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1.gif)
![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2.gif)
![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3.gif)
![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4.gif)
![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a84f69d158a8a228469f1d563f479ad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學習目標導引核心素養(yǎng)對接關鍵術語1.闡明人類對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過程的相關實驗。2.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生命觀念——認同遺傳物質(zhì)的結構與功能觀;2.科學思維——運用歸納與概括的方法,認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3.科學探究——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學會實驗方法。遺傳物質(zhì)轉化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學習目標導引核心素養(yǎng)對接關鍵術|預知概念|表面光滑一、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
(1)兩種類型的肺炎雙球菌:S型細菌的菌落__________,可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________。敗血病|預知概念|表面光滑一、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敗血病(2)實驗過程:第一組:給小鼠注射__________,結果是____________。第二組:給小鼠注射__________,結果是小鼠________,且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__________。第三組:注射加熱殺死后的__________,結果是小鼠_________。第四組:將_________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結果是__________,且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__________。(3)實驗結論:S型細菌含有促進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__________。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S型活菌死亡S型活菌S型活菌不死亡R型活菌小鼠死亡S型活菌轉化因子(2)實驗過程: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S型活菌死亡S型活菌S型活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R型菌+S型菌的DNA→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 R型菌+S型菌的蛋白質(zhì)或莢膜多糖→只長________。 R型菌+S型菌的DNA+DNA酶→只長________。R型菌和S型菌R型菌R型菌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R型菌和S型菌R型菌R型菌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噬菌體的結構和成分頭部DNA尾部蛋白質(zhì)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頭部DNA尾部蛋白質(zhì)2.該實驗分兩個分組,請完善下圖兩個實驗的流程圖35S35S攪拌離心高低35S32P32P攪拌離心低高32P2.該實驗分兩個分組,請完善下圖兩個實驗的流程圖35S35S3.實驗結論
和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一樣,都證明了_______是遺傳物質(zhì)。三、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DNA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3.實驗結論DNA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過程評價|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2.高溫處理過的S型細菌蛋白質(zhì)因變性而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3.35S和32P分別標記了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
)4.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放射性都出現(xiàn)在上清液中(
)5.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的原因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答案1.×
2.×
3.×
4.×
5.√|過程評價|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聯(lián)想·質(zhì)疑|★作為遺傳物質(zhì),應具備的特點:1.分子結構穩(wěn)定,貯存遺傳信息;2.分子可以自我復制,傳遞遺傳信息;3.能夠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表達遺傳信息;4.能夠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聯(lián)想·質(zhì)疑|★作為遺傳物質(zhì),應具備的特點:1.分子結構穩(wěn)定S型細菌的轉化作用。S型細菌的轉化作用?!锸删w侵染細菌時,子代噬菌體放射性的分析要看被放射性標記的對象是噬菌體的DNA,蛋白質(zhì)還是細菌?!锸删w侵染細菌時,子代噬菌體放射性的分析要看被放射性標記的先培養(yǎng)含32P的細菌,再用這些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獲得32P標記的噬菌體。先培養(yǎng)含32P的細菌,再用這些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獲得32P標記細胞中的核酸有幾種?其中遺傳物質(zhì)是哪種?病毒呢?提示:細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兩種,其中只有DNA是遺傳物質(zhì)。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種——DNA或RNA,所具有的核酸就是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細胞中的核酸有幾種?其中遺傳物質(zhì)是哪種?病毒呢?科學探究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
根據(jù)教材P43圖3-2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組和第二組實驗對照能得到什么結論?
提示:R型細菌無毒性,S型細菌有毒性。 (2)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對照能得到什么結論?
提示:加熱能使S型細菌失去毒性。科學探究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3)從第四組的死亡小鼠中能分離出兩種細菌嗎?提示:從死亡小鼠中分離出S型活細菌和R型活細菌。(4)四組實驗中哪一組發(fā)生了細菌轉化?對比之后,你能否得出DNA就是轉化因子(遺傳物質(zhì))的結論?提示:第四組。不能,只能得出“S型細菌含有能讓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轉化因子”。(3)從第四組的死亡小鼠中能分離出兩種細菌嗎?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請根據(jù)教材P44圖3-3思考下列問題: (1)哪一組發(fā)生了R型菌的轉化?該培養(yǎng)基中哪種細菌更多?發(fā)生轉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第一組,R型菌;R型菌得到了S型菌的遺傳物質(zhì)。 (2)第三組和第一組相對照,為什么能更有力地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提示:第三組中的DNA酶將DNA水解,與第一組對照,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而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不是遺傳物質(zhì)。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3)請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艾弗里轉化實驗的關系。提示: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實驗,其中格里菲思的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體內(nèi)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但并沒有證明轉化因子是哪種物質(zhì)。艾弗里的實驗則證明了轉化因子是S型細菌體內(nèi)的DNA。(3)請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艾弗里轉化實驗的關【探究應用】
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敗血癥死亡,無莢膜的R型菌無毒性。下圖為所做的細菌轉化實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探究應用】A.丙組為空白對照,實驗結果為小鼠不死亡B.能導致小鼠患敗血癥死亡的有甲、丁兩組C.戊組實驗表明,加S型菌的蛋白質(zhì)后試管中長出的還是無毒性的R型菌D.丁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不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解析含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是甲、乙、丁三組,煮沸處理能使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失去毒性,所以只有甲、丁兩組能導致小鼠死亡。戊組加S型菌的蛋白質(zhì)后試管中長出的還是無毒性的R型菌,而丁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是由遺傳物質(zhì)的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答案DA.丙組為空白對照,實驗結果為小鼠不死亡【一題多變】 (1)將S型細菌的DNA和DNA酶一同加入試管丁,培養(yǎng)后將所得細菌注入小鼠體內(nèi),小鼠是否死亡?
提示:不死亡。 (2)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后,該S型細菌培養(yǎng)的后代是什么細菌?
提示:S型細菌?!疽活}多變】1.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與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項目體內(nèi)轉化實驗體外轉化實驗實驗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細菌培養(yǎng)在小鼠體內(nèi)體外培養(yǎng)基實驗原則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毒性對照S型細菌各成分的作用對照實驗結果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S型細菌的DNA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實驗結論S型細菌體內(nèi)有“轉化因子”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zhì)1.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與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項目體內(nèi)轉化實驗體外轉2.實驗拓展分析 (1)在加熱殺死S型細菌的過程中,其蛋白質(zhì)變性失活,但是其內(nèi)部的DNA在加熱結束后隨溫度的降低又逐漸恢復活性。 (2)轉化后形成的S型細菌的性狀可以遺傳下去,說明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zhì)。巧妙構思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作為對照實驗來說明確實發(fā)生了轉化將物質(zhì)提純分離后,直接地、單獨地觀察某種物質(zhì)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聯(lián)系①所用材料相同;②體內(nèi)轉化實驗是體外轉化實驗的基礎,體外轉化實驗是體內(nèi)轉化實驗的延伸;③兩實驗都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2.實驗拓展分析巧妙構思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作科學探究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請你根據(jù)教材P45圖3-6回答下列問題:1.處理方法分析 (1)兩個實驗分組中,為什么要分別用35S和32P標記噬菌體?為什么不能用14C或18O或3H進行標記?
提示:35S和32P可以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DNA,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噬菌體,可以探究是何種成分侵染大腸桿菌。因為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中都含有C、H、O,所以不能標記這三種元素??茖W探究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請你根據(jù)教材P45圖3-(2)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提示: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外殼,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2)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2.實驗結果分析 (1)兩個分組實驗的結果中,對放射性分布的描述是放射性“有、無”還是“高、低”?
提示:高、低。 (2)如果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攪拌不充分,實驗結果會有怎樣的異常現(xiàn)象?
提示: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會升高,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會降低。2.實驗結果分析(3)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保溫時間過長或過短,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異?,F(xiàn)象?其原因分別是什么?提示:保溫時間過長或保溫時間過短,都會導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沉淀物中放射性降低。保溫時間過久,侵染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增殖使大腸桿菌細胞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經(jīng)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溫時間過短,一些被標記的噬菌體未侵染入大腸桿菌,經(jīng)離心后也分布于上清液中。(3)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保溫時間過長【探究應用】
某同學模擬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部分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與②過程中攪拌是否充分有關C.上清液a中放射性較強D.上述實驗過程并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探究應用】A.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解析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DNA不含有S元素,A錯誤;若攪拌不充分,一部分蛋白質(zhì)外殼不能與大腸桿菌分離,會隨大腸桿菌進入沉淀中,使沉淀物b中放射性增強,該實驗沒有標記DNA,不能說明DNA的作用,故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B、D正確;充分攪拌離心后,含放射性的蛋白質(zhì)外殼進入上清液,使上清液a中放射性較強,C正確。答案A解析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DNA不含有S元素,【一題多變】 (1)如何將噬菌體用35S標記?
提示:先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侵染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在大腸桿菌中繁殖出的子代噬菌體就被35S所標記。 (2)為什么圖中的攪拌不充分或沒有攪拌,會導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強?
提示:攪拌不充分或沒有攪拌,一些附著于大腸桿菌表面上的被35S標記的噬菌體隨著大腸桿菌進入沉淀物中,從而使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強?!疽活}多變】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實驗組別一二設計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地、單獨地觀察它們的作用標記大腸桿菌含35S的培養(yǎng)基+無標記的大腸桿菌→含35S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培養(yǎng)基+無標記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大腸桿菌標記噬菌體無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含35S的大腸桿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含32P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噬菌體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實驗組別一二設計思路S是蛋白質(zhì)噬菌體侵染細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后離心)含32P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后離心)實驗結果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實驗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含32P的噬菌體DNA進入了細菌體內(nèi),而含35S的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并未進入細菌體內(nèi)結論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噬菌體侵染細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科學探究3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病毒中有幾種核酸、核苷酸、五碳糖和堿基?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否都是RNA?
提示:一種、四種、一種和四種;不一定,如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2.細胞中含有幾種核酸、核苷酸、五碳糖及堿基?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那么細胞質(zhì)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還是RNA?
提示:兩種、八種、兩種和五種;細胞質(zhì)中的遺傳物質(zhì)也是DNA。3.為什么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提示:因為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茖W探究3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病毒中有幾種核酸、【探究應用】
下列關于核酸和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B.病毒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C.由于大部分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D.病毒中所含有的核酸就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探究應用】解析無論是哪種細胞,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定是DNA,A錯誤;有的病毒遺傳物質(zhì)是RNA,有的是DNA,B錯誤;全部的細胞中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因為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C錯誤;病毒中的核酸是DNA或RNA,含有哪種核酸,哪種核酸就是遺傳物質(zhì),D正確。答案D解析無論是哪種細胞,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定是DNA,A錯誤;【一題多變】
(1)小麥根尖細胞中的“核酸”和“遺傳物質(zhì)”是否含義相同?為什么?
提示:否,因為小麥根尖細胞中有DNA和RNA兩種核酸,但遺傳物質(zhì)僅指DNA。 (2)HIV和噬菌體中的堿基種類有何區(qū)別?
提示:HIV中含尿嘧啶(U)不含胸腺嘧啶(T),而噬菌體中含胸腺嘧啶(T)不含尿嘧啶(U)?!疽活}多變】1.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生物類型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多數(shù)病毒少數(shù)病毒實例真菌、原生生物、所有動植物細菌、藍藻、放線菌等噬菌體、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HIV、SARS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核酸種類DNA和RNADNA和RNADNARNA遺傳物質(zhì)DNADNADNARNA結果: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結論: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生物類型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2.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總結 (1)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即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核酸。 (2)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遺傳物質(zhì)是DNA。 (3)只含RNA的病毒中,RNA才作為遺傳物質(zhì)。 (4)由于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2.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總結轉化因子DNA標記法DNA轉化因子DNA標記法DNA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40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44444$§|β↓×√㎜ɡ?≥≧ɑ←‰?↓←≠¥θ¥?÷㎝??¥$§|β↓×√㎜②¥◎…ɡ?≥≧ɑ←‰?ɡ?≥≧¥◎…ɡ?≥≧ɑ←‰?ɡ?≥≧-¥???¥$§|β↓×√㎜??¥$§|β↓×√㎜↓←≠¥θ¥?÷㎝②¥◎…ɡ?≥≧ɑ←‰???¥$§|β↓×√㎜ɡ?≥≧ɑ←‰?↓←≠¥θ¥?÷㎝??¥$§|β↓×√㎜②¥◎…ɡ?≥≧ɑ←‰?ɡ?≥≧¥◎…ɡ?≥≧ɑ←‰?ɡ?≥≧-¥???¥$§|β↓×√㎜??¥$§|β↓×√㎜≧ɑ←‰ɡ?≥←‰???↓←≠¥θ¥?÷㎝②¥◎…ɡ?≥≧ɑ←‰???¥$§|β↓×√㎜ɡ?≥≧ɑ←‰?↓←≠¥θ¥?÷㎝??¥$§|β↓×√㎜②¥◎…ɡ?≥≧ɑ←‰?ɡ?≥≧¥◎…ɡ?≥≧ɑ←‰?ɡ?≥≧-¥???¥$§|β↓×√㎜??¥$§|β↓×√㎜¥$§|β↓×√㎜??¥$§|β↓×√㎜¥$§|β↓×√㎜??¥$§|β↓×√㎜↓×√㎜↓←②¥←‰???←‰???←‰???←‰???←‰???←‰??↓←≠¥θ¥?÷㎝②¥◎…ɡ?≥≧ɑ←‰???¥$§|β↓×√㎜ɡ?≥≧ɑ←‰?↓←≠¥θ¥?÷㎝??¥$§|β↓×√㎜②¥◎…ɡ?≥≧ɑ←‰?ɡ?≥≧¥◎…ɡ?≥≧ɑ←‰?ɡ?≥≧-¥???¥$§|β↓×√㎜??¥$§|β↓×√㎜¥$§|β↓×√㎜??¥$§|β↓×√㎜¥$§|β↓×√㎜??¥$§|β↓×√㎜↓×√㎜↓←②¥←‰???←‰???←‰???←‰???←‰???←‰???↓←≠¥θ¥?÷㎝②¥◎…ɡ?≥≧ɑ←‰???¥$§|β↓×√㎜ɡ?≥≧ɑ←‰?↓←≠¥θ¥?÷㎝??¥$§|β↓×√㎜②¥◎…ɡ?≥≧ɑ←‰?ɡ?≥≧¥◎…ɡ?≥≧ɑ←‰?ɡ?≥≧-¥???¥$§|β↓×√㎜??¥$§|β↓×√㎜¥$§|β↓×√㎜??¥$§|β↓×√¥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學習目標導引核心素養(yǎng)對接關鍵術語1.闡明人類對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過程的相關實驗。2.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生命觀念——認同遺傳物質(zhì)的結構與功能觀;2.科學思維——運用歸納與概括的方法,認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3.科學探究——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學會實驗方法。遺傳物質(zhì)轉化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學習目標導引核心素養(yǎng)對接關鍵術|預知概念|表面光滑一、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
(1)兩種類型的肺炎雙球菌:S型細菌的菌落__________,可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________。敗血病|預知概念|表面光滑一、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敗血病(2)實驗過程:第一組:給小鼠注射__________,結果是____________。第二組:給小鼠注射__________,結果是小鼠________,且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__________。第三組:注射加熱殺死后的__________,結果是小鼠_________。第四組:將_________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結果是__________,且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__________。(3)實驗結論:S型細菌含有促進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__________。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S型活菌死亡S型活菌S型活菌不死亡R型活菌小鼠死亡S型活菌轉化因子(2)實驗過程: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S型活菌死亡S型活菌S型活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R型菌+S型菌的DNA→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 R型菌+S型菌的蛋白質(zhì)或莢膜多糖→只長________。 R型菌+S型菌的DNA+DNA酶→只長________。R型菌和S型菌R型菌R型菌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R型菌和S型菌R型菌R型菌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噬菌體的結構和成分頭部DNA尾部蛋白質(zhì)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頭部DNA尾部蛋白質(zhì)2.該實驗分兩個分組,請完善下圖兩個實驗的流程圖35S35S攪拌離心高低35S32P32P攪拌離心低高32P2.該實驗分兩個分組,請完善下圖兩個實驗的流程圖35S35S3.實驗結論
和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一樣,都證明了_______是遺傳物質(zhì)。三、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DNA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3.實驗結論DNA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過程評價|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2.高溫處理過的S型細菌蛋白質(zhì)因變性而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3.35S和32P分別標記了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
)4.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放射性都出現(xiàn)在上清液中(
)5.DNA是主要遺傳物質(zhì)的原因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答案1.×
2.×
3.×
4.×
5.√|過程評價|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聯(lián)想·質(zhì)疑|★作為遺傳物質(zhì),應具備的特點:1.分子結構穩(wěn)定,貯存遺傳信息;2.分子可以自我復制,傳遞遺傳信息;3.能夠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表達遺傳信息;4.能夠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聯(lián)想·質(zhì)疑|★作為遺傳物質(zhì),應具備的特點:1.分子結構穩(wěn)定S型細菌的轉化作用。S型細菌的轉化作用?!锸删w侵染細菌時,子代噬菌體放射性的分析要看被放射性標記的對象是噬菌體的DNA,蛋白質(zhì)還是細菌?!锸删w侵染細菌時,子代噬菌體放射性的分析要看被放射性標記的先培養(yǎng)含32P的細菌,再用這些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獲得32P標記的噬菌體。先培養(yǎng)含32P的細菌,再用這些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獲得32P標記細胞中的核酸有幾種?其中遺傳物質(zhì)是哪種?病毒呢?提示:細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兩種,其中只有DNA是遺傳物質(zhì)。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種——DNA或RNA,所具有的核酸就是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細胞中的核酸有幾種?其中遺傳物質(zhì)是哪種?病毒呢?科學探究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
根據(jù)教材P43圖3-2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組和第二組實驗對照能得到什么結論?
提示:R型細菌無毒性,S型細菌有毒性。 (2)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對照能得到什么結論?
提示:加熱能使S型細菌失去毒性??茖W探究1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1.格里菲思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3)從第四組的死亡小鼠中能分離出兩種細菌嗎?提示:從死亡小鼠中分離出S型活細菌和R型活細菌。(4)四組實驗中哪一組發(fā)生了細菌轉化?對比之后,你能否得出DNA就是轉化因子(遺傳物質(zhì))的結論?提示:第四組。不能,只能得出“S型細菌含有能讓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轉化因子”。(3)從第四組的死亡小鼠中能分離出兩種細菌嗎?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請根據(jù)教材P44圖3-3思考下列問題: (1)哪一組發(fā)生了R型菌的轉化?該培養(yǎng)基中哪種細菌更多?發(fā)生轉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第一組,R型菌;R型菌得到了S型菌的遺傳物質(zhì)。 (2)第三組和第一組相對照,為什么能更有力地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提示:第三組中的DNA酶將DNA水解,與第一組對照,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而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不是遺傳物質(zhì)。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3)請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艾弗里轉化實驗的關系。提示: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實驗,其中格里菲思的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體內(nèi)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但并沒有證明轉化因子是哪種物質(zhì)。艾弗里的實驗則證明了轉化因子是S型細菌體內(nèi)的DNA。(3)請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艾弗里轉化實驗的關【探究應用】
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敗血癥死亡,無莢膜的R型菌無毒性。下圖為所做的細菌轉化實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探究應用】A.丙組為空白對照,實驗結果為小鼠不死亡B.能導致小鼠患敗血癥死亡的有甲、丁兩組C.戊組實驗表明,加S型菌的蛋白質(zhì)后試管中長出的還是無毒性的R型菌D.丁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不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解析含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是甲、乙、丁三組,煮沸處理能使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失去毒性,所以只有甲、丁兩組能導致小鼠死亡。戊組加S型菌的蛋白質(zhì)后試管中長出的還是無毒性的R型菌,而丁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是由遺傳物質(zhì)的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答案DA.丙組為空白對照,實驗結果為小鼠不死亡【一題多變】 (1)將S型細菌的DNA和DNA酶一同加入試管丁,培養(yǎng)后將所得細菌注入小鼠體內(nèi),小鼠是否死亡?
提示:不死亡。 (2)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后,該S型細菌培養(yǎng)的后代是什么細菌?
提示:S型細菌?!疽活}多變】1.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與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項目體內(nèi)轉化實驗體外轉化實驗實驗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細菌培養(yǎng)在小鼠體內(nèi)體外培養(yǎng)基實驗原則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毒性對照S型細菌各成分的作用對照實驗結果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S型細菌的DNA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實驗結論S型細菌體內(nèi)有“轉化因子”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zhì)1.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與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項目體內(nèi)轉化實驗體外轉2.實驗拓展分析 (1)在加熱殺死S型細菌的過程中,其蛋白質(zhì)變性失活,但是其內(nèi)部的DNA在加熱結束后隨溫度的降低又逐漸恢復活性。 (2)轉化后形成的S型細菌的性狀可以遺傳下去,說明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zhì)。巧妙構思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作為對照實驗來說明確實發(fā)生了轉化將物質(zhì)提純分離后,直接地、單獨地觀察某種物質(zhì)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聯(lián)系①所用材料相同;②體內(nèi)轉化實驗是體外轉化實驗的基礎,體外轉化實驗是體內(nèi)轉化實驗的延伸;③兩實驗都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2.實驗拓展分析巧妙構思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作科學探究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請你根據(jù)教材P45圖3-6回答下列問題:1.處理方法分析 (1)兩個實驗分組中,為什么要分別用35S和32P標記噬菌體?為什么不能用14C或18O或3H進行標記?
提示:35S和32P可以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DNA,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噬菌體,可以探究是何種成分侵染大腸桿菌。因為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中都含有C、H、O,所以不能標記這三種元素。科學探究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析請你根據(jù)教材P45圖3-(2)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提示: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外殼,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2)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什么?2.實驗結果分析 (1)兩個分組實驗的結果中,對放射性分布的描述是放射性“有、無”還是“高、低”?
提示:高、低。 (2)如果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攪拌不充分,實驗結果會有怎樣的異?,F(xiàn)象?
提示: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會升高,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會降低。2.實驗結果分析(3)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保溫時間過長或過短,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異?,F(xiàn)象?其原因分別是什么?提示:保溫時間過長或保溫時間過短,都會導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沉淀物中放射性降低。保溫時間過久,侵染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增殖使大腸桿菌細胞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經(jīng)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溫時間過短,一些被標記的噬菌體未侵染入大腸桿菌,經(jīng)離心后也分布于上清液中。(3)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一組中,保溫時間過長【探究應用】
某同學模擬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部分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與②過程中攪拌是否充分有關C.上清液a中放射性較強D.上述實驗過程并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探究應用】A.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解析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DNA不含有S元素,A錯誤;若攪拌不充分,一部分蛋白質(zhì)外殼不能與大腸桿菌分離,會隨大腸桿菌進入沉淀中,使沉淀物b中放射性增強,該實驗沒有標記DNA,不能說明DNA的作用,故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B、D正確;充分攪拌離心后,含放射性的蛋白質(zhì)外殼進入上清液,使上清液a中放射性較強,C正確。答案A解析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DNA不含有S元素,【一題多變】 (1)如何將噬菌體用35S標記?
提示:先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侵染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在大腸桿菌中繁殖出的子代噬菌體就被35S所標記。 (2)為什么圖中的攪拌不充分或沒有攪拌,會導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強?
提示:攪拌不充分或沒有攪拌,一些附著于大腸桿菌表面上的被35S標記的噬菌體隨著大腸桿菌進入沉淀物中,從而使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強?!疽活}多變】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實驗組別一二設計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地、單獨地觀察它們的作用標記大腸桿菌含35S的培養(yǎng)基+無標記的大腸桿菌→含35S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培養(yǎng)基+無標記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大腸桿菌標記噬菌體無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含35S的大腸桿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含32P的大腸桿菌→含32P的噬菌體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實驗組別一二設計思路S是蛋白質(zhì)噬菌體侵染細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后離心)含32P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后離心)實驗結果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實驗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含32P的噬菌體DNA進入了細菌體內(nèi),而含35S的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并未進入細菌體內(nèi)結論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噬菌體侵染細菌含35S的噬菌體+無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科學探究3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病毒中有幾種核酸、核苷酸、五碳糖和堿基?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否都是RNA?
提示:一種、四種、一種和四種;不一定,如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2.細胞中含有幾種核酸、核苷酸、五碳糖及堿基?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那么細胞質(zhì)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還是RNA?
提示:兩種、八種、兩種和五種;細胞質(zhì)中的遺傳物質(zhì)也是DNA。3.為什么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提示:因為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茖W探究3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病毒中有幾種核酸、【探究應用】
下列關于核酸和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真核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B.病毒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C.由于大部分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D.病毒中所含有的核酸就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探究應用】解析無論是哪種細胞,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定是DNA,A錯誤;有的病毒遺傳物質(zhì)是RNA,有的是DNA,B錯誤;全部的細胞中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因為大部分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C錯誤;病毒中的核酸是DNA或RNA,含有哪種核酸,哪種核酸就是遺傳物質(zhì),D正確。答案D解析無論是哪種細胞,細胞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定是DNA,A錯誤;【一題多變】
(1)小麥根尖細胞中的“核酸”和“遺傳物質(zhì)”是否含義相同?為什么?
提示:否,因為小麥根尖細胞中有DNA和RNA兩種核酸,但遺傳物質(zhì)僅指DNA。 (2)HIV和噬菌體中的堿基種類有何區(qū)別?
提示:HIV中含尿嘧啶(U)不含胸腺嘧啶(T),而噬菌體中含胸腺嘧啶(T)不含尿嘧啶(U)。【一題多變】1.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生物類型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多數(shù)病毒少數(shù)病毒實例真菌、原生生物、所有動植物細菌、藍藻、放線菌等噬菌體、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HIV、SARS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核酸種類DNA和RNADNA和RNADNARNA遺傳物質(zhì)DNADNADNARNA結果: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結論: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1.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生物類型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2.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總結 (1)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即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核酸。 (2)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遺傳物質(zhì)是DNA。 (3)只含RNA的病毒中,RNA才作為遺傳物質(zhì)。 (4)由于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2.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總結轉化因子DNA標記法DNA轉化因子DNA標記法DNA新設計生物人教(新課改地區(qū))必修二課件:3章-基因的本質(zhì)-第1節(jié)-83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21.2.4《因式分解法》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6課戊戌變法》(聽課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4-3實數(shù)(1)》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8.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2》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12.2證明1
- 人教版部編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聽課評課記錄2
- 2022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第二課時網(wǎng)上交友新時空聽課評課記錄
- 創(chuàng)業(yè)糕點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專利技術許可證合同范本
- 廠房出租安全生產(chǎn)管理協(xié)議書范本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獎勵制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GB 4793-2024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
- 項目人員管理方案
- 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
- 挖掘機售后保養(yǎng)及維修服務協(xié)議(2024版)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匯編:名著閱讀
- 公司組織架構與管理體系制度
- 2024-2030年中國涂碳箔行業(yè)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派對用品行業(yè)供需規(guī)模調(diào)研及發(fā)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