kgx250 x10-6m3乙圖中,AB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而丙中,A仍漂浮,B沉于容器底部,乙圖中:丙中B受到的浮力:F=pgVVG

18、浮B水BB故兩圖相比,B受到的浮力減小了:AF=G-pgV=4N-1.0 xlO3kg/m3xlON/kgx250 xl0-6m3=1.5NBB水B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開水的重力減小了1.5N,因為柱形容器,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減小了1.5N,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對于乙圖減小:=150PaAFl.5N=150PaAp=S100 x10-4m2故B項正確,C項錯誤;D以B為研究對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對其的支持為平衡力,故有:G=F+F=pgV+FB浮B水B由得:F=G-pgV=1.5NB水B由力的相互性,物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5N,物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F15Np=600Pa

19、BS25x10-4m2B故D項錯誤。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圖乙圏丙圏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圖乙圏丙圏丁麼甲圖中訂書器的手柄部分比較寬大是為了減小壓力乙圖中給雞自動喂水裝置當瓶中水流出時瓶內(nèi)氣壓大于大氣壓強丙圖中水對壩底的壓強大小取決于水的深度丁圖中水塔與水龍頭一定構成連通器【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訂書器的手柄部分比較寬大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錯誤;乙圖中給雞自動喂水裝置當瓶中水流出時,瓶內(nèi)空氣和水的壓強之和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強,使水流出,故B錯誤;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確;根據(jù)連通器的定義可知,如果水龍頭關閉或者水管的上端封閉,就不是連通器了,故

20、D錯誤。故選C。如圖,形狀、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甲、乙至于水平地面,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F甲,將他們順時針旋轉90,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中、P,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分乙甲乙)BAF甲尸乙P甲,)BAF甲尸乙P甲,役甲乙F甲F乙P甲,V役別為妙甲、AP7。若AP甲AP7,貝y甲乙甲乙CFVF甲【答案】P甲,役DF甲Ap甲乙乙g抽乙所以因為V甲=V乙根據(jù)m二PV得到m甲m又因為在水平面豎直方向無外力,所以F=F=G=mg,甲甲甲F=G=mg乙乙乙所以F甲F乙根據(jù)P=y可知,f甲F乙、sr所以卩甲役故選A。如圖甲,靜止在水平地面的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水,底面積為100m2,上端開口面積為60cm2。用細線

21、吊著底面積為50cm2的長方體,使其緩慢浸沒于水中,直至物體靜止在容器底部,松開細線,物體上表面距水面4cm,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相比未放入物體時增大了41N(容器外壁保持干燥)。圖乙是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與物體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圖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乙甲乙物體的重力為41N物體的密度為5.5x103kg/m3圖乙中物體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件為2cm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2為2100Pa【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由圖乙知,當浸入深度為0時,容器內(nèi)水對底部的壓強為p=1300Pa01300Pa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P臚可得,容器內(nèi)液體的深度1300PaP1300Pah=i=0.1

22、3m=13cm0Pg1.0 x103kgm3x10Nkg液當浸入深度為h1時,容器內(nèi)水對底部的壓強為P=1500Pa1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P液h可得此時容器內(nèi)液體的深度=0.15m=15cm1.0 x=0.15m=15cm1.0 x103kgm3x10Nkgh=Pg液由圖乙知,當h=10cm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為P2,此時物體浸入水的體積為V=Sh=50cm2x10cm=500cm3浸物此時水的高度為”,V-S(H-h)500cm3-100cm2x(15cm-13cm)60cm2h=h+下=15cm+=20cm60cm2S上物體的高度為h=20cm4cm=16cm物當h10cm水已溢出;

23、物體的重力為G=AF+AG=AF+pgS(hh)物壓水壓水物物即G物=41N+1.0 x103kgm3xlONkgx50 x10-4m2x(1610)x10-2m=44N故A錯誤;m由p=v可得,物體的密度P物G物一P物G物一gSh物物10Nkgx50 x10-4m2x16x10-2m=5.5x10kgm3故B正確;當物體浸入深度為件時,根據(jù)題意可得V=V+V水物即Shh=Sh+Sh下下0物1即ShSh100cm2(15cm13cm)h=下-0=4cm1S50cm2物故C錯誤;D.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P液gh,可得p2液2p=pgh=1.0 x103kgm3xl0N;kgx20 x10-2m=

24、2000Pa2水,故D錯誤。故選Bo如圖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質量均勻的長方體,它們的密度之比P:P=2:3P:P=2:3,底面積之比S:S=3:4,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p:P=8:5,下列有關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的說法正確的是()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甲、乙的體積之比是16:5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D.將甲、乙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大于乙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質量均勻的長方體,它們的重力之比為F甲FD.將甲、乙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大于乙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質量均勻的長方體,它們的重力之比為F甲F乙P“S甲pS乙乙S836x_甲=x=S545乙故A錯誤;B.甲、乙的體積之比是V甲=-1甲m乙乙p乙P639乙=x=-P525甲故B錯誤;C.甲、乙的高度之比是V甲hSV甲=甲=甲X乙=X=hVV乙S乙乙乙94120所以pp12故D正確。故選Do二、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6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在水透鏡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判斷正確的是()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